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0天的婴儿缺钙怎么办?

摘要:维生素D既可以从膳食中来,也可以通过皮肤的合成。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经常晒太阳,就能获得非常廉价的维生素D,对于正在发育的婴幼儿来说,很难保证通过晒太阳获得足够维生素D。

  婴幼儿就那么容易缺钙吗

  在我国,给孩子补钙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营养门诊,也会经常碰到家长问类似的问题:“我家宝宝囟门还没有闭合,是不是缺钙”,“我家宝宝1岁多了还走不稳,是不是缺钙”,“我家宝宝好长时间没长个子了,会不会缺钙”。

  孩子到底该不该补钙,以及如何让孩子摄入足够的钙,困恼着很多家长,甚至一些医生。很多人动不动就认为孩子缺钙,婴幼儿就那么容易缺钙吗?

  婴幼儿就那么容易缺钙吗?

  1.婴幼儿钙的适宜摄入量

  婴幼儿需要多少钙?根据最新修订的201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0~6个月钙的适宜摄入量每天为200mg(2000年版:300mg),7~12个月为250mg(2000年版:400mg),1~3岁为600mg(2000年版:600mg)。如图所示:

  这提示,1岁以内婴儿对钙的需要量,比之前估计的要低很多。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分别下调6月龄以内及6~12月龄宝宝摄入钙的推荐量。

  适宜摄入量(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故母乳中的营养素含量就是婴儿的适宜摄入量。换句话说,适宜摄入量能满足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

  婴儿到底需要多少钙?

  从婴儿个体速度不同,不同婴儿之间就有差别,但是0~6月的宝宝摄入的钙达到200mg,几乎能够满足这个年龄段所有宝宝对钙的需要量。如果6月龄的孩子,摄入的钙才有150mg,只能说他可能存在钙的摄入不足,或许150mg已经能够满足孩子发育的需要,故不能说明孩子就一定缺钙。

  不同乳类含钙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一般来说,母乳含钙约为35mg/100ml,但钙的吸收率相对较高。配方奶中含钙约为50mg/100ml,钙吸收率不如母乳中的高。普通纯奶中钙的含量更高,则为100mg/100ml以上。

  0~6月龄需要钙的量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天要摄入200mg左右的钙,相当于母乳600ml、配方奶400毫升,即使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通常也很容易达到对钙的需要量。再说了,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钙的需要量就是从母乳推算出来的,只要母乳摄入充足,孩子就不会缺钙。

  7~12月龄需要钙的量

  7~12月龄的宝宝,每天需要钙250mg左右,就更容易达到了,只需要母乳700毫升左右的母乳,配方奶500ml。随着辅食的引入,辅食中也会获取部分钙。因此,建议7~12月龄的宝宝要保证每天摄入母乳平均不能低于600ml,最好达到800-1000ml。这不仅是摄入足够的钙,同时还要摄入足够的其他营养素。同样,7~12月龄人工喂养或的宝宝,奶量也要达到600ml以上。

  1~3岁需要钙的量

  1岁以后幼儿的饮食开始向成人过度。但仍需要摄入足够的钙,这个时候钙的适宜摄入量每天为600mg。要想接近或达到这么多的钙,则需要合理安排饮食。能母乳的孩子,继续母乳,母乳量最好能在800ml以上。配方奶则需600ml以上。这样就可以摄入接近300mg钙,也就是说通过母乳已经获取50%以上的钙了。另外一半的钙,可以从其他食物中来,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纯酸奶、纯牛奶、老豆腐(石膏点的豆腐)、绿叶蔬菜等。

  4岁以后需要钙的量

  4~6岁3岁以后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mg。因此,每天摄入奶类最好在300-400毫升以上,以保证钙的充足来源。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婴儿没有那么容易缺钙,幼儿的饮食安排合理也不会那么容易缺钙。但幼儿时期也要重视含钙丰富的奶类的摄入。

  因此,请妈妈们不要给婴幼儿随便扣上“缺钙”的帽子。

  2.钙会不会摄入过量?

