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主观题总分6分,写4点可以了吗?

收看高考动态、学习方法、知识总结、作文素材、心理辅导

百校联盟 新媒体

}

主持人燕子:亲爱的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主持人燕子,2011年的()即将到来,在紧张备考的同时,相信广大考生都非常关注如何在高考的最后几天进行冲刺。

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郑关飞

腾讯教育()频道也会在6月1日到6月3日三天时间内为大家邀请到高考各个科目的讲师,以及专家就各个科目的热点以及技巧,还有一些方式方法为大家在线进行互动直播。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微博以及腾讯视频直播形式与我们在线互动。今天非常高兴为大家邀请到了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的文综科目的三位讲师。

主持人燕子:新东方三位老师都是非常年轻有为,直播间非常欢迎三位到来,我们知道紧张的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每年这个时候腾讯教育希望邀请各位名师就各个科目的技巧方法跟广大考生以及网友开诚布公地方向一下,点拨一下,今天针对文综这个科目跟各位考生互动一下。离高考可能有不到四天的时间,在这个阶段相信考生以及家长都在积极备战,经常说一次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役,是一个家庭的战役。相信三位老师也是经历过这样一个战役的,我们都是并肩作战过来的,在这儿想跟三位老师聊的是,比如在高考前几天时间内,就文综这一科目,你们觉得在心理上,包括精神上,包括考技都上需要做哪些准备?三位老师一次给我们聊聊。先郑老师来,打头阵。

郑关飞: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好,我是郑关飞,来自新东方。我说一个心态的问题,最近老在接触同学,也接触很多家长,大家都很焦虑,大家也都很急切,每个时候大家心态都特别正常。在焦虑,紧张都属于正常的表现,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这个而浮躁。特别是现在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自己目前的成绩和自己高考的期望成绩还有差距,这时候千万不要浮躁,千万不要怀疑,这时候特别容易怀疑。比如说孩子自己也会怀疑我今年高考会怎么样?能发挥好吗?能实现我的理想吗?家长也会说,现在就开始考虑,要是万一发挥出了一点问题,万一没有发挥好我该怎么办?等等。不要有这种情绪。

我想分享一句话,停止怀疑,开始行动,用行动打消你的怀疑,行动者有未来。为什么这么说?越是怀疑,越是反过来,调过去想,我能考好吗?我该怎么考?家长考虑,要是今年考不好怎么样?家长说孩子你别紧张,我们不给你压力,越这样说,越给他压力。现在什么都不用说,该投入投入,就文综科目来说,现在很好的可以投入。距离8号上午的文综考试还有5天时天,这5天还可以投入,我们题目就是用行动打消你的怀疑,你行动过程中内心越是踏实,你自信强大,你强大之后肯定能够发挥的很好。

主持人燕子:郑老师也是从心态方面给大家一些正向、积极的鼓励,也是非常对的,现在一切回归到非常正常和平常的状态就可以,以一颗平常心面对。

郑关飞:用行动做事情,行动引领未来,希望大家都行动,都有未来。

主持人燕子:关于这个科目这几天需要准备什么呢?

郑关飞:准备的东西,我经常跟学生讲,强调两个方面。我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我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政治科目的特色。第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什么意思?第一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高考有一个特定,一定要关注课本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很多,包括书店也有很多资料,孩子、家长、同学们大家都会去看这个很多热点、知识,我觉得这个热点,那个热点看,可不可以看?可以看。但是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目的和归宿一定是知识。我所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定要把握好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第一,整个高考政治的主干知识,主线知识,核心的知识。比如经济利用强调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一个核心词,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谁在配?两个知识。一只无形的,一只有形的,引出一系列。还有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特别是生产和消费,整个这条线索,这就是主干。

还有热点知识特别重要。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相关背后对应的热点知识等等,从这两个方面把握知识,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是关乎解题技巧的问题,这个问题稍后再分享,先让历史和地理先聊聊吧。

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关也

主持人燕子:非常感谢郑老师。接下来帅气的关老师,是不是也等不及了,先跟我们网友打一声招呼,顺便聊聊历史这一科目要从哪些方面做准备吗?

