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斜颈需要做手术治疗吗?

大宝已经三周岁多了,无意间看到之前我在知乎求助别人关于斜颈宝宝治疗的回答,感慨万分。现在把我家孩子的治疗过程梳理出来,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家长一些启发。

我家宝宝是顺产开五指后,胎心监护提示胎儿宫内缺氧,紧急顺转剖的。出了院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带,以至于我当时累的只要能顾着他吃喝睡就行了,其他什么好像都是选择性忽略了。

其实月子里我就发现他头歪着,经常只朝一个方向看,和家人说后,他们认为是睡姿的问题,觉得以后会抬头就好了。然而一直到了四个多月时孩子都会翻身了,歪的情况不仅没好反而更严重了。

这是他四个多月时靠着坐着,能明显看出来他左边脖子夹着。

然后我就开始了网上各种地方搜症状,最后终于知道了还有斜颈这样一种病。网上看了好多,西医要不就是戴矫正器要不就是等孩子大了做手术,还是中医治疗效果突出点,接着马不停蹄的就奔我们市中医院去了。结果人家直接打发我们孩子太小不好做,你去哪里哪里找我们医院退休的一个老医生,她专门做孩子这个的。当时我还心想,好嘛,老医生更好,手法肯定更老道。哪成想这是我后悔的开始。

当时按照之前医生的指引找到了后面的老医生,一进那屋,满屋子都是抱着娃去的家长…现在说不出来当时的滋味,心里觉得这么多人治这医生肯定技术不错,但又看到那么多那么大了还在那里治的娃,心里也一下跌到谷底。这是场长期战,不是三两天就能打完的。

等这个老医生把屋子里的娃解决完,过来看我的娃,只稍微扒拉了下脖子就点头说是了。事已至此,那就接受吧,然后就是交钱按摩。大家看过之前网上热议的摇头爷爷么,这个医生虽没那么夸张,但手法之残暴不遑多让。

看到胸锁乳突肌了么?很多肌性斜颈就是这块肌肉挛缩或者纤维化,按摩的目的就是放松这块肌肉使之恢复弹性。

而我们的这位老医生放松按完后最后几下是直接掰着头怼着肩膀扯,我儿子,第一次按,脖子的皮被扯裂了…

太暴力了,我当时真的无比后悔。但是不给娃治怎么办?这个病越大越不好弄,后面还搞不好要手术,而且这么多人在找她治,那说明还是有效果,然后就继续坚持了两次,每次去,没有一个小孩不哭,有的小孩甚至哭的脸上的血管都爆了。而且那里的小孩基本都一两岁了,甚至还有小孩进幼儿园了还歪继续在那按的。

去了两次后遇到了一个跟我同一小区的宝妈,他们家宝宝是有包块,现在包块已经散了,就是筋粗,但是他们已经按摩加药敷快一年了,是的,这个医生还会配药给他们外敷。而这个宝宝是五十多天时就开始在这个医生这里按摩的,我跟她吐槽孩子脖子被拉破皮,这位宝宝妈妈还让我淡定,说都是这样的,抹点药膏就好了。

自此我就更觉得该医生不靠谱了,然后又上网查,本市找不到好医院好医生那就去别处。然后就去了南京。结果到儿童医院才知道这个还有可能是眼睛引起的,查了眼科没问题,再去骨科看,做了b超来看胸锁乳突肌没有增厚,医生确诊为习惯性斜颈。让多引导反方向看,经常变换睡觉方向,变换抱姿,其他没了。

回家后我依然很焦虑,因为总觉得医生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孩子这个时候大小脸大小眼已经非常严重,仅仅凭改变睡觉和看东西方向和抱姿这些来治疗,我不敢赌。但去医院这趟也让我理清了思路,按摩不是最重的点,确诊才是重点。就是搞清楚你家娃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歪才是重点。

因为斜颈不是我们单纯以为的有包块和无包块。根据病因可分为肌性斜颈、眼性斜颈、骨性斜颈、耳廓性斜颈、习惯性斜颈、头颈部因斜颈引起的感染。肌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斜颈的眼部性是由于视力障碍,如屈光不正、眼部肌肉麻痹、眼睑下垂,看物体时出现头颈外斜;骨性斜颈是由颈椎先天畸形引起的,包括颈椎半椎体畸形、齿状凸畸形、颈椎融合等。(这些是网上复制的,各种自己可以去了解这里就不展开了)

后面我疯狂的找各种微信群扣扣群公众号进,里面也见了太多按了一年半载娃还是歪,最后确诊是眼源性,就是有只眼睛上斜肌麻痹,最后眼睛做完手术就正了。但是儿童眼睛的这个确诊又特别麻烦,好像是机器无法做还是不好做(隔太久记不清),所以要求做的医生经验丰富,基本是凭经验来确诊比较准确。记得群里比较火的两个眼科的医生一个是天津的张,还有一个是北京的李。