  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对于6月龄以内的健康宝宝,可耐受的钙的最高摄入量最好不超过1000mg,7~12月龄则为1500mg,1~3岁也为1500mg,就算超过了,只要不是很大剂量,也不一定就会危害到健康。也就是说,从饮食中获取的钙,一般不会过量,但如果不缺钙又去补充钙剂则可能会导致钙过量,轻则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重则对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

  宝宝不缺钙,为啥还给“补钙”?

  其实,婴儿容易缺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D又是什么“玩意”呢?为什么偏偏缺它呢?让我们逐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维生素D3[1,25-(OH)2-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由储存在身体的皮下的胆固醇衍生物经过紫外光照射转化而成,也可从膳食中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从膳食摄入或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是没有生理活动的,必需到其他部位激活才能具有生理作用。因此,维生素D3实质上是一种激素。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居住在日照不足、空气污染阻碍紫外线照射的地区,维生素D必需从膳食或补充剂中供给才能成为已汇总真正的维生素,故又认为维生素D3是条件性维生素。

  维生素D3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与宝宝“缺钙”扯上关系?这是因为,钙在小肠内吸收需要有钙结合蛋白,而维生素D3好比一把“钥匙”,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钙结合蛋白,从而打开钙吸收的“大门”。维生素又能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减少钙的流失,“双保险”维持体内的钙的。

  如果婴幼儿体内的维生素D3缺乏,就会导致维生素D3缺乏性佝偻病。因此,通常所说的婴儿“缺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

  4.为什么婴幼儿容易缺乏维生素D?

  婴幼儿到底需要多少维生素D?根据最新修订的201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0~12月龄的宝宝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每天为400IU(10?g)。1岁以后则为600IU(15?g)。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从母乳中获取的维生素D很有限,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缺乏维生素D,尤其是冬季在户外时间较少时。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就不会缺维生素D了吗?那可不一定。一般配方奶中都强化了维生素D(纯奶中如果不强化维生素D含量也很低)。但配方奶粉中强化的维生素D的量在不同品牌中差别较大,但多数情况下,100ml毫升液态配方奶中含有维生素D为40IU,也就是说,宝宝要想获得400IU的维生素D,则需要摄入1000毫升的配方奶,但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能达到这个量,或者某个阶段是达不到的。因此,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每天最好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400IU(10?g),持续到2岁以后,甚至更长时间。当然,夏季如果户外活动多,隔天补充也未尝不可,但婴儿不宜过多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以免晒伤,甚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

  5.诊断为佝偻病,怎么办?

  宝宝一旦确诊为佝偻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由医生决定是否额外使用钙剂(儿科医生也应根据指南正确使用钙剂)。家长不可随意给宝宝用药。

  6.维生素D会中毒吗?

  很多家长担心吃维生素D会中毒,不敢给孩子吃,有些甚至已经诊断为佝偻病的孩子,由于家长的误解没有听从医嘱,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其实,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可以长期服用,不会引起中毒。预防剂量如同食物,而非毒物。

  在我国,儿童从出生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最好到2周岁以后。美国则推荐补充维生素D到整个青春期,且剂量为800单位。

  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对于0~12月龄的健康宝宝,可耐受的维生素D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IU(25?g)/d,也就是说每天持续摄入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也是安全的,不会造成中毒,况且预防剂量一般才只有400单位。

  7.宝宝吃鱼肝油好还是纯的维生素D好?

  很多家长不知道到底是该吃鱼肝油还是纯的维生素D。其实,最好选择纯的维生素D,而非鱼肝油。

  在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妈妈营养均衡,宝宝可以母乳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或从奶粉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鱼肝油中同时含有维生素D和维生素A,而且含400单位的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往往在1500单位左右,由于宝宝可以从饮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而每天摄入鱼肝油可能会造成维生素A过量,或摄入不必要多维生素A。但每天1粒鱼肝油相对也是安全的。对于具有缺乏维生素A风险的宝宝,补充鱼肝油或许更明智。因此,对于一般健康的宝宝,最好选择纯的维生素D。

