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老师最讨厌的三种家长怎么跟老师沟通

No.1 保持日常联系 ◇每天接送宝宝时面对面交流:早上入园时找老师沟通,不是深谈的良机,不过也别忘了随便聊几句。此时老师很忙,要观察每个宝宝的情绪,检查必带的东西是否带齐等。你可以选择在过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宝宝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这时的沟通会比较深入,双方也会谈得很轻松开心。 ◇经常打电话沟通:如果你比较忙,在接送宝宝时没能有机会与老师好好沟通,不妨平时在比较适当的时候给老师打下电话,与老师交流一下宝宝的表现情况,电话联系是比较普通也较常见的一种家园联系方式。 ◇书信也很不错:在刚送宝宝入园时,写给老师一封信是个好办法。在信中要向老师传达这样的信息:宝宝的基本情况、在家的不良表现,以及你的教育方式与理念等,让老师尽快了解你的宝宝。同时让老师知道你是尊重他的。 No.3 配合做好家访工作 大多数幼儿园在宝宝入园前都会派老师进行家访,有些老师平时也会自己抽时间去个别家庭访问的,这对于宝宝顺利地适应幼儿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妈妈的你,应该态度陈恳,言行得体,切忌太过唠叨,更不要打听老师的个人问题,重点放在向老师详细介绍宝宝的基本情况,配合老师的工作,要让老师的家访能够顺利圆满的完成哦! No.4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在幼儿园里,两三个老师来照管三四十个宝宝的饮食起居、玩乐学习,并且还要留心到每个宝宝的情绪变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你千万不要以指责、对峙的态度去和老师沟通,要对老师的辛苦抱以感激之情。平时也应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思考一些问题,不要给老师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老师的一些疏忽更要予以充分谅解。你跟老师的沟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宝宝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这才是交流的意义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导语: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

  一、以礼待人,用微笑打动每位家长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园的工作也不例外,每天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我们老师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满脸的微笑、简短的问候接过孩子,用我们的微笑和热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在这一天里心情愉快,安心工作。

  在面对家长的态度不友好时,我们教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和家长争执,学会倾听,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景,都能轻松解决,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二、教师应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上一点小错误,有的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似乎没看到孩子的优点,总是向家长告状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需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三、以理服人,教师应耐心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曾经在小班时遇到一位家长向我提议:“黄老师,我的孩子在家里是单独弄餐,吃得很精细。你们这大锅伙食怕营养跟不上,也吃不惯,我就在家里让她吃早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先递给她一杯茶,请她坐下,让她先消消气把事情原委说清楚。我认真倾听家长的诉说,知道其原因,然后再耐心解释,告知幼儿园配餐是由专人负责,根据幼儿每天的身体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配置而制的;其次要让家长知道每天与其他幼儿共同进餐可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最后也对家长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表示虚心接受和及时改正。

  过后我还不时拍些她孩子在幼儿园进餐的视频或照片传给她,让她放心孩子在园的饮食情况。家长从我这里了解到了幼儿园的管理和正确的育儿知识,及时的改变了对幼儿园的看法,增加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四、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如今,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

  五、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以多样化、人情化的形式,让家长在轻松、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工作,并适时提出配合要求。打破以往老师是主人,家长是客人的模式。安排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参观所在班级,观察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知道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不足,调整自己对孩子学习的态度。

  布置家园联系专栏,向家长介绍每月及每周教育教学计划,宣传幼儿教育观念,指导保育、教育的经验与方法,介绍家长成功的育儿经验等。在布置专栏时,我们不仅让家长从我提供的资料中获取育儿的知识和经验,还给家长提供发表看法的机会,并将这些知识内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利用家园联系册,除了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外,我还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又开设了“温馨小语”栏目,向孩子说出老师的悄悄话,提出对孩子的希望;还增设了“我想对你说”栏目,方便孩子用图画的形式与老师讲话;“宝宝家信箱”则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

  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具细微的任务。”重视教育理念的引领作用;熟悉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探索适宜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师怎么和家长沟通】相关文章:

}

加入“了不起的爸妈”育儿社群(入群小助手:haoxueing),做轻松父母,让孩子发现自己。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园长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长们眼睛里只有一个孩子,而老师的眼睛里是全班的27个孩子。”家长虽然能理解老师,但是欠妥的沟通方式往往令家校互动变得难堪。

孩子上幼儿园后,家长和老师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学会这些沟通技巧,和老师关系不好都难!

