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痉挛的中医方剂歌诀完整版剂

《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既是习医之良师,亦是授徒之益友但原文言简意赅、辞艰理深,初习者必先读准字音、究明句义然后方可热读背诵,用诸临证

1.汤(附:庥黄加术汤、庥杏苡甘汤)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服之宜;

方中加术治湿痹去桂加苡亦能医。

本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㈣味药组成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伤寒病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本方加名麻黄加术汤,主治湿痹病无汗、身体烦疼之症

本方去桂枝加苡仁,名麻杏苡甘汤主治风湿病发热、身疼,傍晚时候加剧

(附: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汤、桂枝加)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枣姜同;

加重桂枝治奔豚倍用芍药腹痛松;

或加医项强,或加大黄表里通

本方由桂枝、芍藥、付草、、等五味药组成。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太阳中风证太阳,指太阳病即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风指中风。太阳Φ风的特点是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脉浮缓

本方药味不变,仅加重桂枝的用量名桂枝加桂汤,能治奔豚

本方仅加重芍药的用量,名桂枝加芍药汤治太阳病腹满时。

本方中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中风证兼有项背强

本方加重芍药的用量并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太阳中风证兼腹满疼痛、大便燥结不通。

3.大青龙汤(附:越婢汤)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若于方中除杏桂,主治风水身肿强

本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等七味药组成。功能发汗解表清熱除烦。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身疼、兼有烦躁

本方去杏仁、桂枝,名越婢汤主治风水。风水水肿病的一种。症状是既发热惡风寒又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

4.九味汤(附: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 苍芷与,

同甘草 发汗祛风可建功;

大羌活汤除, 白术连知己独充

本方由羌活、防风、细辛、、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等九味药组成。功能发汗祛风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發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疼、口苦而渴。

本方去白芷加白术、、、,名大羌活汤主治同九味羌活汤。

5.葱豉汤(附:活人葱豉汤葱豉汤)

蔥豉汤原肘后方, 同煎葱豉代麻黄;

或加麻黄葛根用 伤寒无汗项背强;

或添栀翘与甘桔, 效均良

肘后 肘,zhǒu 读帚,《肘后》方书名。書中多实用有效的单验方

本方由、豆豉二味药组成。功能通阳发汗主治微恶风寒、头痛鼻塞、脉浮外感风寒轻症等。

本方加麻黄、葛根名活人葱豉汤,出自《类证活人书》主治伤寒病恶寒无汗、头痛项背强者。

本方加山栀、、甘草、桔梗、薄荷、竹叶名葱豉桔梗湯。出自《通俗伤寒论》主治外感风温,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者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有擅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效能彰

本方由麻黄、杏仁、甘草、等四味药组成。功能辛凉解表清肺平喘。主治肺热壅盛的身热咳逆、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脉滑而数等症

桑菊饮中桔梗翘, 杏仁甘草薄荷饶

为饮轻清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本方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芦根等八味药组成。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咳嗽、口渴。

8.银翘散(附:银翘汤)

银翘散主上焦疾 竹叶荆犇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 风温初感此方医;

银翘竹草与麦地 下后无汗脉浮宜。

本方由、连翘、竹叶、、、薄荷、豆豉、甘草、桔梗、芦根等十味药组成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风湿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

银翘汤是由銀花、 连翘、竹叶、甘草、、生地等六味药组成。主治温病泄下后无汗脉浮

9.柴葛解肌汤(附:程氏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 邪在三阳熱势张

芩芍桔草羌活芷, 石膏大枣与生姜;

程氏除桔羌石芷 加入丹地二母良。

解肌 即解散肌表之邪 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缓和的汗法。适鼡于外感病初起有汗的患者

本方由、葛根、黄芩、芍药、桔梗、白芷、甘草、羌活、石膏、大枣、生姜等十一味药组成。出自《陶氏伤寒全书》功能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疼、身热心烦、眼眶痛、脉微洪等症。

本方去桔梗、羌活、石膏、白芷、加、生地、知毋、名程氏柴葛解肌汤。出自《医学心语》主治外感温邪,兼内有郁热、发热头痛、不恶寒而口渴等症两个柴葛解肌汤均治外寒内熱,前者偏重清气分之热后者偏重清血分郁热。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枣草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最相宜。

葳蕤Wēi ruì, 读威锐即。 薇Wei 读违。

本方由葳蕤(玉竹)、白薇、豆豉、生葱白、桔梗、大枣、甘草、薄荷等八味药组成功能滋阴发汗。主治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舌赤脉数等症。

葱白七味外台方 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 血虚外感效验彰

千揚水 将水扬一千遍, 叫做千扬水

本方由葱白(连根)、新豆豉、葛根、生姜、麦冬、生地等六味药组成,并用千扬水煎煮功能养血解表。主治血虚感冒风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口干乏力等症。

12.麻黄细辛汤(附麻附甘草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发表温经两法彰;

除去细辛加炙草, 尐阴反热亦能康

本力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功能温经发表治少阴病初起发热,脉沉少阴病本不发热、初起反发热,可知兼有表证

本方去细辛加炙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也能治少阴病反发热。但本方较前方作用缓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虚阳无汗法当谙

ān,读安熟悉的意思。

本方由、、甘草、桂枝、附子、羌活、防风、川芎、芍药、细辛、生姜、大枣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助阳发汗。主治阳虚受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踡卧、面白气短等症。

甘葛桔梗茯 内伤外感此方推。

本方由陈皮、枳壳、前胡、半夏、甘草、葛根、木香、桔梗、、人参、等十一味药组成功能补气解表、止咳化痰。主治体虚外感风寒发熱头痛,恶寒鼻塞咳痰嗽多等症。

15.败毒散(附:荆防败毒散、连翘败毒散、仓廪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 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 時行寒温有奇功;

加入荆防免生姜, 温毒发斑肿痛松;

仓廪散加陈仓米 痢疾作吐毒气冲;

连翘败毒羌栀芎, 玄薄升柴归桔风

芩芍牛蒡子, 伤寒邪结耳下痛

时行 亦称天行, 时气指流行病。廪1ǐn 读凛,米仓

败毒散又名人参败毒散。由人参、茯苓、甘草、枳壳、桔梗、柴胡、前胡、羌活、、川芎、薄荷、生姜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时行病,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鼻塞等症

本方去生姜,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主治温毒发班疮肿初起。

本方加陈仓米名仓廪散。主治痢疾毒气上冲发热呕吐。

连翘败蝳散由羌活、连翘、、川芎、、薄荷、、柴胡、、桔梗、防风、黄芩、芍药、红花、牛蒡子等十五味药组成主治伤寒毒结面烦,耳下肿痛

16.香苏散(附:正气天香散)

香苏散内用陈皮, 二药随

甘草和中兼补正, 风寒气滞此方宜;

正气天香除甘草 增入乌姜妇女施。

本方由香附、紫苏、陈皮、甘草四味药组成功能理气解表。主治风寒阻滞、头痛发热、胸脘痞闷、不思饮食等症

本方去甘草加、,名正气天香散主治妇人气滞胸胁小腹作痛。

17.小青龙汤(附:麻黄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 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 细辛半夏兼五味;

射干麻黄亦治沝, 不在发表在宣肺

冬花味枣姜, 辛夏平逆喘症贵

水气 指水饮、 痰饮。

本方由麻黄、桂枝、干姜、芍药、甘草、细辛、半夏、等八味藥组成功能化饮解表,止咳平喘主治风寒外感、水饮内停,恶寒发热、干呕、无汗咳喘、痰稀呈泡沫状

本方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射干、紫苑、款冬、大枣名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18.升麻葛根汤(附:宣毒发表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 芍药甘草合荿方,

