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有套房子在一中后面,要不要考试?

2022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通用10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往来越来越密切的今天,申请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在写申请书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准确。写申请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1

尊敬的经管学院领导以及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经管学院20xx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刘xx,我来自偏远的甘肃省东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正宁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现年20岁。

  我们家地处黄土高原,家里共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妈还有弟弟,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父母亲均是农民,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在家务农以种田为生,且父亲一直有病在身,全家的开支几乎由母亲一个人承担。为了能让我上学,父母亲日夜劳碌奔波,在建筑工地做短工,可收入仅仅是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几十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尽管家庭贫困,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的大学梦,经过我的奋斗努力,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被贵校经管学院会计录取,但是高昂的学费,让全家在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负担。每当开学时父母亲便愁容满面。

  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但现在我们家已是负债累累。我并没有被家庭情况所困扰,我坚持学习,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我前进的动力,我要努力通过学习来改变这种现状。在学习上,我努力刻苦,还报名参加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在生活上,为了尽量减少家庭负担,让父母不再那么劳累,在空闲和休息期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和学习的同时,我在餐馆里找了一份兼职工作,这不仅能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还可以学会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在高考署假期间我到上海去做过短工,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凭借坚强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对于之后的生活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思想,为加入共产党做好准备,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了能给父母减轻负担,解决我的后顾之忧,遂向学校申请贫困助学金,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准。谢谢!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2

  我是xx学院的03级体育系的学生,来自湖北边远山区的一个农村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哥哥,我和弟弟。迫于生计,家里除了妈妈拖着病躯留守在家外,爸爸,哥哥,以及因为没有钱上大学的弟弟也都外出打工去了。

  爸爸和哥哥已经是多年的打工仔了,而弟弟却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这一年他带着给我准备的生活费和拾几个人连同爸爸和哥哥一起北上西安做起了他的小包工头的梦来,也正是因为他的年轻气盛缺乏经验,小包工头没有做成反而是血本无归,最后还不得不让家里的妈妈去借钱好让他们南下好东山再起。而我的生活费也就泡了汤。来学校时妈妈就只给我500元,车费200多,买课本和资料以及日用品以后还剩下不足100元。可这日字还得过,到现今我已经把我掌管的乒乓球协会的活动资金用得差不多拉,那是挪用“公款”啊!而我却不愿打电话回去要一分钱,因为我知道家里没有什么钱,所以我不原我的妈妈为了我而低声下气的向别人借钱,我宁愿我自己去向别人低头,说好话。

  这一年春节时,我给我爸爸说我已经习惯了节约,我明显看到了爸爸眼中的无奈和理解,我那并非是责怪,因为我还甚至希望爸爸不要出门挣钱好留在家里照顾妈妈。这一年我申请到了助学贷款之后我还幼稚的认为可以给家里减少一点负担了,可哪曾想妈妈日益加重的病情和我的生活费让爸爸一刻也没有能够停息!

  大二上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发生活补助金,听说我是因为被人“举报”天天在外吃饭也就是天天在外吃香的喝辣的而没有资格参评补助金,但是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我这两年是怎么“混”过来的,我自己也记不清我买了多少挂挂面了,但是买回来当油吃的老干妈瓶子却还可以作证,用我同学的话说我是营养不良,我却说是搞体操要控体重,后来我才注意到为什么我每次训练过后恢复都不及其他同学快,那并非是放松得不够充分。现在的我越来越孤僻拉,那只是我希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没有体力我有毅力,我有激情。我相信:苦尽甘来会有时!

  我告诉自己咱人穷志不穷;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物质上我可以亏待自己,可是在学习和工作方面我却时刻没有对自己放松过要求,作为我们班的文体委员我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带头我还要保证在上专业课时有饱满的热度来带动全班同学的主动性。我不会因为生活的不好而抱怨社会的不公,因为我要用我的努力来赢得公平!

