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培星有几种发布考试的方式?

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湖州交通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开好局、起好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年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各项重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现将2021年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围绕学校总体工作部署,深化德育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挥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立德--思政教育,献礼百年华诞,完成市级德育课题1项。启智--普及红十字应急救护“开学加一课,毕业加一证”,接待新疆阿克苏地区、嘉兴平湖等地红会参观,获得浙江省红十字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健体--10月举行了全院秋季田径运动会,同时与湖州市足协联合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挂牌成立。在市阳光体育竞赛中,排球获得市第一名,篮球获得市第二名。向美--舞蹈《春上蚕时》获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金奖,舞蹈队参与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共同主办的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诗画文艺演出活动。崇劳--制定学校《劳动教育方案》,家校社教育相结合,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氛围。获得浙江省健康促进铜牌校、湖州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湖州市平安校园最高等级5A级等称号。

学校2021年毕业生共814人,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为96.7%,其中,直接就业人数85人,就业率达100%,平均就业工资3514.2元,均高于去年。升入高等教育729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9.56%,比去年增加11.29%。

学校关注学生终身职业服务发展,通过教学课程、专家讲座、企业文化进校园等途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随着中职生就业率、人职匹配度日益提高,将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地植入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忠诚度和热爱度。对毕业三年后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毕业生在原行业就业111人,职业稳定性占71.2%,小部分已经担任车间小组长,实现职业晋升,月平均工资为5756元,是三年前的168%。

学校在创新创业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依托学校三大主体专业,建立专业群和创新、创业结合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模块,相关创新创业作品本年度共荣获省赛二等奖2个、省三等奖2个,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4个。

同时,2021年建设完成了“物流装备技术创新工坊”,打造“物流装备技术创新师生研修体系”,并以17物流班级学生为试点。截至11月,师生创新团队已经完成扫码出库机器、分拣快递运输车、快递包裹起重机三个模型及一个扫码出库机器的工业级产品实物。

学校通过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展“交通学子进企业”、“优秀毕业生进校园”、“大学生SYB培训”等活动做好职业试航和榜样引导。在毕业生和实习生自主创业中,由学校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和实习班主任结对指导创业学生,从政策解读、创业理念等方面对创业学生进行帮扶。

(五)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

学校建模工坊二期工程“中国古桥馆”正加紧桥模制作,已完成“潮音桥”、“双林三桥”等23座湖州著名古桥独立模型设计和制作。并于11月以“湖桥古韵·山水清远”为主题参与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艺术工坊现场展示活动,全省仅13家单位参与展示。

5月,洪正方船模工坊接待了湖州市老科协领导参观,探讨传统工匠技艺传承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融合。同时11月举行“东方之星”号船模捐赠仪式,船模赠与中国航海博物馆用于展出。

学校由“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延伸出“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方案科学性”、“教学资源有效性”、“社会服务支撑性”、“培养目标达成度”等系列依据,从而更精准地提出专业调整方案,促成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如汽修专业在原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钣金与涂装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工业机器人和大型客货车驾驶人职业教育新专业;物流专业在原有企业物流、商贸物流的基础上,新增国际货代专业,根据物流产业智慧化的要求,增加了物流装备技术专业方向,同时成功引起入校,湖州万智供应链管理和湖州三和自动化有限公司依次入驻,企业导师、师傅和专业教师一起双师共导,开展新媒体电商和物流装备制造的实战化教学;路桥专业在路桥施工为核心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工程检测、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测绘、工程监理)等专业。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积极推进“三教改革”。2021年学校新增12名高级技师,5名1+X考评员,并继续开展教师招聘工作壮大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多位专业教师参与了省物流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建设,编写了8本活页式专业实训教材,完成了多门专业课程的课件、教案、微课视频、操作视频、题库等资源建设;两位教师主持省课改教材的资源建设工作,副主编“十四五”国规教材《电子商务与物流》(高教社),获全国优秀教材评选(教育部)二等奖。

学校全力推进“生态课堂”,改革教法,开展项目法、任务驱动法等,尤其是汽修专业以实体教法改革为导向生成教学成果--复制毛主席阅兵用车,此项目成功获得教育部职成司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收录,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签发,发布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官网上,并通过学习强国、湖州晚报、南太湖号、湖州教育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并在湖州市档案馆举办的“建党100周年展览”中展览一周年。

(三)落实高职扩招任务

学校高职共三个年级7个班级270位学生,2021年下半年,高职专业在之前的汽车类和商业类两大专业的基础上又拓展建筑类。

上半年,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特色进行有侧重点的复习备考:高一重点抓课堂教学,配合学校的面向人人普测,把好基础关;高二重点抓复习效率,推行高职复习样板课,结合现场听课和钉钉直播,组织老师们进行课堂研讨,逐步提高高职复习课堂效率;高三跟随省联合体考试的步伐,踩准高考的各个时间点,冲刺高考。6月高职考,学校考生上线率达100%!

下半年,学校针对高职扩招进行重新规划,成立高职教研组,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作保障。高职各班全面推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方案,团辅+个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逐步梳理高职教学团队,让老师专心潜心进入高职教学,只做高职教学。同时面向社会人员招聘外聘教师,扩充高职团队。组建高职学科教研团队,以形式多样的高职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在三大专业中全面铺开,与多家省市级优质企业展开深入合作,获得行业企业高度好评。同时在学生技能成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训室建设、实训设施设备完善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提升,达到校企地三赢!

汽修专业与浙江大东吴汽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湖州本地通用品牌5家汽车4S店、湖州奔驰、玛莎拉蒂4S店、湖州公交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以“小班化、一学徒双导师”的研修模式,高质量培养“精英学徒”。物流专业与湖州长运祥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唯品会华东运营总部、湖州保税物流中心、湖州鑫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湖州三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在工学交替企业研修、项目方案体系建设、校企深度交流融合、引企入校基地研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不同阶段和方式的学徒实践,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的岗位适应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路桥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和企业实际需求,创新“一班多企”方案研讨,与湖州交工集团、湖州正通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公路水运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州规划设计院共同开展了校企合作论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段培养,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1+X”证书制度试点

2021年,学校汽车油漆调色与喷涂、物流管理、建筑识图先后获得教育部许可的“1+X”职业技能考核站,共有7位老师取得了“1+X”考评员资质。6月,在油漆调色与喷涂职业技能项目初级考核中,首批20名学生参加考证,证书通过率达100%,远高于国内院校“1+X”证书通过率80%的平均水平。并计划12月组织并开展油漆调色与喷涂职业技能项目“1+X”证书(中级)鉴定。10月,40名学生参加了建筑识图1+X初级考证。11月,拟组织并开展物流管理“1+X”证书(初级)鉴定和12月(中级)鉴定。

(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从编制配备、教师招聘、教师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始终关注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努力把专业教师培养成既能承担理论课,又能承担实训课的“一体化”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广度及深度,积极聘请企业高技术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七)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为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和企业提供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径,学校各专业持续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

