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因家长跟学校又分歧不给孩子毕业证书怎么办

  “原来挺乖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不听话?”“一回家就关上门不理我们,问什么都只回答两个字‘还行’。”“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一说就跟我急!”每当提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的表现,父母们仿佛就启动了诉苦模式。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叛逆、厌学、早恋、网瘾等各种家庭教育难题扑面而来,令人困惑、沮丧甚至崩溃。

  很多人不愿意去医院体检,认为不查什么事儿都没有,一去准查出一堆问题。其实问题并不是被查出来,体检报告只不过把本来就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同理,青春期就仿佛对家庭教育强行做了一次“体检”,无情地把家庭秩序、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早已存在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厌学、网瘾、社交退缩等让人紧张又焦虑的“异常指数”,只不过是父母角色错位、夫妻关系不和、教育分歧严重、过度关注学习、亲子关系冷漠、缺乏家庭生活等“病症”的外在表现而已。

  据中国教科院2015年的“全国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初中生家庭教育普遍遭遇“中年危机”,父亲的教育优势被忽视,夫妻关系疏远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父母未能充分理解青春期子女的需求,沟通方式跟不上孩子的变化;超过八成孩子对初中生活不适应,而家长过度重视学习给孩子压力很大;初二是学习分化和沉迷网络的高发期,多数家长表示难以应对“初二现象”;家长看待孩子同伴交往有误差,近八成初中生最不喜欢家长“追问我和朋友在一起的细节”“对我的朋友评头论足”。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很多父母并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并不了解这个阶段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没有预备好如何陪伴孩子平稳度过这个身心巨变的动荡期。就像夜里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暴风雨突然降临,视线变得非常差,既不能停下又找不到出口,除了小心减速、谨慎驾驶、左右观望、咬牙忍耐,司机还能做什么呢?

  当孩子不再凡事依靠父母、信赖父母时,当孩子开始质疑父母、挑战权威时,当孩子更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父母不再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有准备的父母会感到欣喜,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从稚嫩开始走向成熟的信号。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学习成绩不再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关注重点。如果父母仍然把成绩好不好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的尺子,就仿佛“手握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亲子冲突在所难免。

  据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谢刚观察,初中是孩子学业成绩的分水岭,造成成绩滑坡的原因一部分是学习习惯不良,更大的比例却是“对情绪缺乏控制能力”,胜出的是那些“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的孩子。其中,控制情绪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无疑是从家庭环境中习得的,从小与父母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更可能与朋友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赛里格曼博士说:“养育孩子,远远不只是修正他们的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把这些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一生的热爱。”这一点对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如果父母继续用严厉的教育“修正他们的错误”,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还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

  当下中国父母特别难做到的,就是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就是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就是甘愿培养一个有人性的、阳光的、自立的“正常儿童”。当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时,其实孩子心里也“恨爹不富商”,就会采取或者激烈冲突或者阳奉阴违的方式反抗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但不对孩子负全责。请承认自己的有限,谅解自己的无奈。当青春期这份家庭教育“体检报告”不期而至时,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角色是否有错位现象,是否经常采用控制性、操纵性的方式迫使孩子顺服,是否凡事满足、凡事代替,让孩子无视边界和底线,降低孩子的自主感、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

  很多家庭教育专家都强调“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情商课堂”“幸福的婚姻才能养育优秀的孩子”。当青春期孩子让父母苦恼时,请试着用感恩的视角来解读这份“体检报告”,不再紧盯着孩子身上的毛病,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调整家庭关系、重建父母角色能力、走出家庭教育认知误区、提高家庭教育素养。毕竟,没有人不需要学习就能做好父母,危机就是契机,转变始自觉醒。 (记者 杨咏梅)

}

7月9日,武汉一男童因吃饭时嬉闹,被幼儿园老师罚喝水致肾积水;

7月8日,湖南长沙,幼儿园体育课孩子夹垫子中老师坐上方;

7月8日,山东滨州,幼儿园老师殴打孩子,园方称孩子太调皮;

7月7日,安徽太湖,四岁幼童身上现多处伤痕,称被幼儿园老师用毛巾抽;

7月3日,广东东莞,3岁男童下体被划伤,称是幼儿园老师所为;

7月2日,广东顺德,幼儿睡觉时玩耍被老师持木棍殴打,脚踢脑袋!

看着这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新闻,作为家长,我们心里总是满满的愤慨,甚至觉得心寒,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上的宝,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在竭尽全力,希望给孩子最美好的。而在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到了幼儿园,却遭受到如此残忍的对待。

于是,我们开始各种紧张、焦虑,为了确保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安全,有些时候会忍不住检查一下自己在幼儿园的孩子,看看身上有没有出现任何的伤痕;孩子还小的家长们也开始犹豫发愁了,到底还要不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呢?

