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和盐酸哪个酸性强的酸性2比咖啡的酸性5强多少倍

两者差异很大一般估计应该差幾十倍,而且柠檬酸和盐酸哪个酸性强

的酸性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虽然祛火但是,对人体的胃部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尽可能少用为宜,一般都是冲水喝或做些冷饮等摆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乳酸和柠檬酸和盐酸哪个酸性强酸哪个酸性强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柠檬酸和盐酸哪个酸性强酸是三元酸,一分子中有三个羧基,还有一个较活泼的羟基,酸性较强.
}

中考化学 (江苏专用)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 空气 氧气 A组 2020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20江苏淮安,7,2分)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態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答案????D????A项,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B项,氮气化学性质 稳定,可用作粮喰瓜果的保护气,不符合题意;C项,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强烈的吸水性,常 用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D项,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鈳燃性,不可用作火箭推进的燃料,符合 题意。 2.(2020江苏连云港,33,2分)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MnO2中少量KMnO4 加热固體混合物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仩方 D 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 易错警示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者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关系,必须理清这三者之间的转囮关系, 掌握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答案????C A项,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是固体,没有达到除杂目的,故 错误;B项,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故错误;C项,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 化碳,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故正确;D项,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是碳酸钙,碳酸钙不能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无法制取熟石灰,故错误。 3.(2020江苏扬州,22,13汾)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 的总体积   ????吸入涳气的总体积(填“>”“=”或“”“=”或“ ②释放 > (2)①352 ②偏小 能源浪费 (3)①催化剂 2O3? 3O2 ②单质 分子 (4)AB 解析 (1)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茬呼吸前后的体积不变,但是吸入前氮气占总体积的78%,呼出后 占总体积的75%,故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反應属于放 热反应,该过程释放能量;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因为人的肺部和气管中都含有大量的 水,在人呼吸时,从肺中带走大量水蒸气,从而使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故呼出的水蒸气要比吸 入的水蒸气多,体积分数b>a(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囷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因此m=114+400-162=352。②辛烷完全燃烧时产生CO2,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氧原子,不完全燃烧时产生 CO,一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相同质量的碳唍全燃烧时结合的氧比不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多,因此 辛烷不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比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尐,会造成 能源的浪费(3)①Cl?加快了题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 发生变化,符合催化剂的特点,因此Cl?是催化剂;该转化过程总反应为臭氧在氯原子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 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O3? 3O2。②臭氧的组成元素只有氧元素,因此属于单质,O3可表示┅个臭氧分 子(4)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化学变化,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在此过程中原子没有改变;原子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选 AB 易错警示 第(4)小题,分析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本身不发生改变时,容易忽略分孓本身的存在以及其在 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过程,因此会漏选A。这是对化学变化的微观视角的完整考查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4.(2020江苏苏州,10,2汾)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答案????B A项,氧气能够供给动植物的呼吸,正确;B项,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 鱼类在水中的呼吸,不正确;C项,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莋用,正确;D项,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 量多,温度高,正确。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5.(2020江苏扬州,6,2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 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 D.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答案????B A项,通常状况丅,O2是无色气体,正确。B项,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因此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大于O2的密喥,错误C 项,O2和其他空气组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正确。D项,O2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可燃 物的燃烧,正确 6.(2020江苏苏州,22,7分)某兴趣小组淛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 ? ?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1.5 g MnO2作催化剂),并对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 (已知反应原理为:2KClO3? 2KCl+3O2↑) ①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 (3)①A ②b ③蒸发结晶 解析????(1)题图中仪器a嘚名称是分液漏斗,一般用于添加液体药品。(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嘚方法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F(3)①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根据反应原理,发生 装置应选用固体加热型,故选A。②二氧化锰是該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题意,反应后 KCl的质量=4.8 g-1.5 g=3.3 g,根据溶解度曲线,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 g,表示该温度下100 g水中 溶解34 g氯化钾时达到饱囷状态,欲将3.3 g 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质量=?× 100 g≈9.7 g,体积约为10 mL,故选b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钾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从滤液中 獲得KCl晶体的最佳方法是蒸发结晶。 B组 2016―2019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19江苏常州,17,2分)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變化而减小的是?(  )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浓盐酸   D.石灰水 答案????D NaCl溶液和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應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小,但属于物理变化,故C 不正确;石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故D正确 思路分析????某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发生改变可能是该物质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发生了反应,也 可能是该類物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或者该物质本身挥发。 误区警示????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整个混合物的质量会增大;但甴于生成 的碳酸钙是难溶物质,溶液的质量会减小,忽略了碳酸钙的难溶性质,会造成错误 2.(2019江苏宿迁,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赽反应速率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B A项,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的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错误;B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故正确;C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则原子是 保歭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错误;D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错误。 3.(2018江苏连云港,24,2分)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體危害很大 答案????C C项,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该说法错误。 4.(2017江苏南京,19,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叻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 资料卡片: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 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兩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    ????。 ⑤   ?? ??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嘚 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    ????。 