历史对照考试说明验证记忆

关也:最近这段时间上网,学生在网上疯狂的留言,开始规划他们这段时间,高考完了之后应该去哪一个地方旅行,畅想这些东西,这是非常典型的浮躁心态。郑关飞也说了,心态这个事情很重要。还有浮躁的问题之外还有一点是,很多学生想还有四五天就要高考了,很多东西没有来得及看完,来不及怎么办?非常焦虑和紧张。不管是浮躁也好,紧张也好,关飞也强调过了,大可不必,在考试之前思考考试本身以及考试造成的结果是没有太多意义,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手里面的事就好了。

说说具体操作上的事情,打一个比方,高考复习就好象烧开水一样,之前这段时间一直在加热,现在距离四天要高考了,需要做什么工作呢?要保温了。什么叫做保温呢?说具体一点就是维持巩固对知识的记忆,以及维持对题目的敏感。做好这两点之后,之外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很不错了。

具体复习历史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大家可以把今年北京的考试说明拿下来以后,逐条逐条看,看到考试说明的条目,回忆这个知识是否有印象,如果没有印象赶快翻书,查一查,过一过,最后都是要回归课本,到了最后的阶段。

最后,距离高考这么几天了,好多东西没有看完,怎么办呢?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高考前,他说我把历史几本书全部一个字不差地背下来,没有一个人做到这点,不必背这样心理包袱。

高考的命题是中低难度,大致有70到80分左右都是基础,都是主干知识,要确信这部分东西上了高场一定是曾经很熟的东西,曾经已经攻克过的环节,大家心态上要放松,反正过考试说明,回顾有可能疏漏的考点就可以了。

还要做好一个工作,好好总结和利用这一个学期以来做过的模拟题,尤其是一模、二模的错的题目,尤其是选择题为主,北京的文综选择题就是4分,两个题就是8分,性价比特别高。选择题出错,北京地区无非就是三种情况。第一,读题、审题不仔细,明明选一个对的主要,我把错误的挑出来了。第二,题目本身没有读懂,给了一段历史的文言文材料,就是没有读懂。第三,可能看懂提纲了,审题也清楚了,但是这个知识点确实是我没有复习到的。无非就是三种情况,审题不仔细,提醒下次注意一些。这个提纲没有读懂,要把这个克服掉。第三,确实有疏漏了,需要做一个更好的查漏补缺的工作,要把近期的模拟卷,好好过过,把每个错题都改过来,确保不会犯第二次。八号上了考场,不会遇到做过的原题,但是一定会遇到曾经做的知识点,对知识点不能遗留掉。

第三,如果大家有余力,还要维持对题目的敏感程度,现在还有4、5天就考试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做一点题。做什么题目呢?大家不会盲目地弄一些猜题的卷子,看看北京地区近两年的高考题,不是说看了这个题之后今年考试肯定考到,这个可能性机会没有,而是熟悉命题老师的出题风格以及对照答案看看回答问题的规则,包括字数应该是怎样的分布情况。了解这方面的东西,因此熟悉一下题目怎么来的,我们应该如何回答,这是对题目的敏感。

最后,大家在规划这几天复习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前在班里遇到一些学生,常常有这样一个情况,比如今天定下一个小时看历史,晚上我9点开始开灯,一个小时开历史,结果找资料用了一个小时时间,中间睡一会儿的,过去了,15分钟时间,最后收拾一下资料,一个10分钟又过去了,这样效率是很低的,希望大家在最后时段分析,除了规定复习的时间,还要有量,这样让大家复习的效率更高一些。这些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相应的如果待会儿还有问题,我还可以继续交流,现在把镜头给张艳平老师了。

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张艳平

主持人燕子:三位老师老师的课程一定是非常活跃的。关也老师提到这个时候我们回顾、归纳、总结、规划,这些都是需要的。地理老师,张艳平张老师给我们带来哪些技巧方法吗?