  为了盼来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的到来,我需要学校的帮助,所以我特向学校申请贫困奖学金,请学校考查,我也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谢谢!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3

  您好!我是本院园林系园林工程技术132班的学生陈xx,家住在广西xx市石龙镇xx村xx屯19号,家中有五口人,有爸爸、妈妈、姐姐和弟弟,我父母都是在家务农,家里人均年收入1000元,我爸爸天天早起晚睡,每天都到市区帮别人打工,每个月工资都是1200左右,而收入又低,妈妈由于年轻时工作劳累又辛苦,在两年前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现在不能去干重活,只能在家做些家务,妈妈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治疗买药,每去一次都得花上400左右,需要花很多钱治疗。

  姐姐在高中的时候因家庭经济负担重,选择了放弃读书,用打工的形式为家里减轻负担。由于家里的经济问题,妈妈的病情,姐姐则在离家比较近的店面里做服装服务员,因为她的学历有限她的工作不是很稳定,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多元,有时能给父母点钱,现在她的工资也就够她自己生活费了。我还有个弟弟,现在在xx市西山一中读初三,在校花费也用点,他也准备升高中了,高中的花销也很高,也成为家里的难题。我和弟弟都在读书,而且妈妈又要治疗,这些都需要很高的开支,随之家庭经济负担也加重了。

  我家里只有1.5亩地,由于父母的劳动能力不支,不能干重活,只能出门给别人打工,我们家把地租给别人种了。我在今年4月份我选择了对口高考,在4月底去南宁考完试就到广东打工,我去外地打工是想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也能圆我的大学梦,我4个月的工资都是用在学费上,我唯一后悔的是我在打暑假工期间,耽误了贷款的时间,也没能准时回来办理贷款,我心里一直想着:“我真你用,在贷款期间没能准时回来,就因为这样我又在父母肩上加重了负担,我不但没能为家庭减轻负担,反而添加了父母的困难”。

  我得知国家有贫困助学金申请,得知学校可以申请助学金补助,为了我能够圆满完成学业,圆我大学梦,补助金我是打算用在明年我的学费,我在这学期将会勤工俭学来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我很需要这补助金完成我的学业,很希望能申请到这份助学金,将来我完成了学业会回报社会,努力进取,望校方领导批准。

  申请人:园林工程技术132班陈xx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我是来自xx年纪xx班的学生xx,由于家庭条件比较艰难,所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国家助学金。在学习上本人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在生活上,本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家庭贫困,家里仅靠父亲退休金维持生活,但是人穷志不穷,本人在校能遵纪守法,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假如能够获得国家助学金,我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投入更多精力,来努力完成学业,争取优秀毕业。为班级为学院争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断汲取知识的方法来为将来打好坚实基础,为今后的学业做好储备。

  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向我现在一样的学生等着这笔钱去交学费,也有更多的父母为儿女的学费而辛苦工作着,甚至有的以卖自己的血来凑够这笔钱。想一想手中浸着鲜血的贷款,想想一个人承诺和信用的价值,任何人没有理由不把这比贷款的归还作为重中之重看待,请领导和各位老师相信我的人格,我一定好好学习。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5

尊敬的院领导和各位老师:

  我是xx工程xx班的xx,我的家在xx,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又地出草原边界丘陵地区,耕地较少畜牧业也不发达,加之自从上大学以来来华北地区连年干旱少雨农牧业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家庭生活已经十分贫困,本来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xx年开学时候攥着众多亲友帮忙凑齐的学费,才有机会来这里上学,接下来的两年为了我的学费父母含辛茹苦拼命劳作可是仍然杯水车薪,只好再次四处求借,如今不富裕的亲朋好友都已经竭尽全力了.每当开学之初看见父母为我的学费发愁而唉声叹气,偷偷落泪时候,每当看见父亲越来越佝偻的背影的时候我多想能够自食其力,能够让父母再为我的学费担心,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不知道我欠他们多少,我只知道用我的努力来打造他们后半生的幸福安乐是最好的回报.大学的最后一年中我不想失去学习的机会,更不想因为学费无法交齐而半途而废,所以在此申请助学贷款.

  本人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已经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在工作方面担任班干部一直是尽职尽责,参加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接受过深刻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熏陶.能够获得贷款缴上学费落下我心口的大石我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投入更多精力,来努力完成学业,争取优秀毕业.为班级为学院争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断汲取知识的方法来为将来打好坚实基础,为今后的工作作好储备.

  在离校后我一定按协议规定按时归还贷款,决不会发生拖欠现象,以为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向我现在一样的大学生等着这笔钱去交学费,也有更多的父母为儿女的学费而辛苦工作着,甚至有的以卖了血来凑够这笔钱.想一想手中浸着鲜血的贷款,想想一个人承诺和信用的价值,任何人没有理由不把这比贷款的归还作为重中之重看待,请领导和银行相信我的人格,相信我的还款能力和信心.