然而,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显然不能,不然也用不着发愁了。

人从来都是属于群居动物,整个社会便是由一张张的人际网织成,而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便是从小习得的,甚至小时候的经历会对长大后的交际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刚刚懂事的宝宝来说,正是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要让他有属于自己的小伙伴,而幼儿园正是这么一个地方,这也是家长们尽管十分犹豫,依然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去的原因。

当无良幼儿园老师遇上闹情绪的孩子

入园,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能立即适应也是正常的。在吃饭时不肯好好吃;任性调皮,专门跟大人对着干……这些行为也时常会出现。

从道理上说,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与引导。但若是遇上一些缺乏耐心的幼儿园老师,孩子种种不听话的行为,简直就是在火上浇了一把油,从而也成为了他们体罚孩子、打孩子的由头。当然,还有的老师打孩子则是老师自身存在心理等其他问题。

或许您会说,打孩子的老师只是极个别,大部分老师还是很有爱心的,然而只要这种现象存在,您家孩子遇上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因此,“老师能不能很耐心地对待孩子”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的担忧。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虽然不能左右老师的耐心,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却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应对入园这一挑战,让他的内心强大起来,减少孩子因为不适应而出现的哭闹、急躁等情况。与此同时,内心强大的小孩也会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在遇到不公待遇时懂得保护好自己。

如何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让老师不打孩子呢?首先,我们需要预先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逆境,然后再针对这些情境,给予恰当的支持跟指引。一步

面对分离焦虑,懂得自我缓解

刚上幼儿园时,孩子第一次离开妈妈身边,独自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因为缺乏安全感,孩子特别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哭闹不止。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上的适应,让他能安心、开心地在幼儿园玩。

歪歪兔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不断地问妈妈是不是会来接她,尽管妈妈一再表示肯定,但歪歪兔一进入幼儿园还是哇哇地哭了。于是,妈妈跟歪歪兔拉钩,还请大树、滑梯、太阳、白云、小草来见证,歪歪兔也记着妈妈的保证,在幼儿园总是开开心心的。

面对忽视,不伤心、不气馁

在家里的时候,孩子是全家的中心,大家经常围着他转。但是到了幼儿园,老师只有一个,小朋友却不止他一个,很多时候,老师难免会忽视了孩子。如果孩子不理解这一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

《山羊老师是怎么回事》

每次山羊老师提问时,歪歪兔都会抢着举手,但山羊老师却从来都不叫她,于是歪歪兔认为山羊老师故意忽视自己,再也不举手了,听课也不认真。当山羊老师叫她起来猜谜语时,歪歪兔根本没有听清楚,自然也是回答错误了。在山羊老师重复一遍后,歪歪兔终于明白,原来老师一直都在关注她。

面对批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两三岁的孩子任性执拗,听不进大人的话,喜欢按着自己的方式做事,而幼儿园里是有纪律的,做错了事也要接受批评,因此,家长平时要多引导孩子。

歪歪兔总是听不进一些让她不顺心的话,在吃了狐狸魔法师的魔法豆后,歪歪兔终于能一直听一些顺心的话了,可是她那对漂亮的耳朵却开始变得大小不一样。原来,听话的右耳疯长,而不听话的左耳却渐渐萎缩。为了拥有漂亮的耳朵,歪歪兔终于开始学会接受正确的意见了。

与幼儿园里的小伙伴相处时

面对欺负,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里总有那么一两个调皮捣蛋、喜欢捉弄同伴的小朋友,一味地躲避,不但不能制止同伴的欺负行为,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威威龙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总是喜欢捉弄歪歪兔,因此歪歪兔总是想躲着威威龙。但是有一天躲了很久都没有躲过,而在威威龙要求她充当扔板栗的靶子时,歪歪兔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最终,威威龙提出跟歪歪兔一起烤板栗吃。

面对孤立,坚持自我,努力获得接纳

有些要转园的孩子,需要重新融入新的小集体,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容易遭到同伴的孤立,这就需要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感受,引导、帮助孩子获得接纳。

歪歪兔发现新幼儿园一点都不好玩,两只小熊玩过家家,三只小狗玩跳棋,四只小老鼠玩捉迷藏,歪歪兔想加入却都被排斥在外。就在歪歪兔感到郁闷的时候,想起自己在以前幼儿园里一起玩的游戏,于是她带着大家一起玩蹦蹦跳、转圈圈、买东西、扮医生,终于融入了集体。