汽修专业与湖州本地知名汽修企业组成“通用”集团,开展了“通用”品牌现代学徒制,共开展机电、装潢、钣金、售后四个岗位轮岗实训。物流专业以学生技能与素养“双提升”为目标,以企业需求与岗位标准为基础,建设符合湖州地区实际,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符合学生学情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湖州及其周边物流企业培养“对口”技能型人才。城轨、路桥专业与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合作共赢的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学校和企业探索并建立了一体化育人协同机制,在具体实施中通过校企合作落实六个共同。

(一)政策保障的落实与成效

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具体落实与成效如下表所示。

表1相关教育政策文件和学校政策落实情况

(二)财政专项保障落实与成效

财政专项保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学校中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1.23万元。学校依托专项资金保障,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各专业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教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文化引领、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

学校根据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成立防控办公室,专门协调教职工、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学校人员进出、行程管理、个人防护等工作。防控办调整完善了《湖州交通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方案》、《湖州交通学校体温异常处置程序》等一系列防控文件。强化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对于必须进入校园人员一律实行“亮码、测温、登记”手续。加强校内师生监测,教师层面:每天在钉钉上定位签到,实时掌控教师员工每天的动向,取得防控的主动权;学生层面:每天在班级群上报“健康码+行程码”信息截图+体温情况。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根据“应种尽种”原则,教职工接种率达95.52%,学生接种率达99.01%,下阶段将强化教育引导工作,争取“清零”。

1.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学校为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根据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每年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

2.完善质量监管评价机制

学校正确发挥评价的监测、诊断、指导功能,支持现有专业机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学校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同时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参与评价。通过专业组织的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切实提高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自觉性、针对性,提高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和满意度。

3.加强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班子始终把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放在第一位,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工作步调一致。一是推进学习型班子建设,根据当前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明确班子成员学习内容,做到组织、人员、措施“三到位”。二是以建设效能型班子为重点,促进团结协调增效率注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班子成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在各自分管工作上,模范带头,真抓实干。三是强化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充分发扬民主,通过竞聘上岗、党员志愿者、新老结对等各类形式,增强了学校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紧迫感,优化了用人环境。

学校积极推进市教育局的“万兆网络进校园”项目,1月接入中国电信500M互联网与千兆教育网出口,新增多项信息技术设备。修订完成《数字校园五年()行动方案》,并于7月开展一期项目建设,与湖州联通公司、阿里钉钉合作创建自建应用“拾光校园”。同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教育魔方”、“湖教钉”等应用建设情况,不断开展教学、管理与服务应用探索,力争实现学校治理业务全在线和治理数据全贯通。

学校对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替换升级,实现食堂超市刷脸消费结算并将数据对接至“拾光校园”;同时在学校技师楼配备希沃智能设备,完成1间新型教学空间教室与9间普通智慧教室项目建设,供学校教师开展精品录直播课活动。

学校拥有大量符合信息化教学应用环境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包含相关视频、教案、课件等资源。朱汉楼网络名师工作室共建设有17门微课程,浙江微课网上共建设公布的课程有2门,其中《汽车美容与装潢技术》录选2020年度省级微课程。学校全面开展信息化2.0提升工程,通过新型教学空间的直播课程,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一)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充分利用区域与自身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国内外教育文化的交流,汲取国外先进的理念、思路和方法,从而开阔学校的眼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1.走出去——开拓视野

每年五月,学校师生代表团赴韩对潭阳工业高等学校开展交流访问。通过欢迎仪式的民族特色节目,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两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访韩期间,不仅走进课堂感受韩国的职业教育,还参观了潭阳郡郡府、全罗南道教师培训中心、光州朝鲜大学、济州岛工业高等学校等机构,感受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理念,同时还饱览了济州岛、光州、首尔等地的风景名胜,零距离了解韩国的政治、文化和民众生活,体验韩国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既拓展了思路,又开阔了视野。双方的交流访问活动受到了韩国《光州新闻》、《光州日报》等省级媒体的报道。

2.迎进来——增进了解

每年九月,潭阳工业高等学校师生代表团应邀来院进行回访,学校为韩国的师生献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中韩学生同台献艺,师生精彩的表演深受韩国师生的赞扬。韩国学生还走进实训室观看汽修学生演示车辆排故,走进课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在校期间,他们还走进班级开展联谊活动,中韩师生们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拉近了两国学生的距离。访问期间,学校还安排韩国代表团参观了湖州博物馆、科技馆、大型汽车企业等地,同时游览了杭州西湖和上海外滩,让韩国师生充分感受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3.短期留学——深度交流

为了使中韩职业教育交流更加深入,2013年起两校又开启了互派师生短期留学这项崭新的交流模式,我校每年选派三名优秀学生和一位带队老师到韩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短期留学,这项举措在湖州职业类学校实属首次,为学校走向国际化学校迈出了新的一步。

年,由于新冠疫情,此项交流活动也被迫暂停。但是,两校之间还是通过网络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让两校友谊得以延续。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不断地沟通交流中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韩国一海间,汉江长江水相连”的绵长情谊。

学校在一如既往地组织出租汽车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经营性道路货物(旅客)运输驾驶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湖州市首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增设了“湖州市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登记”项目,负责做好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审核管理工作。该项工作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系统内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学时认定工作。

学校对毕业生开展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通过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创业理念渗透、企业用人需求资讯推荐、就业创业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帮助每一个毕业生落实工作,实现优质就业。在今年直接就业的85位学生中,汽修农机专业73人,物流农运专业10人,商业高职和路桥专业各1人。除当兵4人外,其余学生分布在长兴吉利、湖州久立、唯品会等规模以上企业,湖城各品牌4S店等中小微企业,为湖州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以及省人社厅等18部门《关于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自身优势专业,致力于发挥职业院校培育青年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聚焦提升青年群体技能水平,助力我省“金苗”培训计划的落实;通过深入企业与管理层进行对接和沟通,先后与南浔区的浙江湖州新京昌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吴兴区的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日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明确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以及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保证学员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参加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截至目前,已为签约企业2000多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年轻职工开展钳工、电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培训,助力其成长为“现代工匠”。

同时,协助政府、行业完成汽修、物流、路桥产业人才发展规划调。2021年4月17-18日路桥专业师生七十多人为湖州市十四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二环南路、三环东路”畅通工程的前期设计单位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协助完成了交通量调查,提供了该路段12个观测点48小时不间断的交通量观测数据,共计3.5万辆的车辆通行信息,为该重点交通工程的前期设计规划工作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2021年整年路桥专业师生参与湖州市重点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湖杭高速连接线”工程,担任了项目工程监理、工程现场检测(第三方)等岗位工作,获建设单位高度评价。7月中旬受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委托,完成了湖州塘口大桥的无人机测绘和检测项目,开创了湖州地区无人机桥梁测绘与检测首例工程应用。