  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6

我叫x,现就读于x学校,系属x专业。

  我的家在x地区的x农村,由于那里的交通不便利,各种公共设施不怎么发达,因此导致农村的经济也很落后。我的家里有x口成员,在兄弟中,我排行老大,x已经半途辍学,在外地打工,x还在校读书,而且还很不错。父母亲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土地为本,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辛勤劳作,尽可能为我们兄弟上学而努力赚钱。我家中成员多,劳动力少,而开销较大,这样我的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持我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x靠外地打工仅赚钱微薄的收入,其维持自己基本的生活费用也很是捉襟见肘了,更不用说再给家里面寄钱了。更严重的是他还要从家里拿钱,这样我们兄弟三人的开销压得父母亲实在是喘不过气来。如今父母考虑到x得生计问题,不得不盖房子,这样又借了一笔外债,加之父母年迈,势单力薄,无力还贷,给我和x得继续上学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家庭经济更加的困难,生活更简朴,因此上大学对我的家庭来说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了。喜的是我给我的家族光尊耀祖了,悲的是家庭就目前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我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这确实是另父母亲头疼的事。

  而如今我非常感谢我考上了大学,我也渴望学校能够帮助我渡过难关,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帮助我度过大学这段令人神往的美好时光。幸运的是现在国家富强起来了,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感谢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和平年代,我也感谢我能够获得了生的希望。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我是xxx学院xxxx专业的一名普通学生。

  xx年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真的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xx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当我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终于把学费的钱教上去了,可是每月的生活费又成了家里的负担。

  好不容易度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可是如今,能借的钱都已经借完了。父母不再年轻,母亲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xxx元的学费以及哈尔滨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业余打工的所得很是有限。但是,我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大学这条路,因为我知道,在求学成才面前,任何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不畏惧困难,更不讳言贫穷,所以我郑重地写下了这份贫困申请。

  我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积极上进,遵纪守法,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品学兼优,诚实守信,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我希望在xxx学院这个人才荟萃的大熔炉里,能够继续创造佳绩,早出成绩、早日成才,早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鉴于这个家庭状况,我多次向父母提出辍学回家,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可每次都遭到没读过书的父母严厉指责。

  为了继续在这里读书,所以,特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申请贫困资助,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帮帮我的家庭,您的恩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并用我最切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谢谢您!

  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为盼!

  贫困生资助申请书到此结束。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9

尊敬的院领导和各位老师:

  我是××工程××班的××,我的家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又地出草原边界丘陵地区,耕地较少畜牧业也不发达,加之自从上大学以来来华北地区连年干旱少雨农牧业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家庭生活已经十分贫困,本来我们这个贫困县的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年开学时候攥着众多亲友帮忙凑齐的学费,才有机会来这里上学,接下来的两年为了我的学费父母含辛茹苦拼命劳作可是仍然杯水车薪,只好再次四处求借,如今不富裕的亲朋好友都已经竭尽全力了.每当开学之初看见父母为我的学费发愁而唉声叹气,偷偷落泪时候,每当看见父亲越来越佝偻的.背影的时候我多想能够自食其力,能够让父母再为我的学费担心,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不知道我欠他们多少,我只知道用我的努力来打造他们后半生的幸福安乐是的回报.大学的最后一年中我不想失去学习的机会,更不想因为学费无法交齐而半途而废,所以在此申请助学贷款.

  本人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已经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在工作方面担任班干部一直是尽职尽责,参加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接受过深刻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熏陶.能够获得贷款缴上学费落下我心口的大石我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投入更多精力,来努力完成学业,争取优秀毕业.为班级为学院争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断汲取知识的方法来为将来打好坚实基础,为今后的工作作好储备.

  在离校后我一定按协议规定按时归还贷款,决不会发生拖欠现象,以为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向我现在一样的大学生等着这笔钱去交学费,也有更多的父母为儿女的学费而辛苦工作着,甚至有的以卖了血来凑够这笔钱.想一想手中浸着鲜血的贷款,想想一个人和信用的价值,任何人没有理由不把这比贷款的归还作为重中之重看待,请领导和银行相信我的人格,相信我的还款能力和信心.

