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孩子是什么性格?

      幼儿园毕业前一个多月的晚上,Adela蔫蔫地躺在沙发上,突然自言自语一句:不是每个小孩都能得到老师的爱。敏感的老母亲嗅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忧伤,立马上前询问来龙去脉。

      原来,午睡时,Adela问一位年长的老师,能不能陪着自己睡?Adela说,老师的回答是“不行,我只陪XX睡”。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老师不喜欢自己,似乎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老师或许是开玩笑的。但转念一想,如果只是这样告诉Adela,肯定是不能打通她的内心的。而且,未来的求学路上她极有可能会遇上有所偏袒,或是不喜欢她的老师。与其在早期给她编织一个人人平等,世界充满爱的幻境,不如提早让她了解真实的社会。

1. 老师有可能是开玩笑的,XX那可能有特殊情况,更需要老师陪伴,但老师没说出来。就像前几天我让爸爸帮我提东西,爸爸嘴上说“我只帮我闺女提”,但说完就拿过我手里的购物袋了。

2. 当然,也有可能老师不是开玩笑的。但这也很正常,老师本来就不可能给予每个孩子一样多的爱。就像你爱爸爸妈妈,但你也会说“我爱妈妈多一点”,因为妈妈对你温柔一些。老师也会更喜欢那些成绩好,性格好,乖巧懂礼貌的孩子。只要你能做到这些,老师也会更喜欢你的。

      话说到此,我想到了自己教师生涯中遇到过的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孩子;也想到了几位努力想和班主任搞好关系,让孩子的学校生活更顺畅的家长。

      那么,老师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家长的努力经营对孩子究竟有没有帮助?

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成绩好、性格好、乖巧懂礼貌都是老师喜欢的优点,如果再加上孩子多才多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家长明事理、支持老师工作、高知且谦逊等特点,那孩子简直就是全年级老师的宠儿。但能同时集齐以上所有优点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那么如果要分个先后排名,哪些才是老师最看重的特质?

A:年级第一,低调谦逊,懂礼貌,见到老师时,永远会微笑着打招呼,甚至微微鞠躬。

B:班级前几,高调,多才多艺,颜值高。与人自来熟。与老师相处不分你我,口无遮拦。

C:班级前几,低调,多才多艺。平常不会主动找老师交流。关键时刻愿意站出来承担班级事务,帮老师解决问题。

D:班级前十,低调,学习上进心很强。一心专注学习,从不参加班级活动。见到老师绕路走,常常爱搭不理的样子。

E:班级前十五,活泼乐观,胆大心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主动和老师沟通,分担班级事务。

F:班级前十,学习上进心很强,对班级活动不热心。但喜欢和老师相处,常常主动找老师交流学习生活等话题。

      结合众多老师的评价来看,最受老师喜欢的是A。而所有老师给的理由都出奇的一致:各科优秀的同时,居然还能如此谦逊懂礼貌,学业和品性俱佳。老师们背后讨论时常说: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出这样的孩子?以后自己教育孩子就要以此为楷模。

      其次是:E和C。这两位孩子,虽然学业并不十分冒尖,但也还不错。更重要的是,C作为男孩,成熟稳重,有大局观,关键时刻能担责任。E作为女孩,乐观积极,体谅他人,主动帮老师分忧解难。其实,这两个孩子的共同点是:成绩不错的同时,仍具有一定的性格魅力,与人为善,体恤他人。所以,不仅老师喜欢他们,在同学之中他们的人缘关系也是极好的。

接下来是F。F喜欢主动找老师,各种示好。有趣的是,她的家长也有类似的套路,所以说,家庭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很多家长会认为,给老师送礼物,说好听的话,让孩子多黏着老师,老师就会更青睐孩子。但事实上,作为阅孩子和家长无数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总能看出孩子们的那些小心思,看出真情还是假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与其费尽心思教孩子去取悦老师,不如塑造孩子的性格魅力,而这才具有真正长远的投资价值

最后想说说B和D。说实话,这两位应该算是老师不太喜欢的学生类型。即使他们的学习不错,但瑜不掩瑕。不懂礼貌,说话口无遮拦,不懂得尊重他人,这应该是人际交往的大忌,所以即使在同学中,他们也并没有固定的好朋友群体。但在与他们父母交往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看出太多上梁不正的迹象,想来应该是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或是娇纵所致。 

      其实,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重点学校里从来不缺少优秀的孩子,但懂礼貌、积极乐观、与人为善、谦逊大度等优秀的品格反而成为了老师们更加珍惜的稀缺品质,这些也是帮助孩子在学校里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的关键所在。而事实上,但凡具有这些优秀性格品质的孩子成绩也从来不会太差。

家长的努力经营究竟有没有用?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直接以肯定或否定作答,毕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不能代表全中国所有教师的想法。但能肯定的是,起决定作用的始终是孩子。

      事实是,那些深受老师喜爱的孩子的家长从来不会刻意去经营关系,或期待老师的特殊照顾。而我也见过家长努力经营,孩子性格却过于乖戾,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例子。想来,只有怀着一颗平常心的家长才会专注于家庭教育,也只有对家庭教育和孩子充满信心的家长才会用平常心对待老师。

      从曾经老师的视角写下这篇,我并不是为了告诉家长们如何教育孩子去赢得老师的喜爱,而是在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另一种家庭教育的视角:家庭教育不仅要为孩子学习知识技能铺路,更需要引导孩子友善为人、大气处世,帮助他们更好地立身于集体和社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