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爷爷有个10岁的孙子(那是辈分问题),爷爷对这个孙子会不会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

前言:“辈分”这个词,在城市化越来越厉害的当今中国,其使用率是越来越低了。但是也有很多城市的孩子回到农村,发现自己年纪不大,但在村里的辈分却很高。不少年纪不小的老人,可能都是自己的侄子或者侄孙辈。究其原因呢,一般是祖上子嗣过多,造成同一辈兄弟之间年龄差距极大,这就造成了大宗后代年纪大,辈分低。小宗后代年纪小,辈分高。而在中国古代,皇帝一般都是大宗的后代,他们就会碰到众多辈分比自己高的宗室,那么皇帝和宗室之间辈分的差距最大能有多少呢?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时任韩王朱旭櫏向新皇帝朱厚照上奏,称本府襄陵王朱范址读书守礼,笃于孝爱,足为宗室楷模,请皇帝予以褒奖。

朱厚照也对襄陵王的优异表现非常满意,特地致书奖谕。但在这封书信中,出现了大明王朝建国以来开天辟地的一个称呼:“高叔祖”。

上乃致书奖谕曰:敬闻高叔祖襄陵王年高德盛,孝义彰闻,朕不胜嘉悦。夫宗室者,天下之表率。有此善行,宜用表扬。尚益懋初心,允终令德。俾诸后进有所观法,同归于善,庶于藩辅有光焉。(《明武宗实录卷五》)

朱厚照的父亲是明孝宗朱祐樘,祖父是明宪宗朱见深,曾祖父是明英宗朱祁镇,高祖父是明宣宗朱瞻基。而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明太宗朱棣的孙子。

襄陵王朱范址的父亲是襄陵庄穆王朱冲炑,祖父是韩宪王朱松。朱松和朱棣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换句话说,朱范址和朱瞻基是同一个辈分,虽然二人的年纪差了近30岁。

弘治十八年,距离明朝开国已经137年,距离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已经107年,距离明宣宗朱瞻基去世也已经70年,当朝皇帝居然还能碰见和自己高祖父一个辈分的宗室,真可谓是活着的祖宗了。

既然说到了襄陵王,不妨捋一捋这府宗室的优良家风。早在朱范址之父襄陵庄穆王朱冲炑在世,就多次因为读书守礼,笃于孝爱而受到朝廷嘉奖。

因为韩宪王朱松的早逝,朱冲炑兄弟在南京生活多年,和当时长期在南京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之间结下来深厚的友谊。朱高炽即位后,还特地召朱冲炑兄弟到北京相聚。

韩王冲(火+或)、襄陵王冲炑、乐平王冲烋各献诗颂。上览毕以示侍臣曰:“韩王兄弟文词皆有可观,亦其资性聪敏,务学所致。王者之学虽不在文,然能留心于此,不役志于他,斯亦可尚。”(《明仁宗实录卷七》)

正是拥有极高的文学素养,朱冲炑在就藩之后依然时时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其生母、嫡母生病,朱冲炑都有“刲股和汤以进”的孝举。刲股就是指割大腿肉,割股疗亲虽然在现代看起来很愚昧,但在古代都是作为孝行来表彰的。其兄韩恭王生病之时,朱冲炑则朝夕在侧侍疾,凡有汤药必先自己尝过之后再给兄长来喝。兄长去世后,更是徒步送葬,以表示自己的哀思。

平凉城内韩王所建延恩寺

正统十二年,朱冲炑又上奏朝廷,称父王韩宪王陵园在南京,自己作为小宗不敢致祭,但想请朝廷允许自己派人赍香帛前去祭告,以尽追远之情。当时的皇帝英宗朱祁镇念其孝心可嘉,特旨允许。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也先率军包围北京。得到消息的襄陵王朱冲炑自告奋勇,愿奋身勤王。虽然当时的皇帝朱祁钰戒于宗室之防没有同意,但襄陵王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还是令人感动。

