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工作台中教师数据在哪里?

图表:数据中的教师队伍新变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1:34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图表:数据中的教师队伍新变化  新华社发 大巢制图

}

  为了解一线教师最真实的教育APP使用情况,教评网于2017年4月底启动了大型有奖问卷调查活动——《老师们,秀出你手机中的APP吧》。截止2017年5月底,此次问卷已累计回收上万份有效数据。今天,教评君将带您先睹为快,通过一图知悉教师人群使用教育移动应用的情况。本信息图的制作基于10000多份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详细版的数据报告将于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一、什么样的老师会是教育APP的潜在使用者?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附上教育部微信链接),K12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总数为1185万,其中小学专任教师578.91万、初中专任教师348.78万、高中专任教师173.35万、中职专任教师83.96万。本次问卷调查覆盖了上万名一线教师,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教育APP潜在使用者,这类教师群体具备以下几个有趣特征:

  1.从地域上看,关注及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老师地域分布很广,排名前10的分别是江苏、山东、广东、河南、安徽、四川、山西、浙江、河北、湖北这10个省份。对比近两年各省市高考人数可以发现,排名前10的省份中,有很多都是高考大省。这意味着来自高考大省的老师会更愿意关注教育APP,这种重叠绝对不是巧合。它至少说明了在教育相对发达、教师及学生人数众多的地域,教育APP会更受关注。

  2.从性别上看,关注及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老师性别差异很明显,男性教师占本次问卷参与者的62%,女性教师占本次问卷参与者的38%,这说明男性老师关注与参与的意愿明显高于女性教师。这与部分新闻报道中“男女教师比率失衡,男性教师明显少于女性教师”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舆论中有一种声音,表现为担心女性教师过多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尽管男女教师比率失衡的现象可能普遍存在,但对于教育APP而言,男性教师的尝试意愿及接受度明显要高于女性教师,“阴盛阳衰”在此转为“阳盛阴衰”。

  3.从任教科目与学段上看,数学教师明显多于其他科目的老师。按照传统的理解方式,语数外三门科目是所有中学学生的主力科目,然而,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物理老师多于英语老师,与数学、语文跻身于前三名。

  二、什么样的教育类APP更受老师关注?

  本次问卷回收的数据,也为我们探寻教师选择与使用教育类APP的倾向性提供了一种路径。这种倾向性表现为:教师更愿意使用哪些类型的教育类APP;教师一般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教育类APP;教师使用教育类APP的频次。

  在备课资源、作业、家校互动、教学辅助、亲子互动、教师认证等教育APP类别中,教师对备课资源类与作业类的APP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也印证了备课、布置作业的确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如果一款APP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备课资源与作业方面的问题,那么它将有很大的可能获得成功。与此同时,亲子互动、教师认证等类别的APP也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教师一般具有多重身份,一名教师往往也会是一名家长,因此对这方面的APP也会予以特别关注。

  教师获取教育APP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常规认知——第三方应用商店及广告介绍等方式对教师群体的打动效果,明显逊色于社交推荐。对于教师而言,身边同事的使用推荐更能让其信服,而其他用户的点评与推荐,在教师对一款教育类APP取舍的决策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三、什么因素在阻碍优质教育APP走向更多教师?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39.5%的教师未安装教育类APP。当我们追溯背后的原因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如果想让更多优质教育APP走向更多教师,为更多教师带来福利,除了需要部分教师打破成见,迎接新事物,接受新思想之外;教育类APP开发厂商及第三方企业,甚至教育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对于这部分未安装教育类APP的教师而言,他们有些曾经有过安装教育类APP的尝试,但是受当时安装的某几款教育类APP不良使用体验的影响,决定卸载。这部分不良体验,包括下载之后缺乏与实际操作结合的使用引导、广告过多、性能不好、内容质量等。这些因素会阻碍教师去探索更多的优质教育APP,“下载——搁置——遗忘——卸载”似乎是一款APP共同的命运。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时的不良体验可能会影响教师对此类事物的看法。这些因素的存在也提醒了开发厂商,用心做好产品,会收获用户更多的善意与更多的主动传播。

  当然,更多未安装教育类APP的教师,不曾安装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有哪些教育类APP可以下载(占55.1%),或者是不知道从哪里下载这些教育类APP(占26.7%)。我们发现,太多的教育类APP还未来得及接触更多用户,就已经成为了应用市场里的过去式;还有很多优质的、怀有教育理想、具备教育价值的APP,湮没在APP市场中,很难被真正需要它的教师发现。这份问卷调查的意义在于,它传递给我们一个信号:广大教师群体对教育类APP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以往我们可能更注重一款产品的研发、上线、变现,但在未来,为了让教育类APP市场良性发展,为了让教育类APP真正惠及受众,我们需要更多的倾听与深度对话!

}

《数据信息的加工》易错指导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技术,为大家进行录制教师资格面试备考系列视频,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以下为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信息的加工》易错指导。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信息的加工》易错指导

1.知识点是否讲解准确

①首先要明确,本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数据信息的加工、表格数据的统计、表格数据图形化。

②对于这三部分的知识,讲解时要注意突出每一部分的核心内容。

数据信息的加工:试讲时注意强调对数据加工的意义,及数据加工软件种类繁多。

表格数据的统计:试讲时注意强调统计的类型、方式有很多。

表格数据图形化:注意强调不同图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将数据转换成图表的操作步骤转述清晰。

2.能否准确理解试讲要求

①要求一:可能时间太短了,7分钟就讲完;或者时间太长了12分钟才讲完。可以根据自己的语速、板书速度适当调整讲解的内容。

②要求二: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全是讲授法、或者老师问学生回答。

③要求三:板书布局不合理。比如正文太靠左或者右边。

3.学生对应学段的知识储备是否认识到位等

学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办公软件的基础操作之上,在高中阶段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准确结合学情,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7.中职文化课(公共科目)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报考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日语(中职文化课)、俄语(中职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考生面试时,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时间5分钟。

8.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资格考试

回复“520”查看全部学科题本梳理+易错指导+示范课视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微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