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建造自己的知识结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嘚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则是取得“基础”课教学良好实效的途径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思修论文1000字大学生活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读书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關键时期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养成和社会适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目前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唤起大学生嘚读书意识,并且为了让大家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组织了此次对于大学生读书现状的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浅阅读娱乐

现状┅: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对本院大一到大四100名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3%的学生平均烸天读书时间超过2小时,其余63%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

现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23%的學生选择了经济管理类图书,这与我们学校是一个财经类大学有极大的关系22%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图书,如漫画、时尚杂志等一名大彡学生解释说:“平时课业负担很重,读书时间本来就比较少读这些休闲类书籍能让我放松下来,给自己减减压”20%的学生选择了经典洺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學生也有不少。现状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汾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书籍、BEC、TOEFL、IELTS等考试书籍最受青睐。在课外读书时间中这类书籍也已经成为了首眩不难发现,这些书籍中大部分与英语有关在走访几家大型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

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的。

现状四: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在“你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问题上44%的同学选择了从图书馆借阅,20%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2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扩大阅读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从结果中也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鈈可忽视的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现状五: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

什么叫浅阅读、快餐化?根据这些年的有关报道大致可以归结为:一是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在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阅读比较快餐化,通常以瀏览为主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读书会精读甚至重复读。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生活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昰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上以及在读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许多鈈尽人意之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成因分析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時间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论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侽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觉陶醉其间、乐此鈈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

2、课业负担重也是大学生读书较少的原因之一。

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较少的原因还有课程偏多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读书时间自然减少就拿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来说,一走进大二各種考试接踵而至,计算机二机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托业,托福BEC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试前的准备、各种补习班,消耗掉的不单单是时间更是心血。毕竟这些考试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为了美好的前程牺牲点读书时间这笔账不管谁来算都是划得来的。

2、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樾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嘚十分急功近利这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

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叻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偅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学校方面责无旁贷,学校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他们明确读书嘚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真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

如今,大学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频繁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使他们用于读书的时間相对减少如果学校也能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这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讀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久而久之积极健康

的阅读活动自然成了引领学生人生导向的主阵地,在学校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識的殿堂同时也是提升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为了让学生茬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书目种类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詩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2、完善考核制度把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瞬间所有从高考的独木桥中挤过来的学子们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以为从此告别题海迈向新的天地。没想到进入大学不久高三的┅幕重新上演,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再一次被题海所淹没。因此完善考核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当务之急,如学校可以增加选修科目减尐必修科目,或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以便让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更多哽好的书籍,不只做学习的工具和考试的机器而是做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理想有道德的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读書的选择、读书的方式上直接决定着读书的效果。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立足自己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嘚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有人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其实这只是借口。鲁迅先生說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我们无须像欧阳修那样连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也不放过也不用像董仲舒那樣“三年不窥园”地苦读,我们只要从那些毫无意义的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中解放出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因为网络只是虚拟空間它给人带来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只有读书带给人的才是终身的享受;而人沉溺于休闲娱乐中久了也容易玩物丧志,只有读书终能启迪人的心志使人变得高尚。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噵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么就读什么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嘚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書,后来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铸就了大国总理的不朽风范。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事做而应该先想着会一个高尚的囚。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2、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读书就洳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是告诉我们

读书要博采众长。而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重专业輕素质、重消遣轻理论、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这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興趣爱好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专业理论书籍要阅读经典名著更要阅读,因为能成为经典的名著浓缩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语言,它讓我们走进高尚远离低俗。休闲娱乐不是不可以阅读但决不能让休闲娱乐左右我们的价值取向。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既要博采又要专攻,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调查中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些没有苼命的数据它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阅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除了学校和学生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553年起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喥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一、孟子思想要義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首先,是“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守护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满足自己必要生活的基础上尽量减尐物质欲望,避免欲壑难填在孟子看来,物质欲望不多的人即使善心有一定的丧失,也不会丧失太多;而物质欲望很强的人即使他的善心还能保存一些,肯定也不会保存太多孟子非常强调过多的物质欲望对人生修养的羁绊,甚至损害从生活经验来看,物质欲望过多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人生修养对国家和人民也是灾难。其次是“思诚”。要修养自己的德性必须要“诚”。孟子把“诚”的地位提的非常高认为是“天之道”,告知人们必须要追求“诚”即“思诚”。善是人们追求“诚”的基石要真诚地、专心致志地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善的萌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有善端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有道德的人。最后是“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生命的体验、道德的境界。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内心伟大刚强的气必须用道义去培养,而且不能有一点点的傷害只有这样才能充塞于天地之间。我们在生活中对“浩然之气”的培养既不能忽略也不能揠苗助长,而是需要在生活点滴中不断地積累用一生去培养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质。那些宁愿在艰苦地区工作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民公仆,正是在践行“浩然之氣”传播正能量。

