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决定数学专业考研,那么选择学校是首要做的事情。那么,数学专业考研怎样选择学校?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1.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专业概况:数学系一般开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两专业,而这两个专业方向基本是相通的,都是为培养数学和其他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基础数学学科较多地涉及:代数、拓扑、几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函数论等,它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覆盖面比较宽,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应用数学则与其他学科综合交叉。

设有本专业的科研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概率论、微积极分分析、计算机理论、统计分析等学科知识。

研究方向:微分动力系统、非线性分析、复分析与几何、拓扑学、代数数论与代数几何、图论、组合数学、常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与变分学

就业前景:硕士毕业后,因占有数学基础强的优势,利于跨专业考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可以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成为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与统计精算)

专业概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20世纪迅速发展的学科,主要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规律,以及自然、社会等学科中不同类型数据的科学的综处理和统计推断方法。随着人类社会各个体系的日益庞大、复杂、精密以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概率统计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本专业的重点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了解并掌握丰富的现代统计方法。

设有本专业的科研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分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

研究方向: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保险精算、金融工程、非参数统计、随机分析与随机微分方程、随机动力系统, 数学物理

就业前景:硕士毕业后,学生可报考基础数学学科的各专业、计算机科学、概率统计、金融学等与数学相关的或交叉的、高新技术学科的博士研究生;

也可选择出国到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

当然,你还可到企业从事数学应用开发工作,事实上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的工作,随着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日益加强,统计学,尤其是SPSS软件分析的前景看好,统计人才更是成为了用人单位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3.数学工程的科学与工程计算系

专业概况:科学与工程计算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涉及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力学、计算材料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金融保险等众多交叉学科。它运用现代数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类科学与工程问题,分析和提高计算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精确性,研究各类数值软件的开发技术。既突出了解决信息、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中的某些核心理论技术问题,又注意到从这些高新技术中抽象出新的数学理论;在保持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主体研究方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信息科学的数学基础、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科学计算、现代优化、电子系统的数值模拟、生物系统的数学建模等研究。

设有本专业的科研院校:

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和系统分析,工程学、以及数字图像等学科知识。

研究方向:工程问题数值方法、发展方程与动力系统的数值方法、数值逼近与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软件、光学与电磁学中的数学问题等。

就业前景:站在数学的肩膀上,这个方向的同学考博或出国占极大优势。研究生毕业如果从事程序开发工作,薪水一般较高,但工作强度也相对较大。

另外,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还可到各大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既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也为培养专业人才作贡献。

就要开学了,现在时不时想起去年复习考研的那段日子,感觉好像是昨天刚刚经历过。这不是因为它给我的心中留下了任何“痛苦”的回忆,相反的,复习考研的过程已经为我心中留下了一块珍贵的宝藏,并将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我之所以决定报考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出于对于这个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本想本科毕业之后就工作,以后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让父母为我像以前那样操心了。但做了一段时间的程序员之后,感觉这项工作并不适合我,我不能像许多IT工作者那样充满热情地长时间面对着屏幕编写一行行的程序。我开始愈加怀念本科时学数学的生活,怀念和一群同样对于数学充满热情的同学讨论问题的日子。经过认真的自我分析之后,我决定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踏上了考研的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收集考研的相关信息和复习资料。我那些天在北大研究生院的网页、北大未名BBS和一些考研相关的网站上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让我在短时间内对考研有了许多了解,也大体上安排好了复习的时间表。事实上,在整个复习考研过程中我都很关注新的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毕竟“闭门造车”的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的,面对考研这种需要耗费大量心力的“工程”就更不可取了。

接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了,但是复习考研的风格可不像期末考试前突击的那几天一样,它需要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所以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本科时读的就是数学,在专业课上的复习压力相对小些,所以我选择在最后两个多月在家里全力复习备考,之前的几个月在业余时间以看书浏览各科知识点为主,偶尔做做题。

