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摘要】: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活动对于实现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和新的教育理念下,已有了新的教育要求。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对幼儿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歌唱活动作为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得到了教师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有效的开展歌唱活动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 在实施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进程中,作为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针对新的教育要求也在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幼儿歌唱的兴趣不高、歌唱的表现力、创造力不足等问题,使歌唱教学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开展歌唱活动教学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大班幼儿以及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原因是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歌唱经验和歌唱条件的特殊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想通过现状调查,找出当前教师开展大班歌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歌唱活动,发挥歌唱活动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本论文主要利用调查表、访谈、教学实录等方式对上海市松江区30所幼儿园的34名大班音乐教师开展歌唱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由于自身音乐水平的欠缺对歌唱教学缺乏热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内容与形式单一,对歌唱教学的价值挖掘的不够深入是导致当前大班歌唱教学活动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据于此本论文依据国家和上海市颁布的对学前教育幼儿艺术(包括音乐)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结合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研究,提出并介绍了开展大班歌唱教学的六步教学法,即预备起势——欣赏感受——理解体验——音乐表现——表达创造——交流展示,并通过教学案例介绍了六步教学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最后,论文对当下的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开展歌唱活动的能力,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在歌唱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从而提升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兴趣,使幼儿在歌唱活动中乐于歌唱、乐于表现、乐于合作、乐于创造,让幼儿在健康的歌唱活动中体验自然歌唱的美。


}


“幼儿园领域教育指导丛书”出版4年来,受到学前教育界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一致好评,累计销售近20万册,当当网好评万余条。

经典的图书是常读常新的,特别是随着教师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儿童和组织教育活动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为此,我们邀请您重温经典,体会领域教育的深邃内涵。

《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是“幼儿园领域教育指导丛书”中的一本,该书自出版以来,至今已销售近3万册,广受读者好评。

本文内容选自《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们把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关键经验分为五项,这些关键经验是幼儿成功应对集体、小组或个别音乐活动的基础,对幼儿在所有类型音乐活动中的表现都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音乐教育方面的关键经验可以协助幼儿在所有类型音乐活动中取得成功,因为它们能:

1)为使用身体来学习的幼儿提供大量身体动作进行表达的机会,提升动作表征水平;

2)通过身体动作发展幼儿稳定的节拍感,而节拍感是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石;

3)通过身体动作发展幼儿对音乐句段结构的敏感性,最终获得随乐表演的经验;

4)通过身体动作表达乐曲内容,可以为幼儿提供愉悦地进行音乐表演的途径与气氛,进而形成节奏意识与旋律意识;

5)使用语言描述熟悉的生活内容,进而描述歌词内容与身体动作,最后能对音乐的快慢、轻重、高低、重复与变化、句子与段落、喜悲等音乐元素与情绪特征做出描述,语言描述是音乐概念形成的重要辅助工具。

具体的音乐关键经验如下:

关键经验1:合拍做动作(用身体动作表达出音乐节拍的稳定特质);

关键经验2:合音乐结构做动作(用身体动作表达出音乐的句子与段落);

关键经验3:具有旋律轮廓线地歌唱(能唱出歌曲中每一个句子的旋律起伏,但句子间的音程跳动容易迷失);

关键经验4:用语言描述音乐内容与形式(包括用语言描述身体动作、音乐内容、音乐元素、组织形式与情绪特征);

关键经验5:用动作描述音乐内容与形式(包括对音乐内容与音乐元素、 组织形式与情绪特征的动作表现)。

在以上五种关键经验中,前三种为音乐关键经验,后两种为支撑音乐学习的非音乐关键经验。幼儿的音乐学习与发展依赖于后两种与语言、动作有关的非音乐关键经验。

音乐关键经验与非音乐关键经验相互交织、彼此促进,共同构成幼儿音乐学习中所需要获得的关键经验。


以上五项关键经验可以分成三类:节奏关键经验、旋律关键经验与描述关键经验。

下图对三类音乐关键经验的类属做出了说明。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节奏关键经验是指合拍做动作与合音乐结构做动作,合起来统称合乐做动作;旋律关键经验指有旋律轮廓线地歌唱;描述关键经验包括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动作与语言的描述。

