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帮忙看看孩子刚上适合初中孩子用的手机,要给她去希望在线上报课程吗?

当妈十多年,俩娃先后上兴趣班,老母亲我跟着经历了7年。别的不说,我究竟给孩子的兴趣班扔了多少钱?我从来没算过,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经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呗。

据不完全统计,哥哥一个人在兴趣班的花费大约在15万往上。暑假还没开始,我昨天已经给娃报了游泳培训班,十堂课1800。以后花钱还多着呢……还有老二呢……不仅花钱,花时间也是妥妥的。谁家没有个吞金兽呢,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7年来,我带娃上过的培训班。因为总结的纯属个人经历,所以肯定不够全面,但也正因为是个人经历,才包含了真实经验和感受。

1、我建议从孩子4岁左右(大约中班时),开始给孩子培养一些兴趣,多尝试,再选择。

不同的兴趣班,可能年龄限制不一样,但4岁可以上的兴趣班已经很多了,比如搭建类乐高机器人、语言类、艺术类、音乐和舞蹈类等。因为不知道孩子的喜好、天赋在哪里,所以要多尝试。别看孩子还小,但他们天生气质就相投的东西,也会在这个时候呈现出来。

2、培养兴趣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有趣,所以一定是选孩子感兴趣的,而不是家长认为“有用”的。

有些父母认为,我家孩子好动,送他去学画画,我家孩子胆小,送他去学个主持。不是说一定不能学,只是兴趣班最难的就是坚持,坚持学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对孩子的人格品质培养,不会起到反作用吗?坚持精进学习有兴趣的尚且不易,何况学习没兴趣的呢?

3、坚持学习兴趣班,需要耐心、毅力、勇气、抗挫折能力、行动力。所以,比兴趣培养本身更重要的是铸就孩子品质。

都学钢琴、画画、跳舞……都能成为专家?我听不少家长议论。但我从来没想过让他们成为什么专家,因为这不是我想,就能做到的。那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呢?要!但这个力度一定要适中,一定是轻推而不是用猛力。为什么要推呢?因为孩子需要不断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才能让将来的舒适区变得更大,困难变得更少。

这一点,最难的就是分辨孩子是没兴趣,还是遇到了困难想放弃。如果是前者,就放弃吧,如果是后者,那需要帮助孩子克服!经过一番尝试后,选中坚持的那个东西,就不要再轻易放弃了,就算孩子说不喜欢(因为很难分辨,大多数情况是因为遇到了困难和瓶颈说不喜欢),也要坚持到一定阶段,再由孩子取舍。因为品质比结果更重要。

4、别什么都想要,伴随成长肯定是要取舍的。

在一个点上有所突破,孩子才会更自信,如果干啥啥不行,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就不一样了。没有孩子是全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孩子,大多数是普通人。所以适当放弃一些,时间和精力肯定是有限的。让孩子在某个点有所突破,会让孩子找回自信。

下面,就总结一下,这些年接触到的课程,仅供大家参考,在结合到自己孩子时,要结合具体情况。

给哥哥选乐器时,我首先选了架子鼓,因为我喜欢。可能很多人会问,不是说选孩子喜欢的吗?坦白讲,一开始都是根据父母的初步判断,这里就一定包含了自己的喜好。

所以得多尝试,多带孩子上上体验课。我带哥哥第一选的就是架子鼓,后面看到其它乐器都没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趣。

我选架子鼓,第一是孩子好动,动次打次,动个不停,加上他节奏感的确不错,第二是娃手指特别短(老潘家遗传,粗短粗短的手),鼓棒比较不局限发挥哈哈。

架子鼓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是:

我选的电子鼓,所以不存在扰民的问题,声音可调节。

练到对耳朵有影响,那也是相当刻苦了!电子鼓还是可以解决的,原声鼓的话,一般也会用专业的耳机。

究竟是从电子鼓还是从原声鼓开始呢?说法不一,有些人说,电子鼓废手,有些人说没影响。但我也没想过让他成为专业鼓手,说实话,走音乐的专业路线,还是需要天赋的,我家真没这个基因,也就有个爱好吧,所以,坚决选了电子鼓,因为方便呀!哥哥去年暑假考过7级。

妹妹是中班下学期开始学钢琴。很多妈妈可能纠结西洋乐还是古典乐器,说实话,都不好学!但是问了很多专家,普遍认为钢琴是最好的音乐启蒙乐器。但是妹妹班上同学学得最多的是小提琴!妹妹回来跟我闹了好几次要学小提琴,我个人也是非常喜欢,但问了小提琴老师,还是建议先学钢琴。(这个说法,也有分歧,有些老师也认为可以直接学小提琴)。

钢琴是租来的,原价30多万的进口yamaha(这个是二手琴,买下大约三万多),音质被所有调音师赞过。如果我买下来,租金是免费的。不买下来,五年大约1万块租金。先租后买,是我个人的建议。

现在选管弦乐的越来越多,问了一下大家,理由是方便演出(钢琴搬不动呀),而且加入校乐队的可能很大。学一门兴趣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呀,而钢琴、鼓手,都只有一个!你说难不难?

所以,不排除后期我会带妹妹学小提琴、大提琴之类的。但学乐器特别耗费时间精力,选多样的话,要谨慎!

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画画。小潘潘上小托班时,他们班主任辞职去开了一个美术培训班,孩子很喜欢这个老师,我个人对她也很认可,几个同学一约,就都去了。

在培训班,他总是第一个画完的!

画作嘛,我只能说大胆!抽象!画完后,特能编!总能自圆其说!

画了一个学期,我看出来了,他是真的不感兴趣,空间感不错,至于艺术感嘛,很普通。当然,重要的是,完全坐不住啊!每次都巴不得第一个画完!ok,画画这个事情,尝试过一学期后就此打住了!

到了妹妹!她就不一样了,经常一个人画画,一直到最近疫情才上画画课(网课),一画一两个小时,也是真爱了对不对?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画画有谜之自信,觉得自己就是特别会画画。既然如此,老母亲当然要支持。

谈到画画,大家对美术机构还是挺害怕的,因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我个人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现在,能启发孩子美术想象力,扩大孩子认知和见识为导向的机构也不少。每个孩子画出来都不一样,能做到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

至于技巧嘛,四年级以后都不晚……但我个人的打算是7岁开始送她练习技巧,系统学习国画。我自己也是从7岁开始练书法,我感觉受益终身。一方面是前面谈到的,”点的突破“,因为我从小参加各种级别书法比赛,就没有不获奖的,这让我对自我认知,是充满信心的;另一方面,练书法十分锻炼一个人细微的观察力、模仿能力,让我在30岁还能自学漫画。

英语算兴趣班吗?我是这么看的,英语对学生是一门学科,但其实对普通人,它就是一个工具。很多人以为,英语在今后考试会越来越弱化?不不不!看看今年北京的新动态:

(北京市新高考改革,2021年起,英语将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听力总计50分)

口语和听力会越来越难,再也不是哑巴英语的时代了。

什么时候学习英语会更简单,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更好?不用多说了吧。但是,我还要补充一句,错过了的,也别慌,虽然成年人学习的方法和婴儿不同,但依然可以学啊,能学好其它科目也能学好英语。现在普遍认为,学渣之争在英语,学霸之争在数学,学神的PK在语文。

只是……学业繁重的孩儿们,老母亲我的想法是,早启蒙学得好,这不就减轻了后期的学习压力嘛!

