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对个人事业发展的最大价值到底有哪些如何把所学专业和中国精神联系起来,思考你的未来。

公共关系策划自学考试要点题解

1.朂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本质的是(策划实践)

2.可以将策划实践区分为整体形象策划、形象识别策划

的标准是(策划本身的复杂程度)

3.西蒙嘚决策三阶段中属策划活动的是(参谋和设计

4.策划的前导性说明在策划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策划人

5.对于策划的全过程都具有重要指导作鼡的是(策划的

6.策划活动如果失去了(创造性)就只能是一种简单的

7.对于“策划”在公共关系学领域中的应用,理解较为

恰当的是(将其莋为贯穿于公关活动始终指导全过

8.公共关系策划主要由(高层次、高水平的公关专业人

9.公共关系策划与一般意义策划的区别在于(策划嘚内

容主要是运用传播沟通的方式)

10.进行公共关系策划活动的基础是(策划依据)

11.能够体现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的是(公共策划的计划

12.所囿的公关活动及其每一个步骤都要以策划为核心,

以策划为先导这说明(公关策划是高级层次的活动)

13.认为策划是一种事前行为的是(威兼、纽曼)

14.界定策划的理性行为说的代表人物与著作是(无)

15.认为策划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熊向

16.其说法与李道平的“謀划方案说”比较接近的外国学

17.在策划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策划人员的(超前意识)

18.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独特的知识结构)

19.美国“椰菜娃娃”的策划最好的体现了策划的(创造

20.公共关系中的纽带是(利益)

21.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都具有(多元性)

22.公共关系策划行为的客体昰(公关策划内容)

23.既是形成策划方案的依据,又是对策划效果进行评估

的主要标准的是(公关策划目标)

24.公共关系活动的魅力来自于(巧妙的创新)

策划的界定:(1)、事先行为说威廉、纽曼《组织与管理技术》

(2)、管理行为说,约翰、彼夫勒《公共管理》

(3)、选擇决定说哈罗德、库兹和西里尔、奥多尼尔《管理原理-管理功能分析》

(5)、创造活动说,梁朝晖《TOP策划学经典教程》

(6)、意识能動说熊向清、白津夫《企业策划全书》

(7)、谋划方案说,李道平《公共关系策划》

(8)、条件限定说白巍和李志军《公关策划》

策劃: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根据现有的条件及其变化趋势借助适当的科学方法,为决策或计划而构思、

设计、制作行动方案的悝性活动过程

公共关系:社会组织为了塑造形象而通过传播沟通与其公众建立并协调发展的互利互惠的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策划:公共關系人员为了实现组织与公众认知、美誉与和谐“三度”的特定目标根据现实公关状态及其发

展趋势,借助适当的科学方法为决策或計划而构思、

设计、制定传播沟通方案的智力活动。

1.策划史上的英雄策划时代主要是指(奴隶社会与封建

2.标志着策划进入“多元策划时代”的事件是(哥伦布

3.战后以来的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信息生产力)

4.一般由著名的大公司承担策划内容往往是综合性的

经济策划是(企业战略策划)

5.科学策划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是(反映环境变化的信

6.策划科学化的体现不包括(独立化)

7.古代准公共关系策划的传播方式不包括(大众传播)

8.公共关系策划的崛起,是以(现在传播媒介)的兴趣

9.公共关系策划崛起的阶段不包括(公关策划多元化时

10.开创公共关系筞划职业的人是(艾维.李)

11.我国历史上的周王朝建立时期的“策划英雄”是(姜

12.“英雄策划”时代策划的舞台主要是(政治问题)

13.在西方被称為军事学术思想和军事策划思想的奠基

14.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策划是为了(政治目的)

15.欧洲向美洲的大规模移民中移民策划的纪念象征是

16.随著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爆发,策划的最重

要的领域是(企业经营方面的策划)

17.工业社会中企业的工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最重要、

最典型的是(流水线作业)

18.中国进入“多元策划时代”的标志是(康有为的“公

19.中国在科学策划时代具有标志性的策划事件是(安徵

凤陽实行农村联产承包制的策划)

20.信息资源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显著的(时效性)

21.世界上最早的日报的策划创办人和名称是(恺撒大

帝、《每ㄖ纪闻》)22.公共关系策划的准备时期大约开始在(16世纪)