书复襄陵王冲炑曰:得奏,以虏寇侵犯京师,欲奋身勤王,足见忠诚切至。然此寇已为大军戮败,潜遁出关。叔祖幸自固守藩疆,不必远来。(《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六》)

景泰二年朱冲炑嫡母韩宪王妃冯氏,天顺二年时任韩王朱徵钋,成化十年时任韩王朱偕灊多次向朝廷上奏,夸奖襄陵王孝行可嘉,当朝皇帝朱祁钰、朱祁镇、朱见深也多次特地致书褒奖。成化十三年朱冲炑去世的时候,《明实录》也罕见地对一位郡王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成化十三年闰二月)丙午,韩府襄陵王冲炑薨。王,宪王之第二子也,母季氏。洪武辛巳生,永乐甲申册封为襄陵王。至是薨,年七十有七。王素忠孝,以读书乐,善启迪后人。且节俭好礼,为藩辅之冠。玺书凡六见褒嘉,以无疾考终。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庄穆。(《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三》)

正是在朱冲炑的榜样作用之下,其子朱范址在还没有袭封襄陵王的时候,就已经以“仁孝”闻名宗室。生母有病,朱范址也和其父一样“刲股和汤以进”。同时朱冲炑的女儿清涧县主、孙媳妇辅国将军夫人王氏、曾孙辅国将军偕浰也有类似孝行。

结语:明朝韩王府襄陵王家族,是明代郡王中少有的良善之辈。朱范址作为当朝皇帝的高叔祖,其一言一行也足以当得起宗室典范这一夸奖。

}

老屋的作文(精选3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屋的作文(精选3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上变凉了,繁华落霜。

  荒凉破败的老房子,斑驳着岁月的痕迹。黑暗的碎石铺在屋顶上,灰色的墙掉了旧石灰,唯一的窗户关着,大厅的木门敞开着。小厅里只有一张木桌、一把竹躺椅和一张高高悬挂的黑白照片。一个孤独的身影背对着双手站在那里,盯着画面,看着画面中那个面带微笑的老妇人,想着他那远离天堂的心爱的妻子,也是我的曾祖母!

  十几年前的老房子不是老房子。它总是开心地笑着,发出声音,时不时地和大自然玩耍。它有绿色和黑色的瓦砾,白色的墙壁和全新的家具。顺便说一下,桌子上有热糖水和一些糖果。

  我喜欢去大埔的家,因为那里有我最喜欢的。我拉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地去了大埔家。奶奶,一个温柔的老人。她明亮的眼睛像太阳一样发光,她苍老的脸庞总是红润有光泽,她经常微笑,露出几颗黄色的牙齿。她向我们挥手,在远处叫我。我挣开奶奶的手,一路跑到奶奶怀里,冲进她怀里,甜甜地叫奶奶,等她露出慈祥的笑容,一双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我熟练地戳进她的口袋,掏出我最喜欢的糖果,剥开,放进嘴里。哦,多甜蜜啊!直甜入我心!

  不知道哪一次,我踮着脚,伸手去拉奶奶放在桌子上的糖水,杯子被打翻了,滚烫的糖水浇在我稚嫩的手臂上,我发出令人心碎的叫声。曾祖母冲进厨房,抱住我,心疼地吹着我胳膊上的伤口,温柔地哄着我。老房子好像被我吓坏了,窗户一直响,问我的创伤,安慰我不要哭。