  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10

  您们好!我是文学与传媒学院x级语文教育三班的同学,现在已经大三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成熟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在思想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在生活方面让我懂得了现实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使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使我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我是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一个小农村里,家里一向都以耕种作为家里的主要收入,有两亩多的地,全靠父亲耕种和偶尔的。在乡里做工来维持生计。家里有五口人,由父母抚养我和妹妹两个人的成长,现在家里还有一位60多岁的爷爷,身体欠佳。由于家庭经济较困难,我从高中起,就开始利用暑假在外面打零工,来赚取下年的生活费,以此来减少家里的经济负担。现在在大学也经常利用双休日做兼职,来贴补我在大学的生活费用,但是大学学费的昂贵,再加上现在妹妹也上了高中,家里的经济负担突然加重!光靠种农作物已不足够支撑家里的开支和我与妹妹的学费,再加上爷爷现在年迈多病,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是很方便,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添霜!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大部分农作物被雨水淋淹,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父亲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不得不外出务工,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在家实习的这些日子我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让我感受到了这么些年父母为了我姐妹二人所付出的一切,我很想帮助父母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所以希望国家能够给与我帮助,帮助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希望能在今后帮助家里解决经济负担,同时也能为我们社会和国家做一点我微薄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基本情况,望各位领导加以审核!

【2022贫困大学生补助申请书(通用10篇)】相关文章:

}

  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

  其实河南也有这样26所中学

  不仅孕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青葱岁月

  河南26所百年名校

  快来为你的母校投票吧

  现在,豫姐就带你看看

  河南这些建校百年以上的中学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校训:勤、严、实、真

  郑州一中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明朝天中书院,由明崇祯时期郑州知府倡导创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书院重修,十九年(1754年)改为东里书院。清光绪八年(1882年),郑州知州王成德把东里书院迁至郑州一处僻静街道,并加以扩建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初依托东里书院创建了郑县县立初级中学。民国十五年(1929年),改名为“郑州市立初级中学”。民国十六年(1930年),学校改公立为私立,校名也改为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民国二十三年(1937年),明新中学又增加了高中班。

  郑州一中创建于1949年3月5日。由当时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校高中部在书院街合并而成,定名“郑州市立高级中学”。1953年3月规模扩大,易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1953年年9月迁至文化区。1956年8月又迁至南阳路岗杜街。1958年8月,市区公立中学统一编制命名,定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作为当时郑州市唯一入选的重点高中)。1960年迁至桐柏路老校址。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迁至中原路现校址。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河南府中学堂

  校训:自强厚德,追求卓越

  洛阳一高的前身是河南府中学堂,创建于1904年。学校校名多次变更,学校校址数次迁徙。1954年,学校搬迁到夹马营路东、迎恩寺旧址上兴建的老校区,并正式更名为“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上世纪40年代,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二十所中学之一”。1959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重点高中”,1992年入选“中国名校”。

  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重点高中。2016年高考洛阳一高文科一本114人,理科一本600人,上线率达60.56%,文科二本168人,理科二本858人,共计1026人,上线率87.02%。

  前身:河南洛阳中学

  洛阳市第六中学建于1904年,是中原最早学校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学校位于洛阳老城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闹中取静,南北两院坐落在中州路两侧,遥相呼应。近年来,学校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抱定“重铸百年名校辉煌”的坚定信念,深化学校内部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实现了学校规模的大幅度发展。

  如今的洛阳六中有教职工147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55人,名师、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5人,在校生1600多人,37个教学班。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始建:公元1293年

  校训:勤、严、实、真

  肇始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经历了元代的儒学,明清的学宫,民国时的县立师范、县立中学,解放后的新安一中、城关高中等演变,1989年12月始定今名。著名诗人杨子敏先生和作曲家石祥、京安谱写了校歌。

  学校高考上线人数持续稳定增长,先后培养出了刘恒志、张抗、裴杰、贾明星、刘阿龙、郭喆、姚小锋等多名全县高考状元。位于洛阳市新安县老城东街,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

  前身:河南省大学堂

  校训:诚毅和爱 与时俱进

  开封高级中学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的,“河南省大学堂”创建于1902年,由河南巡抚锡良奏请筹办,地址在前营门原游击衙署。学堂教学以四书五经、纲常伦理为主,以历代史鉴、中外政治、学艺为辅。开封府中学堂创建于1904年,1913年改称为河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这两所学校合并称“大一中”,及“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址在前营门和大纸坊街等地。历史上经过多次沿改革,1985年恢复开封高中校名。

