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面积有3亿亩地吗?

赴西藏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曹翔宇并没有被语言沟通障碍、艰苦的生活条件吓倒,致力于为农牧民群众做的“每一件小事”。

四川省凉山州援彝选调生李康灵,毫不犹豫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厚职,装着为“为家乡的改变贡献力量”的赤子之心,从驻村干部到援彝干部,把村子当故乡,认乡亲作亲人。

三、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从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起,中国农业大学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10余项,省部级科研奖励800余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27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

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

2、马铃薯退化问题的研究

3、棉花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

4、利用浅井-深沟体系综合治理旱滂碱咸

5、利用新农药 “ 灭蚕蝇三号 “ 防治祚蚕寄生蝇

6、农药混合粉剂的研制

7、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及农药油剂的研究

9、小麦干热风的发生规律、 预报及防御措施的研究

10、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作暴雨预报

11、75L-2型蛋白质分析仪

13、全国系列设计锤片式饲料粉碎机

学校始终将种业研究作为重中之重,从小麦“东方红1、2、3”到玉米“农大108”,从畜禽遗传理论创建到“农大褐3号”等品种培育,持续引领我国种业发展。

许启凤培育的玉米品种 “农大108”,推广至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年推广达4000万亩。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克隆控制玉米紧凑株型、密植增产的关键基因,在重要营养品质优良基因挖掘、自交系间杂种优势机制解析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创进展;发明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纯系选育年限由3-4年缩短至1年,实现传统育种模式变革。培育中农大778、中农大678等一系列重大玉米新品种。

创建小麦多样化抗病基因资源创新和加速利用方法,建立标记辅助选择体系,攻克小麦耐热分子育种标记和基因资源匮乏瓶颈,实现国际“并跑”,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亿亩以上。

以我校技术培育的农大三号、京粉、京红等系列蛋鸡新品种,使国产蛋鸡品种市场占有率从不足25%提高到65%以上,带动峪口禽业成为全球三大蛋鸡育种公司。

建立中国荷斯坦牛基因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种公牛培育时间由5-6年缩短至1-2年,育种成本降低50%以上。

02 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

}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大学 共有 12 位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 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 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 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 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 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 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 程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 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 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 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4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在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63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70人、副教授 (含副研究员)806人。导师119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47人。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9人,国家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 人才工程”专家27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 得者15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6人(不含退休)。聘请 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 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 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2085名,全日制研究生7257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787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4名。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优势,积极倡导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拥有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与农业工程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2008年以来,我校本科生在各类创新项目支持下,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2篇,其中Science 5篇;发明专利12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29项。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学校总计有19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已培养了13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1项(含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70项,获得授权专利2164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15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我校2013年度被 SCI、EI和SSCI收录论文数量达到1770篇。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和工程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学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各项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2013年我校推广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15个,推广面积1200余万亩,亩增产50-70斤;推广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农大212、农大399、农大1108等共170余万亩,亩增产60-70斤;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在全国应用5000余万亩,亩增产10%;2013年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8000万只,累计推广5亿余只。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推广应用2339万亩,节水17.40亿立方米,生态效果明显。北方小麦免耕播种与装备技术累计推广1.2亿亩,节本增收达35亿元。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气吹式精密播种机和振动深松施肥机与传统方式相比亩增产40-50斤,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已在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十多个省市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辐射推广。我校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以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为集成示范中心,一期在220栋日光温室安装了温室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可自动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在18栋连栋温室中安装了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共推广了500亩蔬菜温室,辐射面积上千亩,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的温室物联网示范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坦桑尼亚、几内亚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204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与美国的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合作的7个联合研究中心,还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与培训机构。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与海外大学广泛开展交换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交换实习项目等各类本科生交流项目。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奥本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阿尔伯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现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学校登山队的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依托大学生科技协会和创业联合协会开展科技拓展工作,近年来相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夺得银牌,男队获得第四名。2012年,我校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冠军。田径队也在北京高校顶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努力,我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有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弦乐团。其中,我校合唱团、管乐团先后成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这些艺术团体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正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建立,1905年,作为京师大学堂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中国农业大学的最早源头。从1905年到1938年,学校经历了晚清、北洋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校名和组织机构也随政局变迁不断演变。n中农大烟台校区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教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国立八校之一。n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n1928年,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组建国立北平大学,农大旋即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n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n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为由,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同年7月,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n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农学院。n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n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二支源头是清华大学农学院。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设立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以为志愿赴美学农之选修。1934年,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在抗战期间,农业研究所先后在河北及云南地区开展了大量植物病理、生理和昆虫学调查和研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中国农业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46年,清华大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n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支源头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学院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内战期间,自然科学院向华北地区转移。1947年3月,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以原自然科学院农业系为基础,在山西长治建立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迁往河北石家庄。n

