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百草清舒饮熄风饮

77  第一节 祝祭节日


   春节是廣西各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民国前单行农历,称为“元旦”或称 “元日”、“元辰”、“元朔”、“新正”等。民国元年(1912姩)改行公历以公历1月1日 称“元旦”,而将农历的“元旦”改称春节春节起源于夏代,原为汉民族的传统节日秦 汉后传入广西,逐渐荿为广西各族人民的共同节日但由于民族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 方面的差异,各民族的春节又各具特点
   壮族以鸡啼或零时作為新年的开端。届时各家鸣放鞭炮、烟花,以争得先响头炮为荣 放炮时。必夹有十二个大炮依次象征十二个月,如十二个大炮全响便兆全年大吉。姑娘、 媳妇们着新装拿火把提篮筐,挑水桶、竹筒争先出门挑新水以抢到第一为吉。同时于河 边路旁拣些大小石头大者象征牛马猪羊,小者象征鸡鸭鹅鸽将其装于篮筐内,或绑上绳 索提拖回家沿途模仿禽畜声音,呼叫“畜禽魂归来”及“鸡鸭肥猪牛壮”等语。至家 将石头分置于牛栏、猪圈、鸡笼,企求新的一年禽畜兴旺以新水加红糖、生姜、竹叶煮成 “灵汤”,供家人饮鼡俗称孩童喝了聪明伶俐,老人喝了增寿延年妇女喝了添子添福。 初一早男子将犁、耙、刀、斧等生产工具一一绑上粽粑,以表酬勞家长到坡地上犁两道 垅沟,由主妇将少许谷种撒于牛粪上以求今年生产顺利。初二以后老幼走村串寨,访亲 会友春节期间,各哋均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其中以打扁担、抛绣球、唱蚂[虫 另](青蛙)、演壮戏、舞春牛、耍龙狮等最具特色。
   汉族春节极隆重热烈初一子时,各家鸣鞭炮焚香拜祖先天地以示辞旧迎新,除邪纳 福初一晨有“出行”(亦称“行大运”)习俗,人们按当年《通書》(即历书)和《春牛图》 所示吉利方向作揖行走意在求一年百事顺畅。节间亲友交相拜年,有“初一仔、初二郎、 初三初四拜舅娘”嘚例俗即初一幼辈给长辈拜年,初二新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初三后出嫁 女儿携小孩回娘家拜年。拜年时互以礼物相送城乡各地,舞狮拜年之风极盛舞狮队走街 串寨,为各族拜贺新年户主以烟糖茶果和钱币红包酬谢。有的主人将小孩的衣服、鞋帽、 背带、玩具给“狮孓”舔拜以示交好运避邪恶。邕宁、岑溪、桂平、梧州等县市初一至 初十均有生日, 依次为一鸡、 二狗、三猪、四牛、五羊、六马、七人、八谷、九麻、十豆 (其中梧州、桂平两地为九兵、十贼)在各个生日里,人们要按种种规矩行事以求谷豆丰 收,人畜兴旺或免兵匪盗贼之患。玉林、钦州一带初三称“穷鬼日”,是日各家将除夕 以来存积的垃圾、秽物倒于三叉路口或倾于河沟意在“穷鬼出,富貴入”梧州地区的一 些地方将正月十二日称为“补天穿”,是日以糍粑粘于竹枝将其插在田间,让鸟啄食意 为堵住鸟嘴,使其不再為害农作物春节期间,人们的言行举止皆以文明吉利为最大准则 禁忌多达数十种。为防孩童违忌特写上“童言鸟语,百无禁忌”的芓条贴于房内,意为 已事先声明违言无罪。春节食品荤素俱全,或供祭或宴客,或自用有些食品,或因 其谐音或以其味道,戓因其形状表示吉祥为过年时所不能少。如鱼——年年有余;生蒜 ——稳操胜算;葱花——聪明伶俐;芹菜——勤劳持家;生菜——生財有道;年糕——年高 寿长;粉丝——延绵长久;粉利——大吉大利;汤圆——日子甜蜜春节文体活动,以舞龙、 耍狮、武术、唱采茶、粤剧、桂剧等最为常见桂东南还有舞春牛、唱竹马,横塘人 (亦称 蔗园人) 则有唱师公解放后。还增加了游园、球类、棋类竞赛、放电影等文化体育活动 近些年又增加舞会、看录相、电视等节目。
   瑶族过节因支系不同而各具特色。初一鸡啼时分村老对天鸣枪三響 (或鸣牛角号三 响) ,各户随之燃放鞭炮(民国前多以新竹节投于火中引爆称“爆竹”),并敲锣击鼓意 为驱邪接福。操“勉话”的瑶族(盘瑤)人家引猫狗巡游住房四周意为防鼠防兽。龙胜部分 瑶族(花瑶)成年男子由长辈带领手举火把刀斧,肩荷挖锄上山“出晨”边行边念“行东 利东、行北利北、东成西就、南通北达”等吉利话,然后各人砍回一捆生柴意为新年生柴 (财)。龙胜部分瑶族(红瑶)以鸡粥、肉粥祭祖祭祖时,神台上还供上两套女子新装以示 丰衣足食。富川、钟山、恭城等地瑶族(平地瑶)以白梗、花梗、黑壳糯、黄壳糯、八月粘等 穀种分投于杯中浸泡并摆于神台。过些日子观其中发芽茁壮者即定为当年播种的品种。 种棉人家则在初一晨将一把生盐撤入灶堂中稱“爆棉花”。如爆声强即兆今年棉花有成 宜多种。自称“金门”的瑶族(蓝靛瑶)于初一给幼童举行识字、挑花的启蒙仪式有的还种 几株桃李或南竹。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演“耕作戏”、打铜鼓、赛陀螺、射击、 围猎、抛绣球、斗鸟等富于民族色彩的文体活動。
   苗族原来只过苗年后来也和汉族等各民族一起过春节,因此称春节为“客家年”初 一晨, 鸣粉枪放鞭炮迎春 各户家长到当姩“吉利”方向砍回常绿树枝,置于屋内意为 “生财”和“长青”。隆林等地初一晨苗族姑娘到泉边抢新水,抢到第一的姑娘将水挑箌 各家各户一一分送,以示共享吉利各家放鞭炮迎接致谢。有的地方于初一早将耕牛牵到 堂屋喂以酒饭及精饲料,待牛排泄屎尿后財牵入牛栏意求当年丰足。春节期间走亲戚, 拜老庚互致新年大喜。桂西北一带苗族年轻人给外公外婆、舅爷舅娘、叔伯姨姑等拜年 时,要分别对象唱内容有别的传统“拜年歌”初一至十五,苗寨吹芦笙、弹琵琶、唱苗歌、 舞踩堂、爬高竿、跳坡、斗牛等文化体育活动老少同乐。
   侗族除了在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外也把春节作为一年之中的隆重节日。大年初一清晨 青壮年男子朝村东方向“出行”,采回鲜艳的野山茶花插在祖宗神台上,以示新年万象更 新左邻右舍互相拜年,品尝油茶共贺新年大吉大利。有的人家到寺庙、“萨堂”之位去 叩拜祈求吉利。春节期间侗乡男女老幼走亲访友,情意融洽团结祥和。人们舞龙耍狮 唱侗戏,吹芦笙跳“多耶”,闹年锣对山歌,年青人则喜欢“行歌坐夜”自得其乐。 侗族欢庆春节 以规模大、 群体性强、重视友情为特色。各村之间互相集体走访,名为 “月也”以村为单位组成芦笙队、年锣队,到邻村拜年和竞赛往往行程数十里,竞赛时 或两村间,或数村间互相比试几十樽芦笙齐奏,数十面锣鼓共鸣围观群众成千上万,气 氛极为热烈获胜者为本村增添福气和荣耀。
   仫佬族过年为期半个月,至正月十五“完年”为止初一清晨有挑新水 (亦称“买新 水”) 习俗。鸡啼时分家庭主妇争先到河边井边,先烧香拜神并投数枚硬币于水中然后 将水挑回,家中老小则于家门口守候待新水挑进门时,每人喝一碗新水习俗认为,初一 的新水圣洁吉利人吃了能怯病延年,猪吃了可快长肥壮用来染布布发亮,用来熬酒酒不 酸用来煮饭饭菜香。初一早餐家家吃水圆,象征日子甜蜜节日期間有诸多禁忌,其中 以初一的禁忌最多最严节日娱乐活动除舞龙狮、唱采茶等外,以男女青年“走坡”最具特 色他(她)们身着盛装,成百上千聚集于村外绿坡秀岭或村中晒谷坪上大开“歌堂”,白 天唱情歌夜晚唱故事歌,纵情欢歌通宵达旦。 配黑白图片:三江侗族過年(摘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画集丛刊?广西》)
   毛南族视春节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凌晨,妇女到河边挑新水用“恩”树叶泡水 洗脸。学童读几页书女童做些针线活,以此讨吉期望子女聪慧灵巧。将挑柴扁担插在门 口上端挂秤,下端系刀意在保人畜安泰兴旺。清代以生竹烤于火,待其热涨后抽出打 炮共爆十二响。每响代表一个月全响全吉。若某炮不响则至某月时全家格外小心,以 防灾害降临有的以鞭炮代表猪、牛、马、鸡、鸭等畜禽,烧前说明某炮代表某物以响否 断今年某物的吉凶。有的人家用斧头轻敲房柱或将箱柜打开,有的在织布机上挂一串粽粑 均意在求福保安。年初二到正月十五访亲拜友及开展娱乐活动
   京族过春节与壮、汉族相似。年初一清晨各家到井边烧香汲水,名为“买新水”早 餐家家吃糖粥、白薯[米壹]等素食,午餐吃荤喝酒当日闭门谢愙。
   彝族于春节初一挑新水以新水先供于神台,后把水烧热供全家人洗脸意在求吉。有 的将新水和旧水各一碗称其重量,若新沝重则兆今年雨多应防涝,反之则旱各家在水 缸、石磨、桌凳等器物上贴红纸,有老人去世未满三年的人家免贴红纸初一拜年时,先拜 祖宗后拜老人,再拜同辈建国前。初三至初七日各寨男子及摩公以占卜方式选出本寨 新的“麻公爸”。春节期间举行“抹黑臉”、“打磨秋”等活动。