张艳平: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的地理主讲教师张艳平老师,我非常同意两位老师的观点。这个时候我经常跟学生讲,这个时候,我主要说两个字,叫做维稳。第一切忌过渡的放松。第二,切忌心态过渡的紧张。这两点都是都是应该注意的。大家都是高考过来的人,当时说不紧张,这时候肯定谁也做不到的,关系到未来的事情,怎么可能大家都不紧张呢?适度的紧张这时候对你是正确的,是应该的,但是过渡的紧张,因此睡不着觉,有些同学说晚上开始失眠了,这时候就是自己在心态上应该调整一下。

在这个时候地理的学科,经常说地理地理在三科之中,有人给我打电话,张老师中国地图跟世界地图我都疯了,根本记不住,怎么办?这时候我跟大家分享一点,地理这个学科应该说跟另外两个学科不太一样的地方,所谓文科中的理科,偏理科化很强,三个学科当中,地理在高中是文科,在大学变成理论上来学了,这是我们国家一个现象。给高考文科中出题的老师,其实是理科的,他们在高中以前都是理科出身,他们出的题经常是推理性更强一些。

地理有一个特点就是图,去年高考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逢考必图,地理没有文字,设计题的时候都没有文字。学生对世界地图过分的紧张,生怕自己记不住。跟大家分享一点,现在新课改,北京去年新课改,改完之后同学们应该在这个地方,在平时模拟中发现。平时着重什么,着重于给你地方你的知识,对这个地方的现象的解释,并不在于你背这个地方是哪一个地方。在空间定位上,尤其是近五六年的高考,在空间定位其实在弱化的。

去年考的澳大利亚,前年是西北地区,其实这个地方给你一眼能够看出是哪儿。同学不应该特别紧张,你如果还有时间、余力,把我们上课讲的东西理一遍,如果时间不够,希望学生把你的时间总结一下地理最基本的题。地理选择题错误的几率非常大,一是紧张,以前做地理的综合症,一看地理的图就不知道怎么办,第一点就是接下来这几天时间给同学提一点建议。第一点,把以前做过的题再好好看一遍,尤其看题中的图。因为在图中能够通过,要看什么?不仅看这道题答案选什么,高考再考它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考重题的知识点普遍性非常大。

看这种图所隐含的知识点是什么,有什么知识点。以后看到同样类型的图可能在哪一个地方设题,在哪一个地方设置陷井,看哪一个地方。比如考工业区的分布,要看风向、河流,看和其他城市的位置关系,看一下布局是否合理,根据以往的图,在你脑子里面同样的题不会考,但是相关的知识点肯定会考,这是第一点,就是图这个地方,把以前做过的题好好看一遍,重点看图。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现在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教材,应该说两本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的知识上、主干知识肯定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案例的选取上其实是有差别的。在这个地方我特别强调同学们要干吗,特别重视书本中的案例,因为2009年北京高考的原题就是德国的图,书本上的案例要特别注意,人教版选取的案例是互补的,新时期的案例是互补的,比如选择交通带来影响的。中图版选的石家庄,人教版选的河南的株洲,虽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表现的知识点一定要特别熟悉。

第三点,要特别注意高考大题,高考大题同学们非常紧张,我觉得历史跟政治都有这个问题,大题的分值特别重,这时候又要特点强调地理不一样的地方,地理答题字数特别少。只有两行、三行,这两行三行答完之后没有答到点上,8分、10分就没有了,我上课的时候强调过,高考大题五类大题的出题模式,比如描述题,原因题,区位题,问题措施题,意义影响题,每种大题的内部,可能考哪些大题,这时候应该梳理一下,答题的时候不要漏点。高考是按点给分的,这个点没有,这个分没有,你在另外一个点答再多,那个分值不会给你再多多,这时候要切忌不要漏点。比如描述地形的分布,描述地形特征,描述地理位置,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瞄准地形的分布,还有瞄准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特征,要好好的梳理。

如果现在还有时间余力,这时间不要让自己手生,每天保证自己把题梳理一遍的基础上再稍微每天做两道题,让自己手不生,这时候受到就是稳重,心态要稳,而且郑老师讲的,这时候要继续让自己做题,自己行动,心态要稳下来。与其在这个地方紧张,那个时间变得很慢,当你投入进去时间过得更快一些。

