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答好新时代的考卷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实现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目标,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云南省委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抓铁留痕”的作风、“刮骨疗毒”的气魄和“一抓到底”的决心来谋篇布局、聚焦重点和统筹推进,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成效明显、反响强烈。

 新机遇带来新挑战。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统筹处理好“四种关系”,锲而不舍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答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云南考卷”。

标本兼治是根本,处理好“思想与制度”的关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须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同发力,实现“标本兼治”。通过政治理论武装、锤炼党性修养、要开展“政治体检”,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问题,实现“正本清源”;要健全完善党内法规,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基础党务,提供遵循和依据,不断“校准”党员干部行为,实现“法治约束”。两者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唯有互融互促、同频共振,方能实现从严治党的“效应叠加”。

突出主体是关键,处理好“少数与多数”的关系。从严治党要实现“全面”,就要在主体上“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搞“特殊”。从范围上要先从领导干部抓起,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再向党员干部等“绝大多数”辐射,最终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涂上“防腐剂”;从程度上既要查处涉及贪腐的大案要案,也要向基层末梢延伸,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将“打虎”“拍蝇”“猎狐”相结合,实现治理主体无遗漏、从严打击无例外。

防治结合是核心,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将教育和惩处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执纪精准”。聚焦党纪党规,围绕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从党内监督向党外监督扩展,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执纪监督。既要强化日常管理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限度扼制腐败“增量”,防止干部出问题;也要避免“一票否决”“不教而诛”和“钓鱼问责”,致使监督执纪发散落偏、走样变形、层层加码,防止“利剑”蒙尘,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持续施力是基础,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处于“进行时”。全面从严治党不是阶段性任务,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常抓不懈。将管党治党融入全省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始终,落到具体环节步骤。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制定应急预案,防控风险变量。通过建章立制、持续施力,形成长期性高压态势,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经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来源:共产党员网)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我们要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谋发展,用行动来诠释“在危机中培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答好新时代“考卷”,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提高群众组织工作方法,坚持将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置,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继续前行。

作为到基层的年轻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直接面对群众各种各样的需求与事件,每一个案例都是个例,每一个文件都在这里汇集并落到实处。我们要自觉转变政绩观,把时间和精力从上级关注的“地上工程”,转移到困扰群众的“地下工程”上,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张文星)

}

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是未来的镜子。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应以史为鉴、接续奋斗,以昂扬的“赶考姿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答好“担当作为”卷。勇于担当负责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鲜明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处于什么年代、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从未懈怠、永不停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年轻干部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家国情怀,也要有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主动融入基层“大熔炉”,在实践历练中为自己“加油”、“充电”,锻造成为烈火真金。秉承“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保持“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劲头,兢兢业业干事、踏踏实实创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干之“砖”敲开进步之“门”。

以慢不得的危机感,答好“斗争历练”卷。“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就是一部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奋斗史。革命战争年代,在祖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唤起工农千百万”、“夺过鞭子揍敌人”。改革开放时期,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引领今日之中国向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行。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征程中充满惊涛骇浪,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许多未知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年轻干部应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气概,有事不怕事,遇事解决事,做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答好“为民造福”卷。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人民”二字是永远的答案,人民至上是永恒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个决策、每项措施背后,情牵万家忧乐,关系民生冷暖,充满温情厚度,考验能力本领。年轻干部应站稳“人民至上”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迈开步子,洒一路苦干实干的累累硕果;沉下身子,染一袭脚踏实地的泥土芳香。坚持把人民当“阅卷人”,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第一标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点赞和认可。

(作者:潘垣铮 苏州高新区商务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