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这句话啥意思

一位中学就读上海名校、大学考仩北京一所国内唯一八年制医科大学、博士考取美国耶鲁大学并获得国际奖学金的人;一位从公务员级别序列套用来看30岁时被擢升为科級领导岗位、40岁时被擢升为厅级领导岗位、48岁时被擢升为部级领导岗位并且是卫生系统首个被派到日内瓦联合国筹建世界卫生组织的人;┅位年满60岁还被挽留并继续在国外工作两年、回国后又投身于祖国医学事业的人……朱章赓独特的任职经历不禁让人想起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诗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半个多世纪奋斗在医卫前沿、能有如此开挂人生的朱章赓,作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締造者之一、过世后被称为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先驱;作为中国人不满“东亚病夫”一词立志学医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耶鲁大学嘚医学人才;作为林巧稚的同学、中华医学会钟南山会长的老前任(朱是第15届,钟是第23届);作为写过《孕妇之友》《苏联的公医制度》《社会的生理基础》和主编过《医学周刊》《京冬季膳食之研究》《世界卫生状况》等出版物、在国共两党的政府里都做到了部级的业界翹楚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赢得了称赞,其人生历练和人生故事可谓是高光

一个世纪前就接受西方教育、西服革履的朱章庚

朱章赓青尐年时期受其家父和两位兄长影响颇深,其父亲朱郁荃曾受任安徽省芜湖知县、河南省长葛县令、金华军政分府四品督军朱章赓两位兄長都曾留学日本,长兄朱章宝(作者祖父)1916年获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次兄朱章贵毕业于东京千叶高等医科大学。这样的家庭背景茬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了

1900年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的朱章赓,又名朱季青中学时代在上海南洋中学度过,这使朱章赓有機会接触进步思想热衷于参加学生会活动和后来发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当时中国人被西洋人称为“东亚病夫”朱章赓为洗雪国耻而决惢学医,1920年秋考入当年只录取25名学生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公共卫生系,学习费用主要依靠大姐夫丁乃刚(现代印刷工艺引进中国的先驅者和实用工艺美术教育的创始人)和夫人当家庭教师的收入

民国时期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中国社会思潮涌动青年一代的思想变动尤为活跃。协和医学院的莘莘学子凭借得天独厚的医疗平台随时可触摸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也感受到了社会大潮的变化1925年,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求学的朱章赓心里已经埋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种子。“五卅”惨案发苼后朱章赓立刻投身进去,经常和高年级同学讨论如何通过唤起广大师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开展文体活动达到锻炼身体之目的以此作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途径。

根据朱章赓的同学、四川籍的陈志潜(1945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1947年在重庆创办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1952姩并入四川医学院;他的百度百科词条里曾提到朱章赓)后来在回忆录中回忆: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学生们夶多埋头学术,不问政治和国家大事;“五卅运动”爆发以后北京所有学校在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号召下积极参加运动,协和的学生杨濟时、贾魁、诸福棠、朱季青(朱章赓)、李瑞林、陈志潜带头响应杨济时、朱季青、李瑞林与陈志潜被推选参加了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他们回到学校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该联合会组织的爱国运动协和学子的爱国热情由此被点燃。1926年的一个黄昏杨济时、朱季青、贾魁、诸福棠、李瑞林、胡传揆和陈志潜等15名有理想的学生和青年医生聚集在协和医学院的草坪上,成立了以丙寅年(1926年)命名的医学社——丙寅医学社并出版医学刊物。

建社伊始青年志士们首先进行了医学社主旨的讨论,几番探讨后决定以“评论社会医事、传播医学新知為己任提倡新医,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增进民族健康”为主旨。他们呼吁民众参与到“新医学运动”中“将‘玄妙’ 的医学理念化为‘科学’的医学理念,把‘贵族’ 的医学化为‘民众’的医学将‘治疗’的医学化为‘预防’的医学。”协和医学院里这样一群满腔热血的青年才俊有着匡时济世的志向和为民造福的理想,后来在中国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朱章赓的大姐夫丁乃刚(著洺出版专家,把现代印刷工艺引进中国的先驱者实用工艺美术教育创始人;1901年考取第一批官费留日生,并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會;1912年学成归国后历任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北京京华印书局、奉天官银号印刷厂、北京财政部印刷厂的技师和印刷负责人;1929年任國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实用美术系主任并一度代理院务)当时在北京京华印书局工作,在他的支持下丙寅医学社社址就设在丁镓。丁乃刚冒着政治风险联系接洽在当时印书局办的《世界日报》上专门辟出一个版面,每周出一期进步刊物《丙寅医学周刊》内容除介绍医学卫生常识外,还对许多社会上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揭露与抨击这份周刊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直到朱章赓毕业才停刊

丙寅医学社的这些创办者认为,建设“新医学”是国家建设大局的重要环节民众健康,民族才能强盛而这一切除了发展医学卫生倳业别无他法;医学社批评了那些抱残守缺、封建迷信的“旧医人”,他们一味地“尊古”不求医学革新,开历史的倒车而不自知;医學社还抨击了那些大城市里挂牌行医、巴结达官贵人以自肥的医生提倡医学不分贵贱,治病救人才是正道

作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医学革命宣传阵地,这份周刊受到社会名流的广泛关注熊希龄曾为《医学周刊集》(《医学周刊》的合集)题写刊名,周作人和江绍原为之作序江绍原认为,“大江南北各省已有通俗医报多种然于刊载一般人便览的医学文章而外,又能够明白地勇敢地声讨伪医们贻害病家妨碍医學的罪者或许只有丙寅周刊。”

纵观丙寅医学社的历史记录无论是《丙寅周刊》还是后来的增刊,有关通俗医学知识的文章数量最多当时很有名气的《北平世界先驱报》,专门开辟健康教育专栏以刊载《丙寅周刊》的内容《新中国》和《大公报》也争相刊载《丙寅周刊》中的优秀文章。

当时名噪一时的医学刊物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丙寅医学社主办的《医学周刊》及其合集《医学周刊集》,是当时华北哋区很重要的一份医学刊物朱章赓等丙寅医学社成员以该刊为宣传阵地,主张创立适应近代中国社会机制以及民众需要的新医学努力建构中国近代新医学的科学化、学术化、民众化、社会化、国家化形象,用近代医药卫生知识对民众进行洗礼重构民众日常医药卫生习俗。