  8.如何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维生素D既可以从膳食中来,也可以通过皮肤的合成。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经常晒太阳,就能获得非常廉价的维生素D,对于正在发育的婴幼儿来说,很难保证通过晒太阳获得足够维生素D。这就导致,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仍然不低,值得警惕。孕妇在孕期缺乏维生素D也可能会影响到宝宝,造成宝宝出生就已经患上了佝偻病。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沙丁鱼)、肝、蛋黄、其他植物性食物性食物中含量极少或很有限。而从海鱼的里提取的鱼肝油里就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了。因此,为了预防婴儿缺乏维生素D,推荐婴儿从出生2周左右开始,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

}

宝宝缺钙有短期也有长期,短期缺钙宝宝表现有惊厥和抽搐,缓慢缺钙宝宝症状有囟门大、鸡胸、不易入睡等很多症状。

以为十月怀胎结束就能轻松些,结果还要担心宝宝吃饭又要担心宝宝有没有缺钙影响发育,老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容易带。。。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前几天发现孩子缺钙,妈妈们一定要细心观察认真补习补习宝宝缺钙会有哪些症状哦,不要跟我似的后知后觉。

宝宝缺钙症状一:宝宝不容易入睡,还不容易沉睡出现枕秃现象,睡后头部容易出汗,且夜间容易惊醒啼哭,哭后出汗更明显。

宝宝缺钙症状二:出牙晚或者牙齿发育不良且排列不整齐,例如有的宝宝一岁半仍未出牙。

宝宝缺钙症状三:学习走路比较迟缓、长的明显偏矮或有骨关节畸形骨质问题,站立时可能表现为“X”型腿。

宝宝缺钙症状四:宝宝缺钙经常出现烦躁、坐立不安、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宝宝缺钙症状五:如果宝宝缺钙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腹部膨大,也可能出现鸡胸、驼背等。而则会影响智力,出现多动症等。

妈妈们发现自己宝宝缺钙后,不要心急盲目的给宝宝吃这补钙药吃那补钙药的,例如盲目补充维生素D剂量超标会引发中毒,所以要听医嘱适当补钙,补钙的方式多种多样如:
(1).多带宝宝去室外晒晒太阳,晒太阳可使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这是天然的补钙和预防缺钙的方法。
(2).少给宝宝喝汽水或者可乐等高磷食品,如果喝太多会影响宝宝身体对钙的吸收。
(3).不要给宝宝过量的吃汉堡、炸鸡等,过多食用能够增加宝宝体内钙的排放。
(4).把宝宝的零食换成杏仁、小鱼干、芝麻、开心果等,也能为宝宝补充钙质,但是不要为了给宝宝补钙强制宝宝过量的食用,保证宝宝每天进食充足的蔬果蔬菜。
(5).如果宝宝正在补充钙剂,妈妈不要贪图省心将钙剂放到牛奶、粥或者米汤里面,以免植酸影响钙的吸收。

以上我所知道的为宝宝补钙的几种方法,如果你还有更好的为宝宝补钙的方法欢迎跟帖补充,最后还是提醒句,补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盲目的为孩子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会中毒的。

}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家长心中的感动与喜悦真是难以言喻;但是随之而来的育儿琐事,却常常让新手父母感到手忙脚乱!没关系!小编整理了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文中的知识点特别适合出为人父母的家长,希望新生儿能享受到更好的护理,期待宝宝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

1、婴儿任何用药必须遵医嘱,成人用药很多可致婴幼儿残疾甚至死亡。

2、婴儿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光线亮且相对嘈杂;晚上暗且相对安静。千万不要做成白天拉窗帘、蹑手蹑脚,晚上开着长明灯。

3、小宝宝禁止大力摇晃,伤害大脑,严重可致脑出血和轻微脑震荡。

4、不要捆绑新生儿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小腿,随着孩子生长,双腿会逐渐自然变直。

5、任何时候,避免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尤其宝宝头部附近不要有玩具、尿布、包装袋等。

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且尽可能多地吸吮妈妈乳房,吸吮越早、吸吮越多,越利于乳汁分泌百分之十。