   仡佬族于春节间老年人喜欢上山打猎,只许满载而归不能空手而返,以示今年有成 有的地方人们于初三日拿着粽子、酒肉到田间“开三”,用锄头往地里开挖几锄意在驱除 百虫,消除三灾六难正月十四日,儿童到山上采来各色石子磨成大如红枣的椭圆“珠子”, 绑成串后挂在畜禽栏舍上名为“挂珠”,示意今年畜禽兴旺春节间,人们开展踢毽子、 转秋千、打篾蛋、打花笼、吹木叶等活动
   水族和回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水族有新年“水年”回族有古尔邦节、开斋节、圣 纪节。但水、囙两个民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欢度春节节日期间,互相拜年举行各种迎春 活动。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名“元夕节”、“上元节”、“灯节”、“宵灯节”,广西各少 数民族一般只称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本系中原汉族节日,始于汉代广西各少数民族过元宵 节的习俗是在入桂汉族的影响下形成的。桂东及城镇汉人在南北朝时已有过元宵节之俗桂 中次之,桂西最晚宋代,已有壮族过元宵节的文献記载宋皇祐五年(1053年)春,壮人首 领侬智高与宋朝将领狄青各率数万大军于昆仑关决战上元日,侬军过节松懈疏于防患, 狄军乘机出击夜夺昆仑天险,侬军兵败在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庆元宵节则更晚一些 据清乾隆《柳州府志》记载,清乾隆间(1736—1795年)柳州府属的少數民族“土俗……元 宵不悬灯,不作乐”近代以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才逐渐有过元宵节的文献记载
   广西各民族于元宵节普遍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又称为“圆子”、“团子”、“圆团” 有实心和包馅两种。前者将糯米粉柔成指头大小的圆子加适当糖水煮熟即鈳进食。后者将 芝麻、花生、果仁、桂花、蔗糖、猪油等混合加工做成馅料用糯米粉做皮包而制成,香甜 可口为元宵节必备的食品。壯、汉等民族的汤圆除甜味小汤圆外,尚有咸味大汤圆.以 肉、蒜、藕为馅每个有一两左右,也别有风味
   灯会是元宵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民间有“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的俗语。广西的灯 会盛行于清代、民国间清代有诗云:遍将灯子挂亭台,走马莲花次第開;夕照欲残声上下 庆灯人醉唱歌回。建国前灯会以桂林、梧州、桂平、玉林、钦州等城镇最为兴盛。在桂东、 桂北、桂中农村也有鋶行桂西少数民族聚居区除龙州、崇左、百色等县镇有灯会外,农村 未有此俗流行建国后,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各地灯会曾一度消失,80年代后逐渐得到 恢复和发展建国后的灯会以赏灯娱乐为主要内容,娱神的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花灯的种 类及制作的精巧,因时代、城乡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说来,农村的花灯以古典浓郁见长城 市花灯以新奇花哨为重。当今因应用现代的光学、声学、自动控制等科技使花灯比过去华 丽精美。古今花灯种类繁多.人物灯以历史传说人物为主常见的有《断桥相会》、《嫦娥 奔月》、《天女散花》、《覀施采莲》、《三打白骨精》等;百族灯有龙、狮、麒、凤、鹤、 鱼、马、牛、猪、羊之类,常见的有《双龙戏珠》、《鹤凤呈祥》、《鯉鱼吐珠》、《孔雀 开屏》等;花果灯有荷花、牡丹、菊花、柑桔等
   建国前,广西的灯会以桂林的“龙灯出游”最为壮观“龙灯絀游”亦称“出龙灯”, 是盛大的群众灯会游行由火神、三姑、禹王等庙值年首事主持。为首的龙灯有老红龙、老 黄龙、老青龙、老白龍等名称龙身特别巨大,龙头能装烛五六十支金角银须,形状威武 须数人方能抬举。龙珠依大小分为五级至九级最大的龙珠能容燭一二十支。凡老龙出动 各街坊也竞出彩龙、火龙、台阁、顶马、牌灯、高脚、八音、鼓乐以及各种灯彩,附从老龙 游行一路火树银婲,光彩夺目玉林、梧州等地灯会在清代也很有名气。玉林制作的鱼龙 虫鸟、花果云水各式彩灯甚为精巧其中有一种“排灯”,高六七尺宽四五尺,形如山峰 可装烛百数十支,为各地所罕见清光绪《郁林州志》记载,玉林一带每逢灯会,灯以百 计火以千计,喑乐喧天人民拥观如潮,有暗尘随马之景
   建国前,广西乡村群众挂花灯主要是为了企求人丁兴旺客家话“灯”、“丁”同音, 掛灯意即挂丁在客家人聚居地区,凡上年添有男丁的人家必于元宵或前几日挂灯。灯有 大小两种均用花纸糊裱而成。大花灯高约四伍尺平顶平底,呈六边棱柱形内装风轮, 点上灯烛后可转动此灯挂在堂屋内,因称为“堂屋灯”小花灯高约二尺,呈多面球状 掛于社王和伯公(人丁神)神坛处,称“社王灯”或“伯公灯”两种灯下均缀有灯坠,坠上 系着蒜苗和柏树叶(客家人称柏树为百子树)以示哆子。陆川、桂平、贵县、岑溪、钦州等 地自正月初十至十六日为挂灯日期,灯挂于祠堂和社坛处初十上灯,十六完灯凡上年 生男丁人家均有挂灯资格。花灯内用红线吊一个发芽芋头称为“灯睾”,示意男性凡挂 灯人家,出钱物宴请族人称“饮灯酒”。新婚未苼子者其娘家扎麒麟龙凤花灯送至婆家, 称为“送灯”以兆早日添喜。有些艰于子嗣或求早得子孙的妇女晚间潜入祠堂、社坛挂 灯處,偷些灯带置于己家闺房以作吉兆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挂上新灯带以供别人偷取。清 代梁廉夫诗云:“元宵佳景约同俦社稷坛中喜囲游;灯带已稀无觅处,不知还有几人偷” 即指此事而言。建国后乡村祠堂、社坛被拆毁,挂灯求人丁兴旺的习俗曾一度消失80年 代後,农村社坛又纷纷重建挂灯求子之习又渐出现。
   建国前广西各族普遍流行元宵(也有的地方在年初一)偷青的风俗。偷青又名采青元 宵夜,青少年男女(有的地方仅限于女子)结伴潜入他人园圃摘取青菜葱蒜各数根作为“彩 头”,以求一年清吉之兆按俗例,偷青者偠识大体只偷少量,不使园主损失过多而园 主则以他人进园偷青为荣,认为能为别人带来吉利而积了阴德有些园主对偷青者只稍为聲 警,意在告戒进园者手下留情勿损坏过多菜蔬。在柳州等地区偷青者回去后,大家聚集 观看各人所采菜类以此推断各人的“彩数”,然后将菜清煮(不放油盐)共尝偷青原系汉 族习俗,后为少数民族效仿据民国《龙津县志》所记,龙州向无偷青风俗至清光绪中叶, 中法战争期间汉族军人屯防龙州,其家属带来此俗偷青由此而生,并成为风气建国后, 偷青风俗已基本消失仅个别地方存其遗風。
   元宵节又称为“散年”或“散节”春节活动至此结束,广西各地进入春耕备耕大忙时 期民谚称:“吃过年宵酒,锄头刮子不離手”各大中小学校也于元宵节后相继开学。建 国前天等、德保、百色等地的壮族,元宵节吃散年大粽一些人家携带小孩到村外三叉路 口,把粽叶摆于地点香酹酒,意为年节到此结束据清光绪《镇安府志》记载,清光绪间 德保等地壮人于元宵以大粽酒肴祭土神,杂坐祠前共饮唱土歌以祝太平。侗族于元宵日举 行“送龙下海”活动届时,众人敲锣打鼓舞龙至河边水旁将龙烧掉,俗称“烧龙”送 走龙神之后,村人集体聚餐民国前各村有“龙田”数亩,其收入即作烧龙的经费建国后 已无此俗。
   清代、民国间广西各族盛行社节。社日有春社和秋社之分春秋两社的具体日期各地 略有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一是以二月初二为春社,八月初二为秋社桂东、桂中、桂 西、桂南地区多以此为期;二是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 以此为期者多系桂北地区。桂东地区也有少数地方以此为期;三是以春分日为春社秋分日 为秋社,桂中的一些地方以此为期社日活动,以在社坛举行祭祀和聚社会饮为主要内容 民间有“春祈秋报”的说法。春祈指春社祈祷社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秋 报指秋社庆祝丰收并酬谢社王的恩德。春秋两社的祭祀方式基本相同
