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早教课值得购买吗?

“呦,回来啦,起色不错呀。”

“恭喜加入当妈队伍,以后周末一起约着带娃上课呀。”

“你家宝宝3个月了吧,准备给他报啥早教课啊?我儿子当时报了个闪卡课”

这是新晋宝妈晓丽产后回归职场的第一天,同事们的关心问候中不乏“早教”这一高频词汇。

她不知道早教具体是哪个年龄段,但她知道,已经早到她不足3个月的宝宝了。

不知何时起,这股“早教风”吹满地,且越刮越盛。公司里同样结婚生子的同事,闲暇时间,聊的都是早教的事。宝宝又报了哪家早教班,花了多少大洋,早教让宝宝又学到了什么,早教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爸妈们,恨不得量化养娃。就如同上学时休学分,工作后拿绩效一般,在当妈做爸的路上,也希望安排的“满满当当”。似乎给娃安排足够多的早教,自己就能当一个满分妈妈一般。

早教该教些啥?1000个爸妈心中有“1001”种答案

提及早教,年轻爸妈无论主动被动,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对于早教的理解和态度,不同家长眼里却千差万别:追捧的家长将其捧上神坛,深陷“起跑线之战”;粗线条的家长则把它视如敝履,推崇宝宝自然生长;而介乎两者之间的,是普遍抱着宁滥勿缺、试试心态的宝妈奶爸。

有上海双高管家庭,在宝宝4个月的时候,就将其送进国际早教中心,接受高大上的潜力开发;也有30多岁的作家举家搬到大理,只为让宝宝接触蓝天白云、阳光微风、昆虫鸟兽,沉浸在更慢也更轻松简单的生活氛围里。

不同的家庭,同一种梦想。父母都期望宝宝在自己推崇的教育方式下,成为未来最特别的那个角色。但正如纪伯伦《先知》里所说的:“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了为何而出发。”早教在社会媒体、身边人、以及个人局限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变得不像在“早教”,而像是父母一厢情愿式的付出和要求。

如何去正确早教,如何实现教育初心,这是一条漫长、且需要随时反思、修正的路。

3岁“华罗庚”,4岁“郎朗”,鸡妈群里牛娃当道

没当妈以前,总觉得“海淀妈妈”真的只存在北京海淀,“牛娃”永远是育儿江湖上的传说。当妈后开启宝妈交流,身边的同事,老家的亲戚,远方的同学……从北上广到三四线,不同的城市,同一个育儿圈。

山西太原的季凡,是当地一所民办幼儿园园长,她的孩子今年三岁半,刚刚送进幼儿园。按照常理来说,身处婴幼儿教育从业者的她在育儿路上应当更理性从容,然而,她平时一不刷抖音,二不逛淘宝。闲暇之余,总是饶有兴致地刷着微信里一个“鸡妈群”,看到群里妈妈们分享着自家“小天才”以及育儿心得……不过,她从最初的跃跃欲试到备受挫折,仅仅两个月。

“群里有个小孩,3岁多就会多位乘除法。我家的比人家还大俩月,十以内的加减法还算不利索。” “前几天还看到有个4岁的小男孩,拿过好几个国家大奖,我家孩子却只对平衡车感兴趣。”

(4岁宝宝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题)

即便手握多项育儿专业证书,在幼儿园里为年轻家长们答疑解惑头头是道的园长季凡,在自己当妈的角色里,面对身边众多鸡娃“成功”案例,仍旧按捺不住“望子成龙”的欲望。她很清楚地知道:“宝宝3岁多能识得数字是再正常不过了,喜欢平衡车也意味着孩子大运动发育好,身体协调性强”。但她仍旧忍不住周末带孩子试听一门又一门早教课程,直到三岁半的儿子表现出了对英语浓厚的兴趣,季凡焦虑的情绪才得到了些许缓解。

季凡的故事绝非个案,随着早教概念越来越渗透到广大家庭、参与早教的家庭越来越多。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早教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其推出的课程产品越来越纷繁复杂,功能与意义堆叠得越来越多,其标榜的育儿理念及教学内容,非教育出身的成年人都难以看懂。最重要的是,“早教”开始弥漫着浓浓的功利化气息。