这三点是我想跟广大网友分享的,如果有什么问题之后一块儿分享。

主持人燕子:非常感谢,感谢我们在节目开始之前是三位老师分别从心态、考技这方面给大家指出小小的建议,希望广大考生、网友能够合理的运用起来,相信对于今年的文综科目的提高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接下来正式一同进入高考文综这一科目的考试现场。8号上午就要考文综这个科目了。

郑关飞:9点到11点半。

主持人燕子:整个文综科目总分是300分,考试时候是150分钟。经常每一科目的时间的合理运用真的是分值体现非常大的基础。我觉得经过前期一轮的文综复习阶段来看,现在对整个文综试卷的架构已经非常清楚了。可能提醒我这边归纳了一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有提醒。具体我们想了解,文综这三个科目在时间的合理分配上应该怎么去很好的规划一下呢?相信对很多考生都是非常关注的。

文综选择题建议40分钟内完成

关也:时间的规划,文综三科合在一块儿考,单独说历史严格做多少分钟,政治做多长时间,地理做多长时间。如果一套试卷综合来看,就分选择和主观题就可以了。

主持人燕子:这两个题型怎么合理把握时间?

关也:所有主观题都是材料解析题,意味着提干里面有很长的一段文字,如果不读完这段文字,主观题没有办法做。材料文字一旦多了之后,首先降低就是做题的速度,做大题的时候变慢了,因此这就必须意味着在做选择题的时候要把时间点压缩住。大概时间怎么分配呢?一个选择题最多不能够超过50秒钟,前面选择题做完在半个小时到40分钟时间,一旦超过,你以后做大题时间比较紧张,前面选择一定要掐一个点,做完。

如果思考一个选择题的时候,想了一分多钟还没有做出来,做好赶快过掉了,因为表示可能在这方面耽误太多时间,太不划算了,所以凭第一印象选一个,不要留白。有的同学说不会错了,我留在这个地方,等做完之后再检查回来做,这样不好,如果你掐着点把整套卷子做完,没有时间做,或者是之后把这个事情忘了。

因此,重复一下,选择和主观题的时间,这个点一定要掐住了,前面半个小时到40分钟一定要把选择题做完,否则后面做大题会紧张一点。

主持人燕子:其他老师呢?

张艳平:针对地理学科,在选择题,如果把地理列出来,我非常同意关也老师说的时间上整体把控,但是在地理选择题上我特别强调,地理选择题往往是图表的形式,如果是时间特别的仓促,可能图中的隐含信息看不出来。

关也:做地理选择题的时间需要长一些。

张艳平:平时练的时间要时间控制,但是真正做题的时候不要特别着急的赶,也不要在某一道题,时间控制耽误太久。这个题涉及到刚才所讲的,为什么要多看图呢?因为你看它的敏感性,一下子把它的信息看出来,否则那个图里面这个点画一个,那个点画一个这个,等于浪费时间太长了。如果这道题地理选择,如果那个图真的看出来,赶紧过。文综三科加在一起,难度加大的原因是,很可能因为某一道题耽误另外两科,这是得不偿失的。对地理的建议就是,仔细,适当地稍微长一点,如果这道题特别看不懂,可以过就行了。那是对于地理这个学科。

主持人燕子:基本历史和政治差不多在选择题上用的分值差不多。

关也:遇到极端一点的情况,如果考生做到最后一段时间的时候,发现还有10分钟、20分钟,后面还空几个大题,应该怎么办呢?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我们知道高考的主观题往往题目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的分布,如果时间不够用了,最后还有两个大题,可以看看每一个大题的前一问,前两问,这个地方不太难,可以先把这个分数拿到再说,没有必要强调一定要把很难的大题做完之后再去做其他的大题,这是稍微做一个小补充。

主持人燕子:考生会问到这个过程中,答题顺序上,是不是很多考生觉得先把自己认为比较见过的,清晰的知识点,可能他觉得得心应手的知识点会先做完,先空白一些他认为难的跳跃过去,这样的方式方法你们觉得是对的吗?不存在对错,个人的习惯问题。