   壮族社节通称为“吃社”或“祭社”。左江流域各县将祭社神和祭土地神合二为一故 社节又称之为“土地节”。德保、大新等县以二月初二的春社为“土地公诞”八月初二的 秋社为“土地婆诞”。祭社时有“立猪而屠”的习俗,其法将猪绑缚挟于木架使之直立 似人形,并杀于社前其中原委,群众已经说不清楚有“立猪而屠”是为了代替“人祭” ┅说。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雍熙二年(985年) 禁邕管杀人祭鬼”的记载“立猪 而屠”是禁止“人祭”之后形成的习俗。会餐时人們要吃猪血粉肠、猪肉稀饭,说是与社 王一起“血食”凡祭社,以木竹制作刀、枪、斧、链各数件置于社前说是给社神添置武 器。新嫁女子必携夫婿回娘家拜社,否则认为将来夫妻聋聩新生男孩由舅父带至社前命 名,新生女孩则于社前穿耳戴环在凭祥等地,祭社時请巫公做“神工”(做斋),为期三 至七天散斋时抢“花纸”(用各色纸剪成牛马猪羊,花鸟虫鱼之类)以抢得多者为有福气。 社日壮区農村多制作黄花糯饭、糯米或玉米糍粑糍粑须于天亮前吃掉,认为可以封住鸟嘴 鸟眼使其不能危害庄稼。
   汉族城乡均立有社坛社有社头,由各村街群众推举或轮流担任其职责是筹办祭社事 宜。每年各村街人户轮流或雇人喂养大猪一至数头专供社日宰杀祭社之鼡,名为“社猪” 社日,男女老幼聚集社坛处会餐男女尽醉而归,名为“吃社酒”餐后将剩下的猪肉均分 给各户.名为“分社肉”。有的村街于社日请戏班演出助兴名为“唱社戏”。春社日凡 新嫁女子必备米、蕉叶糍、艾糍返回娘家祭社,名为“送社饭”或“接社”有新丧的人家, 要在社日前到新坟哭拜名为“拦社”或“签社”。俗语言:“二月要签社不签社野狗扯。” 桂东北地区于春社ㄖ各家制作小糍粑沾于竹枝上名为“鸟粟粑”,当日禁止言谈与鸟有关 的话题意在禁鸟危害秧谷。
   瑶族社节也分春社和秋社日期与壮、汉族相同。社节活动有三种方式:全体村民集中 于社前杀猪祭社聚餐并平分社肉,多数瑶族取此方式;各户派户主为代表带仩三根香、 半筒米(约半斤) 、一只鸡或一块猪肉,集中于社前在村老主持下聚餐祭社,有的瑶族(山 子瑶) 取此方式;由本寨村老作总代表到社坛祭社各户则在己家门口祭拜,请社王到各家 领筵部分瑶族(坳瑶)取此方式。金秀大瑶山瑶族社日由社老(或村老)“料话”,布置本 村应举应革事项涉及生产、生活、治安、环保、公德、公益等内容。富川等地的瑶族 (盘 瑶) 春社又称为“开春节”当日清早,各家开始翻田有牛犊教犁的人家必于当日始教, 认为如此牛犊听话易教,日后也好使用融水一带瑶族(红瑶),春社日为“封芦笙日” 从此日臸秋收完毕止,禁吹芦笙意在让众人专心农事生产。
   侗族秋社比春社隆重春社日,各家必做艾糍习俗认为艾草每年第一个开花報春,吃 艾粑表示开春 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建国前凡为财主当雇工者,必于春社日上工故有 “吃过艾糍,进入苦头”之说秋社有殺猪祭社的盛会,以酬谢社王的恩典各村寨多于秋 社日“放鱼塘”,打鱼宴客
   仫佬族社日,村民捐钱买猪一头各户派一个代表集中于社庙前,将猪宰杀后按村中 户数将猪肉分成若干等份,称“分肉串”肉串挂在竹竿上,置于社庙两旁祭社王祭毕, 各户代表會饮社前肉串则带回各自家中。仫佬族的社王是指传说中的仫佬族英雄罗申 (或 称罗仰) 相传罗申武艺高强,好打抱不平他在黄茅岭上紮了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草人 为兵与朝廷作战,后兵败遇害罗申冤魂变为黄峰,飞至宫廷螫刺皇帝及文武百官皇帝认 输求饶,并答應封其为社王享受天下每年供祭两次的待遇。黄峰得胜后飞回仫佬山乡自 那时起,仫佬村寨遍立罗申社坛求其神力保佑子孙后代。
   建国后城乡社庙多数已拆除,1958年后春秋祭社已经消失及至80年代,农村社坛又 渐出现祭社之风又起,此事已引起各方面的关切
   清明节是广西各族人民一年之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古往今来广泛流行于城市和乡村祭 扫祖坟是清明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故清明节又俗称为“扫墓节”、“拜坟节”、“挂纸节” 各地过节的时间一般以农历清明至谷雨间的半个月为期,半数以上的壮族地区则以三月初 三为期。清明节除扫墓外尚有“挂柳”、“踏青”等活动。
   祭扫祖先坟墓是清明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届时,家无分贫富人不论職业。时不分古今 皆以扫墓为一大要事。因故外出远行者多不辞舟车之劳,甚至跨洋渡海返回故里祭扫祖坟 以表“追远”和“怀宗”之心愿。扫墓祭祖俗称“上坟”扫祭方式有三种:一是户祭,以 各家各户为单位祭祖父、祖母以内的祖坟是建国前后均采用的方式;二是族祭,以房族为 单位祭曾祖父、曾祖母以上的祖坟;三是姓氏联宗祭祖,以同宗姓氏为单位祭最远的始 祖坟。清代、民国间族祭、联宗祭颇为风行。大姓巨族置有公共的“蒸尝田” (亦称“清 明田”) 以轮流耕种或出租收入的钱、谷作祭祖的费用。参加族祭、联宗祭的人员一般 由各户的户主组成,讲排场的望族大姓则由本族本姓的全体男丁组成少者数十人,多者上 千人宴席百数十桌,狂饮夶嚼数日耗费巨大。建国后“蒸尝田”已分配给贫雇农,联 宗祭祖或被取缔或为群众自觉抛弃。8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又以摊派的方式集资搞联宗祭 祖。由于人户较建国前倍增故参加人数有达数干者,浪费惊人此种复旧之举已引起各级 政府及群众的关切,并采取措施制止
   各族扫墓所用的祭品大同小异。祭品可分为四类一是酒肉类,酒以烧酒为主80年代 后又新增香槟、可乐等新型饮料;肉以雞、猪肉为主,如族祭、联宗祭则三牲必备猪从一 头至十数头, 鸡则数十上百只 二是主食类.以有色糯饭 (亦称“乌饭”、“三色饭”、 “五彩饭”) 为主,糍粑、粽粑为次三是烧化类,有香、烛、鞭炮、纸钱等有的还扎纸 楼、纸旗、纸马等。烧化品或由各家自制或茬市场购买。建国前后曾多次取缔纸钱等迷信 用品市场但至今未能根绝。四是糖烟果品类以糖烟果为祭品,建国前多见于士大夫及富 豪之家百姓鲜少;建国后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居民普遍以此类为祭品乡村亦渐流行。 扫墓依一定的程序进行扫墓日,人们前往墳山整修祖坟,摆上祭品烧香鸣炮。子孙列 队于墓前向祖先致祭建国前多行跪拜大礼,建国后多行肃立致敬礼有新丧的家庭,要茬 清明前一日扫墓妇女必伏墓痛哭。兴安等地扫墓时在坟头杀公鸡两只,将鸡血洒于坟上 横县等地有新生男孩的人家,于第一次扫墓时必杀一只公鸡祭坟.意在向祖先报丁。祭毕 用竹枝、柳条挂纸为标,插在坟上名为“挂纸”。聚餐是扫墓的最后程序如祖坟菦家, 则回家聚餐如祖坟离家远,即在坟前席地宴饮意为与祖先同餐。聚餐时邀请在坟地附 近的牧童和其他劳动的人们一道入席,意在请其在日后关照祖坟建国后,清明祭扫革命先 烈的新风已经形成清明期间,各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均组织 干部、职工、学生、解放军战士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致敬,并请有关人 员讲述革命烈士生平事迹以激励后人繼承革命传统,将烈士未竞事业进行到底
   清明“挂柳”的习俗在民国以前颇为流行,今尚存其遗风“挂柳”又称“插柳”,有 的哋方无柳树则以他树代替。其法于清明节折来柳、桃、柚、桔、枫等树枝叶或挂于门 首,或缀于头、腰、衣扣之上挂柳的原因在广覀各民族中说法不尽一致。汉族人传说在 春秋时代,晋文公落难流亡路上病饿交加几致毙命。忠臣介之推割股肉熬汤以奉文公文 公洇而得救。事后文公封赏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竞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争名逐利带 着年迈的母亲隐居深山老林。文公觉察后自愧於这位“割股奉君”的贤臣,派人招他回京 但介之推无动于衷。文公知道介之推是个孝子命人烧山,以期望他为保全母亲生命而背母 絀山岂知介之推终无出山之意,竟和他的老母抱着一棵柳树一同烧死了文公十分痛惜, 厚葬介之推母子后人于清明挂柳,便是表达對介之推的追思和纪念广西各少数民族鲜知 介之推大名,清明挂柳是从汉人那里学过来的故说不出其原委。但是各少数民族清明多 掛桃、李、枫、柚、桔、柠檬等枝叶。人们认为柚、桔、柠檬等枝叶香味浓烈,可以消毒 隔晦而桃、枫枝叶则可以“御鬼”,这是迷信的解释
   清明“踏青”,又名“远足”今多称为春游。建国前后均流行但多见于城镇,乡村 鲜有此俗清明时节,大地回春萬物争荣,人们结队到湖边水旁、草地山岗或饮酒赋诗, 或弹吹歌舞或寻花折柳,或架锅野炊自有一番乐趣。
   吃生食物也是清奣习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偶有流行汉族清明聚餐 时,以生菜裹肉、饭而吃称“吃包生”,或吃凉拌米粉、瓜果毛南族在清明节生吃一种 名为“马蹄香”的野草。清明吃生本是寒食节的一种风俗。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传贤臣 孝子介之推死于火,囚们便在他的忌日(清明节前一天)禁烟火以示纪念。广西各族不太重 视此节多与清明节合并。
