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湖南技校学费的价格表?亲戚小孩子中考出分后考不上高中了

“中考改革开始分流,三类初中生将会面临淘汰,家长要引起重视”,家有中考生的广州家长张霞,忍不住点开了这个标题,以免自己漏掉什么重要信息。

可打着这类标题的文章,却几乎不能提供实质性信息,反倒是“中考改革”“淘汰”“改变命运”的字眼,看得她心慌慌。

“感觉不是高考定终身,是中考就定终身了。”她说,这也是很多备考家庭的共同焦虑。

尽管早在2013年,初中升学率已超90%,2019年已达95.9%,但“中考定终身”焦虑指涉的,是中考生升学赛道分出的两条路: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孩子成绩排名靠后的家长尤其担心,自家的娃上不了普通高中,得去中等职业学校。

一位去年刚送孩子中考的广州家长告诉南风窗记者:“(如果)走职业教育的路线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他早早买了学区房,从小学开始送孩子上一对一补习班,“我花精力,就是怕孩子去读职高,我要确保我的孩子不会被淘汰。”

但中职学校,依然是很多中考生的最终去处。

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19年,中职在校生数超1576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生数的39.4%。过去三年(),全国范围内,年均有1400万初中毕业生,每10个中考生中,约有4名入读中职学校。

但这个数字,各地又有差异,按省份,以2019年为例,入读中职的中考生,在北京大约是3成,河南最高,接近一半。按城区,2019年北京的东城、西城、海淀三区,中职生录取占比不足一成,燕山接近一半。

家长们口中的“淘汰率”高低不一。

但中等职业学校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以致家长唯恐避之不及,这群被挡在普通高中门外的学生,他们又拥有什么样的机会、资源和选择?

与此同时,中职教育工作者想要引导学生接受这样一个观念:他们,并不低人一等。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自我认同,更需要外界的认可。

相遇中职,不只因为分数

中考生的中职升学路分出三条跑道: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2017年,山东济南人莹莹,中考考了420分,超出普高录取分数线30分。这个分数可以让她进普通高中,但成绩只属于中游水平,进不了重点高中,父母告诉她,不如去中专。

尽管她当时也问过父母“中专有什么好”,去了等于浪费自己的中考分数,但在“可以学个一技之长”“早毕业早工作早挣钱”的意见下,15岁的她听从父母的安排。

在家附近物色学校时,她原想去读一所公办中专的幼师专业,自己的分数比往年专业录取线高出十来分,想来十拿九稳,但目标院校的幼师专业竞争激烈,她发现有中考考了500多分的学生也报了名,还有人抱着一摞钢琴舞蹈美术证书报考,当年分数线被拉高,她落选了。

她和母亲照着网上的宣传手册找到另一所民办中专并实地考察,但不巧赶上了周末,学校里没有学生,招生办的老师接待了她们。“毕业包分配,工作不用愁,实习有工资,上高中也没有什么好的……”一套吹嘘说辞之后,她们选定了这所很快让她后悔的学校。

2015年,家住河南商丘永城市的孙铭阳擦边过线,考上了当地的非重点普高,但学得越发吃力,尤其数学课,每天听得昏昏欲睡,他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不想再浪费时间,高一学年没结束,就退了学,来到当地的公办职业高中。

学校挽留过,父母也问过,但他们给不了什么建议,看他态度坚定,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便没有反对,让他自己选择。他的两个姐姐,也都没有读完高中。“在农村的,我们很多都是这样的选择。”他说。

文彦出生在福建大田县,尚未成年。2018年,他参加了中考,分数惨淡,达不到当地的高中录取线,好一些的公办中职学校的分数线也勉强,只有民办中职学校没有分数要求。父亲想让他到外面多历练,至少学门手艺。

在老乡介绍下,他知道了一所位于福州,由上市公司创办的“飞毛腿高级技工学校”,这所企办技校在大田招生时,把点设置在了较高档次的酒店。文彦记得,当时招生老师放了一个自称是学生拍的宣传短片,当时看着还挺厉害,没想太多,他们报了名。