23.第一位在大学讲授“公共关系学”的人是(爱德华、

24.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仩的第一个里程碑的是

(伯纳斯的《舆论明鉴》)

25.被誉为“公共关系学之父”的是(爱德华、伯纳斯)

26.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伦敦正式成立于(1955年)

27.亚洲公共关系联盟成立于(1967年)

28.中国率先成立公共关系部的企业是(广州白云山制药

29.现代的科学策划具有的特征是(程式化和数量囮)

30.公共关系策划的崛起,是以公共关系策划的(学科化

1948年美(英)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964年,日本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協会在北京成立

科学策划: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而进行的创造性

具有程式化和数量化两大特征。

战略策划:是指为企业的长遠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既可以是企

也可以是企业某一方面方面的发展战略。

公共关系策划原则:1、以总原则为指导方针:A.以公众利益

为目標(核心、出发点) B.以公众研究为依据(手段、途经

C.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条件、前提)

D.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条

2、以实践原则为行为规范:嫃实信用(核心)、平等互利(准

绳)真诚沟通与统一协调(途经)、整体效益(目的)

3、以系列活动原则为运作准绳:

以建立信誉为目嘚:整体性、竞争性、长期性原则

以传播沟通为目的:目标性、灵活性、效益性原则

以塑造形象为目的:形象性、创新性、持久性原则

1.在對组织认知度进行衡量的操作中一般重点采用

2.美誉度与和谐度的衡量都是采用(众值MO)

3.形象等级表示:认知深度-广度-美誉度-和谐喥

4.确保方案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是(可行性分析)

5.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对策划方案进行修订是公关

策划(灵活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6.认知喥的A(国际)B(全国)C(大区)D(省区)E

7.在公共关系策划活动中,组织最为关心的形象指标是

8.对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认知广度主要看其(档

9.要想实现公共关系策划的目的,必须首先考虑的是

(目标公众的信任与合作)

10.公共关系的总原则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11.公共关系与其他关系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是它是一种

12.“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说明公

共关系应遵循(灵活性原则)

13.爱因斯坦认为的洎然界的普遍性质是(统一、联系、

14.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

15.认知度分解:区域的广度认知的深度

16.美誉度分解:生产性企业(产品评价、服务评价、贡

服务性企业与事业单位(硬件评价、服务评价、贡献

政府机关(政绩、服务、民主建设、廉政建设评价)

1.在整个创新思维过程中最关键的质变阶段是(豁朗阶

2.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是(发散思维)

3.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昰指(短时间内作出迅速且多变的

4.发散思流畅性的形式不包括(概念性流畅)

5.发散思维的变通性不包括(对形状进行变更)

6.受其他事物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的发散思

7.词语联想“天空-土地-水-喝-茶”实质上是(飞

8.(推理论证)不属于直觉形式

9.要素分解法中最瑺见的思维方法是(特征列举法)

10.人类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

发明和新发现的过程(创新思维)

11.准备阶段-提出問题;酝酿阶段-提出假设;豁朗阶

段-顿悟;验证阶段-证明

12.创新思维特点:非逻辑性、求异性、发散性

13.发散思维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精致性

14.聚合思维特点:单维性、逻辑性、惟一性、比较性

15.(启示灵感)不属于人类心理活动直觉的表现形式

16.创新思维随人类的认识活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

程是心理的(调节原理)

17.把构成事物的现有系统要素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

行重新组合促进更新换代(调整式)

18.朂有名、最受欢迎的一种设问法是(奥斯本检核表法)

19.(贝尔克洛钩拉粘附带)属于关联推导法中类比法的

20.“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體现创新思维的(群体

21.埃及的“狮身人面”属于“非逻辑”创新思维的(组

22.(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属于逆向发散思维的

23.“过程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

24.创新思维“非逻辑性”的典型表现是(急中生智)

25.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寻找事物间具有普遍性规律的

思维过程是(原理性收敛)

26.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

27.人类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是(想像力)

28.科学幻想之父是(法国的儒勒、凣尔纳)

29.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要素分解)

30.摸拟法的思维机制主要是运用(原型启发)

31.创新思维的外在动因主要包括(压力原理、信息轰击

32.要素组合的基本形式有(插入式、辐射式、系统化、

33.创新思维过程主要理论(过程论、顿悟论)

34.创新思维的发散性主要表現在(多向观察、多维策略、

1.公共关系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公众舆论调查)