生后几天的婴儿,只要每天能接受至少8次喂养;每次喂养时能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每天能见到婴儿排尿,颜色不是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排便是黄色或淡黄绿色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达出生体。

重的7%,就说明妈妈乳汁已充足,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如果必须添加配方粉,应是每次母乳喂养后添加。

喂养婴儿不是定时喂养,应按需(饥饿需)喂养,不要担心健康婴儿睡觉期间会出现低血糖等问题,但早产儿、低体重儿需注意。应逐渐养成婴儿夜间逐渐睡长觉的习惯。刚出生的婴儿,需求喂养没有规律;大约两周后逐渐形成2-3小时为周期的喂养。婴儿清醒期间,喂养间隔会短;睡眠时喂养间隔会长,每日7次喂养为宜。

提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应接受母乳,很多家长就抱怨这是不可能的,因孩子刚出生,妈妈还没母乳,孩子饿了怎麽办?其实,正常婴儿出生后体内储备的能量会坚持2-3天。

刚出生婴儿多哭闹,是为了促使肺内液体回吸收,因胎儿肺内充满液体。生后哭不一定是因饿,而是因肺内液体还未排净,需要"哭"来增加呼吸。婴儿生后应尽早吸吮妈妈乳房,可刺激乳房尽早产生乳汁,也可以请专业催乳师催乳下奶。

宝宝睡觉要及时给小宝宝翻身,刚吃完奶右侧卧位,一小时后建议再翻身。

母乳成分由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多偏稀,而且次数也偏多。这种现象不属于腹泻,是正常现象。

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一个小推荐。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稍高出肩部,以免窒息。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即使不去抚摸,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这种方法应该简便、安全。

拍嗝新手父母通常没有经验,加上新生儿都很软,拍的时候需要把宝宝竖起来难度比较大,大人抱的时候一定一个手拖pp和腰,一个手拖着脖子,防止脑袋乱晃。

孩子吃完奶后,可以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立一会儿通常自己会打嗝。实在不打嗝,用手做成中空的形状,轻轻拍后背。或者再把孩子放平一会儿,再立起来。这个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窍门,如果不拍出来,孩子很容易溢奶

婴儿有溢奶现象,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贲门口比较松弛,在腹压增加时出现的返流现象。多不需特别治疗,几个月内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但在溢奶期间,可将床面变成15-30度的斜坡,选择侧卧可有效减少溢奶。注意:不是枕高枕头,而是全身,最起码是上半身在斜坡面,才不会对脊柱产生不良影响。

是否应给小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天天洗澡?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与家长的经验、室内温度等因素有关。但有一点需提醒家长,婴儿皮肤娇嫩,洗澡时不要频繁用浴液。用温水洗澡,1-2周使用一次浴液!

每天给宝宝洗澡并不麻烦,但是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洗,包括小pp和脖子下面,尤其是小pp,每次拉粑粑之后,用湿纸巾从上往下擦,女宝宝千万注意不要把粑粑粘到前面的地方,之后用清水洗pp,洗完后用纱布沾干晾一会,保持pp干爽就不会红pp的。

注意不要用纱布搓皮肤,一定沾着擦,小孩子的皮肤薄,总使劲擦也会红pp 给宝宝洗澡时会避开肚脐的地方,洗澡后用脱脂棉签消毒肚脐周边,晾干再把肚子那儿的扣子扣上,注意千万不要把结痂的地方碰掉。

婴儿生后断脐,残端很快干燥呈蘑菇样,遮住脐带根部,致一些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局部感染,出现黄色/血性分泌物。每日清理新生儿脐带残端,不是仅局限表面,应清理到脐带根部。由于脐带残端已失去神经控制,因此清理时不会出现疼痛。一般两周左右脐带会脱落,脱落后,再坚持清理几日。

护理方法:洗澡后要将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可用75%的酒精消毒脐带部位;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如果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治疗。

很多母乳喂养婴儿,新生儿黄疸可持续1-2周。只要生后不是病理性黄疸,黄疸水平不超过15mg/dl,就没有必要过分紧张。婴儿的黄疸水平是否需照光的指征与生后天数有关,不要因为存在不严重的黄疸,就轻易暂停母乳喂养、轻易接受不该接受的配方粉、轻易服药退黄。