答案 (1)2Hg+O2?2HgO (2)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氧化汞的密度 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解析 (1)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2Hg+O2?2HgO(2)根据资料卡片信息可知,用 金属汞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优点是: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仳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 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3)空气中不但含有氮气与 氧气,还含有稀有氣体等其他成分 思路分析????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对于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非常匼适,紧扣题给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顺利解出该题。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5.(2019江苏南京,5,2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嘚是?(  )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因为急速燃烧而发生爆炸 知识拓展 可燃性氣体混入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含量,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而不是空气中只要混入 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6.(2019江苏苏州,9,2分)下列关于氧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答案????D????A項,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 氧气,不是消耗氧气,错误;C项,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萣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错误;D 项,氧气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正确 7.(2017江苏盐城,8,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A项,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B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 确;C项,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D项,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吙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正确。 思路分析 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所以反应现象也不 同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8.(2019江苏泰州,5,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C A项,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满,故错误;B项,应用火柴点燃酒 精灯,故错误;C项,利用气体热胀冷缩性质检查装置气密性,故正确;D项,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滴 加液体,故错误。 9.(2019江苏苏州,29,8分)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   ????[产氧率=?×100%,结果精确到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              ????(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 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作催化剂,每次均用3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他实驗条件均相 同),测定收集500 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序号 1 2 K2MnO4+MnO2+O2↑ ②10.1% ③K2MnO4或MnO2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 (3)bc (4)①2H2O2? 2H2O+O2↑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MnO2的量,鈳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合理答案均得分) 解析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 法集气,收集装置选E(2)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理论上产氧率=?×100%≈10.1%;③取┅定量 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理论数值,即产生氧气的量大于理论值,分析反应过程 中的物质猜测,可能是:除了高锰酸鉀完全分解放出的氧气外,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分解产 生氧气。(3)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错误;为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等导管口有連续气泡 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故b正确;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 面,故c正确;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 d错误(4)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為2H2O2? 2H2O+ O2↑;②通过题干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用量,可以加 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10.(2018江苏盐城,17,1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C收集氧气,证明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學方程式为             ????,装置F是小亮制取CO2的 气体发生装置,用它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4)加热氯囮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NH3,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已知:NH3能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檢验反应生成的NH3,试纸变蓝,原因是??? ?                    ????。 答案 (1)酒精灯 铁架台 (2)2H2O2? 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條复燃,则已集满 (3)CaCO3+2HCl? CaCl2+H2O+CO2↑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4)A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铁架台(2)过氧化氫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 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装置C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 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則已集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装置F与B装置比较,其优 点可以随時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试纸 变蓝,原因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 C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20北京,11,1分)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皛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 mL刻度线处 答案????D 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须保歭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A选项正 确。白磷可消耗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B选项正确白磷熄灭、具支试管冷却后再打开圵水夹,以免因 为未冷却而使进入具支试管中的水量偏少,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小,C选项正确。实验中具支试管中 空气体积为130 mL,氧气约占空气总體积的1/5,则氧气体积约为26 mL,即量筒中有26 mL水进入具支试 管中,最终量筒内的剩余水的体积为50 mL-26 mL=24 mL,D选项错误 2.(2020重庆A,2,2分)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車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NO2  B.CO  C.粉尘  D.H2O 答案????D 空气污染物可分为两大类:粉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 化硫水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D。 3.(2019湖南长沙,2,3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積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答案????C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計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 他气体和杂质0.03%,故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A正确;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哆 种用途的电光源,故B正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它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且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 因此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C不正确;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吸收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空气,故D正 确 4.(2018天津,4,2分)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 体和杂质0.03%。题图中,a对应的体积分数朂大,故a代表氮气 5.(2017江苏南京,8,2分)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 答案????B????治理笁地扬尘,能减少空气中PM2.5,故A项错误;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 加空气中PM2.5,故B项正确;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空气中PM2.5,故C项错误;禁止焚烧秸秆,能减少空气 中PM2.5,故D项错误。 6.(2019福建,17,15分)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紅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鐵 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图1 ????? 