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1950年4月,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n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期间,学校的森林系、农业机械系分别调出,独立建制。n1954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n“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后迁出北京。1971年9月,学校迁至陕西省甘泉县与延安大学合并。n1973年4月,学校迁至河北省涿县,改名华北农业大学。n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后,学校恢复招生。n1978年2月,华北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n11月,恢复北京农业大学校名,学校迁回北京市原址。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n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师生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进入全国64所重点大学行列。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n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n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n

2003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n

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庆祝建校百年。n

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n

2016年12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n

2017年1月16日,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n

2017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n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n

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2021年5月28日,中国乡村大讲堂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区新教报告厅拉开序幕。

据学校官网2017年10月信息显示,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n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学校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1项(含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n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70项,获得授权专利2164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15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n2013年获国家科技奖8项,与最高年份2012年持平,其中主报3项(“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及其应用”、“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比2012年多1项;获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项——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另获各类省部级奖励40多项。n

2013年申请专利582件,授权专利449件,其中发明专利372件。植物新品种授权4件;品种审定7项。成果鉴定23项,其中主持17项,参加6项。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软件著作权申请192项。

n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度农大3号小型蛋鸡全年销售达8000万只,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肉鸡健康养殖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累计在16个省应用39多亿羽;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59.47万亩;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工业化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动植物、植物转基因新品种、超高压食品非热加工设备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共免疫技术”发明专利转让给美国VGX公司,在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n2013年学校推广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15个,推广面积1200余万亩,亩增产50-70斤;推广新品种农大211、农大212、农大399、农大1108等共170余万亩,亩增产60-70斤;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在全国应用5000余万亩,亩增产10%;2013年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8000万只,累计推广5亿余只。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推广应用2339万亩,节水17.40亿立方米,生态效果明显。北方小麦免耕播种与装备技术累计推广1.2亿亩,节本增收达35亿元。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气吹式精密播种机和振动深松施肥机与传统方式相比亩增产40-50斤,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已在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十多个省市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辐射推广。n

2011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发表SCI、EI等收录的国际论文1577篇。

n2013年,学校发表的论文累计被SCI、EI和SSCI收录1770篇次,比2012年全年(1682篇次)增长5%。其中SCI收录1215篇,略高于2012年同期(1211篇);EI收录534篇,比去年全年(444篇)增长20%;SSCI收录21篇,比2012年全年(27篇)减少22%;SCI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94篇,比2012年全年(63篇)增长49%。

n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和工程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n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为170多万册,电子文献147多万册。馆藏文献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和农业工程文献为主体的文献保障体系。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于1996年由原《北京农业大学学报》和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合刊而成。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核心库,C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本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在全国农业科技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的“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位居第四(4/38);连续3次被评为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被“万方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核心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等国内期刊(数据库)收录;同时被英国“CABI”、“Zoological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共设有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工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14个学院(部),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5个本科专业。n

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4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8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32人。研究生导师13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1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和中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n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5人):石元春、李季伦、吴常信、陈文新、武维华n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7人):石元春、曾士迈、汪懋华、戴景瑞、李宁、康绍忠、李德发n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人):李胜利、段长青、韩建国、曹兵海、杨宁、秦应和n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n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拥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n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动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类、化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n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动物科学专业遗传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常信)、机械设计制造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李伟)、昆虫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彩万志)、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刘庆昌)n北京市级教学团队(4个):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刘国琴)、土壤和土地资源利用教学团队(李保国)、农科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周志强)、生态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孙振钧)n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t

学生成绩n2008年-2014年,学校本科生在各类创新项目支持下,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2篇,其中Science1篇,SCI183篇,EI23篇,ISTP5篇;发明专利12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29项。学校总计有19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n2011年,学生在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8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60项、鼓励奖7项,北京市竞赛奖励56项。nn

据学校官网2017年10月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11个;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 学位类型,33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1395名,全日制研究生7661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8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183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15名。2018年5月,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n