所以大家在发现宝宝歪了后一定要排查,不要做完b超胸锁乳突肌没有问题就直接回家调整睡姿抱姿其他就不管了。医生说习惯性斜颈,其实大部分都是找不到原因就说是习惯性斜颈,这当中当然有最后自愈的,但也有好多后面一直不好,到大了就算是做手术都没有条件。我当时在的群里就有一个在加拿大的宝妈,我认识她的时候她的宝宝都已经四岁了,孩子戴那个矫正头盔都戴了小半年,后面她说要回来国内按摩也不知道回来没有。

好了,现在说回我自己。上网自己查斜颈,越查越担心,那段时间各种焦虑,加了很多斜颈的群,但又怕遇到骗子,因为经常有什么吃药敷药打针的,所以就只能从群里人家的聊天中自己看了分析…宝宝前六个月是最佳恢复期,如果宝宝三个月之前就开始治,找到技术好的医生,一岁之前是肯定能治愈的,过了六个月的宝宝相对会慢一些,但是比那些因为抱着大了自然就好的想法把小孩拖大的好多了。后面我就找到了郴州的一个医生,咨询过后医生认为是不良睡姿导致的姿势性斜颈,随着进展和发育并发了习惯性斜颈。

因为这个医生的档期一直排的很满,我能排到的按摩时间都得一个月以后,但那个时候我一心急着弄清楚原因,这个问题不是网上描述一下就能确诊的,关键还是得医生手诊,从我与这个医生的沟通来看,这么多天总算是遇到一个比之前靠谱多了的人,第二天我就买了高铁票一个人带着娃去湖南了。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家宝宝的身高体重,发育情况,还有生产史,有没有早产,难产或者缺氧什么的。因为医生还怀疑我家孩子肌张力高,尖足。现在想起来当时顺转剖孩子还是在肚子里憋了会。后面在医院做评估肌张力还好,一级。但是重新做的b超总算找到了问题。

之前的b超只做了中上段,没有做末端,而我家孩子就是末端受伤纤维化了。至于是什么时候伤,怎么伤的也更无从得知。

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按摩,由于我父母在广东和湖南相邻,每个星期医生也只能排到两次的按摩时间,所以我每次就是早上从广东出发到湖南,当天下午按一次,第二天早上按一次,然后再回去。

就这么坚持了几次,除了第一次第二次医生按摩完立竿见影的正,后面几次效果就不如之前明显了,感觉这么下去不行,但是又没有办法,医生排不到时间,又不敢给其他人再瞎搞。转机发生在我家娃有次感冒去当地医院,我偶然间路过康复科,福至心灵间就去咨询了一下,试了一次,医生手法不错,然后就开始了两边医院轮流跑的日子。

在这个区医院里,共有三个医生给我家宝宝按过,我的经验是,技术好不好,是看的出来的。因为人家医生用的是巧劲。你要是觉得这个医生不行,赶紧换,果断换。还有不要迷信人多,不要迷信别人推荐,自己眼见为实。

另外,医生的按摩只是辅助,其实我个人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我们在家自己给孩子的调整。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小孩整个患侧的手脚都不如健侧的手脚灵活的,我那时候在家没事就陪宝宝锻炼,说白了就是陪他玩,多让他用患侧手,多趴,多爬,等整个患侧肌肉力量跟上来,身体协调性跟上来,就离好不远了。像爬楼梯就非常好,还有让娃趴在床上,弄个玩具放在床下,让他用患侧的手够(患侧就是,比如你家孩子左歪,他的头就是往左边肩膀靠,下巴朝向右边),总之就是想办法调动他多用患侧的手。

这是之前在网上咨询湖南的医生时他教我的自己在家给孩子调整的方法,我感觉这个方法的目地其实也是拉扯和放松胸锁乳突肌。刚开始孩子可能不太适应,我都是趁孩子睡着了再给他弄。每次坚持不了多久就又翻身了,所以一晚上就得折腾好几次。大家有需要可以试试。

此外,宝宝每个大运动发展的时候有段时间都会特别歪,比如学坐,学站,学走,还有生病后孩子没有精神也会特别歪。这个斜颈真的是个长期战,要看真正好没好,其实是得看孩子走路走稳后。自从我孩子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发现了两种特别极端的人,一种就是像以前的人一样都不重视这个,都认为大了就会好(所以其实我们现在周围有很多人都有一点歪,只是我们没注意到,或者以前没往这方面想过),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成天焦虑自从我家宝宝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出门上街就喜欢盯着人家宝宝脖子看,都快神经质了