学校在市合作办、南浔区委区政府、四川广安区教科体局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抓住东西部协作的“东风”,积极主动对接,拓宽合作领域,加快实现优势互补,助力欠发达地区,努力开创共赢之路,2018年-2020年圆满完成了三期东西部扶贫协作研学班项目。2021年第四期来自四川广安的20位学生已顺利到校。通过丰富的研学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将来回到四川广安,建设家乡实现共同富裕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2021年,学校获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后,成功开启了依据职业技能标准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模式。紧紧围绕我市“聚焦产业振兴,在区域发展中赶超进位,奋勇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排头兵”的目标,根据自身实际以及区域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聚焦本市汽车服务市场需求,分期分批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二手车鉴定估价师和汽车维修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组织浙北大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收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这是学校首次面向社会开展的收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成功举办湖州市第六届邮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吴兴区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助力从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为有效提升全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根据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这两个机构所承担的培训项目,分别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申报工作,并成功认定为“湖州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1.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学校组织取得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证的老师们,分赴本市以及舟山、宁波、杭州、嘉兴等地的100家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实现评审收入146万元,技术服务到款率为100%。

学校路桥专业与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签订无人机测绘服务合作协议,获得费用30万。

2.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为全面了解湖州交通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需求,进一步明确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桥梁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桥梁,学校负责的课题《湖州综合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申报了湖州市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的智库课题,申请到10万元专项研究经费。

3.面向社会成员培训到款额

学校通过积极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等从业资格培训考证,汽车维修工、二手车鉴定估价师和收银员等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消防设施操作员(五级、四级)职业资格培训以及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出租汽车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经营性道路货物(旅客)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等,不断加大服务行业和社会的力度,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和考证服务9280人次,实现培训收入259万元,培训到款率为100%。

自2019年1月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三服务”活动以来,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队先后与湖州力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湖州申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本地企业签订了应急救护培训协议,并下到企业一线为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作为公益普及活动,学校老师在“三服务”项目结束后仍坚持送技能入企业,坚持无偿服务,体现了红十字奉献精神,《湖州日报》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学校1位老师荣获中共市委颁发的“全市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3位老师荣获“湖州市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称号。

学校强化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学校党委、各支部定期组织开展“扶贫帮扶送温暖”活动。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帮扶对象,积极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2021年9月学校师生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汽车维修工赛项,褚斌杰同学获全省第五名,杜奥林同学获全省第十名,沈霖锋老师获全省第七名。通过本次比赛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提升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为更好服务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打好基础。

学校承办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研修班”,促使参训人员加深理解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一)技能人才能力要求不断提升

学校各专业都面临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从操作型、技能型为主向复合型、技术型人才转变。这就对各专业无论在人培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师资还是实训环境打造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需要学校与时俱进,根据产业升级情况和人才能力要求进行人培方案的制定,并完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不断加强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提升的基础上,继续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从而提高师资水平。

(二)部分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部分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实习意愿不明确,实习时不愿意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偏弱,在人际关系、企业环境、受挫折能力等方面适应力弱,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导致频繁换岗。

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融为一体,以“坚韧沟通宽容跨越”桥文化为引领,从学生入学开始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接触期、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等不同阶段组织不同形式的指导任务,以课堂为主阵地,在课程实施教学中树立职业信念;以德育为主旋律,在学校班级活动中积攒核心素养,以企业为主战场,在顶岗实践实习中提升职业素养;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逐步了解个性特点和职业取向,感受职场环境,多方位积累知识和能力,最终有效提高就业择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高技能人才培训规模不足

随着国家对于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学校办学规模要求,年培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规模不低于1000人次,实现高技能人才培训规模的突破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学校需要在原有专业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在专业结构及设备投入上进行调整,扩大高技能培训规模。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技能提升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政策公众知晓度,营造崇尚技能、鼓励技能提升、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熟悉了解相关的政策,共同促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心语”心理健康辅导站成立于1996年,是学校的四大德育品牌之一。学校获得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健康杯第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先进单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心语”心理健康辅导站被评为“湖州市中职一级心理辅导站”,2017年,升级为“湖州市心理辅导一级站”。2019年被评为“湖州市巾帼文明岗”。

目前,“心语”心理健康辅导站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在硬件上配备了团辅室、个辅室、发泄室、音乐放松室、档案室、测量室等较为齐全的功能区,来满足日常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辅导站拥专职心理老师2人,兼职心理教师50余人,致力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学校提倡“123,全员心育”的心理工作理念,即利用“一个体系”、“两支队伍”、“三点创新”,全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一、一个体系:“心理激励”体系

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激励学生成才的目的,我校在心理教育上实行“心理激励”教育体系,做到“八个一”。即一课(心理健康活动课)、一坊(心理工作坊)、一月(心理健康活动月)、一剧(校园心理剧)、一班会(班级主题班会)、一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一召回(实习生心理激励)、一氛围(校园环境的心理激励氛围)。

(一)一课:心理健康活动课

我校将心理健康活动课纳入学生课表,定课时,计学分,有计划,安排专职心理教师授课。在此基础上,还要求班主任利用班团课、道德课传授心理知识。

(二)一坊:心理工作坊

我校的心理工作坊主要面向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开放,提供个别辅导、小组辅导,情绪宣泄放松、心理图书借阅等服务。工作坊设有心理信箱、心理电话、心理QQ,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写信、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心理预约和心理咨询。

(三)一月:心理健康活动月

每学期,“心语”心理健康辅导站都会组织“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月和11月。2020年上半年,我校开展了“生命健康”为主题的心理活动月。2020年下半年开展了“阳光运动阳光心理”为主题的心理活动月,组织每位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学校还与海岛俱乐部合作了羽毛球社团,由专业教练定期指导,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一剧:校园心理剧

我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心理剧大赛。通过学生“自已演,演自己”,把“小生活、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优秀的心理剧还会被拍成视频全校播放。2020年12月,开展了“心理护航在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话剧活动月,并举办了学校第五次心理话剧大赛。

(五)一班会:班级主题班会

心理主题班会活动由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站指导,各专业部、各班根据本专业部、本班级特色制定不同心理激励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各班主任进行授课,专职心理老师和各部长进行随堂听课,课后点评。

(六)一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中职生了解自己,明确目标,制定规划。2020年11月、12月,我校分多批次对高级工班的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七)一召回:实习生心理激励

一直以来,实习期是学校心理工作的盲点。为此我校建立了“实习生心理激励”机制。学校为每位实习生配备了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每个月至少与实习生联系一次,亲自去实习单位检查指导一次。每半个月,学校还要求实习生返校半天,参加实习生心理讲座。实习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记录,并反馈给心理辅导站。

(八)一氛围:校园环境的心理激励氛围

心理健康辅导站利用心理广播、心理橱窗为全校宣传心理保健知识。在各班的教室文化中,还增加心理知识元素,有心理书架、心理宣传栏、心理黑板报等,营造校园环境心理激励氛围。