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的《上海幼儿早期教育(0—6岁)状况调查》显示,有57.1%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幼儿园以外的早教课程。其中,0至3周岁幼儿有39.9%参加过早教课程,4至6周岁孩子有73.5%参加过。59.3%的孩子至少报了2门课程,孩子每周上课时间平均超过2小时。值得注意的是,0至3周岁参加早教的孩子中,41.6%上的是拼音、英语、奥数等学科类课程。

至于这样的培养方式真的科学吗?别问,问就是那句长盛不衰的鸡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纵然成才是每对父母本能的期望,但不知何时,“期望”绑架了父母,“成才”成了宝宝的KPI。

当年那些在奢侈品店里一掷千金的女人,现在改道早教班了

胡蓉是个精致的上海女人,当妈也要当个精致的妈妈。当妈前,她的嗜好归纳起来大概是:赚钱、保养、买包。当妈后,她还是没能改掉花钱的习惯,只不过挥霍场地由商场一楼奢侈品专柜上升到了五楼母婴馆。经年一只老花购物袋,带娃风风火火赶各种早教班,上午冰球,中午就近吃口饭,下午直接排乐高,视孩子状态再决定晚上是否要加课。

根据《中国早教蓝皮书》调查显示,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早教支出越多,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家庭平均每月早教支出在1000元以上。其中,一线城市的家庭早教投入在500- 1000元/月,二线城市家庭平均早教投入300-500元/月,三四线城市则以100-300元/月的早教投入为主。

而按年来计算的话,一、二线城市已经是两万起步,而这仅是一门课程的消费。

为了教育不计成本地付出,背后是父母的深深的爱与期待。但天价早教,真的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吗?

付出大量金钱,父母势必对早教机构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对方能够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但这不仅有可能伤害宝宝的自主性,还可能会背离早教的初衷——父母离宝宝越来越远。初心已失,早教恐怕真成了一座无法走出的迷宫。

接受天价早教,也埋下了机构爆雷、学费打水漂的风险。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当,盲目扩张,多家早教中心宣布破产,家长投入的巨额学费也无法追回。不仅当初美好的希望破灭,金钱损失,宝宝的教育也蒙上了不太美好的回忆。

上多少节课,为其花掉多少人民币,也并非是早教的KPI。价格带来哪些价值,值得深思。否则,长此以往,家长们最终可能会发出类似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的感叹:“我知道我的早教费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下沉市场”的早教,累并快乐着?

28岁的阿圆,生活在南方一座普通普通的县城。因为自己和丈夫平时都上班,所以婆婆替代了父母的角色,日常带着两岁多的宝宝到5公里外的一家早教中心上课。

“那是朋友开的店,性价比高”、“宝宝只要有地方去就好了,我们的要求不高”,这是阿圆的想法。

在县城、乡镇和村庄这样的地方,早教意识还没有那么普遍,资源也谈不上丰富。去离家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早教中心是很常见的情况,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早教的费用依然不少,平均每月的费用占据家庭月开销的一半。父母辛勤工作,节省其它方面的开销,只为给宝宝和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

但每周两节课程,每节课1小时,来回路上却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这样的早教,对宝宝的成长收益有多大,他们无心也无法去计算。“累并快乐着”浸润着他们的生活。

尽管早教行业发展二十多年,但传统早教行业尚未普及偏远的地区,也未能提供更实惠的价格及更便捷的服务。钱花了出去,力气付出去了,“上了”就是“有用”?究竟达成了怎样的KPI,才能真正地“快乐”?

回归早教本质,高质量陪伴宝宝成长每一天

天佑妈妈,一位生活在江苏泰州的地摊妈妈。相比上述几位母亲,她的育儿情况显得有些简陋,但在育儿过程中,对早教KPI的制定,这位仅系统念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农妇却相对从容,自有章法。她坚持在家早教,推崇开放式教具,就地取材同宝宝做互动游戏。

孩子想坐小火车,村子里没有怎么办?把喝剩下的奶粉罐子排一排,叠上板凳让孩子坐上面,爸爸妈妈变身左右护法,嘟嘟嘟“小火车”开起来啦。

(天佑妈妈育儿 视频号截图)