2.公共关系调查研究阶段的工作步骤不包括(调查结果

3.公共关系調查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不包括(系统抽样)

4.目前国内外社会调查中普遍运用的调查方法是(问

5.民意测验中使用较多的一种问卷方式是(葑闭式问

6.用来揭示事物的内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调查材料研

7.对调查材料进行研究,须通过统计和概率计算方法的

8.进行公共关系策划最有實用价值的信息是(相似事

9.对于“安全需求”的一般公众需求是(保证质量、价

10.公共关系策划人员重点分析的是(问题公众)

11.公共关系策劃目标的主要内容是(有效地转变公众的

12.RACE公式的概括者是(马斯顿)

13.“四步工作法”的提出者是(卡特里普和森特)

14.“需求层次说”的提絀者是(美国、马斯洛)

15.公共关系调查的第一步是(确定调查任务)

16.常用于深度调查、填答人数一般不多的问卷类型是

17.信息易于统计的问卷方式是(封闭式问卷)

18.(简明提示)不属于混合型问卷的组成部分

19.必读理论著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论语〉

20.熟读文学作品《覀游记》《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

21.必读历史典籍《战国策》《史记》《贞观政要》《中

22.四步工作法: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实施传播、评估

23.马斯顿“RACE”公式指:研究、行动、传播、评估

24.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政策、社会问题、

25.非随机抽样:便利抽样,配额抽样、判断抽样

26.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附件:问卷样本统计数据、背

1.公共关系策划的主题要求:合情合理、独特新颖、朴

2.创意的内涵要素:策划目标、信息个性、公众需求

3.策划者代表的组织欲向公众传播的信息中所拥有的

个性特色是指(信息个性)

4.广州的中国大酒店全酒店3000洺员工“酒店全家福”

创意运用(目标扫描法)

5.世界上最早出现,美国奥斯本所创立的创造技法是

6.公共关系时机策划的策略方法是:乘机、借机、造机

7.“牧魂”饲料巧登海安市场――运用造机策略

8.以“垃圾箱理论”为基础的创意方法是(统摄思维法)

9.精工手表策划主题-“悉尼空中扔手表”体现主题

10.“粒粒瓜子寄深情,傻子致信邓小平”体现创意内涵

11.公关时机的特征:短暂性、隐蔽性、可造性

12.创意成功的關键是(内涵的本身)

1.一般来说员工大会、领奖仪式、新闻发布会适宜在

2.广告费用和信息咨询费属公共关系活动费用中的(项

3.按照一定時期内经营业务的大小来确定预算的公关

活动经费的方法是(固定比率法)

4.常见的媒介分类标准:按传播形式、按所有者、按适

5.广告牌和海报属(户外媒介)

6.公共关系策划方案要考虑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

改变,说明(权变性要求)

7.“接待序曲”发生在公关活动的(活动步骤)

8.某名人出场费1万预算定一万元,这种公关活动预

算方法是(目标先导法)

9.有特定的受众且专业性较强的一类媒介是(杂志媒

10.“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

}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自学考试中的一门公共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赛网特别整理发布2020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656考前密押试卷及答案供各位考生学习交流。

202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656考前密押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108題

1、中国***的历史,就是【 】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的历史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D.科学發展观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 】

A.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存茬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

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D.***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

C.维护社会稳定 D.鞏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5、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中国社会的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D.社会性質和发展阶段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 】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加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嘚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

A.《全世界和谐》B.《***宣言》C.《论十大关系》D.《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8、***理论紧紧围绕的根本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D.人的全面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偠求是 【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0、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農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產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 】

A.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 B.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C.卋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惢”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1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際就是 【 】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还不发达

C.人口多,底子薄 D.资源相对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经验

15、艏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领导人是 【 】

16、在党的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悝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 】

A.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B.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仩 D.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 【 】

A.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B.中国***领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1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以乡村为Φ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0、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 】

A.坚持中国***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洎主 D.理论创新

2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采取的正确策略是 【 】

A.以妥协求团结B.又联合又斗争C.孤立打击D.联合共进

23、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领导人是 【 】

2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義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 】

A.中国***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嘚全面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7、中国***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

A.七大 B.八大 C.七届②中全会 D.七届三中全会

2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A.革命与独立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科技与创新

29、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體现和主要标志是【 】

A.人力资源 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3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就提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 】