面对分歧,懂得理解和沟通

孩子在与同伴相处时,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起冲突,然后就互不理睬,这是因为,孩子还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沟通的能力。

歪歪兔跟威威龙是最好的朋友,却因为上哪儿玩的事吵了起来,最后威威龙去了摘星山,歪歪兔去了映月湖,但他们两个都不开心,威威龙荡秋千的时候发现没有了歪歪兔夸自己荡得高,歪歪兔在照镜子的时候也没有威威龙夸自己漂亮。他们终于发现,作为最好的朋友,实在应该多为对方想一想。

面对自卑,多跟伙伴沟通

孩子敏感的心灵总是容易受到一些细微事情的影响,自卑感也会随之产生,原本属于自己的优点也不敢表现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多跟伙伴们沟通交流,去消除那些造成敏感的根源。

歪歪兔是一只爱唱歌的兔子,不管在什么地方,她都会把快活的歌儿唱给周围的朋友听。但有一天,小松鼠说歪歪兔的歌声沙沙的,跟森林里的树叶一样,歪歪兔从此再也不唱歌了。最后,在山羊老师举办的化妆舞会上,戴上面具的歪歪兔终于敢放声歌唱,而小松鼠也借此表示自己就是喜欢那种沙沙的歌声。于是,自信爱唱歌的小兔子又回来了。

此外,小孩在幼儿园还会遇到诸如恐惧、急躁、否定、厌烦及拒绝等逆境,要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则需要有足够强大的逆商。而正是集合了孩子在幼儿园里普遍会遇到的挫折情境,是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首选书。通过亲子共读,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入园后的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消除各种不适应,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歪歪兔,若你喜欢本篇文章,请分享转发支持!

《》为歪歪兔关键期早教项目组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欢迎加入歪歪兔会员俱乐部QQ群: (每月抽奖、定期故事会、育儿师讲座)

}

2017年,河南商丘10岁女孩张易文考入商丘工学院专科引发关注,此前她未接受过义务教育,只是在其父张民弢开设的小班学习了5年。 其父张民弢当年表示,希望女儿20岁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进入“上流社会”。

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一般孩子可能要苦读12年才能上大学,而张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键”,有网友称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的人提出的是质疑,主流观点认为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更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为自己的培训班炒作。

10岁考上大专如今毕业,学校称她特别低调

张易文是河南商丘人,4岁时,她也曾和别的孩子一样被送去幼儿园,但只上了一个月。父亲张民弢认为幼儿园对女儿的教育不到位,于是将女儿接回家由母亲自己教。彼时,张民弢夫妇在当地开有一所帮学生补习文化课的培训班。

张易文5岁时,张民弢觉得女儿应该接受正式教育了,还专门招了两个学生与其作伴。此后,张易文就一直在家中 培训班接 受教育。

张易文只在家中培训班学习了5年

2016年,张易文9岁,父亲张民弢为其开具了同等学力证明报名参加高考,遗憾的是只考了172分,没有被录取。2017年,张易文在商丘工学院组织的单招考试中考了352分,成功被该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为大学专科三年制。

张易文10岁时考入商丘工学院专科

10岁应是一般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年龄,张易文考取大学的消息经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在网上有人称赞她为“天才少女”,但更多的则是质疑,认为是“炒作”,更有人斥责其父亲拿女儿当“活体广告”宣传自 己的培训班。

3年时间匆匆而过,记者获悉,张易文经过努力已于2020年7月顺利毕业。

9月4日,商丘工学院招生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此消息,并简单介绍了张易文在学校3年的情况。“成绩在学生中属于中等水平,与同学相处也很正常,大家都挺照顾她的。

因为年龄小个子矮,在食堂刷卡时要垫着脚尖,有同学看到后就会主动去帮忙。”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与同学年龄相差比较大,思想上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差异,张易文朋友少,独处的时间会比较多

张易文在学校独处的时间比较多

张易文毕业时没有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她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升本科时需要考高数和英语,这两门课她比较薄弱,现在选择升本科难度还是挺大的。”该工作人员介绍,张易文在学校就是一个普通学生,行事特别低调,“不惹事,也不进行自我炒作,希望别人看不到她 ,如果不是学校特别关注,可能都不会感受到她的存在。”

毕业后,张易文为何没继续升学,目前在做什么,对于父母安排的道路是否满意,对于未来有何计划?记者联系上张民弢,他告诉记者,女儿目前在家中培训班任助教,现在她不愿意接受采访,但有些问题自己可以代为答复。

在培训班当助教是她的选择,准备两年后考研究生

记者: 当年你曾为女儿的人生做过规划,10岁上大学,20岁博士毕业,最好搞科研,以后进入“上流社会”,那么继续升学应该是必经之路,为何孩子没有选择专升本?

