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逆袭的人有多努力前300天能逆袭吗 方法是什么?

最近有同学问,我300多分,我能够逆袭上一本线吗?

300多分,我想应该是每科都不是特别理想。所以这就需要你确定优先提分的科目,可以是一科,也可以是两科,在成绩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更不能想着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是很多同学都会不知不觉中犯这个致命的错误。

答案是肯定能。就看你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方法是否得当,如果都能做到,逆袭就会发生你的身上。

有的同学甚至在2个月内就能做到逆袭,当然,2个月的可能性虽然有,但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也不是一般同学能做到的。所以,你需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如果停留在想的层面,这个奇迹永远不会发生。

在高考总分为750分中,题目难度比例为:5:3:2,就也是说,涉及到基础部分的题占50%,中等为30%,高难度为20%。有也有老师说这比例为3:5:2,不管怎么样,你只要把握住前面的80%,也就是600分,一本线就不在话下了。

前面讲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集中力量办大事”往往会事半功倍。如果数学和物理都是50分的情况下,数学提到100,与物理提到100相比,其中的难度对比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你三大主科不太理想的话,一定是这三大主科优先选项。

你可能会说:“其它科目呢?我也不能靠一科、二科逆袭呀!”

是的,就是先重心在一科或者二科上,如果所有科目一起上,你可能坚持不了半个月,甚至坚持不到一个礼拜,你就会缴械投降了,终究还是回归原点。如果先重心在一科或者二科上,每科提50分,就有了100分。

与在原地打转相比,哪个更合理呢?

不光是学习,在工作中,甚至有的人一生都在这种选择困境中不能自拔。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里面有一个惊人的原理,当你在这两科上面开始取得成果时,你对于其它科目的学习也会变得认真,提分也是必然的事。

比如:你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运动运动。当你穿上运动鞋后,就跃跃欲试开始跑几步,结果一跑就跑了10分钟,跑完10分钟,你又想做几个俯卧撑,结果又做了10个俯卧撑……

如果说你只留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有穿上运动鞋这个动作,那就没有后面的跑步、俯卧撑……

说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了……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关于习惯养成的方法:微习惯策略。这也这也是很多研究人类习惯的专家所得出一个共同结论。

四、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微习惯策略就是把大的目标拆分成小目标,把所有的步骤拆分一个个小步骤,让它小到不能再小,小到你不可能完不成。

我们经常会定一些远大的目标:我暑假要背1000个英语单词,我寒假要把所有的课本复习一遍。结果呢?今天就这样吧,反正一天也提不了分,明天再说,循环往复。

最终的结果是:放假前信心满满把所有书背回了家,假期结束时,还是原封不动背回了学校。

1、写下你具体的微目标、微步骤

就像上面举的运动的例子,有了穿鞋这个具体的动作,有了跑10分钟这个具体的小目标,你就很容易去实现它,并且收获了更好的效果和成就感,下一次也更愿意去实现它。

比如,就每天早上英语阅读5分钟,没错,就5分钟,也或者再加上每天晚上睡前一道数学题。实现起来就这么简单,这样很容易收获每天阅读的习惯和成就感,其实当你真正进入状态时,何止是收获5个单词这么简单。

2、睡前检查每天的目标清单

写了目标清单,然后每天睡前检查一下,所写的清单有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话,睡前阅读5分钟,一道数学题是不是很容易。

3、打上时间刻度——砍掉拖延症

这是一个提升做事效率的绝佳方法,“给所做的所有事物都标上时间刻度”是我在跑步时偶然悟到的。

我平时跑步是属于慢跑,带着耳机,同样的距离,我有时候跑50分钟,有时候60分钟,时间都不等,但有一次我正在跑步时,需要处理一个紧急的事情,所以我只用了30分钟完成了同样的路程,我突然惊觉,原来这样可以让跑步效率更高,在后面的跑步过程中,我把每一小段路都预设一个时间,必须要这个时间内完成,效果极好。

后来,我不管思考写作,还是做任何一件事情,我都刻意打上时间的刻度,写作时就不再频繁拿手机,因为一拿手机大脑就开始提醒:不要浪费时间,否则你会完不成今天的写作任务。

当你有严重拖延症时,用这个方法极好。

五、甩掉老师的权威魔咒——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规划

我听过太多的家长和同学跟我说:老师,每天的作业做不完,根本没有时间来学习。

作业是啥?是为了巩固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你做作业的时候有达到巩固的效果吗?还是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你在做作业时收获了什么?

