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意思是什么故事呢?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司马光砸缸这个小故事呢?如果你们想知道的话,请看下面小编整理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捉迷藏。

  有一个小伙伴悄悄地爬上了假山。假山旁边正巧有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
  这个小朋友一不留神,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大水缸里。
  伙伴们一下子慌了,有的跑去找人,有的大喊:“救命啊!救命啊!有人掉进水缸里啦!”司马光飞快地绕到假山后面,噌噌几下爬到水缸边,使劲儿伸手去拉水里的小伙伴。可是手臂太短,够不着。同伴们又急又怕,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司马光的脑子里费
  快递想着救人的办法,突然,他一眼瞥见了地上的一块大石头,顿时有了主意。司马光飞跑过去,用力搬起地上的大石头。他抱着石头使劲儿朝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里面的水“哗”的一下子喷涌出来。
  掉进水缸里的小伙伴得救了。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听到的人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司马光遇到事情不慌乱,能够沉着冷静地想办法。

  读《司马光砸缸》有感100字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玩得正高兴,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司马光回头一看,不好了,一个小朋友掉到门口的大水缸里了。这水缸特别大,司马光踮起脚尖,看见里面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 日记
  我读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知道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慌张。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拿旁边的那块石头砸这个缸!司马光他既聪明,又勇敢,我要向司马光学习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歌曲《司马光砸缸》

  有几个小朋友围呀围着那大水缸
  大家一起捉迷藏调皮又欢畅
  扑通通一声响有人掉进了大水缸
  大家全都吓坏了慌里又慌张
  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做那司马光
  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向那大水缸呀
  哐当当一声响流水哗啦啦往外淌
  伙伴钻出那破水缸大家都齐鼓掌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司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因为太过耳熟能详,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一些疑点。近年来,有学者从缸的器形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对“司马光砸缸”提出质疑,认为司马光砸的应该不是“缸”。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缸是我国古代常见的容器,它下窄上宽,敞口,体积有大有小。小的缸多为文房用具,置于室内;大的缸多为水缸,常摆放于庭院中央。古代水缸的主要用途是汲水、灭火,水缸里还可以养鱼、养花,这也是中式园林的一道别样景致。

老水缸存世量很大,比如著名的山西乔家大院,院落里大水缸随处可见;在号称中原第一宅的河南马氏庄园里,同样摆着数口盛满水的大缸;在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紫禁城里,水缸就更多了,足足有308个。

提起水缸,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司马光砸缸”。现代人大多没使用过水缸,在人们的想象中,水缸应该是比较巨大的,所以才会导致孩童溺水。那么古代的水缸究竟有多大呢?以故宫的“太平缸”为例(这种水缸又称“门海”),其口径为1.6米,高为1.2米。在明清中原地区的水缸中,“太平缸”算是比较深了,其他大多数水缸深度尚不足1米,孩童即便落入其中,也很容易够到缸沿爬出来,而不会溺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宋代,据考古发现,宋代水缸的高度多在1米以下,比如杭州白马巷南宋制药作坊旧址出土的水缸,口径为1米,深为0.8米;而宋代陶瓷窑址出土的水缸口径普遍在50厘米左右,高度也在50厘米左右。由此看来,北宋庭院中水缸溺死孩童的可能性并不大。

至于古代水缸为什么不高,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取水。此外,较矮的器形便于拉坯,在烧造时也更容易成形。

砸的是“瓮”不是“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广为流传,但“缸”的深度并不足以溺死孩童,这一点引也得到马未都等学者的认可。如果“司马光救人”的故事是真的,那又是什么导致了危险发生呢?有学者经过考证,发现了“司马光救人”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北宋诗僧惠洪著有《冷斋夜话》,内容为论诗,间杂传闻琐事。书中卷三之“活人手段”中提道:“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即儿童)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这是此故事迄今所见最早的版本,内容与现代流行的版本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瓮是个什么东西呢?据了解,瓮与缸的器形有些相似,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渐张开;而瓮一般是大肚,瓮壁呈一定弧度。简单来说,缸口一般是向外敞开的,而瓮口则是向内收敛的。瓮的形状特殊,动物放在其中不会轻易逃出,所以古人还用它来养蛇。

如果司马光砸的是“瓮”,那么故事里的情形就不难理解了:孩童失足落入盛满水的瓮里,由于瓮的器形呈一定弧度,且器口较小,孩童在水中慌乱挣扎时接连触壁,无法找到出口,眼看就要溺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以石头砸破瓮壁,救出孩童。据了解,在后来的一些史料中,也有“司马光砸瓮”的说法,由此看来司马光砸的确实是“瓮”而不是“缸”。

那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又从何而来呢?据考证,“砸缸”一说出现于清朝,例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就有:“温公(司马光)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不得死”这样的文字。民国时期,各种白话版本与童谣版本纷沓而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逐渐被描述得绘声绘色,并单列出来成为儿童启蒙的必读之物。

对于“司马光砸缸”一说流行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很明显“司马光砸缸”比“司马光砸瓮”更合仄押韵。

