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语言网络语洋芋是什么意思思?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漢族分佈最為廣泛,各地皆有。汉族民族服饰为汉服。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现代壮文为拉丁壮字。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壮族传统服饰为壮服。

满族人口总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別稱是满洲族、满人、旗人、八旗子弟等。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当代回族通用汉语,第二语言为阿拉伯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关于回族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國大部分均有分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

维吾尔族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主要節日有火把節,祭山節等。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回教,蒙古人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主要節日有那達慕會,敖包節等。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主要節日有瞻仰大佛節,祈禱節,雪頓節等。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信仰摩教,天主教,多神崇拜。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信仰多神。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侗族信仰多神。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瑶族广泛分布在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体在中国,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

朝鲜族又称韩民族、朝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東北地區,民族语言为朝鲜语/韩语。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有两种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白文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拼音文字。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主要節日有三月街、火把節、繞三灵,本主節等。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哈尼语又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个方言,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主要節日有六月年(苦扎扎),耶苦扎,扎勒特,活瑟瑟等。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分佈在新疆等西北地區。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只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主要節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那吾肉孜节等。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

傣族又称泰族、掸族,民族语言为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傣语属于东亚(汉藏)语系。傣语分暹罗方言(泰国中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兰纳方言(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中国云南南部)、大泰方言(缅甸中北部、印度东北部、中国云南西部)三大方言,傣文有暹罗傣文(泰国文)、澜沧傣文(老挝文)、兰纳傣文(傣泐文)、越南傣文(傣端文)、南方大傣文(傣绷文)、北方大傣文(傣哪文)、阿萨姆傣文(古阿萨姆文)7种字体,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的拼音文字。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中国首个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也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主要分佈在福建 、浙江 、江西 、贵州、 广东等地。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数东乡族都兼通汉语,汉文为东乡族的通用文字,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主要節日有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丰年祭、五年祭、祖灵祭、渔猎祭、矮灵祭、船祭、飞鱼祭等,其中“丰年祭”是除雅美人外高山族全民性的节日等。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最隆重。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水族的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拜菩萨、拜哥善、拜善)、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佤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三种。佤族创造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新火节、播种节和新米节。

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东巴教,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信众最多的是东巴教,纳西族由祭司东巴用来书写经书的两种文字,一种是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之为“斯究鲁究”,绝大多数的东巴经用这种文字写成。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仍使用着的原始象形文字,它比图画进步,但又比已属于表意文字发展阶段的甲骨文原始,是属于图画记事和表意文字中间发展阶段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所使用的另一种文字称“格巴”,它是一种表词的音节文字,当文字记录语言时严格保持字和词相对应。主要節日有祭天、棒棒會、新年、三朵節等。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主要節日有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主要信仰喇嘛教、道教、多神教、萨满教等,土族的节日主要有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和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和二十九松番寺和吐浑村的“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

仫佬族,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主要有花婆节,又称“婆王诞”,俗称“小儿节”,社节,又称分肉串节等。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素信萨满教,兼信藏传佛教。

柯尔克孜族,国外同源民族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族,民族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数百人聚居,是18世纪从新疆迁去的。柯尔克孜族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信仰萨满教。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有自己的语言,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奉萨满教。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景颇族社会中并存着两种类型的信仰,一种是秉承传统的超自然信仰,另一种是外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贵州平塘县、独山县交界的卡蒲河、六硐河河谷地带等地,有自己独特的庙节——分龙节。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也有人认为属于撒鲁尔方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多信仰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撒拉族人的三大节日。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的年节——“桑堪比迈”最为隆重和盛大。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塔吉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地区,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只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操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塔吉克族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为三大主要节日。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主要分佈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信仰苯教,韩归教,藏传佛教。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有些地方也过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

鄂温克族(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的居民同时信喇嘛教。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 、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怒族使用怒语,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京族也称为越族,民族语言为京语,由于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宗教信仰为多神教,兼信道教、佛教,也有部分人信天主教。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春节”、“中元”、“食新米节”等。

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过去多以刻木、刻竹,记数、记事,通用汉语。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及四邻的勐旺、勐养、勐罕,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少量基诺族散居。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和周围汉族、回族长时期的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通用汉文,以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保安”系本族自称。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信仰伊斯兰教,主要節日有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主要節日有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使用三种语言,分别为: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裕固语(尧乎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裕固语(恩格尔语),以及汉语。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喇玉固尔”,1953年,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族称。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

乌孜别克族,中国境内称乌孜别克族,境外称乌兹别克族,民族语言为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县、市,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方言差别较大,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错那县的勒布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根据自然的变迁,从当年大雪封山至次年大雪封山时称为一年,称之为“极友”。又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时间多少不等的节月。

一月,称“阿猛”,意为过雪月,在这一月里,大家休息,个别户种旱洋芋。

二月,称“阿薄”,意为出草月,山草开始生长,是大量种洋芋的时候。

三月,称“奢久”,意为播种月,开始播种小米、芋头、棉花等作物。

四月,称“昌木蒋”,意为开花月,桃花开,鹤集中鸣叫,播种完毕。

五月,称“阿石”,意为烧火山月,大量烧火山,停止下种。

六月,称“布昂”,意为饥饿月,存粮吃光,荒月,大量采集野粮。

七月,称“阿茸”,意为山草开花月,薅草,采野粮。

八月,称“阿长木”,意为霜降月,山草被冻死,开始收庄稼。

九月,称“单罗”,意为收获月,收获小米、包谷、稗子、荞子。

十月,称“总木甲”,意为降雪月,收获完毕,储粮,山巅降雪。

十一月,称“勒梗”,意为水落月,河水降落,找冬柴,砍苦荞,准备过冬。

十二月,称“得则砍”,意为过年月,又叫“罗奢什腊”,妇女砍活麻、织麻布、跳牛舞。

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体位于中国境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在国内共有3556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是中国唯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的民族乡。传统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撒班节”。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赫哲族是一个渔猎民族,并且是北方少数民族中惟一曾以渔业为主的民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至今还在沿袭,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并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

“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

“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其云:

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随后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其云:

“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

56朵“民族体育之花”:勒排果,景颇族(云南),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颇族(:jǐng pō zú),(:the Jingpo nationality),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在,景颇族称,主要居住在缅甸。另外,在的和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亦有景颇族(印度称Singpho)数千人,他们与中国及缅甸的其他景颇族人有密切的关系。

  景颇一词本意是“人”,是这一民族的自称。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载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和载佤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据本民族,景颇族先民最早居于,约在一千多年前沿、和南迁,到十七世纪以后才逐步定居在缅甸北部和德宏等地。的“裸形”、“寻传”部落即其先民。

  属。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尤其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包含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深受本民族群众的喜爱。

  景颇族人以骁勇彪悍、顽强刚毅著称。他们十分重视本民族的团结。男子喜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巾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手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

  景颇族有单方面姑表舅优先婚的习俗。舅家的女儿,生下来就是姑家的称媳,相反,姑家的女儿绝不能嫁给舅家的儿子,这就是景颇人说的“血不倒流”。这就形成了景颇族社会的中的“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关系,“姑爷种”姓氏的男子可以娶“丈人种”姓氏任何一家的女子。这种婚姻关系一般要三个姓氏才能联结成环状婚姻系统,但实际上景颇族的婚姻关系是广泛的,一个姓氏可与三五个其他姓氏结成“姑爷种”或“丈夫种”的关系,到了近代,只要排除同姓即可通婚。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现在的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包括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波拉5个支系。支系的名称也是各支系的自称和支系语言的名称。其中,“景颇”既是支系名称也是民族名称。各支系有自称和对其他支系的他称,与景颇族杂居的汉、傣等民族对景颇族各支系也有不同的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景颇族。

  据历史传说和汉文史籍记载,从古代起,景颇族的先民就劳动生息在康藏高原南部景颇族称为木转省腊崩(意为“天然平顶山”)的山区,约自唐代始沿横断山脉南迁至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的地区。这个地区汉代属永昌郡,唐代属南诏政权的镇西节度管辖。该地的居民包括景颇族先民在内,被称作“寻传蛮”。当时的寻传人居住在山野森林中,持弓挟矢,从事狩猎生活。

  继南诏、大理政权之后,元代在云南设立行省,寻传地区属于云南行省管辖。随着生产的发展,景颇族各部逐渐形成茶山、里麻两个大的部落联盟,产生了从原始农村公社分化出来的世系贵族山官。社会开始分裂为最初的三个等级:即官种(贵族)、百姓和奴隶。等级之间界限严格,“南瓜不能当肉,百姓不能当官”。奴隶随主姓,从事各种劳役,无人身自由。

  15世纪初,明朝在这里推行土司制度,设立了里麻、茶山两个长官司,任命景颇族山官为长官。茶山长官司先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后属永昌卫,继改属腾冲府管辖;里麻司直属于云南都司。清代,景颇族地区属清朝所设置的有关府州县管辖。

  16世纪以后,大量景颇族迁移到德宏地区。在汉族和傣族先进生产技术和封建经济影响下,景颇族开始有了犁耕农业,使用了较先进的铁质农具。以后又学会种水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封建因素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内部封建因素的发展,奴隶又不断反抗逃亡,同时受汉族和傣族封建制度的影响,奴隶制迅速没落。

  新中国成立前,景颇族社会实行着一种以“崩督”(景颇语)为首构成的政治制度,景颇语称为“贡萨”制度。“崩”意为“山”,“督”意为“主人”或“官”。因景颇族居住山区,当地汉族形象地把“崩督”这种管辖山头的官称呼为山官,研究政治制度的中国学者由此引申,把景颇族以“崩督”为首构成的政治制度,称为“山官制度”。

  山官制度是在氏族家长制度瓦解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政治制度,在景颇族社会中已经存在很久。在这种制度下,根据不同的出身和血统,社会成员被划分为官种、百姓和奴隶等3个等级。

  官种 景颇语称为“督阿缪”(载瓦语称为“早户”),在三个等级中社会地位高于百姓和奴隶。官种等级有特殊的命名方式,男性在名字前加上“早”,女性在名字前加上“南”、“扎”等非官种等级不能使用的特定冠词,一般不与百姓通婚而实行等级内婚,有官家姑娘下嫁百姓时,所要的聘礼非常昂贵,一般百姓家支付不起。山官,必须出身于官种等级,是官种等级中的当权者。山官职位的传袭实行幼子(景颇语称为“乌玛”)承袭制,只有幼子夭折才由长子继承,其余依次为其他诸子。幼弟在世,其他兄长们如若想要当官,只有离开老家去开拓新的辖区,到新辖区当新山官。