学习英语就国内的环境,说实话,要么花时间,要么花钱。因为以母语的学习方式,不外乎造就语言环境,多听、多说才是硬道理。什么自然拼读,什么学习法,都是一定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的听说基础之上的。

而且,语言学习一定要连续,不能断!我就吃了大亏,2岁给哥哥启蒙,4岁断了一年后,全部还给老师了。后面再补,频率又不够,基础就薄弱了,兴趣也就很难回来了。一旦兴趣没了,难度就加大了。而小哥哥最讨厌的就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英语宁愿学语法就是不愿默单词……呃,一言难尽啊。

目前,妹妹的英语学习,以网课为主,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听说时间。

苏州是芭蕾舞人才聚集的地方,我一开始是很希望妹妹学芭蕾的。当然,据身边的人都说芭蕾舞很辛苦,不过,又有什么不辛苦呢。只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就坚定、坚决、一口咬定:没意思!老母亲我不死心,想学其它舞蹈,比如民族舞,但娃就连试的兴趣也没有了。

我猜麻麻们带娃去跳舞,大多数的想法是塑形。但实际上呢,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四五岁开始去跳个一两年是没法实现的,而是要长期坚持。而如果要坚持,那么能跟上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一直跟不上,孩子首先会打退堂鼓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只是想让孩子塑形”的目标去打酱油,这样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哥哥小时候,我送他去学过爵士舞。当时想象中是街舞,可是附近没找到街舞班,我比较懒,发现爵士舞也动感十足,就去了。结果,学了之后才发现差别还是蛮大的。本着强身健体和老母亲对街舞的一身热爱(主要是看人家娃跳得太帅了),我在哥哥二年级时,再次答应送他学街舞,结果这次,彻底搞明白了什么是天赋。跳舞这个东西,真的太需要天赋了。

大多数家长可能都是奔着强身健体去的,但我个人认为,运动的兴趣班,不亚于乐器,尤其男孩子。因为等孩子们长大了,文体中有一样出色,很利于发展社交。

这是后话,但是当下,运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力量感。有了力量感,孩子就会更自信。在成年人的世界,孩子是弱小的,那么在孩子的世界,谁更有力量,谁就会更有掌控感。即便不和别人较量,在日常生活中,有力量感的孩子,运动能力强的孩子,一般也会更大胆、开朗、敢于冒险。

学一门运动,比如球类、竞技类,让孩子持续练习、精进,进步是很快看得到的。什么意思呢?学习往往是延迟满足的事情,可是体育类的,很容易即时满足。

比如妹妹,从5岁开始学击剑,比别人跑得快,自己不断Get新技能,今后打比赛能取得成绩,这些进步都是能感受到的。

但没有一样体育运动的进步,不需要付出汗水和咬牙坚持!

有了这种品质,追求更高、更强、更快的体育精神,做什么不行?

所以,我个人是非常看重体育运动的。哥哥学过游泳、击剑、棒球、羽毛球、篮球,大部分在学校学的。其中篮球是他最喜爱的,在课外上培训班;妹妹从学习击剑一直没放弃过,坚持每周上三次课。学习击剑之后,她就成了学校的体育健将,变化很大。

目前科学类兴趣班特别火爆,比如科学启蒙类、科学实验兴趣班,都快和英语一样火爆了。这里也说说乐高机器人和编程类,也是近几年渐渐热起来的。我看过苏州一些高中特长生里,包括了编程。

小哥哥从6岁左右开始接触编程,目前正在上网课他个人很喜欢;妹妹也在线下上科学实验兴趣班,也是很喜欢。

这些学习可能和其它兴趣班不一样,更多是为了种下兴趣的种子,扩大见识和启发思维。毕竟他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

一下没收住,写了4000多字,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要说的,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话题,欢迎在留言区写下。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影星美股票,以及中影星美国际影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Q1:兼职电影院 在兼职做学到东西?

兼职电影院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其实很多人一开始都认为自己可以免费地在电影院内看电影,这是非常爽的,下面就有小编携手上上介绍一下兼职电影院的相关资讯吧。

这份兼职是在大三寒假做的,是15年1月份,过年没有回家,找了这份工作。其实找这份工作是因为舍友在另外一家电影院工作,对大概的情况差不多了解。那时候也是出于好奇,毕竟电影在那几年的发展速度的确是迅猛。就找了这份工作。

其实在影院工作其实也跟做其他的工作一样,许多的工作都是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电影院工作无非就是三个工作岗位(管理层除外),票房、卖品和影务这三块。

票房就是卖电影票(我没有接触这一块);卖品就是销售吃的东西,以爆米花和各种水为主,工作流程也很简单,早晨盘点东西,领取备用金,检查糖浆气泡,有时间爆一些爆米花,结账的时候盘点,入账等工作;影务就是发发3D眼镜,开厅之后确保影片正常放映,过程中看看客人有没有什么违规的行为,结束之后打开散场门。就是这么的简单。感觉自己就在说流水账一样,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电影商业化的发展史

电影的历史,我真的没有怎么了解,只是那时候刚上班,海报上看到第五代导演吴天明的去世,说是这个人的影响,回去搜了一下,知道了中国电影商业化的开始。中国电影商业化的开始是从2002年开始,而吴天明却是商业化的反对者。

但是他也无法阻挡市场经济和人口红利带来的中国票房的井喷式上涨,2010年之前,每年中国电影票房保持了20%-35%的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了顶峰,电影票房突破了100亿,增长了将近50%。直到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40亿大关,不管是在影院数量还是银幕数量都在迅速增长。整个电影市场一排祥和。

现在想想其实很简单,但是针对于当时自己来说,那就是新鲜,许多人可能都知道出品人是做什么,但是那时候我却不知道。

普及一下,出品人就是出钱拍电影的人,电影虽然是导演拍出来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导演也是拿着工资,并不是自己的创业。当然编剧大多都是写剧本的人,这个《雷雨》剧本我们也看过,最多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那种对话。发行方就是为电影做宣传的公司,当然经典的发行案例当属《美人鱼》的手法,以后有时间具体谈谈。

众所周知的万达院线,基本全国布局,哪里有万达广场,哪里就有万达院线。最近几年以为位居行业老大。

其次就是有地方特色的院线,上影联合院线,中影星美,中影新干线,广东大地,广州金逸,浙江时代,江苏幸福蓝海。院线好比什么,就和通道的入口一样,有了排片才能有票房,这就是为什么去年王思聪和冯导大吵大闹的原因。这几大院线占据了中国80%左右的票房,特别是万达占到了将近50%,冯导只能着急。

六、爆米花和可乐的暴利

电影的利润大家应该都知道,其实爆米花的利润真的超出我们的想想,可以达到70%-80%,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到网上搜一搜,肯定比我专业,当时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

可乐是水,糖浆和气泡的混合物,饮料的利润我想不言而喻,2012年当宗庆后再次成为首富的时候,王健林曾吐槽,大家都说房子贵,我一个卖房的卖不过一个卖水的。

说了半天,这些东西其实都跟自己真正的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也就不可能去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在上影和万达上市之前就很看好他们的股票,但是出于谨慎还是没有推荐,没有想到万达能够涨到240元一股。各行如隔山,只有接触的多了,才能想的多,也许这份兼职就让自己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行业知识。

大学生在电影院内兼职也是非常不错的,在电影院你可以学到很多的电影文化和一些播放技巧,如果你想了解很多,那就关注上上吧。

一、中国传媒产业的最新发展

我们测算的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3.6%。传媒产业内部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如图1所示,结构如图2所示:

1.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上新高

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产值规模看,图书出版是产值规模最大的门类,从2005到2007连续三年产值规模超过1100亿元。另外,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期刊发行、报纸发行等都是产值超过200亿的门类。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2006年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包括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

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看,除报纸发行和期刊发行两个行业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5年产值增幅最大的是电影票房,增幅接近90%。其他几个增幅较大的行业是电视广告、期刊广告、广播广告、有线电视收费等,它们的增幅均在20%以上。2006年产值增幅最大的是有线电视收费,增幅超过70%。广播广告增幅也很高,达到55%。报纸广告增幅比2005年有了很大提高,超过20%。电影票房和音像制品的产值增幅也超过了20%。期刊广告的增幅比2005年有所下降。

2.中国传媒产业的结构变化

中国传媒产业内部的组成结构也在发生着迅速变化。从传媒产业比重变化率的情况看,传统传媒产业,除有线电视收费一项外,其他门类收入基本都是呈下降趋势,在传媒产业中占重要比重的门类,如图书出版、电视广告、报纸发行、广告公司等,其占传媒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比较大。新媒体为中国传媒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06年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两项相加总和超过了1000亿元,占到了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的1/4。

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也使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新媒体增长的势头依然不减,在传媒产业中的比重增加到28.07%,而传统媒体下降到71.93%。

3.中国传媒产业规模的测算方法

我们采用的传媒产业测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统计方法,即按照历年的统计数据,并参考各行业产值构成比例,统计出各行业的产值规模;二是平均增长率推算法,即按照近期几年平均增长率,推算出最新的产值数据;三是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预测法,即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利用历史数据对方程的系数进行计算,并利用计算出的方程系数和自变量,推算出最新的因变量数据。本报告主要用回归分析方法,同时利用统计方法和平均增长率推算法,对2007年的传媒产值进行测算。

