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树人学院是几本院校?

浙江树人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成为一所占地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量200余万册,在校生16000余名,涵盖经济、管理、文学、工学、法学等学科的普通高校。学校建有管理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超微量研究中心等26个研究机构。

学校确立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定位,高度重视学校办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以服务社会、服务师生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着力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育人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着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深入开展“优秀课堂”创建、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进英语和计算机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得到了稳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在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学生就业情况保持良好,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招生形势也十分喜人,录取分数均高于省控线。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学校确定了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学校现有高等教育学、应用经济学、设计艺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结构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十二五”省重点学科,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现代服务业创新团队”为省重点创新团队,“超微量研究中心”为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诸多重大奖项。学校科研竞争力一直稳居全国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采取了“培养、聘用、引进、调整”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通过深入实施“百名骨干师资培养工程”、“千人业师计划”、“教授培养计划”等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教职工提升学历、职称。目前,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基本满足、结构基本合理、能适应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专任教师800多名,其中42%的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现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人才6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已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6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每年学校均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研习、交流,以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当前,全校师生正认真践行“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继承和弘扬“艰苦创业、务实创新、敬业奉献”的树大精神,全面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建设一所综合实力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一流,部分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全国高校中有重要影响,富有自身特色“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升提步的教学服务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很多人对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比较感兴趣,想知道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几本,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呢?接下来一点排行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几本?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全国基本上也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二本大学。

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详情介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建校67年来,学校几易其名、数易其址,代代浙水人始终不忘水利报国的初心,勇担培育大禹传人的使命,走过了不凡历程。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贺信中对我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批示和期望,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学校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实现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7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2020年列为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全国高校仅3家),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既是全国文明单位又是全国文明校园的高校。学校各项事业步入蓬勃发展期。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风景游览胜地杭州,占地面积82.0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8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是求知问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人,其中本科生8600余人;现有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4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5%,硕士以上教师占86%,拥有共享院士、国家杰青、外国专家、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和浙江高水平创新团队,并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模、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0余人。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研究机构,开设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5个,其中本科专业29个。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6个,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以水利水电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主线,对接水利和环境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升本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5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四大检索期刊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近380余篇;获知识产权授权15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850余项,合同到款额近1.5亿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2019年以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平台实现从0到4的突破。 学校致力水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挖掘、研究和传承水文化为己任,致力打造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浙江水文化的教育传播高地。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拥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水文化)、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重要平台,深入开展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构建了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育人体系,是全国较早系统开展水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40余项,出版水文化书籍十余部,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为浙江水利事业发展和文化大省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校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贡献中国治水智慧、治水方案;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乌克兰等10多个国家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与国外名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共建“浙水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表面工程研发中心”,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建立本硕联合培养项目。积极推动境外办学,筹建马来西亚“大禹丝路学院”。 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应用型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生在各类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大量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以“上手快、后劲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大批行业翘楚,不少已成为水利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骨干。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我校“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学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不忘初心谋发展,勇立潮头谱新篇。立足新时代,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学校的重要批示精神,抢抓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升级,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百年蓝图不懈奋进。(2021.04)

}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学校由浙江省政协举办、省教育厅主管。办学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坚持“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经过34年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民办高校发展之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

学校有两个校区,2019级新生在哪个校区就读?

学校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
2019级专升本学生和健康与社会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专科学生的就读地在杭州拱宸桥校区;
其他学院2019级新生的就读地在绍兴杨汛桥校区,本科学生第四年、专科第三年回杭州拱宸桥校区就读。

我们在计划书上看到的是浙江树人学院,而我们学校校名又是浙江树人大学,这是怎么一回事?