在去学校的路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文彦意识到有些不对劲,觉得自己被忽悠了:“有本事的学校一般都宣传他们教育资源有多少,但他们宣传的,却是他们开展的活动,宿舍有洗衣机,免费Wi-Fi。听起来花里胡哨的,仔细一想没什么用。”到学校,确证了更多细节之后,他其实不想读,“但想想钱交了,跑掉就有点亏了。”

进入中职,分数是一把切割的刀,少年们的路径选择,仍与分数线有错位,分数之外,它还包含了对自我的评估、家庭因素的考量,可能的陷阱。踏入中职的校门,几位少年看到的,更是期待之外的另一幅模样。

蔡虹是广州一所公办职高的过客。她的学习成绩曾经排进全市前百名,后来遭遇校园冷暴力确诊阿斯伯格综合症(高功能自闭症,又称天才症),无奈休学,最终错过了中考。2018年,为了获得学籍后去留学,蔡虹入读了职高。

她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新生大会上,老师前后5个小时反复强调纪律:不要染发、吸烟、喝酒、纹身、早恋。这套话语是她陌生的。“我之前的学校,开学都是说,来,我们展望一下未来,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莹莹去中专报到的第一天,也被怔住了。男生紧身裤+豆豆鞋是标配,女生爱抹浓妆,短视频里的精神小妹和精神小伙,就是她的同学。

有男生向她搭讪,一套“学习无用论”的说辞:初中毕业照样当大老板,名牌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不如多交些朋友。她接受不了这样的想法,用走读、上课坐前排和他们拉开距离,把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三。

语数英文化课、专业课、第三年实习,这是中职生在3年时限里需要完成的任务。

从普高退学上职高的孙铭阳,在职高机电专业待了不到一个学期。期中考试一结束,他就退了学。

课少,晚自习8点前结束,10点才熄灯,没事干的时候不自觉玩手机、学校也不限制学生外出,自己不是特别自觉的人,他找不到目标。课程内容也简单,不像普高有好几本必修教材,这里的英语课只有一本书。

一次课上,英语老师从音标和26个字母开始教,他说:“我都不敢相信这是高一的课程。”为了兼顾零基础的同学,有学习基础的学生不得不迁就。

专业课的学习也没有给他获得感。“我以为是能学个基本的专业技能,或者以后找个对口的工作,却发现这里教的也大部分是理论……学得没意思,不如出来学个谋生技能。”他离开了学校,在做了3年厨师之后,跟着同学入了机电行。

莹莹选了市场营销,她觉得稍微有点用处的,一个是商务礼仪课,另一个是计算机基础课,这两个在她实习时派上了用场。

但更多时候,她没法把学到的书面知识用起来。在这所学校,她发觉最吃香的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如果你比较会说话会办事,那些比成绩重要很多。”但她自觉偏偏不是这样的人。不过在这里学到跟人打交道的技巧,倒成了她的意外收获。

在她的学校,老师大部分是兼职,上一节课拿一节课的课时费,通过一个和老师关系好的朋友,她了解到他们的月工资有的只有两三千,一些老师教了两三个月后就走了。平时,老师只负责上课,不愿意管学生,“我们学校实行的是学生管学生,学生会的权力特别大。”莹莹说。

蔡虹读过一年的那所职高,她选的是英语方向专业。考过了留学所需的语言能力测试,又留美2年的她,想起当年教过自己的几位老师,她觉得:“不应该像他们那样教,也不应该按他们说的’死记硬背’那样学,你不用你怎么学?”