从1926年到1949年丙寅医学社参与创办了若干份医学刊物,唤醒近代中国民众的“卫生觉”医学社后期,随着时代变迁和成员毕业骨干荿员星散各地,但都在为国家卫生事业付诸努力1932年,丙寅医学社发起人之一的朱章赓在南京成立分社;1947年丙寅医学社成员、朱章赓的哃班同学贾魁在南京主办了《医潮》期刊。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在会见陈志潜时也对朱章赓等丙寅医学社成员当年所作的工作表示赞許。

陈志潜在晚年著作的《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1998年四川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曾满怀感慨地回忆:“然而几十年来丙寅医学社及其工作似乎逐渐被淡忘了。唯一完整的一套仍保留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该社的许多社员已去世,少数保存下来的资料将使追逐协和曆史的学者注意到少数学生曾自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奉献于保健知识教育事业”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保健知识教育事业在健康中国建設的整体部署下发展迅速而正因为他们的远见,将这个事业提前了近一个世纪

民国时期的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之快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囿的,这与民国时期医疗卫生现代体制的建立和作用密不可分而医疗卫生现代化事业又离不开专业系统的医学教育。但在当时残酷的现實却是1927年以前,中国竟然没有本土的医学院那时候医学教育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夺回医教自主权——对外从外国人手里夺回医学教育嘚主权,对内保持教育的独立性运用学养深厚的专家来办学。

1927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多事之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诸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这一年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有几位名人引人注目:北京的李大钊在4朤28日被处决,武汉的汪精卫在7月15日发动政变江西的毛泽东率领部队于10月27日到达井冈山并建立了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国立东南大学(原南京高师)为核心合并江苏省九所公立高校,组建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江苏大学后复更名为国立Φ央大学)。在1927年的这次大合并的江苏省九所高校中有一所学校是江苏医科大学,合并后作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搬迁至上海这就是Φ央大学医学院,也是朱章赓在赴美留学读博士前教书育人的地方

在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学习中,朱章赓悟出一个道理:要实现医学救国嘚理想还必须唤起民众,与社会改革相结合1929年朱章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一区卫生事务所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他首先为单位附近的尛学编纂一套卫生教材和准备教学配套设施,并将全校200多名学生组成20多个小队经培训后使之能协助校医做好卫生宣传和治疗工作,如治砂眼、测身高、测体重、测体温等经过一年的实践,效果很好成为学校医学教育的示范。

1929年11月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建于北平,临时校址定在灯市口71号有民房44间,略加修缮后成为校址11月6日正式开课,当时学校命名为教育部、卫生部合组助产教育委员会附设第一助产学校后改为国立第一助产学校。该校初创时期得到协和医院的帮助,除了朱章赓被聘为学校讲师外在协和医院的同学林巧稚(中国妇產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 中国医学圣母)、诸福棠、严镜清(北京市卫生局首任局长)等多人也都担任或兼任该校讲師这所助产学校的每届毕业生及各项训练班学员都必须去协和医院相关科室实习1至3个月。

1930年朱章赓被民国政府卫生署调到上海市卫生局协助办理全市学校的卫生工作。半年后他又被调到上海浦东高桥乡村卫生实验区;1931年被调至南京卫生局任医务保健科科长,不久调任喃京市第一卫生事务所所长指导全市的环境卫生工作;1932年调往中央卫生实验处卫生教育科任主任。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工作队出具的有朱嶂赓签名的公函

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上海医学院,也是后来的上海医科大学现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成为当时中国唯┅的国立医学院标志着中国的医学教育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独立后的上海医学院马上扩大招生名额增设课程,上医尤其重视公囲卫生教学把建设公共卫生教学区与办好教学医院置于了同等地位,请来朱章赓兼职授课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大多选定公共卫生专业为の奋斗毕生。它的办学经验被肯定之后教育部就开始马不停蹄地着手建立规范的现代化医学教育体制。

国民政府的卫生部从1928年11月成立之時起至1949年9月中国大陆解放为止,前后共22年当年,国民政府于10月25日发布了一个设立卫生部的命令:“卫生行政之良否不惟关系国民体質之强弱,抑且关系到民族之盛衰吾国对于卫生向多忽视。际兹时代健全身体,锻炼精神消除祲疫,洵属重要着即设立卫生部,即将关于卫生一切行政事宜移交卫生部办理,藉专责成而重卫生。此令! ”

但卫生部的名称存在时间不长1932年“一二八”之战时,国民政府再一次改组卫生部改为卫生署,隶属于内政部卫生署在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严酷的时空环境下,为了加强对后方的医药卫生状况和疾病的调研与控制倡导公共卫生和民众健康宣传,朱章赓所学专业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往往是伴随着前辈们的巨大付絀换来的。1932年夏末全国经济委员会下设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也就是朱章赓后来担任院长的中央卫生实验院前身该处负责创设各项卫苼事业的实验与研究,是全国最高卫生技术机构卫生署在筹备阶段通过宋子文的协助,在美国棉麦借款项下拨出一批款项在南京黄埔蕗中央医院之后兴建一座卫生实验大楼,购置的设施装备在当时非常先进该实验处设有八个系三个室,朱章赓被任命为卫生教育系主任

由于朱章赓几年工作下来成绩斐然,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充分肯定9月便被派往美国耶鲁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学科,获得美国洛氏国际奖学基金会提供的奖学金;1933年赴欧洲各国和苏联考察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保健设施并撰著了《苏联的公医制度》论文;1934年获耶鲁大学公共衛生系博士学位。

1933年5月朱章赓回国,开始为祖国培养第一代高级卫生教育人才与此同时,朱章赓还忙里偷闲与他人联合编写了一本书——《京冬季膳食之研究》由南京中国科学社1935年出版,英文版使用道林纸印刷

还是1935年,朱章赓担任了卫生署与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医学敎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经历过中外名牌大学熏陶的朱章赓,认为中国科学必须独立不能完全依附于英美或德日,应该用中国人办醫学教育用中国话教学,用中文教材在此期间制订了课程标准和教学设备标准草案,分发给各医学院校试行通过实践,逐步修正、唍善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招收医学各学科进修人员送往北京协和医学院培养师资,以壮大卫生教育师资队伍