1、 关键词:老师批评孩子

小孩已经上中班了,还是总说不去上学,说老师批评他,他在幼儿园确实比较好动,有时候老师说了他不听就会批评他。其他小朋友都是很开心去上幼儿园,他总是闷闷不乐的。怎么和老师沟通好这个问题呢?

先和孩子沟通,了解原因,老师为什么会批评惩罚孩子?是事出有因,还是老师故意为难孩子要区分清楚。

和老师沟通时,不要直接说老师的问题,通过和老师交谈分析孩子被批评的错误行为背后,有什么积极意图,可能是孩子希望获得更多关注等。找准原因后,家长可以建议老师但一定不是要求老师做一些动作和改变。可以直接说出你的建议,表明家长也希望能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并对老师的教育给予一定的肯定和相信。 最后,家长要认识到,和老师沟通只是辅助的解决办法,重要的是去摆平孩子的状态,调整孩子的感受和心理。

2、 关键词:孩子受伤

孩子刚入园有些不适应,有几次回来身上有被抓伤的印子,刚开始我觉得问题不大,可能其他小朋友不小心弄到了,可才上了不到1个月的幼儿园,这种情况出现3、4次了。问了孩子,孩子也没说怎么弄的。有和老师沟通一次,询问了原因,老师也没说什么,只说会多照顾下小朋友,但是后来小孩回来身上还是出现过抓伤。我怕我再问老师,老师会反感觉得家长不相信她,怎么和老师沟通会比较好呢?

如果孩子没有说明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受伤的表现太过关切,吓到孩子。在孩子心中这可能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而家长过度反应会让孩子感觉到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孩子没有说。家长可以尝试用随意一点的态度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愿意去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情。

另外,在和老师沟通时,不用就这一个问题专门去问老师,那样质问的意味太过明显。可以关心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老师聊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然后说一下,你发现最近孩子身上有抓伤的印子,问问老师知不知道情况。如果老师说不知道,家长可以请老师多关注下小孩,并表示感谢

3、 关键词:老师回避沟通

宝宝今年刚上幼儿园,一直是接送孩子放学的时候有和生活老师沟通的,主要是孩子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啊这样的问题,想和班主任聊一聊孩子其他方面的情况,但是每次微信或者电话找班主任,她都说很忙,没说两句就结束了,平时在家长群也就是发发通知,没有其他的话了。老师是故意回避,不想沟通吗?

这个问题的家长可能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太敏感、太过关切了。家长一定要意识到,老师也是有自己的私人时间的。并且一个班级这么多孩子,如果每个家长都过分关心孩子,那老师的确没时间和精力去向家长一一说明。

况且,生活老师已经与家长建立了比较好的沟通关系,如果家长关心的问题在生活老师这里可以得到解决,那就没必要再去问班主任。家长需要衡量好,想要了解的问题是否是重要、关键并且是生活老师回答不了的问题。如果确实重要,可以正式去和班主任沟通。

如果凡事都要去找老师的话,一方面打扰到了老师的正常私生活,另一方面说实话老师真的会烦,并不是什么好事。

4、 关键词:教学沟通

我家孩子今年中班后,开始有些手工作业了,我们班的家长好多都觉得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复杂了,比如让家长和孩子废物利用一起做一个玩偶,大部分都是我们家长完成的,孩子好像也没什么参与度。想和老师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在家长群反应了老师一直没回复,要打电话或者再当面沟通下么?