辅导站是全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领导团队。学校德育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学生处处长王欢欢任副组长,专职心理教师屠琰任辅导站站长、副站长。辅导站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心理培训和考证。这支教师队伍在学校心理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0年心理辅导站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对教师心理证书的培训力度。

我校的学生心理队伍由心理部、各班心理委员组成。学生队伍承担心理预约、心理话剧编排、心理视频拍摄、心理社团活动等工作。由学校心理专职老师进行指导工作、定期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心理工作者,更好地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朋辈关怀,填补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盲点。

在踏实本职的基础上,团队又力求开拓创新,通过打造三个工作小组,进一步建设校园心理文明,打造心理工作品牌。

(一)高危学生工作小组

携手安全办,将校园危机干预工作定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小组由学校6位具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组成,承担学校高危学生的排查、建档、咨询、跟踪等工作,指导班主任,与安全办建立无障碍信息通道。通过心理教师的介入,高危学生能及时得到转介和治疗,极大地减少了校园安全隐患。学校多次获市级“5A级平安校园”称号。

今年,辅导站完善了《湖州交通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实施方案》,制定了《湖州交通学校学生危机筛查与干预手册》,并利用全体教职员工大会、班主任会议、新教师培训等平台对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危机知识的培训,提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发现危机学生的能力,规范处理危机事件流程。

(二)心理讲堂工作小组

携手专业部,打造具有专业部特色的心理讲堂。讲堂的主题内容丰富,涉及新生适应、男女生青春期教育、高职考考前放松、工学交替岗前心理培训等内容。讲堂的形式多样,有心理讲座、心理游戏、心理剧表演、户外心理拉练等多种形式。

心理辅导站邀请优秀班主任韩建平老师为我校女生开设女子心理讲座,还邀请湖师院心理系老师宋明华老师为学生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讲座。

(三)亲子心理课堂工作小组

携手学生处,建设具有交校特色的亲子心理课堂。辅导站将家长纳入学校心理工作体系中,探索亲子心理课堂教学体系。工作小组还将研究成果凝练成论文《中职亲子心理课堂的探索与思考》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学校召开全校家长会,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施惠琴老师和屠琰老师分别开展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和《疫情期间如果调节心情》的心理讲座。

四、提升科研,热心公益

随着心理品牌的不断提升,“心语”团队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科研活动。近几年来,共有四十余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教学设计及案例在各类市级比赛中获奖、发表。胡传德校长、温建华副校长、王欢欢处长、团委罗敏杰书记、屠琰老师分别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封面人物。

在中国提倡“全民健康”的新时代,教师的社会使命感,促使“心语”团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公益活动。团队协助吴兴区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活动;参与湖州社会心理学会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团队还多次接待韩国学校来访,接待省级、市级领导和兄弟学校参观。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扬帆远航。在今后的工作中,交校“心语”心理健康辅导站将继续以建设“心语”心理品牌为目标,通过不断优化“全员心育”工作系统,使心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改革发展示范校,近年来,湖州交通学校自觉践行责任与担当,紧密结合湖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实际,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拓宽服务社会领域,特别在致力于为行业和社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每年交通运输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风险隐患仍然很多,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仍有发生,特别是2020年6月13日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给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不断增加,诱发火灾的因素也呈增加态势。火灾事故常有发生,公众消防意识薄弱及消防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主题,从两方面入手,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提升员工安全生产素质。

(一)达标评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各企业的第一要务。学校利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物流、公路与桥梁三大省级示范专业的师资优势,并将这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熟悉相关企业运行流程的专业教师,输送到国家和省级有关院校,通过系统的培训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资质;在此基础上,申报并顺利获批“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三级评价机构”资质。该机构成立以来,重点围绕两方面开展工作——

1.深入企业开展咨询,协助达标

为确保参评企业能够科学规范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早日通过达标评审,我们组织评审人员深入参评企业,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相关要求,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咨询和指导,协助并推动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要求。通过面对面的评审咨询,一方面,结合所到单位的实际宣贯了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政策和法规,进一步扩大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使参评企业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2.按照标准严格评审,确保质量

一是严格按照评审计划和任务分工实施评审。每到一家评价企业,由三名评审员组成的评审组首先向企业介绍评审流程和方法,然后按照评审计划和任务分工实施具体的评审工作,通过提问、交谈、检查安全基础管理和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查看相关会议记录和台账档案、进行现场检查与抽查等一系列方式,获取客观证据,如实记录考评工作,形成记录文件并存档;所有评审记录,力求做到客观、真实、详细、证据充分。

二是严格按照评审实施细则和标准进行评审。分别从企业的安全目标、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装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队伍建设、作业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治理、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等方面,逐条进行认真细致的对照,给出公正客观的评审分值和评价。对于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参评企业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本着严格评审、确保质量的宗旨,对一些首次评审未能达标的企业,多次上门督促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真正使安全评审成为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助推器。

(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素质,是预防事故的必由之路;而提高安全素质的一个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就是安全教育培训。为此,学校设立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员考核点和安全教育培训基地等,重点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

1.确定安全培训项目,精准服务。通过深入行业管理部门和基层企业走访调研,并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我们将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确定为企业安全生产关键岗位人员,具体培训项目分别为: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资格培训、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押运(装卸管理)员从业资格培训、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培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轮训等。

2.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完善硬件。投入近100万元购置消防实训教学设备,分别建立了消控中心、水系统、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和消防器械室等五大实训室;同时投入资金对安全考核鉴定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使考场环境、网络和监控等均达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

3.优选教学师资力量,保证质量。为更好地优化、深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切实加大与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力度,在安排本校专业教师担任授课任务的同时,由合作部门提供专业师资上的支持,安排资深的安全生产管理专家和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的资深教师充实到安全教育培训中来,以深化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专业领域前沿动态研究等方面的教学,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学校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评审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其特色和亮点,被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一)为确保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学校已完成358家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业务咨询和达标评审,为推动业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几家接受评审的企业还专程送来《感谢信》,感谢评审员们不辞辛劳的精心指导。评审完成后,我们还跟踪了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达标评审的企业,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二)为提升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2019年以来,学校紧密结合“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主题,累计开展各类安全培训考核等3000多人,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素质,特别是学校设立的消防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浙江省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的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职业资格培训班、为宁波市有关企业举办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班等,有效地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安全培训服务高质量开展的前提保障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坚持把安全培训服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时间、经费、教学设施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并经常性地组织培训师资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去年“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发生后,学校在暑假期间选派6名教师赴杭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危运安全教育师资培训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类安全培训工作,经常亲自参加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前往培训现场督查教学工作;培训分管校长担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中心主任,并亲自部署督促抓落实。