  2016河南省顶尖中学排行榜榜首,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16年高考中,开封高中948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人数756人,上线率达到79.75%,二本以上929人,上线率98%。

  校训:崇德、励志、健体

  学校的前身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的许州中学堂。解放前,学校几经迁址、分合、更名,到1948年许昌解放后,在许昌中学旧址成立许昌市立中学,1950年10月,许昌市立中学高中部分迁出,定名为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

  许昌高级中学是河南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2010年被评为首届“中华百年名校”,2005年就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普 通高中。2016年高考,许昌高中一本上线471人,上线率42.2%,二本上线857人,上线率76.5%,其中有5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2人考入香 港中文大学。

  校训:勤奋、诚实、淳朴、坚毅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1930年8月由河南省立第三中学改定,简称省立淮中。辛亥革命以来,一直是河南省立中学。民国时期,学校九迁校址,七易校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学校先后辗转于方城、内乡、商水、周口、西平、信阳等豫东豫南地区,被迫走上了长达11年之久的流亡办学之路,1949年3月,重回淮阳。

  河南省重点高级中学,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和河南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2016年高考,淮阳中学600分以上150人,共有7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录取,是考取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一年!

  校训:勤、严、实、真

  论历史传承度,相信很少学校能超越南阳一中。该校前身为始建于1335年的“宛南书院”,1903年改书院为学堂,有“六百年书院、一百年学堂”之称。1912年,教育部令将“学堂”改为“学校”。1914年,更名为“南阳中学校”。民国四年(1915年),被当时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2016年9月9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南阳中学”。

  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并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华百年名校”,清华、北大认定的河南省13所重点名校之一。2016年高考,南阳中学包揽了全省文理科状元,文科状元刘凯翔660分,理科状元刘云鹏709分,一本上线1266人,600分以上473人。

  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该校创建于1900年,前身为私立“义光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为信阳市第一中学,文坛巨匠郭沫若题写校名;2012年,改名为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电化教学一类学校 。一百年多年的办学史,该校已向清华、北大、复旦、科大、北航等高等学府输送了近万名学生。

  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邓州高等小学堂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学 校位于邓州市土城东南隅,北宋副宰相范仲淹贬任邓州知州时曾于此创建花洲书院,名满天下的《岳阳楼记》一文,就诞生于此。1905年于花洲书院设立邓州高等小学堂,1926年设立邓县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附设高中班,1952年高中班合并于南阳高中,1956年再次附设高中班,1958年过渡为高级中 学,定名为邓县第一高级中学,1988年更名为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6年高考,邓州一高一本上线551人,较去年增加94人;二本上线1326人,较去年增加194人;三本线上2022人,比去年增加134人。

  前身:官立光州中学堂

  校训:博学、笃行、敬业、爱生

  学校始创于1905年,在弋阳书院原址,创立了官立光州中学堂,是豫东南创办最早的公办中学,也是豫东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学校,素有“豫南文化和革命的摇篮”之称。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校名改为潢川中学校,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高初中分校,高中迁至卢家大田,校名为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1972年迁现址。

  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单位。近十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已经超过150人,有1000多人出国留学,有近600位毕业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一本上线人数年年走高,本科进线率超过60%。

  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县立高等小学堂

  校训:学之以恒 行之以德

  辉县一高是一所始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位于辉县市太行大道西段,其前身为创建于1904年的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名16次更易,校址7次迁徙,1978年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

  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单位。2016年高考,该校李艺潇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王梦何同学考入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以来,学校的升学率达到了八连增,本科上线率接近98%。

  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明清卫辉府署、民国河北道署

  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道西街东头路北200米,校址原来为明清卫辉府署、民国河北道署所在地。截至2014年有教职工315人,教学班60个,在校生3458名。

  河南省汝南县第一高级中学

  前身:汝宁府中学堂

  汝南高中是一所始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始称汝宁府中学堂,可谓肇端维新之时,开启新学之先。历经清、民国和当今三个历史时代,曾高举“五四”科学民主大旗,积极投身学生爱国运动,以培养出批批精英学子,久负盛名而不衰,为校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始建:1836年11月1日