今晚吃红烧鱼,妈妈处理鱼之前可不会放过跟宝宝互动的好机会,英语启蒙走一波儿。不仅给每条鱼取名字:Fish one,Fish two,还把鱼的eye、mouth辨认一番,寓教于乐,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

(天佑妈妈育儿 视频号截图)

看到如今开朗活泼的天佑,我们很难想象他刚出生的一年多,生长发育是严重滞后的。

据天佑妈妈回忆,自己和丈夫忙着摆摊赚钱,再加上育儿无知,以至于天佑从出生到14个月,一直躺在床上,站也站不住,直到16个月才学会翻身。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天佑妈妈,虽后知后觉了点,但好在足够重视,迅速上网学习,开启了在家早教之旅。

天佑妈妈的“在家早教”摸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孩子的进步却是突飞猛进的。“时间真的能证明一切,孩子的成长是骗不了人的。”

天佑妈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全部来源于某款互联网教育类APP——小步在家早教。她坚信:通过认真的聆听,高质量的陪伴,真诚而积极的赞扬等等方式,都可以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爱,这胜过一切天价早教。天佑妈妈也仅仅是一千五百多万位小步妈妈中的一个缩影。

早教需要教,谁教?教什么?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灵活应变的老师,教学的时间最长,教学方式也不会拘泥于课堂,影响的权重也是最大的。

流传后世、口碑不落的《曾国潘家书》、《傅雷家书》,可证明家庭教育的无穷魅力。

哈佛大学教授Bronfenbrenner美国国家早教推广项目负责人也曾说:“没有家庭的参与,一切早教项目都收效甚微。”

小步在家早教品牌创始人彭琳琳(云宝妈妈)也多次强调家庭早教的重要性,她认为教育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接力,父母有力量,孩子才能更好地出发,小步想要做的,就是陪伴家长和孩子更好地出发。

(小步在家早教创始人云宝妈妈和云宝)

因此,穿越机关复杂的早教“迷宫”之后,我们发现“能够打开宝宝未来健康、智慧与幸福之门的钥匙,握在爸妈手里”。

早教没有复杂到父母完全无法接住这个“项目”,也没有那么简单到交给托育机构就可以。发现育儿的本质,找对育儿的方法,才能轻松地实现早教的KPI——给宝宝充满爱的家庭。

}

我3月7日申请退款,3月 9号审核通过,当天就把我课程关闭,中间客服联系,一直说辞是,45个工作日退款,结果今天到了,又来和我说6月20日左右退款 关课关那么早。退款一点都不积极,客服永远都是几句话来敷衍,之前用45个工作日到账忽悠,现在用抱歉给你带来不好的体验敷衍,退款时,就是财务繁忙,那我就想问到底有多少退款的客户,原来小步做的那么差,我真的忍受不了一而再,再而三推脱

}

“斯坦福”光环背后:教学者无资质、课程内容难规范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小步在家早教确实有着足够光鲜的一面。

创始人兼CEO彭琳琳似乎是小步在家早教最大的“招牌”。根据小步在家早教的官方介绍,彭琳琳毕业于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曾任职于世界顶级咨询公司BCG,且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学习基地特聘顾问。

打开小步在家的APP,彭琳琳以“斯坦福妈妈”和“云宝妈妈”的形象出现在首页,为用户推荐“0~3岁必修的,来自清华、斯坦福家庭的DEEP家庭早教课,从6月龄开始学习”,下方则是日前上线的“2~6月必修的STAR悦动课”。

当问及这些视频课程与网上的各种早教视频效果有何差异时,记者在加入小步早教的官方学习体验营微信群后,该群的专属班主任晋晋妈妈表示,“如果想要全面发展,还是需要系统化的科学指导才可以。”

然而,在咨询小步在家客服时,对方表示该平台课程视频均由真人示范,“示范人员是演员”但“并没有教师资格证”或其他任何资格证,仅是“经过了严格的专业培训”。

至于6个月龄以下的早教是否有必要,晋晋妈妈一再强调,“多早学习都是有用的,很多宝宝在孕期就已经完成25%大脑发育了。”

对此,一婦幼保健院的医生任小彤则告诉记者,“胎儿大脑皮层和心智发育的关键期,的确大概在第三个月至第五个月期间,家长有早教的意识,增加和孩子的互动与陪伴,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趴卧之类的无可厚非。但是前提是保证孩子的安全。”