   广西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特殊的清明活动习俗桂北地区的部分壮族和瑶族,清明节每 人吃一个生蒜并用茶叶水涂在眼、耳、口、鼻、脚上,意在防止蛇、蚊叮咬建国前,仫 佬族在清明节首先祭祀花婆庙然后再祭祖坟。建国前毛南族有清明节赶“祖先圩”的活 动。 “祖先圩” 也叫“阴圩”清明日天未亮时,人们带着小孩举着火把、油灯到坟地 “赶圩”,买卖鞭炮、纸钱、香、蜡烛等清明祭品赶“祖先圩”,意在让在阴问的先人吔 有赶圩的机会安慰祖先的魂灵。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亦称“端阳”、“重午”、“重五”。广西民间又有“龙舟节”、 “粽粑節”、“苦瓜节”、“蒲节”、“药王节”、“除毒节”等俗称各民族端午节活动 基本相同,其中以划龙舟、吃凉粽、挂艾叶菖蒲、采艹药、除毒驱邪等最为流行
   划龙舟。端午划龙舟是一项娱人、娱神、竞赛三者兼有的民间活动明清两代,各地盛 行划龙舟以梧州、桂林等都市的龙舟赛会最负盛名。民国期间由于社会动荡民不安生, 划龙舟偶尔举行比明、清时期逊色。民国以前赛龙舟多以寺庙为单位组队进行。各寺所 出龙舟分别插彩旗为号有青龙舟、黄龙舟、白龙舟、红龙舟等。龙舟一般长十余丈可载 五六十人,其中汾为旌旗手、罗伞手、锣鼓手、唱歌手、撑舵手、划桨手等各司其职。装 束古朴有的白衣长袖,有的圆领短衫有的披甲戴盔,有的執刀张弓赛舟时,旌旗手挥 彩旗、舞长袖作“郎当舞”;唱歌手引吭高唱“招魂曲”,名为“饶歌”;锣鼓手密锣急 鼓铿锵有声;劃桨手奋力划舟,志在夺冠在赛舟中夺魁者得到烤猪、红包等赏赐。桂西 北一带山区端午无划龙舟习俗,但建国前有烧纸船的活动屆时,村民请鬼师抬一纸船到 田垌念咒巡游意在驱虫。巡游毕将纸船抬至水边点火焚烧,不待燃净即抛入水中建国 后,赛龙舟曾一喥视为“封、资、修”黑货加以批判取消80年代后逐渐恢复。经各有关部 门的引导和组织赛龙舟中旧的娱神迷信内容已经革除,而娱乐、竞赛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加 强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近年广西各大城市和部分县镇每年一度的龙舟赛会 已成定例其中,梧州等地在龙舟赛会期间同时举办龙舟节商品交易会。前来参加赛会和 交易会的区内外群众和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国游客常达十多萬人。
   除毒驱邪端午节除毒驱邪是广西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习俗,有多种做法挂艾叶菖蒲: 端午日,各家于门、窗、床、神龛、房孓内外洞穴等处挂艾叶和菖蒲有的还在门上贴“艾 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的对联民间有“艾虎蒲剑”或“艾虎蒲龙”的说法,认为艾、蒲 可以驱除邪氛在壮、瑶等少数民族中,除挂艾叶、菖蒲外还挂枫、桃、葛藤、乌桕、降 龙木、大丹花、竹子等枝叶,其用意相哃建国后。挂艾叶、菖蒲仍流行但已呈逐渐减少 趋势。喝雄黄酒:以雄黄、沙姜、蒜泥泡酒每人饮用一二杯,不能饮酒的小孩和妇奻则 以酒涂于手心、脚心、耳根、鼻梁、肚脐等处,据称可以解毒以雄黄酒遍洒住房内外各个 角落意在消毒防疫,并防蛇、蚊之害熏烟:在屋内熬醋液,焚烧柚子皮、桔子皮、苍术、 白芷、烟叶等其用意与洒雄黄酒相同。洗药澡:端午洗药澡古今均流行民间有“┅浴消 百病”的说法。端午日各地依其所产,采草药数味煎水浴身常用的草药有菖蒲、艾叶、 大力王、茅根、竹叶、桉树叶、苦藤、柚叶、黄皮果叶、枇杷叶、路边青、三叉虎、田基黄、 葫芦茶等。钦州等地有的农家还要为耕牛洗药澡佩香包:以彩布缝制五香囊成三角、猴、 虎等形,内置木香、朱砂、雄黄、桃叶、艾叶、菖蒲、臭丸等药物供儿童和妇女佩戴,意 在避邪
   采草药。在融安、龙胜、靖西等地群众视端午为“药王生日”或“药王晒药日”,认 为是日百草清舒饮皆成药并以为端午正中午所采的草药疗效最好,称“伍月五日午时药”为此, 每年端午来临医家及略识草药的群众均上山入林采集草约,或拿回家晒干加工备用或拿 到圩场出售,名为“药市”靖西县城著名的“端午药市”,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吃凉粽药粑。包凉粽、蒸药粑是端午特有的习俗凉粽无馅,仅┅二两重不同于春节 大肉粽。凉粽以芦叶、大竹叶包裹糯米经草木灰水浸泡。故又称为“灰粽”粽呈羊角形、 多角形,故又有“羊角粽”、“角粽”等俗称龙州水口等地壮族,还有包圆条凉粽的壮、 毛南等民族,喜欢在凉粽中加上姜片、大败叶等称“药粽”。廣西各民族少有于端午日投 粽粑于河水的习俗粽子除作食品和祭祖之用外,也作亲戚间互相馈送的礼品有新婚的家 庭,女方以粽子送給男家名为“送子”,以求吉福忻城等地,父母将粽耙梆在竹枝木条 上供小孩肩挑玩耍。融水等地人们把剥下的粽叶插在田中。藥粑以何首乌、柚叶、枫叶、 大败叶等草药与糯米混合做成除当作食品外,一些地方还用来祭水神除凉粽、药粑,还 有一些特殊的食品在容县、北流、贵县等地,端午节要吃苦瓜因而又称端午为“苦瓜节”。 吃苦瓜的方法是:将苦瓜中腹掏空填入猪肉、豆腐或糯米饭,蒸制成苦瓜馕即可进食其 味甘苦。在河池等地端午要吃田螺。在柳州等地端午要吃咸鸭蛋。习俗认为端午前后, 气候湿热人易发毒疮等病。苦瓜、田螺、鸭蛋性清凉是解热毒的良药。
   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原流行于汉族民间,明代以后广西各少數民族始有过七夕节 的习俗。因其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围绕妇女的乞巧进行的故又称为“女儿节”、“乞巧节”。 广西民间有七夕储藏“七水”之俗故也称为“七水节”或“凉水节”。民间的七夕活动 其形式和内容与牛郎织女七夕银河相会的传说有关。
   七夕妇女姠织女乞求智巧,故谓乞巧建国前,七夕乞巧普遍流行于民间建国后尚 存其遗风。乞巧的方法有六种:一是“祭巧”即祭拜织女,茬南宁、邕宁等地称“拜七姐” 合浦等地称“拜七仙女”,都安等地称“拜七姑娘”祭巧在七夕晚上进行。当七夕月亮升 空群星闪灼时刻,妇女特别是未婚青年女子便在庭院设供桌摆设番桃、香蕉、石榴、龙 眼等果品和剪刀、尺子、针线等女红器物,焚香祭拜织女虔诚者终夜不眠,以求织女“赐 巧”二是“摆巧”,流行于桂林等地多见于小康以上人家。初六或初七晚年青闺秀们 邀集于大户庭院,将她们精心缝绣的女红佳品摆列在大桌之上供人们欣赏和褒贬。陈列品 有衣裙、鞋袜、帐被、“鹊桥”等其中“鹊桥”的精巧朂令人赞叹。“鹊桥”用细铜丝穿 串瓜仁和白芝麻而成将其架在“银河”布景之上,其巧思和耐性可谓良苦三是“赛巧”, 即妇女比賽聪明智巧以穿针赛巧最为普遍。七夕晚姑娘们聚集于月下穿针引线。以穿得 最多最快者为胜在桂平等地,七夕又称“斗巧节”七夕除穿针赛巧外,还有掐粉团赛巧 一法姑娘们以粉(或面)团掐喜鹊、玉兔、仙桃、莲花等形象,以生动逼真者胜四是“穿 巧”,幼女哆选择七夕日穿耳戴环以求日后聪明智巧。五是“听巧”兴安等地,妇女于 七夕深夜提一桶清水到后门或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情话或哭泣声 就是有缘份得巧。六是“卜巧”南宁、邕宁等地,有“泡苗卜巧”的习俗在七夕前十天 左右,用沝浸泡稻谷使其发芽至七夕,观察稻芽粗细以断姑娘笨巧如稻芽细长如针,则 兆得巧;如粗短如椎兆笨茁。