  武陟一中是一所河南省示范性全日制普通高中。老校址位于木栾店东南门,始建于1836年11月1日,次年5月竣工,占地面积55.315亩,当时共建房屋140间,花费白银24720两,由河北道道台刘体重会同三府25县即各县绅士筹资兴建。其前身为清代道光年间创建的河朔书院,是中原黄河北岸彰德、卫辉、怀庆三府的最高学府。1902年更名河朔学堂,1908年更名河朔中学堂,1912年停办,170多年来,历经沧桑,数易其名,1956年正式定名为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

  始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

  校训: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王成德将东里书院由地势低洼处的东关迁到现郑州十中址。1904年,东里书院改设为郑州中学堂。1907年,学校又改名为郑州中学堂。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月,于原中学堂址新建郑县县立中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改名为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1949年停办,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1953年郑州高中(现郑州一中的前身)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 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中。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 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同年,高中恢复招生。2004年3 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中专部更名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所培养学生曾十七次获得市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八次荣获省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荣获一、二等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郑州市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集团龙头学校、河南省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点、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先进考试站、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创建于1903年。早在1958年就以办学有特色、学生升学成绩好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人民日报》为之发表了题为《两个好榜样》的社论而闻名全国。1978年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中学,1981年被河南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尉氏三中洧川校区师生员工在各级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扬学校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探索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4300余人,教职工204人,其中特级、高级、中级教师178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为国家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合格学生6000余名,其中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开、武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等重点大学800余名,尉氏三中洧川校区的毕业生遍及全国。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前身:河南省立开封女子中学

  校训:立德,立志,立行,立业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创建于1919年,原名河南省立开封女子中学,1954年改名为河南省开封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成为省重点高中。1968年开始男女混合招生,遂改名为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1934年 学校成立共青团女中支部。1937年建立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女中支部,学生王伯炎任书记。1954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第一女子高中,成为省重点高中,也是教育部直接联系的全国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68年开始 男女混合招生,更名为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自此直到2003年,她是开封市唯一一所市属重点高中。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形成了严谨敬业的教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省文 明单位、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先进实验校等40余个先进集体称号。

  校训: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陕州中学始建于1905年,原名陕州中学堂。2002年恢复重建,2007年被授予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15年恢复初中部,是一所具有初、高中建制的完全中学。学校位于陕州区陕州大道中段,占地面积315亩,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120个教学班、6000名学生。

  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0余人;教职工35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59人,一级教师129人;省市级名师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0人。2017年5月,与山西省康杰中学共建“康杰中学 陕州中学985教学园”。学校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积极实施有效德育,教学成绩突出,是一所校风正、师资强、质量高、信誉好的豫西名校。

  校训:爱,思,勤,巧。自强不息,长善救失。

  安阳市五中原址位于老城区,其前身昼锦堂,书香缭绕,吸引了欧阳修、司马光等大批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昼锦堂曾更名为昼锦书院,1900年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河南省最早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大革命时期,二十余名学生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931年,学校就以优异的教育教学和体育成绩荣获河南省“文武双状元”的美称。学校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安阳市五中人杰地灵,自创办以来便以教育高质量驰名中原,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学子遍天涯”。

  具有百年校史的安阳市第五中学以“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办学思想,以创建 “高质量、有特色,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的科研型、示范性学校”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走自主教育、创新教育,诚信教育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安阳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学校的前身为始建于1903年的大公中学,其间几经易名,1958年全市中学统一编号,定名为“河南省安阳市第四中学”并延续至今。学校现位于古城安阳的中心——文峰老城区,北邻文峰中路,西望文峰古塔,在百年长河中,四中教书人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千年古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栋梁贤才,书写着四中辉煌的百年历史。1999年6月,因老城改造,市区中学重新布局,市教委决定四中重新确定规模,定为24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重新组建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并于2000年参加电脑派位恢复招收新生。

  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抓“四风”(学风、教风、管风、校风)为切入点,创一流质量,塑全新形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贯彻民主教学原则,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有近百人次获国家、省、市级以上奖励,汇编了三本优秀论文集,荣获河南省综合实践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在优质课、录象课、公开课等比赛中1人获国家一等奖,10人获省级以上奖励,10人获市级一等奖,30人次获市区一、二等奖。

