中国药科大入学体测不及格影响保研吗重修每学期都可以吗

体测,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道“催命符”;“要死半个多月”是很多大学生体测之后的“肺腑之言”。

体测就是一场人间疾苦,但是大学生们又必须硬着头皮去做,因为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无法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的不能毕业。”

大学生体测不及格,意味着不能毕业;同时,体育成绩有时也会列入保研或奖学金评定等工作中,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这些都是体测让大学生感到头疼的重要原因。

对于江苏大学生来说,2020年大学生体能考核增加了2400米跑步测试项目。

大学生谈“体测”色变,是大学体测要求过高,还是大学生体质越来越差?

一般来说,大学生体测一共测试七个项目: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七个项目的得分与对应的权重相乘,最后再相加得到的总和即为最终体测成绩。体测满分为100分,未达到60分为不及格,需要进行补测;未达到50分,就拿不到毕业证。

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中大学生各项体测项目的平均成绩和《大学生体测标准》进行对比,发现体测对于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

大学生的体测平均成绩没有一项达到良好标准(80分)。

其中男生引体向上普遍不及格!

引体向上是通过自己的上肢力量(包括手臂、背部、肩部等相关肌群),克服自身重力把自己拉起来。想要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上肢力量和自身体重,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果体重过重,阻力就会很大,难以完成引体向上动作;另外,学校体育教育缺乏对学生力量练习方面的引导。

体测对大学生来说确实不简单,但体测最大的目的,就是“逼迫”大学生们动起来。毕竟如果没有体测,大学四年一动不动的大有人在。

学生和体测“斗智斗勇”

为了真实地了解到大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我们对1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140名大学生中,表示自己运动量越来越多的只有23人,占16.4%。而对于“为什么不运动”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回答里都出现了一个字——懒。

除了“懒”之外,大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参加体育运动:天气太冷、学业繁忙、没有人一起……

体测就是学校让大学生动起来的手段之一。25.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体测做准备。

除了体测之外,很多学校也对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情况监督。

在回收的问卷当中,87%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有课下体育锻炼监督,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包括体育打卡、晨跑、早操等。

但是不同高校对于课下体育锻炼监督的严格程度也不相同。

以南京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南京大学的课下体育锻炼形式主要为每学期30次体育锻炼打卡,而“打卡”也只是将校园卡在操场的打卡机上刷一下即可,不需要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体育锻炼,打卡处也没有人监督,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人拿着一摞校园卡来打卡的情况。

中国药科大学的监督方式为一个月微信步数破万十天,体育老师每月统计一次。同时还有一些高校会通过专门的APP,如“运动世界校园”进行监督。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的监督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玩起了“新花样”,如运动发钱、发奖品、组织竞赛活动等。

面对体测,学生叫苦连天;面对学生,学校花样百出。同是为了体育锻炼,学校和学生都可谓“煞费苦心”。

说到体测,有一个词经常被人们提到——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是指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的意外死亡。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大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猝死事件,如2015年南京某高校一名大三男生1000米体育测试过程中猝死,2016年武汉某高校一名大四男生在体测过程中猝死等。

在大学生运动猝死案例中, 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占比42.86%, 低温环境占比57.14%;心源性猝死占比84.85%, 脑源性猝死占比15.15%。可见,极端温度下的运动和心源性猝死都是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

运动猝死如此凶险,那如果我们平常根本不运动,是不是就没有猝死的风险了?

研究表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很容易造成心律紊乱乃至心脏骤停,其危险系数相对于日常运动者高出56倍;而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参与大负荷运动发生运动猝死的几率只高出日常的5倍。

在平时进行充分锻炼,才能在关键时刻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吴卫兵,苏剑清,王继红,罗晓洁.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特征规律及现场急救现状研究——基于近十年大学运动猝死案例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03):100-104.

[4]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3):209-220.

[6]冯大志,沈雁飞.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3-96.

