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到家后,老师要求家长辅助导,很多知道知识点不明白怎么办?

眼下,广东省全省中小学正式开展线上教育。面对这一新式的教学方式,不少家庭表示难以适应。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利用“线上教育”?作为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呢?

3月2日下午,由广州市文明办主办,广州市教育局协办,荔湾区文明办、荔湾区教育局、广州日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新花城、微社区e家通共同承办的《谈线上教育的家庭适应》课程,在新花城APP进行了直播。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德育与心理教育研究室主任蒋亚辉、广州市心理特约教研员、广东广雅中学高级心理教师吴小建两位专家莅临现场,针对家长的各种担忧和疑虑介绍解决办法以及经验。

家校是共育共赢的伙伴,孩子和家长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交流过程中,蒋亚辉表示,针对家庭网络学习给孩子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带来的转变,家长应该把握这个机会,让孩子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网络学习可以说是当今互联网时代未来学习方式的一种新趋势和新方向,给传统的家庭教育带来不少挑战,家庭教育需要现代转型,家长和孩子应该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不单是学习课本以内的知识,更要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把社会当书本,把世界当书本,拓宽自己的知识库。”蒋亚辉说。

对于宅家时间久了,孩子难免容易感到无聊、沉迷网络,面对这一问题,蒋亚辉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每天的生活和学习计划,确定适合孩子的目标,除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课时外,课外时间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观看科教片、纪录片等有益的短片,避免孩子把时间用在玩游戏上,同时适当安排一些家务给孩子做,适当做一些体育运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习惯。

最后,针对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共同学习、成长,蒋亚辉表示,家庭和学校是共育共赢的伙伴,孩子和家长是共同成长的伙伴。疫情会让伙伴关系变得更牢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为疫情结束后的正式返校做一个衔接。其次,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应注重“高质量的陪伴”,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习问题,一起观看科教短片,一起读一本书等等,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切忌孩子在一旁学习的时候,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同时,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平等沟通的桥梁,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强制给孩子灌输个人主观看法,对于网络上一些负面、不健康的信息也要适当规避,可以引导孩子观看当下疫情的英雄事迹、热点新闻等,为孩子传递网络正能量。

做好以下几点,“宅”家学习也能很高效

抗“疫”居家,停课不停学,从相对空闲回到高效的学习状态本身就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即将迎接升学考试的毕业班学生,学习任务更是繁重。对于如何可以“宅”在家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吴小建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她认为,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环境和氛围的改变。在校学习之所以能高效主要取决于同伴、老师和环境的促进影响。与学校相比,在家学习往往只有一个人,缺乏一起学习的小伙伴,这时候同学们不妨可以拉上三五知己,通过微信、QQ建立固定的学习小组群,方便课后一起交流;对于部分家庭就读低年级的独生子女,也可以带上宠物或玩偶一起学习,与其分享学习心得,模拟出与伙伴学习的氛围;对于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的同学,除了完成每天的线上学习外,也可以在线下适当给自己安排定时定量的刷题任务,保持考试的状态;对于课堂上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要充分利用好每天的老师线上答疑时间,及时向老师请教。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吴小建建议,可以通过家庭环境引导,尽可能营造出在校的感觉。同学们可以根据每天的课程安排给自己制定不同的闹钟,模拟出上下课铃的感觉;对于部分同学表示在家穿着便服、睡衣上课难以进入状态,也可以尝试穿上校服,尽量还原在校状态;同时,学习过程中身边尽量只摆放学习所需要的资料、文具以及纸巾等生活必需品,手机、漫画书等容易引起分心的物品应该放到不易拿取的地方;也可以适当给自己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表,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不要以完成学习时间为目标,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形成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作用。

亲子矛盾升级、网络资源太多,该怎么办?