  百姓 景颇语称为“色瓦阿缪”(载瓦语称为“勐比优”或“勒塔”),有人身自由,不依附于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山官,能够自由迁徙,在政治上处于从属于山官的地位,负有向山官交纳实物供赋和无偿劳役的义务,有权占有使用村社土地的权力;由于不是官种,因此再有本事的百姓也不能担任山官。

  奴隶 景颇语称为“木牙姆阿缪”(载瓦语称为“准”),依附于主人,没有人生自由。奴隶在景颇族进入德宏之前在江心坡、胡康河谷地区就已经存在,其源于山官和一些富裕家庭通过将战争中的俘虏、外族人和孤儿以收养的方式收容为养子女,他们名誉上是主人家庭的一员,甚至和主人的子女以兄弟姐妹相称,实际上是主人的奴隶,负担着主人家内、家外的繁重劳动。但在衣食方面,奴隶与主人相差无几,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仍然是家庭的成员,一些奴隶还有自己的个体经济。随着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上缅甸 的吞并和因为军事行政的需要而实行的废奴政策,这种奴隶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便消亡了。景颇族进入德宏以后,少数地区和家庭还保留有这种“养子女”性质的奴隶,但作为一种制度,奴隶制在德宏景颇族中始终未能充分发展。因此,官种和百姓两个等级是中国景颇族山官制度存在的主要等级基础。

  山官是景颇族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最高政治领袖。在景颇族社会内部,山官之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更高的政治组织,各山官之间也无直接的统辖关系,辖区是山官制度得以维系的基础和界限。每一个山官都有自己统治的辖区,每个山官辖区自成体系,独立行政,在辖区内山官各自为政,其特权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都以辖区为基础,超出辖区范围,其特权和义务均无效率。各山官的辖区大小不一,势利范围大的山官可辖数个或数十个村寨,还有辖区外的“保头区”。而势利范围小的山官,有的只辖一个村寨或几户居民。辖区间有山岭、河流等自然物为标志的界限,对辖区的挑衅和侵犯就是对该山官的挑衅和侵犯。在辖区范围内,山官享有各种特权,其中最重要的特权是有权得到百姓杀牛祭祀或捕获猎物的一条后腿的“吃腿权”,这条供奉山官的后腿叫做“官腿”(景颇语称为“宁贯”)。此外,百姓每户每年需要为山官无偿做工3~6天,称作“官工”;每年收获后需要按照耕种田亩的面积向山官交送一定数量的谷物,称作“官谷”;辖区内的汉族,每户每年需向山官缴纳一定数量的鸦片,称作“官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或调解纠纷时,百姓需向山官送礼物,称作“官礼”。在辖区的管理上,山官拥有广泛的职能和权力,他是辖区的管理者、习惯法的体现者和执行者,战时是当然的军事领袖。职能和权力具体表现在领导生产,管理、调整、分配土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调解民事纠纷,保护群众等方面。

  山官制度下有一套管理辖区内部事务的政治组织。传统上,山官在“寨头”、“苏温”、“管”、“纳破”等的协助下治理辖区。寨头是从非官种的各姓氏头人(景颇语称为“司朗”,载瓦语称谓“苏温”)中推举出来的村寨头人,一般由开寨的有功姓氏和其他主要姓氏中办事能力强的人担任。寨头在村寨中有较高的地位,是山官管理辖区的主要助手。就职时由山官任命,届时要由山官赠与一把象征村寨管理权的长刀。寨头负责向百姓收取土司和山官的官租,监督百姓为山官出官工或为土司出劳役,协助山官处理调解村寨内婚姻、盗窃、土地、债务等纠纷。作为回报,寨头免出官工和劳役。寨头的职位不可继承。苏温是村寨中各姓氏的自然领袖,具有长老的身份,没有特权,他们代表村寨和各自家族的利益,负责沟通山官与百姓间的联系,协助山官、寨头管理村寨内的事务。一些包括数十个村寨的山官辖区,由于辖区大,山官照管不过来,还设有“管”的职位。管是山官在非山官居住村寨代表山官进行管理的总管。管在他负责的村寨中,拥有管理一切村寨事物的权力,他不但可以免交官租、免出官工,自己还可以在其所管辖的村寨中收取官租和派出官工。“纳破”(景颇语,载瓦语称为“堆里”),是负责领导村寨春耕统一进行破土仪式的人,也有的纳破协助山官处理辖区事务和参加调解纠纷。在一些较大的山官辖区中,还设有专门负责传达山官的通知、命令和其他公事通知的“恩道”(景颇语,意为“叫寨子的人”)。

  景颇族没有成文法,山官政治权力的维护,主要依靠传统的习惯法——“通德拉”(载瓦语)来维持。习惯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常常与宗教迷信相结合。一般不轻易判处死刑,但杀人者必须赔偿命金。一般案件对输理者均罚以赔偿实物的几倍至十倍。案件无法调查判明时就采取神判。常用的神判方式有赌咒、鸡蛋卦、斗田螺、煮米、捞开水、闷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德宏景颇族地区的山官制度发展不平衡,各地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类地区在政治上山官制度仍大体保持原有状态,民主性依然比较明显,在经济上前封建因素仍比较浓厚;一类地区由于受封建土司制度的影响,山官制度已经有向封建领主制度发展的倾向;还有一类地区,由于受汉族封建地主制影响,山官有向封建地主制发展的倾向;后两类地区虽然已经出现了向封建化发展的倾向,但是,由于传统习惯法的约束,山官还没有发展成土司和地主,尚处在过渡状态之中。

  1950年景颇族地区解放,1951年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6年5月,根据1954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自治地方分为区州县三级的规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改名为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州县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景颇族人民的代表,保障了景颇族人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景颇族干部迅速成长,分布于各级行政机构及各行各业,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景颇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已有上千年的,原始宗教的经典、教义、神职人员、祭祀活动等发展得比较完善。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供奉的鬼分三类,即:天鬼、地鬼、家鬼。天上以太阳鬼为最大;地上以地鬼为最大;家鬼以“木代”鬼为最大。凡遇插种、收割、婚丧、械斗等均请巫师宰牲祭鬼,最大的祭典“目脑”,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天主教也曾经传入过,但没流传开。

  景颇族的原始宗教认为,人和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鱼虫鸟兽都有各自不同的灵魂。景颇族的社会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神灵的支配,神灵供奉得好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安康,如得罪了神灵或者神灵不高兴时就会发怒,造成洪灾、旱灾或地动山摇,庄稼无收成,人畜生病死亡。要想避免这些灾难,就得请"懂萨"占卜找出是什么鬼神作祟,杀牲祭献。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生丧嫁娶、丢失牛马、庆贺新居、矛盾纠纷等都要祭祀鬼神,常见的生产祭祀有:祭官庙、吃新谷米、献谷堆、叫谷魂,生活祭祀有祭祖(祭祀家堂)、疾病祭祀、祭火灾鬼、祭雷神、祭雨神等等。

  在景颇族原始宗教中,只有鬼的观念,且鬼体系较为丰富完整。据初步统计,鬼的数目有130多种,按地理环境分类,可分为天、地、家三大类鬼,其中地位最高的天鬼林"通常位于村寨 入口处的小山包,山头古木森林或阴暗潮湿之地。 "鬼山"下的路旁常立着几根长木杆,上面挂着木刻的咒符、刀、枪、龙齿等避邪之物。寨鬼是村民的保护鬼,故村民们每年都到"鬼山"举行集体性祭典,通常举行2次,时间固定在播种前和秋收后。景颇语称社庙为"能尚"。它是一座简陋的草棚,里面供奉的鬼有20至60多种,既供好鬼,也供恶鬼。草棚前立"鬼桩"若干。"鬼桩"以单根圆木插地,或呈"×"形,上捆牛头骷髅(只有杀牛祭鬼时才能立此桩)。祭祀内容繁多,有招魂祭(叫魂)、恶鬼祭、杂鬼祭、祖先祭、圣贤祭、狩猎祭、农业祭、丧葬祭、剽牛祭、婚姻祭、新房祭、"目瑙"("纵歌")祭等。其中农业祭中又有播种祭、祭地母、尝新节祭、祭谷堆、祭太阳鬼、祭天鬼、祭风鬼、祭雨鬼等。届时以山官或巫师为首,集中全寨村民,由巫师主持祭祀活动。祭大鬼要用牛、猪,祭小鬼用鸡或鸡蛋,有的仅用干鱼之类。

景颇族服饰:银泡是景颇女子特有的一种肩饰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景颇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文学艺术,有创世纪、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丰富的口头文学作品,并与音乐相结合,又说又唱,词曲优美动听。乐器有木鼓、牛角号、笛子、箫、口弦以及以外族传入的硭、锣、钹、象脚鼓、小三弦。景颇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多为集体舞,反映生活、生产、战争、祭祀等活动。有的是千人以上载歌载舞,伴以雄浑的木鼓声,舞步均匀,节奏鲜明,声势豪壮、山谷应声,表现了群舞的高度水平。绘画大多与原始宗教相结合,雕刻有较简单的圆雕和竹木雕。各种棉毛织品图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各种银饰物构形、花纹均达到较高水平。

  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5个支系分别使用5种不同的语言,因此支系语言在语支的归属方面存在差异。景颇支系使用的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支系使用的载瓦语、勒期支系使用的勒期语、浪峨支系使用的浪峨语和波拉支系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日常生活中,各支系除坚持使用本支系的语言外,相当一部分人还能兼用其他支系的语言。景颇族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两种文字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一些声韵母拼法进行了改革。载瓦文创制于1957年,是我国语言工作者为满足载瓦支系的需要而创制的文字。今天,景颇文和载瓦文在景颇族地区均被广泛使用。

  景颇族谚语是景颇族语言中的精华之一,它反映景颇族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的经验,折射出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性。"像狮子一样的凶猛,像布谷鸟一样的选择时机"是景颇族山寨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句谚语,它体现了景颇族豪情奔放、英勇机智的民族精神;"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体现了景颇族直爽坦荡的性格;"怕淌汗不要爬山,怕野兽不要打猎"、"穷不要流泪,富不要狂妄"、"看不到未来的人就像不会发芽的种子"等谚语充分表现了景颇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景颇族谚语不仅应用多种修饰手法,而且讲究对仗和押韵,朗朗上口,易记易传是景颇族语言的精华部分。