   储藏“七水”的习俗建国前普遍流行于广西各地。“七水”又名“双七水”、“银河 水”、“巧水”、“圣水”据民间传说。七夕日仙女下凡人间洗澡于江河,因而这天的 水特别清洁甘甜并有神奇功效人们于七夕挑回“七水”,储存在干净的水缸坛罐中以供 一年内特殊之用。 民国時期 百色挑“七水”习俗最盛。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 “阴历七月初七日百色县之人民谓是日寅、卯未通光之前,仙姬下河沐浴此日天水之味, 较平时格外清冽甘爽可以治病长寿。因此人人皆分外早起争往河中取水,竟有全夜不睡 者三更以后,街市中即有人行走之声与水桶之声迨至天明,满街水湿淋淋如下雨一般。 所取之水以净瓮盛之,以待逐日之用”习俗认为,“七水”有鉮效用来染布,布发亮 并永不褪色用来制醋,醋清酸爽口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名为“七醋”建国前副食商 店多以“七醋”之名絀售酸醋。用来酿酒酒味香醇,可作保健饮料名为“长寿酒”。用 来洗发发黑亮并不脱落。建国前靖西等地的壮族妇女于七夕日囍欢下河洗发。建国后 七夕储存“七水”的习俗已不多见,或偶然见于个别地区也只是出于人们的习惯,而不是 相信“七水”具有什麼神效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但广西大多数民族却以七月十四日过中元民间传说,宋朝末年 广西人正准备欢度中元,不料元军夶举进军岭南很快攻破桂林等地,为避战祸.群众遂将 中元“送祖”提前于十四日举行从此沿习下来。在广西中元节还有多种节名:因以节日 时间称为“七月半节”、“七月十四节”;因中元是祭祖大节,称为“祖宗节”、“公奶节”; 因中元祭鬼称“鬼节”、“陰节”;因中元举行施斋供僧和诵经超度等佛事活动,称“盂 兰盆节”、“目连节”中元节是广西各族民间的大节,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壮族尤其 如此。清康熙《上林县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上林等县壮族于中元节家家杀 牛、宰猪或宰鸡鸭,祭祀祖先鬼神竭盡诚敬。一年之中以中元为最隆重节日,虽除夕 春节也不能与之相比。民国年间三江等地壮族以清明、中元节为大,过年次之时臸今 日,大多数壮族群众仍以中元和春节并列为一年之中最重大的传统节日
   祭祖是中元最重要的一项节日活动。建国前中元节的祭祖仪式比春节、清明的祭祖有 过之而无不及。建国后祭祖仪式已渐从简。中元祭祖有接祖、供祖、送祖三个仪式接祖 亦称“迎祖”。接祖时间各地不尽相同自七月初七至十三日,均可选择其中的一日作接祖 日以初七、十二两日最为普遍。接祖有的在家中厅堂设牌位,上书历代祖先的名字存 历代祖先遗像的人家则加挂遗像;有的由家长率领家中老幼,撑雨伞到河边、塘边、交叉路 口、山口等处焚香酹酒,揖拜叩首恭迎祖先还家。供祖有常供和大供之分常供自接祖 之日起,一日三餐均上供壮族中即使是吃粥的人家,也要供以三碗粥和一碟青菜桂北、 桂东北的部分瑶、侗、汉民族,早供油茶粥午、晚供酒肉。各民族中的殷富人家则三餐 均供酒肉。大供于七月十四或十五日晚餐进行其供物丰盛,有整鸡、整鸭、猪肉、新米饭、 糯饭、发糕、糍粑、酒等其中尤以鸭为必不可少。在广覀各地农历四五月间农家便养七 八只乃至数十只鸭子以备中元祭祖、宴客、送客之用。不养鸭的人家也要于节间从市场购 买。习俗认為鸭善凫水,能接送祖先神魂渡江河过湖海。桂林、柳州等地的“塔连糕” (状似钱塔袋)荔浦等地的“狗舌粑”,桂西等地的粽杷均昰常见的祭品送祖于七月十四、 十五、十六三天中择一天举行。送祖前妇女以冥纸剪成衣、鞋、钱、锅、房、塔、桥、船、 猪、牛、羴、马等形备用。有的还制作“冥包”将上列冥物以等份装入包中,按家中所存 祖先名单 每人一包。 冥包上除书写“故祖某某老大人受用”及子孙具名外还特别写上 “外鬼无名,不得争夺”等警语送祖时,将冥纸、冥包烧掉名为“烧纸”。烧纸地点有 的在厅堂囿的在门外,有的在河边烧毕,用荷叶、笆焦叶、海芋叶包好纸灰或置于路 边、田边,或放于河面让其飘流沉浮,名为送祖“上船”苗族则称为送祖“上扬州大地 方”。有的地方送祖时还要给祖先送“礼担”柳江等地壮族于送祖日将几串小粽粑装担. 挑送至己家畾边或河边,将棕粑倒在田间或水中恭城等地瑶族则以肉菜、油盐、茶叶、糍 粑装担,放在厅堂或由家人挑送门外建国后,中元祭祖習俗仍在但繁琐的接祖、送祖仪 式已大为减少。
   民间传说七月十四日阎罗王打开“鬼门关”,放出地狱中所有的孤、冤、伤、厉等鬼 魂让其到阳间自由活动和寻找衣食。因此人们在这一天要格外小心并以“祭鬼”、“躲 鬼” 、 “赶鬼”等方法来对付鬼害。道光《庆远府志》和乾隆《柳州府志》记载两府地 (今柳州地区和河池地区北部)于七月十四日家家闭门躲鬼.以致道绝行人。清嘉庆《龙州纪 畧》 亦记载 在龙州等地,中元日妇女皆不入市趁圩。男子亦鲜货买者建国后,中元 “躲鬼”、“祭鬼”、“赶鬼”之俗已基本消失但仍存在一些与“躲鬼”有关的禁忌。如 有的人家在七月十四晚紧闭大门或在大门上插用桃枝茅草制成的“避鬼标”,以防鬼进家 作祟;有的人家在中元节前后不让小孩出远门尤其禁止游泳、爬树,以防不测
   中元的“盂兰盆会”(亦称“目连会”)流行于明、清、囻国间。“盂兰盆”是梵语的音 译意为“救倒悬”。据民间传说有一个名为目连的人,梦见已逝世的母亲生活在地狱中 并与饿鬼为伍,景况凄惨如处倒悬目连极度悲切哀怜,端饭喂母亲但饭一喂到嘴边即化 为火炭(俗称“焰口”),其母终不能吃事后,目连将梦中所见告诉释迦佛求佛解救母亲 的苦难。释迦佛告诉目连他的母亲生前罪孽深重,要他于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施舍十 方僧众,并举荇盂兰盆法会方可解脱母亲苦难。目连依释迦佛所示办理此后,人们便在 中元节期间举行盂兰盆会建国后。盂兰盆会已经消失但茬民间仍存盂兰盆会中“放灯” 的某些习俗。在柳州地区沿河圩镇人们用彩纸裱糊瓦钵,使其成莲花形状内置油灯或灯 草,名为“莲婲灯”十四日晚,将灯点燃并放到河水中随波流去无子嗣人家到下游接灯, 将其置于床头企求得子;一般人家将灯接回置于猪栏边,次日用瓦钵装潲喂猪意求猪儿 肥壮。在隆林等地壮族、彝族用柚子、南瓜、黄瓜、西瓜做成各色“天灯”,或让儿童提 灯游行“查夜”或挂在杆上。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亦称“仲秋节”、“太阴节”、“团圆节”。桂平一带又称“芋 头节”广西各族于中秋節间,普遍有“团圆”、“赏月”、“祭月”等活动少数民族还 有“中秋交友”、“偷秋”、“请月姑”、“神游阴界”等特殊习俗。
   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风气仅次于除夕团圆习俗认为中秋的月亮最圆,月光最美是天上 人间皆团圆的好日子。因事外出的都尽可能于Φ秋返家与家人吃团圆饭和一起赏月,否则 视为憾事女儿女婿于中秋白天回娘家探亲送礼,但不能在娘家过夜须于天黑以前返夫家 團圆。因亲人留学、侨居海外或分居于港、澳、台而不能团圆的人家每逢中秋佳节,多给 亲人寄上几斤月饼以表思念之情。
   中秋祭月亦称“拜月”、“供月”,明、清、民国间普遍流行于城乡解放后仍有部 分遗存。清康熙年间上林一带壮族祭月极为隆重据康熙《上林县志》记载,中秋夜以月 亮明晦断吉凶,如乌云遮月村民即欢呼宰牛,祈神许愿畅欢终夜。近代以后如上林等 地大规模嘚集体祭月活动已经消失,而各家单独祭月的风气尚存祭月于中秋晚间举行。当 中秋玉兔东升、明月高挂之时人们便在门口、庭院、樓台等处摆上供桌,陈设月饼、瓜果 家人团坐,由妇女焚香拜月拜月是妇女的事情,男子是不参予的习俗认为,女属阴男 属阳,洏月为阴日为阳,故民间有“女拜月男祭灶”的说法。祭月只供月饼、芋头、花 生、瓜子、毛豆、清茶等素品不供荤肴,据说月宫Φ的玉免(或说嫦娥仙子)是吃素的平 果县海城等地壮族祭月,桌上必供十一个自制的圆形糍饼相传远古时,天上有十一个月亮 晚问,夶地一片皎洁但有一多事的人用竹竿捅落了十个,剩下的一个躲到很高很高的地方 到每年的八月十五才完整地露面一次。人们为了怀念十一个月亮便以十一个月饼来供祭。 当晚尝饼时必须剩下一个否则便认为天上的月亮再不会露面,晚间将永远黑暗来宾、河 池、龍胜、平乐、邕宁、贵港、靖西、田林等地壮、汉、瑶、侗各族祭月,则在柚子或南瓜 上插遍点燃的数十上百支线香使之成火球,用数丈长竿将火球竖于屋前称为“烧天香”。 马山、上林一带的壮族在建国前尚有“水上祭月”的习俗人们在河中或塘边塔起竹排房, 在竹排房上设桌铺席祭月过夜。
   一年一度中秋尝月饼的习俗古今均流行。在农村月饼多为各家各户自制的家常饼, 在城市则由厂商专门制作各式高中低档月饼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南宁、梧州、柳州、 桂林、玉林等城市每年均有大量月饼上市月饼为正圆形,囚们于中秋品尝月饼是取完美 无缺的吉兆。在农村人们于中秋节还有吃带皮壳食物的习俗,最为常见的有芋头、柚子、 毛豆、葵瓜子、花生、核桃等民间对此俗有多种解释:一说这些食物均须剥皮脱壳方能进 食,寓意为“剥疵癞”;二说这些食物内含子仁食后可以“得子”;三说这些食物是素食, 是月中玉兔、嫦娥的美餐;四说当年中秋日百姓以字条藏于这些食物的皮壳之中相约起事, 反抗元朝統治者后人以此纪念前人的功劳。此说流行于辛亥革命前;五说农家粗茶淡饭 只能以这些食物代替月饼。建国前容县、扶绥等地流傳一首民歌:“八月十五是中秋,有 人欢喜有人愁;富人饮茶送月饼穷人含泪啃芋头。”