很多黄疸指数超过17mg/dl,医生会建议考虑光疗,推广照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很重要。医院内可进行光疗但需住院,对不严重者,医院将光疗毯租给家长,就可进行家庭光疗。这既可减少住院费用,又可照光治疗,还可在家继续母乳喂养。

不要认为新生儿出现黄疸就 一定应该停止母乳喂养,换成配方粉;更不能认为配方粉在婴儿早期可预防黄疸、利于体重增长。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因胎儿期处于高红细胞水平)、肝脏功能不成熟、肠道排泄慢等原因所致。照光、增加喂养都会有效,光疗是非常安全的方式。多吃奶,多排便,也可促使胆红素快速排出体外。

正常食物中,包括母乳在内,含极少的葡萄糖。除非低血糖,没理由口服葡萄糖,葡萄糖是药物,不能随意给婴儿口服。葡萄糖属碳水化合物,不可能去除新生儿黄疸,葡萄糖作为药物,主要治疗低血糖。

维生素D在促进骨骼发育方面有重要意义。正常婴儿每天需400国际单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推荐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要根据情况酌情补充,建议咨询医生。怀疑佝偻病,可检测血液维生素D水平后合理的干预补充。

新生儿脸上出现的痘痘,既与捂热有关,也与来自母亲的激素有关,称为新生儿痤疮。建议保持婴儿面部干爽,适当使用婴儿润肤露,也有帮助。

新生儿身上红色、高出皮肤的红疹应是新生儿红斑。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不伴痒感,与干燥空气、浴液等刺激有关。婴儿生前泡在羊水中,生后暴露于空气中,皮肤受干燥刺激。胎儿身上覆盖一层胎脂,能很好保护皮肤,生后不需立即用浴液将其去除。新生儿红斑多于3-7天自行消失,不需药物治疗。

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出现红疹。出疹的原主要因与局部过热、不透气有关。母乳喂养时婴儿脸部与母亲乳房紧密接触,喂养后就容易出现热疹。喂养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婴儿脸部,可减少红疹出现

湿疹又称为特异性皮炎,其表面粗糙,基底发红,伴有脱屑和渗出,主要因为宝宝自身皮肤太娇嫩的原因。轻微的湿疹,每天清洗后涂抹婴儿保湿霜,每天多涂两遍。严重的请就医,大夫会给开药膏,遵医嘱使用。

治疗严重尿布疹的最好方法保持局部持续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冲洗臀部,尽量不用纸巾或软布去蘸干,多晾一晾,保持干燥。

包括新生儿在内的1岁以内婴儿由于颈部相对短,颈部皮肤特别容易出红疹、溃烂、脱皮,局部有异位,甚至感染。保护颈部干燥是非常快速有效之法。比如:鼓励孩子清醒时扒着。

对新生儿来说,一般体温不超过37.5度都是正常。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建议给新生儿包裹不要过厚。

生后3周至满4-6个月内的婴儿最常见婴儿肠绞痛。主要是胃肠发育不成熟,配方粉喂养儿更多见。表现肠胀气、易哭闹、睡眠不安、易打嗝/吐奶、排便费劲但大便不干、喜抱/趴着但不喜平卧、排气多但生长正常。与惊吓、缺钙等无关。有效治疗方法: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多趴着;西甲硅油口服(遵医嘱)。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特别是定时哭闹,应首先考虑婴儿肠绞痛。此间,进食正常,往往因哭闹引起家长错误认识为频繁饥饿致使喂养频繁,出现生长正常,常超重。这种现象为生长问题,西甲硅油、益生菌有明显缓解作用,"等待"是必须的。

如果因对婴儿肠绞痛认识不足,已经出现喂养过频引起的生长过快,可通过让婴儿俯卧、顺时针按摩腹部、口服西甲硅油等方法,减缓婴儿剧烈哭闹的机会,以减少喂养次数。再有,鼓励孩子多趴着,即可减少腹痛机会和减轻腹痛程度,也可增加婴儿运动量,还可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在大人看护下,即使不足3 个月的婴儿也可趴着睡觉。