如果说没有,你得反思了,你做这个作业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你这就是在假学习,假努力,也就是说白白辛苦,却没有任何意义,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你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老师所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学霸可以高效率完成,其余的时间可以自由学习;

让学渣们完成作业,是为了保住那可怜的一点点分数,不至于完全放弃。

而你如果想要更高的分数,绝不能仅仅是完成作业上,绝对不能傻傻的跟着老师走。

老师和学校只是你的辅助,要有自己的学习规划,自主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才能任你拔尖!

最后,祝你提分顺利,高考金榜题名!

}

全文共146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15秒

高考真的可以“逆袭”吗?

【一】全日制封闭管理 

很多考生在高考前1至2个月内,由于身心原因,很多努力是看起来的“假努力”和“无效努力”,特训营的全日制封闭管理,让学生“一起学、一起吃、一起住”,可以保证平均每天8小时讲课、3小时过关、2小时自习内化、2小时答疑复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冲刺效率。 

更有超严格管理,奋战几十天,闭门修关。特训营学员全部为冲刺状态,每班均配备班主任及管班老师督促学生学习并管理学生日常生活饮食起居。

课堂管理:手机上交,管班班主任进班听课,及时为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动态。

课下管理: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学习状态。

住宿管理: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为孩子营造安全温馨的住宿环境。

餐饮管理:学生食堂,美味可口的菜肴、新鲜水果、各种饮品一应俱全。

全方位管理:校长、管班班主任、授课教师、答疑教师、宿管教师、家长六方无缝衔接。

【二】“讲→考→过关”的科学备考战略 

抓住高考命题规律高频重现

确保“一听就懂到一考就会”每个必考点能达到7轮以上的讲考重复

过关当日事当日毕,问题绝不过夜

名师分小组在三个时段对学员进行一对一针对性过关讲解、答疑

临近一天的特训后,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答疑:

(1)回看高清课程视频复讲;

(2)名师现场答疑,处理自训题和复讲仍没解决的问题。

分层教学入学测试,按成绩分班,有针对性教学,短时间内夯实基础,强化应试技能,快速大幅提升成绩。

精细授课小班精细化教学,个性化学生辅导。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师-管班班主任-学员-家长"的学习衔接沟通体系,确保学生吸收所学知识。 

私人定制每天授课8小时,结合考生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

通关训练每日通关、每周检测、每月考试,三轮复习、四次大考、省市重点同步全真模拟演练,强化提升应试能力。

七色光 · 王后雄教育高考特训营

2019高考的“逆袭王者

全国线上1000家“云教室”

2019高考第12届特训营

2019年4月16日6月4日(50天特训营)

2019年5月1日6月4日(35天特训营)

实现500甚至600的高分

我们始终坚守名师做教育的根基和底线,所以在教学硬件环境优化、半军事化管理、按成绩分班等特训软实力方面,没有做到尽善尽美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届,周上游同学入营前559分,高考620分),(谭敬同学入营前380分,高考588分),24人从特训走进了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有256人取得了600分以上的佳绩。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育家、研究生导师、全国教育改革“十佳”教师、黄冈市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他主编的《课堂完全解读》、《重难点手册》、《化学竞赛跟踪辅导》等各种中学教辅书籍有

授课名师均来自“王后雄全国名师苑”,王后雄全国名师苑的入选基本条件:

(1)王后雄全国畅销教辅书学科核心编委;

(2)知名高中(百强高中)学科名师


附:2019高考备考战略讲座

主讲人:王后雄教育物理名师:黄修诚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觉得不错?就点这里↓↓

}

  今天华图小编继续给大家分享关于国考的上岸经验谈,从他的成功上岸的经验中你也可以收获些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可能是因为自己专业(美术)比较冷门,不好就业,所以一上大学就开始琢磨毕业以后干什么。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下定决心考公!说是这样说,但那个时候非常没有信心,一是想到自己作为艺术生基础比较弱,二是对口岗位比较少;所以在这里告诉那些在备战公考路上犹豫不决的人,你们基础比我好,岗位选择也比我多,我能上岸,你们也能!

