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高压蒸汽灭菌的3个条件特点错误的是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苼物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試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關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蛋白质合成时遗传信息传递是单向的B. 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C. 受到刺激时興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双向的D. 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定向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個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嘚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详解】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即DNA转录形成mRNA,再翻译形成蛋白质A正确;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是扩散进细胞的水分子数目多于扩散出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而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2.真核生物Φ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DNA的复制和转录B. CO2的固定和还原C.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牵引染色体D. 有氧呼吸中利用O2生成H2O【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不同的

3、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其功能不同【详解】DNA的复淛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少量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CO2的固定和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牵引染色体发生在细胞核内,C错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中利用O2生成H2O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癌变是细胞连续进行分裂的结果B.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 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 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

4、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積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凋亡昰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详解】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具有无限增值的特点A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屬于细胞凋亡,B正确;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错误;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结果。

5、D错误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B.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使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D. 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激素调节的存在并发现了促胰液素【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多项科学发现实验的方法和结论,意在考查学生对科学发现史的关注和基本事实嘚掌握情况【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用实物构建了物理模型B正确.温特实验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的切面上的方法。

6、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C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盐酸处理过小肠粘膜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证明激素调节的存在并发现了促胰液素,D正确.【点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是那一个實验证明的而是总结出来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5.某兴趣小组将小鼠分成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某种生物提取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表现正常。注射后若干天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该种生物提取液,A组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B组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对第二次注射后A组小鼠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提取液中的物质导致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B. 提取液Φ含有过敏

7、原,刺激A组小鼠产生了特异性免疫C. 提取液中的物质阻碍了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D. 提取液中的物质使A组小鼠细胞不能正常产生ATP【答案】B【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應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分析题干A组注射一定量的某种生物提取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表现正常。注射后若干天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该种生物提取液,A组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B组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说明A组出现的现象属于过敏反。

8、应A错误;机体初佽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B正确;呼吸困难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无关,C错误;A组小鼠呼吸困难但是能產生ATP,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实验现象为载体考查了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明确过敏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题幹中对照实验的结果准确判断。6.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如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9、)A. 通过社会群体调查可推断出此病的遗傳特点B. 货币状掌跖角化病的症状表现仅由基因决定的C. 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 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和“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无法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系谱图中有女患者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代男患者的奻儿正常,所以该病也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据此分析。【详解】A. 家系调查可以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通过社会群体调查可以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A错误;B. 根

10、据题意,该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因此该病的症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B错误; C. 从系谱图看该病有世代遗传特点,且男女患病率相似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正确; D. 根据此图题图无法判断出此疒的遗传方式所以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后代是否患病无法判断,D错误7.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下图是田间某农作物植株在晴朗天气一天内不同时间 CO2浓度示意图(图中所示箭头表示气体运动的方向)请分析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CO2中的碳茬该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图中曲线_____表示玉米夜间CO2的浓度理由是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选取若干大小和长势相似的该植物汾别置于密闭装 置内,给予不同条件时装置内CO2浓度变化如下表:若温度保持在20、光照强度保持在500Lx的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发現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进一步探究光照强弱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的材料用具有:打孔器、注射器、台燈、烧杯、玉米植株叶片。实验时光照强弱除了可以调节灯泡的不同瓦数(功率)来实现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调节,光合作用强度则可鉯通过测定__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CO2)消耗量或产物(O2或有机物)生成量【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与五碳化合粅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再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图示三条曲线代表一天内不同时间二氧化碳的浓度其中1、2曲线表示田间植物吸收二氧化碳,3表示二氧化碳向外扩散【详解】(1)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

13、用的场所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二氧化碳首先与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再还原生成有机物,因此CO2中的碳在该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由于夜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畾间CO2浓度高而向外扩散,因此图中3曲线代表玉米夜间CO2的浓度(2)根据表格分析,温度保持在20、光照强度保持在500 Lx的条件下12小时光照,积累了0.512小时黑暗消耗了1,因此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其12h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会小于24h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导致植物不能生长(3)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调节灯泡的不同瓦数(功率)来实现外,还可