本报告对传媒产业规模进行回归分析的回归方程采用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传媒产业产出值,表示GDP总量,表示恩格尔系数,表示受教育年限总量,表示技术水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长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2007年GDP增长率将达到11.6%,2008年GDP增长率将有所下降,达到10.9%。在消费结构方面,根据权威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有望分别下降到30%和40%。在科技发展水平方面,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当前的1.35%提高到1.5%以上。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2007年回归方程中各个解释变量的预测值,

由于传媒产业中有些行业的统计数据不完整,无法用回归分析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情况我们就用平均增长率方法进行预测。比如电影产业年的产值分别为36、48、57.3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7%。按照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预测的电影产业2007年的产值为67.0亿元。音像制品产业年的产值分别为27.3、30、36.1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0%。按照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预测的音像制品产业2007年的产值为39.8亿元。

二、“十七大”确立传媒发展新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十七大报告为指引,传媒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继续加快。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这个目标,新闻出版业从六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转变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以质量求效益,以精品谋发展。二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集团化、股份制改造、企业重组等方式,培育更多的出版传媒方面的集团公司。三是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进一步调动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支持文化内容、形式、生产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用现代技术改造新闻出版业。四是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从办出版转向管出版,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上来,依靠政策、法律和市场来管理出版活动和出版产品。五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家书屋、民族文字出版、全民阅读等公益性工程建设。六是实施重大出版工程,用大项目带动整个出版业的繁荣,为民族文化宝库增加了新的珍品。提高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吸收其他国家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共享中华文明。

广播电视业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广播电视总局把广播电视服务分为三类:义务性的基本服务、公益性的有偿服务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对不同的服务方式实行不同的政策。对义务性的基本服务,保证任何公民都可以平等免费享受。另外,广电总局正在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为应对新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广播电视业提出要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多样的广播影视数字化新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走出去”战略提升软实力

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信息力作为国家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和平年代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一个媒介机构的信息资源网络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也必然要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相适应的媒介信息能力。中央十分重视传媒“走出去”战略,支持传媒集团以各种方式向海外扩张。

广播电视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本土发射、在海外建发射台、海外租机、租时段等方式,每天对外用43种语言播出1000多个小时节目。

中央电视台全面拓展海外信息网络,“走出去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文国际频道正式分为亚、欧、美三版,实现全天24小时播出。中央电视台海外落地项目不断增加。CCTV四个国际频道在13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覆盖海外用户总数约8400万。长城平台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11月,用户数已达到57224户。中央电视台海外记者站规模不断拓展,CCTV在现场昭示了中国国家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

在报纸方面,《新民晚报》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创立海外版。2007年,又与希腊《中希时报》和法国《欧洲时报》两报联合创办《欧洲联合周报德国版》,这是《新民晚报》创办的第22个海外版。《今晚报》继《今晚报·美国版》、《今晚报·欧洲版》和《今晚报·南美版》之后,又在澳大利亚创办了《今晚报·澳洲版》。

在期刊方面,《知音》杂志创办了《知音·海外版》,在北美市场和台湾市场出版发行,并逐步拓展到港澳地区以及其他华人集中的国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通过版权转让,2003年在日本东京出版了日文版。其中《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以英、法、德、西班牙、俄罗斯等10种语言在国外发行,发行量达22万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在日本创办了《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通过日本五大发行公司进入日本25000多家书店、便利店、地铁站和书报亭销售。

图书出版的“走出去”战略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在第59届法兰克福书展中,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共展出图书1070种,其中外文图书770种,共完成458种图书版权贸易谈判,比去年增加108种,其中版权输出452种(包括签订协议136种和达成版权输出意向316种)、版权引进6种。此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成立了伦敦分社,成为中国在英国注册的第一家以出版英文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四、跨地区、跨媒体发展取得新进展

虽然传媒“竞合时代”的发轫并不始于2007年,但是传媒业内部,以及传媒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跨地区、跨媒体日益加强的联盟合作成为2007年传媒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先是传媒产业内部“同类媒体”的合作。2007年1月,携程旅行网宣布与微软公司MSN中文网站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MIH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投资逾6亿元人民币,组建新安文化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广告、发行、印刷等业务。6月,东南卫视与台湾高点电视台签署协议,缔结合作同盟。11月,国内五条票房最高的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万达院线以及南方新干线,在北京签约加入了“国产片专映厅联盟”。12月,深圳广电集团与桂林广播电视组建“深桂广播电视合作体”,合办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音乐广播和桂林电视台科教旅游频道。12月中旬,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签署改制合作协议,标志着出版行业实现了跨区域重组。

同时,在传媒产业内部的不同类型产业之间,“跨媒体”的联盟与战略合作也正在加强。2007年3月,Google宣布与“中国图书推广计划”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技术支持。4月,新浪网和成都传媒集团正式宣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以期刊为起点,逐步延伸到新闻内容、市场活动、市场经营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5月,百度与湖南卫视正式对外宣布,双方将以百度搜索社区为依托,在跨媒体平台内容、产品品牌、互动电视制作等领域展开深层次的战略合作。6月,谷歌又宣布与新浪达成战略协议,在新闻资讯搜索以及竞价广告方面展开合作。8月,新浪网与陕西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联盟,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的一次有益尝试。11月,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与内蒙古日报社北方新报缔结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最后,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姻更是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尤其是传媒产业与电信产业的联姻,对整个产业链都会起到巨大的影响。2007年4月,大唐移动与上海文广签署了关于TD-SCDMA流媒体业务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分别利用技术和内容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TD产业链合作。7月,新浪与中国电信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新浪-互联星空播客”,新浪负责播客的运营,而中国电信负责提供网络资源。10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广电、山西网通、山西移动和山西电数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五方联合宣布打造“山西数字电视教育信息网”。这是国内广电、固网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的首次三方合作。

五、媒体资本运营进入新阶段

2007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传媒产业对资本运营手段的运用日益频繁和多样化。其中,新闻出版业作为传媒产业中产业链完整、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特征突出的产业,出版集团的上市(尤其是整体上市)成为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的集中表现。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上市融资。同年10月,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借壳上市,被称为中国出版发行的第一股。在借壳上市之前,新华发行集团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到国有多元投资、混合所有制、再到核心业务整体上市的改造。

自从新华传媒上市成功后,国内多家出版集团不同程度地掀起了上市潮。2007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了6家出版企业上市,中国出版业面临重新洗牌。5月30日,四川新华文轩在香港上市,它是在港上市的第一家纯书店股。因为概念稀缺,新华文轩刚上市就引来各方关注。6月30日,新华文轩公布了上市之后首份中期业绩报表,报表显示,2007年前6个月,新华文轩实现净利润1.68亿元,较去年同期1.38亿元增长了21.3%,每股盈利0.21元。

12月,辽宁出版传媒——国内首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即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辽宁出版传媒公司已开始A股IPO的路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辽宁出版传媒的此次“整体上市”有着重大意义。因为之前上市的一些报纸或者出版公司都是将“部分业务分拆上市”,一般都是剥离了编辑业务,只以经营业务上市。但是,新闻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在内容方面,整体上市才能最大程度得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除此之外,很多其他新闻报业、出版发行集团也递交了上市方案,预计会在未来1~2年内先后上市。其中,在2004年9月就已经完成转制的广东省出版集团,正在努力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江西省出版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以及试图整体上市的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是业内普遍看好的几个企业。我国出版行业在整体转制、上市等方面呈现良好态势,这一方面丰富了传媒产业的融资手段,增加了业界对更多资本运营手段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力打造优质的“传媒股板块”,从而获得更多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资本运营也是如火如荼。从2007年下半年起,完美世界、金山、巨人网络、网龙、阿里巴巴、太平洋网络等6大互联网企业先后敲响IPO的上市钟声,迎来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财富创造的新一轮浪潮。(完美世界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金山公司10月9日在香港上市;巨人网络10月18日纽约上市;网龙11月2日香港上市;阿里巴巴11月6日香港上市;太平洋网络12月18日香港上市)至此,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股价总市值膨胀到近700亿美元。