  在决定考公以后,我就开始着手复习。首先做一张往年的行测卷子,看看自己哪个模块比较强哪个模块比较弱,强的继续保持,弱的要重点突破。

  做完以后发现行测只有39分,申论只有44分。所以我对于行测的战略就是数量放弃,常识看命,重点放在言语、判断、资料分析3个科目上。

  但后面我渐渐发现这个战略是错误的,因为基本大家都是这样做,而且如果观察那些上岸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逻辑、言语、资料都不差!除非你这3个模块正确率能对90%以上,否则一旦别人的数量比你好,你将分分钟被PASS!

  所以除了正常复习言语、判断、资料分析,我开始在数量和常识这两个模块寻找突破口,因为这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并且短时间难以提高的。

  在常识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我会刻意去看一些常识节目,多关注收藏一些常识推送,没事就看,有空就刷,坚持下来会练出一种做题的敏感度,看到题目就可能隐隐约约猜出答案,可能这也是我在广州市考常识正确率80%的原因吧。

  对于数量,我想说,要上岸的话,可能就是比别人在这个模块多了几分,所以数量一定不能放弃。不过我复习了好久,像行程问题、日期问题、余数问题等等都看了,发现效果还是不好,而且就算做出答案也会浪费很多时间,根本不划算。所以我的技巧就是把重心重点放在某几个题型上,比如数量就专门复习几何问题、行程问题,考试的时候认真做这几个题型,其余如果时间不够可酌情去蒙。不过我很幸运,广州市考15道数量有5题是数字推理,如果你认真复习的话这5题是完全可以全对的。

  再说申论。艺术生你们懂的,作文就是一个字——“差”,概括题更不用说了,总是抓不住重点或者提炼不准确。后面向一位师兄请教,他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申论其实只有一种题型,那就是“概括题”。平时多动笔练习,再多看一些人民日报等时评文章,我相信假以时日你的申论一定不会差。

  关于面试,对于题目的思路分析和素材的积累运用是基础,另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信,无条件自信。除了声音大、无颤音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眼神,眼神一定要坚定,展露自信的气场。

  第一次公考,小试牛刀,2017年国考(铁路公安对口专业),行测58.5,申论55,公安基础66,没进面。

  第二次,2017年河南省考,三不限(戒毒所)。行测64,申论69,进面。面试没报班,折戟(进面了一定要报班,不要省!),不过从这次考试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信心!

  第三次,2017年江苏省考,三不限城管,第32名败北。

  2017年广州市考民政局,对口专业,第四没进面。

  2017年江西省考128分,笔试第三进面,其实这个分数已经很高了,这一年江西省纪委进面才125,我还报的是乡镇,就是为了求稳。但一般好的岗位和差的岗位两个极端容易出现大神,中庸报是最佳选择。

  备战公考的这几年,自己的意志变得更加坚韧。每到周末就跟着粉笔的模拟题练习,上午行测,下午申论,为的就是下一次能上岸。刚开始准备广州市考时我并没有花很大心思,因为岗位没有我对口的专业,报的又是三不限。但我没有因为这样就放弃,想着万一上了呢?当时的状态可以说轻装上阵,毫无压力。

  记得考完我爸打电话问我考得怎么样,我笑着告诉他如果这个岗位能上岸,其他岗位我都能上岸!接着去粉笔App估分,行测78分,吓了一跳,心想可能真的有戏。成绩出来后,第二名,我内心既兴奋又紧张,之前的经历告诉我逆袭真的很难,不过一个朋友提醒我说你这岗位是不限专业,分数可能和第一名压得很紧,于是我迅速进入面试备考阶段。

  在候考室,我见到了岗位第一名,得知他笔试分数只比我高0.5分时,隐隐感觉上岸有望。在面试的时候沉默已久的力量在此刻得到了爆发,面试79.85全场第一,岗位第一名面试全场第二79,最后综合分只比他多了0.056分...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宠儿。

  前几天广州市考第4批公示,看到了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忍不住哭了出来,叫了出来,路上所有人都看着我。我知道自己走过的路只有自己才知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看到了吗?我能上岸,你们也能!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无论你的专业是否冷门,学习基础是否过硬,只要你有一颗学习的心,一切都没什么不可能的,成功上岸,相信你也可以!加油吧,各位考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逆袭的人有多努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