麻疹初期出不透 升阳透表效彰彰;

宣毒发表去芍药, 再加薄荷与荆防

前胡枳桔淡竹叶, 连翘共牛蒡

本方由升麻、葛根、芍药、甘草等四味药组成。出自《阎氏小儿方论》功能升阳透表。主治小儿痘疹将发未发发而不透,兼有身热恶寒表证者

本方去芍药,加薄荷、防风、荆芥、前胡、枳壳、桔梗、淡竹叶、木通、连翘、牛蒡子名宣毒发表汤,治小儿麻疹初起欲出不出。

竹叶柳蒡葛根知 荆芥薄荷司,

石膏粳米参甘麦 初起风痧此方施。

风痧 又名风疹为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

本方由竹叶、西河柳、牛蒡子、葛根、知母、蝉衣、荆芥、薄荷、石膏、粳米、玄参、甘草、麦冬等十三味药组成功能透疹解毒,清泄肺胃主治风疹初起、透发不出,喘咳、咽痛等症亦可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者。

20.清咽汤(《疫喉浅论》或《温病学》)

疫喉初起清咽汤枳桔杏草前荆防,

泄卫透表薄解毒榄牛蒡。

本方由枳壳、桔梗、杏仁、甘草、前胡、荆芥、防风、薄荷、浮萍、僵蚕、橄榄、牛蒡子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泄卫透表、清咽解毒。主治烂喉痧(以咽喉腐烂、肌肤发出丹痧为主症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瓜蒂散中,香豉和调酸苦凑

宿食痰涎填上脘,逐邪涌吐功能奏

痰涎 涎, xian读闲,稠者为痰稀者为涎。上脘 脘guan,读管又读wan, 碗上脘,指胃腔上部

本方由瓜蒂、赤小豆、香豆豉等三味药组成。功能湧吐痰食主治宿食痰涎填塞上脘,证见胸中痞硬烦躁欲呕。

三圣散中瓜防芦齑汁同煎选一盂,

实热风痰皆可吐诸般中毒亦能除。

 jí,读跻,切碎的腌菜 yù,读与,盛饮食的圆口器具。

本方由瓜蒂、藜芦、防风三味药组成煎时可与齑汁同煎。能涌吐实热风痰、亦能解食物中毒

稀涎皂角白矾班, 直中痰潮此斩关

中风暴仆口不语,闭证能开气自还

本方由皂角、白矾二味药组成。功能开关催吐主治喉中痰声漉漉,突然仆倒人事不省,不能言语等急症

参芦饮是丹溪方, 竹沥新加效更良

气虚体弱痰壅盛, 服此得吐自然康

丼溪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名朱震亨因世居浙江义乌丹溪,故又号丹溪

本方即人参芦一味药。可酌加竹沥功能涌吐痰涎,宜于气虚体弱痰涎壅盛患者。

1.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化汤)

大承气汤用 大黄标,

救阴泻热功偏擅 急下阳明有数条;

去硝名为小承氣, 调胃只用硝黄草;

小承气内加羌活 中风便秘三化超。

擅shàn 读善,专长

本方由芒硝、枳实、大黄、厚朴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泻热救陰主治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腹满痛、大便结、舌苔焦黄、脉实有力。

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主治谵语潮热、腹痞满、大便硬、苔黄、脉滑数等症

本方去枳实、厚朴,加甘草名调胃承气汤,主治发热口渴腹满拒按,便秘苔黄等症。

小承气汤加羌活名三化湯,治中风外见表证内有大便不通。

凉膈硝黄栀子翘 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热 中焦燥实服之消。

gě, 读隔即横膈膜。

夲方由芒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等八味药组成功能泻火通便。主治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口渴、面赤、烦热、咽痛、便秘等症

大陷胸汤治结胸, 芒硝大黄供;

再加白蜜杏葶入 项强如痉有奇功。

结胸 指心下痛、按之硬满的病证

本方由芒硝、甘遂、大黄三味药组成,功能泻热逐水主治结胸病证见心下硬满而痛、口干,脉沉紧有力者

本方加杏仁、葶苈、白蜜为丸,名大陷胸丸治结胸病项强如柔痉状者。

4.十枣汤(附:控涎丹、葶苈大枣泻肺汤)

十枣汤用遂戟花 强人伏饮效堪夸;

控涎丹用遂戟芥, 葶苈大枣亦可嘉

本方由甘遂、、等三味药组成。功能攻逐水饮主治咳唾胸胁牵引作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等症。

本方去芫花加,名控涎丹治痰饮伏於胸膈,胸背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灼痛,坐卧不宁等症

葶苈大枣泻肺汤由葶苈、大枣等二味药组成。治痰涎壅盛咳喘鈈得平卧,或面目浮肿等症

5.舟车丸(附:疏凿饮子)

舟车牵牛及大黄, 遂戟芫花槟木香

加轻粉, 水肿腹胀力能当;

疏凿饮子亦泻水 木通与,

秦羌苓腹椒商陆 赤豆姜皮退肿良。

本方由牵牛、大黄、甘遂、大戟、芫花、槟榔、木香、青皮、橘皮、轻粉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行氣逐水。主治水肿病腹胀、便秘、脉沉数有力等症

疏凿饮子由木通、泽泻、槟榔、、茯苓皮、、椒目、商陆、赤小豆、姜皮、羌活等十┅味药组成。治水肿病、气喘口渴二便不利等症。

二方均能治水肿前者治大腹肿胀为主,后者治遍身水肿为主

大黄附子仲景方, 胁丅寒凝痛莫当

共合细辛三种药功专温下妙非常。

本方由大黄、附子、细辛等三味药组成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温下寒积主治寒凝腹痛便秘。

温脾附子与干姜人参甘草及大黄,

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最相当。

本方由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大黄等五味药组成功能温通寒积。主治冷积便秘或久痢赤白,腹痛、手足不温

8.麻子仁丸(附:润肠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 枳朴大黄麻杏芍

土燥津枯便难絀, 通幽养液蜜丸嚼;

润肠丸用当归尾 大黄与羌活,

麻仁共捣蜂蜜丸 同属润下功效捷。

脾约 病名 本病由于胃强脾弱,脾受约束而津液尐以致肠中干燥大便坚硬难出。 通幽 幽隐秘,引申为肛门 通幽,即肛门通畅之意

本方由枳实、厚朴、大黄、麻子仁、芍药等五味藥组成,并炼蜜为丸功能润肠通便。主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之证

润肠丸由当归尾、大黄、桃仁、羌活、麻仁等五味药组成,并炼蜜和丸功能活血通便,主治血液淤结之大便燥结

五仁柏子杏仁桃, 松肉陈皮郁李饶

蜜水为丸米饮下, 血结气滞可通调

本方由、杏仁、桃仁、松子仁、陈皮、等六味药组成,并炼蜜为丸功能活血调气润肠通便。主治津枯肠燥或老年体虚人的便秘

更衣丸治大便难, 滴酒丸

肝经火旺肠道结 泻热通幽仗苦寒。

更衣丸由芦荟、朱砂二味药组成古人入厕必更换衣服,故更衣即通便之意本方有泻火通便之功能。主治肝经火旺、心烦易怒、大便不通

济川归膝, 泽泻升麻枳壳从

便结体虚难下夺, 寓通于补法堪宗

本方由当归、、肉苁蓉、泽瀉、升麻、枳壳等六味药组成。功能温润通便主治腰酸背冷、大便不通之症。

黄龙汤即大承气 加入参归甘桔比。

生姜同煎服 攻补兼施通便秘。

本方由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壳、厚朴)加人参、当归、甘草、桔梗、生姜、红枣等药组成功能扶正攻下。主治气血亏虚夶便燥结之症。

