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威雅学生食堂的伙食怎么样啊?

优秀本身是相对的,也是多元的。他们在来到威雅之前就有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热爱,那些丰富的经历铺就了如今的个性。

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优良特质,也是威雅“每一个孩子都卓越”愿景的缩影,我们相信在威雅之后,他们身上的光芒会更加四射。

学来的知识是没有用的”

入读威雅时,罗予之升入9年级学习。

他有定期做计划表的习惯,当天给自己定的计划是课后要学习相似三角形以及物理公式。每当攻克一个难度很高的数学题、物理题时就能收获简单的快乐。

罗予之在学术上的优越表现已经被众人老师和同学看在眼里,他的数学老师告诉我“罗予之很有想象力,这对数学上许多抽象概念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他令人瞩目的另一点是与英语母语者相媲美的口语。

> 写数学题中的罗予之

上一年级开始,罗予之每天的必做日程是打开英语学习软件学习,每天5分钟,至今从来没有落下过。他说,语言的学习在于读和积累。在掌握词汇的基础上,如果只盯着书本没有输出的话,学来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因此,三年级开始,妈妈给他安排报一对一外教辅导,每天半小时和外教聊各种各样的话题。这大概是他有着一口流利的可以媲美母语者的英语的背后原因了。

一年多前,他因为偶像梅西开始在同一个软件上学习西班牙语,每天打卡差不多的学习时间。 罗予之的足球也踢得着实不错。老师曾评价到“虽然他刚学习足球不久,但球感非常好。”

后来我得知,他的足球水平突飞猛进竟是八年级的潘同学教的。故事起源于某一天他们在球场相遇,有专业基础的潘同学看到罗予之踢球后,亲自脱下皮鞋,光脚给他示范了正确的踢球姿势和技巧。于是,“进球的那一刻,我觉得他好厉害,就跟着他学了。”

> 罗予之和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

有过两次转学经历的罗予之,在威雅遇到的这些新同学,让他感觉到“同学们爱好各不相同且很有个性,这里是可以真诚表达观点的环境。

他不仅能流利地与外国老师进行学术沟通,还在课堂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在球场上也有并肩作战的队友,无论是学术或是爱好都有棋逢对手的正向激励。

“拿到理科公式,我更愿意

九年级的陶卓,初二开始接触计算机课程,两个大课间补习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后在期中考试上拿了满分;参加滑铁卢数学竞赛斩获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参加澳大利亚袋鼠数学思维挑战又获得满分,达到全球金奖级别。

> 认真研究数学题目的陶卓

最近,他在计算机科学课上开始学习乐高与编程相关的主题,其中之一是用图形化编程语言(scratch)来控制乐高模型的运动。

陶卓要做的是一个类似打印机一样的模型。第一步。他需要在特意设置了漏洞的图纸指导下解决障碍把乐高模型拼出来;第二步,通过编程控制乐高上的笔在纸张上移动完成创作。

在编程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有模型只能完成横轴移动,会导致纸张上留下不必要的移动痕迹。研究一番后,他创意性的在模型上新增了一个马达从而带动笔进行竖轴运动。

> 陶卓正在制作的模型

诸如这样比课堂任务多思考一步,是陶卓经常做的一件事。他在学习到各种理科公式时,总爱思考其来源与对生活的实际意义。比如,他在刚学习完动能公式后走进食堂时会灵机一动用动能公式计算一瓶果汁大概能支持人走多少步,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给到他充分的满足感。

如果说理工科的学习让他熠熠生辉,他在个人兴趣爱好——卡丁车上也已经崭露头角了。(卡丁车是世界方程式赛车的最初级形式,始于1940年。由于许多著名的一级方程式赛手都是从卡丁车起步的,因此卡丁车被视为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摇篮。)

> 陶卓参加的卡丁车比赛

卡丁车要求车手具有良好的敏捷反应和不断地训练,才能对小小的卡丁车形成很好的操控。而自10岁时,陶卓第一次接触卡丁车后,便与卡丁车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几乎每周往返于南京、芜湖、扬州三地进行训练。