学校于198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校名为“浙江树人大学”。后于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民办高等院校,校名为“民办浙江树人学院”(教计【1994】75号);2003年经教育部评议委员会评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浙江树人学院”(教发函【2003】132号)。因浙江树人大学的校名在社会及海内外已被广泛接受,经上级部门同意在省内仍沿用“浙江树人大学”校名。故“浙江树人大学”与“浙江树人学院”系同一院校。

2019年学校的招生计划与专业变化

一是招生计划数稳中有升,招生计划数6138;二是招生面向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西、湖北、河南、山西、江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14个省;三是招生类型丰富,有普通本科、普通专科、艺术类(美术)、专升本、三位一体、单考单招(中升本、中升专)等。

新增了三个本科专业,两个专科专业。新增了临床医学、交通运输和环境生态工程,其中临床医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领衔,学制5年。两个专科专业分别是护理和应用英语。目前学校有47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进一步细化为“复合应用型、现场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等三种类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大类培养,协调发展,强化应用,突出实践”为原则,不断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机制,共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95个,其中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2个;学校实施“千人业师计划”,已聘请700余位业界人士来校协同授课;合作组建了“红石梁班”、“东忠班”、“聚光班”等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订单班、虚拟班50余个,每年有近1200名学生参加校企合作(虚拟)班学习。

学校的家扬书院,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综合试验区,家扬书院以学校创始人、终身名誉校长、原浙江省政协主席王家扬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旨在传承和弘扬树大精神,培养人文素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招生与培养模式,成为我校优秀人才培养的高地。每年,高考成绩在前10%的录取新生中(临床医学与设计学类除外),经过面试选拔,择优录取60名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最终实现三分之一学生通过考研进入高层次学历学习,三分之一学生实现出国研习,三分之一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一流学科

学校设有47个本科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优势专业,浙江省一流学科
◆ 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三个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是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是浙江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
◆ 临床医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领衔,采用“精准化、精细化、精英式、国际化”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精英人才。
◆ 护理学由中国工程院士、国际名医李兰娟领衔,注重学生对护理前沿领域的学术锻炼,培养高素质、国际型的护理人才。

学校大类专业分流及转专业是怎么操作的?

本科按类招生的,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因受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编制的限制而无法编制按类招生的省份,则按专业进行招生录取,入学后,除录取在财务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环境生态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设计、临床医学、护理学等8个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所有被录取的学生,到校后按所属大类专业编班并组织教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外国语言类在第一学期后半段)进行专业分流。省外按照具体专业录取的学生,在专业分流时,优先分流到高考录取专业;符合相关规定的,也可以按照学生意愿,分流到大类所覆盖的专业;第二学年及以后的学费按分流后的专业收费。详细分流规则按《浙江树人大学专业分流若干规定》执行。

学校有完善的“奖、贷、助、勤”奖励与资助体系,学校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设有几十项奖助学金,奖助比例达30%。学校设有学生科研资助基金,对学校批准立项的学生科研项目予以资助;学校为鼓励学生创业,在校内建立了创业园区,搭建全新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同时,学校与市区政府合作,尽力帮助学生创业,在校学生已注册40余家公司,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

近几年学校就业情况良好,民办对接民企,就业前景宽,就业质量好,就业率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岗位需求旺盛,供求比在5:1以上,考研率也逐年提升,创业率位于省内高校前例,就业率稳定在97%左右。学校涌现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如《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大华股份的傅利泉等。

浙江树人大学对有意报考的考生有哪些事项需要提醒?

一是两校区办学,考生们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与教育资源;

二是学校是省政协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成立的民办院校,相对与其他高校,学费较高,若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请慎重填报;

三是按类招生的学生,在完成一年的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学习成绩及综合表现等进行专业分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当然都有相应的条件,所以学生平时要好好规划时间,好好学习,争取在专业分流与转专业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权;

四是近两年,学校分数与位次相对稳定,并呈日益提升之势;

五是临床医学为新增专业,且由院士领衔,欢迎高分考生报考。

附年录取分数参考 


欢迎2019年考生及家长扫码咨询,了解三位一体面试更多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万里学院是几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