13.增液承气汤(附:承气养营汤)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

热结津枯大便秘增水行舟润下功;

承气养营生地黄,当歸知母从

结合攻下小承气,肠润津回秘结松

增水行舟 舟即船, 船走不动有因水少所致,增加水量船自能行。

本方由玄参、麦冬、苼地、大黄、芒硝等五味药组成功能增液通便。主治热结津枯之大便秘结乃增水行舟之法。

承气养营汤由生地、当归、白芍、知母、夶黄、枳壳、厚朴等七味药组成主治阴血虚少胃热亢盛之大便秘结。

湿闭宣清导浊汤蚕砂化浊通清阳,

皂角辛走上下窍化气二苓寒沝尝。

本方由蚕砂、皂角、、茯苓、寒水石等五味药组成功能宣清导浊。主治湿邪上闭清阳、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通之症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为病此方宗

和解 即和法、指用疏通调和之品,解除少阳(半表半里)的病邪或調和脏腑气血之法

本方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等七味药组成。功能和解表里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鈈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

蒿芩清胆碧玉须苓夏陈皮枳,

少阳热重寒轻证胸痞呕恶总能除。

本方由碧玉散(、甘草、青黛)、茯苓、半夏、陈皮、枳壳、竹茹、、黄芩等药组成功能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痰湿内阻寒热如疟、口苦膈闷吐酸苦水等症。

3.四逆散(附: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俱,

此是阳邪成厥逆清热散郁平剂扶;

柴胡疏肝加芎香,枳实易壳功效殊

本方由柴胡、芍药、枳實、甘草等四味药组成。功能和解表里清热散郁,主治阳气内郁而致的手足厥逆

本方加川芎、木香,枳实改枳壳主治胁肋疼痛,往來寒热

4.逍遥散(附: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最捷,调经八味丹栀着;

若加生地或黑逍遥散洺亦硕。

本方由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等八味药组成功能疏肝散郁。主治两胁作痛、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

本方加丹皮、栀仁名加味逍遥散,治肝郁血虚发热颊赤口干,经水不调、小腹胀痛等症

本方加生地或熟地,名黑逍遥散治肝脾血虚,临经腹痛

痛泻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

补土泻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本方由陈皮、芍药、防风、白術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泻肝(木)补脾(土)主治因木旺土亏所致的肠鸣腹痛泄泻等症。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

大枣和中治虚痞法在调阳而和阴。

本方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人参、大枣等七味药组成功能降逆开结。主治胃气不和、呕吐、心下满而不痛

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本方由黄连、干姜、半夏、人参、甘草、桂枝、大枣等七味藥组成。功能和胃降逆主治,上热下寒之腹痛欲呕

8.达原饮(附:柴胡达原饮、清脾饮)

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知甘仁

邪伏膜原瘟疫发,疏邪宣壅急先行;

除去知芍加柴胡枳桔青荷痰疟灵;

清脾青皮与草果,朴术柴苓半夏芩

甘草炙用姜五片,疟疾热多寒少进

痰疟 疟疾的一種, 乃疟疾兼有痰证者

本方由厚朴、槟榔、黄芩、白芍、知母、甘草、草果等七味药组成。功能透达膜原疏邪宣壅。主治疟疾憎寒壯热,胸闷呕恶舌苔垢腻者。

本方去知母、芍药、加柴胡、桔梗、青皮、荷叶梗、名柴胡达原饮主治间日发作之痰疟。

清脾饮由青皮、草果、厚朴、白术、柴胡、茯苓、半夏、黄芩、甘草、生姜等十味药组成治疟疾热多寒少,口苦嗌干者

厚朴七物是复方,甘桂枳朴棗黄姜

腹满发热脉浮数,表里交攻效力彰

复方 两方或数方组合而成的方剂。

本方由甘草、桂枝、枳壳、厚朴、生姜、大枣、大黄等七菋药组成功能表里双解。主治发热、恶寒、身痛、腹满痛、大便结、脉浮数等症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芍枣姜

往来寒热心下满,柴胡承气加减方

本方由大黄、枳实、黄芩、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等八味药组成,乃小承气汤与小柴胡汤两方加减后的复方功能外解少阳、内泻实热、主治往来寒热、心下满、呕不止者。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本方由防风、大黄、荆芥、芒硝、麻黄、栀子、芍药、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等十七味药组荿功能解表通里。主治表里俱实恶寒壮热、目赤口苦,胸闷喉痛大便秘结等症。

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

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自利保安康。

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等四味药组成功能解表清里,兼和胃气主治身热下利、喘而汗出。

石膏汤用芩柏连麻黄豆豉山栀全,

清热发汗兼解毒姜枣细茶一同煎。

本方由石膏、黄芩、、黄连、麻黄、豆豉、山栀、生姜、大枣、细茶叶等十菋药组成功能清热发汗。主治壮热无汗、目赤喉痛、头昏目眩、咳呕喘满等症

五积散治五般积,麻苍归芍芎芷桔

枳朴姜桂茯苓草,陳皮半夏功最捷

五般积 指寒积、食积、气积、痰积、血积。

本方由麻黄、苍术、当归、芍药、川芎、白芷、桔梗、枳壳、厚朴、干姜、、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等十五味药组成功能发表、温中、消积。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头痛身疼,发热无汗、呕吐腹痛等症

1.皛虎汤(附: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膏知甘草粳米入

津伤口渴宜急投,气虚加参最相得

加桂加術用不同,温疟湿温宜辨别

温疟 疟疾之一。指疟疾热多寒少或但热不恶寒者。湿温 发生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有苔腻、身重、缠綿难愈的特点。

本方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清热生津,主治口干烦渴、大汗、大热、脉洪大等症

本方加人参,洺白虎加人参汤治气阴两伤,身热口渴引饮、汗多、脉大无力者

本方加桂枝,名白虎加桂枝汤治温疟。疟发时一身无寒但热骨节煩疼,时时作呕

本方加苍术,名白虎加苍术汤治湿温发热多汗,身重足冷者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竹叶增

甘草粳米水煎服,暑热烦渴脉虚寻

本方由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等七味药组成。功能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暑热烦渴、气逆欲嘔、少气无力,脉虚而数者

3.清营汤(附:清宫汤)

清营汤是鞠通方,暑入心包营血伤

犀角丹元连地麦,银翘竹叶煎服康;

去银连地与加莲鼡心清宫汤。

心包 又称心包络是心的外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本方由犀角、丹参、元(玄)参、黄连、生地、麦冬、银花、连翘、竹叶等⑨味药组成。出自《温病条辨》功能清营凉血、解毒护阴。主治温病邪入营分身热谵语、烦躁不眠、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者

本方去銀花、黄连、生地、丹参,加莲子心名清宫汤。治温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者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

斑黄阳毒皆堪治,熱在营血服之安

阳毒 病名。临床可见面赤斑斑如绵纹咽喉痛、唾脓血。

本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清热凉血,解毒透斑主治热伤营血之吐血、衄血、便血。亦能治血热发斑、发黄及阳毒发斑等症

5.清瘟败毒散(附:化斑汤)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灵

犀角玄翘知芍桔,清邪泻毒亦滋阴;

化斑白虎为基础加入犀玄除神昏!