  景颇族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一定要举行盛大的《木脑纵歌》活动,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包括全体族人对祖先的无限怀念与祭祀,不忘先民迁徙与创业的艰难,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融礼仪、歌舞、各类民俗表演为一体的民族活动。《木脑纵歌》的名称,取自景颇族4个语言支系中景颇语支的“木脑”和载瓦语支的“纵歌”两种语音的组合,意为“聚会歌舞”。此外,在景颇族民间对《木脑纵歌》的来历也流传着美丽的传说:据说在远古时代,只有天上太阳神的子女才会歌舞和举办歌舞活动,而大地上的人们是不会唱歌和跳舞的。一次,太阳神邀请所有的鸟类到天宫参加盛大的《木脑纵歌》活动,使鸟类学会了盛会上的所有歌舞。在飞鸟们返回大地途中,来到一片树上结满成熟果实的森林时,长途飞行的劳累使它们决定在此停落休息。天宫美妙的歌舞,对恢复体力后的鸟儿们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它们便情不自禁地在大地上的森林中举行了第一次《木脑纵歌》活动。这个欢乐的歌舞盛会,被正巧进山砍柴伐木的一对景颇族男女青年看到,从此《木脑纵歌》活动便被带到了景颇族民间,一只被流传到今天。在景颇族中,“太阳”和“土地”分别是天地间最大的神灵。除此之外,家神“木代”的权力在所有神灵中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木脑纵歌”中除以将“太阳”和“土地”神绘画在祭祀木牌上,受到人们永久的敬仰外,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对“木代”神的祭祀和对祖先万里迁徙、为本民族“创世纪”造福于后人表示感激和怀念,同时也是作为向本民族后代进行传统教育,极为生动的歌舞形式。

  《木脑纵歌》是景颇族具有浓厚仪式性和祭祀气氛的活动,活动场地一般设在山寨中的平坦广场上。在场地的一边,人们高高竖起上面分别画有代表阳、阴两性的“太阳”纹和“月亮”纹,以各种形状线条来象征景颇族祖先,历经艰难险阻、跋涉千山万水最后定居于今日住地所走过遥远路程的4块高大木牌,木牌下还放置着具有图腾寓意的孔雀、犀鸟等吉祥物,作为整个《木脑纵歌》活动场地的祭祀标志。

  为了能参加盛大的《木脑纵歌》集会,不少人在活动的前一两天就踏上赶赴会场的路程。正月十五日清晨,来自各方的人们身着盛装陆续集中到集会广场,等待着活动的开始。届时,在盛会中参加礼仪的姑娘们,各个头戴红穗筒帽、身穿带有红色花纹筒裙和黑色圆领对襟短上衣,上衣外披锡质银泡相连的披肩,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衬托出年轻姑娘们的端庄俊美与无限的活力。青年男子们也各个身挎腰刀,分别头缠末端绣有各种花纹图案和缀有小绒球的白色包头,表现着景颇男子特有的精悍与英武。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人们便在头戴插有孔雀翎兜鍪、身着长衫,手举长刀的神师“董萨” 和两位德高望重、倍受当地人们推崇的长者“脑双”带领下,排成两列纵队伴随着象脚鼓、芒锣、小三弦和葫芦丝乐曲,在广场上高高竖起的木牌前,紧密相连地围绕成圈边唱边舞。整个舞蹈动作简单,舞步刚健有力、节奏明快。数以千计的景颇族人在“脑双”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不断变化着队伍行进的方向和路线。在舞队的行进中,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子,一边呼喊着口号一边挥舞手中长刀;轻柔婀娜的少女们随舞步频频摇动彩帕,好似彩蝶纷飞、万花飘落。在这个被人们又称为“万人舞”,漫长、庄严而充满欢乐的仪式舞蹈中,人们忘却了时间与劳累,沉浸在用自己的舞步重蹈着古代祖先们自西北至云南的迁徙之途。舞蹈者庄重肃穆的神情、顿步前行的舞姿和忽起忽落的合唱,使在场的人们深深地被这种显示景颇族对祖先与故地的怀念和对民族迁徙衷心赞颂的精神所感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景颇族一年一度的《木脑纵歌》活动,除举行祭祀“木代神”礼仪和由全体族人参与的气势宏大的“万人舞”外,现在还增加了在丰收后作舞的《争木脑》,表现与外族发生争战,准备出征时跳的《布当木脑》,官宦家中祭祀“木代神”时所跳的《粘木脑》,兄弟分家时跳的《公让木脑》和人们迁居时跳的《公来木脑》等等传统仪式舞蹈表演。这些舞蹈动作基本相同,只是所用舞具和舞蹈方向有一定的差异。此外,为了增加节日的欢愉,由人们自发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和武术等也被纳入了活动范围。其中,为显示武艺水平和娴熟技巧的《刀舞》,是青年男子所热衷的项目。景颇族《刀舞》不但有固定的程式和动作套路,而且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各种流派的“单刀”或“双刀”独舞或持刀双人对打等不同表演形式,在动作与风格上都各有独特之处,是景颇族代表性的男子舞蹈。在歌声中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和田间劳动的女子集体自娱性歌舞《舂米舞》,动作多以旋转、相互勾脚的下肢动作为主,气氛欢快热烈,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瑙”为景颇支系语,“纵歌”为载瓦支系语,近几十年来,习惯地称为“目瑙纵歌”,意为聚集在一块场地上跳舞。原属祭祀性舞蹈盛会。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为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他们把鬼分为三类:一类是天上的鬼,以太阳鬼为最大。一类是地上的鬼,以地鬼为最大。一类是家鬼,以:“木代”鬼(只有山官家才能供的)为最大,而“木代”鬼也是天鬼之一,因此权力最大,景颇族最大的祭典“木脑”“纵歌”,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办的仪式。过去山官家举行“目瑙”一般是四、五年一次,它象征着山官的权势。举行时,辖区内百姓都要参加,并以村寨为单位送各种祭品,其中主要是牛,每次“目瑙”要杀十几头至几十头牛。届时景颇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从几十里以至几百里外赶来参加,男的手拿长刀,女的手拿花圈或彩巾,在董萨(祭司)带领下起舞。董萨身穿长袍,头上插着孔雀羽毛或其它鸟类的羽毛,握住长刀,在两面鼓伴奏下,边唱边舞。舞蹈场地上立着四棵木柱,上面画着各种规定的图案花纹。据说这些图案,就是景颇族祖先由西北高原南迁的路线。领舞者带领群众按此图形路线起舞,那怕舞蹈者数以千计,也不会走乱。

  舞蹈动作不复杂,但舞步刚健,节奏明快,队形变化有序,气势壮观。“窝然……窝然”的歌声,显示了景颇族对祖先及故地的怀念崇敬,对本民族迁徙斗争历史的赞颂;充满了整个部落和民族团聚的欢乐,也象征着整个部落和民族的吉祥幸福与兴旺发达。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景颇族群众逐渐去掉其中祭祀“木代”鬼的内容,成为了景颇族一年一度最大的群众性节日盛会,定期农历正月十六日开始举行。

  银泡是景颇族妇女服装上的饰物,据说,银泡象征其女始祖龙女的鳞甲。银泡代表着景颇族妇女的勤劳、勇敢、豪放、洒脱的性格。“甩银泡”舞蹈,采用了景颇族极富特色的群舞《目脑纵歌》中的一些舞蹈语汇,并融合景颇族妇女一些劳作的形体,创编而成的富有景颇族传统特色的舞蹈。甩银泡开始时,由两个景颇族小伙子的顶棍作为引子,表现了景颇族传统文体活动中富有娱乐与竞技结合的特点。之后,十几名景颇少女翩翩起舞,舞姿时而粗犷豪放,时而柔美抒展,体现了景颇族妇女火一般的炽热情感。

  景颇族刀舞,景颇语称“闪欠戈”,是景颇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是刚劲有力的男性舞蹈,不受时间、地点、舞者人数限制,在节日庆典和庆丰收、婚嫁、进新房等喜庆日子特别盛行,也可用于强身健体。表演形式分“单刀”、“双刀”两种。表演时多采用蹲式、跳跃式及快速灵活移动脚步,挥刀有臂、砍、斩、扫、撩等,双手舞刀更是如轮转动,刀光密集,左右无缝,进退自如。表演者在双面鼓、象脚鼓、铓、锣、竹笛的伴奏下,踩着欢快的“文蚌桑荜”乐的旋律,执刀起舞。表演套路主要有三步、五步、七步、九步、十三步等。

  景颇族刀舞目前在各地开展比较广泛,多数都是村民自己组织。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学艺者自己拜师,现在也有部分景颇村寨组织村中的青年男子,让技艺精湛的师傅传授,初学时一般用木刀、竹刀等,熟练后方可用真刀。现在的刀舞内容不仅可体现格斗,还有体现景颇族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内容。跳刀舞的音乐也吸收了某些现代音乐元素,加之舞蹈表演的艺术加工,让刀舞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增添了时代气息。景颇族刀舞自娱性较强,是民间健身强体的方法之一。

  中国景颇先民大批进入德宏境内大约是在明末清初,距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景颇族南迁的过程也是其经济生活方式从狩猎、采集到以刀耕火种农耕为主的过程。大约在元代以后,景颇族才出现刀耕火种农业。“实行定居生活的景颇族开始了黄牛、水牛的大量饲养,当是几百年前与水田耕作同时代的事”。牛正是随着刀耕火种农业经济的进入,逐渐走入景颇社会。物质文化简单的景颇族一直以来都高度依赖于环境,他们曾一度对牛倾注了大量心血,曾从内心深处将牛奉为神灵,并把牛与社会地位、家族地位、婚姻交换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景颇传统社会的牛主要有以下文化功能:

  聘礼及加固姻亲关系 牛作为聘礼实际上是景颇族实行交换婚的工具。“婚姻关系的缔结是通过对牛的支付来完成的,婚礼仪式的每个阶段也以牛的交换或杀戮为标志”。在景颇社会中,实行的是等级内婚制,但富有的百姓家庭就可以娶山官的女儿。当然这就需比正常嫁娶要出更多的牛。百姓娶了山官的女儿后其地位当然也就随之提高了,牛在其中起到了权力交换的作用。在婚姻的缔结中,牛是主要的聘礼。“仪式和礼品交换中水牛也成了最高贵的牺牲或礼品,家有大水牛也就是家境殷实的表现 。一桩婚姻的结合,男方家至少需要送给女方家两头牛。如果男家富有,为了显赫家族实力,也可以多送。山官娶媳妇甚至有送10多头牛的。