关也:个人习惯,怎样都是可以采取的,建议按照题目本身的顺序做,高考出题自然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从简单到难,或者从地理、政治、历史,自然有一个逻辑在里面如果是跳来跳去,首先让了考场不决定这个题我真的会了,那个题真的不会,可能因为紧张前面把前面的题给忘做了。

张艳平:有一点稍微的补充,一旦高考中遇到很熟悉的题,这时候一定要小心。

张艳平:这是源自于讲课中的模拟题,今年日本地震,日本地震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我特别给同学讲,今年要特别注意洋流,这个洋流是被太平洋暖流,把日本的垃圾正顺着这个洋流飘向美国的西部,当时A选项,被大西洋暖流把污染物运大美国去了,学生一看,这个老师讲过,看过美国西部这一项高兴了,在你越熟悉的地方,把洋流换了,越是这个时候要提醒自己,往往这个地方有一个小陷井,就是这一点想跟同学们分享一点。

主持人燕子:非常感谢几位老师真知灼见,希望大家做题的顺序上合理思考一下,关老师也好,张老师也好,在这方面提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参考。

具体的涉及到一卷是选择题,二卷是非选择题,如何提高这两个题目的得分率,相当是很多网友比较关注的,先就一卷的选择题这一块,我们知道选择题的正确率与否,对整个分值还是有很大的体现。怎么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以及提分率呢?各位老师可以就自己的科目聊一聊。

郑关飞:选择题很重要,而且很直接。那个分来得很好,来得很快乐。比如政治12个选择题开下去就是48分,太漂亮了,你心里就高兴,后来的题不会的就会了,遇到的困难全解决了,选择题做得很顺手,做好选择题,而且特别对于文综,如果想要实现一个不错的分,我平时跟同学说,给大家练题讲怎么做,我说选择题错误率要不然控制在一个以内,有时候基础薄弱一点错两个也是可以。

现在剩4、5天时间了,如果按照8号上午考,5天时间,这五天时间怎么很好的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对于政治选择题来说,特别重要的就是一点,看每一个选择题只看最后半句话,选择题有时候很长,1、2、3、4、5,五行,高考的时候很紧张,捱着看下来,又花时间,这也是控制时间,看最后半句话,首先抓里面的核心词,抓这里面的关键词,只要把核心词、关键词抓住了以后,直接对应就很清楚,很到位,就这么一个。特别清楚,还有同学会说,老师,我倒是看最后半句话,最后半句话只是说这说明,这代表了什么?关键词就一个字,“这”,你就把“这”字搞清楚,这是谁就行了。一般就是就近原则,这,就是紧挨着关键词。

同学遇到这种情况,ABCD四个校,A和C排除了,然后觉得B也很好,D也很好,看4D也不能放弃,2B也不能放弃,最后一下子选了4D,最后就错了。有同学问过,我往往在两个学校徘徊的时候,最后终于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这个艰难选择做出之后,往往做出错误的选择,可不可以以后非得要选4D的时候,一定不选4D,就选2B,不能这样。同学要记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比如说2B和4D纠结,看2B也对,4D也对,怎么办?同学说简单,回来再看一遍,好,再看一遍题,这个题又有五行,本来就很紧张,2B和4D分不清楚,时间又很紧张,还是回到那句话,看最后半句话,找关键词,这里面主语就是关键词,直接对应,特别清晰的2B就出来了,当然我只是举例子,2B不见得就是答案。

对于选择题我在新东方的冲击班,五一的班上,以及平时的学日制班,我给同学强调选择题做题有两点,第一是排硬伤。第二是做对应。当时是最普遍的方法。第一点还有一种排硬伤,是什么概念?排的是硬伤。比如说不是硬伤,一个人心情不好,心情不高兴,这不是硬伤,他也可以很高兴,看不出来,如果一个人走路腿折,一下子出现问题了。很多选择题都有知识性错误,这就是回到那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比如明年就是6月8号,明天考试了,今天晚上还要翻看政治的笔记,一些核心的知识点,你就翻,每天有同学说,老师真是凑巧,昨天晚上翻那个的时候,就是考这个知识点,不是冥冥之中怎么了,你翻到这儿了,高考就考知识点,你把硬伤排除了。

第二点,做对应。所谓做对应就是刚才说的,抓住最后半句话,主语、关键词,对应。提高效率,提高速度,提高准确率。相信大家没有问题。

主持人燕子:谢谢,郑老师,很多东西做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思路,都学会揣摩、总结,还是很好的,刚才郑重老师谈到2B和4D,这样一总结一归纳就很明白,所以大家在知识点的时候也是这样,学会归纳总结。

针对这方面我们的历史老师关老师?