(二)丰富培训形式,是安全培训高质量开展的有效手段

我们根据不同的项目,采用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除了集中讲授、研讨交流、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以外,去年以来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还采用了“互联网+线上培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先进培训方式;为确保线上培训质量,制订了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教师网络教学工作和学员网络学习情况的监督,实现对线上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同时辅以钉钉群、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答疑和学习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3  融史入课、学史造车:汽修专业“思政+技能”实训课堂新生态

为学习《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同时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推进“三教”改革,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落实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任务。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师生为向党百年献礼,故以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在北平西苑机场(现北京西郊机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为背景,以毛主席检阅部队时所乘坐的我人民解放军缴获的美国威利斯吉普车为原型,以思政元素和专业技能融合为契入点,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汽修岗位技能,设计开发专业课程活页式教材,运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匠心打造了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历史纪念意义的威利斯吉普车。

1.汽修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融合不紧密

汽修专业课堂与思政教育如何有效紧密结合是急需破解的难题,通过本次学党史、感党恩,师生造车向党献礼,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技能造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专业课中思政教育、技能培养、知识传授融合统一的目标,真正地让思政元素成为课堂中有效的、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搭建多技术融合、综合能力提升的“技融提能”平台

“技融提能”平台就是将汽车机电、钣金、喷漆、新能源等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能相融合。通过师生一起设计,利用“技融”知识,运用汽车焊装、汽车涂装,汽车总装,汽车调试,汽车电路等专业技能,团结协作,突破重重困难,在纯手工打造这款车的同时,最终实现师生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

1.三教改革,方案落地

通过汽修实训课程中吉普车的制造,结合“三教改革”,开发相应出活页式教材,并进行相应师资培训,实现教法改革,从而在实现小车的成功落地的同时,实现教师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

2.思政融入,学生培育

造车过程中,还要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让思政元素贯穿整个课程,完成汽修专业课中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思政教育融合统一的目标。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理论扎实,又技能技术过硬,还能政治坚定、综合素质全面,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中职生。

3.平台搭建,教学新生态

通过课程学习,最终成功搭建多技术融合、综合能力提升的“技融提能”平台,并建设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形成资源集约、三教改革、思政融合的实践教学新生态。

1.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开创从无到有造车之路

由于缺少汽车原型的实物参考,如何根据原型分拆设计,怎样设计,在造车第一步就给师生们造成了难题。在教师带领下,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实行翻转课堂模式,不断地去查阅有关吉普车的结构资料,不断分析、探讨,最终完成活页式教材的设计编写,并敲定设计稿,开启了威利斯吉普车小车制造“从无到有”的创造之路。

2.发扬“工匠精神”,中网设计制作百折不挠、精益求精

车子中网尺寸在设计制作时始终难以确定,绘制了多达几十稿初稿。但画好后的图纸与焊接好的框架,比例总是有所出入。学生凭着执着坚毅的精神,反复修改后定稿。这样的中网设计与绘制,不仅考验学生的测绘能力,更考验着师生们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实际加工时,学生们也顶住一次次失败的压力,完成了中网切割,达到了还原度极高的中网设计效果。

3.巧用“创新精神”,攻克前舱盖弧度制造技术难点

前舱盖并不是平整的,两侧有圆弧过渡,理论上只能靠卷圆机完成。但卷圆机价格昂贵,动辄几万元,造车计划也由此陷入难题。此时,通过教法创新,引入信息化、大数据,充分发挥学生在造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行创新模拟改造实践,培养其“创新精神”。在学生的不断创新实践中和老师协助下,最终选择先把框架焊接好,然后在框架上打孔,铁皮相应位置也钻孔,通过螺钉穿孔的方法让铁皮和框架贴合成形,攻克前舱盖弧度制造技术难点。

4.落实“美丽中国”理念,旧车动力换新颜

为积极响应“美丽中国”、“两山理论”,教师结合自身培训学习及企业实践,主动求变,改变原先威利斯吉普车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模式,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新能源驱动装置作为车辆动力来源。动力选择的改变,增加了造车的难度。但学生们没有因为临时的改变而自乱阵脚,反而更加兴奋于这一节能环保的改变,加班加点,进行电池、电机以及线路的选择、排布、安装和调试,最终实现了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巧妙转变。

5.贯彻“钉钉子精神”,抛光喷漆美化小车全覆盖

局限于材料自身以及学生还在成长中的焊和油漆技术,使得后期外观的美化工作就必须要学生发挥“钉钉子精神”一寸一寸的慢慢处理。在打磨抛光和喷漆时,学生反复检查操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过上漆后局部区域腻子处理不完全的问题,本着“钉钉子精神”,学生没有得过且过,而是推倒重来,直到最后作品的完美呈现。

1.机制保障:按照“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开放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专业部对小车制造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2.经费保障:通过“财政支持、学校配套、社会协作、承担项目”落实项目专项资金,用于造车设备和原材料的购买。

3.师资保障:形成“专长协作、思政融课、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的矩阵教学师资队伍,是技师研修建设和运行的智力保障。

4.技术保障:建设“规范高效、便捷实用、开放共享、与时俱进”的教学管理、共享网络平台,加强技术开发,为小车制造提供技术保障。

1.活页式教材落地,教学资源成果显著

编写活页式教材1本;省级课题立项1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篇;录制教学视频10个;制作教学图纸20张。

2.教学多元融合,完成教法创新

运用多课程融合活页教材,融入课程思政,并运用汽车焊装、汽车涂装,汽车总装等多元技能,实现“信息化+技能+思政”教法的多元融合。

3.师生能力提升,校企高度认可

全体学生乐学致用,大大提升了各项综合能力,均成功找到心仪的工作。企业对于学生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教师完成培训和学生指导超500课时,个人专业技能提升巨大,在教学和技能方面取得了大量荣誉。

1.党史教育,思政融合

通过课程,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党史教育的培养,还做到了课程思政的融合,真正实现了融史入课,让思政理论的讲述更彻底,更加深入人心。

2.搭建“技融提能”平台,开创汽修实践教学新生态

通过实践,完成了“技融提能”平台搭建,建设了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资源集约、三教改革、思政融合于一体的汽修实践教学新生态。

1.基于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程改革的汽修实训课程变革

引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程改革的思想方法,推动思政课程与汽修实训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打破传统汽修人才培养链条,建立丰富多元的汽修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

2.搭建“技融提能”平台,打造汽修实践教学新生态

充分发挥汽修专业的集约优势和产学研用的互补优势,建设了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搭建“技融提能”平台,形成资源集约、三教改革、思政融合于一体的汽修实践教学新生态。

1.入选首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

教育部《关于征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的通知》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就优秀案例进行征集、遴选。该案例从1103所院校3430个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并公开展示。

2.“学习强国”平台刊登

以《师生联手造车献礼建党百年》为题,湖州学习平台记录师生造车全过程,面向全国发布,截止日前阅读量达2万余,点赞1千余。

3.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

2021年7月,项目负责人朱汉楼受邀到中国教育频道接受采访,节目录制过程中朱老师详细介绍了车辆的制作过程。

4.湖州市档案馆为期一年展出

该作品受邀市档案馆“建党百年辉煌湖州”参展,展期一年。现已有市人社局等51家单位来馆参观,参观人数达3410人,为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了活动载体。