在五项关键经验中,节奏与旋律关键经验属于音乐经验,是标识音乐能力的最终指标。而与动作和语言有关的描述关键经验不属于音乐经验范畴,一个人动作水平再高,语言能力再强,没人会认为他是音乐上的专家。

但是,动作与语言经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性关键经验,运用、发展动作与语言经验对获得音乐经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动作经验是获得节奏经验的重要前提,动作经验(能力)与节奏经验(能力)仅一步之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小小的一个推力(让幼儿的本能动作合上音乐)就能使幼儿由动作经验走向节奏经验。

再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身体动作、歌唱、演奏等都需要用语言来梳理步骤、方法,需要用语言反思、评价实践的过程与结果,语言经验的丰富能够加速幼儿音乐经验的获得。


在音乐理论知识中,节奏是指音的长短关系,节拍是指时值相等的强弱交替规律,而拍子是节拍的单位。

在音乐经验中,提到节奏经验时,“节奏”的含义是广义的,涵盖音乐理论知识中所说的节奏与节拍两个概念。

狭义的节奏经验是指对音符时值变化的感受与反应,狭义的节拍经验是指对拍子稳定特性的感受与反应。音乐经验中的节奏经验包括了狭义的节奏经验与狭义的节拍经验。

但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关键经验中的节奏关键经验特指节拍经验,是指对音乐中拍子稳定特性的感受与反应。节拍经验在音乐学科中处于基石的位置,节拍经验外的所有音乐经验都是在稳定节拍感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节拍经验的获得有利于所有其他音乐经验的迁移及对音乐的深层理解。

合拍做动作是指根据拍子节律,一拍一下地做身体动作。合拍的要旨不只是有拍子,而是拍子一如既往地稳定,如果一首歌曲由16拍构成,合拍做动作不是指做了16下动作,而是指这16下动作是自始至终稳定发出的。

引导幼儿合拍不能靠语言指令,而要靠教师准确的示范,单通过语言很难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合拍,幼儿感受与掌握合拍要在大量的动作模仿活动中完成,所以,教师在动作表演中的稳定拍感是幼儿获得稳定拍感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结构指音乐的句子与段落结构。合音乐结构做动作是指随着音乐的句子与段落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

就句子结构而言,身体动作要具有句子的起与落标记;就段落结构而言,身体动作的性质符合每一段音乐的性质。

合音乐结构做动作其实质是合音乐性质做动作,它把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所有音乐非核心元素的特征“一网”打尽,它是进入音乐理解境界的指标。

旋律关键经验:有旋律轮廓线地歌唱

旋律经验通俗地说就是准确歌唱的能力,能准确歌唱就是建立了音准概念。测查一个人是否建立了音准概念,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 耳朵辨认出音的高低;

步骤二: 能准确地唱;

步骤四: 能移调歌唱音阶。

这四个测查步骤也就是音准概念建立的四个标志,任何人建立音准概念都会经历这四个标志性的阶段。

就幼儿而言,音准概念的建立需要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环境中存在具有音准概念的榜样人物;

第二,环境中具有随时可以操作的音高乐器。

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所以,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旋律关键经验很难走向准确歌唱。

因此,在建立音准概念的四级指标中,我们只能努力完成一、二级指标,第三、四级指标是达不到的。而处于一、二级指标的人,他们的歌唱处于对旋律有意识的阶段,又称“有旋律轮廓线地歌唱”阶段。

“有旋律轮廓线地歌唱”指四步骤中的前两个步骤。达到这两个步骤时,幼儿已经意识到音是有高低的,也能意识到音的“空间”位置,但还不能通过自己的嗓音准确地表达出音的“空间”位置。

就幼儿来说,“有旋律轮廓线地歌唱”是指幼儿能把歌曲中句子的旋律线有意识地唱出来,但还缺少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音程跳动的能力。