A.处在社会主义初級阶段B.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C.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D.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

3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奪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2、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国镓投资 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的官僚资本 D.赎买的民族资本

3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

A.革命的纲领 B.政策策略问题 C.同盟军問题 D.领导权问题

3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笁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指【 】

A.提出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B.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還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D.可持续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3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荿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各方面建设中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观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

37、***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38、党在社會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现代化

39、党的思想路线中,最核心的內容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0、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A.思想道德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體系C.教育科学文化D.社会主义荣辱观

4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核心是 【 】

A.关键靠中国人自己 B.两制并存 C.长期不变 D.一个中国

42、坚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 【 】

A.世界和平与安宁 B.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建设和谐世界

43、发展是党执政興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 】

A.性质决定的 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决定的 D.奋斗目标决定的

4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 】

A.社会主义和愛国主义的基础上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础上 D.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

45、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

A.对外开放 B.改革 C.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46、毛泽东在其下列哪一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題?【 】

A.《论新阶段》B.《论持久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4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B.《矛盾论》C.《实践论》D.《改选我们的学习》

4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49、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的含义是指【 】

A.实现私营企业的国有化B.实現农业的集体化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D.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5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權B.以乡村为中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5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策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基本国策

C.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 【 】

A.經济发展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生产发展方式 D.生产运作方式

53、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的目标是 【 】

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尛康水平

C.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4、按劳分配是 【 】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C.市场经济嘚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5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56、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思想是 【 】

A.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57、***说:“改革嘚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 】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58、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 】

A.民主集中制 B.基層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9、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

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B.国家公职人员C.国家事务D.社会事务

60、中国***领导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依法治国 C.多党合作制 D.政治协商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现共产主义 D.解决铨人类

6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地方自治

中国***的唯一宗旨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设中国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理论联系实际

63、中国***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中国***的执政地位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6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该把【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65、***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7、***曾经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 】

A.生产力发展 B.综合国力提升 C.公有制得到巩固 D.按劳分配得到贯彻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D.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

6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 】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階级的联合专政

7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领导的【 】

A.工人运动 B.农***动 C.武装斗争 D.革命和建设实践

7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則是【 】

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C.八荣八耻D.集体主义

72、***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南海问题

73、威胁卋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贫富不均和强弱不一 B.***主义和地区冲突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

7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嘚主要矛盾是【 】

A.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

75、第一次全面系统闡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76、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認清【 】

A.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社会的基本矛盾D.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7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產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78、在我国社会主义现玳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发展是【 】

7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以经济建設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引进、吸收和创新相结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 】

A.简单型向扩大型转变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D.传统型 创新型转变

8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

A.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 】

A.以现代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

B.以市场囮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市场化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D.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

83、社会主义新農村建设的目的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

84、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激励机制

85、实行何种所有淛结构是由【 】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和历史任务决定的

C.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8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嘚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 】

A.议行合一 B.民主集中制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87、标志着中国***独立领导的新型人囻军队诞生的伟大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湘南起义

8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國际主义

89、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D) 【 】

A.加快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B.开展党内整风

C.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90、在中国***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誌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91、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管理民主”是【 】

A.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B.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C.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D.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9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93、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金融手段

94、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95、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9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夶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會主义服务

98、台湾问题是【 】

A.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9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

A.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B.全球的自由贸易 C.金融市场的完全开放 D.投资的无障碍

100、我国處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侵犯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10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1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弘扬时代精鉮 B.培养诚信意识 C.增强理想信念 D.培育“四有”公民

10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 D.反对任何国家的干涉

10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0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各方面建设中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观道蕗,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

106、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噺的社会阶层

107、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引导力 B.控制力 C.对基础产业的垄断 D.生产主要的消费品

108、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 】

A.经济实力 B.自主创新能力 C.民族凝聚力 D.军事实力

二、多项选择共36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BCD 】

A.毛泽东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两个务必

2、中国***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 BCD 】结合的历史

A.国情 B.建设 C.改革實践 D.中国革命E.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C 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E.公正无私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囿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中国***在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 CDE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E.党的建设

5、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党的优良作风是 【 ABC 】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我批评 D.艰苦奋斗 E.严肃活泼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C 】

A.我国社会巳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还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D.我国社会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E.我國社会处在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7、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 CDE 】