案例还被湖州晚报、湖州教育网、湖州交通网、南太湖号APP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1.造车过程中,在做好多岗位专业教师团队联动的同时,没有做好学生之间的明确分工和专项能力小组分组。

2.虽然团队教师做好相应教案,充分利用了活页式教材,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没有做好相应制作过程时间节点的进度预案,致使小车制造进度与预期差距较大。

3.由于此次小车制造汽修实训课程为汽修专业首次系统地将思政元素与实训课程相融合,所以还没有将课程中运用的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经验做好充分的吸收总结,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应用尚待开发推广。

1.对于学生学习教师分组模式,进行技能分组,根据学生的技能长处

及爱好,分为机电、钣金、喷漆等小组,既能让学生更好更精地掌握某一项技能,更能加快小车制作的进度和效率。

2.落实好当堂进度反馈,真正做到“堂堂清”。并设立进度节点反馈机制,做好相应预案,让小车在明确的时间线下一步步完成。

3.及时做好该课程案例的经验总结,并将制作过程运用的思政案例和时代精神进行汇总,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方式方法做好相应校内借鉴,同时做好相应实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推广。

1.继续深入推进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融合。深入学习党中央、教育部文件指示精神,继续深入推进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融合,构建专业思政课程融合体系。

2.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不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贯彻“职教20条”,持续深化三教改革,开发顺应时代发展的活页式教材,开创新型专业实训课程教法,完善汽修专业教师“资质矩阵”培养。

3.不断完善“技融提能”平台和汽修实践教学新生态。充分发挥汽修专业的集约优势和产学研用的互补优势,不断融入新时代汽修新技能,完善“技融提能”平台,提升师生综合技能,形成资源集约、三教改革、思政融合于一体的汽修实践教学新生态。

  ——以现代物流专业“引企入校”校企共育模式探究为例

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能人才高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办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和必经之路。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校、企业学校,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同时,要求职业学校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多管齐下引导校企深度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内容形式,推进校企实体化运作,探索中国特色产教融合及学徒制人才培养。

一、“引企入校”探究背景

(一)校企合作专业背景

我校物流专业建于2002年,是浙江省最早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为全国职业院校物流行指委委员学校、全国中职物流20强学校、浙江省中职物流专业副理事长学校、省级名专业。拥有省内面积最大的实训基地,包含: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备与自动化立库、智慧仓储、电商直播、国际货代等20个现代化实训室。拥有一流的创新师资团队,商磊工作室是浙江省唯一物流专业名师工作室,湖州市大师工作室。2014年至今,与中国邮政速递(EMS)湖州分公司、湖州祥瑞物流有限公司、湖州一通物流有限公司、唯品会华东运营总部、京东物流杭州仓等10多家国内外及区域知名物流企业开展“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多形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二)“引企入校”模式提出

多年来,物流专业基于扎实的专业基础,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但主要集中在“校外”短期或长期的形式,虽有成效但我们逐渐发现“校外”产教融合的各种模式还是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2020年,学校物流专业为了进一步解决校企双方利益不均衡、轮岗安全难控制、师生时间空间制约、培养评价系统性缺乏等问题,决定从“走出去”转变为“请进来”,通过行业专家推荐、专业实地调研,与从事物流相关输送、仓储、设备开发、设计、制造的生产企业湖州三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电商供应链服务创新发展的湖州万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引企入校”合作。建立“校中企”,并创新提出“三引三进,四融五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引企入校”实施路径

(一)立足区域特点,分析专业发展,选择企业类型

湖州区域物流企业具有种类多、规模小,分布散、综合性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物流专业发展不断呈现出综合性、商贸性、服务性特征。随着新媒体电商的蓬勃发展和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物流设施运行与维护新专业的确立,我校物流专业创立“全链路、全流程”大物流发展理念,明确投资资金量大、设备维护难度大、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生产安全风险大的物流企业不适合引企入校。通过全面深入调研和行业专家推荐,根据物流装备和电商行业特点,专业部确定与“五脏俱全,管理规范、运作灵活”的老牌企业湖州三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和年轻企业湖州万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两家企业通过“引企入校”方式建立“校中企”。

(二)商讨合作形式,明确人才定位,共制人培方案

与入校企业从意识层面到协议层面明确“三引三进”合作形式,即把企业和工厂引入校园、产品和项目引入课程、专家和师傅引入课堂;教学进入生产现场、学生进入岗位工段、教师进入车间实践。打破原有产教融合时间空间限制,在校内实现教学和生产高度融合。同时,确定人才“四融五能”培养定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融德、融技、融商、融创,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单项技能能力、综合作业能力、项目运营能力、职业定向能力。并依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接岗位能力要求和目标内容,细化“四融五能”培养内容,确定“学徒制培养”和“技师研修”培养方式,制定《“三禾”装备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和《“万智”商贸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三)共建基地空间,共定实施方案,共招学徒班级

在“三禾”和“万智”项目生产性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基础设施、教学师资和实践学生,企业主要投入资金、设备、技术、文化和实践师资。校企共同搭建学校工厂合一,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教学工作合一、教具工具合一,作业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八合一”跨界教学成长空间。在实施方案中除了对资金、设备、场所、人员、项目管理等作出约定,明确双方职责外,特别提出“企业立德树人职责,学校生产研发义务”,建立健全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的选派、培养和交流沟通机制,更好的保障基地教学实训功能实现。企业师傅负责企业工作与管理宣传,学校教师负责教学安排及考核评价宣讲,共同完成“招生即招工”环节,组建合适实践班级。

(四)共定课程体系,共创项目教材,共探教学方法

课题体系的构建以“三禾”“万智”生产服务需要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据专业校企开发课程《仓储与配送实务》建设思路,按照设备生产和电商服务流程、相关职业岗位要求重构学期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方案上的专业课程与企业所需理论课程融合。项目涉及专业理论学习通过线上“平台”课下学生自学,课上开展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战化教学。项目导师按照项目流程合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具有典型性、关键性、发展性的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一体化活页教材,各项目任务内容间存在递进性、系统性。同时,项目导师必须根据工作任务“教情”和学徒个性“学情”不断调整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开发积累教学资源,关注生产服务技能、能力养成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专业内驱力的培养。

(五)共培师资队伍,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

实行“三师共导”,专业导师通过“校中企”可以随时随地下企业研修,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加强教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成为“双师型”教师、能工巧匠型教师。企业导师在“授人以渔”和“研发攻关”的过程中巩固自身职业技能,并在日常“以身作则”的管理及授课中提升职业素养、管理能力及职业满足感。德育导师通过职业环境中学生工作管理和心理问题辅导,真正体现职校德育导师的特点和价值,实现德育落地和就业对接。此外,校企联合共建集“教、学、管、评”一体的“益企学”教学管理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产教融合项目管理效力。紧跟项目教学的动态发展,从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主体3个方向,过程性、结果性2个评价内容,课前、课中、课后3个时段,系统评、自我评、小组评、他组评、教师评和导师评6个评价主体,系统性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并将学生活动参与度、7S等思政评价融入过程评价。