  葬礼祀品及宗教献祭 在老人“回”(去世)后的葬礼期间,儿子们会出至少1头牛来祭祀,嫁出去的姑娘家(即姑爷种)也要宰杀1头牛,表示送给老人带到另一个世界享用。这说明在景颇人的思想意识中,牛非常重要,阴阳两界都离不开它。景颇族的宗教属于较为原始的万物有灵信仰。在家中或寨中有不顺的事情出现、或农事活动开始、或庆祝丰收、或建房盖屋时,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其目的就是以娱鬼祈求福祉。在宗教祭祀中,祭祀不同的“鬼灵”需要不同的祭品。鸡、猪、鱼等都可以作为祭品,但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则需要用牛来献祭。比较出名的是山官家祭祀最大的天鬼——— “木代”。“木代”是只有官种家才能供奉的鬼灵,它的祭祀是最为隆重的宗教活动。平常百姓家也时常对所供奉的鬼灵进行大的祭祀,这种祭祀用的牛头都挂在房子正门旁的墙上,表示家族的体面和气势。景颇人用牛来与鬼魂或神灵建立联系。寨子中发生了流血死人事件时,责任人一方需要杀牛“洗寨子”。在各种祭祀中所宰杀的牛按惯例都应该送一只牛后腿给山官家,而“董萨”可以得到牛脖子和牛后脊靠近牛尾的部分。景颇族的献祭“往往在很长时间以来,便已为人们所期盼着了,因为,当人们想要美餐一顿时,他们总会有足够的借口来找出一个献祭的节日”。“在献祭时,大多数人所感兴趣的并不是仪式的宗教特征,而是献祭典礼的节庆本身。

  化解矛盾 在景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寨与寨之间发生矛盾(拉事)及处理矛盾(讲事)时,通常用牛作为赔偿、惩罚物。“拉事”和“讲事”实际上是指一个事件所发生的过程和结果。“拉事”,景颇话叫“鄂吉”,载瓦话叫“纳吉”,字义是“牛兵”,意为武装拉(抢)牛的人或事件。“劫牛”在景颇社会中属于“正当抢劫”。他们最大的“拉事”活动就是寨与寨之间为争地界、水源等引发的纠纷。不过这种“拉事”很少发生,而家庭与家庭之间或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拉事”则较为频繁。“在这种争端中,常常会有人丧生或伤残,于是便可用牛来对此进行补偿”。如青年男女在恋爱时男方使女方未婚先孕或男子和已婚妇女发生恋情等都是引起“拉事”的原因。这种“拉事”也需先请“董萨”主持杀牛祭祀,也要把一条后腿送给山官。所有的亲属家都可分得一块牛肉,所有分到牛肉的人家都有义务参加“拉事”。“拉事”后大家再坐下来“讲事”。在景颇族历史上,有世仇的家族之间时常发生“拉事”。所以,“牛是他们最心爱的财产,他们情愿冒生命危险来保护自己的或窃夺邻人的牛群。他们的大部分社会活动是与牛有关的”。

  确定身份和地位 牛在景颇社会中有炫耀和展示的功能,拥有较多的牛者,意味着拥有较高的声望。在景颇社会中,有大、小山官之分,一般大山官都是很富有的山官。景颇族传统盛行的是舅表单向循环婚,这种婚姻方式使得牛在许多闭合环内流动。一旦某一姓氏的山官家族结了亲,牛就会流向处于社会高层的官种家族,因为山官家族的儿子不会娶百姓的女儿,只能到另一姓氏的山官家族中去娶妻。这种特殊的婚姻制度,通过牛的移动,使财富在不知不觉中从社会下层向社会上层积聚,而牛却润滑和维护了整个社会秩序。“他们极为鄙视那些很少有牛或根本没有牛的人群”。

  生产工具 在过去的景颇社会中,人们重视养牛的另一个原因是牛在生产中的功用,即主要用作劳役。人们在对旱地进行松土和对水田进行犁田、耙田时,都是以水牛为主要生产工具。另外,牛车也是景颇族主要的交通工具。由此可见,牛曾是景颇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中间物。在景颇人的观念中,牛比土地更珍贵。牛是个人的私有财富,甚至可以作为商品交换中的货币等价物来使用。

  文化适应与牛文化消亡 牛在景颇文化中的进入和消失,是景颇人对生存环境做出的文化调适,牛在生活生产的需要中走进了景颇文化,又在社会变迁和生态变迁中悄悄退去。景颇人已在新的生境中逐渐形成了新的适应。牛作为景颇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已经很难重现。如今的景颇人正处在一个激剧变迁的大环境中,不断拥入的商品经济使得景颇人的生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景颇社会正史无前例地和外面的世界全方位地接触、融合。原来的牧童现在进了学校,原来的剽牛者大多数已进城打工。在景颇族的历史上,景颇人与牛曾通过彼此间的互惠和供给,形成了一种亲密的共生关系,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牛文化不得不悄然告终。牛文化的出现和消失是文化和生境互动的结果。这一互动关系的后面掩藏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是景颇族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刀耕火种到精耕农业的转变。牛的养殖虽然在景颇历史上曾有过高潮,但景颇族仍是属于农耕民族而非牧民,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还是刀耕火种产出,而非放牧所得。景颇族人的历史、神话传说、万物有灵的信仰和仪式、传统的政治制度乃至于生活方式,无一不是与“刀耕火种”农业紧紧相连。牛文化实际上是作为刀耕火种生态人类系统的一个子文化而存在的。这一性质使得牛文化较多地只是体现在景颇族的社会层面,意识层面根基不够深,这也注定牛文化必将随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退出而消退。

  景颇族洞巴 洞巴,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形制与唢呐近似,由管身、簧哨、芯子和喇叭口组成(图)。规格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5 2厘米左右。管身用质地较软的木料或铜制,民间多采用当地所产的小米果木或盐水果木,上细下粗,呈锥形管状体,管长30厘米左右,管首外径2.5厘米,管尾外径4 厘米左右,管身上开有五个或六个圆形按音孔,均设有一个背孔,现多为六孔洞巴。簧哨用麦秆或稻秆制成,上扁下圆,外形似扇,长2厘米左右。芯子木制,呈空心圆锥体,上端安置簧哨,下端插入管首上端,也有用空心鸡毛管作芯 子的。喇叭口是洞巴的共鸣筒,用牛角或木料掏空制成,一般长10厘米~15厘米,木制者呈 稍粗 的锥形,套接于管尾下端,起扩大音量的作用。牛角喇叭口的洞巴,景颇族又称厄阿茸洞巴,“茸”是牛,“厄阿”为角,意即牛角洞巴。

  景颇族民间较古老的洞巴,全长62厘米~74厘米,管身木制,上细下粗,呈管状锥形体,由三节 组成,下端不设喇叭口。各节间由铜制插座连接,不使用时可拆卸保存。管首和管尾两端镶有铜箍,铜插座和铜箍之上刻有图案花纹或精美雕饰。

  景颇族的美术有绘画、雕刻、编织和刺绣。后三者属工艺美术。

  绘画 大多与原始宗教有关。如"目脑纵歌"雌雄木牌上红、黑、白三色绘画,地鬼的桩上山川河流、动植物及生产生活用具上的象形图案,官庙横梁绘画以及跳"金斋斋",舞蹈时身上的雌雄花纹。这些螺旋形或直线形花纹图案有的没有实际意义,有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雕刻 有简单的圆雕和竹木刻,如坟头的木鬼、木鸟形象,以及扇子筒、刀鞘、织布木梭上的刻花图案等。

  编织 能织出三百多种精美的图案,如桶裙、桶帕、护腿及腰带上各种虎脚印、毛虫脚、树叶、蜂巢等实物图案都出自景颇族人民之手。

  刺绣 主要有手巾刺绣和护腿刺绣两种。此外,男子裤脚边及包头布两端、年轻姑娘的上衣上,小孩的上衣边、领口、背上和袖口有简单的刺绣,大多模仿植物图案。

  织锦的产生和发展与景颇民族的发展、开化历程息息相关。织锦的来历在景颇族民间还有几种动人的传说,传说故事生动形象,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也记录了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过去,景颇族山寨里的女子一年四季除劳动外,余下的时间几乎都用在捻线织布上。全家男女老幼用的织锦都出自她们的巧手。每个有了孩子的妇女都有义务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好将来的织锦,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时女孩没有线织筒裙穿、男孩没有织锦包背是母亲的一大耻辱。织锦织得多而好,表明这个女人勤劳能干、心灵手巧;女人也以纺织漂亮的织锦而引以为自豪。

  景颇族织锦始于何时,现在无法查考。然而毫无疑问,历经岁月变迁、文化积淀,景颇族织锦集实用、装饰、艺术三位于一体,是景颇文化发展的见证,反映风俗习性的一面铜镜,折射出景颇民族审美、价值取向,反映出景颇妇女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

  景颇族织锦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内容及色彩别具一格,花纹图案独树一帜,是我国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斑色”花,播馥传俏于中印半岛西北部以及中缅边境一带,在景颇族人民中世代传承,是景颇族妇女朝夕接触的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间手工艺品。它凝聚了无数代景颇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颇族妇女手工文化的艺术精髓所在。

  景颇族织锦可分为传统织锦和现代织锦两大类,图案花纹多,有文化内涵,包容性很强,内容丰富,样式种类繁多。传统的有长裙、短裙、妇女内裙(相当于现在的短裤和卫生带)、毯子、背腰、护孩围巾、祭祀毯、男女腰带、挎包、护腿、包头、马鞍坐垫……现代织锦又增加了材质柔软、款式新颖的钱包、挎包、提包、披巾、拖鞋、男子领带等。不同地域、支系、等级所织和所使用的制品各有差异,保持着各个支系、各个地区的特点。景颇支系的织锦图案相对精致而细腻、图案内容较为丰富,显得清新秀丽;载瓦支系的图案粗犷豪放,但种类较少,略显单一。茶山(“喇期”)支系则配色古朴、颜色单一,显得厚重。山官贵族使用的织锦图案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多彩,用料讲究,织工精细,显得富丽华贵,煞是精美。如盈江铜壁关、卡场、盏西、陇川王子树一带的织锦最大特点就是花纹精美细致,图案内容多而细小,色彩搭配协调和谐,盏西地区的“可通默”(意为栅栏式格条图纹筒裙,主要特点:筒裙上节部分一般为相同的花纹图案,没有隔条线,下一节部分是各种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的花纹图案,并有纵向隔条线。有两小类,一类花纹图案线条相对粗大,色彩更为浓重而丰富,而者的图案内容有所差异,另一类图案线条制作更为细腻、精致、图案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最为典型。