  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前身:滑县师范学校

  滑县师范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师资和优秀人才,是豫北地区小学教师的摇篮。近几年来,全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滑师人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以来,先后被省教委、省语委命名为普通话达标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师范教育先进单位。1994年被省教委确定为全国百名中师校长培训班考察学校,95年被评为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96年6月在该校召开全省面向21世纪中师教育现场会,同年7月被命名为“河南省农村师范对外窗口学校”,9月校长作为全国农村师范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97年被评为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同年被安阳市授于教育系统文明学校,98年11月通过了河南省中师办学水平评估,跨入优秀行列;99年被省教委评为中等师范教育先进集体,2000年元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近几年来,校领导、师生中有5人先后受到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雷洁琼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3年,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初中部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公办民助”性质,面向全市招生。 滑县师范学校曾被评为河南省师范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中等师范办学评估优秀学校,2000年元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第一中学

  始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春

  固始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12年,位于河南省固始县,是固始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中学。经过百年的历程,固始县第一中学由成立之初的完全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大规模和教学实力的高级中学,并于2007年2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成为蓼城大地上仅有的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之一。

  近年来,固始一中高考本科进线人数稳步攀升: 2008年本科初选1286人,本科进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超过了信阳市息县全县的本科进线人数;文科本科初选651人,位居全市第一。2008年之后,高考本科初选人数始终稳定在1500人左右,文科本科初选人数连续位居全市第一,并且在文理两大类本科一批的初选和录取上取得巨大突破,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前身:郾城县初等桑蚕学校

  自2001年以来,学校连续六年夺得中招考试成绩郾城第一,有1330名学生被市重点高中录取。张晶莹、张乐、孙思培囊括了2001年中招考试个人总分郾城前三名;

  刘鹏伟夺得2003年中招考试个人总分郾城第一名;有6名学生进入2004年中招考试郾城个人总分前10名,张舒、王士奇名列第一和第二名;有7名学生进入2006年中招考试郾城个人总分前10名,楚舒宇以570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有360名学生被市重点高中正式录取,创校史记录。

  开封市第五中学简称开封五中, 原名开封府中学堂,创建于1904年,是开封市一座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百年名校。一个世纪以来,学校一直秉承“团结求实,拼搏进取”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乐章! 20世纪初期,清政府政权风雨飘摇,光绪皇帝决定推行维新变法,于是,开封唯一的一所省立中学——开封府中学堂在大纸坊街路北的彝山书院改建成立。在她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校名先后又更名为开封府中学、省立二中、省立一中、省立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开封市第三女子中学、开封市第八初级中学,1956年最终定名开封市第五中学。虽然不断更名,但她始终坚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尤其是“五四”运动期间,她坚持与时代潮流同步,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当时开封“五四”运动重要的策源地和运动中心,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使省立二中成为当时与北平师大附中、天津南开中学等齐名的“全国八大名中”之一。并培养了如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尚铖,中科院院士冯景兰、高振西,著名木刻家刘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

  2001年:高考上省大专线者共84人,总人数名列普通完中前茅。有195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73.6%。2002年:高考上省大专线者有104人,其中达到重点、本科、省大专线各层次的人数及总人数均名列普通完中前茅。有230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达77%。高三年级会考一次通过率名列普通完中前茅。2003年:高考上省大专线者总人数名列普通完中前茅。专一以上56人,专二以上242人,其中上重点、本科、省大专线各层次的人数名列普通完中前茅。有256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为70%。优秀生(前20%学生)保持率100%。

  2004年:有276名同学被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达79.8%。高考成绩显著,稳中有升,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开封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商丘市华侨良浩高级中学

  前身:河南省立商丘中学

  商丘市二高自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1413人,两个北大、一个清华,创造了市二高百年神话;2008年高考1709人,有6位同学分别达到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2544人,比2008年增长38%,升学率达52.4%;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3573人,位居全市第三位,比2009年又增加1029人,本科上线率达到60.5%,位居全市第二位。2009至2010年度第二学期全市统考,高一、高二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其中全市高二文科前10名学生中,该校就有3人。

  以上就是河南的26所百年中学了

来源:大豫网 编辑:凡闻

}

潢川县逸夫小学五三中队“争做诚实守信好少年”主题少先队活动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息县一中新校区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