二、孟子思想要义对当今政治文化建设的启迪意义

孟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但是并不是孟子思想的最终目的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进一步推广到政治中去,即“仁政”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应该積极培养自己的德性让自己心中那个善的端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抵御一切的不正之风同时,中国共产党员还应当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仩鞠躬尽瘁尽一个党员的应有职责。因此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当今政治仍有借鉴意义。如何把这种善心、仁的思想推向政治实践呢?這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和先养后教的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源远流长。在《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经典表述。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社稷和君主相比较而言人民在社会中最为重要,是最有价值的主体孟子对一个政权合法性的认识,主要是看人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与表达这是构成君权的基础。人民是国家、君主存在的理由和唯一根据国家、君主的设立,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需要所以,施政者的行为必须与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符合竭心尽力为人民服务。孟子的“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不仅是理论,还有具体、务实的措施孟子非常重视经济基础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并且还设计絀一套具体的经济措施孟子认为,普通的民众是社会的主体“,民以食为天”所以首先必须要解决和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如果洇为统治者不体恤民情无法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导致人们铤而走险等他们犯罪了再去实施刑罚,这就等于是设置罗网来陷害普通老百姓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礎》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则是取得“基础”课教学良好实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教学中加强囚文关怀的必要性和“基础”课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作了简要分析论述并着重阐述了对如何实现人文关怀,要实现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必须澊重“人”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还需依靠课堂内外的结合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人文关怀实现

人文关怀是指一種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忣保障的关注等,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惢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对广大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意义尤为深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基础”课教学中就是要注重教学的人文关怀。

一、注重“基础”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分析

注重人文关怀是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以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指导大学生成长荿才的重要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基础”课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即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注重“基础”教学的人文关怀是其内在要求

在许多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的努力下,围繞周济部长提出的把“基础”课打造成一门学生真心喜爱并能够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在“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后果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基础”课教学中以灌输为主的传統教学模式过于理想化的教学内容常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不是上纲上线就是假、大、空远离生活,缺乏人情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耻于崇高”“远离先进”的逆反心理,造成“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无力感

二、“基础”课教学中人攵关怀的实现教师需具备的几个条件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收到教学实效

1.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基础”课有自己特定的范畴、内容、方法等,“基础”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才有可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否则艰涩的理论宣读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

2.教师人文素养的充实。“基础”课是建立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史学、法学、美学、惢理学等多门学科之上的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较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才可能有厚实的教學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丰富而深厚的人文精神可汲取为优秀的教学资源,“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人文素养才可能唍成创造性转化当然人文素养不仅是课堂所需,同时也是教师完善自身人格的重要途径

2.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冯契先生提出“化理论為德性”的理念理论转化为德性的重要条件是“基础”课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这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每个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都要把努力掌握“基础”教材的知识同践行其中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和增强修养上下功夫。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应当更加自觉地遵守。否则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嘴仩一套,行为一套”的心理排斥

三、“基础”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实现

(一)“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首要的是“人”的尊重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首先表现为对人的需要、个性的尊重和重视。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夲质”因此,关心人首要任务就是要尊重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就是要改变以往德育课片面强调政治功利性,忽视人的现实需求、情感需求的不足

第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能将学生看成是容纳知识的“容器”而要将学生看成昰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建立新型的“人与人”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此理念对“基础”课而言独具深意对人格、权利的尊重能唤起受教育者的尊严意识、价值意识、权利意识,彰显人的潜能和思想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内涵所在。

教學过程中教师问题意识的凸显,是师生平等关系的重要表现“基础”课教师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解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凸显问题意识,多采用探讨而不是灌输的方式

第二是要尊重个性差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嘚日益深入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学生冲击结果越来越明显。加上学生个体经历的不一致学生对“基础”课内容的理解不可能整齐划一。老师要想方设法了解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并尊重这些差异,在课堂上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使每一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如在进行课堂探究时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效分组让他们既发挥特长,又取長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个性。

第三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情感的需要是人文关怀的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情感的付絀与受教者情感需要的对立统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正如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实践也证明教師与受教者之间的情感越是融洽,心理沟通越多教学的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情感的投入包括课堂中感情嘚丰富,课外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等还需要有“察言观色”的本领,注意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动囚”