  传统织锦 按纺织工艺方法可以分为青锦和彩锦两大类,青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彩锦则多以红色为主色调,通经断线,其造工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按织图法又可以分为机排自序图案织锦和手工挑花织锦两种,手工挑花织锦图案内容十分丰富,样式繁多;机排自序织锦图案内容相对较少,织锦成品存量也十分稀少,所以显得更珍贵。

  传统的景颇族织锦是用景颇族妇女自己平时聚少成多,争分夺秒捻出的麻线、棉线、羊毛线染色后用腰机一图一式编织而成。制品有毯子、筒帕(挎包) 、筒裙、护腿、包头、腰带、背腰、护孩围巾、祭祀垫毯等。装饰筒帕、包头、筒裙、护腿、腰带等制品经线用黑色线构成,纬线为手工自捻自染的红色羊毛线,且多为红底。有些角边或特殊部位是黑底,黑底部分无花纹图案,红底部分再用红、绿、黄、蓝、紫毛线或丝线织出各种精细、古朴、神秘的花纹图案。织锦图案多为几何图形,主要取材于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鸟虫鱼蟹和所目睹的自然现象,以动物为题材的有老虎脚印、毛虫爬过的痕迹、老鹰爪印、牛角、螃蟹、蝴蝶、蛐蟮、鱼、蝉纹样的,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以植物为题材的有罂粟花、桃花、蕨、“莫兰”花、南瓜子、藤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此外,也有一些抽象的图案,形状千奇百怪,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传统织锦完全依靠手工制作,纺线、织布、靛染、缝制都依赖于人工完成。材料采用原生自然纤维,质感厚实、耐用,相对笨重,款式较少,色彩和谐,比现代织锦深厚,花纹图案更稚拙古朴,怪诞神秘,风格古朴凝重,古色古香,闪耀着景颇族妇女善于思索的智慧之光。

  现代织锦 作为日常穿着使用的现代织锦,是在传统织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原始织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从中看到纯粹的传统形态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景颇人的审美观。在继承传统织锦文化的同时,根据现代审美观念汲取传统图案中的图案、花纹等精华部分,并进行重新剪切、编排。或对原形图案加以分解、组合,沿用扩展传统图案的同时大胆创新,别出心裁的再创造、重剪辑造就了如今百花齐放的现代织锦图案,兼具景颇族传统特色与现代美学概念。

  现如今,全手工制作并非唯一方法,大多数图案的工具化制作得以实现。两者所使用的工具不尽相同,现代织锦的织机更为先进。现代织锦采取手工织法与机械织法两种制作方法,有别于传统织锦。现代织锦质地柔软,款式新颖,色泽鲜艳,品种五花八门。花纹图案形态千姿百态而不失传统织锦的精髓、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出现了现代样式的衣物、裤裙、披巾、提袋、钱包等织锦产品,争奇斗艳,风格各异。

  织锦图案是织锦作品的主要元素之一。现代织锦图案都属于挑花图案,没有机排自序图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在传统花纹图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放大或缩小,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图案进行拼凑、组合从而实现创新;另外一类则是突破原有风格,遵循基本线条、大致形状,探索性地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并成功地接受了时间考验的新图案。

  无论是什么时代的织锦作品,其所承载的每一种花纹始终继承并保持着景颇族传统织锦图案的特点、风格。总而言之,作为景颇族传统文化的实物体现,织锦图案花纹自始至终散发着景颇民族厚重的文化气息。具备这个特点的成功织锦作品表面上看来琳琅满目,实质上则清晰地显露了传统织锦的脉络,虽变幻莫测却不离其宗。

  传统筒裙 景颇族传统织锦有筒裙、挂包、包头、护腿、腰带、毯子等品种。在琳琅满目的景颇族织品中,工艺最复杂、用料最讲究、图案内容最丰富多采的要数景颇族妇女的筒裙,属于织锦中的极品。筒裙,按织法可以分为机排自序图案筒裙“安默”和手工挑花筒裙“课洞默”两大类,按图案内容、形式、色彩和用途可以分为“可东默”(彩裙)、“默并”(素裙)、祭祀垫毯(“拍刚” ,得名于其黑红相间条纹;“章喷”,得名于其上图案,两种构成一个阴阳配对)三种。“安默”的图纹属于机排图案,图案内容固定,种类较少;“可洞默”的图案是手工挑花制作而成的,工艺相对复杂 ,花纹图案可以灵活多变,属于景颇族传统织锦中图案内容最丰富最精致,更充满古朴、神秘和原始的织锦,一条筒裙图案可多达300到400个;“拍刚和章喷”是祭祀专用垫毯,出于对鬼的无比崇敬,在这种毯子的制作过程中极其忌讳期间有人死亡,所以制作时加班加点,力求迅速制作完成。祭毯比较珍贵,往往只有富有的家庭拥有,有其独特的花纹图案,仅在此处出现。“课东默”是彩裙,相对于“默并”而言,可谓“盛装”,相当于“礼服”,只有在出嫁或盛大的节日、走亲串戚、赶集等社交活动时穿着;“默并”属于日常穿着的便装筒裙,多用于老年人服装,图案简单而少。

  织锦包 景颇族织锦包是景颇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必需用品,分为生产劳动用包(素包)和装饰性包(彩包)两种。生产劳动包为白色,由麻线、自捻棉线和成品白线通经通纬纺织而成,棉线、白线包中间穿插两根黑色或红色经线,将包带和包身隔成一道黑色或红色长条,成品无其它花纹图案,简单素雅,多用于出工劳动时,织一个包一般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装饰性包织制工艺则比生产劳动用包复杂得多,通经断纬、挑线起花和机排图纹织造,花纹内容固定,图案相对丰富,一般于上街、集会、做客和节日佩挂。所纺织并使用的彩锦包依所属支系、所在地域的不同而有一定区别。例如茶山即“喇期”支系的传统挂包以黑色为底,其上用各色彩线织花,包身、包带也都有其独特的花纹图案,包身正面上部排吊多块长方形织布条,布条脚边饰有 彩带、“可夺”(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种子),包身下方边角处吊有彩线和红色布条,包带正前方吊几块饰有“可夺”和彩线的织布条。花纹图案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显得原始、古朴、典雅,色彩素雅和谐。

  在盈江县盏西一带的挂包叫“边章同”,包身用红色纺织,使底呈红色,上面织有与其它包不同的彩色图案,其图案仅有五种式样,且仅出现在包上,包身边缘吊彩带,不装饰银泡银链。

  潞西地区的挂包比较丰富,在相同的色彩基调、结构样式上共有五种不同花纹图案的包,黑色包带、红色包身。包身上面用彩线织花,花纹图案种类繁多,一侧(正面)饰有银泡银链,别具一格。

  陇川织锦挂包,黑背带、红包身,包身上部有两行彩图,花纹图案相对少,显得简单大方,清秀,一面(正面)缀有银泡银链。

  缅甸包,有花纹图案简单和复杂的传统包与款式新颖、质软的现代织锦包两种。它又分为传统式挂包、新式挂包、挂包、钱包四大类。具有色彩丰富而不杂、花纹图案内容丰富而不零乱的特点。据统计,所有种类的织锦包共有图案27到30种。

  包头 仅有妇女织锦包头,除景颇支系与众不同外,图案内容和款式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支系和地域之别 ,花纹图案内容简单,式样比较单调,有手工挑花图案和机排自序图案两种,色彩比较鲜艳,边角绣有彩色饰品。而景颇支系的包头在图案上有明显界限,在边缘有彩色饰品与缀线。据统计,多在包头中出现的图案共有25~30种。织一个包头一般需要1~2天的时间。

  护腿 是景颇族妇女欢度佳节、参加礼仪性社会活动时穿戴,与织锦筒裙配成一套,图案内容和款式相对固定。 传统护腿有景颇支系、“喇期”支系与其余三个支系三大类别,景颇支系的护腿下节部分为黑底彩图,上节部分为红底彩纹,属于挑花图案,花纹图案比较多、密集而细小,式样单一。茶山支系的护腿颜色灰暗、质朴,图案独特。其它支系的护腿,上部五分之一的部分为黑底,无花纹图案,其余部分为红底彩图,花纹图案大而稀少,有手工挑花图案和机排自序图案,图案清晰,式样相对丰富。多在护腿中出现的图案共有23~30种,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护腿的图案都是手工挑花制成的。织一个护腿一般需要1~2天的时间。

  腰带 为条状,男女差异较大。其中男式腰带较宽,红色底布上有重复图案,两侧点缀各色彩色绒球。女式腰带有红布腰带与织锦腰带两大类,织锦腰带由多条线圈围系而成,挎坠各色彩线,显得飘逸轻盈。共发现手工挑花图案8种左右。织一条腰带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

  毯子 长约2米,宽1.3米左右,由三幅匹块横拼而成,四根黑色或四根红色分两组从毯子的一头到另一头构成一个色带并把毯子格成三股长条。织一条毯子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包括捻棉花线的时间)。

  景颇族挎包多为毛织,大红做底,用绿、黄、黑等色织成菱形纹 龟背纹、波浪纹装饰。挎包又分日常用和节庆用两种。日常用的挎包一般是红包黑带,只在包面和垂带上略作装饰;节庆用挎包又称“礼包”,除有织绣图案装饰(如德宏地区流行的牛角弯花、蚯蚓花、虎爪花、红木花、红毛树花、藤子花、毛虫花、南瓜子花、蜂窝花等)。还缀满银泡、银坠、绒球、彩穗、料珠等,银光耀眼,色彩鲜丽。特别是在景颇人民全民共庆的“木脑”盛会上,景颇男子身穿白衣,肩、红包,手持长刀,随领舞祭司“脑双”列队舞蹈。在大鼓的节拍中,他们双手转动刀柄,腰肢同时有力地摆动,使挎包上的银坠随节刷刷作向,显出景颇汉子刚健豪放的气质。