针对部分家长对于子女严格要求,在日常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喜欢唠叨几句,从而导致亲子矛盾冲击,如何善于转化“爱的唠叨”及亲子矛盾,吴小建建议,对于部分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行为和情绪较容易冲动,这时候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切忌在有情绪的环境中与孩子讲道理,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家庭会议,在平心和气下与子女形成有效的沟通,平时注意找到彼此的交集,多采用安抚与照顾、表扬和赞美的方式,而并非一味地批评,从而形成平等、友好的沟通氛围。

其次,针对目前的网上授课,很多教育企业和教学平台都免费开放,众多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授课模式让家长和孩子难以取舍,在纷繁的网络资源面前,吴小建建议,家长和孩子首先要遵循“少而精”的选取原则,适当做“减法”,例如可针对自己学习的短板和盲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反复学习,通过做题的方式进行加强和提高;其次,同学们要善于把知识从“输入”转化为“输出”,即当天学到的东西要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整合转变为脑海里的知识框架;此外,同学们也不要一味依赖网课,偶尔也要把时间回归线下,通过线下刷题、模拟考试等形式开展自主独立的线下学习,持续跟进,及时复习,温故知新,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吴多 董业衡 通讯员 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吴多 董业衡 通讯员 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龙嘉丽

}

前阵子,四川一个 高中男老师猥亵20多位男学生,甚至上了大学,也逃不出他的魔爪。

他以叙旧的名义,将学生诱骗出来,实现自己肮脏的想法。

刚开始,学生恐于老师的权威,或压根不知道如何定义这种行为,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沉默。

如果不是有人大胆站出来,不知道他还将带着“名师”的头衔,继续祸害多少孩子。

在一般认知里,“性侵”不会发生在男孩身上,即使发生了,也是男孩占便宜。

包括我自己,看到类似的新闻都会感慨一句:“幸亏自己养的是儿子。”

危险才不会因为你是男孩,就对你“礼让三分”

郭麒麟也曾在一档节目中,说出自己小时候被性侵的经历。

有一组数据更直观,据《中国儿童与青少年的性侵害报告》统计:

在15-17岁的青少年中,男孩遭遇性侵的概率明显高于女孩(男7.8%,女4.7%)。

不止性侵,抑郁轻生、网络色情、校园霸凌、黄赌毒……

多种危险,就像一幅幅狰狞的面孔围绕在男孩周围,随时准备趁虚而入。

尤其在青春期,男孩荷尔蒙是幼年期的800倍,头脑易冲动;

光这个4月份,我就看到好几起,青春期孩子因 与家人吵架、恋爱不顺、学习压力大而冲动轻生的

看着正在安静上网课的儿子,我不禁愁上心头。

自从他上了初中,我们很少能安静地聊上几句,说着说着就吵起来,有时候气得我都想撞墙!

明明是最亲的亲人,搞得像仇人一样,一见面就分外眼红。

我看了很多书,寻找很久,终于发现一套特别好的给8-18岁男孩的宝藏书,作为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看完真是受益匪浅。

可以说它是孩子的好老师,家长的好帮手孩子、家长、老师都很有必要读一读!

专业权威,百万家长期待

《男孩,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一共4本书,它针对男孩生理和心理特点,身体、心理、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把有关男孩的一切讲的丰富且详细。

为什么自己的身体会发生变化?

孩子叛逆、早恋了怎么办?

被人威胁、遇到霸凌、性侵了怎么办?

儿子见我认真做笔记,却什么也不说,好奇心驱使,他自己没事就翻翻。

见他看得入迷,我暗自欢喜,他内心的困惑,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这套书让我在教育方法上也反省很多

比如,孩子受到伤害后,大概率会被说:“你是男孩,真没出息!”造成心理的二次伤害。

而这套书站在孩子的角度,亲切的说:“这不是你的错”“男孩也可以哭”,随处都是包容性的语言。

把孩子当成大人,相信孩子,他们才愿意吐露心声,听你说话。

关于青春期叛逆,专门有一整章内容来讲解。

叛逆不是你的成长“标配”

再苦再难,也不要逃学或者离家出走

有时也可以向父母“哭诉”

作为一个老母亲,看到这些温暖的文字,真心感动的想哭。

因为它把你想和孩子说的话,全部用合理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说实话,我希望里面的安全方法我们永远用不上。

哪怕有一次正规的安全教育,很多悲剧都可能不会发生。

所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作者周舒予老师,常年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她2年前出过一套《女孩,你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畅销书。