问题频出:教具有安全隐患、退费困难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目前已有132条有关小步早教的投诉,多条指出了小步早教DEEP课程存在“课程质量差”、“教具包劣质”等问题。

也有家长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称,“看APP上小步推送的课程,课程视频里的小孩都8个月大了,很配合。但我家宝宝才6个月,对教学内容完全不感兴趣,反而差点就把教具给吞了。”

记者就此询问了客服教具包材料的质量问题,客服表示,“教具包都有质检报告。”并发送了其中几项材料的质检报告给记者。但记者接收到的一份不织布检测报告和一份英文的纱巾检测报告,检测时间均为2016年。

对此,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授张磊告诉记者,“0~3岁阶段的婴幼儿主动配合的意识都比较弱,相较于3~6岁或学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要弱很多,更不用说小月龄的婴儿。所以早教课程需要在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前提下,避免‘程式化的音乐教学手段,重点考虑幼儿的感官发展、四肢运动能力,如果只注重互动环节的设置,而忽略了不同月龄的幼儿自身接受能力,就是失败的教学。”

当不少家长意识到课程并不符合期待,想要联系小步早教进行退费,却发现“买课容易,退费难”,此前承诺的“免费邮寄教具包”也引发退费争议。

用户刘旭飞(化名)对退费的过程感到非常不满,他告诉记者,“我们联系了很久的客服和课程督学,客服一直告诉我们如果退款,教具包要按照78元一个收费,无法完全退款。我们也只能认了。”

记者在一电商平台发现,这些单价为78元的教具包,售价为18元至60元不等。

事实上,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近百条投诉都与退费困难有关,并有多条反馈指出“没有完全退款”。

抢占起跑线,还是交“智商税”?

显然,小步早教课程的用户评价似乎揭开了其光鲜包装,暴露了更为真实而弊病百出的一面。但是,为何仍然有不少家长愿意为此买单,并成为小步早教的“代言人”?

记者发现,小步代言人正成为小步在家营销推广的主要渠道。根据其代言人用户协议,小步代言人是小步最核心的用户,当代言人向其他用户推荐小步,则可获得相应奖励。代言人分为见习代言人、皇冠代言人和天使代言人,具体的奖励比例则根据代言人等级有所不同,其中天使代言人的DEEP推广奖励可达返现基数的10%。

而等级的具体晋升条件与推荐人数直接挂钩:锁粉用户数累计60个,可晋升为皇冠代言人,同时获得申请小步班主任的资格;锁粉用户数累计300个,可晋升为天使代言人,同时获得申请小步班主任和妈妈合伙人的资格。

“刚刚购买课程后,班主任就会让我们争取升级为代言人……进而骗取更多人买课。”一位用户在黑猫投诉上表示。

而更多的家长指出,所谓的学习营体验群和课程督学群里,大部分家长都并非刚刚了解小步的真实家长,而是由“代言人”们互相串群作托,配合班主任进行宣传。

当记者就此询问客服时,客服表示:“这是不可能的。每个班的班主任都有卖课业绩要求等,他们是竞争关系,怎么可能互相当托。”

不过,“互相当托”这一点,在记者所在的体验群中得以证实:群里较为积极的几位家长,一度表示没有早教经验,“无早教安排”,也并不了解小步的正式课程。

但是通过朋友圈发现,其中两位家长早已是购买了DEEP课程的用户,且有一位已经是另一体验班的班主任。另一位则早从3月就已开始成为“代言人”。

对此,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不同于传统传销,新型传销不再试图控制人身自由,而是努力控制人的精神与观念。新型传销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点,就在于通过各种概念、模式的包装,让参与者真正认可,进而全力投入其中。但是,新型传销本质仍是传销,具备传销的两个基本构成要件。”

购买DEEP课程的用户

针对以上疑问,记者通过小步早教的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联系了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没有得到回复。

近年来多家早教机构的爆雷跑路事件,以及频频发生的早教事故,也让“早教并无必要”的质疑声不断出现。

不过,从眼下来看,只要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未减,早教的“智商税”就还能接着收下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步家教课值得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