白天需要频繁喂养,可能与肠绞痛有关。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趴着,这样既利于婴儿排气,也利于缓解腹痛。频繁喂养就有可能造成大便偏稀和泡沫多。这应与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无关。

对4-6个月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在内,出现睡眠不安,阵发哭闹,频繁”饥饿”等现象,应考虑婴儿肠绞痛。原因与胃肠发育不成熟有关,其中对牛奶不耐受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多趴着可缓解腹痛,西甲硅油和益生菌也可部分缓解腹痛。对于配方粉喂养的婴儿换成部分水解配方会有较好的效果。

坠床后,待孩子安静下来,观察是否有运动障碍,同时观察孩子对外界的反应是否如初。如果出现异常烦躁、嗜睡、行为异常等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神志清楚、行为正常,24小时候后仍然没有任何异样表现,就不用担心了。家长注意,3-4个月刚会翻身的婴儿最容易坠床。

婴儿奶粉需严格按照包装上冲法冲制。便秘同时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外,对肾脏也有影响。

每个孩子长牙的历程没有可比性。出牙起始时间不同;出牙顺序不同;出牙引起的反应不同;同龄婴儿牙齿数量不同...。3岁时绝大多数孩子应该出满20颗牙。牙胚在胎儿期即已开始发育。若对新生儿进行下颌X光检查,不仅可见到恒牙的牙胚;还可见恒牙的牙胚,家长对此不要紧张。

二、关于宝宝的皮肤问题

Q1 宝宝的脐部要消毒到何时止?该使用何种消毒液?

A 宝宝脐部的消毒从出生开始至1月龄左右就可以了。市面上有专门的脐带消毒液出售,也可以使用医用的75%酒精或者碘酒。

Q2 洗澡时,脐部是否可碰水?若不行,该怎么保护?

A 宝宝脐带未脱落前,脐部尽量不要碰水,洗澡时可以用肚脐防水贴保护。当宝宝脐带脱落后,每次洗完澡从水中抱起后,都要用软毛巾或棉签把脐部的水分吸干。

Q3 宝宝的脐带一般什么时候会脱落?若迟迟未脱落要紧吗?

A 宝宝的脐带通常在出生后10天左右会自行脱落。但也有的宝宝脐带脱落需要更长的时间,只要没有出血、流水等异常情况就不用担心。平时注意脐部护理,并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

Q4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是怎样的?可以在家中自行处理吗?

A 脐炎的早期表现为脐部有少量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红肿,严重的会形成脓肿、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宝宝若患脐炎,千万不要在家中自行处理,需及时就医。

Q5 什么样的宝宝易患脐疝?

A 宝宝哭闹过多、咳嗽、腹泻、便秘时易患脐疝,因为这些情况会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从而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女宝宝出现脐疝的概率会比男宝宝略高些。

Q6 宝宝脐疝,是否可以用硬物将其顶回去?

A 不能。其实大部分宝宝的脐疝在1周岁内都会自愈,父母不用过于担心。另外,宝宝脐疝,要特别注意穿着,为宝宝准备全棉质地的内衣,以避免衣服与肚脐发生磨擦,而擦伤脐部皮肤。

Q7 新生宝宝为什么会蜕皮?蜕皮后可以洗澡吗?

A 新生宝宝离开了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后,外界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干燥,并且新陈代谢较快,表皮的角化层在新皮肤细胞的推动下,容易变成死皮脱落。这是新生宝宝对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蜕皮后仍可以洗澡,但洗完后要为宝宝抹上婴儿油,注意皮肤的保湿。

Q8 宝宝患湿疹,可以用什么样的药膏?

A 宝宝得湿疹,父母不要擅自用药,最好遵循医嘱,以免引起皮肤过敏。不过,湿疹是周岁内宝宝的常见病,通常随着年龄增大,免疫系统的完善,会自行好转。宝宝患湿疹时,忌吃海鲜类食物,穿着上应选择纯棉、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不要捂得太热。

Q9 宝宝红屁股,怎么办?

