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预防近视?

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近年来,近视已成为我国儿童的高发眼病之一,且正逐渐向低龄化发展。近视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预防?

哪些症状预示孩子可能患有近视?

当您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时,就要考虑其是否患了早期近视, 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看物体时经常眯眼近视患者看东西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

频繁眨眼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增强视力。

经常揉眼睛一些孩子因为近视而看不清物体时,经常用手揉眼睛,为的是更好地看清物体。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一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常常会歪着头看物体。这是因为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其视力的影响。

经常皱眉一些患近视的儿童有皱眉的习惯。这是他们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这反而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

经常拉扯眼角少数孩子患了近视以后,常会用手向外侧拉扯自己的眼角,因为这样做可以出现同歪头、眯眼一样的效果。

看东西时经常斜视部分患近视的孩子常会合并有斜视(即当其一只眼睛向前看时, 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

看东西时眼睛跟东西贴得很近当您的孩子看物体时总要跟物体贴得很近,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时, 要考虑到您的孩子可能患有近视。

经常看错人或看不清东西当您的孩子见了熟人常常不打招呼、在暗处行动时常被东西绊倒或碰伤,或是常常看不见黑板上写的字迹时,也应考虑您的孩子是否患有近视。

近视是一种最常见的视力异常表现,在接受《生活时报》采访时,解放军第306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高付林总结出四大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高度近视。我国调查发现,母亲近视、父亲近视、父母均近视的人,患近视风险是父母均不近视者的1.5倍以上。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孩子们课业负担重、压力大,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加上握笔、坐姿不对,让眼睛压力很大。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人人离不开的“伙伴”,近距离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延长。研究发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压增加、眼轴变长,导致近视。

户外运动不够研究认为,增加户外运动可使视网膜受光照时间增多,光照刺激利于视网膜合成和释放多巴胺,使眼轴缩短,从而防治近视。而学生和上班族户外运动时间往往不足。

饮食不合理吃甜食过多、吃粗粮太少、长期偏食挑食、爱吃油炸食品的人,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饮食合理者。原因可能是,上述饮食习惯会使维生素B1、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影响眼球正常发育。

缩短近距离用眼时间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坐姿端正,书本放在距眼睛30厘米处,避免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不要长时间用眼,每次操作电子产品不超20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不仅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给眼睛更多远眺的时间,放松眼部的肌肉和神经,保护视力。

注意膳食平衡没有健康膳食何谈眼睛健康,孩子的饮食应平衡、合理,既要有一定量的肉蛋奶,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果蔬。

定期检查视力假性近视应及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中低度近视要通过科学验光配镜矫正治疗,高度近视则要加强随访,预防眼部并发症。

佩戴合适的眼镜合适的框架眼镜是青少年防治近视的最佳治疗方法,不要拒绝佩戴。

文章内容综合摘编自上海学前教育网翠微汇编《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儿童近视呢?》、生命时报 2017年2月21日第24版《近视少年为何越来越多》。

PS:6 月 17日(周六)“育儿加油站”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专场、6 月 18 日(周日)“育儿加油站”浦东新区曹路镇专场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眼科主任王弘将为家长现场答疑。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现场活动哦!

编辑:科学育儿网责任编辑

}

  近视(Myopia)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孩子预防近视的方法。

  小孩子预防近视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三个“一”,既一拳、一寸、一尺。一拳,就是指孩子坐在座位上看书写字时,自己的前胸和书桌要保持一拳的距离;一寸,是要求孩子写字时,握笔的手与笔尖的距离要保持一寸;一尺,就是孩子看书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这三个“一”,是使眼睛视轴保持正常距离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孩子视力的一种科学手段。

  幼儿的眼球发育还不完善,工作能力较低,每次看书或写字0。5~1小时,就要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游戏,望望远方,或观察一下花草绿树,使紧张的眼部肌肉放松,消除疲劳。另外,还要使孩子生活有规律,有充足的睡眠,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不要让孩子在暗光或太阳光下读书写字。晚上室内若用25瓦的电灯泡,书本与灯泡的距离应当在1米以内。若用60瓦的灯泡,书本与灯泡的距离应在1~2米之间。阴天、黄昏、月光下光线微弱,阳光下光线强烈,都不适宜读书写字。看电视时,要保持适合的距离,一般应是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5~7倍。每次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如果维生素A不足,则视紫红质的再生慢而且不完全,暗适应时间延长,严重时造成夜盲症。如果膳食中维生素A继续缺乏或不足将会出现干眼病,此病进一步发展则可成为角膜软化及角膜溃疡,还可出现角膜皱折和毕脱氏斑。

