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儋州市一中第二批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摘要 儋州市2022年中考尚未开始,各学校中考分数线官方还没有公布。所以参考2021年儋州市中考各高中分数线:儋州市民族中学581分,儋州市新州中学549分,儋州市长坡中学559分。

儋州市2022年中考尚未开始,各学校中考分数线官方还没有公布。所以参考2021年儋州市中考各高中分数线:儋州市民族中学581分,儋州市新州中学549分,儋州市长坡中学559分。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

经研究决定,高州市2022年高中阶段高中学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如下:一、广东高州中学:673分。二、高州一中、高州二中、高州四中:553分(此三所中学平均分生,抽签定校)。三、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高州市长坡中学、大井中学、高州五中、石鼓中学):368分。四、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由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自行确定分数线,报高州市招生办备案。

1、招生对象:高州市户籍小学应届毕业生和应届初中毕业生,品德良好;以及珠三角地区中考成绩达标的考生2、身体方面:身体健康,无传染疾病及重大疾病3、报名方式:均为直接到校报名,需要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成绩条等相关资料

高州中学:673分。高州一中、高州二中、高州四中:553分这3所高中平均分学生,抽签定学校。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368分。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由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自行确定分数线,报高州市招生办备案。

}

 新建的定安中学。记者 张茂 通讯员 卓昌斌 摄

  定安中学“辉煌不继”

  其实,不仅是黄流中学,省内还有一些曾经“学风良好、成绩优异”的市县中学“辉煌不继”,其中以定安中学最为明显。

  定安中学历来为全县贤人、青少年集中教学之所,人才辈出,薪火相传,其前身为明嘉靖年间尚书王弘诲始创的尚友书院,历经数百年,文化潜藏深厚。

  定安中学在上世纪有着比较好的教学质量,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经常有考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1995届毕业生更是创造了一次“集体辉煌”,学校最高分名列全省第3名。全省前100名中,来自定安中学的考生占据了7席。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校。

  1990年代中期以后,定安中学开始逐渐衰落。1990年中期至今,只有1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定安中学近两年每年80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去年700分以上7人,2013年700分以上只有3人。

  如今,定安中学对于县域内的优质生源吸引力不大。比如今年中招,定安县700分以上142人,最后只有18人录取到定安中学,全县前20名中只录取到了1人。

  由于种种原因,定安中学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间,没有引进一名教师。而与此同时,一些比较优秀的老师却纷纷调走。“当时定安中学的老师月工资只有300元。而国兴中学、海南侨中、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正在扩招,除了基本工资外,对老师开出了补贴、奖励等承诺。”一名在定安中学工作了20年的老师告诉记者。

  儋州一中曾名噪一时

  还有一所中学和黄流中学、定安中学一样,都曾名噪一时。它就是儋州市第一中学。

  儋州市第一中学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陆续有学子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当时一度排在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之后,和文昌中学进行抗衡。

  然而,在1993年,考生张应瑜考入清华大学之后,该校20年时间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无缘。以2006至2009年为例,4年没有一名考生800分以上,700分以上的考生分别只有10名、25名、9名。

  不过可喜的是,儋州第一中学通过引进优质师资力量,这一状况开始有所改变。

  问因 区位与师资渐成劣势

  对于部分市县名校的今不如昔,有人将原因归结于区位。黄流中学位于黄流镇,在人才纷纷向大城市流动的时代背景下,黄流镇的吸引力显然远不如海口这样的省会城市;定安中学毗邻海口,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其优质师资容易被发现并且“撬走”……

  不过,这样的分析显然不能解释文昌中学、琼海嘉积中学为何可以“例外”——同样是市县中学,但其教学质量、群众口碑,多年来一直可与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等学校“分庭抗礼”。

  有人曾总结,华侨投资,政府出钱,建设校园硬件,改善教师待遇,吸引优秀师资,是文昌、琼海两市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海口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并积极引进省外优质教育资源,生源竞争力愈来愈强。比如,已在学生家长中树立起口碑的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今年第一次招生的华中师大海南附中。相比之下,市县名校的竞争力相形见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自然难以吸收到好生源。

  一种令人尴尬的失衡

  三亚文昌琼海一所中学一家独大

  细细梳理海南教育格局,其实不难发现:除了海口地区的“一家独大”、三沙尚无基础教育配置的布局之外,其他市县的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教育失衡之痛”。不仅在全省范围,就在当地市县,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失衡的情况。

  以三亚市为例,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年应届生高考人数为1272人,本科提前批以及本科一二三批累计录取1000人,本科录取率达到惊人的78.62%,高于全省平均数23个百分点。但是三亚全市的本科录取率为何只有49.85%?“这被拉下的百分点,显然就是平均给了三亚的其他学校。”三亚市教育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文昌、琼海两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文昌中学1263名2013年应届高考考生中,本科提前批以及本科一二三批累计录取1147人,本科录取率超过90%,高出全省平均数35个百分点。而文昌全市的本科录取率为60.24%,仅高出全省平均数5个百分点;嘉积中学1319名2013年应届高考考生中,本科提前批以及本科一二三批累计录取1028人,本科录取率达到77.94%,高出全省平均数22个百分点,但是琼海全市的本科录取率为55.67%,刚好和全省平均数相当。

  正如其他社会资源不均衡一般,教育资源在省域范围内的不均衡,同样会引发一系列相应的社会问题。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郭景水] [编辑:杨雨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儋州市第四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