关也:刚刚关飞说的很好,大概政治和历史都是差不多,审题要仔细了,对应要清楚了。我想跟同学一起分享一点什么东西呢?文综考试,尤其像政治、历史这样的考试,可能技巧性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强,因为它不是一个纯技巧性的训练,而是一个知识储备的检测,知识储备的选拔性的考试。归根到底还是很重要的一点,除了做对应,除了排硬伤之外,还得翻笔记,翻书,梳理教材,这一点很重要,你可能说这么多东西看不完,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考试把所有东西背下来,我们可以做的是今天看一点,就可以保证比昨天昨天更加优秀,因此这样一个东西,最后还得回翻教材,反复过,不要觉得没有意思,这个意义是潜移默化发生的,还有一点就是刚刚强调过的,如果不知道自己哪一个地方有漏洞,看看以前错的题目就是你的漏洞,赶快做一个查漏补缺的工作,先把自己的内功做好之后,自然而然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了。

主持人燕子:地理老师?

张艳平:我就针对于地理跟大家分享一下做选择题,我经常说地理的选择题,通过我们这么多年考试来看,地理选择题其实在考两个,考原理。这段时间里面跟同学沟通,出现选择题错误率很高怎么办?这时候我想分享一点,这个时候把我们地理上的最基本的原理,地理上能够有的最基本的原理,嘴边举一个例子,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自转,公转,什么时候速度快,什么时候速度慢,太阳直射点的规律,还有大气环流的规律,热力环流的规律,水循环的规律,洋流循环的规律,还有岩石层的循环,把这些原理弄清楚。现在选择题明显来看,选择题以自然题偏多。北京卷去年11道选择题都是10道都是地理性的,有时间,有充裕的,经常讲课就是晚上睡觉之前跟过电影一样,把自己学的热力环流怎么出去的,气旋反气旋带来什么天气变化,要把最基本的搞清楚,如果考试的时候经常说,考的是主干知识,即使给你图,其实也是在考,背这个图背后的原理,做地理选择题,就是把原理基本功搞扎实,然后看懂图,把基本的原理知识跟图好好结合一下,这样对做选择题的正确率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燕子:好,非常感谢,就三个科目在选择题上如何题分,各位老师给了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大家在这个时间能够积极储备一下。

接下来聊一聊关于主观题怎么提高它的得分率,又有什么样的答题技巧呢?

郑关飞:主观题很重要。主观题特别重要,它的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选择题让我们快乐,主观题让我们纠结。

主持人燕子:每一个都有一个关健词。

政治主观题回答需抓角度

郑关飞:对。选择题让我们快乐,做得轻松,得分也容易,一个4分,一个4分,主观题平时12分的题,我们写了那么一大堆,最后下来得了3分,有得2分,我们觉得很难过,为什么那么大一个题得这么少的分。而且根据历年高考统计,主观题52分政治,得分率非常低,52分我统计了近三年北京卷,平均得分都不到一半,52分我们一般是26分,根本不到一半的得分。非常可惜,主观题也是很重要,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我们得分率的时候提不上去,知识储备需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次说道主观题,就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什么意思呢?古代打仗我们这么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历史上最著名的赤壁之战,我们说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最后打赢了并不是士兵在前面厮杀多少的英勇,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那时候就胜利了,就是诸葛亮和周瑜的运筹帷幄,他们的策略。