六、品牌战略成为传媒竞争重要手段

品牌战略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战略的作用越明显。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战略日益成为传媒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化”战略已经写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品牌化”战略已经不仅是央视自我发展的目标,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电视台以“绿色收视率”为理念,大力推进专业频道品牌化战略。中文国际频道、少儿频道、新闻频道、经济频道、体育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先后成功改版,各频道的专业特色和品质显著增强。在2006年全国卫视的频道满意度和栏目满意度调查中,中央电视台包揽了这两项调查的前十名。另外,中央电视台还十分重视提升创新力,所进行的“三项改革”、“三项创新”,以及事业、产业的“双轮驱动”,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已经建立并形成了从品牌创意、品牌生产,到品牌效益的创新体系。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也十分重视推进品牌战略。“第一财经”是文广集团着重推出的一个重要品牌,这个品牌将财经广播资源整合进来,实现广播电视的同一品牌联动。在此基础上文广集团又与北京青年报和广州日报联手,共同投资推出《第一财经日报》,发行全国。目前“第一财经”品牌初步实现了在公司架构下的跨地域、跨媒体发展。文广集团还与全球著名的股票指数供应商“道琼斯”合作,双方投入资金和技术,共同推出“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打造媒体产业链,进入财经资讯衍生产品领域。

2007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荣获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这是全国50家入围企业中唯一的一家平面媒体单位,也是南方报业媒体集团连续6年获此殊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经成为报业品牌经营中的一面旗帜。“南方报业”先后成立了“21世纪报系”、“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三大报系,此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还通过举办“华语传媒”系列奖项评选、21世纪报系“经济峰会”、 “南方报业”国际传媒论坛、“南方报业”经济(商业)论坛,把“南方报业”强大的品牌价值,直接转化为媒体的竞争优势、报业的竞争优势和集团的经济效益。

七、移动媒体市场竞争迅速升温

新媒体产业被喻为传媒产业中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朝阳产业。2007年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等移动类媒体的产业化迅速升温,点亮了整个传媒业。同时,“全国新媒体联播网”的成立,也有望在我国形成遍布于公交、火车、飞机、地铁、互联网及手机的新媒体联播产业链。

由新华社新华网、中国移动创办的“十七大手机报”共发刊六期,发行量高达1.5亿份。最高一期发行量突破3000万份,这意味着当天每40个中国人就收到一份“十七大手机报”。 “十七大手机报”采用新颖的“数字报纸”理念,以报纸的面孔、网络的容量、手机的方便快捷和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全面展示新华社和新华网的党代会报道,及时传递会外民声和手机读者建言,成为网民、手机用户和媒体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党代表议论的热点。

手机电视被认为是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能为电信和广电产业都带来巨大商机。电信企业可以收获更多的流量费和信息费分成;广电企业则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内容发布渠道和实现新的盈利模式。诺盛电信预计: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5220万户,市场规模约13亿元;此后,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9750万户,市场规模约24亿元。

实际上,2004年中国国内运营商就开始积极推动手机电视的应用。2005年9月,中国移动全网手机电视业务正式开通。2006年,中国移动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推出手机电视业务。2007年8月,中国移动又宣布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手机电视上进行合作。中国移动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TD-SCDMA网络试验也即将开始手机电视(MBMS)的测试,并有希望在2008年初正式商用。

2007年11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通知,从11月20日起实施CMMB标准体系。在此之前,广电总局已经召集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等六家奥运城市和广州、深圳,对CMMB手机电视网络试验任务进行部署。因此,在奥运时能用手机收看电视转播,也指日可待。

车载电视是除手机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移动媒体。截至到2007年2月,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陆续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有权威研究机构预测,年中国车载移动电视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50%。其中,借势奥运,2008年同比增长率将超过80%,到2009年,中国车载移动电视市场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2007年,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刊例价格不断上涨。调查显示,2005年全国车载广告市场投放额大约为20亿元,预计到200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0个亿。因此,车载移动电视数字正在冲击着广告市场的格局。但是,车载移动电视的发展也有着自身的问题。技术上的不稳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内容亟待完善构成了车载移动电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目前中国的车载移动电视领域还不能称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但是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八、各路媒体整合资源备战奥运

2008是奥运年,2007年各路媒体已经开始为“赛事”热身。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大陆电视媒体唯一拿到奥运赛事电视版权的机构。中央电视台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加紧演练,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整合全台节目资源,凸显奥运报道的专业性、权威性,让世界通过奥运了解中国,展示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五套节目相继推出了《我的奥林匹克》、《奥运舵手》、《奥运来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奥运档案》、《奥运ABC》、《北京2008》之《奥运进行时》、《奥运传奇》、《奥运岁月》、《奥运城市行》、《奥运经典》和《谁将解说北京奥运》等节目;从2008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式改为以五环为标志的奥运频道。

在平面媒体方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多家报业机构都制定了短、中、长期奥运报道计划,加大策划力度,推出奥运专刊。另外,报业机构之间,报业机构和网络媒体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合纵连横。《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都市快报》等11家晚报都市报在参加腾讯网发起的“捷报奥运联盟”的同时,11家报纸之间也就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达成了共识;包括浙江在线、深圳新闻网、荆楚网在内的20多家报业网站加盟新浪等门户网站发起的“奥运报道联盟”,共同打造丰富、立体化的奥运报道内容。

在网络媒体方面,早在2005年,搜狐便以巨资取得奥运赞助权。2007年9月10日,搜狐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其奥运战略正式启动。据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在线广告市场将在2008年达到24亿美元的规模,与2007年相比增长45%左右,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摆在几大门户面前。在巨大了市场面前,其他网络媒体也不肯落后。新浪打出的口号是“我的2008”、网易则是“网聚人的力量”,都是希望靠“网络草根”来挑战“官方权威”。此外,新浪、腾讯、网易、TOM、MSN中文网、凤凰网、中国雅虎等结成奥运报道联盟,围剿局面日趋明显。