总结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做了那么多次,经常跑医院康复科,在那里,相对于好多其他问题的宝宝而言我们这都不是什么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心态调整好,找个靠谱的医生,把问题排除,其他的几种原因的斜颈排除后找不到原因,肯定就被归到习惯性斜颈里了,这个时候找按摩医生,千万不要迷信别人哪个哪个医生好,自己娃上手试过你要觉得这人不行果断换。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年轻医生,三四十来岁,最好是康复科的。然后在家自己给娃多锻炼,尽量让他多趴多爬,引导他用患侧的手脚,锻炼身体平衡。然后头的原则我记得是头要转向患侧,倒向健侧。

现在我家小宝也出生了,从月子里我就开始锻炼她趴,开始一分钟,后面两分钟,就这样慢慢增加时长,出月子,头就抬得很好了,到了后面我经常是让她自己趴着玩很少抱,所以六个多月开始就自己扶着沙发站,九个多月自己开始走,现在十个多月连走带跑。趴和爬真的对孩子很好。

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用。

}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 ,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编斜畸形 ,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仍未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压力异常或胚儿胎位不正是产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原因。胎儿在宫内位置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可使一侧颈部受压,胸锁乳突肌内局部血运循碍,致使该肌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性引起斜颈,也有学者认为是胸锁乳突肌营养血管栓塞,导致肌纤维变性而形成斜颈。难产及使用产钳是引起肌性斜颈的原因之一。因为此症多发生于臀位生产者,但对胸锁乳突肌局部肿块进行检查并未发现有陈旧性出血痕迹,因此此观点未得到最后证实。此症有1/5的患儿有明确的家族史,故认为其的发生同遗传有关,且此类患儿常合并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应注意较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斜颈鉴别清楚:

  1.先天性骨性斜颈

  本症多系先天性枕颈部畸形所致,包括短颈畸形、颅底凹陷、半椎体畸形、寰枕融合及齿状突发育畸形。上述疾病可造成斜颈及面部不对称,但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典型条索状挛缩带及肿块,X线检查可明确上述诊断。

  2.小儿颈部淋巴结炎

  婴儿期患有颈部淋巴结炎,可迅速发生斜颈并可出现颈部肿块,但此肿块往往压痛明显并不位于胸乳头肌之内。

  3.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同样可以引起斜颈,但此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颈部旋转运动受限及颈部疼痛症状明显,胸锁乳突肌内无紧张条索带,X线检查可鉴别。

  颈椎结核可使胸锁乳突肌痉挛而产生斜颈,但此类患者颈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下颌偏向患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此外,还需与癔症性斜颈、习惯性斜颈、损伤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所引起的斜颈相鉴别。

三、选择适合的斜颈矫正器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容易出现斜颈症状,如果出现这种症状,父母应该帮助宝宝及时进行纠正,或应该及早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和纠正。有些父母可能会选择购买矫正器来纠正孩子的状况,这也是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那么,怎样为宝宝选择合适的斜颈矫正器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将详细说明。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为宝宝选择合适的矫形器,家长应该先带宝宝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家长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根据宝宝的实际症状,看是否适合用矫正器械治疗。如果宝宝孩子需要选择用斜颈矫正器进行治疗,那么家长就应该选择一款适合宝宝的。因为款每款斜颈矫正器产品都有不同的功能,所以正确选择适合宝宝的功能,才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次,家长应该选择一款品质良好、且有治疗效果的宝宝斜颈矫正器,有一些斜颈矫正器价格低廉、做工粗糙,家长们不要图一时的便宜,买一些劣质的产品,这样不会让宝宝的症状得到改善,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一般来说好的斜颈矫正器可能价格会贵些,但如果是对孩子的矫正能起到帮助作用的,价值相对贵一些,还是值得购买的。所以,家长们在为宝宝选择斜颈矫正器的时,应对斜颈矫正器的功能、价格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选择购买到合适宝宝的斜颈矫正器。

四、斜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因此,一旦诊断,应尽早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①适用于半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

  ②12岁以下斜颈畸形明显者;

  ③12岁以上如面部畸形不严重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④对于成年人,因畸形已存在多年,术后不仅面部畸形将更加明显,且视力也因不适应术后的新体位而发生改变,故多不宜施行手术。

  ①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在锁骨上做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

  ②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颈部肿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

  ③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适用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

  ④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此手术优点:矫正头颈歪斜,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不破坏正常颈三角体表形态,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使颈部遗留凹陷畸形或不正常的平坦畸形,使颈部美观对称。

  ⑤胸锁乳突肌上、下端联合松解加成形术 有学者认为年龄较大患儿或其他手术失败者可采用此手术。方法为将胸锁乳突肌乳突侧及锁骨头侧完全切断,胸骨头侧行“Z”形延长。

  斜颈畸形严重者及不合作的患儿术后需以头-颈-胸石膏矫正以维持患儿体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轻微斜颈需要治疗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