  在景颇人的生产生活当中,总是离不开长刀。他们砍山打猎,要用长刀;结交朋友,要赠长刀;男女恋爱,要送长刀;木脑纵歌,要舞长刀,……长刀是景颇人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战斗武器,是景颇男子的装饰品,是景颇民族精神的象徵物。景颇族有这样两句谚语:“景颇山上的路是长刀砍开的,赤脚踩亮的”,“男子不会耍长刀,他就很难出远门”。也许你不会相信,景颇人十分喜爱的长刀,却出自阿昌人之手;阿昌人聚居的户撒坝子,就是景颇长刀的产地。

  户撒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属陇川县境内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狭长坝子,明朝洪武年间,沐英率领明军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当地的阿昌族就从驻军工匠那里学到了锻制刀剑的技艺。以后代代相传,刀具越打越精,品种越来越多,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新寨的背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等等,均为载誉名刀。这些刀具。不仅锻炼精纯,锋利无比,柔可绕指,剁铁如泥,而且刀把刀壳也配制得十分美观,有的雕刻龙凤花鸟,有的装饰花纹图案。阿昌刀的质量与做工深得景颇族喜爱,加之阿昌族打的刀恰好适合景颇民族款式,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景颇族的刀具基本上由阿昌人打制。

  景颇族过去最重鬼魂观念。他们认为鬼有好坏之分,有的可为人造福,有的则招灾致祸,于是盛行杀牲祭鬼魂的习俗。 

  在景颇族中,相当多的家庭是由不同支系的人组成的。家庭成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何种语言,有传统的习惯:父亲和子女使用父亲支系的语言,母亲使用娘家支系的语言。夫妻之间尽管都能较好地掌握对方的语言,但彼此交谈仍是各说各的话,而决不放弃使用本支系语言的权利。子女与父亲说话,或兄弟姐妹间说话,都使用父亲支系的语言,若子女与母亲说话,应改用母亲支系的语言。要是祖母是另一个支系的,晚辈与他说话又得使用祖母支系的语言。     不同支系的青年男女恋爱叙衷肠时,男子往往主动使用女子支系的语言,以示爱慕之心。一旦他们结了婚,又各自恢复使用本支系的语言。在学校里,哪个支系的学生多就使用哪种语言,但同一支系的学生相互交谈又使用本支系的语言。

  过去景颇族曾用物品来传递信息。比如,送上一块带毛的肉,表示有宣战、凯旋、噩耗等大事。小伙子爱上了某个姑娘,就用树叶包上树根、火柴、辣椒、大蒜送给她,树叶表示有很多心里话要说,树根表示思念不已,火柴喻态度坚决,辣椒喻爱得炽热,大蒜则希望同意。要是姑娘有心,便将原物奉还,倘若加上火炭送还就意味着拒绝。这种古朴的以物代言,今天仅见于某种特殊场合。

  解放前,景颇族实行严格的等级婚姻,山官不与百姓通婚,百姓不与奴隶通婚。解放后,这种等级婚姻自动消亡,但景颇族一直保持着同姓不婚、某一姓氏的男子,固定娶某几个姓氏的女子的传统婚姻制度,景颇语称为"木育达玛"。不同姓氏之间,存在着"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关系。如"曾统"姓氏娶"朵示"姓氏的女儿,"朵示"姓氏娶"梅普"姓氏的女儿,"梅普"姓氏又娶"曾统"姓氏的女儿。娶女的一方就是"姑爷种",嫁女的一方就是"丈人种"。"丈人种"的地位,比"姑爷种"高。这种关系决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正所谓景颇族说的"血不能倒流"。

  这种关系导致这样的结果:一个男子娶自己舅舅的女儿被视为正常,但不能娶叔叔、姑妈或姨妈的女儿。在景颇语中,岳父、舅父同称为"阿扎"。"木育达玛"反映出早期人类共同经历"群婚制"的遗迹。

  过去在景颇山里,每个寨子都有一个"公房",那是专供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地方。每到晚上,姑娘们精心打扮,小伙子带上笛子、叮琴等乐器,在"公房"聚会,通过情歌对唱、演奏乐器、制作工艺品、讲故事、做小游戏等活动,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

  某小伙看上某姑娘,首先得问清姑娘的姓氏,以确定对方是不是自己的"丈人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公房"逐步消失。景颇青年往往在劳动生产、赶集或节日喜庆中相互认识。

  景颇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有用"树叶信"传情的习俗。小伙子爱上某个姑娘后,就用树叶包上树根、茅草根、大蒜、火柴丝、辣椒等,做成一封"树叶信",带给对方。

  树根、茅草根:表示对方深深想念她;大蒜:是汉语"打算"的谐音,表示男方有娶女方为妻的打算,也表示请女方好好考虑男方的意图;火柴丝:意为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直到成一家;辣椒:是景颇人吃饭时不可少的食物,说明男方十分珍爱姑娘。姑娘打开一看,马上就明白其中的含义。

  如果接受小伙子的爱意,姑娘就制作一封相同的"树叶信",捎给小伙子;如果可以考虑,就加一束奶浆菜;如不同意与男方交往,就在男方寄来的"树叶信"中,加上火炭,再将树叶翻过来包,然后退回男方。

  此时,小伙子会摘两片栗树上最嫩的叶子,叶面对叶面合在一起捎去,表示愿意生活在一起;或者放上一根穿着线的针,表示自己和对方心连心;若加上豆子、谷子、玉米籽种,就表示自己强烈要求与女方建立家庭。姑娘同意了就收下,放上草烟作回信。若是父母反对,就用叶子包上刺、含羞草或火炭送给男方。男方接信后,就用蕨菜寄给女方,意思是约女方私奔。如女方同意私奔,就再加上茅草叶送回去,表示嘱咐对方,小心点,悄悄走。

  用"树叶信"传递感情信息,是景颇山寨的传统习俗。当今不少景颇族进人城镇、都市工作、学习、生活,男女青年相爱后,虽然身边找不到相应的植物,但依然采用实物传信的古老方式。只不过他们用剪纸来代替了树叶。

景颇人的结婚仪式:新娘漫步过“草挢”

  过草桥,是景颇族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接新娘之前,男方家在院场上搭一座"草桥",挖一个坑栽上两排绿草,两排草中搭一块长2-3米、宽15-20厘米的木版,草丛旁有祭祀神灵的四棵木桩,第一棵、第二棵各栓一头母猪分别祭祀祖神和婚礼神,第三棵栓2只小鸡祭家外诸鬼神,第四棵栓一头公猪祭官家之神,并请"董萨"来念祭词。"草桥"才算准备好了。

  新娘接到家,一对新人相互敬酒、敬草烟,然后向四周的亲朋好友敬酒、敬草烟,接着举行"过草桥"仪式,婚礼进人高潮。

  过去一般是新郎的弟弟牵着新娘过草桥,有的地方还把新郎的弟弟打扮成女孩子,穿上筒裙和银泡衣裳,身挎背篮,手持长矛,牵新娘过草桥。

  后来逐渐改为新郎牵新娘过草桥。在众人的簇拥下,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向草桥走去,在场的人们都不断地高喊:" 先踩右脚!先踩右脚!"。"右"在景颇族载瓦语中叫"约",又有"顺达、吉祥的意。新郎和新娘小心翼翼地走过草桥后,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喝彩声。此时,婆婆笑眯眯地站在门口,给新娘带上祖传的银项圈和玛瑙项链,以此表示已经接纳新娘为家中的一员了。给新娘带上祖传的银项。爆及山热朋浏早。

  过了草桥,标志新郎、新娘真正成为一家。

  景颇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青年正式结婚前无不经过“干脱总”(载瓦语),即汉语所称“串姑娘”。所谓“干脱总”,通常是指男女青年的交游活动,而对未婚者则是选择佳偶的一种恋爱方式。

  依照传统习惯,每年春节是“干脱总”的大好时光。本寨或外寨的男女青年彼此相邀,带上鱼肉酒饭,到山野玩耍聚餐,纵情欢娱,或歌或舞,暗寄情思。平时,每当夜幕降临,一群群青年男女向村旁竹丛林间走去,轻歌漫语,试探对方。他们或者来到“公房”,一起吹箫唱歌,听讲传说故事,有的青年便趁此窃窃私语,吐露衷情。夜深了,不分男女就在这里卧睡,不过,任何人都严守传统的规矩,绝对禁止发生越轨行为。此类活动多了,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情感已非一般,便互赠礼物:姑娘多送巧手纺织的花带和绣有绒花的手绢,小伙子则赠以精雕细刻的小竹筒(内装有纸扇或口弦等物,也有不装实物的)、织布梭以及耳环上用的“乾通”。某对男女恋爱成熟,便各告负责社交活动的男女青年头,并请老人和友伴们到“公房”喝喜酒。经此仪式,表示他们的恋爱关系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就是说,从今以后,他们便可到“公房”外自由活动。     景颇族男女求偶成婚,必须恪守姨表不婚,同姓不婚,虽为异姓但以为源出于同一氏族者也不婚;只限于建立有丈人种和姑爷种婚姻关系(景颇语分别称之为“木育”、“达玛”)的异姓之间通婚。若有违反,人们斥之为猪狗,如不分支系,不拘年龄,不论辈分等。

  所谓丈人种和姑爷种,是依父系亲属观念来表述的一种姻亲关系,它的特定涵义是:姑母的儿子有权而且必须娶舅父的女儿为妻,而舅父的儿子却绝不容许娶姑母的女儿为妻,意思是“血不倒流”。这是一种单向的舅表婚。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某姓某家有几个女儿就可能有几个姑爷种,有几个儿子也可能有几个丈人种,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讨媳妇不限于一家,嫁姑娘不限于一户。”

  恋爱成熟后,首先由男方父母请“勒脚”(男方寨子的媒人)与“强通”(女方寨子的媒人)联系,向女方父母提亲,并送去铓锣、丝织品、鸡蛋、酒等礼物;如收下礼物,便表示同意。第二步,再送些礼物,共商婚期。第三步择定吉日迎娶。届时,女方请“强通”、舅父和本寨亲朋代为陪送姑娘前往成亲。