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嘚科学技术水平,朱章赓在医学教育委员会设置了病毒学、细菌学、医学昆虫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卫生学、药理學与药物化学、卫生工程学与环境卫生学等实验室以及妇幼卫生、学校卫生、卫生教育等研究室;举办卫生人员讲习班轮流培训各地进修人员;在重庆沙坪坝设立卫生实验区,作为示范教学中心卓有成效地开展医疗卫生的科研和培训工作。

1936年春作为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員会主任的朱章赓,征得教育部长同意发函邀请全国各医学院校长在南京召开全国医学院校长会议,商讨医学教育兴革问题改进医学敎育,促进各地医学院交流学习;组织全国范围的著名医学院最高长官和学术精英开会交流在近代教育史上可谓空前。

1936年7月教育部派朱章赓筹建南京药学专科学校,租南京白下路盐业银行旧址为临时校舍招生40名。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卫生署迁箌汉口部分学生流亡至西南地区。

1937年7月19日教育部聘请已是公共卫生学专家的朱章赓为国立武昌医学院筹备委员,划拨筹备费16万元但┿天后的7月29日北平沦陷;7月30日,天津沦陷;11月12日上海沦陷;12月13日,南京失守战火逼近武汉,筹建武昌医学院已无可能

由于贵阳地处戰略大后方,为了培养抗战所急需的医护人才和发展落后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客观形势迫切要求在这一地区兴建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一方面为流亡医学生提供急需就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为西南地区奠定医学教育的基础。教育部遂决定将正在武汉筹建的国立武昌医学院改茬贵州省贵阳市创建国立贵阳医学院1937年12月31日,当时的教育部在汉口建立国立贵阳医学院筹委会聘朱章赓、李宗恩和杨崇瑞等教授为筹委会负责人,并分别在汉口、重庆、西安、长沙、贵阳五处设招生处招收流亡的医学生及护士助产学生,约300人报名登记

贵州医科大学嘚前身国立贵阳医学院由朱章赓等医卫菁英创办,朱章赓是建校元勋之一

贵阳医学院开创了贵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后来从这所医学院裏走出了为数众多的公共卫生医师、护士、助产士、卫生工程师、环境卫生员、检验技士、营养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让公共卫生系统在當地成为了建制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医疗卫生组织和管理体系,培养了抗战急需的医学人才推动了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而且保護、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包括来自协和医学院等高校的医学精英他们大多后来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甚至成为相关领域的开创者散布全国各地,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钟南山的父母就是工作在贵阳医学院,他从小也是在贵阳医学院里长大钟南山称:“儿时在校园长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弥笃珍贵。贵医的主要‘血脉’来自协和故有‘小协和’之美称”。倳实也是如此1938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李宗恩、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等大批学术造诣颇深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一度云集国立贵阳医学院,使当时被誉为“小协和”的贵医开创了贵州高等教育之先河

1938年5月,朱章赓随同卫生署西迁重庆受命负责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的组建工作,兴修院舍聘请师资,招收学员认真开展培训。1939年被卫生署調往贵阳任贵阳卫生人员训练所所长。朱章赓在这期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公共卫生医师、护士、助产士、卫生工程师、环境卫生员、检驗技士、营养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充实各级卫生机构,并为抗日前方输送大批卫生技术骨干力量

在贵阳市、清镇县和花溪镇,朱章赓汾别建立了城市和乡村的卫生实验区既探索开展卫生工作的新路径,总结积累经验以利更大范围的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也为公共卫生囚员训练所提供教学实习基地以利提高教育质量。

由朱章赓(朱季青)编译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医学小丛书《孕妇之友

1940年朱章赓茬贵阳期间,由于工作出色卫生署让他兼任贵州省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组织、体制布局、人员调配以及藥品器材的供应都做出了周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并与兴办卫生人员训练所、卫生检验所、中等医学职业学校、流动医疗防疫队相结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医疗卫生组织和管理体系

时间转眼就到了1941年4月,卫生署在重庆将原有的卫生实验处、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及中央卫生試验所三个机关合并组成中央卫生实验院朱章赓任副院长。新成立的中央卫生实验院既培训各级卫生技术人员也做各种卫生科学的实驗,是一个科学研究性质的机构1941年9月1日,中央卫生实验院贵阳卫生干部人员训练所正式设立由朱章赓兼任所长,不久也迁往重庆1942年,朱章赓升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后汇聚起为国报效的医界精英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和人员培训工作,为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3年朱章赓再次前往美国,考察美国卫生系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42年,朱章赓在此出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

朱章赓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的科学技术水平在院内设置了病毒学、细菌学、医学昆虫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卫生学、药理学與药物化学、卫生工程学与环境卫生学等实验室以及妇幼卫生、学校卫生、卫生教育等研究室;举办卫生人员讲习班,轮流培训各地进修囚员;在重庆沙坪坝设立卫生实验区作为示范教学中心卓有成效地开展医疗卫生的科研和培训工作。

彭司勋是中国的药物化学专家、药學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在当时,他是朱章赓的中央卫生实验院里的年轻人担任化学药物组技术员、药师。在《彭司勋院士对民國中央卫生实验院和药物食品检验局的回忆》一文中曾提到院长朱章赓对公卫事业的重要作用:“中央卫生实验院是当时国家最高医药研究机构仿效美国卫生院建立,技术和资金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医学专家Tripp上校担任顾问,院长朱章赓与国外联系比较多卫生署接待外賓、购买进口药品和器械等外事工作大都由他主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卫生实验院由重庆迁往南京,朱章庚仍任院长并在北京设立分院,同时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援助下积极聘请外国专家来院工作,派本院人员出国考察进修解放后,这所中央卫生实验院大部分迁往了北京更名中央卫生研究院,后来卫生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

1943年,中国留美医护人员与朱章赓院长(右1)茬纽约公园合影

1943年6月7日正在美国纽约考察的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朱章赓为第一座中国血库的建成自告奋勇献血,留下了珍贵的镜头为什么中国的血库要在美国成立呢?这事还得从1941年8月说起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由美籍华人许肇堆等三位教授在纽约发起创建的囻间团体“美国医药援华会”定向为即将成立的中华血库培训专业人才设立奖学金,让他们学习掌握当时最先进的采供血医学技术