在古人眼里,瓮与缸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使用方法上看,缸与瓮虽然都可以用来盛水,但缸偏向于陈设,瓮更偏向于厨具。从材质上看,陶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更加坚固的石质以及金属器具取代,而瓮却一直保持着陶器的本色。有个成语叫“瓮牖绳枢”,就是说拿破损的瓮做窗户,形容家里穷,可见瓮是古代百姓生活里常见的器皿。

瓮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1950年,甘肃临夏积石山县三坪村出土了一件彩陶瓮,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和图案,引得无数参观者惊叹,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彩陶瓮属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代表作,被命名为马家窑文化旋涡纹彩陶瓮。瓮高约46厘米,口沿有4只提耳,平口、短颈、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系泥制红陶。陶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花卉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带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带最宽,是主体花纹。彩陶瓮通体共有4个波浪式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一个点旋转,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

古代瓮的存世量很大,但先秦瓮比较少见,比如现藏于温州市东瓯国历史陈列馆的战国印纹硬陶瓮,高约52厘米,口径24.9厘米,底径21.7厘米,保存完整。此器侈口、卷沿、短颈、圆肩、深腹,腹下敛收,平底。瓮颈部拍印斜方格纹,间饰篦划纹,纹饰较模糊;器身遍饰斜方格纹、回字形方格纹和米格纹,间饰篦划纹,纹饰清晰;肩部塑贴对称锚形附加堆纹。瓮材质为夹砂红陶,胎质坚硬,器形硕大,制作规整,装饰繁密,是南方地区较少见的战国大型陶容器。

“司马光砸缸”虽与事实有所出入,但仍不失为一则好故事。了解了“缸”和“瓮”的区别,下回您和孩子讲这个故事时,可讲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宗合)

(责编:李慧博、吴亚雄)

}

  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儿童愿意动脑的精神,使儿童主体得到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语文教科书中的“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不少人曾经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个小儿郎何以能够举起大石,又何以能够把大水缸砸破呢?其实对有些历史故事的细节,不必过分追究,特别是当它在历史的演进中被赋予诸多文学化、传奇化的'色彩时。

  这个故事源自《宋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画以为图,相当于现在大众媒体传播的效用。由此可见,早从宋代开始司马光这个儿时故事就被当作“神童”故事的典型,在民间广泛流传了。资料显示,至少从明代起,这个素材就被编选入一些蒙学读物中,作为儿童“聪明机智”的榜样教育后人。

  而这个故事最早见诸近代意义的学校教科书中,当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有一篇文章《司马温公》:

  司马温公幼时,与群儿戏庭前。有一儿,误坠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温公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全文共43个字,基本忠实于《宋史》,配合文字描述绘有插图。之后,这个故事又被选入了1912年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从文字到插图,基本上都遵从了1905年的版本。1921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中,再次选入这个故事,篇名有所改动,名为《司马光》。但在教科书编排的版式上,与之前稍有差异,之前是前一页文字,后一页插图,这个版本则是图文混排在同一页之中。

  而在此期间,一些教科书中也出现了儿时司马光的其他故事。例如,1920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式学级国文教科书》乙编第三册收录的《司马光》一文,1922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法国语教科书》第五册有《司马光改过》一文,以及1923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三册中《司马光剥胡桃》一文,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即司马光小时候剥不开胡桃,女仆帮助他剥开了,他却谎称是自己剥开的,以致受到父亲的训诫。这篇选文教导孩子从小就要诚实做人,以司马光为例,因为他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公认的传统道德典范人物。

  这一时期,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小学教科书国语读本》(1923)第三册再次选入了这个故事,篇名为《司马光打破水缸》。与以前不同的是,这篇课文是以白话文来讲述这个古老的故事。就白话文语体的运用和语言色彩来说,这段文字已经接近于纯熟自然:

  司马光也是宋朝有名的人,他小的时候和几个小孩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水缸上,偶然不小心,失足掉在水缸里;大家吓慌了,瞪着眼睛,没有办法。司马光一想:水缸里有水,若不赶紧救他,恐怕就要淹死呀。他情急智生,随即拾起一块石头,打破了水缸,终于是水都流出来了。

  这一段文字增加了对司马光心理活动的揣摩和生动描写,又向文学化迈进了一步。而且,文中有一些语体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可以作为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范本,例如“情急智生”一词。

  1929年,商务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四册选入了两篇关于司马光儿童时代的故事,即把司马光砸缸和司马光剥胡桃两个故事分别先后放在了一册教科书中,取名为《司马光的故事(一)》和《司马光的故事(二)》。能看出,无论商务还是中华出版的国文读本,依然还是保持了文言语体的一些痕迹。

  司马光是古时一个有名的人,他小时候有两个很好的故事。一天,司马光同许多朋友,在花园里的假山上游戏。一个小孩子,从假山上跌下来,刚巧假山下面有一口水缸,小孩子落在水缸里。许多的小朋友,都吓得跑开了,只有司马光不跑,他就拿了一块大石头,把缸敲破了一个大洞,缸里的水都流了出来,落在缸里的孩子就没有淹死。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