老师布置手工作业,是没问题的,也是在锻炼孩子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家长需要反思,是否是自己主动参与过多。家长可以给孩子建议、或者拿出一个分工合作的方案。具体操作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家长切忌不要代劳。

其次,家长容易过多参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家长不够有耐心去指导和帮助小孩完成手工作业,孩子磨蹭或者不会了,家长干脆自己来;另一个是家长也会要面子,是不是觉得孩子的作业做不好拿到学校比较丢人啊,如果有这种心理,家长自然就会自己上手。

布置这样的手工作业,是好事,增加了亲子互动时间也锻炼了孩子的能力,所以家长不需要就这个问题和老师沟通。如果是孩子能力培养方面出了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建议。

5、 关键词:老师不喜欢孩子

我家宝宝3岁5个月,今年上幼儿园。回来经常说老师不喜欢他,问他他就说叫老师,老师不理他。怎么和老师沟通这个问题呢?

这样的问题,家长在沟通上要有一定的技巧,你可以这样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回来跟我说他特别喜欢你,特别喜欢上你的课和你一起玩,不过他今天有点伤心。因为他最近想找你说说话,你可能在忙没时间顾及到他,他感觉有点伤心,感觉被冷落了。”这样说会让老师乐于接受,也让老师心里舒服很多。

在和孩子沟通时,首先要理解孩子失落的心情,和他共情。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去找老师,有什么事情吗?如果你发现孩子大小事都要找老师的话,孩子可能是太过求关注了。这时,你可以引导孩子,告诉他,老师也要照顾其他小朋友,如果老师没顾及到你,你可以做哪些事来缓解一下焦虑的心情。并且强调老师是喜欢他的,不是不理他就不喜欢他了。

6、 关键词:送不送礼

老师,这个月的教师节,我们班有家长给老师送了礼物,但是我没送,有点担心以后小孩在学校不受重视。关于送礼这个老师您怎么看

先了解一下,老师是什么类型和性格的老师。如果他看重这些,那就送,这样至少老师不会在学校为难你的孩子。如果老师不是这样的类型,并且也没有这样的送礼风气,那送不送礼就要看家长的意愿。其实有时候老师并不看重这些,家长送礼反而会让老师有压力。

所以说送不送礼看人,想不想送看自己

宝宝今年刚上幼儿园,老师经常在家长群@我说孩子的在幼儿园怎么怎么了,和老师说孩子的问题就单独跟我说就好了,刚开始老师单独跟我说了几回,后来又直接在家长群说了。其他孩子她也直接在家长群说的,别的家长也没说什么,但我觉得这样很不好,怎么再委婉的告诉老师呢?

如果不是只发你家孩子,所有孩子都发了,那其实没什么。家长感觉不舒服,很有可能是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一些不好的,批评的事情。这样的做法确实会让孩子家长觉得没面子。

我的建议是,既然已经和老师就这件事情沟通过了,并没有太大效果,说明这个老师的性格是非常固执的,并且也养成了这样的工作习惯。太多的沟通对老师可能作用并不大,反而会让老师反感。可以在家长会或者老师收集家长建议的时候,再提出来看看情况如何,不建议单独和老师去沟通。

改变他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我觉得家长要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感受。当你能够去正视这一切,不在乎外在的眼光和评价的时,心里也会舒服多了。不要企图控制外界让你去舒服。真正让你舒服的只有你自己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8、 关键词:沟通频率

孩子8月份上的幼儿园,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什么和老师单独沟通的。都是在微信群里群通知这样。和老师沟通的频率要多久一次呢?我也有点担心沟通太少老师不重视孩子,太多又不知道和老师说什么,怕老师烦?

家长要注意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不一定是你沟通多了,老师就会重视孩子。老师重视不重视孩子取决于老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如果老师本身是一个缺乏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沟通过多老师会很烦。当你发现老师是这样一个人时,如果可以最好是换班或者换园。

至于沟通的频率,取决于家长有什么样的事情要跟老师要沟通。如果是一些琐碎事情,就不要去说了。如果是孩子确实在家里或者幼儿园遇到了非常棘手的困难,需要老师配合,当然要找合适的机会向老师反映。要相信老师也能理解家长的心情,并且会照顾好孩子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老师最讨厌的三种家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