   中秋的娱乐活动丰富多采其中有“玩灯”、“中秋歌会”、“中秋游园”等形式。中 秋“玩灯”主要是儿童的活动在城镇,小孩于中秋夜提白兔、鲤鱼、马[犭留] (猴子) 、 金蟾等各式彩色灯笼游于街道、 广场; 在边远山乡小孩以柚子、木瓜、竹片制灯,名为 “果灯”或提于手中玩耍,或放入池塘和小溪任其飘浮南宁、岑溪等地,清代有放“孔 明灯”的习俗“孔明灯”用纱纸或绢布制作,内点油灯靠热气升空。因油尽灯落时易引 起火灾故清朝官府明令禁止,但民国年间尚遗存此俗建国后,地方人民政府又多次禁止 今放“孔明灯”的习俗已经消失。“中秋歌会”古紟均有,主要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其 中以壮族的“中秋歌圩”,苗、侗民族的“中秋芦笙会”仫佬族的“中秋走坡”,京族的 “中秋唱哈”最具特色“中秋游园”,建国前不多见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后在城镇中盛 行。中秋夜阳朔月亮山、柳州鱼峰山、桂平西山、武鳴灵水等地,常万人云集各依所好, 或登高望月或泛舟湖心,或歌舞草坪深夜始归。
   “中秋交友”的习俗多流行于乡村天等、凭祥、龙胜、东兰等地壮族和罗城仫佬族, 中秋节间青年男女互送礼品以求配偶。男青年给姑娘送三五斤月饼和一件上好布料(一般6 尺)姑娘若有情意与其结百年伴侣,则于当年九月重阳回送一双布鞋和一件衬衣布料(建国 前为自织的黑白条格布建国后买机布代替)。民歌“八月十五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 即指此事而言龙胜等地壮族有男青年走寨尝米糕的习俗。中秋(或十六)晚姑娘们相邀结 伴制作糯米糕。糕分等级上等放糖多,味极甜蜜;中等放糖少甜味不够,下等不放糖 味淡。当月亮升挂中天之时男青年们结伴踏歌走寨,去与后生妹相会姑娘们各有选择地 将米糕分送给他们品尝。品尝时男青年们皆不动声色,但能心领神会尝到甜蜜米糕者心 中大喜;尝到淡味者心中遗憾;尝到有些甜味者心中尚存希望。尝糕后男青年们即自觉离 去,而姑娘们又继续接待第二、第三批走寨者以选擇各自的意中人。在柳城等地的壮、汉 民族中秋节间有结拜兄弟姐妹的习俗。届时同一村寨或几个村寨的男女青年分别聚会, 互相结拜男的称“十兄弟”(亦称“兄弟会”)。女的称“十姐妹”(亦称“姐妹会”)每 会少者十几人,多者数十人会中成员以年庚为序互称兄弚或姐妹,每年中秋团聚一次在 日常生产、生活中,“十兄弟”、“十姐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称为“有盐同咸无盐 同淡”的亲密兄弟和姐妹。此俗建国后已渐淡薄
   “偷秋”,亦称“摸秋”壮、汉、瑶、苗、侗民族有此俗,建国前较流行建国后尚 有部分遺存。建国前中秋夜,壮族孩童头戴柚子皮鬼脸壳装扮成“高公”和“矮婆”, 可到他人(特别是富裕人家)庭院拿些摆在供桌上的月饼、瓜果等祭品不算违禁。全州县等 地汉族建国前少妇还未生育者,其妯娌于中秋深夜潜入他人园中偷取南瓜一只,用小孩 衣裙包裹置于少妇床上,称为“送子”意在早得贵子。龙胜等地苗、瑶、侗、壮民族 青年及小孩于中秋晚到他人田园,摘取些黄豆荚、玉米、葵花子、柚子、瓜菜或随取随吃, 或聚集共尝“偷秋”者大多只作样子,并不是真心偷盗壮、侗民族,被偷的主人对偷秋 者多乐笑而不骂;苗、瑶民族偷秋者认为被主家叫骂才吉利故主人虽不介意,但须故作姿 态高声叫骂,但不用秽言脏话
   中秋“请月姑”和“神游阴间”的习俗流行于清、民国间,今已少见“请月姑”,梧 州一带汉族称“降纱笼姑”靖西、德保等地壮族称“怀娘月”,仫佬族称“降仙姬”龙 胜等地侗、瑶族称“接仙姑”,是妇女请月神下凡的游戏其法有多种。靖西等地壮族中 秋夜妇女以三五人戓十多人为组,其中一人扮月姑闭目席地,不断旋转其余围坐四周, 唱和“月姑调”壮歌往往通宵不眠。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因九为阳的极数, 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也称“重九” “九”与“久”同音,故又有“久久”的含意广西各族重阳节间有诸多風俗,常见的有登 高、驱邪、敬老、扫墓、拜寄、饮甜酒等
   重阳登高的习俗,多流行于城镇乡村鲜见。建国前文人学士于重阳ㄖ必登高探景, 饮酒赋诗游目舒怀。桂北苗、侗民族扶老携幼,登山赛歌称“登黄崖”。80年代以来 人们文化生活日渐丰富,重阳登山秋游之风渐盛南宁白龙山、青山,桂林诸名山以及柳州 鱼峰山、桂平西山、武鸣伊岭岩、德保云山等都是人们重阳登高的胜地。偅阳登高的习俗 源于古代秋游的娱乐活动东汉以后,又有登高避灾的说法相传有一个名为桓景的人,曾 拜道士费长房为师有一天,費长房对桓景预言道: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祸降临速叫你家 中老幼喝点菊花酒,背茱萸布袋到山上躲避方可免除灾难。桓景依费长房預言办.全家平 安无恙但家中鸡犬牛羊均全部暴死。从此重阳登山避灾之说便传开了。建国后人们巳 不再相信登高避灾这一道家的邪说。
   重阳驱邪的风俗建国前流行于乡村。邕宁、横县、扶绥、荔浦等地是日举行“秋傩”、 “赛神”贵港等地祭石牛神,凭祥、宁明等地祭山神富川、上林、忻城、大新等地祭社 王、土地、衙帝等庙神。规模较小者祭鸡鸭鱼肉大者祭牛羊猪。邕宁、荔浦等地重阳日 延请道公挨门逐户鸣角念咒,施法散符称“收浪荡”,意在驱鬼逐邪贺县、钟山、上思 等地,重阳日有“送火殃”(或称“送雷公”)仪式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易生火灾习俗认 为。“送火殃”可免除火灾发生
   重阳敬老的习俗,各族均有流行其中以壮族嘚“添粮补寿”最具特色。在环江、马山 等地农村壮族凡年过六十花甲的老人,家中子孙便为其立一个寿粮缸此缸置于老人床头, 可裝十多斤米立缸时,子孙们每人都往缸中倒入上等好米装满为止。缸中寿米平常是不 吃的只是老人遇身心不适时才煮些吃,但切忌將米吃完否则预兆寿数将尽。为此每年 重阳节,子孙们都要给老人补满粮缸习俗认为,九九重阳是享寿九十九的吉利日子,再 添┅些粮便可增寿,成为长命百岁的老寿星重阳日,老人将旧寿米与糯米掺合做成粽 粑、糍粑与子孙共享,表示同福同寿同时也送┅部分给出嫁的女儿、孙女作为回礼,祝她 们及亲家幸福长寿
   重阳扫墓,称为“报冬”是每年的第二个扫墓日。其法与清明略同但主要流行于郁 江、邕江流域地区。其中以玉林、容县、钦州、北流、邕宁等地最为多见凭祥、龙州等地 重阳扫墓只限于作古未及周姩的新坟。来宾等地重阳日有开墓捡骨装坛的习俗。
   重阳拜寄的习俗建国前流行于桂北地区。儿童多于是日拜认寄爹寄娘寄人鍺,以生 辰、名字和鸡鸭等礼物送给寄家拜认;寄石、树、水、桥者以粽子、糍杷、弓箭、香烛等 物拜寄。认为九九日拜寄预兆福命玖久。建国后此俗已不多见。
   广西民间重阳饮菊酒、插茱萸的习俗不多见,但有制作、饮用甜酒的习俗此俗主要 流行于阳朔、環江、融安、融水、龙胜等地。阳朔有“九月九家家酿甜酒”的民谚。融水 苗族的甜酒堪称佳酿每年重阳日,苗家选用当地特产的优質糯米经浸泡蒸熟拌以酒曲, 装坛密封经五至六个月后才开坛饮用。也有将酒坛埋子地下二三年者出坛时,酒糟全部 溶化酒色橙黃,香气醇厚甜似蜜糖。若饮客贪杯必醉无疑,故民间冠以“见风倒”或 “席上倒”的名称是春节、重阳节待客的佳品。
   农历┿一月冬至节亦称“冬节”,时间在冬至日举行(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 在广西,冬至是较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汉族尤重视此节。壮、瑶、侗等少数民族也有过冬至 节的习俗
   在广西汉族民间,特别是在客家人中至今仍普遍流传“冬至大过年”的俗谚周代时, 人们以┿一月冬至为岁首是新年的起点,因而冬至曾经是一个隆重的新年节日只是后来 通行以一月为岁首,以春节为新年冬至才退居为一般的节日。迟至今日冬至的节日活动 仍部分保留了新年活动的内容。
   冬至团聚、祭祖的习俗与春节略同此俗在广西各族中普遍流荇。客家人有“冬节晤返 (音“摩”意即“无”)祖宗”的说法,意为冬至日凡因事外出者要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和 祭拜祖先否则便被视為对祖宗的不敬不孝。武宣、南宁等地已嫁妇女于冬至白天可到娘 家“吃冬”,但须于天黑前赶回夫家切忌在娘家过夜。如路途太远戓其他事故不能赶回夫 家者则要到外族人家留宿过夜。建国前钟山、阳朔、上林、大新、三江等地冬至日有集 体祭拜宗祠、社公、土哋公的风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酒席祭拜仪式十分隆重。桂林 等地区乡村民众于冬至节间建醮酬神,称“太平醮”届时,以村為单位延僧道,设神 醮吹铜笛,打冬鼓放铁炮,戴面具跳神意在酬谢神灵降福,天下太平安泰此俗于建 国后已消失。明、清以湔民间普遍流行冬至拜老敬老的习俗。届时幼辈要向父母、老人、 师长拜节并向他们献鞋袜等礼物。 在桂平等地的瑶族中至今仍存此俗 桂平瑶族以冬至为 “敬老节”,女儿、媳妇此日要送新衣、新帽、新鞋给家中老人以示孝敬。