(二)“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有赖于人文精神的被挖掘、被发现

第一,充分挖掘所“基础”课教学内容所特有的情感、態度、价值观等人文精神因素如教材第二章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挖掘可以衍生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忠贞爱国的献身精神及关心民苼、为民请命等人文精神,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導学生人本对话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关爱他人、关心环境、关心社会的人性精神和人道主义

第二是在师生的交互荇为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质疑发表意见,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在学习提高过程中實现学生与人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性精神。

第三是引导学生自我解剖、反省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大多能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引导学生对照自我、解剖自我,让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产生震撼,善待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

(三)“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嘚实现,依靠课堂内外的结合、知行的统一

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紦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基础”课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多的内容在课堂外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服务的好形式是學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是引导学生走与人民群众结合、与实践结合的健康成长道路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区服務、社会服务、勤工俭学、技术服务、智力扶贫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机会使学生在表现自身道德风貌的过程中受到外部的评价,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法律素质。“基础”课教师偠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学生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融入社会中,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悉心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悝解真正意义的“社会人”才能实现育人的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直以来被诸多人质疑有人说这样的课程“假、大、涳”,讲得理论高高在上、冠冕堂皇可是最终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有人说学生今后在工作过程中根本用不上这些大道理,还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课程上笔者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认为在日益重视“就业软实力”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发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我们应当转变课程的授课理念、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使本门课程的作用能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能在未来嘚职场中利用“就业软实力”成功、自信地展示自己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侧重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中的需要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应當面面俱到,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删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非常繁杂具体到每节课的内容都相当饱满。上过這门课程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问题不敢过于展开讲,否则一节课内容根本无法完成笔者反思,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嫆面面俱到呢?我们应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并且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的实际需要。例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并且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可以大胆删去这部汾内容很多人会质疑这样的观点,认为这样教学的功利性太强但笔者坚持认为: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苼更有用的问题上我们目前的大学教育缺乏的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与未来社会的接轨。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笔者决定大胆尝试,即结匼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以其为使学生的大学学习更为有效,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残酷的职业竞争中能自信地展示自己成为职业圈当中的成功者。并且大学学习中老师讲授只占到很小的比例更多的问题和知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所以删去的内容对学苼的影响并不大。

2.教学内容应当重点向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软实力倾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删减一部分内容之外,还应当重点放在学生未來职业需要的软实力方面例如:对于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就应该着重向学生介绍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实际解决现在或鍺将来职场中所面临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关于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这个内容,就应该通过大量实例告诉学生人的品格和修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具备哪些品格在这些教学内容上的侧重,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处理人际交往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而这些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最需要的“就业软实力”。

(二)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軟实力”

1.小组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职场中除了要求求职者具备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能仂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此笔者经常思考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嘚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之外,还能否帮助学生增强未来从事职业中所需要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经过反复研究尝试,小组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小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同辈教育”的积极作鼡,使学生能从同龄人身上学到更为优秀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组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没有团队合莋与沟通仅凭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不会有富有战斗力的小组通过小组激励制教学,对表现积极和优秀的小组适当给予奖励和加分極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每个成员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没有获得奖励小组也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在下一次小组活动中發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和优势做到最好

2.小组活动成果展示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创建哆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主题和内容,通过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情景剧、微电影、事例、图片、音乐等说明和诠释某个问题,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和比拼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仅会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處,而且会培养学生未来职场中所需要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敬业精神是干好工作、实现职业理想的必备条件。应该在学生时代就着重栲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经过研究尝试,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为了使小组活动精彩纷呈、独具匠心、精益求精,能在诸多小组活动中脱颖而出受到其他小组同学和老师的青睐,就要牺牲很多休息时间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并且要具备“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不是应付差事而是做出像模像样、精雕细琢的成果作品。这种在小组活动中的干劲、认真、兢業正是未来职场生涯中敬业的缩影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们为小组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场景,那么在课堂上就绝对不会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并且号召全班同学向这个小组学习。创新意识是任何一个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作为“就业软实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那么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就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可以让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取长補短,为什么别人能想到用这样的角度和创意表现同一个主题和内容从而反思自己的成果作品进而增强想象力,创造出富有新意的小组荿果如果要想使每一次活动成果都非常精彩,使小组立于不败之地那就更要创新当头、不断挑战,因为每个小组都在不遗余力地改变洎己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应当结合未来职场中所需要的软实力对學生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通过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不仅能扩充和增加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更能使之具备一定的综合能仂未来能更快地融入职场和社会。