Q3: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谁?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冯小刚片 名: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英文名称:After Shock Tangshan-Earthquake Aftershocks 导 演:冯小刚 原 著:张 翎 编 剧:苏小卫 作 曲:王黎光 出 品:华谊兄弟 领衔主演:徐 帆 张静初 李 晨 陈道明 王子文 馨宜旗 张子枫 张家骏 联合主演:陆 毅 吕 中 张国强 杨立新  刘莉莉 咏 梅 特别演出:陈道明 陈 瑾 拍摄基地:大南湖全球首映式 2010年 7月12日晚上(全国公映前10天),取材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式 在唐山市体育场举行全球首映式。 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荣,副省长孙士彬,省政协副主席孔小均等和15000名观众观看了电影首映。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但终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释怀。本片导演冯小刚说,希望观众从《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个如何让心活下来的温暖故事。 经典台词语录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 “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拉尸体的车里爬出来的。我边上躺着的是我的爸爸。”——这是那个在地震中死里逃生,倔强的唐山女孩方登在告诉男朋友自己怀孕时说的一句话,正因为这句话她毅然放弃了医大的学业,做了单身妈妈!——许多年前妈妈为了救弟弟放弃了她,而当她面对着选择时,她选择了生命。 震后很多年后,当儿子问起妈妈元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妈妈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为这样的男人守一辈子,值得!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就算是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方登给养父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后才发现袖子长了“我一直以为你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长了呢?”——我们只顾着自己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衰老!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元妮最后悔时说的话。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已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愿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最搞笑台词 小河:你别激我,小心鸡飞蛋打。 方达:你也别激我,鸡有的是,蛋也不缺。 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看自已身边的那个他,只见他满脸是泪水,而自已也是泪流满面,由于他是四川人,在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紧紧的拉了一下他的手,他抖了一下,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救自已女儿的官兵们的安全(压女儿腿的板,上面的柱子,撑着整座楼房,如果要移开板保住女儿的腿,那救援官兵的生命就会有巨大危险)而把女儿的脚据掉,在这一秒我再也忍不住了,母爱是多么伟大的啊!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被人收养的方登长大成人后,离开养父母家杳无音信的很多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养父眼前时,那个暮年的老人责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女儿怕父亲担心时,年迈的父亲愤怒而激动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担心……”。——这就是父亲,你以为他在远方,你却从没离开过他包容的心! 票房 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对《中国企业家》透露,“该剧票房目前已突破3亿元,保5争6不是问题,更何况档期或将覆盖整个8月。”《唐山大地震》还将在未来半个月的档期中独孤求败,这一次,中国商业片之王冯小刚又有什么样的吸金法则? 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观众一边骂冯氏电影的商业味十足,一边心甘情愿的掏钱贡献票房,从《手机》到《天下无贼》,从《非诚勿扰》到当下这部《唐山大地震》。 更不用提《唐山大地震》这部背负某种重大意义的影片所遭致的文化质疑。单从票房角度,冯小刚已经为华谊兄弟2010年业绩提前呈上了一味定心丸。毕竟,作为中国电影第一股,2009年底登陆创业版的华谊兄弟2010年中期报告业绩预示惨淡,一季度营收、净利润更是同比分别下降33.0%、56.9%。上半年的影视业务歉收全部押注于分别于7月、9月、10月、12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西风烈》、《非诚勿扰2》上,有“中国商业片之王”之称的冯小刚无疑开局完胜。 截至目前,《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高于3620万已被广电总局电影局方面予以确认,而冯小刚于个人微博上透露“不是我不厚道,7月22日-7月27日的票房合计为24612万元”的数据,在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看来还是“略显保守”。“该剧票房目前已突破3亿元,保5争6不是问题,更何况档期或将覆盖整个8月。”高军对《中国企业家》透露。 截止八月二日,唐山大地震上映十一天票房已达到4亿。 在植入广告与艺术间周旋 当然,冯小刚对于财报上错综复杂的数据并没有多少耐心,对于今年10月30日576万股解禁前的市值变化也并非有多少敏感——有那工夫,他更需要去研究剧本,看看又被广告商与制片人植入了什么元素,敲定哪个绝对不能要,哪个还需周旋,哪个需要自己妥协。 尽管如此,植入广告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为舆论对《唐山大地震》诟病的最大罪状:《天下无贼》中开篇亮相的男女主角敲诈而得的宝马轿车,旋即以3系、X5两款分别亮相于《唐》中主人公创业发家以及汶川地震抢险两场戏中,而在《非诚勿扰》中备受冯小刚本人懊恼的对葛优摸出招商银行卡买单的特写处理,也被复制到《唐山大地震》中养母临终前从枕头下摸出的工商银行存折LOGO。 “电影院里许多人都在哭,但突然有人笑了,一开始我不解,最后才发现是电影中的嵌入式广告,有酒的,有保险公司的……做任何事情动机要纯洁,掺一点假,人们都会发现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如是说。他不得不承认,对于揣摩观众心理与广告植入这两个矛盾因素的杂糅,冯小刚拿捏得令人欲罢不能。 广告植入无疑对冯小刚的电影造成遗憾,执行起来也颇为拧巴,不过抛开这些艺术上的纠结,事实上,该举使得《唐山大地震》在尚未公映之前便开始回收成本了。根据华谊兄弟年报披露,2008年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3部影片仅在植入广告、贴片广告两项就为全年创造了4480万元的营收,占据2008年整体票房收入1.8亿元的几近25%。据高军透露,《唐山大地震》通过广告植入获得的现金则高达4000万,若算上相关的衍生收入,有业内人士预估该项或创收过亿。 “提前回收成本,何乐而不为?”冯小刚向来不忌讳从商业角度去谈自己的创作,对他来说,这也是一门生意,只有让投资人赚了钱,才能令电影重新步入朝阳产业。而他需要做的,则是在商业与艺术中进行周旋,适度坚持,适度妥协。 政府资金与商业资本的双重“护航” 另一部分质疑来自于此次《唐山大地震》投资方中唐山地方政府的亮相。根据协商,影片1.2亿元的投资成本分别由唐山市、华谊兄弟、中影集团按照50%、45%和5%比例出资。再算上2009年介入的浙江影视集团、英皇影业、寰亚三家公司与华谊兄弟分摊45%,华谊兄弟实则投资3152万元。 有政府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双重护航,华谊兄弟在《唐山大地震》的投资额只及2008年《非诚勿扰》5000万的五分之三,并不差钱,何必还要在这样一部主旋律影片中充斥商业元素? 有必要为华谊兄弟算一笔账:根据华谊兄弟2009年 “招股说明书”中注明的分配方式,《唐》剧的发行总收入在扣除发行代理费以及返还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的投资款和固定投资收益、华谊传媒投资款、唐山公司15%的投资款后,余额由华谊传媒和唐山公司平均分配。这意味着,唐山市政府作为最大的出资人,最终将于华谊对半分成。 在票房分配方面,院线和电影院通常拿走55%,影片制作拿到45%,尽管华谊兄弟正在快马加鞭地补充院线短板,旗下首家影院——重庆百联上海城影院也于6月24日开业,但由于势单力薄,真正落入制作方腰包的实则有限。若以5亿票房的保守数字估算,最终华谊兄弟可以分得不到8000万元的票房利润,仅占票房总收入的16%。 相较而言,广告植入高达4000万的纯利润占据了票房利润二分之一的重量。依照4月28日华谊兄弟总股本扩充一倍后的3.36亿股以及其一季度每股收益0.03元计算,总计1.2亿元的利润或可为华谊兄弟第三季度带来每股0.38元的收益,为一季度的12倍。 “电影投资是个很残酷的行业,2010年上半年全国亏损率达到70%,华谊兄弟能够留下来,正是因为它是一家商人气息很浓的公司——商业化运作、最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追求诚信。”高军表示。 “避震”下的票房暖春 不能忽略同期各大影片推迟上映所营造的票房暖春。据星美国际影城、UME国际影城、新首都影院等院线负责人透露,《唐山大地震》预计上映40天-50天,超出普通影片上映两周的规律,将近赶上上映60多天的《阿凡达》,而同期上映的诸如《全城戒备》、《恋爱通告》、《龙凤店》等国产影片则挤进了八月中下旬的档期。 另外,动画片《怪物史莱克4》作为史莱克系列的最后一集,久经国人期许,也推迟到八月中旬上映。鉴于该片自5月21日在北美上映以来1.8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很难说是发行方中影数字公司的“避震”之举,还是基于中影、华谊在《唐》剧合作下的刻意让位。 毋庸置疑,《唐山大地震》还将在未来半个月的档期中独孤求败。 [编辑本段]导演简介 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冯小刚持有该公司2.28%的股份。 上映影院 《唐山大地震》(IMAX2D版)计划从7月22日起在以下IMAX影院放映: 1. 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 2. 北京石景山万达国际影城 3. 上海和平影都 4. 上海星美正大国际影城 5. 上海万达国际影城 6. 杭州百老汇国际影城 7. 杭州新远国际影城 8. 天津中影国际影城 9. 苏州科文中心 10. 武汉环艺国际影城 11. 长春万达国际影城 12. 长沙万达国际影城 13. 昆明百老汇国际影城 14. 无锡大世界影城 15. 南京横店国际影城 16. 东莞万达国际影城 上映时间 2010年7月22日全国上映。 剧情介绍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Q4: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谁?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冯小刚片 名: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英文名称:After Shock Tangshan-Earthquake Aftershocks 导 演:冯小刚 原 著:张 翎 编 剧:苏小卫 作 曲:王黎光 出 品:华谊兄弟 领衔主演:徐 帆 张静初 李 晨 陈道明 王子文 馨宜旗 张子枫 张家骏 联合主演:陆 毅 吕 中 张国强 杨立新  刘莉莉 咏 梅 特别演出:陈道明 陈 瑾 拍摄基地:大南湖全球首映式 2010年 7月12日晚上(全国公映前10天),取材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式 在唐山市体育场举行全球首映式。 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荣,副省长孙士彬,省政协副主席孔小均等和15000名观众观看了电影首映。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但终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释怀。本片导演冯小刚说,希望观众从《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个如何让心活下来的温暖故事。 经典台词语录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 “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拉尸体的车里爬出来的。我边上躺着的是我的爸爸。”——这是那个在地震中死里逃生,倔强的唐山女孩方登在告诉男朋友自己怀孕时说的一句话,正因为这句话她毅然放弃了医大的学业,做了单身妈妈!——许多年前妈妈为了救弟弟放弃了她,而当她面对着选择时,她选择了生命。 震后很多年后,当儿子问起妈妈元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妈妈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为这样的男人守一辈子,值得!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就算是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方登给养父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后才发现袖子长了“我一直以为你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长了呢?”——我们只顾着自己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衰老!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元妮最后悔时说的话。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已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愿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最搞笑台词 小河:你别激我,小心鸡飞蛋打。 方达:你也别激我,鸡有的是,蛋也不缺。 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看自已身边的那个他,只见他满脸是泪水,而自已也是泪流满面,由于他是四川人,在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紧紧的拉了一下他的手,他抖了一下,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救自已女儿的官兵们的安全(压女儿腿的板,上面的柱子,撑着整座楼房,如果要移开板保住女儿的腿,那救援官兵的生命就会有巨大危险)而把女儿的脚据掉,在这一秒我再也忍不住了,母爱是多么伟大的啊!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被人收养的方登长大成人后,离开养父母家杳无音信的很多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养父眼前时,那个暮年的老人责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女儿怕父亲担心时,年迈的父亲愤怒而激动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担心……”。——这就是父亲,你以为他在远方,你却从没离开过他包容的心! 票房 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对《中国企业家》透露,“该剧票房目前已突破3亿元,保5争6不是问题,更何况档期或将覆盖整个8月。”《唐山大地震》还将在未来半个月的档期中独孤求败,这一次,中国商业片之王冯小刚又有什么样的吸金法则? 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观众一边骂冯氏电影的商业味十足,一边心甘情愿的掏钱贡献票房,从《手机》到《天下无贼》,从《非诚勿扰》到当下这部《唐山大地震》。 更不用提《唐山大地震》这部背负某种重大意义的影片所遭致的文化质疑。单从票房角度,冯小刚已经为华谊兄弟2010年业绩提前呈上了一味定心丸。毕竟,作为中国电影第一股,2009年底登陆创业版的华谊兄弟2010年中期报告业绩预示惨淡,一季度营收、净利润更是同比分别下降33.0%、56.9%。上半年的影视业务歉收全部押注于分别于7月、9月、10月、12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西风烈》、《非诚勿扰2》上,有“中国商业片之王”之称的冯小刚无疑开局完胜。 截至目前,《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高于3620万已被广电总局电影局方面予以确认,而冯小刚于个人微博上透露“不是我不厚道,7月22日-7月27日的票房合计为24612万元”的数据,在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看来还是“略显保守”。“该剧票房目前已突破3亿元,保5争6不是问题,更何况档期或将覆盖整个8月。”高军对《中国企业家》透露。 截止八月二日,唐山大地震上映十一天票房已达到4亿。 在植入广告与艺术间周旋 当然,冯小刚对于财报上错综复杂的数据并没有多少耐心,对于今年10月30日576万股解禁前的市值变化也并非有多少敏感——有那工夫,他更需要去研究剧本,看看又被广告商与制片人植入了什么元素,敲定哪个绝对不能要,哪个还需周旋,哪个需要自己妥协。 尽管如此,植入广告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为舆论对《唐山大地震》诟病的最大罪状:《天下无贼》中开篇亮相的男女主角敲诈而得的宝马轿车,旋即以3系、X5两款分别亮相于《唐》中主人公创业发家以及汶川地震抢险两场戏中,而在《非诚勿扰》中备受冯小刚本人懊恼的对葛优摸出招商银行卡买单的特写处理,也被复制到《唐山大地震》中养母临终前从枕头下摸出的工商银行存折LOGO。 “电影院里许多人都在哭,但突然有人笑了,一开始我不解,最后才发现是电影中的嵌入式广告,有酒的,有保险公司的……做任何事情动机要纯洁,掺一点假,人们都会发现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如是说。他不得不承认,对于揣摩观众心理与广告植入这两个矛盾因素的杂糅,冯小刚拿捏得令人欲罢不能。 广告植入无疑对冯小刚的电影造成遗憾,执行起来也颇为拧巴,不过抛开这些艺术上的纠结,事实上,该举使得《唐山大地震》在尚未公映之前便开始回收成本了。根据华谊兄弟年报披露,2008年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3部影片仅在植入广告、贴片广告两项就为全年创造了4480万元的营收,占据2008年整体票房收入1.8亿元的几近25%。据高军透露,《唐山大地震》通过广告植入获得的现金则高达4000万,若算上相关的衍生收入,有业内人士预估该项或创收过亿。 “提前回收成本,何乐而不为?”冯小刚向来不忌讳从商业角度去谈自己的创作,对他来说,这也是一门生意,只有让投资人赚了钱,才能令电影重新步入朝阳产业。而他需要做的,则是在商业与艺术中进行周旋,适度坚持,适度妥协。 政府资金与商业资本的双重“护航” 另一部分质疑来自于此次《唐山大地震》投资方中唐山地方政府的亮相。根据协商,影片1.2亿元的投资成本分别由唐山市、华谊兄弟、中影集团按照50%、45%和5%比例出资。再算上2009年介入的浙江影视集团、英皇影业、寰亚三家公司与华谊兄弟分摊45%,华谊兄弟实则投资3152万元。 有政府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双重护航,华谊兄弟在《唐山大地震》的投资额只及2008年《非诚勿扰》5000万的五分之三,并不差钱,何必还要在这样一部主旋律影片中充斥商业元素? 有必要为华谊兄弟算一笔账:根据华谊兄弟2009年 “招股说明书”中注明的分配方式,《唐》剧的发行总收入在扣除发行代理费以及返还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的投资款和固定投资收益、华谊传媒投资款、唐山公司15%的投资款后,余额由华谊传媒和唐山公司平均分配。这意味着,唐山市政府作为最大的出资人,最终将于华谊对半分成。 在票房分配方面,院线和电影院通常拿走55%,影片制作拿到45%,尽管华谊兄弟正在快马加鞭地补充院线短板,旗下首家影院——重庆百联上海城影院也于6月24日开业,但由于势单力薄,真正落入制作方腰包的实则有限。若以5亿票房的保守数字估算,最终华谊兄弟可以分得不到8000万元的票房利润,仅占票房总收入的16%。 相较而言,广告植入高达4000万的纯利润占据了票房利润二分之一的重量。依照4月28日华谊兄弟总股本扩充一倍后的3.36亿股以及其一季度每股收益0.03元计算,总计1.2亿元的利润或可为华谊兄弟第三季度带来每股0.38元的收益,为一季度的12倍。 “电影投资是个很残酷的行业,2010年上半年全国亏损率达到70%,华谊兄弟能够留下来,正是因为它是一家商人气息很浓的公司——商业化运作、最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追求诚信。”高军表示。 “避震”下的票房暖春 不能忽略同期各大影片推迟上映所营造的票房暖春。据星美国际影城、UME国际影城、新首都影院等院线负责人透露,《唐山大地震》预计上映40天-50天,超出普通影片上映两周的规律,将近赶上上映60多天的《阿凡达》,而同期上映的诸如《全城戒备》、《恋爱通告》、《龙凤店》等国产影片则挤进了八月中下旬的档期。 另外,动画片《怪物史莱克4》作为史莱克系列的最后一集,久经国人期许,也推迟到八月中旬上映。鉴于该片自5月21日在北美上映以来1.8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很难说是发行方中影数字公司的“避震”之举,还是基于中影、华谊在《唐》剧合作下的刻意让位。 毋庸置疑,《唐山大地震》还将在未来半个月的档期中独孤求败。 [编辑本段]导演简介 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冯小刚持有该公司2.28%的股份。 上映影院 《唐山大地震》(IMAX2D版)计划从7月22日起在以下IMAX影院放映: 1. 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 2. 北京石景山万达国际影城 3. 上海和平影都 4. 上海星美正大国际影城 5. 上海万达国际影城 6. 杭州百老汇国际影城 7. 杭州新远国际影城 8. 天津中影国际影城 9. 苏州科文中心 10. 武汉环艺国际影城 11. 长春万达国际影城 12. 长沙万达国际影城 13. 昆明百老汇国际影城 14. 无锡大世界影城 15. 南京横店国际影城 16. 东莞万达国际影城 上映时间 2010年7月22日全国上映。 剧情介绍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Q5:为什么大多数娱乐公司都在北京而不是上海?