  景颇族的结婚典礼,大多在一天之内完成,但戏剧性的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难以忘怀的。到了婚礼之日,新郎带上彩礼,由富有娶亲经验又最能忍住发笑的已婚男女青年各一名陪同迎亲。他们还应带上用熟糯饭揉成筒形的饭筒十多支(每支够十人吃),用芭蕉叶包好的菜包若干个(数字与事先告知的女方客人相等),内包熟肉、菜蔬和传统必备的“冲冲菜”。到了新娘家里,交过彩礼,切开饭筒,按人头每人分送一团饭和一个菜包。饭罢,女方由亲属将预备好的两套真假礼物抬出。先是把用芭蕉树做成的“刀”、“枪”等生产工具一件件交给受礼人――新郎的两位陪同者。受礼人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应完好无损地把“刀”、“枪”等挂在自己的肩上。要接好这些假礼物很不容易,因为主人是把芭蕉树切断后用一根竹签连接起来后做成的,万一不能完好无损地接过来背挂在身,就将受罚――赔出一件真的来。所以在这种受礼场合,大家总是起哄、发笑不止;人们越是惹逗你发笑,受礼人越是克制不发笑。受过礼,受礼人尽力保持身体平衡,一步步地挪出家门,去到转弯处大家看不见时才将佩挂在身的假礼物卸下。此时,他们如释重负地说一声“谢天谢地”,并随着迎亲队伍返回新郎家去。

  有的地方,迎亲队伍快要回到村寨时,还得越过三道“路障”。事先,寨子里的孩子们捡来树枝、竹条、旧篱笆等,设置三处路障,并分工把守。热闹的迎亲队伍来到第一道路障时,受到守候在这里的一群女孩子的阻拦。队伍中走出一位中年妇女,郑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给小姑娘喝,并送上一些小礼物。她们没有接酒和要礼物,只顾一个劲地喊:“不准新娘过!”就在纠缠不休时,伴娘们却簇拥着新娘从另一头越过了路障。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把守。同样是敬酒送礼无效。这时“勒脚”和“强通”装着东倒西歪的样子上前说话,孩子们眼看这两个“醉鬼”要例下,不禁退了两步。说时迟那时快,“哗啦”一声,人们就势拥过了路障。第三道路障的守卫者是几个三四岁的娃娃。当他们拥上去抱住新娘腿脚之际,新娘和伴娘们都满怀喜悦地顺手抱起他们跨过了路障。民间传说认为,设这种“路障”是出于对新娘婚后得子的良好祝愿。

  新娘来到新郎家之时,还要举行一种仪式。在从院子前往竹楼新房的途中,依尺余间隔挖一小坑,各埋上一小把一人多高的茅草,并在草丛中间置一根长约两米的木头(也有放一块新木板或新梯子的)。有的还在茅草丛的两端各栽上一对芭蕉树、两支甘蔗。他们说,芭蕉树象征吉祥,甘蔗象征甜蜜,茅草象征人丁兴旺。新娘一到,即请巫师念咒祭“家鬼”,为祭鬼要杀鸡和猪、牛、羊,并将其血淋洒到茅草上。之后,新娘沿着木头(梯子)走过,上楼进新房。这一套仪式叫“跨草蓬”。它是景颇族结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景颇族妇女临产,要请寨中一位子女齐全的老夫人来当助产婆。新生儿呱呱落地,助产婆用火烤过的竹片割断脐带,与胎盘一起用笋叶包好埋在楼下的柱脚旁。意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在长大后不忘自己的出生地。

  若是生男孩用红线栓在胎儿的右手腕,女孩栓在左手腕上。接着必须马上请老人给婴儿取名,否则将被守侯在产妇门外的野鬼取了鬼名,孩子变成鬼。然后请一位长老为新生儿祝福:祝孩子健康成长无灾无病,全家幸福愉快。最后用芭蕉叶包上火烤干巴、苤菜根、辣椒、生姜送给村里每户人家一分"扎同图"(景颇语),以示报喜。

  产后七天,要举行"卡布布"仪式。早上太阳初升时,一位老夫人背着婴儿,跨着婴儿父亲的长刀;另一位老夫人扛着长矛在竹楼门口出入4次,表示撵野鬼,保证产妇出入顺利。然后,产妇跟随两位老夫人下楼,表示产妇从此可以做家务事了。"卡布布"这天,主人杀鸡、酿水酒、做舂筒菜邀请全寨人参加,接受人们的祝福。

  每当寨子传出火药枪声,邻里便知道有人辞世了,并根据枪声的单双数辨明死者的性别(女单男双)。近邻亲友闻讯,纷纷带上粮食、蔬菜、禽畜等前往吊唁,帮助料理丧事。

  年轻人死了,没有特别的仪式。若是有子有孙的老人故去,为表示敬仰、缅怀之情,自治丧的当晚起,本寨和邻寨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前来,与死者亲属一起跳祭奠性舞蹈(景颇语叫“崩冬”,载瓦语叫“嗝笨戈”),而且一跳就是通宵达旦。跳舞的日子愈多,主人愈显得光荣。这种场合跳舞有两处,一在屋外,一在屋内。屋外舞者“喔热、喔热”的吼声如潮,动作粗犷有力,以示驱赶妖魔鬼怪不来危害人们。屋内舞者随着深沉、中速的歌声和铓锣节奏绕尸起舞。其舞蹈语汇有30多个,包括纯粹的巫舞以及农作、狩猎和打仗一类的动作。他们的歌声并非悲哀,而有欢乐之情,内容主要有人为什么会死去,追叙死者生前的为人处事及其教育后代如何做人、辛勤劳动,感激死者的养育之恩等。

  属于正常死亡的,一律土葬。下葬数月或一二年后,丧家要为死者举行送魂仪式,即沿着景颇族祖先南迁路线,把死者的灵魂送回北方的老家去。若是为老人送魂,又要跳“嗝笨戈”(“崩冬”),直到把坟修好。建坟时,最主要的一项是在坟上搭一座3米多高的圆锥形茅草棚,其顶端插一个木雕人像,上面还有用火炭、红土和猪血所绘的彩画,图案有日、月、山、水、野兽、家畜、刀枪、农具、农作物等,以表明死者的性别、年龄及其生前的主要活动。坟的四周要插上竹竿,有几根就表示有几个儿女。坟头用石块垒成。坟建好后,不再有祭奠等活动。

  新中国成立前,为举办丧事耗费巨大,且耽误劳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丧葬方面的种种仪式已逐渐简化,出现了旧事新办的风尚。

  1. 忌拍对方的肩膀、摸对方的头;
  2. 忌用手推搡唤醒熟睡的人;
  3. 忌女人手托下颊而坐、跷二郎腿;
  4. 忌有客人时锅铲碰响锅边;
  1. 忌砍倒大树不摆石头于树上祈祷而得罪树神;
  2. 忌盖新楼、贺新房说不吉利的话或吵架;
  3. 忌家人病故不翻年就建新房;
  4. 忌妻子体孕期间参加狩猎。
  1. 忌在重病人家讲告别性的话,要不辞而别;
  2. 忌在客人面前争吵、打骂;
  3. 忌从篱笆竹缝里传递东西;
  4. 忌路途中遇到野猪、麂子、鼠、蛇等横穿路或树枝掉落挡路不掉头往回走;
  5. 忌出门听到乌鸦不掉头往回走;
  6. 忌出行中踩别人的脚后跟。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景颇族闲时一日两餐,忙时一日三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水芹又名野芹,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沟边低凹潮湿地带或水田中,宜在夏秋季择其鲜嫩部分进食,味辛香。制作菜肴多用一锅煮后蘸吃。以“酸(火+巴)菜”(火+巴:意烂)最合口味。也有将采集的野菜煮熟后与调料一起放入臼内舂细而食。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菜分份进餐,无需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忌把叶包反。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是用粮食熟制加酒曲发酵而成,饮时对入水。成年男女更喜烧酒,赶街外出,随身携带酒和竹制酒筒,路遇亲朋好友,敬一杯(用酒筒盖),犹如汉族递烟一样。

  肉类食用方法:一是用明火烤熟,与野菜一起舂成泥而食;一是烤熟后蘸盐巴、辣椒吃。食用牛肉干巴时,埋入火中焐熟,再用刀捶松后撕着吃。

  景颇族过去信仰鬼灵,最大的活动是“目瑙纵歌”,即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为期2—3天。每次“目瑙”都要杀牛祭祀,然后牛肉大家分食,并伴以歌舞活动,参加者多时成千上万。此外还要祭“能尚”宸庙,祭“能尚”每年两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较隆重,届时要杀牛、猪、鸡等,以庆贺丰收。景颇也过“吃新谷”节,“吃新谷”都选在农历八月的一个龙日,届时把新谷炒干、舂成米,与老米合在一起做饭,以喻老米、新米接续不断。吃新饭时,要把好吃的饭菜和酒洒到地里一部分,献给地鬼,然后全家共餐。

  景颇族男女婚恋比较自由,并有以食传言之习。小伙子如爱上某位姑娘,就用树叶包上象征各种爱慕心情的树根、大蒜、火柴、辣椒送给女方,其中辣椒表示爱慕的炽热心情。如女方表示同意,可将原物送回;如表示可以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不同意,即在原物上加火炭。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哪一寨、哪一家,都可留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有俗语道:“家里有打狗的棍子,没有赶走客人的棍子。”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众人分食,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景颇族著名的菜肴有:

  舂菜 主要原料有蔬菜、鱼、虾等及鱼腥草、金介等药用食物加上葱、蒜、姜、缅芫荽等佐料用竹筒舂制而成。“舂菜”清香爽口,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现已发展成有多个延伸品种的菜系。景颇族有“舂筒不响,吃饭不香”的说法。

  鬼鸡 历史上杀鸡祭鬼在野外食用,后成为一道富有特色的菜肴。鸡煮熟后晾凉后撕碎,再拌上剁碎的姜、蒜、缅芫荽、小米辣和柠檬叶以及盐、酱油等调料制成的凉鸡菜。

  绿叶宴 根据景颇族传统菜肴发展而成的招待贵宾的一套特色宴席。竹筒饭、竹筒舂菜、芭蕉叶盛饭菜、竹筒喝酒、在绿色山林中吃绿色的山茅野菜、炖土鸡,从内容到形势都是绿色的。

景颇山官房上的“奶子”木雕,是景颇人民对人丁兴旺的祈盼

  景颇人的村寨大部分都是固定的,房屋的样式依入口和房内的过道的位置不同而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样式,整栋房屋为竹木结构,木头的房屋框架用树杈支承,以藤条绑扎,房顶以山茅草覆盖,墙面和地面均为竹子编织或剖开而成,已很少见;另一种是景颇样式与汉族样式的混合,在房屋的前面有一敞开的小门廊,由此进屋后左右两边各有一二房间,侧面的房间有门通外面;在一些与傣族毗邻地区的景颇族也采用傣族的房屋样式。无论那种样式结构,长方形的房屋都建得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以防潮湿,故统称矮脚竹楼。