描述关键经验是指用一种符号去解释另一种符号,或者用同一种符号做出不同解释的经验。

1)用语言描述音乐的内容与形式

语言经验能够推动幼儿音乐经验的形成,在描述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语言有大量工作可做。

第一,用语言描述音乐的内容。

音乐内容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动作描述,于是语言肩负着描述音乐内容与身体动作状态的双重任务。

在描述音乐内容方面,语言把音乐主题所表达的人物、事物、事件、情境等内容做出生活化、戏剧化的说明,借助这些语言描述, 展现出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程度。

在描述身体动作状态方面,语言可以把包括动作类型(跳、走、爬、飞、飘等)、动作方位(侧、前、后等)、动作高低层次(高、中、低等)的各种动作状态表达出来,借助这些语言描述,可以对幼儿用动作表达音乐内容的思维过程进行梳理,使幼儿的动作表现行为更具目的性, 而不是停留于本能水平。

第二,用语言描述音乐的形式。

音乐形式包括音乐元素、音乐组织手法、音乐情绪特征等内容。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让幼儿用语言描述音乐形式特征的活动不能单独存在,离开音乐操作活动的语言描述是无意义的。然而,在幼儿已经使用身体动作、嗓音、乐器等体验过某种音乐元素的特征、组织手法或音乐情绪时,可以请幼儿用语言描述这种音乐特征,这种操作体验与语言描述交织使用的方式有利于幼儿音乐概念的建立。

用语言描述音乐元素。音乐元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具体为节奏、节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调式、和声等。每一音乐作品都涉及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但是每一作品又往往会在一个或几个要素上表现出特色。某一音乐作品特别凸显的某种或几种音乐元素,正是音乐教学内容的重点,这些重点内容不仅需要幼儿通过操作方式来感受与反应, 而且也需要幼儿能用语言做出反应。比如,这首歌曲的速度是快的、慢的还是中速的?这一句为什么要唱得特别轻或特别重?这一句的旋律是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哪一句的声音应该唱得很粗、 很重,哪一句要唱得细细的、柔柔的?这些问题都是有关音乐元素的。在幼儿表演过程中,教师能及时、清晰地提出这些问题,让幼儿思考与回答,可以帮助幼儿梳理音乐思维,使幼儿的音乐表演更具有目标指向性,从而更加有效。

用语言描述音乐组织手法。音乐组织手法包括重复、对比及曲式结构等。音乐作品是音乐重复与变化的交织过程。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用耳朵分辨音乐作品句子、段落的重复与变化,而且需要用重复与变化这些音乐术语来描述音乐中出现的重复与变化。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情境中,幼儿用语言表达音乐的重复与变化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以身体动作这一表达方式为中介来表达的。例如,一个ABA三段体的音乐作品,我们不能直接通过耳朵听来让幼儿回答这个曲子有几段, 哪两段是重复的。这种直接死教知识的方式对幼儿来说是无效的。我们一般会通过情境中角色的冲突来解释这首曲子的三段结构。最常见的,第一段,弱小动物出来了;第二段,凶猛动物出来了,弱小动物逃跑或躲藏;第三段,危险解除,弱小动物又出来了。幼儿通过动作表演体验三段音乐的相同与不同,在顺利完成动作表达后,才能进入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这个音乐“开始谁出来了、做了什么”“后来谁出来、做了什么”“最后谁出来、做了什么”等这样的结构方面的概念。

用语言描述音乐情绪特征。 就3—6岁儿童的音乐学习而言,我们可以把音乐情绪特征集中在三种体裁特征范围:摇篮曲、舞曲与进行曲。这三种体裁凸显了三类音乐情绪:像摇篮曲一样慢速、 抒情、 柔和的音乐, 像舞曲一样快速、活泼、跳跃、欢乐的音乐,像进行曲一样中速、适合行走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情绪特征就会有不同的动作、嗓音、演奏等表现方式,所以, 能用语言描述歌曲的情绪特征时,幼儿的表演才更具目的指向性,从而进入音乐理解的层面。