  从此,老房子历经风雨洗礼,有了岁月留下的足迹。它静静地站在原地,有一些黑色的瓦砾,没有构图的白色墙壁,还有一些儿童绘画。木门还是一样的颜色。窗户似乎破了,但勉强能遮点雨。大厅里的几条长凳上坐满了老人,他们微笑着和侃侃交谈。他们看见我来了,就向我打招呼。我向前走,又看到那个躺在沙发上几乎一动不动的身影,瞳孔还在缩小。当我含着泪走进大厅的时候,我走到了那个皮肤晦暗、饱经风霜、皱纹更深、牙齿几乎掉光、嘴唇皱巴巴、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虚弱的脑袋靠在沙发上、眼睛微微有些浑浊的老人面前。几位长辈握着奶奶的手,指着我问:这是谁,记得吗?曾祖母努力睁大眼睛,枯瘦的手吃力地向上伸向我,然后颤抖着转向不远处的木桌,嘴里叽叽咕咕。我顺着她的手看去,在略旧的桌子上,有几块糖!我的眼泪终于破了,我跑出了哭泣的老房子。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现在,事情在变,枯叶在堆积。老房子破旧不堪,窗户在风中吱吱作响,大厅的木门褪色了。这座老房子似乎失去了灵魂。老房子后面不远,有一个孤独的坟墓。青松翠柏立墓旁。在墓前,惊天动地的哭声萦绕着天空。不知名的鸟儿呱呱,哭掉黄叶,寒风一次又一次的哀号,吹得枝叶沙沙作响,让人恐慌。曾经的场景出现在脑海里,掠过脑海。终于,我离开了那个在老房子里徘徊的老身影,一个人走着。不知道是谁,轻声低语:东西不是东西,眼泪先流。

  有人说,记忆是一座桥梁。我在寂寞的夜里犹豫了一下,恍惚看见那个老身影在我面前向我招手。比如昨天,岁月因泪水而干涸,岁月的车辙碾过黄叶,留下一声悲鸣。那是老房子里的一声叹息吗?

  老屋越来越老了,老屋的年纪比我的年龄还大,在我出生后,老屋就已经屹立在了那里,那时候老屋还很崭新。

  听父亲说,那时候它是全村最漂亮的房子,门窗上的木料是用上好的木料做的,窗子上装上了玻璃,村子里之前的门窗都是木格子的,窗子是木合叶,开关的时候咯吱咯吱的响。

  老屋的四周是土坯墙,这土坯墙由两部分组成,下半部分是用石夯一下下夯结实的,上半部分是由小土块一块一块砌起来的,通常后墙高于前墙,等屋顶座好之后,形成一定的坡度,以便在下雨的时候雨水能够顺利的流下。

  屋顶靠近室内一层用栈子铺在一定距离平行的椽上,这椽一头固定在侧面的墙上,一头固定在与侧墙平行的檩子上,檩子通常选用结实粗壮的木材,一个房子结不结实,一般都看檩子的质量,所以选择檩子都很讲究。

  栈子都由普通的树枝代替,在树枝还没枯死之前,剥了树皮,露出白皙的木质层,铺在屋顶上也好看,在栈子上用泥巴裹一层,让屋子密不透风,冬暖夏凉,遮风挡雨。

  瓦片铺在干燥的泥层之上,引导雨水,当一下雨,雨水就顺瓦片流下来,雨大的时候形成水珠,煞是好看,等雨晴了,太阳冲破云层,太阳下的瓦片蓝的纯粹,空气也特别清新,这个时候能出来走走,心情舒畅,步履轻盈。

  这几年老屋老了,土坯墙被雨水冲刷的沟壑纵生,如同父亲脸上的皱纹,父亲曾告诉我说,原本墙上用很细的泥裹了一层,现在早就看不到了,连原本夯的很结实的土墙现在也坍塌了不少,一片狼藉。墙体也因之前汶川地震开裂了,屋顶的瓦片也破了不少,已经不能阻挡雨水了,每逢秋水丰沛的时候,屋子就会漏水,满屋子的漏,为此在屋子里摆放了锅碗瓢盆,等雨停后,锅碗瓢盆里都是泥水。屋顶的瓦片不仅破损严重,而且也没有了当初的光泽,瓦片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垢,雨水再大都冲不掉。

  老屋如父,父亲老了,屋子也老了。

  这几年我很少回家,听父亲说老屋恐怕撑不了几年了,每当刮风的时候,老屋就发出诡异的响声,在半夜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女祝寿词为80岁的爷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