  景颇族的住房用竹子、茅草建造。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猪、鸡。竹楼以屋脊为界隔成两半,一半是主人家居住和煮饭的地方。靠里面的一端为上方,由长辈住;靠外的一端为下方,由晚辈住。另一半用于招待客人和堆放杂物。

  择地基 景颇族建房,对地基的选择极为慎重,地基选得好,才能幸福吉祥。选择地基的方法特殊而有趣,主要有:

  (1)以米试地。在选好的地基上挖一个小坑,把一节竹子剖成两半,一半装上米粒放人坑中(家里有几口人,就在竹片里放几颗大米)。在大米的两头,用栗炭划上记号,然后把另一半竹片盖上去,用土埋好。第二天太阳出来时,再去扒开看,如果大米保持原状,说明此地宜于盖房,生活在此地衣食无优,日子好过;如果大米有被移动的迹象,说明地基不好,不宜建房;如果大米减少,则是凶兆,少一粒米就会丢一条命,少两粒米会死两口人,凡遇到此情况,必须尽快另选地基。

  (2)以水试地。在选中的地基上,挖一个小坑,把一截长10一15厘米、粗2一3厘米的新鲜竹筒装满清水放进坑里。竹筒上端用叶子盖好,然后用土埋起。第二天清晨去看,如果竹筒里的水还是满满的,说明这地方水土养人,可做地基。如果水少了要另选地基。

  (3)以酒试地。把甜白酒用芭蕉叶包上两包,在选好的地基两端各埋一包,三五天后挖出。如果酒味甜,则视为吉祥,在此居住家庭和睦、五谷丰登;若酒味变酸,或者被蚂蚁吃过,则视为不吉,不宜盖房。

  (4)以梦试地。有两种方式,一是地基选好后,晚上背着毯子去睡一夜,如梦见大海、日出、泉流等,则视为吉祥;梦见山塌方、太阳落山等为不祥。二是在选好的地基上取一把土回来,放在枕头下面,晚上睡觉梦见日出、大海、背米、吃饭等就做地基,梦见塌山、日落等就另选地基。

  贺新房 房子快要建好时,主人家就准备好足够的米酒、水酒和肉食,待选定吉利日子后,就举行进新房的仪式。届时,邀请本寨村民和附近山寨的亲朋好友参加。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女人背着装有米、酒、油、盐等食物的礼篮,男人们敲打着象脚鼓、硭锣,兴高采烈前来庆贺。主人家安排几名身着盛装的女子站在路口,手持水酒筒,向每一位来宾敬酒。整个山寨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夕阳西下,"董萨"带领进行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同时"董萨"卜卦选定一男一女:女的身背米袋,手提铁锅;男的手持燃烧的木柴,庄重地走进新楼,举行新楼火塘的点火仪式。当火塘窜出火苗时,楼下擂响象脚鼓,鸣放鞭炮,新竹楼前一片欢腾。

  夜晚,男女青年在新竹楼旁环绕着篝火,翩翩起舞,纵情歌唱。手捧酒筒的女子不断向宾客敬酒,酒助舞兴,酒煽激情,熊熊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屋内的人们举杯畅饮,听歌手唱古老的"木占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眼前欢乐场面,追述景颇族祖先学会盖房的经过。贺新房的狂欢,将持续到第二天的拂晓。

  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汤碟”(即“标准靶”)、“刀术”和爬滑竿等。

  汤碟 是景颇族成年男女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汤碟”的具体做法和打法是,把一根约10厘米粗,20多米长的竹子,削去多余的竹梢枝丫,保留竹尖,再用一细竹篾把准备好的物品系在竹尖上,然后把竹竿栽在空地上(也可把物品挂在树梢上)。竹杆立好后,小伙子们就在各自的筒枪里装药填弹,瞄准目标“砰砰”打个不停。打时,只准打系物品的细竹篾或细绳。谁把绳子打断使物品落下,谁就取胜,奖品就是被他打落的物品。

  汤碟崩 是景颇族男子炫耀自己枪法的另一种射击活动,多在春节期间活动。一般在节前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协商筹备好。竹尖常挂的物品是用本寨男女青年们捐献的钱买的,有手帕、项琏及少量钱,并系着用彩色细毛线编帜的崭新漂亮的筒帕(背包)。在场地边,青年男女们还备有米酒,供大家享用。如果男子打落汤碟,便由姑娘们负担米酒和水酒的费用;如果男子打不落“汤碟”,将负担米酒和水酒的费用。有时有的姑娘在吊筒帕里装上牛肉,或放入自己信物,并预先将信息传达给她的心上人,但这个必须是神枪手,否则,姑娘的信物则会落入别的小伙子手中。

  “汤碟崩”活动,也有在丧葬中进行的,这种场合下的“汤碟崩”。叫“石锐崩”,即打在竹尖上的肉砣。死者的家属把吊有肉砣的竹子栽在家门前,肉砣用芭蕉叶包好,并备有足够的火药和子弹,请前来参加丧礼的人们打,以此赢得更多的枪声,枪声越多,死者的家属越高兴,因为在景颇族传统习惯中,死者家里的枪声响得多,便说明死者的亲戚朋友多。

  刀术 景颇族男子以佩戴长刀为为美,景颇语称“日恩途”,意思是“生命力”。长刀不仅是男人的一种装饰,也是生产必须的工具,并且作为朋友相交最贵重的礼品,有的甚至作为男妇女定情的信物。所以,当男孩出生后,外公、外婆首先要赠送一把长刀。作为孩子的长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都要都会孩子使刀。村寨里有拳师,还要专门请拳师执教。刀长近1米,齐头,刀鞘、刀把都各自雕有花纹、图案,讲究的还用金丝、银丝缠绕。由于长刀是男子随身携带,所以是景颇族男子在各种盛大节日、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之物。享誉各地的景颇族刀舞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文体活动。

  景颇族刀术的刀法,步法,动作其妙无穷。刀法有单刀、双刀、十字跳、五步跳、七步跳和三步砍豹等,步法轻盈,粗犷刚健变化多姿,动作主要是模仿生产劳动中的收、种、砍等动作,表现丰富的劳动内容和丰收的狂欢,也表现了战争的场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景颇族骁勇慓悍,顽强刚毅的民族性格。

  爬滑竿 是景颇族的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它通常由姑娘们发起,先立一根约10米高的竹竿于广场中央,竹竿最项端的那节竹筒里装满清油,稍加摇动,油便溢出,使竹竿光滑无比。竹竿上要挂上姑娘们精心绣制的筒帕(挎包),筒帕里还装有硬币一类的小物品。爬竿的小伙子们,绞尽脑汁,奋力攀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终能达到竿项者,屈指可数。

  陀螺 景颇族也善打陀螺,而陀螺很大。基本操作就很不容易,打出高水平更难,是所有陀螺中之王。

  景颇族的节日有全民性的传统目瑙纵歌节、生产方面的新米节、南瓜节、包谷节、青年人的能仙节等。

  目瑙纵歌节 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景颇族支系叫“目瑙”, 载瓦、龙峨、勒期等支系称“纵歌”,现在统称为“目瑙纵歌”,其本意均为“跳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一般为期2—6天,时间取双不取单。举行庆典活动时,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良好的吉祥之地作为场地,在场地中央竖立4棵目瑙柱,每棵柱上都画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正中间交叉着两把长刀和宝剑。紧靠目瑙柱是两座奏乐高台,围绕高台的木桩上挂有各种乐器,如鋩锣、大皮鼓等。以目瑙柱为中心,用竹片等围成一个圆圈,来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和来宾在“瑙双”(领舞)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鼓点,伴着豪壮的乐声翩翩起舞。相传在久远的年代惟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舞。一次太阳王举行盛大的“目瑙”庆典,邀请地球上的鸟类前去参加。雀鸟们学会“目瑙”舞后回到地上跳时被景颇族的先人看到,大家一同去观看并学会了跳“目瑙”舞,流传至今,成为一个民族盛大的庆典。旧时“目瑙纵歌”主要有山官和有财力的人主持,用于祭祀、庆祝农业丰收和战争而举办,还请董萨前来主持和组织,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杀牛宰鸡祭鬼魂。1980年以后,中断了20余年的节日重新恢复,其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屏弃了原来念鬼祭鬼的内容和程序,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新米节 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每年在谷子成熟未正式收割前举行。新米节前,主人将自己地里长的最好的谷子收回来,晒干,舂好,并备好酒菜。在节日的那天,邀请邻里来做客,用新米煮饭,让大家来品尝。在宴庆开始之前,主人要举行祈祷仪式,感谢谷魂和众鬼给了一个好收成,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蓄平安,获得更大的丰收。新米节实际上也是个交流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农耕交流会,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边谈论农事,谈论来年的计划。

  新谷节 居住在云南省的景颇族人,每年夏历八九月谷子成熟后,家家要举行新谷节。节日前一天,主人拣一捆成熟的糯谷,用插满鲜花的篮子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尔后邀请好友。节日这天,寨中男女老少和魔头至主人家,主人以酒迎客,互致问候。吃饭前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并由老人讲述谷子的来历。传说,天地形成后有了人类,那时什么草都能长山米粒,由人们随便摘吃。人们不劳动就有粮食吃,对粮食也就不看重了。看见老鼠、雀鸟、野兽践踏米粒,人们不去赶一赶,还拿米粒舂成粑粑,拿又大又软的粑粑给娃娃当坐垫。天神看见了,非常生气,说人太作怪了,嘴上吃着,屁股坐着,真不象话!天神一发怒。就把米粒全收上天去了。于是,人只得吃树叶山果。  狗饿极了,每天抬头望着天哭。哭了六天七夜,天神可怜狗,丢给拘一团饭。饭团才落地,就被填不饱肚的人抢去了。天神看见了,连忙给米粒穿上衣服,变成谷穗丢下地,人就用饭团跟狗换来谷穗栽种。稻谷扬花时,风把谷魂吹到天上去了,稻谷就长不好。狗就日日夜夜对夭叫,最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稻谷才长好了。因此,居住在云南省陇川县的景颇族人对狗很感激,每到吃新米饭时,总要先喂狗,并把吃新米饭这天叫作“新谷节”。

  采花节 景颇语称“思鲜鲜”或“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多为吉利之语。饭后,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乐。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能仙节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语洋芋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