}

体测,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道“催命符”;“要死半个多月”是很多大学生体测之后的“肺腑之言”。

体测就是一场人间疾苦,但是大学生们又必须硬着头皮去做,因为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无法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的不能毕业。”

大学生体测不及格,意味着不能毕业;同时,体育成绩有时也会列入保研或奖学金评定等工作中,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这些都是体测让大学生感到头疼的重要原因。

对于江苏大学生来说,2020年大学生体能考核增加了2400米跑步测试项目。

大学生谈“体测”色变,是大学体测要求过高,还是大学生体质越来越差?

一般来说,大学生体测一共测试七个项目: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七个项目的得分与对应的权重相乘,最后再相加得到的总和即为最终体测成绩。体测满分为100分,未达到60分为不及格,需要进行补测;未达到50分,就拿不到毕业证。

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中大学生各项体测项目的平均成绩和《大学生体测标准》进行对比,发现体测对于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

大学生的体测平均成绩没有一项达到良好标准(80分)。

其中男生引体向上普遍不及格!

引体向上是通过自己的上肢力量(包括手臂、背部、肩部等相关肌群),克服自身重力把自己拉起来。想要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上肢力量和自身体重,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果体重过重,阻力就会很大,难以完成引体向上动作;另外,学校体育教育缺乏对学生力量练习方面的引导。

体测对大学生来说确实不简单,但体测最大的目的,就是“逼迫”大学生们动起来。毕竟如果没有体测,大学四年一动不动的大有人在。

学生和体测“斗智斗勇”

为了真实地了解到大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我们对1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140名大学生中,表示自己运动量越来越多的只有23人,占16.4%。而对于“为什么不运动”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回答里都出现了一个字——懒。


除了“懒”之外,大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参加体育运动:天气太冷、学业繁忙、没有人一起……

体测就是学校让大学生动起来的手段之一。25.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体测做准备。

除了体测之外,很多学校也对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情况监督。

在回收的问卷当中,87%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有课下体育锻炼监督,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包括体育打卡、晨跑、早操等。

但是不同高校对于课下体育锻炼监督的严格程度也不相同。

以南京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南京大学的课下体育锻炼形式主要为每学期30次体育锻炼打卡,而“打卡”也只是将校园卡在操场的打卡机上刷一下即可,不需要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体育锻炼,打卡处也没有人监督,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人拿着一摞校园卡来打卡的情况。

中国药科大学的监督方式为一个月微信步数破万十天,体育老师每月统计一次。同时还有一些高校会通过专门的APP,如“运动世界校园”进行监督。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的监督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玩起了“新花样”,如运动发钱、发奖品、组织竞赛活动等。

面对体测,学生叫苦连天;面对学生,学校花样百出。同是为了体育锻炼,学校和学生都可谓“煞费苦心”。

说到体测,有一个词经常被人们提到——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是指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的意外死亡。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大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猝死事件,如2015年南京某高校一名大三男生1000米体育测试过程中猝死,2016年武汉某高校一名大四男生在体测过程中猝死等。

在大学生运动猝死案例中, 在高温环境中发生占比42.86%, 低温环境占比57.14%;心源性猝死占比84.85%, 脑源性猝死占比15.15%。可见,极端温度下的运动和心源性猝死都是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

运动猝死如此凶险,那如果我们平常根本不运动,是不是就没有猝死的风险了?

研究表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很容易造成心律紊乱乃至心脏骤停,其危险系数相对于日常运动者高出56倍;而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参与大负荷运动发生运动猝死的几率只高出日常的5倍。

在平时进行充分锻炼,才能在关键时刻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吴卫兵,苏剑清,王继红,罗晓洁.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特征规律及现场急救现状研究——基于近十年大学运动猝死案例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03):100-104.

[4]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3):209-220.

[6]冯大志,沈雁飞.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3-9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2019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6月10日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校开展自主招生选拔考试。本周末,江苏省内还有多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和综合评价录取测试。

  今年高校自招报名条件提高,计划人数缩减、优惠分数下降,体测更是成了“标配”,这些变化将对于人才选拔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科竞赛有优势,南大考题侧重基础科学

  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五大学科竞赛成为大多数高校初审名单入围者的“标配”。记者从南大考试现场了解到,考试本身也更加注重基础科学,考题尤其突出了数学、物理学科。

  物理题给出的材料一如既往的“烧脑”。如“一滴水从空中落下时,最快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两位来自吉林的考生走出考场后还在讨论,这道题使用的解题方法到底是什么:“这算是微积分的知识?”“不对不对,我没用到!”