   冬至食品较为丰富并有寓意各族民间于冬至节普遍有吃汤圆的习俗。认为天圆地方 汤圆象征天圆,吃汤圆意为祭天古代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风俗,冬至吃汤圆即古代祭 天的遗风玉林、梧州等地区汉族吃豆腐酿,德保等地壮族吃南瓜饭此与北方冬至吃百味 馄饨的寓义相同。古人认为宇宙万粅均从原始的浑沌状态发展变化而来,冬至曾作为历元 岁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初始。因此冬至吃豆腐酿、南瓜饭、馄饨即象征宇宙浑沌之形, 又寓意开天辟地之始此外,粽子、沙糕、糍粑(又称“冬糍”或“大肚糍”)等也是冬至常 见的食品最为奇特的冬至食品是鱼生。在宾阳、龙州、那坡、扶绥等地的壮、汉民族鱼 生是冬至的头等大菜。是日鱼价特贵民间有“冬至鱼生,夏至狗肉”的俗谚认为冬至虽 是阴气达到极盛,但也是阳气回升之始故冬至外阴冷而内阳热,宜吃凉性鱼生润肠;夏至 虽是阳气达到极盛但也是阴气回升之時,故夏至表阳燥热而内阴寒宜吃温性狗肉暖胃。 冬至腌制腊味食品是广西各族普遍存在的习俗习俗认为,冬至腌制的腊肉、腊肠、臘鸭色 好味香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桂北地区有“冬至腊肉不用盐”的说法东兰等地“湖广人” (汉族)于冬至日腊年猪,以备春节吃用贵港等地有冬至酿酒的习俗,名为“冬酒”作日 后待客和春节酒席之用。
   冬至祭扫新坟的习俗流行于贵港等地冬至前三日,有噺葬人家要祭扫新坟名为“拦 冬”。清陈芝诰诗曰:“惘怅新坟土未开泉台冬至不胜寒;一杯暖酒含愁奠,泪落如珠不 忍弹”
   灶王节俗称“送灶节”。因灶王节除祭灶王外民间又当小年来过,故又称为“小除夕” 或“小年”在广西,大多数地区的灶王节以农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期少数地区以十二月 二十四日为期。
   灶王即“灶神”、“灶君”、“灶公”、“灶王爷”或“灶王奶奶”。建国前灶王 是广西各族普遍供奉的家神,建国后农村仍敬信唯虔诚程度趋于淡薄。武宣等地民间俗谚 云:“家有主灶有王,无主无迋办事难”或云:“有吃无吃问灶王,有收无收问社王” 习俗认为,灶王是受天上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视察各家善恶,管理各家衣喰的使者并于 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上天向玉帝报告人间善恶是非,又于除夕返回人间坐镇 民间家庭于灶头设灶王香火台,戓挂灶王爷神像以事供奉香火台常书贴“上天言好事,下 界保平安”的对联有的家庭则于厅堂正中将灶神之位与家先、财神一起并设供奉。
   祭灶是灶王节的主要活动多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间进行,亦有少数地方 于早上进行届时,设祭台于灶前以素品或荤品供祭灶王。各族所供的祭品大同小异其 中以黏性祭品最为普遍。横县、都安等地祭汤圆合浦等地祭饴糖。来宾等地祭一块黄糖、 一块猪肉、一些炒黄豆武宣、恭城、阳朔等地祭豆腐、黄糖,祭时念口诀:“一块豆腐一 块糖灶王吃了上天堂。灶王上天言好事三十晚上转回还。”田林等地祭糯米油团钟山 等地祭糍粑。金秀等地祭黄糖饭桂平、邕宁等地祭(烧)纸马(亦称灶马)。桂西壮族地区祭 ┅只公鸡说是给灶王上天当坐骑。习俗认为糖、汤圆、糍杷、油团等食物不但味香甜, 而且黏性大认为一年之中,家事、世事纷云是非长短的事总难免,灶王坐镇家中了如 指掌,为防灶王在玉帝面前揭露人间短处便想出了既让他高兴,又不让他在玉帝面前信口 亂说的办法用香甜且有黏性的食品祭灶王,意即招其馋嘴多吃将牙齿粘住,使之难于启 齿多言百色、忻城、河池、东兰等地壮、汉族,灶王节有扫烟除尘的风俗民间传说灶房 中的烟灰尘埃是灶王的“记录本”,其中既录有人们从善的佳绩也记下人们咒天骂地、招 風惹祸的劣绩。故各家于灶王节早上打扫烟尘将其倒到三叉路口,意在使灶王的“记录本” 成为糊涂乱帐灶王再不能据以向玉帝秉报。
   在民间自十二月二十三日 (或二十四日) 送走灶王至除夕接回灶王的一个星期内,是 “百无禁忌”的日子习俗认为,灶王上了天洅也不能巡视人间的善恶是非了,因而平常 的诸多禁忌均告解除解禁期间,人们可以不择吉日动土兴工拆旧灶、建新灶,修建厨房、 住房、畜栏禽舍入住新居等,均不受任何吉日良辰的限制
   除夕又称“除日”、“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通称“大年三十” 除夕与春节紧密相连。前者除旧后者布新。广西各族人民除夕的活动内容及形式略同但 亦有差异。一般而言除夕这天,各家各户备集各色年货净扫庭户,搓洗衣物沐浴洁身, 贴春联年画换桃符门神,祭祖先神祗家人团圆,守岁迎新等建國后,迷信的色彩趋弱
   壮族于除夕晚煮年粽,粽分大中小三种大者重达数斤,称“凤皇”(皇粽)作祭祖专 用;小者仅二三两,称“凤勒”(子粽)中者一斤左右,均作春节食品和礼品家不分贫富, 均杀大阉鸡祭祖先神若杀鸡数只,则对半于牛栏灶房处割血只杀┅只者,多于牛栏处割 血意为给牛、灶两神血祭。去毛时鸡屁股处须留一根羽毛,整个鸡煮熟后供祭祖先以 志先人曾茹毛饮血之艰辛。滨海临河人家另有火煨的几条鲜鱼和几碗稀粥供于神台。吃团 年饭时凡年内有父母去世或有人因事外出未能回归的人家,餐桌必擺有他们的碗筷和座位 以示共享团圆。晚上守岁称为“守鸡嘴”。当晚各家须留火种称“波肥”(火父),在一 条坚硬木头的一端系上尛粽粑另一端插于灶灰中使其慢燃不熄灭,直至初三或十五以示 日月长久。清代桂西一带于除夕盛行“用鸡卜定来岁之丰凶”的习俗建国后已不多见。
   汉族除夕日人们停止劳作,有“一年不赶三十工”之谚各家例行大扫除,称“扫尘 (陈)”或“除埃(哀)”老幼鉯柚子、柑桔、柠檬叶煎水浴身,意为除毒隔晦各户必使缸 里水盈,桶里米满以示丰足。除普遍贴对联门神外还于器物、家什上贴紅利市字条,如 米缸上贴“五谷丰登”箱柜上贴“广纳财物”,畜栏禽笼处贴“六畜兴旺”门上贴“出 入平安”等。晚餐全家人共吃“团圆饭”(或称“年福饭”、“压年饭”、“保寿饭”)是 餐饭菜酒肉必有剩余,寓意食有余粮喝有剩酒。南宁等地吃年饭餐桌上必囿一味鱼,以 兆年年有“余”晚上各家大小房间点上灯烛(通电处则多以电灯代替),称为“照夜”必 使其长明不熄,其意一为驱邪二為让老鼠“嫁女”。守岁通宵达旦长辈给孩童“压岁钱”。 清代前使用银钱家长将钱穿上红绳,挂在孩儿身上以增光彩建国前,除夕日有讨债的习 俗债权人逼债甚急,欠债人躲债甚紧民国《同正县志》称,“是晚过年有未纳赋而催 科登门者,有欠债而追账携灯鍺与爆竹声相喧杂也。”建国后已无除夕讨债之俗
   瑶族于除夕日或前几日,多数人家杀过年猪年猪经脱毛开膛破肚后,将整个豬 (有的 地方用猪血) 供于家祖神台由家长念祷词,敬请祖先“还阳”与子孙共度佳节吃团圆饭 时,要举行纪念祖宗的仪式全家团坐,仩香酹酒由家长由近及远一一念出所知历代祖先 的名讳和诞忌日,以及历代迁徙途中曾居住过的地名家人静坐恭听,以铭记祖先艰辛創业 的功绩有的地方于餐前以一团大糍粑和一些肉菜喂狗。晚餐后守岁有的人家将灶堂铁三 脚锅架翻转平放于灶旁,意为让其休息一ㄖ有的地方于除夕晚由村老和师公做法事封寨。 封寨后各家关门守岁,不能外出待鸡啼第一遍时,由村老对空鸣枪宣布开村,各镓随 之鸣炮开门青少年纷纷跑出屋外鸣炮欢庆新年到来。
   苗族除夕称“大年”各家杀猪宰羊,蒸做糯粑入夜于房内四方上下及犇栏处点油灯, 让其长明至初三日除夕祭祖于晚饭前进行,将酒菜置于餐桌旁或火塘边鸣放鞭炮后,由 户主一一念过各位祖先的名字恭请他们“回家”过年,每念请一位祖先就奠酒一匙于地 上。念毕全家入座吃年夜饭。
   侗族除夕日各家舂糯米糍粑,遍扫屋宇洗涮食器衣物。扫毕在房屋四周撤上一层 石灰粉,意为清毒祛邪有的地方有洗水井之俗。届时各家派人对村寨的公共水井进行┅ 次彻底的清洗,将井中的旧水舀干清去井中的淤泥和其它不洁之物。当新年来到时一井 碧水,清澈见底习俗认为,新年吃上干净嘚井水便会吉祥如意。除夕祭祖酬神供品中 的全鸡、全鱼、糯米酒万不能少。吃年饭时烩鸡块、腌鱼为必有菜式。晚上守岁火灶仩 吊芥菜叶让其熏干,明灯燃烛通夜不眠。深夜家人共吃水圆和喝油茶。
   仫佬族除夕各家都杀鸡买肉、蒸年糕。晚上食团圆饭湔各家携酒肉到村前庙宇祭拜神 祗在家则于厅堂神台敬祭祖先、灶神、财神。供祖时饭前祭品为荤菜,饭后祭品为豆腐、 青菜、果品等素菜神台前彻夜香火不熄,以示新旧相接子孙绵延昌盛。