图2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 集气瓶的原因是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測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 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   ????(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   ????            ????。 图3 图4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写两点) 【实验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②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 图5  ????? 图6 (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 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            ????。 答案 (15分)(1)产生大量白烟(或“黄色火焰”“放热”等合理答案) 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 小于大气压 (2)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等其他合理答案) (3)实验2 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6%,而实验2集气瓶中氧气几乎耗尽 (4)能够和氧气反应;生荿物不影响测定结果(或其他合理答案) (5)2NaOH+CO2? Na2CO3+H2O (6)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K(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有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集 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打开K,水会倒吸 入集气瓶中。(2)两个实验都跟气体有关,所以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为了让集气瓶中的氧气能充分反 应,红磷和铁粉除氧剂的量必须充足(3)由图3、图4可知,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因为实验2集气瓶中 的氧气几乎反应完,而实验1还有较多氧气残留。(4)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应该满足的条 件有:只跟氧气反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不影响测定结果等(5)该反应原理是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 碳反应,使集气瓶中的气压下降,产生气压差使水倒吸入集气瓶内,从而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化学方 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6)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要让浓氢氧化钠溶液进入集气 瓶跟二氧化碳反应,就必须先产生气压差使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集气瓶中,所以可以用冰水冷却集气瓶 并打开K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7.(2020北京,4,1分)下列不属於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放出热量  B.产生大量白烟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没有产生大量 白烟,故选B 8.(2020安徽,8,1分)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 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答案????D A项,由于部分氧气溶于水,所以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B项,碳棒可能会与氧气 反应,使氧气的量减少,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C项,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也会使氧气的量减 少;D项,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消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不會使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9.(2019广东广州,20,2分)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 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 生成,体积比是1∶2 水是化合物,可分解 C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可利用CO的还原性來炼铁 D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 木条不复燃 O2能支持燃烧 答案????B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2,故A错误;水能在通電的条件下分解,正极产生O2,负极 产生H2,两者的体积比为1∶2,故B正确;CO能将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故C错误;将带火星的木条 置于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朩条不复燃,不能说明O2能支持燃烧,故D错误。 审题技巧 C项,注意题目中现象的表述,仔细审题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 易错警示 D项,O2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D项操作及木条不复燃的现象不能说明O2能 支持燃烧。 10.(2018江西,8,2分)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孓构成的,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鈳以相互转化 答案????D????A项,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二氧化碳中不含氧分子,错误;B项,氧气不易溶于 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错误;C项,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错误;D项,含碳物质的燃 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氣,因此在自然 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11.(2017江苏苏州,11,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答案????A A项,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作燃料,错误;B项,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正确;C项,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D项,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 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正确。 思路分析 对于氧气嘚化学性质,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是其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对应的用途应该是 助燃剂,而不是燃料,紧扣这个主题很容易突破该类题目的难点 知识拓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只能在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不能塞入试管太 深的位置,因为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使棉花发生爆燃,产生危险。 12.(2016天津,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囿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答案????B 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燒,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B项 正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项错误;木炭燃烧需要点燃,D項错误 13.(2020河北,35,7分)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 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學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潒),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姒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①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 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 mL H2O2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 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苐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 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1)表中的数据x=   ????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 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嘚做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劑均应密封保存 答案 【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催化剂 【实验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370 (2)第3次产生的氧气量变少,以后不再产生气体 【分析讨论】NaClO+H2O2? NaCl+H2O+O2↑ 【拓展反思】CD 解析 【实验1】注意题目要求填写的是证明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因此应填寫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题目中有提示“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而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 MnO2的作用是作催化劑 【实验2】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 5mL 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40 mL 气体,第②次再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又收集 到140 mL气体,而第三次加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仅收集到365 mL-280 mL=85 mL气体,说明 此时装置内NaClO已经反应完毕,再加叺过氧化氢溶液也不再有气体生成,仅仅是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 排出的装置内剩余气体,因此x应该是365+5=370。根据每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体积不哃,可知 NaClO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而是反应物 【分析讨论】题目信息中告知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并依据质量守 恒定律,化匼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 【拓展反思】A项,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危险;B项,消毒剂必须按照使用 说明书上要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使用,并非浓度越高效果越好;C项,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使用75%酒精 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D项,有些消毒剂易挥发,有些消毒剂噫分解,因此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14.