2)用身体动作描述音乐的内容与形式

就歌曲而言,音乐内容即歌词;就器乐曲而言,音乐内容是指音乐形式所表达的音乐形象,这种音乐形象一般需要教师的二度创作,绝大多数乐曲本身并没有清楚地交代音乐形象。

音乐形式包括音乐元素、音乐组织手法、音乐情绪特征等内容。音乐形式元素,包括核心元素(节奏与旋律)和非核心元素(音色、速度、力度、织体等)。在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内, 我们往往对音乐组织手法、 音乐情绪特征进行了概括与简化,使之进入音乐元素范畴。因而,我们可以把音乐形式元素统称为八大元素(具体参看本书前面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中所列的八大标准)。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属于音乐想象范畴,是把头脑中已经建立的音乐形象用身体动作类比出来。这种类比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作探究,而探究是否能切实展开并深入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音乐形象。


书名: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

所属丛书:幼儿园领域教育指导丛书

定价:73.00元(含光盘)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学期啦,相信园长们有不少东西采购!

办公用品、幼儿园工作表格、教师干货用书、幼儿精装绘本……

加购更多书籍,请联系客服或直接扫码 加番薯老师微信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通用5篇)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一定收获了许多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教学总结了!那么如何把教学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 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音乐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手,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幼儿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小、中、大班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幼儿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幼儿对它兴趣索然。

  小、中班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年龄特征,音乐兴趣应侧重激发和培养。因此备课前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一些相应的教具,运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大班的幼儿,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幼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为幼儿开展――节奏接龙 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幼儿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幼儿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幼儿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幼儿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幼儿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二、课堂组织中的不足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幼儿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幼儿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

  像有一次,我把幼儿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可爱的小动物》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是这时乱了,他们各自画了起来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来不回来了,等等场面。肯定是我没有运用表扬没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幼儿?或者是不是自己的表现力不够没能吸引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教育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汽车开来了》一课教学时,幼儿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坐过汽车吗?谁说说坐汽车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坐过汽车的幼儿纷纷举回答,他们有的去过北京、上海、南京……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旅行,于是我扮司机,小朋友扮乘客,在教室里转起圈来,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小朋友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幼儿教育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与幼儿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吧!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2

  音乐是门听觉艺术,幼儿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的,只有把音乐融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幼儿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要使幼儿感受各种表演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让幼儿在实践中直接体现,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

  幼儿时期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小班的幼儿来讲,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学期中,我围绕了如何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努力的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愉快的、积极的参加音乐的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早期的艺术熏陶培养,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在音乐欣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它能使人快乐,也能安抚人的心灵,如何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首先得选择好的音乐,让幼儿来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教室里总能听到一些节奏感明显,旋律优美的曲子,让幼儿在一日的活动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在他们进行游戏时,我会放一些轻快的音乐,让幼儿感受活动时特别快乐,在他们午餐时,我会播放一些较为舒畅的音乐,让幼儿愉快的进餐,在优美、安静的摇篮曲的陪伴下,他们会很自然的进入甜美的梦乡。这些都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其次,要让幼儿了解音乐美的因素。例如:在欣赏《森林音乐家》的过程中,这是一首经过缩短后的欣赏音乐,边欣赏小朋友们便会跟老师一起跟着音乐,用各种不同模仿动作表演各种动物,而且非常愉快,了解音乐的优美、舒缓的性质。其实在听的过程中,幼儿已经投入到这音乐中去了,被音乐所吸引、感染。并对这音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些对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在音乐教学中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对幼儿来说好象在听一些故事,只知其表不知其内,如何使一些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幼儿易懂易记,我经常以一些小故事来引导他们。比如:在进行音阶的练习时,我会先让幼儿听故事,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前有一排台阶,有一只小花猫经常去玩,着台阶很奇妙,共有七步,每踩一步都会发出一个好听的声音,那就是1234567,上到顶上的时候,小花猫觉得很有趣,又从上面走下来,7654321,小花猫会用这些声音唱歌,所以小花猫特别喜欢,从低到高,再从上面下来。讲完故事后,我让幼儿扮演小花猫上下楼梯,从低到高,从高到低,让他们在富有情趣的练习中逐渐掌握不同的音乐,依照这样的思路,每当碰到新的难懂的乐理知识时,我都会编出一些比喻恰当的故事,让幼儿容易接受,而且他们也会感到这样的学习音乐很有兴趣,既可以学小花猫上下楼梯,又可以学到新的知识。