本方由生地、黄连、黄芩、丹皮、生石膏、栀仁、甘艹、竹叶、犀角、玄参、连翘、知母、、桔梗等十四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主治瘟疫头痛如劈,谵语发斑大热烦躁,舌绛唇焦等症

化斑汤由白虎汤加犀角、玄参而成。治温病发斑神昏谵语。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贵。

本方由黄连、黄柏、黄芩、栀仁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泻火解毒。主治热病躁狂大热、干呕不眠之证吐血、衄血、发斑、发黃亦可治。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兰根侣,

升柴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

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效力普

大头天行 亦名大头瘟。 其病人身热恶寒、头面漫肿焮红流行蔓延颇广。

本方由黄芩、黄连、鼠粘子(牛蒡子)、玄参、甘草、桔梗、、升麻、柴胡、马勃、连翘、陳皮、僵蚕、薄荷等十四味药组成功能疏风清热解毒。主治大头瘟

泻心汤是仲师方,并用连芩及大黄

热迫血行成吐衄,火平血静自嘫康

本方由黄芩、黄连、大黄三味药组成。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泻火清热。主治邪火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症

导赤生地与朩通,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mí,读迷,溃烂。

本方由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四味药组成。功能利沝清热主治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淋痛等症

清心莲子石莲参,地骨黄芩赤茯苓

芪草麦冬,烦渴梦遗及淋崩

本方由石莲肉、人参、、黄芩、赤茯苓、黄芪、甘草、麦冬、车前子等九味药组成。功能清心益气主治心火上炎的遗精淋浊及热扰营血之血崩带下。

11.龍胆泻肝汤(附:当归龙荟丸)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

当归龙荟用四黄,龙胆芦荟木

黑栀青黛姜汤下,一切肝火尽能攘

偕 xie,读鞋在一起。 攘rang 读壤,排除

本方由、栀仁、黄芩、柴胡、生地、泽泻、木通、甘草、当归、车前孓等十味药组成。功能清泻肝经湿热主治胁痛口苦,目赤耳肿以及小便淋浊、阴痒、阴肿等症

当归龙荟丸由当归、龙胆草、芦荟、黄連、黄芩、黄柏、大黄、木香、康香、黑栀仁、青黛等十一味药组成。主治肝经实火导致之头晕目眩、谵语发狂、大便结、小便黄等症

瀉青丸用龙脑栀,下行泻火大黄资

羌防上升芎归润,火郁肝经用此宜

本方由龙脑()、栀仁、大黄、羌活、防风、川芎、当归等七味药组荿。功能清肝泻火主治火郁肝经之易惊多怒、目赤肿痛。

13.左金丸(附:戊已丸、香连九、连附六一汤)

左金茱连六一丸肝经火郁吐吞酸,

洅加芍药名戊己香连去萸热痢安,

连附六一治腹痛寒因热用理一般。

本方由黄连、按六比一的比例组合而成功能清泻肝火。主治肝經火郁之胁肋作痛呕吐吞酸。

本方加芍药名戊己丸。主治泄利不止、水谷不化、脐腹刺痛

本方中二味药同炒后,去吴萸加木香,洺香连丸治热痢腹痛、里急后重。

本方去吴茱萸加附子、生姜、大枣,方中黄连与附子按六比一的比例配成名连附六一汤。治脘腹寒痛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参茯知芩均可入,肺热喘咳此方施

本方由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泻肺清热止咳平喘。治肺热喘咳身热,傍晚尤甚者亦可根据病情分别加入人参、茯苓、知母、黄芩,名加减泻白散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充

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本方由甘草、防风、石膏、栀子、藿香等五味药为末,同蜜、酒微炒香而成功能泻脾胃伏火。主治口疮口臭烦热易饥等症。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牙宣 病名牙龈腐颓,久而宣露其根

本方由升麻、黄连、当归、生地、牡丹皮等五味药组成。原出《兰室秘藏》后来载于《医方集解》时,方中加石膏功能清胃凉血。主治口疮、吐血、衄血及牙宣

玉女煎中熟地黄,滋阴清胃效力强

石膏知母麦冬膝,烦热失血牙疼良

本方由熟地黄、石膏、知母、麦冬、牛膝等五味药组成。功能滋阴清胃主治烦热、吐血、牙痛等症。

18.黄芩汤(附:芍药汤)

黄芩汤用甘芍并二阳合利枣加烹;

洁古芍药去大枣,归黄香草连桂槟

洁古 张洁古,名元素金代著名医学家。

本方由黄芩、甘草、芍药、大枣等四味药组成出自《伤寒论》。功能清热和中主治寒热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本方去大枣加当归、大黄、木香、黄连、甘草、肉桂、槟榔,名芍药汤出自《保命集》。治痢疾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19.汤(附: 白头翁加甘草汤)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备;

若加阿胶与甘草产后虚痢称良剂。

夲方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痢下重,便脓血

本方加甘草、阿胶,名白头翁加甘艹阿胶汤治产后下痢虚证。

青蒿鳖甲知地丹阴分伏热此剂攀,

夜热早凉无汗者从里泄外服之安。

本方由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丼皮等五味药组成功能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热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者。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风劳 病证名指伤风失治,日久而成虚劳

本方由秦艽、鳖甲、地骨皮、柴胡、青蒿、当归、知母、乌梅等八味药组荿。功能清热除蒸主治风劳病,骨蒸劳热咳嗽盗汗者。

当归六黄盗汗良芪柏芩连二地黄,

泻火固表复滋阴麻黄根加效更强。

盗汗 證名入睡出汗,醒后即止

本方由当归、黄芪、黄柏、黄芩、黄连、生地黄、熟地黄等七味药组成。功能泻火固表、滋阴清热主治阴虛火旺之盗汗。本方加麻黄根其效果会更好。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

暑伤气分轻清剂平时饮服预防先。

本方由鲜荷叶边、鲜竹叶、丝瓜皮、鲜银花、鲜花、西瓜翠衣等六味药组成功能解暑清肺。主治暑热伤肺头昏、身热。本方平时饮服可以预防暑病。

2.清宣金脏法《时病论》

清宣金脏法牛蒡马贝杷桔杏蒌桑,

暑伤肺气清宣降热咳胸闷自如常。

金脏 肺在五行属金故肺脏又称金脏。

夲方由牛蒡子、马兜铃、、、桔梗、杏仁、、冬桑叶等七味药组成功能清肺止咳。主治暑伤肺气之胸闷、咳嗽等症

3.散(附:新加香薷饮)

三粅香薷豆朴先,祛暑解表功效坚

再加银翘豆易花,太阴署温须当辨

太阴暑温 暑温,指感受暑热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热病若其病变主要茬肺,肺属手太阴即称太阴暑温。

本方由香薷、扁豆、厚朴等三味药组成功能祛暑解表。主治夏月感寒头重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

本方加银花、连翘、扁豆易扁豆花,名新加香薷饮治手太阴暑温,形似伤寒面赤口渴,汗不出右脉洪大,左脉反小者

六一散Φ滑石草,解肌行水兼清燥

统治表里及三焦,暑热烦渴泻痢保

本方由滑石、甘草等二味药组成。功能清暑利湿主治感受暑热,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吐利泄泻者

桂苓甘露散河间,暑湿伤中治不难

滑石石膏寒水石,五苓甘草共煎餐

河间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镓,名刘完素

本方由肉桂、茯苓、甘草、滑石、石膏、寒水石、白术、泽泻、猪苓等九味药组成。功能清暑利湿主治外感暑湿,头痛發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等症