有了计划,更关键的是严格执行它。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可能你最要好的同学拉着你聚会,明天可能你身体不适一整天都看不进多少东西,大家有各自的情况,我反正这些事都赶上过不止一次,之后一般都选择每天把复习的量加大一点,争取能在几天之内把损失的时间补上。另外,我觉得复习计划也不宜定得太长、太详细,就像《每天爱你八小时》里梁朝伟说的:“我不能保证24小时之后的事。”每天早晨根据具体情况定好当天的计划就行了,第二天到了再说第二天的,如果你连今天的都没完成,那明天的计划提前定了也是白搭。但这并不表示一个长期的计划没有用,大家心里应该衡量好比如用大约多久看完这本书啦,用多久做完这本习题集啦,不然的话会在考试临近的时候发现好多最初计划要做的复习工作没时间做了。

具体到各科,对于公共课政治其实我是最头疼的(相信好多研友也是跟我同样的感觉),因为文科的东西重在积累,而这种需要记和背的活儿感觉总是很累人。我对付它的方法是“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当然千遍是读不到,但那本“红宝书”我读了肯定有五遍,岳华亭的那本我也看了三遍。我一般选择做数学做的比较累了之后抱着政治参考书浏览,指望逐字逐句记住是不现实的,但把知识点理解了之后,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是不难的,前几遍可能看得比较慢,到后来大部分都熟了,只要在一些没掌握的地方留一下心就好了,今年的考题证明这种靠理解而不是靠背的方法还算是对路的。

公共课中我感觉阅读是最重要的(其实很显然,占分多嘛),而想要提高阅读水平的前提是单词量一定要过关,就是大纲里给的单词要无条件掌握,毕竟要读懂句子就要先认识单词才行。其实对于考研英语我没有太多的心得,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练模拟题用的书:一本是毕金献的模拟题,难度比较大,但认真做下来会感觉很有收获;张锦芯的那本难度没有前者大,但跟最后真题比较相似,推荐做模拟考试用。

关于数学专业课的复习,由于介绍多了大家也不一定感兴趣,毕竟都是考不同专业的,所以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理科类科目复习共同的心得,那就是——做题。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做题”真的是我认为取得考研成功的关键,甚至是的道路。专业课本的书后习题一定要做,一方面,通过做题检验你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其的理解;另一方面,出题的老师往往是教过这门课的,那课本自然是出题的最大依据,课后习题一般都很具有代表性,完全可以变个样子甚至就原样出成考题,用来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再合适不过了。跟课程相关的习题集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做,不是要搞题海战术,而是作为对课本题目的补充,比如复习数学分析时就很有必要做做《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另外,如果能够拿到往届的或正在上这门课的同学的平时作业习题,也很有参考价值的,因为对同一本书不同的老师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这可以从他平时给学生留作业的风格看出来,而这个老师出题的风格也许就会出现在你的专业课试卷上。

复习考研说起来往往是个很艰辛的过程,但当你身处其中时,并不一定只会觉得苦。有时会因为取得一点进步而欣喜,有时会面临困难而苦恼,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种生活经历,从中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许多终生值得借鉴的经验,需要自己体会。

首先确定报考学校是否有数学学院,虽然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数学专业。但是有的学校数学专业在理学院里面,可想而知其实力就不一定很强。所以大家首先要找一个有单独的数学学院的大学。再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爱好找准学校。适当的时候考虑一下科研院所,它们喜欢应用数学的人报考。

一般数学专业考研考的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确定目标之后就要确定复习资料。这可以进入该学校的研究生官网查询,一般招生简章都有资料。一般都是华东师范或者复旦的数学分析,加北大的高等代数。

对于如何复习,英语政治就不说了。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建议把书上的例题做好,还有一定要多做几遍课后习题。习题集不要贪多,毕竟习题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书才是经典,能帮助我们理解某个深刻的概念。书上做完了,这时候一定要弄到一些真题。很多考研论坛都有,自己要多做几遍就可以了。


基础数学:适合做研究或从事教学

基础数学又叫纯粹数学,即按照数学内部的需要,或未来可能的应用,对数学结构本身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而并不要求同解决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以纯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基础数学是数学科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其它应用性数学分支的基础,而且也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社会科学提供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和方法。微分几何、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等都属于基础数学范畴。人们耳熟能详的陈景润证明“1+2”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领域。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输送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前几年相对于数学学科其他几个专业来说,就业面相对狭窄,但是这几年各门与数学相关的学科发展迅速,这方面所需要的研究和教学人才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与数学相关联学科的教学人才大多数需要扎实的基础数学基础,因此需求量也增多了。