三、“引企入校”实践成效

(一)打造职业育人实战空间,提高专业学习内驱化成长

“职业化、效益化、智慧化、社会化”校企跨界教学空间的打造,真实企业环境、企业任务、企业管理、企业评价的融入,项目实施过程中按时作息、统一着装、规范操作、遵章守纪、服从指导、质量第一、团队协作、项目攻关等工作要求的细节落地,学生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纪律观念、团队观念、创新观念系统严格反复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综合职业素养,通过潜移默化专业导向职业熏陶,学生专业成长内驱力充分提升。

(二)解决教师双师双能养成,助推产教学研一体化发展

全真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以往院校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实践时间短、成本高、融入度低、意愿性不强等问题。校企双方通过“互培共事”共同组建应用型生产教学团队,在产教相长的过程中实现“企、教、学、研”一体化发展。并积极助推项目成果转化,培养“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2018、2019年我校物流专业连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综合作业二等奖,2020年荣获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均为省内最好成绩。

(三)优化物流专业教学生态,实现产教共育社会化氛围

“三引三进,四融五能”校企共育模式,基于“大教育”理念,集合各方社会力量优化物流专业教学生态,实现各种社会资源价值利用最大化。加速多样化、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养成,解决国家高技能人才供需失衡,营造学生“技能强国,

强国有我”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使其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中心,又是师生专业技能实践、职业能力素养培育中心,更是社会区域物流行业企业的技能培训中心。

四、“引企入校”存在问题

(一)项目体系内涵建设缺乏与时俱进更新力

产教融合项目的开展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项目体系制度、内涵内容都需要不断地调整更新。因此,虽然项目初期体系建设是集企业学校领导、行业岗位专家共同商讨建立,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国家政策和物流行业、企

业经济规律进行修订、更新、完善、优化,则势必跟不上日新月异的行业企业发展,导致项目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体系制定不够全面,内涵建设不够深入,最终影响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共建共享主体失衡缺乏意识健康重视度

“引企入校”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方很容易只顾项目生产服务和追量逐利,遗忘教学育人本质,或专注于技能能力养成,忘记素养精神培育;学校方很容易只顾项目教学育人和专业科研,忽略企业盈利本质,忽视经济效益产出。另一方面,在生产教学及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只重视操作规范、安全管理、时间和耗材的控制,忽视生产任务的分析、流程方案和人员设备的论证与优化,产品评价与工艺改进。同时,由于校企双方过于顾虑安全风险和时间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品德品行和身心健康的重视度还是偏低。

五、“引企入校”实施建议

(一)关注国家行业动态,实时体系内涵更新,主动沟通跟进创新

校企双方都要树立“与时俱进”理念,不懒于改变,不惧于创新。要实时关注国家政策、经济动态,使项目从体系到制度,从内涵到内容实时更新,主动跟进行业企业最新发展,通过沟通创新保持项目活力动力,从而使项目主体学生“所学即所用,毕业即就业”习而有得,学以致用。

(二)牢记产教融合初衷,平衡主体利益均衡,重视健康责任素养

校企双方都要牢记产教融合“育人”初衷,共建共享共赢都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企业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社会责任,学校处处理解“盈利产出”企业本质,在主体意识和落地实施上均保持利益均衡。同时,要去功利主义、激进主义,时时“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专业社会责任培育。

}

自2015年以来,考试星累计服务企业总数超过28万,考试人次超过4200万,成功将SaaS考试的概念引入行业并深入人心。如今,考试星依然致力于产品与思路创新,创造性提出“工具免费化”理念,将原有25人免费版本重磅升级为100人!

一考“百”应,免费服务中小型企业

近日,清北相关机构随机采样调查了995家企业,数据显示,63.08%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51-100人的企业占14.89%,中小型企业占比接近80%。

后疫情时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扶中小型企业复苏。作为SaaS考试领军品牌,考试星坚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100人免费版本,支持100人同时在线,全面覆盖中小型企业培训考试需求。

100人免费版本的上线,将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培训考试组织成本,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帮助企业迅速发展。

监考中心赠送,即刻开启AI监考新体验

另外,随着高校期末考试、大型竞赛活动、“1+X”认证考试、招聘考试等严肃考试需求日益增加,针对于全部付费版本,考试星即刻赠送监考中心功能!实时监考大屏,自研AI人脸识别引擎辅助监考;「PC主摄像头+手机副摄像头+PC桌面录屏」三路音视频实时监考,还原真实考场环境,考生状态360°无死角,将在线考试的专业性和严谨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监考大屏&视频监考下的考生)

培训升级,考试星突破“会否”

不止是考试,为服务企业员工全流程培训,考试星升级会否,完善“学练考评”闭环建设,打造高频互动培训工具,形成“产品+内容+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除课程、直播、线下培训等传统培训模式外,会否研发并推广每日学练功能,塑造轻学习理念,每日自动推送轻量化学习内容加练习题,学练结合,培养员工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培训效果。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滚滚而来,未来,考试星将不断开拓技术与思维,贯彻“工具免费化”理念,持续为企业培训考试业务赋能!

}

中建三局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世界500强第13位中国建筑集团旗下三级法人单位。公司目前达到《财富》中国500强152位标准,ENR“国际承包商250强”135位标准。公司具有全行业覆盖的“三特三甲”资质,以承接“高、大、新、尖、特”工程著称。公司锐意改革,率先推广鲁布革经验,探索“标价分离、过程精品、CI形象”、建筑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实践及精益建造模式,持续引领行业变革发展。

公司总部位于湖北武汉,13家分支机构及800余个在建项目遍布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五大热点区域的30多个省区市及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柬埔寨等12个海外国家。

公司业务丰富,多元发展,形成了投资、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产品优势更加突出,承接了一大批“两电一流”、科研基地、医院、学校、公路、市政、水务环保、机场站房等公共设施,同时发力军民融合、固废处理、工业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领域。三大专业公司安装、钢构、基础设施业务同步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十三五期间(),公司合约额从600亿增长到1365亿元,营业收入从300亿元增长到646亿元,2021年公司中标额1592亿元,成功签约10亿元以上大项目46个,主要指标稳居中建集团号码公司排头及局属单位第一名。

公司先后获得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3项鲁班金像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19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项国家行业标准,20项国家级工法等众多成果。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文化特别贡献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众多荣誉称号。

(一)全方位新员工培养体系,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中建三局:世界500强第301位,中国500强第35位,蝉联中国建筑业竞争力两百强企业榜首。中建三局华东公司:中建三局营区域公司,代表中建三局在华东片区开展经营生产活动。以华东四省一市为主要经营区域,立足上海,辐射浙江、江苏、安徽和福建等地。