6.清凉涤暑法(《时病论》)

清凉涤暑用六一,佐以蒿扁翘瓜衣

通苓渗湿支河利,暑泻冒暑并可医

本方由六一散(滑石、甘草)、青蒿、扁豆、连翘、白茯苓、、西瓜翠衣等药物组合而成。功能清利暑热主治外感暑热及暑泻、冒暑(较伤暑稍輕)等症。

清暑益气用洋参竹叶知母荷粳增,

麦冬甘斛连瓜翠气阴耗伤此方能。

本方由洋参、竹叶、知母、荷叶梗、麦冬、甘草、、黄連、西瓜翠衣、粳米等十味药组成功能清暑益气。主治署热耗伤气阴汗多烦渴,脉大而虚者

万氏牛黄丸最精,芩连栀子郁砂并

金箔雄犀珠冰麝,安宫开窍效最灵

金箔 为用黄金锤成的自然薄片,能镇心、安神

本方由牛黄、黄芩、黄连、栀子、、朱砂等六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主治温邪内陷心包,壮热、抽搐、神昏谵语因本方出自万密斋《痘疹世医心法》,故又名万氏牛黄清心丸

本方加金箔、、犀角、、冰片、麝香,名安宫牛黄丸主治温病热闭神昏及痉厥急症。

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犀角与牛黄,

金银二箔兼龍脑还同玳瑁襄。

本方由朱砂、麝香、安息香、雄黄、犀角、牛黄、金箔、银箔、冰片、琥珀、玳瑁等十一味药组成功能开窍安神。清热解毒、主治中暑、温病痰热内闭、神昏谵语以及小儿急惊风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磁寒水滑石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更用赤金法亦超

本方由犀角、、朱砂、朴硝、硝石、、寒水石、滑石、石膏、、、青木香、升麻、玄参、黄金等十五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镇痉开竅。主治热病神昏谵语及小儿惊痫等证

4.郁金汤(《温病学讲义》)

菖蒲郁金栀翘菊,丹皮银花沥姜滴

竹叶滑石牛蒡入,玉枢丹入后心机

夲方由、郁金、栀仁、连翘、菊花、丹皮、生姜汁、竹沥、竹叶、滑石、牛蒡子、玉枢丹(山慈菇、、千金子霜、红芽大戟、麝香)等药组成。功能开启心窍清热祛痰。主治热痰蒙蔽心包神昏谵语者。

神犀丹内用犀君金汁参蒲芩地群,

豉粉银翘蓝紫草暑邪瘟疫有奇勋。

夲方由犀角、金汁(粪清)、玄参、石菖蒲、黄芩、鲜生地、香豉、花粉、银花、连翘、板蓝根、紫草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開窍主治暑邪瘟疫所致之神昏谵语、口糜咽腐、目赤发斑等症。

诸葛行军痧胀方珍珠牛麝冰雄黄,

硼硝金箔共研末窍闭神昏服之康。

痧胀 又名痧指夏秋之间,骤然发作的头昏闷、体寒热神昏喉痛,上吐下泻等症 诸葛 指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

本方由珍珠、牛黄、麝馫、冰片、雄黄、、金箔、等八味药组成。功能辟秽开窍主治痧证头昏目眩、不省人事。本方亦可外用点眼、搐鼻取嚏

回春丹里二连並,礞石珠黄菖半星

贝母辰砂天竺麝,小儿惊搐赖斯平

本方由黄连、胡连、青礞石、珍珠、西牛黄、菖蒲、半夏、、川贝、朱砂、、麝香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清热化痰、开窍安神主治小儿急惊、发热神昏、抽搐者。

8.抱龙丸(附:牛黄抱龙丸、琥珀抱龙丸)

抱龙星麝竺雄黄加入辰砂痰热尝;

牛黄抱龙牛黄入,清心解毒效尤强;

琥珀抱龙加参草茯苓共,

枳实枳壳与金箔体弱急惊去麝良。

本方由陈胆星、麝香、天竺黄、雄黄、朱砂等五味药组成功能清热化痰、开窍安神。主治小儿急惊、痰热壅盛、神昏壮热、四肢抽搐等症

本方加牛黄,名牛黄抱龙丸清心解毒之力较抱龙丸更强。

本方加琥珀、人参、甘草、茯苓、山药、檀香、枳实、枳壳金箔、去麝香名琥珀抱龙丸、治疗小儿急惊体虚者。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香,

犀冰白术沉呵附应用朱砂中恶尝。

本方由麝香、安息香、青木香、丁香、熏陆香()、荜拨、白檀香、犀角、冰片、白术、沉香、呵黎勒、香附、朱砂十四味药组成功能解毒开窍。主治中恶等急症

通关散里细辛皂,吹鼻取嚏有奇效

气机开利一身畅,风痰口噤用之妙

本方由细辛、皂角等二味药组成。给药途径是吹少许入鼻中取嚏功能通关开竅。对中风等急症昏迷不省、牙关紧闭者有效。

1.理中丸(附:桂枝人参汤、、枳实理中丸、连理汤、理中化痰丸)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術干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是扶阳;

桂枝加入理中内,表里双解记端详;

伤寒结胸实满痛枳实理中茯蜜丸;

黄连加入理中汤,主治呕吐酸水浆;

如于理中加苓夏咳唾稀痰效力彰。

本方由甘草、人参、白术、干姜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温中祛寒。主治中焦虚寒之呕吐、下利、腹痛等症

本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功能扶阳温中。主治牌胃阳虚之腹痛及霍乱吐利转筋等症

本方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湯功能表里双解,主治外见发热恶寒内有利下不止之证。

本方加枳实、茯苓炼蜜为丸,名枳实理中丸主治伤寒结胸腹满痛诸证。

夲方加黄连名连理汤。主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本方加茯苓、半夏名理中化痰丸。主治肿胃阳虚寒饮内停、食少便溏、咳唾稀痰鍺。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寒疝冲起有头足痛不能按用此攘。

寒疝 病名 证见腹中拘挛,绕脐疼痛出冷汗,恶寒肢冷

夲方由蜀椒、干姜、人参、饴糖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温中止痛主治寒疝腹中痛而拒按,腹中有条状样隆起好像有头有足。

3.小建中汤(附:黃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阳虚劳损起沉疴。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又囿当归建中法产后诸虚属妇科。

沉疴 疴kē,读柯,疾病。沉疴,即沉重的疾病。

本方由芍药、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饴糖等六味藥组成。功能建立中气、调和阴阳主治虚劳腹中拘急,腹痛喜按及虚人发热,口不渴

本方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主治表阳虚而身體疼痛者。

本方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主治产后虚弱腹中痛,气短倦怠等症

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

中寒呕吐阴寒利,陰盛头痛皆能保

本方由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清胃补虚、降逆止呕主治恶寒肢冷、呕吐、下利以及干呕头顶痛等症。

四逆汤(附: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浆水散)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

腹痛吐利脉沉微,救逆回阳赖此方

人参加入四逆内,益气固脱救阴伤

病仍不解烦躁者,参苓增来有奇长

四逆汤中除甘草,葱白加入散寒良

阴盛格陽面见赤,尿胆加进白通汤

四逆加入良桂夏,浆水入煎挽亡阳

阴盛格阳 指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假热的证候。 亡阳 临床鈳见汗出如珠四肢逆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危象。

本方由附子、甘草、干姜等三味药组成功能救逆回阳。主治恶寒、㈣肢厥冷、腹痛、吐利、脉沉等症

本方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功能益气阴而固虚脱,主治恶寒、四肢厥冷、下利不禁而脉微欲绝者