2019年开始参加正式比赛后,先后取得了全国娱乐卡丁大奖赛青少年组冠军,国际性邀请赛单圈速度最快的好成绩,20年暑假开始训练专业级赛车比赛后又获得了全国亚军。

听完他的经历有这么一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会玩赛车的码农不是优秀的理工科学霸。

“我再也不会放下吉他了,

当真相还在穿鞋时,谎言已经遍地跑了

听不见音乐的人,大概以为跳舞的人都疯了

人们不会在乎它是什么,只在乎他看到了什么,

引导大众思维方式的不是事实,而是这件事传播的方式

这是在和9年级郭枃霖聊天时他脱口而出的几句颇有观点的语句,让我觉得这个少年很有自己的想法。加入威雅以来,他已经创作了《虚伪的童话》等两首曲目。他告诉我,为了弹吉已经经历了5-6次起茧脱茧的过程,但能够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满足感早已盖过指尖的疼痛。

同伴们对他在音乐上的表现也早已刮目相看,甚至提出要跟他学习唱歌。年龄虽小,但教音乐时,郭枃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与其说教那些华而不实的专业词汇,他偏向于清晰明了地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给对方思考的空间,然后一遍遍的练习。“我们练习的过程还是蛮开心的。把我会的教给大家,和更多人一起玩音乐,我也很开心。”

他自己的舞台经历也很丰富。7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上因为轻松掌握高低声部,郭枃霖被老师一眼看中拉去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正式舞台表演。“我到现在都能记得第一次登台唱歌时,手抖到麦克风都抓不稳,仿佛像是一个人穿着短袖在北极,焦虑感满满。”

但自那之后,郭枃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校内各个演出比赛中并收获一致好评。他还与同伴组建了乐队,并把第一次登台的日子用作乐队的名字——Day2,以此来纪念自己与梦想又近了一步。

> 郭枃霖之前舞台照片及乐队伙伴

小时候开始接触钢琴,后来学习吉他,到现在喜欢的音乐可以信手拈来,郭枃霖说“现在的我发现自己好像是为音乐而生的感觉。”

9月份开学没几天,每天清晨的威雅校园里便会有钢琴声在教学楼里回荡。

每一个路过集会厅的人都会忍不住看看那个弹钢琴的男孩子,他便是9年级的兰灏霖,学习钢琴已经12年,在小学时便达到钢琴10级水平

> 兰灏霖弹钢琴中

学习钢琴这么多年,兰灏霖最喜欢理查德克莱德曼与马克西姆的曲子,一面温和一面狂野,也仿若他本人性格上的两种特质。他弹奏钢琴时的绅士风度,我们早已见过。而他在球场上的勇猛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抱着橄榄球灵活躲避人高马大的对手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为队伍赢得分数的那刹那,让他到现在都自豪。

橄榄球,可以说是兰灏霖加入威雅后发现的新爱好。但在橄榄球之前,他最先接触的是足球,身为足球守门员丢分时的失落感让他非常不好受。这种感觉直到在橄榄球赛场上获胜时才被冲淡了许多,也让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东西,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处比较。”

新爱好使他的学生生活变得丰富多元,这也符合他选择威雅的动力——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环境中,这种想法同样存在于他对未来升学的规划中。他告诉我,音乐之于他是个必需品,但未来想选择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进行音乐深造,而非纯艺术类的,只因自己想从更加多元新鲜的视角来体验这个世界,也能反哺他对音乐的理解。

通透与感动,是我听完这些想法后最大的感受。我们一直对少年们说广阔的世界就在你们手中要积极主动去探索。当他们自己已然拥有这些思考时,哪有走不平的路呢?这样一群少年便是卓越的最佳代言人。

南京威雅学校校园开放日

幼儿园 | 小学 | 中学

扫码抢先预约限量席位,

}

嘻嘻,WASCZer来啦。快乐、有趣、温暖,大概就是我在常州威雅学习的感受吧。 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真的超多超丰富,你可以任意选择喜欢的项目深入学习。如果一开始没有特别喜欢的,就多多尝试不同的,你一定能找到心中所爱。 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超级有趣,超级nice,课堂上大家都比较严肃认真,但课后就几乎是毫无距离的朋友,你可以和他们聊聊近期困惑,老师们总能给出有用的建议(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嘻嘻)。同学们也都特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食堂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