据学校官网2017年10月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坦桑尼亚、几内亚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9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与美国普度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合作的11个联合研究中心,还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与培训机构。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与海外大学广泛开展交换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交换实习项目等各类本科生交流项目。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奥本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阿尔伯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n

学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十五,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四,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23。在武书连主持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中,综合排名第十八名。n学校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于“2011世界五百强大学”中国8-12名,世界301-400名。武书连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9所)中,位于第十四位。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位于第二十六位。2013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中国农业大学排名第28位。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24位,大陆高校中列第11位。

中国农业大学校徽的色彩是植物的绿色,体现农业特点,象征生机勃勃蓄势待发。盾形代表坚固、稳重和持久;锹和犁的形态体现培养人才的治学理念。且从整体上表现“顶天立地”,上部象征进取和开放,下部表现面向社会的办学主旨。以手绘农科大校门和“1905”表示学校始源。以托举状的麦穗寓意托举农业未来的重任;麦穗和齿轮代表农科和工科;书本图案代表传播知识、培育英才,还象征翱翔的海鸥。n

《金色的希望》n石顺义词、张伟曲

确定时间2005年7月n歌词:n(女)戴上我们的校徽,就怀揣一片绿色的向往。n(男)走进我们的课堂,就走进田野金色的希望。n(女)翻开我们的书本,就闻到五谷淡淡的清香。n(男)走出我们的校门,就担起天下饱暖和安康。n(合)啊,燕山脚下,书声琅琅。啊,桃李满园,天高地广。n今天我们在这里奋发向上,n明天我们从这里铺开那万里春光。t

团结、朴实、求是、创新n释意:n“团结”原意主旨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这里主要是指学校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就是要通过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员工信念,在学校中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n“朴实”原意主旨为质朴诚实、纯真朴实。这里是寄寓中国农业大学学子继承民族优秀品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到朴实无华,体现出农大百年积淀的精神。n“求是”一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人们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统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进而发现其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性。“求是”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尊重事实,真正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n“创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它被称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教育的灵魂。n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释意:n“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农业大学以农立校,国富民殷、强农为本,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以“解”代“哀”,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n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学校登山队的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中国农业大学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n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以学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夺得银牌,男队获得第四名。2012年,学校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冠军。田径队也在北京高校顶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努力,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有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弦乐团。其中,学校合唱团、管乐团先后成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n

据学校2014年8月官网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占地面积1297882平米、校舍面积1209125平米;建设有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奥运体育馆和文化艺术馆等标志性建筑。n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由东馆(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图书馆)和西馆(原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组成。根据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资料显示,合并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21550平方米。其中东馆9550平方米;西馆12000平方米。n奥运体育馆位于东校区中心位置,于200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馆占地面积13900㎡,总建筑面积达23950㎡,设计坐席8600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摔跤比赛场馆和北京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场馆,为六所大学奥运赛馆之一,曾在奥运会期间诞生18块金牌,金牌总数仅次于鸟巢和水立方;残奥会期间,又诞生了两块残奥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福地",已逐渐成为学校体育与文化活动中心。n文化艺术馆位于东校区奥运场馆内,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于2009年6月6日开馆,长期展出艺术大师以及校内师生们的艺术作品,其展览内容涉及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技艺类等,已承办52期展览,作为奥运物质遗产利用和文化艺术传承的全新探索,文化艺术馆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n

东校区n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n邮编:100083n西校区n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n邮编:100193n烟台校区n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2006号n邮编:264670n

国家重点(3个)nt植物保护nt生物工程nt农业工程n国家品牌(9个)nt种子科学与工程nt食品质量与安全nt车辆工程nt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nt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nt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nt化学nt农林经济管理nt动物医学n

法学 (1个)nt社会学n理学 (1个)nt数学与应用数学n法学(1个)nt法学n文学(1个)nt英语n经济学(1个)nt经济学类n工学(16个)nt生物工程nt葡萄与葡萄酒工程nt食品质量与安全nt食品科学与工程nt环境科学与工程类nt农业工程类nt水利类nt土木类n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t电子信息类nt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nt车辆工程nt工业设计nt机械电子工程nt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nt工程力学n管理学(5个)nt公共事业管理nt农村区域发展nt市场营销nt工商管理nt工商管理类n其它(3个)nt理科试验班类nt理科试验班nt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n理学(2个)nt生物科学类nt化学类n农学(7个)nt草业科学nt水产养殖学nt园林nt动物医学nt动物科学nt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nt植物生产类n文学(1个)nt传播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等52人学术不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