  三、在音乐游戏中,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所以他们比较适合在音乐游戏中来学习音乐,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就接触到了音乐游戏。例如:我们在学习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的过程中,我先让幼儿自由欣赏音乐,在幼儿熟悉后,我们就学习《拉个圆圈走走》的歌曲,然后就根据歌词,我们玩了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让他们自己找朋友、伙伴随着音乐节奏跑跑、跳跳,这些对幼儿学习这首歌,帮助幼儿记忆歌曲中的歌词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幼儿的兴趣也很高。

  在这一个学期的培养中,大部分幼儿已经会很高兴的跟着老师学唱歌,听音乐做动作,有时候会很安静的坐在那儿听听音乐等,这些都可以表明幼儿已经对音乐产生了最初的兴趣,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离幼儿能陶醉于音乐,理解音乐还差很远,我只有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工作,使幼儿在音乐这条艺术道路上茁壮成长。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3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资料,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的资料选取、途径手段、组织形式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对于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能够为我们更好的从事幼儿园音乐活动带给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透过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儿童在活动中就应是互相构建、共生互长的。儿童的知识经验透过教师的引导和提升日益精细化、丰富化、多维化、教师则透过对儿童反馈的敏锐的觉知和借鉴到达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是师幼双方都能到达一个新质的生成、飞跃。

  幼儿园整合理念下音乐教学活动实践反思。整合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将音乐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音乐教育活动的性质,使音乐教育活动超越于学科本身的视野,赋予幼儿更为丰富的眼光,使其能从艺术的、科学的和人文的眼光来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选取音乐主题活动主线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必须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主角,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资料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如我发现平日里孩子们对操场上的哈哈镜十分感兴趣,他们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歌曲《哈哈镜》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选取它作为音乐主题开展的音乐主线。

  二、有机整合各领域的资料为音乐主线服务

  整合的理念,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方面,它提示我们教育资料要全面,即同一个资料的学习能够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识的价值,又要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过于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整合的教育资料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思考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资料,看它们是否贴合幼儿的现有需要;是否对音乐主线有辅助教育好处;是否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潜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哈哈镜》歌曲教学后,根据活动需要与幼儿的兴趣,汲取各领域相适合的资料,我们整合了语言活动“狮子照哈哈镜”、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和亲子活动“搞笑的哈哈镜”等领域的资料,进一步创编并生成了“哈哈镜”的主题活动。

  三、采用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音乐“说话”

  要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教师就就应克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从多方面来认识和表现。

  (一)让音乐材料“说话”

  音乐活动能够利用其特有的艺术性,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透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与各种音乐材料互动,从而提升审美情感。如亲子记录“搞笑的哈哈镜”,发动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哈哈镜,并用图画、标记、文字等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引导幼儿把自己照哈哈镜的模样用好听的词汇编成说词,帮忙自己记忆……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能够经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主动的学习。又如,围绕音乐主题开展,我在探索区投放了平面镜、放大镜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放大镜镜像产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拿着镜子在自由交流着:“放大镜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镜子会反光,放大镜也会反光的”“鼓鼓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小了,扁扁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大了”……在自由的科学探索中,幼儿不仅仅认识了放大镜镜像变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资料。

  (二)让幼儿用音乐“说话”

  要培养幼儿的乐感,就务必让幼儿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说话”,进行个性化的表现。活动不限定于一次完成,而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性活动中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将经验迁移到新的材料中,让幼儿结合自己对新材料的理解,运用动作、创编和合唱等多种方式尽情地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根据该音乐素材的特点,即双声部说唱的地方有问奏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听辨歌曲中的问奏,创编照哈哈镜的滑稽动作。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