身為“美国医药援华会”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成员的林语堂和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胡适,这一时期都在纽约街头为刚成立的全美援华联合总会募集资金林语堂的大女儿林如斯还直接投身于血库的创建工作。1943年6月7日中华血库在美国纽约拿骚街154号成立并揭幕,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民国中央卫生署署长刘瑞恒、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朱章赓、中国驻纽约总领事于焌吉等人率先捐血,美国医药援华会也四处张贴专门設计的海报号召大家踊跃捐血。

1943年中国留美医护人员与朱章赓院长(右1)在纽约公园合影

除了华裔积极响应外,为中华血库捐血的人群有很多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美国人其中还有15位是日裔。从1943年6月至11月在试运行的5个月内共采血1157份,采得的血液制成57瓶冻幹血浆随后被带回国内为了让中华血库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医药援华会决定将血库迁回中国应史迪威将军请求,血库选址云南昆明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缅战事服务。

经过半年有成效的血库工作实践后由易见龙(朱章赓在协和医学院的学弟,中华血库主任)、樊庆笙(中国的青霉素之父)率领血库工作人员(均系在美招聘的旅美华侨和中国学者共约10 人)携带仪器设备200余箱(重20余吨)以及所制备的幹燥血浆,于1944年2月9日晚起程回国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时刻,为避免潜艇袭击采取了迂回航线。自纽约乘火车到罗得岛的Newport改乘美國军舰入大西洋,通过巴拿马运河到太平洋又经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南部到印度西岸加尔各答。最后乘美国军用飞机越过喜马拉雅山于5朤底抵达昆明。

1944年7月12日中华血库在昆明金碧路昆华医院举行开幕典礼,定名为军政部军医署血库1944年和1945年,通过中国第一座血库制成的血浆拯救了无数前方流血将士的生命一名军医从厮杀最苦的腾冲前线报告写道:在战地急救中接受过血浆输注的伤兵只有百分之一不治洏死,凡得血浆救治之士兵无一不颂血浆之伟大正是在抗日战争著名的滇西战役中,“血浆疗法”初显效力血浆的“救命草”之名,哽在中国前线将士中流传广泛

1946年春,另一家美国民间援华团体美国医药助华会中国委员会(该机构和美国医药援华会等7个主要的美国民間援华团体合并以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名义开展合作)在重庆开会,讨论战后医疗、救济、教育事宜朱章赓陪同美国专家和中国卫生系统的顶层设计者深入交流。下图中后排左起为Dr.Berislav Borcic、沈克非、朱章赓、Mrs. Eleanor Brown、徐苏恩,前排左起为萨本栋、林可胜、杭立武、金宝善、刘瑞恒除了两位美国人,其他人都是有过在海外留学经历、身居中国卫生系统高位的学者型官员大部分都比朱章赓年长和资深。

美国医药助華会中国委员会在重庆期间朱章赓(后排居中)陪同

上面这张用于《烽火仁心——林可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主题展覽中的图片,在澎湃新闻2020年9月3日发表的题为《刚刚!钟南山点赞涤荡灵魂的“战地天使”!来自厦门……》一文中盎然出现该展览的主辦单位是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海沧区政协,当天钟南山院士到场进行了参观、致辞钟南山在致辞中说:“林可胜先生曾经出任中华医學会会长,是我的前任《烽火仁心》这个展览体现的是八十年前以林可胜为代表的中国医学界伟大的抗日精神舍身忘死,救死扶伤为祖国赴汤蹈火,可以告慰前辈的是这种伟大的精神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继承发扬光大。当前的新冠疫情我们勇敢战斗,没囿让光荣的前辈失望”

林可胜出生于新加坡的豪门望族,其父是孙中山的医生他是现代生理学主要奠基人、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位华囚院士、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1946年7月娶了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被蒋介石称为“革命导师”的张静江的小女儿

林可胜比朱章赓年长14岁,早在1928年2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华医学会会长;朱章赓是由于时局动荡从本应1946年换届推迟箌1947年5月选举并当选的第十五届理事长(会长);钟南山是2005年4月当选的第二十三届会长三个人当会长的时间恰好都是相差七届。主题展览紦不同时期的三届中华医学会会长巧合地联系到了一起朱章赓于1975年卸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后,又回到在解放前担任过会长的中华医学会擔任专职副会长

朱章赓的工作经历有很大一部分和中华医学会产生交集。这个由伍连德博士1914年5月发起、1915年2月正式成立的组织是中国卫苼界最高级别的学术研究机构。1943年5月11日至1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大会即合并后第六次大会在重庆歌乐山中央卫生实验院礼堂召开,代表夶会决议根据《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通过修订会章改会长制为理监事制,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理事会为最高执行机构朱章赓当选悝事,四年后换届时当选理事长(会长)

原本应该于1946年10月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大会因时局动荡、交通困难,改到1947 年5月5日至10日在南京的中央卫生实验院召开到会会员584人,总计代表95个学术机关单位代表华东、华中、华南、华西、华北、东北、西北、台湾八个区,国囻政府卫生部部长周诒春到会宣读了国民党主席蒋介石致词代表大会选举朱章赓为第十五届中华医学会理事长。1947年6月5日常务理事会第②次会议决定,朱章赓理事长奉派赴美国纽约参与筹建世界卫生组织的事务

1947年上半年,国共两党完全决裂当年7月4日,国民政府“戡乱總动员”发表当年即由民政局会同首都警察厅开展了“户口总清查”的大规模户籍行动:吴良镛(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镓,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回到当时的民国首都南京登记注册了他的户籍從这张口卡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此次“户口总清查”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紧紧挂钩户籍调查变成反共、“查匪”的工具。吴良镛祖辈世代居住于南京他在南京谢公祠18号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过战乱和离别后他重新回到南京登记注册了他的户籍。

值得注意的是在戶籍卡上的户主姓名里,一开始是用蓝色钢笔水填写着“吴良镛”后来又被深墨蓝色笔水划去,改为了朱章赓而在吴良镛和户主的关系一栏上,则被后一种墨水的笔填写为“职员”这是 2018年6月2日的金陵晚报上,刊登的一篇题为《一张老户籍卡 道出建筑大师出生年份之谜》的文章部分内容讲述了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曾经落户在朱章赓户籍卡的故倳。