计算数学:涉及众多交叉学科

计算数学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涉及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力学、计算材料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金融保险等众多交叉学科。它运用现代数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类科学与工程问题,分析和提高计算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精确性,研究各类数值软件的开发技术。既突出了解决信息、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中的某些核心理论技术问题,又注意到从这些高新技术中抽象出新的数学理论;在保持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主体研究方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信息科学的数学基础、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科学计算、现代优化、电子系统的数值模拟、生物系统的数学建模等研究。

专业背景:要求考生具备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和系统分析,工程学、以及数字图像等学科知识。

研究方向:工程问题数值方法、发展方程与动力系统的数值方法、数值逼近与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软件、光学与电磁学中的数学问题等。

站在数学的肩膀上,这个方向的同学考博或出国占极大优势。研究生毕业如果从事程序开发工作,薪水一般较高,但工作强度也相对较大。

另外,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还可到各大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既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也为培养专业人才作贡献。

概率和统计:政府部门需求量大增

作为数学的分支,概率学是研究随机事件的一门科学技术,涉及工程、生物学、化学、遗传学、博弈论、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可以说是各种预测的基石。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本世纪迅速发展的学科,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性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中各种类型数据的科学的综合处理及统计推断方法。随着人类社会各种体系的日益庞大、复杂、精密,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概率统计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就业机会非常广泛,一些金融部门和单位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热门的经济学专业。尤其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决策强调科学性,统计部门的力量增大,因此每年政府招收公务员时,对统计方面的毕业生需求也大增。

应用数学:发展空间最广阔

应用数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与应用有关的数学,另外一部分是数学的应用,即以数学为工具,探讨解决科学、工程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应用数学主要是应用于两个领域,一是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懂数学的做相应的数据库的开发;二是经济学,现在的经济学有很多都需要用非常专业的数学进行分析,应用数学有很多相关课程本身就是以经济学实例为基础的。

应用数学与纯数学最大的区别就是与实际的结合:设法解决自然现象与社会发展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将其探讨结果应用回到自然界与社会中去。

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大多集中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各大集团公司、科研设计单位、金融机构等,并且在出国或深造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据相关人士介绍,如果本科学应用数学,报考硕士时选择发展方向时就有很大优势,尤其是金融与经济比本专业毕业生有大的优势,也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就业分析:我国数学教师需求量最大。数学教师十分抢手。拓宽师资渠道,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为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

所属院校:西安交通大学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数学

(02)非线性泛函分析及应用

(06)格上拓扑与非经典数理逻辑

(07)孤立子与非线性可积系统

(08)最优化方法与软件

(09)偏微分方程理论与计算

(10)计算流体动力学

(11)有限元方法及高性能算法

(12)数学物理中的偏微分方程

(13)流体中的高性能算法及其应用

(14)科学工程计算与信息系统软件设计

(15)最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

(17)图论及组合最优化

(18)矩阵计算理论,信息检索与图像识别中的矩阵方法

(19)工程力学中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解

(20)科学工程中反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21)非线性泛函分析与无穷维动力系统

(22)智能诊疗的数学基础与高效算法

(23)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24)统计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

(25)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数学基础

(26)随机偏微分方程与最优控制

(27)机器感知与信息处理的数学基础

(28)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30)计算智能与信息技术的数学基础

(3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33)偏微分方程数值算法、大型系统近似算法和人工智能模拟算法

(34)生命科学中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35)稀疏信息处理的数学理论与矩阵方法

(36)自适应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数值算法

(37)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38)随机理论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39)高频谱理论与计算

(40)大数据算法与工程应用

(41)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技术

(42)计算共形几何理论及应用

(43)偏微分方程反问题

(44)勘探地球物理学

(45)地球物理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

(46)复杂介质中波传播与波场反演

(47)阵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应用

(48)分布式大数据与机器学习

(49)海量文本大数据分析

(50)未来通信系统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51)面向3D打印的形状优化与设计

(52)运筹学及其应用

(53)最优控制及其应用

(56)大规模稀疏代数系统及互补问题的数值解法

(57)压缩感知与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58)未来无线通信与雷达信号处理

(59)常/偏微分方程保结构算法理论及应用

(60)中子学计算方法研究

(61)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深度学习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④(818)高等代数与线性代数