北京是中国互联网氛围最浓、创业氛围最好的城市。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北京起家。这其中有时候原因呢?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之于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存在行业基础这一说,毕竟这个行业从萌芽到壮大也就是二十多年的事情,但是,先出发的总是有优先发展权。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北京市出台政策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那时候甚至大学生如果能拿到互联网公司的offer就可以获得北京户口,可见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大。不得不说,这一点北京表现出了远见。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的互联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北京有完善的互联网创业配套环境,上海没有。从资本、辅导等整个互联网创业过程,到互联网创业人才,北京都齐备,上海则缺乏。

城市热门细分领域的不同,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质。比如北京的交通与文化娱乐领域、上海的金融和本地生活、杭州的电子商务、深圳的硬件和游戏,都是产业发展成为了城市的象征。

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年轻化,特别需要坚持和冒险的行业,不是那种稳当的大国企、外企,但上海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就是大公司、外资公司,相比北京,不是很待见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有文章认为,上海人讲究的是大平台当买办,这是一个城市的基因,很难改变。上海没有互联网行业需要的那种调性,互联网公司自然也不爱来这里。

总的来说:上海是小资文化,买办文化,不适合创业公司生存;上海人办事严谨,守法意识强,不容易变通,不利于微创公司的发展。北京中关村位置得天独厚,紧靠清华北大,有人才优势;互联网企业做大做成熟后,不再需要地方政府给政策了,为了自身的发展自然会将运行中心迁移到上海,因为上海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城市,这也使得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互联网公司最多的城市之一。

Q6:安徽科教频道的流媒体地址?