她还上过一个视频课,休学时做了3年B站视频博主的她很惊讶,讲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的老师,被她“视频要用什么格式”的问题问懵了。

课程之外,实习是中职学生毕业的必经之路。

一年时间,莹莹换了8个单位,前几个岗位由学校分配,但她被分配到了一个小区做客服,每天有接不完的业主投诉电话和争吵,做了2个星期后,她向学校提出换岗申请,后被派去大厦一茶水间当服务员,最让她觉得离谱的一次是被叫去擦马桶和垃圾桶。

这些工作在她看来,和市场营销扯不上关系,又是辛苦难招人的工作,而成绩还算不错的她相信,自己能胜任比出卖劳动力更有价值的工作。

2018年,文彦在报名技校时选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去年,他被分配到学校直属的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他负责的环节是用放大镜看电池端子有无破损。

有两个月时间,他从上午8点工作到11点半,中午12点半继续干到5点,晚上6点还要加班两个多小时,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这份工作在他眼里,只是一份“有手就行”的活计。

好不容易触碰到实物设备,不再是老师在电脑演示,但这样的实训,没人向他解释清楚整条流水线在做些什么,跟他学的电气自动化有什么关系。

隔壁幼教班的实训,也做着跟他们一样的工作。他听流水线上的师傅聊起,当地的幼儿园这么说:“飞毛腿技校教出来的(幼教专业)学生他们是不收的,除了抠电池什么都不会。”

考试合格,参加完成人高考,也考过了技工证,但刚毕业的文彦却说:“我还是没懂电气自动化它到底是干什么的。”

从知道自己要在技校待三年那一刻起,文彦愈发陷入一种得过且过的玩乐心态。就业和未来,他不愿多想,他说:“想过,但发现想想也没什么用。”

这种无力感又在他的班主任嘴里被强化道:“你们出了这个学校以后工作都找不到,给你工作已经对你很好。”而他像是妥协了一般:“我想凭我的水平,也只有流水线能给我干,我也不知道我还会别的什么……”这是一个未满18周岁少年的颓丧。

“我能用得上。”这是他对学习的理解,“如果安排到流水线,我觉得学不学也不重要了。”

杨洋是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商贸系副主任,兼任教学、班主任和教师培训工作,有着5年中职教育工作经历的她,想让她的学生认识到:“你们跟考上普通高中的同学没有区别,不是因为你们智商低,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基础薄弱的问题,这是可以弥补和解决的。”它需要更多耐心和责任心。

在她看来,大部分学生愿意学,即便那些看上去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小的契机,也可能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

杨洋任教学校的空乘专业,有两个班级让老师们头疼,班级里分成几个小帮派,一个人不学,带着大家一块都不学、搞事情。其中一个男生长期上课睡觉,但有一节课却醒着,快下课的时候,杨洋发自内心地夸了他:“XX同学今天表现非常好,都没有睡觉。”

像是一针催化剂,那个男生再没有趴在桌子上过,之后的课,杨洋不要求他能背诵英文对话,在他磕磕绊绊读出对话后,给他打了90的高分。期中考试过后,那个班级有5、6个男生在她的课上都积极地去表现自己。

学习的定义不只有成绩。杨洋组织过一次“早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学生们活跃的表现,观点的开放与成熟,给她惊喜。“恋爱就是两个人要共同进步”“不管最后是不是走到了一起,校园恋爱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能说出这样的观点,她觉得,这群孩子并非简单无知。

启发和引导,并不总是成功,杨洋的一个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是父母替他做的选择,而他自己并不喜欢,基础也薄弱,尽管上课认真,课后也积极询问,但成绩不见起色,这加剧了他的苦恼。在仍然盲目的年纪里,让未成年人早早选择职业方向,本就存在很高的错位风险。

这群在刻板印象中,游走在越轨边缘的“特殊学生”,在杨洋看来是这样一种特殊:“情商高,思维敏捷,不太喜欢刻板的东西,但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比较好。”

那些相对集中的、被视为“不端”的行为背后,除了习惯,有时也深埋着复杂的家庭矛盾,夹杂着更鲜明的城乡差距、校园霸凌的社会矛盾。

家境优渥的蔡虹惊闻,她的职高班里,加上她,只有3名学生的家庭不是低保户;有同学的母亲未成年未婚生子,私奔来了广州;有学生因为高中学习压力过大,精神崩溃退学来了职高;蔡虹也曾是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她的职高同学里,以及她在重点初中的同学,都有人曾割伤自己的手腕…… “能感觉到他们比很多所谓的学霸都聪明,他们值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机会。”她说,但像她一样能出国留学的人只是少数。