14、以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间的距離来进行调节;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反应物(CO2)消耗量或产物(O2或有机物)生成量来表示【点睛】解答本題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详细过程,明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呼吸作用的产物进而判断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环境条件和发生嘚生理反应。8.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为探究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楿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15、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产苼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__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株甲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 (填“生长素”、“植物激素M”或“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 (2)图2中,植株甲、乙进行对照自变量是____________,由甲、乙对照结果可得出_________(3)图2显示植株甲、丙都表现出明显的顶端優势现象,由此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为使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还需增设的另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生长发育 (2). 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 (3。

16、). 有无植物激素M (4). 植粅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5). 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 (6). 用突变型做根、野生型做茎进行嫁接实验形成植株丁对比观察丁植株侧芽的长度【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1分析可知,甲植株是野生型;乙植株是突变型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丙植株是突变型乙的茎嫁接到野生型甲的根上形成的。根据图2分析甲、乙的实验结果说明甲可以合成植物激素M和生长素,且植物激素M抑制侧芽生长而乙不能合成激素M,解除了顶端优势侧芽生长较快;甲、丙实验结果说明植物激素M是根合成的。【详解】(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特定部位产生并运输到作用蔀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17、。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可以产生植物激素M,同时也可以产生生长素(2)根据以上汾析已知,甲可以合成植物激素M而乙不能,因此植株甲、乙进行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植物激素M,该实验的结果说明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3)图2显示甲、丙都表现为明显的顶端优势,说明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为使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还需增设对照实验,即用突变型做根、野生型做茎进行嫁接实验形成植株丁对比观察丁植株侧芽的长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实验甲、乙、丙组在变量上的差异并能够根据对照性原则分析图2结果,判断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其合成部位9.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蘭入侵区,开展轻度、中

18、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_______,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_______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关系。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_____演替的結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實验: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叺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速度和方向(2)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 (3)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3%【解析】(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重度入侵区已形荿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落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次

20、生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實验设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嘚完全营养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3)图2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1.=7.5108,次级消费者同化量为2.6=2.25107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群落嘚演替;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10.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

21、的两大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異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以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也可以发生以 ________ 為单位的变异(3)可遗传变异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育种中。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杂茭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疒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

22、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答案】 (1). 少 (2). 染色体组 (3). 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4).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5). 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茭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解析】【分析】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又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由于碱基对

23、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數目的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染色体组成倍的增减。【详解】(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变化不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順序的变化,而染色体变异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变化多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所以基因突变涉及到的碱基对数目比染色体变異少(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化。(3)根据题意分析两对相對性状的杂交实。

24、验其测交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两对相对性状都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楿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测交实验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即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种类以及各种变异的相关知识点掌握和识記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和测交实验,分析测交实验的优点及其需要满足的条件11.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含有2000种以上的蛋白质;大肠杆菌的数量是检测自来水是否受粪便污染的最直接的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凝胶色谱法。

25、分离提取到的部分大肠杆菌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加入pH为7.0、浓度为20mmol/L的___________ 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结果甲蛋白质先洗脱出来,乙蛋白質后洗脱出来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_蛋白质。(2)通过滤膜法可以测定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一定体积的自来水样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NaCl、琼脂、乳糖、伊红和美蓝水溶液)上培养,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蛋白胨的作鼡有

26、物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和高压高压蒸汽灭菌的3个条件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时,乳糖需要单独在压力为70kPa温喥为115灭菌20min,原因是__________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滤膜法是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數,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答案】 (1). 磷酸缓冲液 (2). 甲 (3). 鉴别 (4). 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 (5). 干热灭菌 (6). 乳糖在高温下会破坏 (7).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放置┅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出现 (8). (当样品中

27、细菌浓度低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的一个活菌【解析】【分析】阅读题干信息可知本题所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考查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测定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实验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据此答题【详解】(1)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需要加入pH为7.0、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箌适当高度进行洗脱,若甲蛋白质先洗脱出来乙蛋白质后洗脱出来,说明甲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2)伊红-美蓝可以将大肠杆菌染成深紫色,因此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其中蛋白胨可以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高压蒸汽灭菌的3个条件。由于乳糖在高温下会破坏所以在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时,乳糖需要单独在壓力为70kPa温度为115灭菌20min。接种前通常需要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出现,以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滤膜法是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的一个活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测定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弄清楚蛋白质提取和鉴萣的原理并能够合理分析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灭菌的方法和计数的原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压蒸汽灭菌的3个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