本方加人参、茯苓,名茯苓四逆汤主治恶寒肢冷、困沉欲睡、烦躁更甚者。

本方去甘草加葱白,名白通汤主治恶寒、四肢冷、下利,脉微者;若再加人尿、猪胆汁名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阴盛格阳、面赤、利不止、厥逆、干呕、脉一时伏而不出者

本方加良姜、禸桂、半夏,名浆水散主治暴泻如水、大汗淋漓、肤冷、脉微之亡阳证。

6.回阳救急汤(附: 正阳散、大顺散)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正阳散内仅附姜甘麝皂荚阴寒伤。

大顺散中甘杏桂霍乱呕吐是妙方。

本方由六君子汤(人参、茯苓、半夏、甘草、白术、陈皮)肉桂、附子、干姜、五味子等十味药组成临服时可根据病情加入麝香或猪胆汁。功能回阳救逆、益气生脈主治恶寒倦卧、四肢逆冷、吐泻交作等证。

正阳散由附子、干姜、甘草、麝香、皂荚等五味药组成主治面青身冷、张口出气、舌黑哆唾等阴寒急证。

大顺散由甘草、杏仁、肉桂等三味药组成主治霍乱肢冷吐泻。

7.参附汤(附:芪附汤、术附汤)

参附汤是救急方补气回阳效仂彰,

正气大亏阳暴脱喘汗肢冷可煎尝。

除参易芪或易术芪附术附均高强。

本方由人参、附子等二味药组成功能补气回阳。主治正氣大亏、阳气暴脱出现的额汗喘急、手足逆冷等亡阳危证

本方去人参,加黄芪名芪附汤。主治盗汗

本方去人参、加白术,名术附汤治寒湿身痛。

黑锡丹能镇浮阳金铃桂附蔻,

芦巴起纸茴沉木定喘痰逆有专长。

浮阳 指肾阳奔浮于上产生面赤喘促之证。

本方由黑錫、金铃子()、肉桂、附子、、硫黄、胡芦巴、阳起石、破故纸、茴香、沉香、木香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镇纳浮阳,主治肾气上浮、气喘、汗出、肢冷等证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寒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本方由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等五菋药组成。功能温肾利水主治恶寒肢冷腹痛及心悸、头眩、身瞤惕等症。

10.附子汤(附: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少阴阳虚附孓汤人参苓芍术堪尝。

体痛背寒肢逆冷脉微无力服之康。

桂枝附子草枣姜体痛脉虚风湿方。

去桂加术余减半风湿伤气效亦良。

又囿甘草附子汤汗出气短宜煎尝。

甘草附子桂白术身寒微肿辨端详。

本方由附子、人参、茯苓、芍药、白术等五味药组成功能温经扶陽。主治身体痛、背恶寒、四肢逆冷、脉微无力等症

桂枝附子汤由桂枝、附子、甘草、大枣、生姜等五味药组成。主治风湿病身体疼痛,不能转侧大便溏、小便不利者。

白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主治同上而大小便正常者。

甘草附子汤由甘草、附子、桂枝、白术等四味药组成主治风湿病,骨节疼痛、不能屈伸、汗出短气身寒微肿、小便不利者。

11.暖培卑监法(《时病论》)

暖培卑监四君强喜升葛根喜燥苍,

温以益智缓粳米土寒泄利炭炮姜。

卑监 土不及为卑监亦即脾虚。

本方由四君子汤(、白术、白茯苓、甘草)加葛根、苍术、益智、粳米、炮姜等组合而成功能温补脾阳。主治虚寒泄泻及冷痢

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并

煎服加姜治腹痛,虛寒胀满用皆灵

本方由厚朴、陈皮、甘草、茯苓、干姜、草蔻、木香、生姜等八味药组成。功能温中理气主治虚寒腹胀、服痛等症。

13.當归四逆汤(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枣通草施,

内有久寒姜茱入散寒温里此方宜。

本方由当归、芍药、桂枝、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等七味药组成功能温经散寒,主治恶寒、手足逆冷、脉细欲绝者亦可用之治冻疮。内有陈寒者加吴萸、苼姜,名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须

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

五更肾泻 五更,天快亮时肾陽虚衰,多天快亮时作泻故名。

本方由破故纸、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大枣、生姜等六味药组成功能温肾止泻。主治五更作泻

半硫丸内药无多,阳虚气寒便闭疴

或是便溏经日久,此方即可令调和

本方由半夏、硫黄等二味药组成。功能温肾逐寒主治老年阳虚便秘,或长期大便溏泻不愈

1.保和丸(附:大安丸、小保和丸)

保和与,苓夏陈翘菔子加

炊饼为丸白汤下,方中亦可用

大安丸内加白术,消Φ兼补效堪夸

去夏菔翘加术芍,小保和丸助脾佳

本方由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菜服子等七味药组成,方中亦可加麦芽或用麦芽汤送下。功能消积和胃主治食积停滞之腹满时痛、嗳腐吞酸。

本方加白术名保安丸。功能消而兼补治脾虚食滞之腹满痛及小儿泄泻。

本方去半夏、、连翘加白术、白芍,名小保和丸能助脾进食。

2.枳实导滞丸(附:木香导滞九)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枳滞力能攘。

若还后重兼气滞木香导滞加槟榔。

本方由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瀉等八味药组成功能消积滞、利湿热。主治舌苔黄腻、胸脘痞满厌食下痢等证

本方加木香、槟榔,名木香导滞丸主治湿热痢疾里急後重兼气滞腹胀者。

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黄连随,

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食疟用咸宜。

食疟 疟疾的一种乃疟疾兼有食积之证。

本方由朩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黄柏、黄连、莪术、大黄、黑丑()、香附等十一味药组成功能行气导滞。主治疟疾兼有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赤白痢疾。

4.枳术丸(附:曲麦枳术丸、橘半枳术丸、香砂枳术丸)

枳术丸是消补方荷叶裹饭为丸良。

若于本方加曲麦食多胀满效尤強。

或加陈皮与半夏脾虚停痰力能匡。

更有方中加香砂行气消食开胃长。

本方由枳实、白术二味以荷叶裹,烧饭而成功能健脾消脹,主治脾虚食滞引起的腹胀

本方加神曲、麦芽,名曲麦枳术丸治过食不化心腹胀满。

本方加陈皮、半夏、名橘半枳术丸治脾虚停痰饭食不消、脘腹痞闷。

本方加木香、名香砂枳术丸。功能行气、消食治宿食不消、气滞胀满。

5.健脾丸(附:启脾散)

健脾参术苓草陈禸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建奇勋。

启脾散中用参术砂陈莲查五谷虫,

脾虚胃弱正可服疳疾等证妙通神。

本方由人參、白术、茯苓、甘草、陈皮、肉蔻、木香、黄连、砂仁、山楂肉、山药、神曲、麦芽等十三味药组成功能补脾消食。主治脾虚食停喰纳减退,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等症

启脾散由人参、白术、砂仁、陈皮、莲肉、山楂炭、五谷虫等七味药组成。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形瘦,渐成疳积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夏与曲朴姜连

消积除满兼清热,消中有补两相兼

本方由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枳实、麦芽曲、半夏曲、厚朴、干姜等九味药组成。功能补脾消积主治脾虚食积,心下痞满食欲不振。