对于主观题也是这么一个到底,我们做一个主观题,一般6分钟左右,很多同学拿到这个主观题开始做了,题目40秒看完了,接下来5分多的时间写,一边写一边小,然后写出来了。就这样把题目写出来了,写出来之后觉得把题目做大了,最后效果是什么?一下子把这个题写出来的时候,最后答跑偏了,这个非常可惜,非常非常可惜的一点。我们辛辛苦苦做答了,为什么最后出现跑偏这种情况呢?就是没有运筹帷幄,运筹帷幄是什么?我们一开始在做答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谋略好,怎么谋略好?我经常提三个字,抓角度,这是最核心的。

高考政治已经考了34年了,1977年开始。2011第35个年头,高考政治一定突出一个特点,命题一定要具有灵活性,现在很多同学可能从网上或者从哪里买来一点答题秘笈,把答题秘笈背下来,然后高考遇到问题的时候往上帖,如果高考真能这么做,一定失去选拔性的意义,高考已经考了34年,我们第35年高考政治这一块,命题非常具有灵活性,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对于高考政治题目强调三个字,抓角度。上来第一感觉就是抓角度,这是做什么,就是运筹帷幄。怎么抓角度?举一个例子。这个很重要,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举举北京这边的例子,2009年北京卷咱们的高考38题的第3问,直接说,请你说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如何体现对立统一关系的?就是这么一个题,11分,你猜一下平均得分多少?一个大题11分,你猜一下多少分?

郑关飞:11分你猜一下多少分?随便说,没有关系。

郑关飞:这个题目满分11分,平均得分2.42分,2.42分,下面我们新一届的同学都看到这个题的时候很惊讶,我们上一届的学生是怎么学的,就考的对立统一,就是哲学的矛盾问题,就一个矛盾问题的时候怎么可能答这个呢?是啊,大兄、师姐都没有背好、没有记好,我说没有不是,师兄、师姐背的很不错,师兄师姐说,第一点开始答矛盾,矛盾具有普通性,具有特殊性,然后三个表现,然后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很正确,但是答跑偏了,这个题角度只有四个字,对立统一,把角度抓住之后,接下来需要去分层次,三个层次,第一点对立,第二点统一,第二方法论,就这么简单。

很清楚全国卷也是如此,09年全国卷1,是38题第一问,也是考的这个,请你用经济手段平衡一下工作,宏观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等,这很显然也属于答跑偏了。我最后提醒大家,同学们对于高考政治答题一定记住一点,一定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面对高考大题出来之后,首先想的三个字,抓角度。现在距离高考有五天时间,就这三个字可以实现很好的目标,也许一个题目12分,你角度没有抓准确,答跑偏了,最后只能得2分,如果这个题目的时候角度抓好了,角度抓准确了,你得一个9分,得10分,这一个题目给拉开的成绩就是7到8分,所以4、5题很关键,对主观题,高考惩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抓角度。

主持人燕子:谢谢郑老师,接下来关老师就历史这一科目,在主观题方面如何提高得分率,我们快速回答一下?

历史材料解析提取信息可得分

郑关飞:其实历史主观题这样简单说一下,刚刚讲到,现在历史主观题都是材料解释题,材料特别多,影响做题速度,但是一方面有坏处,另外一方面有有好处,正是因为题目很长,往往是根据上述材料,或者是概括上述材料,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所以其实在新可标题的历史考试,主观题出现这样的题目,是可以得到答案了,这有相当大得分数在里面,这样得分数所有考生不能扔掉,高考复习到现在这个地方,其实不在于去做对更多的难题,而是确保简单题千万不要失分。举一个例子,北京海淀区的一模考试卷子,52分当中有20分都是可以直接提取信息,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这个分数得到,这样分数丢掉非常可惜。怎么去做这个工作呢?其实很简单,大家从小学开始已经念过段落大意的归纳,只需要把这段时间做过的题目拿出来,看看答案是如何归纳的,合一合材料本身,自然知道该从哪些角度提取有效信息,找句子,概括提干本身,这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答主观题应该如何处理,有同学会说,拿到题目的时候,把我所能够想到的所有的背过的东西全部写上去了,但是得分不高,这个情况其实也很普遍,请大家注意一点,历史考试其实非常讲究时间的定位,任何一个大题里面,任何一个主观题里面一定有一个或明或暗的时间线索在里面,不需要把你所知道的所有东西往上答,只需要答这个时代附近的东西就可以了,他问的是哪一个朝代,哪一个时间段,把相应的知识答上去就足够了,我们答历史题,有时候答偏了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我们忽略了提干里面的时间、线索,而答到其他地方去了,注意这两个环节就可以了。

主持人燕子:地理科目呢?