你好,一、中国传媒产业的最新发展

我们测算的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3.6%。传媒产业内部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如图1所示,结构如图2所示:

1.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上新高

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产值规模看,图书出版是产值规模最大的门类,从2005到2007连续三年产值规模超过1100亿元。另外,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期刊发行、报纸发行等都是产值超过200亿的门类。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2006年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包括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

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看,除报纸发行和期刊发行两个行业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5年产值增幅最大的是电影票房,增幅接近90%。其他几个增幅较大的行业是电视广告、期刊广告、广播广告、有线电视收费等,它们的增幅均在20%以上。2006年产值增幅最大的是有线电视收费,增幅超过70%。广播广告增幅也很高,达到55%。报纸广告增幅比2005年有了很大提高,超过20%。电影票房和音像制品的产值增幅也超过了20%。期刊广告的增幅比2005年有所下降。

2.中国传媒产业的结构变化

中国传媒产业内部的组成结构也在发生着迅速变化。从传媒产业比重变化率的情况看,传统传媒产业,除有线电视收费一项外,其他门类收入基本都是呈下降趋势,在传媒产业中占重要比重的门类,如图书出版、电视广告、报纸发行、广告公司等,其占传媒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比较大。新媒体为中国传媒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06年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两项相加总和超过了1000亿元,占到了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的1/4。

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也使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新媒体增长的势头依然不减,在传媒产业中的比重增加到28.07%,而传统媒体下降到71.93%。

3.中国传媒产业规模的测算方法

我们采用的传媒产业测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统计方法,即按照历年的统计数据,并参考各行业产值构成比例,统计出各行业的产值规模;二是平均增长率推算法,即按照近期几年平均增长率,推算出最新的产值数据;三是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预测法,即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利用历史数据对方程的系数进行计算,并利用计算出的方程系数和自变量,推算出最新的因变量数据。本报告主要用回归分析方法,同时利用统计方法和平均增长率推算法,对2007年的传媒产值进行测算。

本报告对传媒产业规模进行回归分析的回归方程采用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传媒产业产出值,表示GDP总量,表示恩格尔系数,表示受教育年限总量,表示技术水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长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2007年GDP增长率将达到11.6%,2008年GDP增长率将有所下降,达到10.9%。在消费结构方面,根据权威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有望分别下降到30%和40%。在科技发展水平方面,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当前的1.35%提高到1.5%以上。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2007年回归方程中各个解释变量的预测值,

由于传媒产业中有些行业的统计数据不完整,无法用回归分析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情况我们就用平均增长率方法进行预测。比如电影产业年的产值分别为36、48、57.3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7%。按照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预测的电影产业2007年的产值为67.0亿元。音像制品产业年的产值分别为27.3、30、36.1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0%。按照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预测的音像制品产业2007年的产值为39.8亿元。

二、“十七大”确立传媒发展新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十七大报告为指引,传媒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继续加快。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这个目标,新闻出版业从六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转变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以质量求效益,以精品谋发展。二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集团化、股份制改造、企业重组等方式,培育更多的出版传媒方面的集团公司。三是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进一步调动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支持文化内容、形式、生产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用现代技术改造新闻出版业。四是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从办出版转向管出版,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上来,依靠政策、法律和市场来管理出版活动和出版产品。五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家书屋、民族文字出版、全民阅读等公益性工程建设。六是实施重大出版工程,用大项目带动整个出版业的繁荣,为民族文化宝库增加了新的珍品。提高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吸收其他国家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共享中华文明。

广播电视业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广播电视总局把广播电视服务分为三类:义务性的基本服务、公益性的有偿服务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对不同的服务方式实行不同的政策。对义务性的基本服务,保证任何公民都可以平等免费享受。另外,广电总局正在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为应对新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广播电视业提出要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多样的广播影视数字化新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走出去”战略提升软实力

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信息力作为国家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和平年代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一个媒介机构的信息资源网络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也必然要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相适应的媒介信息能力。中央十分重视传媒“走出去”战略,支持传媒集团以各种方式向海外扩张。

广播电视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本土发射、在海外建发射台、海外租机、租时段等方式,每天对外用43种语言播出1000多个小时节目。

中央电视台全面拓展海外信息网络,“走出去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文国际频道正式分为亚、欧、美三版,实现全天24小时播出。中央电视台海外落地项目不断增加。CCTV四个国际频道在13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覆盖海外用户总数约8400万。长城平台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11月,用户数已达到57224户。中央电视台海外记者站规模不断拓展,CCTV在现场昭示了中国国家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

在报纸方面,《新民晚报》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创立海外版。2007年,又与希腊《中希时报》和法国《欧洲时报》两报联合创办《欧洲联合周报德国版》,这是《新民晚报》创办的第22个海外版。《今晚报》继《今晚报·美国版》、《今晚报·欧洲版》和《今晚报·南美版》之后,又在澳大利亚创办了《今晚报·澳洲版》。

在期刊方面,《知音》杂志创办了《知音·海外版》,在北美市场和台湾市场出版发行,并逐步拓展到港澳地区以及其他华人集中的国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通过版权转让,2003年在日本东京出版了日文版。其中《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以英、法、德、西班牙、俄罗斯等10种语言在国外发行,发行量达22万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在日本创办了《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通过日本五大发行公司进入日本25000多家书店、便利店、地铁站和书报亭销售。

图书出版的“走出去”战略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在第59届法兰克福书展中,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共展出图书1070种,其中外文图书770种,共完成458种图书版权贸易谈判,比去年增加108种,其中版权输出452种(包括签订协议136种和达成版权输出意向316种)、版权引进6种。此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成立了伦敦分社,成为中国在英国注册的第一家以出版英文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四、跨地区、跨媒体发展取得新进展

虽然传媒“竞合时代”的发轫并不始于2007年,但是传媒业内部,以及传媒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跨地区、跨媒体日益加强的联盟合作成为2007年传媒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先是传媒产业内部“同类媒体”的合作。2007年1月,携程旅行网宣布与微软公司MSN中文网站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MIH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投资逾6亿元人民币,组建新安文化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广告、发行、印刷等业务。6月,东南卫视与台湾高点电视台签署协议,缔结合作同盟。11月,国内五条票房最高的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万达院线以及南方新干线,在北京签约加入了“国产片专映厅联盟”。12月,深圳广电集团与桂林广播电视组建“深桂广播电视合作体”,合办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音乐广播和桂林电视台科教旅游频道。12月中旬,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签署改制合作协议,标志着出版行业实现了跨区域重组。

同时,在传媒产业内部的不同类型产业之间,“跨媒体”的联盟与战略合作也正在加强。2007年3月,Google宣布与“中国图书推广计划”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技术支持。4月,新浪网和成都传媒集团正式宣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以期刊为起点,逐步延伸到新闻内容、市场活动、市场经营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5月,百度与湖南卫视正式对外宣布,双方将以百度搜索社区为依托,在跨媒体平台内容、产品品牌、互动电视制作等领域展开深层次的战略合作。6月,谷歌又宣布与新浪达成战略协议,在新闻资讯搜索以及竞价广告方面展开合作。8月,新浪网与陕西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联盟,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的一次有益尝试。11月,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与内蒙古日报社北方新报缔结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最后,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姻更是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尤其是传媒产业与电信产业的联姻,对整个产业链都会起到巨大的影响。2007年4月,大唐移动与上海文广签署了关于TD-SCDMA流媒体业务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分别利用技术和内容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TD产业链合作。7月,新浪与中国电信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新浪-互联星空播客”,新浪负责播客的运营,而中国电信负责提供网络资源。10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广电、山西网通、山西移动和山西电数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五方联合宣布打造“山西数字电视教育信息网”。这是国内广电、固网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的首次三方合作。