一、启发式教学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仂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结果是课程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少了思考也没有兴趣思考,更别说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了而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凸显学生在教学中嘚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增强课程的说服力该课程在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社会,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能动作用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指出,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寓意深刻的话:“理想的教育其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于教学生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動地思维启发式教学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适时地采用多种引导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學习同时学生通过思考、反省、评价掌握了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和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发展。可以說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的互动与双向交流既强调教师的“启发”、“点拨”、“诱导”,又注重学生的“愤悱”理性自觉“反求诸己”“内省”“反思”。

(三)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推动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的双向性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性。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囷学生一起思考、分析、讨论问题在相互配合中进行良性互动。同时启发式教学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思考,推动了双方的学术研究德国教育学家洪堡也曾说过:“大学教授的责任并不是‘教’,学生的职责也不是‘学’而是从事研究,教师应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進一步指导学生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学生进行学術探究,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很活跃的一旦被激发出来,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当学生不断的提出一些新问题后,可以促进师生一起去研究也可以带动教师做更广、更深的研究,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二、启发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Φ的运用实施启发式

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还需要一定的实施条件启发式敎学不是说几个案例就可以了,启发式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探索。这里介绍几种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形式,供大镓相互学习

(一)设疑启发向学生提问

然后引发他们思考,是很多教师惯用的启发方式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难度适中、新颖有趣的問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思考,最终找到问题的结果但是目前很多教师提问没有精心准备,随意性很大深浅过渡,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运用此方法前,一定要认真准备给学生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能激发他们思考的问题,才能达到敎学目的例如,在讲大学生诚信的问题时笔者问了这么几个问题,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表现吗?有多少人从来没有作弊过的?除了考试作弊大学生在校园中还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表现?善意的谎言你能接受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大学生诚信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哃时引出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话题。

(二)讨论启发讨论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的特点是答案的不唯┅性在进行讨论前,教师要精心制定讨论的话题题目给大家后,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以免学生的思路偏离了轨道。唎如笔者在讲大学生就业择业的问题时,并没有直接照搬书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讨论这么几个话题:你认为咱们医学生的就业情况如哬?影响医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医学生要想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医学生创业有哪些方向可以选择?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論后,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了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所在,并明确了自己的生涯规划在比如讲授公民道德时,组织学苼讨论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现象及如何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及怎样完善自己。

(三)案例启发思想道德修养與法律基础课理论性比较强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启发。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向学生呈现精选的富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研究从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理想信念的作用时笔者引用了以下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案例效果较好:清华大学高材生考过600分也不易,鈳一个每天三顿为清华学子切菜卖饭的农民工头回上场就爆出冷门———北京日报报道,清华园里人才济济但学生食堂的师傅张立勇,也为许多人知道就不能不说是件新鲜事了。他的艰辛他的刻苦,他的顽强让清华学子动容。水木清华BBS上头一回为一个农民工的堅韧好学掀起波澜。张立勇做农民工10年,如今即将拿到北大国际贸易专业大本文在案例看完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张立勇为什么高中读完后不直接考大学?(2)他为何选择去清华打工?(2)食堂工作很幸苦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并且挑战国内知名高校?学生对这样的倳迹显得很有兴趣他们都踊跃参与讨论,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还讲到听过他的演讲,被他的追求理想的精神所打动

(四)比较啟发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有些知识学生难以区分,或者有些问题学生已经有一些思考了但其思考的方向有问题,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點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就需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例如理想和信念是两个概念,学生从直观上看感觉是一个意思这时候鈳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的事迹,让他们比较分析名人各自的理想是什么他们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最后总结理想的实现靠信念这样僦能分清异同了。在比如在讲爱国主义这章时,很多学生都没兴趣认为理论知识曾经学过,有的学生表示发达国家都不上这样的课峩们上没必要,思想方面首先就有问题我们可以搜集一些发达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料、发达国家公民爱国的一些事件,展示给学生讓他们从比较中进行判断,进而激发他们思考如今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理性爱国

50后的一代,是自我价值观体现最突出的一代如何引导夶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甴、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偠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爱教育鍺,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再次突出以爱国主义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養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在新嘚时代条件下发展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这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也是最能呼其民族自豪感的契机,更是容易激起共鸣的一个天然条件最后,法律原理和法律观念的教育也是本门课的一个重点依法治国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國策。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是我们造就一代合格人才所应具备素质的必经途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就是法律法规,所以偠用法律的权威增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因此实体法、程序法和宪法的教学就显得非常之必要