  维生素A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禽蛋等;胡萝卜、菠菜、苋菜、苜蓿、红心甜薯、南瓜、青辣椒等蔬菜中所含的维生素A原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维生素C可减弱光线与氧气对眼睛晶状体的损害,从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柿子椒、西红柿、柠檬、猕猴桃、山楂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经常给孩子吃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增加咀吃力频率与力度,可促进小儿视力的发育,日本一位名叫船越的教授为此做了专门调查,资料显示,常吃细面条一类软食的孩子很少使用下巴部分的咬肌,这是造成视力异常的一个重要祸根,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的岛田副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常吃不需咀吃力之柔软食物的学生中,视力差的人特别多;而常吃硬食者,视力差的人很少。

  这是因为咀吃力可增加面部肌肉包括眼肌的力量,使之具有调节晶状体的强大能力,避免近视眼的发生。比较适合儿童的硬质食物有:胡萝卜、水果、甘蓝、动物骨、豆类等。这些食物既耐吃力又富含养分,特别值得推荐

  预防孩子近视要避开的误区

  1、儿童验光,散瞳有副作用

  散瞳(睫状肌麻痹)验光是检查儿童眼睛屈光状态重要的验光方法之一,但大多数家长担心有副作用。这是真的吗?

  专家称,散瞳验光就是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眼药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状态,然后再进行验光,对眼睛没有任何损害。

  如果不散瞳,6岁以前的孩子,眼睛调节能力非常强,也就是检查时他的视力会“作假”,没法查到隐患,尤其对远视、斜视、弱视的判断非常困难,一旦漏诊,孩子就会错过6岁之前的关键矫治期。

  2、散光无所谓,不用矫正

  家长带孩子去眼镜店,经常会听说,有散光没关系,不需要矫正。其实这个要区别对待。

  首先散光有轻、中、高度之分。其中大约近80%左右人是轻度,15%左右是中度散光,约5%左右是高度。如果散光轻度又无症状,不需要矫正,但若有视觉疲劳、眯眼斜颈等症状,就要准确矫正。而中、高度散光通常是必须矫正的。

  3、眼镜戴上了就拿不掉,能不戴就不戴

  许多家长不愿给孩子近视配眼镜,是担心孩子一旦戴上了就拿不掉。于是就寻求诸如按摩法、中医针灸、治疗仪训练、眼保健操、保健药物等等方法。事实上这些方法不能逆转或控制小孩的近视发生发展。

  由于近视发生发展有遗传因素和大量后天环境因素,因此青少年儿童近视戴镜后依然会呈现加深趋势,并非戴镜之错。

  4、戴镜看得清就好,不需要定期更换

  人眼的屈光状态会随不同年龄状态而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要定期检查,如青少年可半年检查。另外,镜片由于老化、表面镀膜磨损等会影响到视觉质量。而镜架也会变形而导致矫正偏差。因此,要重视定期验光配镜。

  5、近视了不管它,长大后做个近视激光好了

  青少年近视是不可逆的,如果不治疗,会导致高度近视,带来许多眼睛的并发症,即使成年后做近视激光矫治,也会困难许多。所以近视了还是要积极治疗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否则会遗传,让下一代更近视噢。

  6、眼镜越贵越时尚越好

  一副好的眼镜,不是在于很高的价格,而是在于是否适合你。一些较夸张、时尚的大框架眼镜,由于镜架重、所需镜片直径大而厚重、镜片光学中心移心不对、配戴位置不稳定等易发生导致光学矫正不准、棱镜效应及像差增加,从而导致视疲劳、视觉质量下降。尤其是一些脸型小、瞳距小、度数深的青少年,不建议选择大框架光学眼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怎样预防近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