备注:泛函分析和常微分方程。

我是在8月中旬开始的政治复习,开始时用的书是肖秀荣的全套,每天抽出来1个半小时看看书,做做1000题,看了一点书以后觉得效率太低,经人推荐买了风中劲草,随后到11月中旬政治复习就以肖秀荣1000题和风中劲草为主,这两本书最好过三遍的,尤其风中劲草,这样政治的选择题就问题不大了。其实和风中劲草类似的书有很多,关键就是重复背诵,找一本适合自己的。11月后肖秀荣8套卷和4套卷都要买来做做,虽然今年大题压的没有往年好,但是选择题还是很稳的,很多易错的选择题都被压到了。学有余力也可以把市面上的老师的选择题做做,大题我主要背的就是4套卷。

英语的话是暑假前一直在背单词,6月开始,每天早上背一个小时单词,下午做英一的阅读,一开始错误率比较高就每一篇文章就逐字逐句翻译,翻译了几套卷子后感觉有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可以结合着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理解文章和做题技巧,然后每一篇阅读的生词都要积累下来早上背熟,把英一的阅读做一遍然后做英二的阅读就会容易很多,英一英二所有阅读重复刷就行,10月份开始同时练习新题型、作文和翻译,完型可以到后期再练习,新题型和完型就是英一的十年真题刷完就基本上ok了;

作文的话10月份就要开始背,背作文真的有用,你一定要先多背几篇优秀作文,之后写的时候脑子里是有东西的,后面再整理自己的模板;翻译的话推荐唐静老师的视频,翻译注重练习自己的语言流畅和准确性就行。咱们考英语一的要把英二的真题也刷一遍我当时是刷了两遍英一两遍英二,时间充足的可以刷更多遍,也不用买其他资料真题刷的遍数越多越好。真题可以去考研文库这个网站下载,除了真题外,这个网站还有很多上岸的学长学姐分享备考经验,能从这里找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第一轮,基础复习。先要选定好复习的教材,像高等代数就有很多教材,要先选定好其中的一本来复习,不需要太多。选定好教材之后,要找到相应的课后习题解答书。接下来,以每一章为单位,把知识点全部弄懂,然后看看书本例题,之后就开始做课后的习题, 把课后习题的每一道题都做,注意,我说的是每一道题 ,如果你觉得有一些计算题很简单,那你可以不用做,但是证明题一定要做,遇到不会的题目坚决看答案,一定要弄懂而不是弄会,就是说你要知道它的思想。耐心的、细心的完成第一轮复习,有了第一轮复习,我想你的基础会不错。

第二轮,重复第一轮。这一轮你的速度会快很多,知识点加强理解和记忆,然后课后的题目很多你都会的就不用过了,主要是解决那些第一轮搞懂了但是现在又不会的题目, 一定要彻底的解决它们。这一轮下来,你的基础就没问题了。

第三轮,你要选择一本课外的辅导书 , 刚开始一道一道例题的看,然后看完就想,想了就做,并不是你看会了就完事了,要你自己写出来还是另外的一回事的,所以一定要动手。例题看完了就做一下相应的习题吧, 一般都会有,我用的是研教新版的,答案超级详细。这一轮完成之后,你的水平那就不得了了。

第四轮,做真题。找到相应目标院校的真题来检测自己,真题的用法是这样的,规定好时间来做,然后去改, 一般都是没有答案的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吧,我以前的都是我自己做的。之后去剖析做错的或者没做出来的题目, 搞清楚里面的思想。并且做真题要把握好时间,提前适应考研时的节奏。

近些年的真题中有大量的关于满秩矩阵和三角矩阵以及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计算,这些都需要在做真题时多总结,多归纳。

第五轮,回归错题。检测自己曾经做错和没有做出来的题目现在是否会做,查漏补缺知识点,看看脑海中是否有总体的知识框架了。大家对专业课不放心也可以找新祥旭辅导一下,他们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想说的的是考研贵在坚持,当初和我一起约定考研的很多都放弃了,也有最后弃考的。每天目标没有达成也不要介意,真正每天按时完成目标的人寥寥无几。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挫折而放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