短短几个月畅销30多万册,持续加印19次,被家长奉为“ 养女儿圣经”。

求“男孩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不到一件衣服的价格,给孩子受益一生的安全教育。

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也是连接童年和成人的黄金造塑期。

无论什么事,对孩子可能都是一辈子的影响。

在所有安全隐患中, 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最基本,也是家长更容易忽略的。

关于“性侵”,不管谁是受害者,总归是性教育不到位。

身体篇就用5个章节给孩子讲明白这件事,先给孩子科普身体变化,保护自己的“隐秘地带”。

再进行 科学健康的性教育,包括 艺术与色情的区别、性伦理道德,甚至如何排解自己的性冲动,都用合理的方式讲给孩子听。

尤其还强调孩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

心理篇包含 内心空虚、学习压力大、网瘾、早恋、抑郁等常见的青春期心理问题。

利用 ABC情绪梳理法、叶克斯-道森定律等心理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抗挫力、情感观、生命观,安全、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校园篇和社会篇,则包含家庭外所有可能性的危险。

比如 校园霸凌、爱上女老师、被坏朋友诱导犯罪、网络诈骗、性侵……

暖心的是,里面专门有一章教会儿子尊重女性

而这堂课就从尊重自己的母亲开始。

认可她们的付出,平等看待女性,并承担起保护她们的责任。

在未来的人生中,当男孩能够妥善处理与女性的关系,正确对待女性时,人生的很多悲剧都不会发生。

这4本书,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唤醒孩子敏锐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看来,这比好成绩更重要!

108种训练场景+88个安全技巧

案例带入感强,全面武装保护自己

作家麦家曾说:“青春期的孩子,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帮助他变成一朵花。”

但很多时候,家长都是有心无力。

这套书每个话题都从社会真实案例引入, 都是身边熟悉的场景,特别有代入感。

然后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步步把安全技巧讲的清清楚楚。

2019年4月23日中午,甘肃省陇西县某中学初二学生小凯上学路上被同校的几个人围堵到了学校后面的巷子里,他们认为小凯最近“皮犟得很”,所以要"教育”一下他。

其中一个人问小凯有没有拿另一个人的耳机,小凯表示“没有”之后,一人的拳头直接落在了小凯的太阳穴位置,接着就是对他持续的殴打。

直到快上课时,殴打才结束。小凯很快出现了呕吐、头晕的症状,老师赶紧带他去医院,但最终抢教无效。经法医鉴定,小凯系颅脑严重损伤而死亡,年仅14岁……

一个阳光大男孩,梦想还没有开花,生命就停止在14岁,他的爸妈该有多痛苦啊!

安全也许是常态,但危险也同样真实存在。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是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校园中的霸凌多半与“不平衡”有关,身高、长相、成绩、某方面的优势、情感发展等,都可能会引发霸凌;

甚至有的人随便找个什么由头就可以对某个人展开霸凌。

而很多霸凌者本身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亲情的缺失、爱的缺失,不懂情绪控制,性格方面有缺陷……

所以告诉孩子 ,就算遇到霸凌,也不是你的错!

凡是确定霸凌事件,一定要理直气壮的去“告状”;

即使落了把柄,也不任其摆布;

面对霸凌,不做“无辜”的旁观者;

一步一步建立起安全护城河。

更难得的是,也从霸凌者角度分析, 霸凌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害者。

教会孩子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外,自己再强也不要做霸凌者。

打造男孩自我保护的闭环

这套书逻辑清晰,简单易懂,一个周末我就读完了。

但这些安全意识和人生观,却值得孩子学习一辈子。

比如上面提到的,男孩最好的教养,就是尊重女性。

真正的男子汉气概,不是打架拼蛮力,也不是鲁莽冲动;

而是强健的体魄和丰盈的精神生活,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套书,像是无声的老师,也像值得信任的朋友,放在孩子身边,我特别放心!

更贴心的是,它从书封设计开始,就贴近孩子的心理。

温暖治愈的漫画+轻科普的文风+朋友般的叙述,孩子很容易看进心里去。

全书采用 绿色油印,安全环保

纸张厚实,护眼护手,耐翻耐折。

对孩子的用心,一点不比我们做家长的少。

市面上像这样聚焦男孩、女孩安全,从身体、心理、校园、社会详细分析并给出指导的好书实在太少了。

一顿饭钱,给孩子一场终身受益的安全演习,家有儿女,安全意识要时时刻刻在心里!

特惠:《男孩,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全4册)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价格:152元,限时特价69元

加小树妈妈吴老师微信xsmmwls

留下收货地址、电话和姓名

}

每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获得2个聪明豆,聪明豆可换大奖

您的账号已被禁止发言!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被老师留下了,家长应该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