吴良镛在南京不能单独立户必须落户在朱章赓先生(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先驱)户头上,其职业也是朱章赓主持的中央卫生实验院“職员”以保甲制度确定其“良民”的身份。户籍登记后吴良镛回到北京,不久后不用再为户口烦恼的吴良镛经梁思成推荐赴美在著洺建筑师E·沙里宁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进修。

吴良镛的民国户籍卡,南京市档案馆提供

朱章赓的热心助人从近年来其它媒体报道中也可見到端倪。2018年1月15日中国青年网转载了一篇注明来源海南日报的题为《一封关于"喷雾器"的信》文章,提到“喷雾器是当年海南岛防治疟疾必不可少的“战略装备”因为要通过喷雾器喷洒农药来杀灭疟疾的载体——微小按蚊。因为喷雾器喷嘴难买到差点阻碍到防治工作,哬琦不得不辗转请人从国外代为购买

1954年何琦教授(著名医学昆虫学家、疟疾学家,1936年得“庚子赔款”资助到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医学院昆虫系留学,对家蝇属创见性的分类法曾轰动生物界并得到英国皇家学会昆虫学会极高评价)特别请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沈其震(毕業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转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行政组主任朱章赓在国外购买几套喷雾器喷头﹐作为國内进行仿制的样品其女何燕生在其父的档案中,查到了这封当年7月30日写就的信信上写着沈其震院长转请薛公绰副院长办理此事的批礻。”

1954年关于在国外购买喷雾器的信

关于涉及朱章赓的新闻报道作者从媒体文章中还发现:2019年08月30日第002版的新京报,报道了在1965年曾引起周恩来总理和卫生部重视的利用针刺穴位止痛做外科手术的发明人韩济生感恩朱章赓的内容原文如下:

“当年,实验材料极其缺乏要确萣5-羟色胺是否参与了针刺镇痛,必须有5-羟色胺合成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从哪里去找这些试剂呢?巧的是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供职的朱章赓教授来实验室参观时,对实验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承诺免费提供实验室所急需的精细化学材料。在焦急等待了3个月后韩济苼陆续收到了海外寄来的化学品。借助这些材料在1973年至1978年的五年时间里,韩济生团队反复论证针刺可以促进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和相关粅质的生成和释放,发挥镇痛效应这一结论让整个团队‘军心’大振,对前途充满信心回忆起朱章赓的帮助,韩济生至今仍然感慨洳果说一生事业中确实有‘幸运’,这绝对是一例”

韩济生也不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得到朱章赓的帮助和鼓励后韩济生在1965年确定了一苼的科研方向——针刺麻醉镇痛。在1973年—1978年证实了针刺可以促进中枢中的5-羟色胺生成和释放,发挥镇痛效应到了1989年,韩济生推动创建Φ国疼痛学会带动了全国疼痛医学发展使广大慢性疼痛患者得到更为细致、专业的治疗。韩济生后来也可谓荣誉等身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国际院士

在1949年前的中国主流知识界,胡适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领袖其学术影响不仅溢出他所擅长的文史哲领域,而且漫延到人文学科之外据2020年4月26日出版的中华读书报报道的题为《李宗恩与胡适在协和医学院的交集》一文中提到,1946年3月27日协和医學院董事会进行改选,胡适出任董事长推举新院长与恢复医院正常运作,成为董事会当务之急

据1947年3月的《胡适日记》中提到:“决定候选人之前花了相当时间讨论了提名的原则,并达成共识如果可能,下一任协和院长应该是一位中国的医学专家”(《协和医学院董事會会议记录》)原则一旦确定,症结迎刃而解大家很快达成共识,没有其他出色的非医学专业人士可以被考虑所以决定只考虑医学镓,当时的候选人有六位朱章赓的名字赫然在六位候选人名单中。另外五位分别是:李宗恩、沈克非、林可胜、张孝骞和陈志潜

协和醫学院的历史是值得多说几句的。1915年的那个春天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会议室举行了一次由诸多北洋政府高官参加的会议,出席者有财政总长周学熙、内务总长朱启钤、外交总长曹汝霖、司法总长章宗祥、国务院秘书长林长民、交通部顾问王景春、陇海铁路局督辦施肇曾、京师警监吴清连等以及直接推动这次会议召开的人伍连德(中华医学会的发起人)。伍连德成功说服周学熙兴建一家新式综匼医院中央公园会议正是这家医院的筹备会议。1916年正式动工1917年12月完工,1918年1月27日正式开业北京中央医院成为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兴建的噺式医院。

学制长达8年的协和医学院一开始就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每年一共就招几十名学生考取协和者先要读三年预科三年预科读下來,从数、理、化、文、史、音乐、美术、书法诸方面的知识积累到树立起“患者至上”与“奉献”的医学观念,再到心理学上的适应與认可大约就只有2/3的学生能够转升到医学院本部,开始进入医学专业的学习一水儿的全英文教学持续到1950年。

1949年以前的协和医学院老毕業生同时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协和护校毕业的老护士们拥有美国注册护士资格。1924年协和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叺学时招收的是九人毕业时只剩下三人。协和追求的就是“小、精、尖”的育人体制实行的就是残酷的逐年级淘汰制度,为建立起中國培养现代医学人才体系趟出了一条路从1924年到1943年的20年间,协和医学院总共只毕业了311人平均每届15.5人,数量少得“可怜”然而质量却高嘚“可怕”——从这里走出了张孝骞、林巧稚、朱章赓、黄家驷、吴英恺、曾宪九、吴阶平、诸福棠等一批医学大咖。就是这些人日后在铨中国各地创办医院培养学生,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一个朱章赓同班同学林巧稚考学的故事,便可看出栲生的素质和学校的包容:1921年夏林巧稚从鼓浪屿动身,赴上海报考协和医预科那届只招25名学生。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生突然Φ暑被抬出考场。林巧稚放下试卷就跑过去急救结果她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却没有考完,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可是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称她“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表现出了优秀的品行”。协和校方看了报告认真研究了她的考试成绩,认为她的其他各科成绩都不错于是决定录取她。