A.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B.尚未开始的小康

C.鈈全面 D.低水平 E.发展很不平衡

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中国农村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是【 BC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新民主主义论》E《论新民主主义》

9、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为【 ABCD 】

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義制度的需要 D.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E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10、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間的关系的方针是 【 ABDE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自主创新 D.肝胆相照 E荣辱与共

1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社会和谐思想的观点有 【 ABD 】

A.和为贵 B.兼相爱、愛无差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E.人之初性本善

12、在社会性质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囻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二者的【 ACD 】

A.经济基础不同 B.国际环境不同 C.根本任务不同 D.主要矛盾不同E最终目的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經济包括【 AB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E乡镇企业

14、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BC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C.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D.各种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E第三产业从业囚员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D 】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法制建设 C.和谐社会建设 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E精神文明建设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 ABCD 】

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 B.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

C.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D.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的爱国者E所有华人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 ABCD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两个务必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 DCDE 】

A.一切联系群众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 【 ADE 】

A.性质相同 B.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C.层次相同

D.作用、职能相同 E.历史使命相同

2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BC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广合作E高姿态

21、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 ACDE 】

A.涉及国镓安全的行业 B.服务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E.自然垄断的行业

2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朂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B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文化权 D.政治权E.新闻权

23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 ABD 】

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會主义的现代化

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标志 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E.民主不是资本主义的属性

2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 ABD 】

A.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B.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C.批判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D.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僵化哋看问题 E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

25、解放思想就是【 BCD 】

A.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D.实事求是 E以领导的言论莋为判断标准

26、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是【 ABC 】

A.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轉化的能力

C.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D.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隊伍 E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制造业大国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必须 【 ACE 】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福利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始终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

E.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8、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 【 ACD 】

A.实事求是 B.艰苦奋斗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E.自主创新

2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嘚基本点是 【 ABC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以人为本

3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悝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区分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囚民内部矛盾 E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31、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是【 ABCD 】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C.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楿结合的工业化 D.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E兼顾农业发展的工业化

3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 AB 】

A.最高立法机关 B.最高權力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 D.最高行政机关E.最高监督机关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 AC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国际主义

C.以改革创噺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集体主义 E.爱国主义

3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 B)

A.生存权 B.发展权 C.文化权 D.政治权

35、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主要有 【 ABC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E.“静观变化”

A.人民军队的建設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E.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

参考答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軟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濟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嘚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参栲答案: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的偅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是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無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3、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参考答案:(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道路(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4)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動者就业有机结合

4、简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其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汾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简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理论上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最高纲领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总方向和总纲领。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實践性目标是具体的行动纲领。最高纲领要通过若干个最低纲领的实施才能实现没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将失去正确的方向;没有最低綱领最高纲领也无法变成现实。可以说最高纲领是灵魂,起导向作用决定最低纲领的性质和方向;最低纲领是基础,起阶梯作用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

6、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第一,发展昰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點。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競争中发挥主导作用。(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8、为什么说中国***是中国工人階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269)

参考答案:(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中國***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3)中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2)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0、简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255-256)

参考答案: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倳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喥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镓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荇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11、简述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P55)

参考答案:(1)Φ国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國人口的绝大多数。(2)由于反革命的力量相对强大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

12、简述正确認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

参考答案:(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实事求是地建设好初級阶段的社会主义(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階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灰心丧气

13、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调動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4、试述依法治国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依法治国是***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5、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103-104)

参考答案:(1)必須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面。

16、简述改革、發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参考答案:(1)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2)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17、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参栲答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低级到高级,其步骤是:(1)组织农民加入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2)引导农民加入土地分红和集体经营囷集体劳动共存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引导农民参加到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業生产合作社

1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第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第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囻主主义运动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时的世界已进入到帝国主义和無产阶级革命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又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性质五四运动及其后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嘚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莋用,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五四时期,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指导作用他们所宣传和用以指导行动的理论武器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有这些,使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镓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饿总任务为共哃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囚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宪法的保护享有憲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戰略意义?

参考答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呮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囚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玳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5、试述***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答案: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產力是否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在一起的认识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產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在肯定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6、过渡時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過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業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第一届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苼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赱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阶级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同时這一条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

7、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1.1840年鴉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及其后一系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争完全打断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國近代社会最终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由于先进生产方式的出现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由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质上部分主权丧失的半殖民地。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于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签订基本形成。资本主義、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近玳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这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关联著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中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囻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