A 宝宝红屁股了,最主要还是需勤换尿布,保持干燥。特别是宝宝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小屁屁,并抹上护臀膏。红屁股严重时,可每天让小屁屁在空气中晾一晾,晒晒太阳。

Q10 宝宝肌肤干燥,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橄榄油可以用吗?

A 可以尝试使用婴儿专用的护肤品,还可以用加了水的甘油。不过,每个宝宝的皮肤敏感程度不一样,无论使用何种护肤品,都应先在宝宝的一小块皮肤上试一下,无不良反应再继续使用。橄榄油也具有一定的护肤效果,不过建议选择大品牌生产的婴儿专用橄榄油。

Q11 头垢怎么去除?

A 宝宝有头垢后,可通过洗头将其洗掉。可在洗头前,先用婴儿专用按摩油在头垢处按摩几分钟,再用婴儿专用洗发水清洗。

Q12 宝宝眉毛上出现黄黄的痂,要不要去除?

A 宝宝眉毛上有黄黄的痂,这是湿疹的一种表现。千万不要强行去除,可以抹点婴儿油或婴儿专用滋养甘油,等痂湿润了,慢慢软化后,自然会掉下来的。

三、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

Q13 100天内的宝宝每天需要多少时间的睡眠?如果没有睡到怎么办?

A 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都不一样,大致上1个月内的新生宝宝每天需睡20~22个小时,2月龄的宝宝为18~20个小时,3月龄时为16~18个小时。不用很在意宝宝有没有睡足这个时间,宝宝困了自然会睡。只要醒来时精神状况良好、食欲佳就是睡眠充足的最好见证。

Q14 宝宝睡觉时,家人需要轻手轻脚吗?

A 其实宝宝的睡眠习惯,多半是家人培养出来的。所以宝宝睡觉时,家人对于环境的安静程度不用刻意追求,应该让宝宝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宝宝从小就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中才能睡好,一点声响就易被惊醒的话,反而不利于睡眠。

Q15 怎样从一开始就让宝宝养成睡觉不用哄的习惯?

A 从宝宝刚出生时,就不要采用"哄"的方式让他入睡。可以采用固定的睡前程序让他习惯,比如临睡前洗个热水澡,然后做一下按摩抚触,再换上干净的内衣,为他盖上被子,给他轻轻地哼歌。让宝宝从一出生就熟悉这样一套程序,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

Q16 宝宝昼夜颠倒该怎么调整?

A 这种情况,妈妈可在白天变着花样跟宝宝多玩会儿,如听音乐、带宝宝出去散步等,在白天多消耗一下宝宝的精力。晚上临睡前给宝宝洗个热水澡,按摩按摩,告诉他要睡觉了。一段时间下来后,宝宝的睡眠习惯就能被调整回来了。

Q17 新生宝宝在睡觉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是否要紧?

A 新生宝宝睡觉时不止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还会做出各种表情,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这都是因为新生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等慢慢长大了,这些现象就会渐渐消失。

Q18 宝宝白天睡觉,是否要拉上窗帘?

A 新生宝宝白天睡觉时最好不要把窗帘全部拉上,以培养他对白天的意识。等宝宝长大点后能分清白天黑夜,且晚上睡眠情况也较好时,白天睡觉拉上窗帘也没什么关系了。

Q19 宝宝频繁夜醒是因为饿吗?每次夜醒都要喂奶吗?

A 宝宝频繁夜醒原因很多,可能是饿了、冷了、热了,或者是白天睡多了,日夜颠倒了,妈妈要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找对原因,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如果真的是因为饿了才频繁夜醒,就要考虑是否是每次进食量不够。

四、关于冬季宝宝的穿着问题

Q20 冬季宝宝室内应该穿多少衣服?

A 冬天室内宝宝穿多少衣服,关键取决于室温。让宝宝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22℃,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暖气来保持这个室温(但也要注意经常通风,否则会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在22℃的室温里,给宝宝穿上内衣,再加一套厚款连体衣通常就够了。这样,既保护好了小肚子,又不会妨碍宝宝四肢的活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个月婴儿缺钙怎么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