杨洋所在的专业,每年有六七成毕业生选择就业,而在广东,2019年,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8.12%,这是一个好看的数据,但他们的职业选择空间和竞争力受限,未必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成正比。

莹莹是继续升学的一员,现在她已经是大专的大二学生,之后还想通过专升本,实现变道超车。但升学,原先不是她的第一选择。

通过先前争取到的自主实习,原本她谈好的一家工作单位,录取了另一个本科生。“就算你是中专里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你的毕业证书在那里,人家就不会高看你。”这是她遭遇的现实。

什么时候中职学生更有获得感,不困囿于学历,更顺畅地被社会接纳,中职生和中职教育的价值,才不至于被遮蔽,中考分流才可能跳出淘汰和阶层折叠的陷阱。

(文中张霞、文彦、蔡虹为化名)

}

随着中考政策的不断变化,家长害怕自家孩子不能上高中,觉得分流到职高的话,等于孩子就毁了,

宁可读烂高中,也不能上技校”

,很多学生虽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毕业5年后,才知道差距究竟有多大。

中考分流政策主要影响的就是成绩不高不低的“中等生”,很多家长都害怕自家孩子发挥失常或者是分数不够无缘高中,纷纷给孩子们报补习班,而成绩本就不好的学生,就连家长也不过多挣扎,似乎已经准备好了,

有些家长觉得到职高学习技术,未来还能赚钱补贴家用,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部分班主任显然不这么认为。

有些班主任觉得,初中生的年纪都比较小,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有些职高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都不是很好

这也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很多到职高上学的学生,原本成绩不错,但是受到了职高环境的影响,学习成绩越来越低。

相信家长们也清楚社会环境,就连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都很困难,更不必说职高生了,很多企业的面试要求都是本科起步,连专科生都不要,

职高毕业生想要获得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多数只能做些体力劳动。

高中生和技校生刚开始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毕业5年后,才显现出来差距,技校生的学历低,

多数企业的门槛都达不到,

即使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展示出来,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好的企业工作。

而进入高中就读的学生,虽然没能进入重点本科,

,毕业后还可以继续提高学历,考上研究生后,起点更高,所以毕业多年后,两者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选择到高中读书的学生也感叹:幸好没有选错。

因为基层岗位的人才大量流失,国家想要大力发展职高,

增加基层岗位的人才数量

,但是要是有希望,还是上高中比较好。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一门技术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基层岗位的前途发展都很难,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要多读书才行。

只有学历提升,企业才能注意到个人能力,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前途,那么提高自身学历是必须的,例如年薪十几万的人,多数都是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白手起家的人虽然也有,但还是少数的。

对中考的重要程度逐渐提升

,想要进入高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应该没有人想要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那么就趁早学习,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取得好成绩,进入高中后,学习也会更轻松。

学习成绩确实不是评定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是不努力,不过有些孩子明明很努力,但成绩就是没有提高。

成绩可能影响学生们的未来,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很看重成绩的问题,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最主要的就是学习技巧。

中小学的知识都是很基础的,如果学生们能够一点点掌握,那么学习起来就不会太费劲,而且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的,

一旦某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就可能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学生们应该从小就重视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也更容易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且还需要珍惜上课时间,正常情况一节课就是45分钟,只要不溜号,完全可以将知识弄懂,主要就是有些学生控制不住自己。

而有些家长还喜欢采用“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学生报了补习班,导致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娱乐时间,睡眠时间也是严重不足。

长期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趁着上课时间休息,放学后再学习,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没有取得成效。

职高和高中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孩子的学习教育要从小抓起,如果有上高中的希望,

那么一定要珍惜,学历还是很重要的。

互动话题:你觉得职高生和高中生的差别大吗?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