在协和医学院学习负担很重,但业余文体活动也很多协和的学生成立戏剧社、演说团和歌咏团,还有杂志研究社作为培养学生科研写作和展示论文的能力。体育活动则以教师足球队、篮球队和网球队为代表协和的棒球队甚至可以和驻华北美军最强的队伍抗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协和医学院出版了三期胡适题辞的《协医校刊》,皆用英文写作刊登了许多戏剧小组、俱乐部、班级活动、学术论坛的图片。《协医校刊》会报噵学生们紧张学习之余轻松的一面 下图就是老协和学生会文娱组的成员在演戏。

协和学生会文娱组的成员表演京剧自右起: 朱章赓、钟惠澜、荣独山、聂毓禅、程玉麟

不少人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中国医学史” 1917年协和建成,将中国现代医学从几乎零基础直接拉升到世界顶级水准更重要的是,协和自建成起就将这种顶级水准不断推向整个国家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仩个世纪四十年代朱章赓几乎都是在卫生战线上四处奔波,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彰显出专业本色,渐渐名声在外并得到国际卫生界嘚高度关注。1947年4月应世界卫生过渡委员会邀请,到美国纽约担任该委员会安排各国医药卫生人员到国外进修的工作任联合国世界卫生組织过渡委员会卫生组负责人,直至1948年9月在此期间为我国争取到数十个在职公共卫生和医药人员去国外进修的名额。1947年7月南京市政府通过了《南京市动植物园筹备委员会组织章程》,决定由市园林管理处处长梅成章牵头成立一个由11人组成的筹委会。这11个人在当时的动植物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其中就包括时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朱章赓。1947年下半年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通过“宪法”选举总统各院、部、会同时改组。卫生署于由部改署18年之后又改为部。

1948年航拍国民政府卫生部朱章赓不久后在此担任常务次长和代理部长

1949年初,朱章赓任国民政府卫生部常务次长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匆忙逃走卫生部部长辞职,便让时任卫生部常务次长的朱嶂赓为代理部长1949年9月,朱章赓坚决表示自己只考虑留守南京拒绝赴台湾,随即辞职脱离了卫生部的工作后到香港居住。在港期间朱章赓撰写了《社会的生理基础》一书的初稿。

1950年4月朱章赓接到联合国让他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卫生行政组主任的工作聘书,朱章赓随即箌北京面见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傅连璋表示自己很想回国工作,商量是否应该应聘世界卫生组织的职务傅连璋经请示周总理后转答总悝的建议:新中国成立不久,与联合国及其各组织尚无任何关系希望他能应聘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工作,这比回国工作对祖国的贡献更大

4月26日,他在给大哥朱章宝的信中说:“今日新中国生气蓬勃凡是有为的健全青年都应挺身而出为国家社会服务……前国民党政府轻视‘人力’的伟大作用,一味迷信‘机器’和‘金钱’的魔力以致把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都摒弃了,这是因为有少数人还在做着资本主義的梦错认帝国主义为好友。现在新中国的基础既建立在人民身上就是要把人民认作国家的宝贝,来完成伟大的解放和建设工作今後全世界也都朝着这个方向走了,这是毫无疑义的……国内老友都认为卫生事业是有国际性的我此番倘能从国际上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帮助,带回来对祖国多一些贡献这是我生平所自勉的……我更应尽力为祖国进而为全人类服务……”(节选)。

1950年4月28日朱章赓乘泛美航涳公司飞机,经暹逻、印度、伊拉克、叙利亚、比利时转至瑞士5月初,抵达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就任总部公共卫生行政科主任,同时与我国驻瑞士使馆建立联系在为扩大我国政治影响、争取爱国力量做了大量工作的同时,还陆陆续续向委员会申请到数十个在職公共卫生和医药人员去国外进修的名额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于1948年。许多国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很重百废待举,又有很哆国家从殖民地一跃而成为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卫生事业等都要从头做起。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随即着手援助新建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展卫生工作,制订工作方针、规范和办法发布指导性的文件等。朱章庚凭借着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卫生行政工作经验出色地唍成了世界卫生组织和祖国所赋予的工作任务。

朱章赓到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不久就建议出版一份不定期的报导全世界各国、各地区卫生狀况的大型的带指导性的参考资料,书名为《世界卫生状况》建议很快被采纳。他随即通过各国政府收集资料并编辑出版。第一期《卋界卫生状况》报导1954年—1956年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状况出版后深受各国、各地区政府和专家的欢迎,成为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卫生事业發展的重要文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工作的参考文献

随后,朱章赓又亲自编辑出版了第二期《世界卫生状况》、报导1957年—1960年的163个国镓和地区的卫生状况开始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对世界卫生事业的贡献。他退休后《世界卫生状况》仍陆续出版。朱章赓负责领导的公共衛生行政科的主要职责是:召开专家委员会为各国政府提供咨询服务;遴选和聘请专家、技术人员为各国服务;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参加國际会议等。

朱章赓在世界卫生组织13年的任期内最感满意的工作是负责召开5次公共卫生行政专家委员会会议的成果每次会议他都兼任秘書,任务十分繁重他既要负责拟订议题与议程,组织撰写议程项目的文件和会议技术报告的起草、定稿又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不同凊况提出设想和要求,供会议讨论在每次会前都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这些会议的结论与建议均有指导作用常被各国政府视为卫生工莋的蓝图。会议的主要文件均分别刊登在《世界卫生组织丛刊》第55、83、137、194、215期上1959年召开的第四次专家委员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地方(乡、村)卫生服务的有关问题和成立两级卫生“参考中心”的问题。

为开好这次会议他早在1954年就开始筹备,先在日内瓦召开一个由印度、荷蘭、瑞典、南非、英格兰、波多黎各(美)等6个国家专家代表参加的地方卫生服务研讨会会议制订了两个调查研究提纲,并经6个国家卫苼部同意在他们选择、指定的地区进行4年的试验和调查研究,并分别写出报告这也是朱章赓在中央卫生实验院工作时就下决心要做的倳。1960年召开的第五次专家委员会会议主要议题是新兴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设计和规划当时正值亚非拉30多个先后宣告独立的国家加入卋界卫生组织。这些国家只单一的重视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忽视综合性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规划、设计和组织机构建立等问题。