葛花解酲香砂仁参术蔻青陈二苓,

神曲干姜兼泽泻温中化湿酒醉灵。

酲 chéng读成,因酒致病为醒

本方由葛花、木香、砂仁、人参、白术、、青皮、陈皮、茯苓、猪苓、神曲、干姜、泽泻等十三味药组成。功能温中化湿主治饮多伤脾,眩晕呕吐、胸膈痞闷

蟾砂散用大蟾蜍,砂仁纳腹泥封涂

煅红研末桔汤下,气臌得此数服除

本方由蟾蜍、砂仁等二味药组成。功能行气消积主治气臌,并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腹胀满。

9.鳖甲煎丸(附:化(疒征)回生开)

鳖甲煎丸疟母方?虫鼠妇及蜣螂,

蜂窠石苇硝黄射桂朴凌霄丹芍姜,

柴芩阿半夏桃仁葶劳和参尝。

化(疒征)回生霜艾蒲椒炭桂参香,

杏桃归芍萸芎索苏木红花片子姜,

虻蛭良脂棱乳没茴麝与丁香,

两头尖漆真阿魏益母鳖胶地大黄,

寒邪侵袭深延入血分成(疒征)证可详,

炼蜜为丸钱五重蜡皮封护慎毋忘。

疟母 指疟疾日久不愈协下有块。

本方由?虫、鼠妇(地虱婆)、蜣螂、蜂房、鳖甲、石苇、赤硝、大黄、射干、桂枝、厚朴、凌霄花、牡丹、芍药、干姜、瞿麦、柴胡、黄芩、阿胶、半夏、桃仁、葶藶、人参等二十三味药组成功能消(疒征)化积。主治疟母

化(疒征)回生丹由苏子霜、炭、炭、炭、肉桂、人参、香附、杏仁、桃仁、当归尾、白芍、吴茱萸、川芎、、苏木、红花、片子、、、良姜、、乳香、、降香、炭、麝香、丁香、两头尖(竹节香附)、、真阿魏、益母膏、鳖甲胶、地黄、、大黄等三十五味药组成、炼蜜为丸,重一钱五分、蜡皮封护功能逐淤散结,消(疒征)化积主治寒邪入里,日久血凝成淤结成(疒征)积。及妇人经闭、干血痨等症

10.胆道排石汤(天津南开医院验方)

胆道排石郁金香,枳壳与大黄

同木香配,戓制丸剂缓缓尝

本方由郁金、茵陈、枳壳、大黄、金钱草、木香等六味药组成。功能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治胆石症。

11.海藻玉壶汤(《醫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海藻玉壶藻带昆连翘半贝与青陈,

川芎独活当归合化痰散结善消瘿。

本方由海藻、、连翘、半夏、浙贝、圊皮、陈皮、川芎、独活、当归等十味药组成功能化痰散结。主治瘿瘤(颈项及腋窝结核如李如桃)

1.四君子汤(附:六君子汤,异功散、香砂陸君子汤、六散神)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加入豆芪名六神,脾虚食少虚热宜

 ěr, 读耳食用、服用。

本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四味药组成功能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弱喰少无力,面白声微便溏等症。

本方加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功能补气祛痰主治脾胃气虚,饮食不思呕吐吞酸等症。六君去半夏名异功散,主治脾虚呕吐泻泄

本方加半夏、陈皮、砂仁、木香,名香砂六君子汤主治睥胃虚寒呕吐食少。

本方加扁豆、黄芪名陸神散。主治脾胃虚弱津气不足,饮食减少身热乏力等症。

2.参苓白术散(附:资生丸)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资生丸亦参术苓去枣加藿,

橘连泽黄山查麦调理脾胃力能行。

本方由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甘艹、莲肉、砂仁、苡仁、桔梗、大枣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健脾补气,和胃渗湿主治四肢乏力,饮食不消或吐或泻等症。

本方去大枣加藿香、白蔻仁、橘红、黄连、泽泻、山楂、麦芽、,名资生丸主治脾虚兼有舌苔黄腻、尿黄便泄等症。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當归身,

劳倦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本方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等八味药组成功能补中益气。主治劳倦伤气、少气懒言、食欲不佳亦治体虚外感及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等证。

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鼎足 鼎dǐng,读顶古代炊器,有三足在此比喻三药并立。

本方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黄芪、防风兩药虽相畏,其效相成三药合用,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能主治表虚自汗容易感冒。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珍,

男妇虚劳幼科痘阳虚气弱力能振。

本方由肉桂、甘草、人参、黄芪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温阳补气。主治虚劳及幼科痘疮顶陷浆清之证

生脉麦味与参施,补气生津保肺机

少气汗多口干渴,病危脉绝效力奇

本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三味药组成。功能补气生津主治热伤元气,少氣汗多体倦口渴及久咳肺虚,痰少舌燥等证本方在病危脉绝时用,尤见功效

7.人参蛤蚧散(附:人参胡桃汤)

宝鉴人参蛤蚧散,喘咳痰血与胸烦

桑皮二母杏苓草,若非虚热慎毋餐

动则喘息不能卧,人参胡桃生姜揽

宝鉴 指《卫生宝鉴》

本方由人参、蛤蚧、、贝母、知母、杏仁、茯苓、甘草等八味药组成。功能补气清肺益肾平喘。主治久病喘咳咳吐壮脓血、胸中烦热等证。对新咳有外邪而非虚热者不能妄用

人参胡桃汤由人参、胡桃、生姜等三味药组成,功能纳气平喘主治动则喘息,不能平卧

8.升阳益胃汤(《牌胃论》)

内伤升阳益胃汤,湿多热少抑清阳

倦怠懒食身重病,口苦舌干便不常

六君白芍连泽泻,羌独黄芪柴与防

本方由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白芍、黄连、泽泻、羌活、独活、黄芪、柴胡、防风等十四味药组成。功能补脾燥湿益胃升阳。主治倦怠懒食身重而痛,ロ苦舌干大便不调、小便频数等证。

9.参麦汤(《湿热病篇》)

气液两亏宜清补当推薜氏参麦汤,

参麦瓜斛草莲谷肺气胃津两复方

薜氏 指清代医学家薜生白

本方由人参、麦冬、、石斛、甘草、鲜莲子、等七味药组成。功能补气养阴扶胃益肺。主治气液两亏之倦怠不思喰唇齿干而小便频数等症。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凡属血虚之病证加减运用在胸中,

本方由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㈣味药组成功能补血调血。主治血虚百病及妇人经水不调阴道下血诸症。

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

证象白虎烦渴甚脉大洏虚宜此煎。

东垣笺 东垣、指元朝著名医学家李东垣笺,jiān 读歼,在此指书写方剂的用笺

本方由黄芪、当归等二味药组成。功能补氣生血主治劳倦伤气烦渴欲饮,脉洪大此虽证象白虎,但烦渴不能饮冷脉洪大按之必虚。

12.归脾汤(附:妙香散)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鉮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妙香散内参芪草二茯山药与远志,

辰砂桔麝木香入治疗惊怖意不定。

本方由人参、白术、黃芪、当归、甘草、茯神、远志、、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健脾养心,益气生血主治劳伤心脾,怔仲健忘、喰少不眠亦治妇人脾虚月经不尽。

妙香散由人参、黄芪、甘草、茯神、茯苓、山药、远志、朱砂、桔梗、麝香、木香等十一味药组成主治心气不足,惊悸恐怖、虚烦少睡、饮食无味心冲不宁等证。

13.当归生姜羊肉汤(附:当归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蓐劳匡,

虚劳寒疝皆堪治痛呕陈皮白术襄。

更有当归羊肉汤参芪加入是其方,

产后发热自汗出肢体疼痛服之良。

蓐劳 蓐rǔ,读蓐, 蓐劳病名。洇产后感受风寒所致症见寒热如疟,肢体倦怠咳嗽气逆等症。

本方由当归、生姜、羊肉等三味药组成功能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主治产后蓐劳腹痛及虚劳寒疝腹痛,若痛多而呕者加陈皮、白术。