  还有一道题则是考到了天体物理:给太空中的一颗卫星“安家”,要求卫星绕着太阳旋转的周期,与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周期相等,试问如果要满足这个条件,卫星在太空中可以有几个位置来“安身”。一位来自湖南的女生说,要解出这道题,肯定要使用拉格朗日定理,“但我只听我们老师说过,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重庆南开中学的一位考生小彭是生物竞赛特长考生,他感觉考试更偏重物理。“有一个圆锥摆,还有一个动量模型,我都不会。我觉得是因为里面的物理模型我都没学过,如果对物理竞赛特长考生应该比较简单。”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不少社会热点话题都进入到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范围。譬如中山大学信息科学类的题目有关于“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和“移动支付”等话题,医药类的题目有“儿科医生荒”“分级诊疗制度”等话题,理工类题目则有涉及“黑洞与现代物理”“流浪地球”等话题。

  体测成为自主招生“标配”,但考试难度不大

  今年,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增设体育科目测试,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譬如清华大学将组织体质测试,体质测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可以在享受原有自主招生降分认定优惠的基础上,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中南大学等该校甚至规定,体测不合格者不能进入面试考核环节。

  尽管自主招生新增体测的消息,给外界造成了学霸们将“压力山大”的印象,但记者在南大采访时发现,绝大多数考生应对体测都相当自如。在考试现场,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新增体测是对学生加强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积极督促,但也有家长持不同意见:“孩子们身体看起来都蛮结实,也没有那种学了三年弱不禁风的样子。既然难度不大,不明白新增的意义在哪里?”

  11日下午3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橘园体育场上,142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正在排队进行体测的检录,他们需要在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三个项目中任选两项进行测试,“两个项目都不合格的同学,体测判为不合格,将失去参加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的资格。”现场老师宣布道。

  50米测试跑了7秒成绩的考生朱嘉梁下场后十分开心,他告诉记者,自己来自浙江温州苍南嘉禾中学,昨天晚上就跟母亲坐火车来到南京,这次报名的是计算机专业,体测顺利通过,晚上准备好好休息,迎接第二天早上的机测考试。据负责50米测试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只有一个名考生没有过关。

  回归初心,选拔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

  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严格制定录取标准等要求,今年的自主招生也被普遍认为是“史上最严”。记者注意到,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人数明显减少。“让自主招生回归选拔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人才的初衷。自主招生从严要求,回应舆论对自主招生公平公正的关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表明高考改革必须做公平的增量,才能获得公众认可。

  东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招办主任张力介绍说,该校今年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有所提高,招生计划也有所减少,优惠幅度也没有往年那么大,学校希望通过体测、笔试(或面试),挑选出身体素质好、创新能力优、动手能力强且有崇高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

  当然,高校自主选拔人才并没有单一的偏向理科。譬如南大同一天启动的还有励学计划的测试,考生可以选择参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科目笔试。一位文科考生回忆,考题很有特色,如给杜甫的诗歌《春日忆李白》加标题。“考卷上给了这首五言律诗的全文,但独独没有给标题,要求我们加一个标题。我后来走出考场一问,很多同学都把诗歌原题写了上去。这道题要考的到底是‘原题是什么’,还是考查文学功底,要我们另外起标题?”

  对于自主招生选拔出来的人才,高校也有了独特的培养计划。譬如中国药科大学今年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进校后符合教务处报名要求的,可直接申请进入“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各导师组进组考察阶段。据校方介绍,“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志存高远、热爱研究、德才兼备、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潜质的一年级学生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拔尖计划”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国内外优质资源为入选的学生定制开发多样化课程,量身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给学生提供“科研”“访学”等多项实践经历的机会。

  交汇点记者 王拓 杨频萍 葛灵丹 蔡姝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学体测不及格影响保研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