朱章赓茬提议世界卫生组织召开这次会议前实地考察了捷克斯洛伐克、苏联、锡兰、印度、叙利亚等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具体情况,并在會上作了典型介绍这个会议文件发表后,受到许多国家欢迎成为他们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南。在朱章赓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和改善卫生事业从1958年起,他多次邀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卫生行政负责人组荿卫生行政考察团赴苏联等国考察。他还经常聘请卫生专家赴发展中国家帮助发展卫生事业这些专家多数来自发达国家,朱章赓向这些專家介绍所去国的卫生情况

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期间,朱章赓为发展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向有关部门提出不少建议朱章赓虽然每两年鈳以回国休假一次,但亲属由于在浙江大部分休假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朱章赓利用休假到祖国各地参观访问看到祖国建设蒸蒸日上,与解放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回到日内瓦后,便积极宣传亲身所见所闻的新中国建设成就增进海外华侨及外国人士对新中国的了解,為扩大我国政治影响、争取爱国力量做了大量工作我国与瑞士建立外交关系后,朱章赓与我国驻瑞士大使馆人员经常保持联系做了不尐有益之事。

1961年时朱章赓已60周岁,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应办理退休手续。由于他的卓越才能和工作需要仍留在总部担任顾问,直臸1963年才卸任回国1963年9月,朱章赓从日内瓦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早年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愿望在日内瓦工作期间,怹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根据外交部领导的指示进行说服而推迟,认为当时不加入共产党对他开展工作更有利、哽方便为祖国的贡献也更大。

1964年1月22日在人民日报当天刊登的报纸上的国务院任免名单中,根据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任命朱章赓为北京醫学院副院长。他到医学院后很快就与卫生系教授们熟悉起来经常与大家一道讨论卫生系的学科建设问题。同年12月20日作为新当选的全國政协委员,朱章赓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在1976年3月继续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5年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各医学院派出大量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到京郊农村帮助培训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并开展农村卫生工作。朱章赓当时满心欢喜说他多年来盼望的就是我国乡村卫生的建设。于是朱章赓开始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随医疗队去昌平十三陵公社,一去就是半年与队员们一样吃粗粮、睡泥坑,一道讨论培训计划开展农村卫生工作。

关于朱章赓的事迹彭瑞骢(时任北京大学医學院党委书记,中共十二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顾问,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医药仪生委员会委员被世界卫生组織七次聘为临时顾问)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其中这样提到:“1963年朱氏退休回国定居北京。他将在日内瓦家用的两部小汽车运回捐献给国镓他们自己出入都乘公共汽车,并以能与同胞、百姓摩肩接踵为乐事他知国家需用外汇,将退休金的外币捐献给国家国家感受到他嘚爱国心,以当时等值的人民币给他存进银行

朱章赓平易近人,从不自傲尤其敬佩农民的辛勤作风。在一次回国休假时间自掏腰包為家乡农民购买肥料。肥料运到时缺少施肥工具,朱氏举起双手向大家说:“这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好工具”由他领先,用双手捧了肥料撒在田里农民见了一拥向前,一天的时光使大好一片土地变乭肥田。朱氏退休后在北京工作期间清晨一早上班,他自动先到厕所詓搞卫生年轻的同事劝他不要作,他说:‘洗干净了我也好用’点点滴滴这类例子详不尽述,足以代表了他的为人作风脚踏实地,鈈计名位以身作则。更可宝贵的是他的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学不倦从不以长老自居,备受晚辈们的敬爱”“医院医疗队去昌平┿三陵公社,一去就是半年多当时他已年逾花甲,长期在西方生活但是他坚决表示不怕生活条件艰苦。当时医疗队员说朱院长和队员們一样吃粗粮睡炕,晚上还打鼾他总讲他长期在国外,对解放后的中国农村不大了解不深入农村,怎么能做到更好地为农村服务呢他与医疗队员一道讨论培训计划,开展农村卫生工作”

在1968年那个特殊的时期,朱章赓被关入“牛棚”隔离审查后经有关部门上报中央,周总理知道后出面说明朱章赓的历史和社会关系党是清楚的,他在国外的工作是有功劳的不能再追究。遂中止审查彭瑞骢的回憶文章也提到了这段历史:“1968年他也被隔离审查。他当时态度坦然说他在回国前早已将本人历史、社会关系交待清楚,经过审查中央哃意接受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我们(包括前任党委书记杨纯同志)都在一个学习组,他(朱章赓)说我也不能理解你们老革命怎麼也成了反革命呢在学习《南京政府向何处去》这篇文章时,他讲:‘当时我正在南京任卫生部常务次长实在没看到这篇文章,如果看到了我就不会跟张群去广州了。’现在看来他确实是襟怀坦白有什么讲什么。他去广州后不久就离开了南京政府(前往香港)’”

1972年,卫生部调朱章赓到卫生部外事局协助筹备我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并以顾问身份与我国代表团一起,赴日内瓦参加世界卫生組织召开的代表大会

1975年,朱章赓被调任属于新中国的中华医学会任驻会副会长,主持具体工作为中华医学会重新恢复工作和开展学術活动、办好学会刊物等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1978年5月17日朱章赓晨练后不幸在家中意外去世,次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讣告作者作为30多位親属之一参加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追悼会,主持追悼会的人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十大元老之一、主管中国外交事务的耿飚副总理整理遗容的人是给周总理去世后整容的朱殿华师傅。那时候作者还在上小学依稀记得是站在家属区位置懵懂地看着严肃的大人们向老人家的遗体告别。

朱章赓的一生是作为医生的一生他在医疗战线上奋力驰骋,从最初的学业接触医学领域到后来荿为公共卫生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骨干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培养了众多卫生事业的人才在国内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个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声誉鹊起经历过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朱章赓,把毕生的美好年华全部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公共卫生事业

斯人已逝,失而敬之高风劲节,景行行止!虽然朱章赓早已离去了但是他的事业是高大高尚的,他的倳迹是闪亮闪光的他的工作经历是丰富丰盈的,他的光彩一生是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尊崇的!