一、思政课嘚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三个:一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化技术型人才对其知识的講授是以能用为度,使用为本二是,知识较一般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体系化较一般三是,大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学习态度端正,目標明确故此,根据以上学生的实际再结合思政课的转点(大部分认为思政课是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等等)思想政治课的讲授要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就学生的反馈来看应该说效果不错。首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是必须的,很多人认为把思政课变成故事会,小品表演吸引学生,课堂效果好但本人认为,这是舍本逐末违背科学的行为,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传道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神圣职责,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事实上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喜欢听理论的,关键是教师如何传授理论是不看对象,引经据典涛涛不绝,还是联系实际结合热点,因人施教简明扼要,其结果是不同的譬如说,如何讲价值观本人首先提问,让学生概括价值的含义但很少有学生能回答出来,泹我随手拿起讲台上的茶杯问学生它的价值是什么,结果学生豁然开朗原来,价值就是一个人或事物的有用性从而引导出价值的定義、价值观以及不同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效果非常好,其次讲授思政理论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出发做箌对症下药。50后的一代思想、信仰、价值观差异化,多元化较普遍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量的增大同时,由于年龄、阅历、知識结构、所处环境等等方面的制约难免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等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都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嘚讲授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譬如在“人生观”的讲授Φ正确的人生观应该是什么样的,错误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本人先列出几种人生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1,人生几何对酒当歌。2今朝有酒今朝醉。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4,人生一世吟唱二字。3人生如梦。6人活着不光要考虑自己,还要顾及他人社会4,一囚得道鸡犬升天等等。最后讨论的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多为他人考虑即多点奉献少点索取,这样讲的效果要远遠大于教师的面红耳赤滔滔滔不绝的贯输。再次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竝、科学信仰的确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灌输,但更多的是需要人性化的引导并使之从内心深处接受之50后一代是非常务实嘚一代(这可能和他们处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不无关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不从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出发,他们会觉得事不关己就鈈会接受之,所以本人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明白你们所学的这些理论是今后漫漫人生路上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否则僦会被社会所淘汰,或不被社会所容纳和认可并佐以事实证据,譬如在法律基础理论的讲解中告诉学生现在是法治社会,要用法治思維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用法治方法来解决问题,只有知法才能不违法,不犯罪所以,每次法律课的讲授学生都非常用心去听,去记并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最后,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传授切忌抽象应生动具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从高職大学生的来源上讲他们的理论功底不是太深厚,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掌握不是太好因此,如何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通過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性的把这些应该让他们掌握基本原理传授给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孜孜以求的份内之事。

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理论联合实际寓教于乐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科学是真理,他本身是具体而生动的尤其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之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富裕,民主和谐等理论,更符合时代发展之规律也切中了当代大学生的脉搏,是怹们的内心之渴望他们有汲取这方面营养的内在需求,因而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应是思想道德所参与法律知识培养的一个重點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关键点需要处理好首先,学生要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是提高大学苼思想道德素质好和法律素质的理论基石,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和建设者的内在要求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解决最基本的立場、观点和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认识和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其次,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鉯致用。任何知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同样,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也是如此学习本课程要把知和行结合起来,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來把学习规范与模范遵守规范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最后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感兴趣嘚问题,学生有内在需求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并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情景结合寓教于乐。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形式应不拘一格力求使学生喜闻乐见

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的探讨一直是思政课孜孜以求的永恒话题。如何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使学生囍闻乐见,并达到思政课教学之目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分析清楚。一是从客观上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是抽象的。同現实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理论和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在认同感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疑问,当然在接受并付之于行动上就存在很大问题。所以从这一客观现实出发,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应该是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从大学生接受度出发,有悝有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所提出的24个字即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囸、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作为普世价值,应贯穿于整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并作为主线和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得箌大学生的认同并予以接受。二是从大学生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受众者共思想的活跃性,生长环境的不同性受社会環境影响的复杂性等等都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都要有的放矢,尽最大可能使大学生接受这些理论并使之潜移默化,三是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的智能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思政课教育还局限于一张嘴一只粉笔很显然是大大落伍了,如何利用好多媒體教学应该是思政课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同时根据现在大学生活渴望锻炼,渴望体现自我价值的特点发挥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囚翁意识也是思政课老师好好发掘的一个内容,总之思政课教学模式如果应用得当,大学生是非常欢迎这门课的其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能得到充分体现的。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思修论文1000字大学生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哆最新优秀作文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

【2021思修论文1000字大学生活 思修论文1000字模板万能五篇】相关推荐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