张艳平:经常说地理看似大题出这种地方,但是其实地理大题相对来说是有一定的套路的,经常给同学准备一个对联,这个对联叫做上联,上联给同学们讲,自然要素,自然的要素是什么,地气水土生,地形、地貌、气候和河流、水文、土壤。下联,政市交劳技。政策,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横披就是地理高考答题解题。平常讲一些区位的时候,地理因素全是这些,地理很综合,无非就是自然和人文的综合,答完这个之后,如果是人文还有别的因素,一个是历史,一个是地价,为什么产业专业,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地价便宜。

还有同学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术语,经常举例子,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同学的答案,海水盐度的问题,有一个同学答的时候,真正标准答案还是海水的盐度比较高,这个学生给我答一句,海水和盐。还是一句话,如果是北京试卷可能把近5年北京试卷大题自己做一遍,第二遍跟标准答案对一遍。第三遍把标准答案背一遍,这样很容易提高大题的规范性。

主持人燕子:最后一个问题需要三位老师快速融合,学科间的综合试题怎么提高学科率?

张艳平:这是北京试卷的高考大题,我的一点建议就是三道大题肯定是历史一道,政治一道,还有地理一道,三道大题一定注意好了,哪一道大题是哪一学科,这不要答跑偏。第一个原因就是你一定要三道题综合一下,哪一个地理、政治,有些题,有些时候比如说今年海淀一模有一个交通,那是政治题,但是地理也考,地理也有这个题,所以答成地理题,一下子跑偏了。

关也:其实所谓大综合只是在形式上的综合,比如仅仅是综合的考题,39、40题,一个大提干,下面从历史、地理、政治,或者是形式上把三个科目综合在一起,每一个题目还是归属于政治、地理、历史,没有真正的,把所有的内容合在一起,回答同一个小题,这样不存在的,按照之前单独做主观题的思路就好了,千万别答偏了,这样可能性不大,大家审题仔细一点,应该可以规避。

郑关飞:39题、40题往往比较简单一点,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时间紧而把它放弃了,后面都是比较紧张的,就拿政治科目来说,考的是文化或者是考选修内容,对文化内容比较简单,一些重要内容大家关注文化,大家热切关注。选修,如果大家学了,选修花的时间不够,有一点陌生,同学们记住两句话,对于高考政治大题来说,任何问题都有突破口,请各位同学一定注意,最后题目要做答,记住高考政治,你没有不会做的题。对于最后的题就从题目中找突破口,信息点,看主语是谁,宾语是谁。

主持人燕子:非常感谢,节目到这个时间马上要结束了,三位老师给2010年的考生送上美好的舒服吧。

张艳平:大家这段时间能够平稳的把这段时间过去,行动,再加上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心态,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成功的。希望大家2011届所有考生能够金榜题名。

主持人燕子:谢谢,关老师。

关也:离高考还有4、5天了,大家应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生物钟了,不要熬夜太晚了,慢慢让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高考规律相匹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产生。

另外,不管你在这四五天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没有过不去的坎,考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心仪的学校,也希望大家今年高考特别顺利。

主持人燕子:感谢,郑老师。

郑关飞:最后说一句,同学们,行动者有未来,看了今天的视频就开始行动,一切受益。

主持人:非常开心在今天节目当中为大家邀请了到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的三位文综科老师,跟他们聊的非常愉快,其实我觉得看到三位老师大家应该有很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了,这么年轻有为,大家只要在这个时间段能够充分正确的认识到,其实对于高考的压力,每个考生都是要去承担的,他们都会面对,那么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去放平心态,积极认真地去准备,相信2011年大家能够金榜题名,相信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共同祝愿大家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谢谢,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模板(主要从实践角度)

,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

,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

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新大纲新增)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

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会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

。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

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新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都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文一类文是多少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