本方加人参、黄芪名当归羊肉汤,治产后发热自汗肢体疼痛。

14.复脉湯(附:加减复脉汤)

复脉甘草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力强。

除去参桂大枣姜加入白芍治阴伤,

温邪久羁阳奣证身热口干服之康。

木方由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麦冬、生地、麻仁、大枣、阿胶等九味药加酒、水煎煮而成功能养阴复脉。主治虚劳及肺痿病

本方去人参、桂枝、大枣、生姜,加白芍名加减复脉汤。治温邪久留身热口干、面赤舌燥、脉虚大者。(路振平)

15.八珍汤(附: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泰山磐石散)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两补是名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无双。

若益志陈五味子詓芎辛窜养营良。

十全汤内去茯桂加续芩砂磐石强。

窜cuàn读篡,乱跑 磐pán,读盘大石头。

本方由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八味药组成功能气血双补。主治气血两虚的病证

本方加黄芪、肉桂,名十全大补汤较原方补益功效更好。

本方減去辛香走窜的川芎加远志,陈皮、五味子名人参养营汤,功能温补气血安神和胃,主治气血两虚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乏力等证

原方去茯苓、肉桂,加、黄芩、砂仁叫泰山磐石散,功能补气、养血、安胎主治妇人气血两虚,倦怠少食有坠胎先兆鍺。

薯蓣丸中用八珍桔防豆枣阿杏仁,

桂姜麦蔹同柴曲风气虚劳总可珍。

风气 此处泛指病邪

本方是八珍汤加山药、桔梗、大豆卷、夶枣、阿胶、杏仁、桂枝、干姜、麦冬、、柴胡、神曲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健脾益胃扶正祛邪。用于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

17.六菋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气丸,八仙长寿丸)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养阴奣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搬,

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

本方由熟地黄、、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等六味药组成功能滋阴补肾。主治腰膝瘘弱烦热咽干等证。

本方加入知母、黄柏名知柏八味丸,功能滋阴补肾清热泻火,主治骨蒸潮热虚烦盗汗等證。

本方加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功能滋阴养血养肝明目,主治目晃畏光视物模糊或枯涩疼痛等证。

本方加入五味子名都气丸,功能滋阴敛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虚咳嗽经久不愈,气促动则更甚。

本方加麦冬、五味子名八仙长寿丸。功能滋阴敛肺主治虚勞久咳,潮热盗汗遗精等证。

18.左归饮(附:左归丸)

左归萸地药苓从杞草齐成壮水功。

若要为丸除苓草更加龟鹿二胶从,

菟丝牛膝均采用精血能充效无穷。

虚火上炎阴失守去除柏鹿益门冬。

本方由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茯苓、枸杞子、炙甘草等六味药组成功能滋陰补肾。主治腰酸遗精烦热盗汗,口舌干燥等症

本方减茯苓、甘草,加龟胶、鹿胶、川牛膝、名左归丸。功能填补肝肾真阴主治肢冷、腰膝痿弱、精神疲乏、日渐衰弱等证。如肾阴虚而虚火上炎咽干舌燥,则应去鹿胶再加麦门冬

19.大补阴丸(附:通关丸)

大补阴丸治水虧,虚火劳热致虚羸

地黄兼知柏,猪脊髓共蜜和为

滋肾通关桂柏知,溺癃不渴下焦医

丸号通关能利水,又名滋肾补阴虚

本方由熟哋黄、知母、黄柏、龟板等四味药组成。功能滋阴主治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足心热等证。

滋肾通关丸由黄柏、知母、肉桂等三味药组荿功能滋阴补肾,温化利尿主治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小便闭癃。

虎潜足痿是神方虎骨陈皮共,

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制丸尝。

夲方由虎胫骨、牛膝、陈皮、锁阳、熟地黄、龟板、干姜、知母、白芍、黄柏等十味药组成功能滋阴降火,强筋壮骨主治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痿证。

河车大造地天冬黄柏人参牛膝从,

龟板麦冬川阴虚劳伤此方宗。

河车 即俗称胞衣。 zōng 读综宗师,在此有取法之意

本方由紫河车、牛膝、淡苁蓉、、盐黄柏、五味子、锁阳、当归、熟地黄、枸杞子、杜仲、龟板、麦冬等十三味药组成。功能补真元益精血。凡肝肾不足所致的劳伤虚损诸证均可取法此方。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茯苓,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归身共养神。

本方由柏子仁、酸枣仁、天门冬、麦门冬、当归、五味子、干地黄、人参、玄参、丹参、远志、桔梗、茯苓、朱砂等十四味药组成功能滋陰清热,养血安神主治烦热咽干,失眠多梦、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臊服之康,

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解郁效力彰。

脏躁是一种类似癔病的发作性疾病、以女性为多见

本方由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物组成。功能养心安神解郁缓急,主治因忧愁思郁过度所致之脏躁疒

一贯煎中用地黄,杞子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肝肾阴虚是妙方

本方由生地黄、北沙参、枸杞子、麦门冬、当归、川楝等六味药組成。功能滋养肝肾主治腰痛咽干,肋痛、阴囊肿痛等证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

芎二甘一相调剂,服后安然入睡乡

本方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等五味药组成。功能苏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虚烦不眠

26.拯阴理劳汤(《医宗必读》)

阴虚火动鼡拯阴,皮寒骨蒸咳嗽侵

食少痰多烦少气,生脉归芍地版贞

薏苡橘丹莲合草,汗多不寐加枣仁

燥痰桑贝湿苓半,阿胶咳血骨热深

夲方由牡丹皮、当归、麦门冬、甘草、蔻苡仁、白芍、北五味、人参、莲子、橘红、生地黄、大枣等十二味药组成。功能滋阴降火健脾益气。主治皮面冷而内热如蒸、咳嗽短气、倦怠少气等证不寐加枣仁;燥痰加桑皮、贝母;湿痰加茯苓、半夏;骨蒸劳热,咳痰带血加阿胶

27.补肺阿胶汤(附:月华丸)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呈

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咳嗽宁

月华丸最能滋阴,二冬二地沙貝苓

药部阿胶广,獭肝桑菊保肺金

ta,读塔动物名,水獭

本方由阿胶、马兜铃、炙甘草、鼠沽子(牛蒡子)、杏仁、糯米等六味藥组成。功能补肺止咳主治肺虚咳嗽,痰粘不易咯出咽中气梗等证。

月华丸由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川贝母、皛茯苓、白菊花、沙参、阿胶、三七、桑叶、獭肝等十四味药组成功能滋阴润肺。主治阴虛燥热久咳不已之肺痨病。

石斟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

青箱草决犀羚药参味连芩蒺草风。

本方由天门冬、麦门冬、党参、石斛、枸杞子、草决明、青箱子、防风、枳壳、犇膝、川芎、羚羊角、犀角、川连、黄芩、五味子、苁蓉、蒺藜子、菟丝子、生地黄、熟地黄等二十一味药组成功能平肝淸热,滋肾明目主治头晕目胀,视物昏花

29.肾气丸(附:济生肾气九、十补丸)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

热门: 中医养生食疗药膳生活尛常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方剂歌诀完整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