公司总部坐落在上海市;分支机构:上海分公司、浙江经理部、江苏经理部、苏州经理部和基础设施事业部、设备租赁站。

(1)筑梦——卓立长三角

近三年()合约额分别为280亿、310亿、360亿,营业收入分别为95亿、105亿、115亿。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另附英语四六级和学习成绩单)

(3)登录中建三局招聘网站:.cn,注册账号并填写个人简历信息,将简历投递到我司相关岗位。

电子邮箱:cscec3bzp-hd@/,或可进入招聘官网,选择相关岗位进行投递。

由于正处疫情的特殊时期,本次春季招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具体信息可关注“中建四局公司”公众号)。

双方达成一致意向后,通过现场、线上或邮寄等方式签订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天贵路115号中建大厦18楼 人力资源部

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第13强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四局直属子公司,2018年7月在深圳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下设东莞、深圳、路桥、市政、总承包、印尼六家分公司和一个轨道交通事业部。拥有市政、房建双一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地铁等领域,经营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 现有员工总数3000余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数占36%。近年来,公司外拓市场,内强管理,实现了基础设施、房建、海外市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2018年到2021年,公司共计承接项目超100个,合同额超1000亿,营业收入超460亿,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综合类荣誉300余项,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成为中建四局变革发展的一面崭新旗帜。如今在四局“十四五”战略规划和“精诚”文化的指引下,公司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变革图强、提质发展、湾区先行、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全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或添加微信(备注学校-专业-姓名):,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投递简历;

/#/prove仔细阅读考试流程及说明,完成 “中国建筑高校毕业生接收考试”;)还未完成测试的同学,也可先至现场参加面试,通过面试后仍可继续完成线上测评。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6-8141

邮箱:sjzhrsb@/),按要求进行第一轮、第二轮测试;

)进行网申,可选择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简历投递,;网申后可导出标准格式的个人简历到现场进行投递。

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世界500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子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参与国家三线建设、援助海外、改革开放等重大工程建设。公司总部位于广州,下辖广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厦门分公司、贵州分公司、四川分公司、西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北京分公司、钢结构分公司、海外分公司、弱电智能化事业部、水务环保事业部、预制装配制造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EPC设计院等15家分支机构。

★ 广阔的市场经营布局

公司主要经营区域为粤港澳大湾区泛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东南、中南等省市,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海外国家。

★ 行业领先的安装企业

业务范围广:涵盖工业设备安装、民用机电设备安装、钢结构、基础设施工程(水务环保及相关机电)、新基建、石油化工、特种设备、电力等领域。

专业资质齐:具有建筑、机电、市政公用、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资质;具有钢结构、消防设施、城市及道路照明、环保、公路交通、特种(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多次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等省级、国家级重大奖项

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AAA级信用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奖

企业员工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劳动奖章”、“羊城工匠”奖项

精诚善建,精彩四海,中建四局安装公司欢迎大家加入,为祖国新时代发展建设更多精品工程!

工程技术类: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测绘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消防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无损检测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生态学、工程管理、安全管理等相关专业;

职能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等相关专业。

海内外应届毕业生,全日制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

身心健康、性格开朗自信、善于表达、责任心强、适应能力强

中共党员(含预备)、学生干部、有文体艺特长、工作家属、志愿者,建筑企业实习经历丰富者优先录取

三、薪酬福利与晋升通道

薪酬待遇:岗位工资+职级工资+绩效奖金(季度+年度绩效奖/项目履约奖+项目兑现、营销、创优、创效等专项奖)+住房补贴/施工津贴+地区补贴+年功津贴+持证津贴+通讯补贴+特殊岗位津贴+工作餐补贴+防寒防暑津贴等

★ 福利关怀:五险两金,节假日福利,生日福利,结婚礼金,定期体检,定制工装,脱产培训,带薪休假(年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探亲报销,免费餐食

★ 员工活动:党史党政教育活动,“精诚杯”、“安装杯”等各项球类活动(含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节庆晚会,趣味运动会,亲子互动

★ 晋升通道:专业技术序列、行政管理序列等

公司重视校招新员工培养,培养分入职培训、见习期培养、转正后业务强化等三个主要阶段,多层次全方位对各位新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帮助每位新员工发掘自己的潜力。

★ “2、4、6培训”,360°了解公司经营全貌,锻造综合型工作小能手

★ “师带徒”培训,指定导师手把手开展教学培训,深入透彻理解工作内容

★ “领航”→“领英”→“领创”,助力员工阶段式培养,阶梯式成长

★ 更有领导力培训、项目经理培训,业务线条脱产培训、单位间借调培训等培养

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诚挚邀请您投递个人简历

央企属性,职业荣誉感熠熠生辉。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排名第13位、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公司总部驻地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建集团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三级法人企业。

公司总部落户西安高铁新城、独享5A级办公大楼,注册资本金/ofNVxC/q5N8sxg)了解。

八一2022届春季校园招聘持续进行!有意向加入中建八局公司的2022届小伙伴们,热烈欢迎大家加入简历投递及面试申请QQ群了解更多信息:;也欢迎各位同学们关注后续各高校就业信息网、中建八局公司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通知。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第13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三级子公司,隶属于中建八局,综合实力稳居中建号码公司体系前三强。公司曾获“鲁班奖”33项,“詹天佑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华夏科技奖”12项,“国家优质工程”16项,国家级工法6项,国家专利1590余项,勇立行业潮头。

公司年新签合同额近千亿元,产值超450亿元,“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年均增速保持30%以上;下辖15个区域公司、6个专业公司、1个设计研究院,经营区域覆盖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88个地市,海外以埃及、印度尼西亚、泰国为起点,沿一带一路顺势发展。公司现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等总承包资质6项,专业资质10项、设计资质6项、行业资质6项;连续多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公司现有员工8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工、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国际杰出项目经理、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等尖端人才80多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才1200多人,并有1人获国内屈指可数的“鲁班传人”称号,1人被授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兴企的战略,注重以人为本,保障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提供具备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每一位成员的幸福感提升。

展望未来,公司将以积极的姿态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激流勇进,真诚希望有建筑梦想的优秀毕业生选择二公司,共筑美好明天。

2022届海内外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二、招聘岗位及专业需求

工程技术类: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公路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机电安装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建筑设计类: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专业

装饰智能类:风景园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

职能管理类:企业管理、法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

(一)本院校联系人及简历投递邮箱

在线测评分为一测和二测。其中一测注册完毕即可测评,二测是统一时间测评,具体时间请查看中国建筑统一考试官网排期。

公司将先后进行初试和复试。

通过面试的同学将与人力资源部招聘负责人进行签约面谈。

面谈合格者,签订三方协议完成录用手续。

扫码加入QQ群,第一时间了解招聘动态(群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企工培bim证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