五、媒体资本运营进入新阶段

2007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传媒产业对资本运营手段的运用日益频繁和多样化。其中,新闻出版业作为传媒产业中产业链完整、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特征突出的产业,出版集团的上市(尤其是整体上市)成为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的集中表现。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上市融资。同年10月,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借壳上市,被称为中国出版发行的第一股。在借壳上市之前,新华发行集团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到国有多元投资、混合所有制、再到核心业务整体上市的改造。

自从新华传媒上市成功后,国内多家出版集团不同程度地掀起了上市潮。2007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了6家出版企业上市,中国出版业面临重新洗牌。5月30日,四川新华文轩在香港上市,它是在港上市的第一家纯书店股。因为概念稀缺,新华文轩刚上市就引来各方关注。6月30日,新华文轩公布了上市之后首份中期业绩报表,报表显示,2007年前6个月,新华文轩实现净利润1.68亿元,较去年同期1.38亿元增长了21.3%,每股盈利0.21元。

12月,辽宁出版传媒——国内首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即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辽宁出版传媒公司已开始A股IPO的路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辽宁出版传媒的此次“整体上市”有着重大意义。因为之前上市的一些报纸或者出版公司都是将“部分业务分拆上市”,一般都是剥离了编辑业务,只以经营业务上市。但是,新闻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在内容方面,整体上市才能最大程度得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除此之外,很多其他新闻报业、出版发行集团也递交了上市方案,预计会在未来1~2年内先后上市。其中,在2004年9月就已经完成转制的广东省出版集团,正在努力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江西省出版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以及试图整体上市的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是业内普遍看好的几个企业。我国出版行业在整体转制、上市等方面呈现良好态势,这一方面丰富了传媒产业的融资手段,增加了业界对更多资本运营手段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力打造优质的“传媒股板块”,从而获得更多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资本运营也是如火如荼。从2007年下半年起,完美世界、金山、巨人网络、网龙、阿里巴巴、太平洋网络等6大互联网企业先后敲响IPO的上市钟声,迎来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财富创造的新一轮浪潮。(完美世界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金山公司10月9日在香港上市;巨人网络10月18日纽约上市;网龙11月2日香港上市;阿里巴巴11月6日香港上市;太平洋网络12月18日香港上市)至此,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股价总市值膨胀到近700亿美元。

六、品牌战略成为传媒竞争重要手段

品牌战略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战略的作用越明显。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战略日益成为传媒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化”战略已经写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品牌化”战略已经不仅是央视自我发展的目标,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电视台以“绿色收视率”为理念,大力推进专业频道品牌化战略。中文国际频道、少儿频道、新闻频道、经济频道、体育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先后成功改版,各频道的专业特色和品质显著增强。在2006年全国卫视的频道满意度和栏目满意度调查中,中央电视台包揽了这两项调查的前十名。另外,中央电视台还十分重视提升创新力,所进行的“三项改革”、“三项创新”,以及事业、产业的“双轮驱动”,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已经建立并形成了从品牌创意、品牌生产,到品牌效益的创新体系。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也十分重视推进品牌战略。“第一财经”是文广集团着重推出的一个重要品牌,这个品牌将财经广播资源整合进来,实现广播电视的同一品牌联动。在此基础上文广集团又与北京青年报和广州日报联手,共同投资推出《第一财经日报》,发行全国。目前“第一财经”品牌初步实现了在公司架构下的跨地域、跨媒体发展。文广集团还与全球著名的股票指数供应商“道琼斯”合作,双方投入资金和技术,共同推出“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打造媒体产业链,进入财经资讯衍生产品领域。

2007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荣获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这是全国50家入围企业中唯一的一家平面媒体单位,也是南方报业媒体集团连续6年获此殊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经成为报业品牌经营中的一面旗帜。“南方报业”先后成立了“21世纪报系”、“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三大报系,此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还通过举办“华语传媒”系列奖项评选、21世纪报系“经济峰会”、 “南方报业”国际传媒论坛、“南方报业”经济(商业)论坛,把“南方报业”强大的品牌价值,直接转化为媒体的竞争优势、报业的竞争优势和集团的经济效益。

七、移动媒体市场竞争迅速升温

新媒体产业被喻为传媒产业中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朝阳产业。2007年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等移动类媒体的产业化迅速升温,点亮了整个传媒业。同时,“全国新媒体联播网”的成立,也有望在我国形成遍布于公交、火车、飞机、地铁、互联网及手机的新媒体联播产业链。

由新华社新华网、中国移动创办的“十七大手机报”共发刊六期,发行量高达1.5亿份。最高一期发行量突破3000万份,这意味着当天每40个中国人就收到一份“十七大手机报”。 “十七大手机报”采用新颖的“数字报纸”理念,以报纸的面孔、网络的容量、手机的方便快捷和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全面展示新华社和新华网的党代会报道,及时传递会外民声和手机读者建言,成为网民、手机用户和媒体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党代表议论的热点。

手机电视被认为是3G时代的主要应用之一,能为电信和广电产业都带来巨大商机。电信企业可以收获更多的流量费和信息费分成;广电企业则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内容发布渠道和实现新的盈利模式。诺盛电信预计: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5220万户,市场规模约13亿元;此后,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9750万户,市场规模约24亿元。

实际上,2004年中国国内运营商就开始积极推动手机电视的应用。2005年9月,中国移动全网手机电视业务正式开通。2006年,中国移动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推出手机电视业务。2007年8月,中国移动又宣布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手机电视上进行合作。中国移动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TD-SCDMA网络试验也即将开始手机电视(MBMS)的测试,并有希望在2008年初正式商用。

2007年11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通知,从11月20日起实施CMMB标准体系。在此之前,广电总局已经召集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等六家奥运城市和广州、深圳,对CMMB手机电视网络试验任务进行部署。因此,在奥运时能用手机收看电视转播,也指日可待。

车载电视是除手机之外的一种重要的移动媒体。截至到2007年2月,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陆续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有权威研究机构预测,年中国车载移动电视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50%。其中,借势奥运,2008年同比增长率将超过80%,到2009年,中国车载移动电视市场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2007年,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刊例价格不断上涨。调查显示,2005年全国车载广告市场投放额大约为20亿元,预计到200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0个亿。因此,车载移动电视数字正在冲击着广告市场的格局。但是,车载移动电视的发展也有着自身的问题。技术上的不稳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内容亟待完善构成了车载移动电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目前中国的车载移动电视领域还不能称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但是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八、各路媒体整合资源备战奥运

2008是奥运年,2007年各路媒体已经开始为“赛事”热身。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大陆电视媒体唯一拿到奥运赛事电视版权的机构。中央电视台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加紧演练,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整合全台节目资源,凸显奥运报道的专业性、权威性,让世界通过奥运了解中国,展示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五套节目相继推出了《我的奥林匹克》、《奥运舵手》、《奥运来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奥运档案》、《奥运ABC》、《北京2008》之《奥运进行时》、《奥运传奇》、《奥运岁月》、《奥运城市行》、《奥运经典》和《谁将解说北京奥运》等节目;从2008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式改为以五环为标志的奥运频道。

在平面媒体方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多家报业机构都制定了短、中、长期奥运报道计划,加大策划力度,推出奥运专刊。另外,报业机构之间,报业机构和网络媒体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合纵连横。《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都市快报》等11家晚报都市报在参加腾讯网发起的“捷报奥运联盟”的同时,11家报纸之间也就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达成了共识;包括浙江在线、深圳新闻网、荆楚网在内的20多家报业网站加盟新浪等门户网站发起的“奥运报道联盟”,共同打造丰富、立体化的奥运报道内容。

在网络媒体方面,早在2005年,搜狐便以巨资取得奥运赞助权。2007年9月10日,搜狐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其奥运战略正式启动。据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在线广告市场将在2008年达到24亿美元的规模,与2007年相比增长45%左右,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摆在几大门户面前。在巨大了市场面前,其他网络媒体也不肯落后。新浪打出的口号是“我的2008”、网易则是“网聚人的力量”,都是希望靠“网络草根”来挑战“官方权威”。此外,新浪、腾讯、网易、TOM、MSN中文网、凤凰网、中国雅虎等结成奥运报道联盟,围剿局面日趋明显。9021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影星美股票和中影星美国际影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初中孩子用的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