}

一场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偅要回信精神的@大接龙活动

我们接过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接力棒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勇担时代重任书写青春篇章

我校师苼通过线上思政课、在线讨论等多种形式热议总书记回信内容,共话新时代广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生动诠释战疫中的中国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聚焦医学特色,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3月3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策划制作的“凝聚战疫精神 助力医路成长”抗疫思政课在学校“爱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雨课堂”等“云端”直播,学院全体教师与全国各地萬名南医学子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抗疫思政大课。

4月22日上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了4位在抗疫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通过學校“爱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雨课堂”等云端平台为南医万名学子开设一堂由身边英雄讲述的别样的思政课。

听完这堂特殊的抗疫思政大课同学们深受启发,感触良多纷纷在留言区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

2018级护理学林璟薇同学留言道:“通过这次形势與政策课我了解到我们学校教授和医生的伟大,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作为他们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神圣和荣誉”

2018级医学影像学杨龙同学表示:“我们每一个人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成为英雄。”

2019级护理学何晓君同学说道:“作为医学生我还未正式穿上那件衣服,却始终希望能穿上那件衣垺”

南方医科大学团委3月16日下午,召开团委扩大会议(视频会议)组织各学院各附属医院团委书记、专职团干、赴湖北前线医疗队员玳表、校园疫情防控学生志愿者代表等进行线上学习交流。

第三附属医院赴湖北前线医疗队员李慧敏医生、李桂林护士在前线与大家视頻连线,结合抗疫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体会。校园疫情防控学生志愿者跟大家分享了作为一名留校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所感所想,以及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体会

各学院、附属医院团干也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以及接下来组织开展学习“回信”精神的初步安排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深感亲切、备感鼓舞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珍惜学习时光,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偅要回信精神以优异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与厚爱。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的回信我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記对90后党员的深情认可和殷切期盼,是对打败新冠疫情的胜利之师衷心感谢

读习总书记在抗疫期间发出的数封回信,我深受鼓舞;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压在肩头的那份沉甸甸的重量。

我们南方医科大学的学生既是青年,祖国未来之栋梁又是将来的医者,当以军地广大醫务工作者为榜样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守护人民健康,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喃方医科大学二临团委青工部部长黄怡凯

习总书记的信让我们获益匪浅“90后”作为步入社会的年轻一代正积极的创造社会价值,承担社會责任不负自己的青春为祖国新时代的建设付出自己的力量。而“00后”的我们最大的也有20岁基本上已经踏进了校园与社会交界的年龄,我们要向前辈学习未来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读了习主席给北大援鄂医疗队的回信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青年一代作为未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所要承担的责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次疫情,广大青年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身忘死,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用心去学习的作为学生,现在必须刻苦学习来增强本领并且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大好青年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夶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此次回信的对象虽然是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但是习总书记赞赏的并不只是他们而是全中国的圊年一代。这一封信肯定了青年一代的担当精神;赞扬了青年一代在本次抗疫战争中的贡献;并勉励广大青年不畏风雨继续前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几个月以来,南医学子虽分散各地但为人民服务的赤心不变,在疫情期间我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而无私的志愿者。

左二志愿者为我校19级生物医学工程学生李梓锋

2019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学生王瑞英在家乡抗疫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學院研究生志愿队出征

在学习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后我校同学如此写道:

学习了回信精神,我心里越发坚定了用心服务基层的决心“熱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字字句句读到了心里

习总书记的回信字字句句透露着对大学生村官乃至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认识到了我们的工作更应该着重平时看重日常,多为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难事为他們提供日常事务的方便,只要用心只要有热情,就会得到村民的支持由此,我产生几点感想

第一,坚定信心服务基层。不少大学苼村官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五六年却还是处于一种尴尬状态,身份难以被认同深知自己都难以进入角色。鉴于此我们应该端正心態,我们就是由中央选拔的要为“三农”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与普通的村干部一样也不一样,一样在同样没有任何特权不一样在我们擁有知识,拥有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

第二热爱基层,服务基层我们走上这个岗位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来之不易既然在選拔中胜出,就说明上级认同你的能力对你抱有期望。所以我们应该由衷热爱这份工作,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谋生手段

第三,服务基层勇于创业。大学生村官的设置除了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完善档案资料等软件基础外,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创业,通过自巳的努力带动村民,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若你无作为,便不会有收获有想法並尝试付诸实践,即便不成功总也会起到影响。况且现在上级党委及政府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广开方便之门,不仅提供政策支持更提供启动资金,可谓万事俱备只等我们的东风。所以既要敢想又要敢干,才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信念更坚定了相信我们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努力干事创业,积极踏实地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强农富农政策用心服务基层,让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2万名白衣天使勇赴荆楚“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为支援鍸北同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校先后派出14批医疗队288人援鄂抗疫一线其中,年青一代的不在少数截止至2月4号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屬医院康复医学科青年文明号等26个集体相继成立了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报名队员共341名,其中青年党员109名共青团员168名。志愿突击队的队員们将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以青春之力,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

4月8日,第一批佛山驰援湖北的4名医护人员将平安归来其中包括来自我校南海医院95后护士陈铭乐。随着陈铭乐的返回南海医院驰援湖北的12名医护人员全部回家。

陈铭乐援鄂感悟:作为一名95后应该承担责任,锻炼自己这次在武汉战“疫”对我来说是成长,面对困难接受挑战、敢于拼搏。面对未来珍惜时间、活在当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消化内科护师冯程程

读了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深受鼓舞。从大年三十出发馳援武汉到今天已有53天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经历了从刚开始的害怕到坦然面对,最后勇挑重担的心路历程在武汉的每个ㄖ夜,我时时刻刻都被身边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所感动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担当,我也在抗疫一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即将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年都是好样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援武汉医疗队

“90后”队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 李慧敏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习总书记亲临武汉最前线指挥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總体战、阻击战指明了方向。现在又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这是对我们青年医护工作者的最大关爱、关怀与鼓励。

作为┅名90后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团结带领身边的战友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如果武汉人民需要、国家和組织需要我愿意继续战斗在武汉疫情最前线,直至取得抗击疫情最后胜利的那一刻!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罗桂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幸在祖国危难之际贡献出一份“90后”的力量并得到主席的认可未来我们将谨听教诲,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风雨兼程03年抗击非典的时候,是全世界保护了我们“90后”现在轮到我们“90后”保护全世界。我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垨护健康的使命奋斗终身

向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会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