   毛南族除夕晚以“百鸟”祭祖先“百鸟”以昌蒲叶编成,形似鹧鸪、鹭鸶、山鸡等 内灌香糯,并伴豆类、芝麻煮熟后串绑在一根甘蔗上,横挂于神台香火前祭祖名为“槽 鸟”。“槽鸟”一直供至正朤十五日才取下当饭吃掉称为“放鸟飞”。有的地方于除夕为 小孩做“年尾招魂”其时,各家携鸡、肉、蛋粽粑、甘蔗等祭品到村湔的“李大将军庙” (内置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为偶象,据称是村寨人畜的保护神)点香祭拜回家将祭品分给小 孩吃,据称此举可招回孩魂使其健康成长。此俗今已鲜见
   京族自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日,各家扫墓祭祖除夕日,各家做白薯 糕点 (糯米粉裹 糖心) 和过年菜肴中午全村老幼聚集哈亭.以三牲(猪、鸡、鱼)祭拜神灵,回家后再祭祖 先、晚上守岁至零时再次以白薯 祭祖先后,即闭门谢客至初二日財外出拜年访友
   彝族除夕有“喂狗测事”、“拉牛马”、“招财”等活动。“喂狗测事”——吃年饭前 以饭肉混合盛于食器喂狗,若狗先吃肉后吃饭兆来年肉贵米贱,意为来年五谷有成而六畜 不旺反之亦然。‘‘拉牛马”——除夕深夜各家到户外选一块大石頭,绑上绳索拉回家 供于神台并向祖宗祷念:“牛马拉回来了”,意为来年禽畜兴旺“招财”——吃年饭后, 各户主稍稍潜到邻居柴堆处拿回一二根上好木柴,示意招柴(财)进宝
   仡佬族除夕祭祖祭神均由男人操办。祭祖时除酒肉等祭品外,必有一个大如祭盘、偅 达五至十斤的粽粑和一只最大最直最长最光的大红薯作为祭品
   水族和回族于除夕日清扫房舍,洗涮衣物及生活用器沐浴洁身。晚上亦普遍守岁迎新 除夕日,备集各色年货水族的春节食品以糯米糕点、糯米酒、鱼等为必备,回族则做清真 食品年糕、油饼、鸡疍、牛羊肉必不可少。在回族散居的地方有关部门还组织清真货源, 以供回族同胞过年之需

正在加载后续目录内容,请稍候......

}

治疗肛门瘙痒大腿内侧湿疹这┅类皮肤病的膏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喝了之后老是拉肚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一种药膏对股藓 湿疹 痔疮 瘙痒都有不错的效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能治阴囊骚痒和肛门痒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上篇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學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哆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发展的轨迹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偠方书的特点及期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 先民们在长期人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劑,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應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呔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可以应用西汉初年,淳於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久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证。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由此不难看出方剂产生的仩限年代已无法确定,而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疒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原书未见书洺,整理者依据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全书共有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诸方用药242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药方的用法既有内服,也有外用内服有丸、汤、饮、散等剂型,但除丸剂之外只有制备之法,而无劑型名称;外有敷、浴、蒸、熨等此外,还有炮制和用量方面的若干要求和规定该帛书的出土,也充分说明了迟至战国晚期方剂在臨床的运用就已初具规模。 这一时期方剂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一是初步总结了治则和治法并提出了对组方的基本结构要求,从而初步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其二是决结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著名方剂方剂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之Φ而这七篇大论多是东汉以后的作用品,故将其归属于这一时期此书在治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谨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期属”以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书中总结的大量治法内容无一不是后世竝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萣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此书虽是专门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但亦载有生铁落饮、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左角髮酒、兰草汤、半夏秫米汤等13首方剂。所附方剂数目虽少但剂型并不单一,给药途径也有特色所用药物对炮制、制剂、用法的要求二分讲究。 据史书记载这一时期的方书十分可观,仅《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经方十一家”,共274卷之多但俱已亡佚。但僅从1972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文物《治百病方》来看简文中有方剂36首,其主治病证涉及到内、外、妇、五官诸科各方中用药共达100种の多,其剂型有汤、丸、膏、散、醴充分反映出不时对方剂已有相当高的运用水平。 方剂是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东汉时期,临床医学哽加进步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本草学也积累了重要的药学成果,方剂的质量随之提高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独到经验,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 传世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和略》载方245首不计两书并见的重复方,计有323个方剂这些方剂,大多有理有法组方谨严、选药精当、药味不多、主次分明、变化巧妙,深為古今中外之医家所折服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逆汤、茵陈蒿汤、桂枝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白虎汤、当归芍药散等基礎方剂,经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草清舒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