张民弢: 预期会根据实际情况去适时调整,不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她上大学时出现了两个情况,一是喜欢上了动漫设计,二是在高数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如果继续选择理工科专升本的话就有了障碍,我们不想给她造成升学压力。现在的设想是两年后,可以考教育类的研究生,按照规定大专毕业后,满两年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

张易文目前在家中培训班任助教

记者: 张易文在培训班任助教是自己的选择还是仍然是父母的安排?平时工作情况怎么样?

张民弢: 是我们父母与孩子商定的结果。毕业后考虑过三个选择,一是到外地朋友的大公司,二是在本地跟别人干,第三就是在自家培训班,征求她意见后,她还是选择了自家培训班。现在她能拿到1500元工资。

孩子认为父母将她带上错路,家长觉得是引导不是控制

记者: 九年义务教育之所以确定并被立法,它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有网友质疑你是在控制孩子,扼杀了她的童年,剥夺了她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此你怎么看?

张民弢: 是引导而不是控制。我自己就做教育, 其实是在引导孩子,让她在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内…… 这不仅可以尽早结束学业提前工作,另外我们还努力想提升她的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心,当然现在离目标还任重道远。

张易文在7岁时进行武术表演

记者: 张易文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跟同龄人相比是否显得更成熟?她自己对自身的成长经历满意吗?

张民弢: 内向。青春期之前比较平和,现在有点内向, 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我父亲和我都是内向的人。平时与陌生人话不多,但与学生和家人交流还算正常。在思考的问题和所做的事情上,她比同龄人显得更成熟。

社会主流的观点是反对、嘲笑和抨击我们的,她认为是我们做父母的将她带上了一条错的道路上,认为是我们耽误了她,让她变得另类。 我想等她经历了五六年的社会实践和随着所学知识的增长,那时候可能才会知道什么是对她有利的道路。

会感到孤独,有点叛逆敢跟父母吵架

记者: 10岁上大学失去了与同龄孩子交往的机会,她会觉得遗憾吗?她平时朋友多吗?心理状态如何?是否学习上比别的孩子更刻苦?

张民弢: 她会感到孤独,但我认为孤独本身不见得是坏事,孤独也是锻炼。 要与圣贤为友,而不是与吃喝玩乐的人为友,要交益友不交损友,有很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孤独的。

张易文朋友很少,跟同龄人没有太多交往。心理比较健康,平和、快乐、轻松。上学期间比同学相对刻苦一些,那时她年龄还小,还是小学生的心理,比较听老师话。

张民弢说女儿张易文上学期间比较刻苦

记者: 现在与父母的关系怎么样?

张民弢: 现在没以前听话了,有点反叛了。 有了独立的见解,有时候也敢与我们吵架了。比如说她现在担任助教,在工作的细节上会与我们有分歧,我们认为学生在老师面前要规规矩矩,但她觉得学生和老师应该是朋友关系,要打成一片。

我们不认可她的观点,如果真打成一片,时间一长肯定会影响纪律,那么就会影响教学效率。另外,在和家长的交流方面,我们和她也有争论,我们主张作为老师要经常抓住机会和家长交流,反馈孩子在培训班的情况,多听听家长的意见,但她觉得跟家长交流有压力。

产生争论后,我们能说服尽量说服,如果说服不了,那也只能将来以事实来证明了。

不认为孩子是天才,希望儿子能考交大少年班

记者: 张易文在10岁时能考入商丘工学院,也有人称她为“天才少女”,你怎么看?你觉得她是你“超前教育”最成功的案例吗?

张民弢: 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但说是天才肯定不对。 因为不管是她还是我,甚至于整个家族来说,智力只是一般。因为我的教育理念与众不同,同时在教育方面有所创新,才使她达到这个地步,不过与当初的设想还有很大差距。

记者: 听说你还有一个儿子,也会像女儿这样培养吗?

张民弢: 我有两个孩子,儿子今年10岁,也是在接受我的培训班教育,现在是初三水平。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让他学完高中课程,目标是13岁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之所以两个孩子走不同的教育路线,是不想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儿子和女儿的教育要有差异,希望儿子出去闯世界,女儿继承家族教育产业,当然,最终还是会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有人认为少了同龄人的交往

对孩子心理影响挺大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初中生家长的十条建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