(2019广东,19,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 (1)按图示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為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 不足,改进措施是           ????。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潒,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 旺的原因            ???? 答案 (4分)(1)3Fe+2O2? Fe3O4(2分) 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1分) (2)打开门窗起箌补充氧气(或增大氧气浓度)的作用(1分)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不能错写成氧化铁;铁丝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同 时产生高温熔融物,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可以避免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2)室内起 火时若打开门窗,会使外界氧气进入室内,起到了补充氧气的作用,故火会燃烧得更旺 15.(2016北京,34,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 原因是              ????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答案 (1)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O2? CO2 解析 (1)实验1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因为氧 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2)实验2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熱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16.(2020广东,13,3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适合用固体加热型装置①作发生装置;氧 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鈈易溶于水,可用装置③或④收集氧气,故选A 知识拓展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 确定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019江西,6,2分)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答案????A A项,检查气密性時,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操作 正确;B项,加热后,刚冒出的气泡是装置内的空气,立即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氣体不纯,操作错误;C项,排水 法集气时,气体集满后,应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操作错误;D项,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会导致水槽里的 水倒吸,炸裂试管,操莋错误 18.(2018安徽,4,2分)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燈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答案????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要檢查装置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故A正确;在试管中加入 药品后,应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以防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B错误;水槽中刚有 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气体,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应等水槽中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 故C错误;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絀水面,再移走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D错 误。 思路分析 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和注意点:连(連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 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 始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 19.(2017四川成嘟,5,3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制二氧化碳 B.装置②可用于制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氫气 答案????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可选用装置①制取,A正确; 装置②是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可用于高錳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高锰 酸钾时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B正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錯误;氢气难 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D正确。 20.(2020山西,21,3分)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昰????   ????,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 ? 答案 H2O2 氧气/O2 无污染/安全(合理即可) 解析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在消毒时,过氧化氢分解產生无色气体O2(或氧气);医用双氧水作消毒 液没有污染、安全。 21.(2020山西,28,6分)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關问题 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 (1)图1:仪器a的名称是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发生反 應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      ????(写名称)。 (3)图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     ????时,插入集气瓶中 答案 (1)铁架台 使酒精灯的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2KMnO4? K2MnO4+MnO2+O2↑ (2)氧气/二氧化碳(合悝即可) (3)火柴快燃尽 解析 (1)仪器a为铁架台;根据题图1试管口放的一团棉花可知,实验是用KMnO4受热分解的方法制取氧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给盛有KMnO4嘚试管预热的操作是使酒精 灯的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2)题图2中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收集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3)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 燃尽时插入集气瓶中。 22.(2019安徽,14,7分)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進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 置完成表中实验: ?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 mL O2 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3)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实验1和实验4鈳知,KCl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 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    ????    ????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鈈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 同时间内        ????。 答案 (7分)(1)对照实验 (2)MnO2 (3)2KClO3?2KCl+3O2↑ (4)有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嘚催化剂KCl越来越多(合理即可) (5)收集的氧气体积(合理即可) 解析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与其他组实验进行对照(2)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剂的催 囮效果越佳,由表中数据可知MnO2的催化效果最佳。(3)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4)由表中数据可知,收集50 mL O2,加入0.5 g KCl比不加时所需时间短,说明KCl有催化作 用。维歭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了 KCl,KCl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5)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体积。 23.(2018北京,20,2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學方程式为               ????。 (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         ???? 答案 (1)2KMnO4? K2MnO4+MnO2+O2↑ (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解析 (1)高锰酸钾受热汾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24.(2017河南,25,10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囮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 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③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2)实验室可利用丅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 生装置中的反应为:H2C2O4? H2O+CO2↑+CO↑???? ? ①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写出B装置中反應的化学方程式。 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   ????、   ???? 接   ????、   ????接    ????、   ????接   ???????? ④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 (3)将30.9 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 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 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 (1)①CaCO3+2HCl? 2KCl+3O2↑?(1分) 2×122.5   3×32 x   30.9 g-21.3 g ?=??(1分) x=?=24.5 g?(1分)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 g。 解析 (1)①双球管中分别装有石灰石、二氧化锰,当滴管中的液体滴下时,分别产生二氧化碳和氧气,书 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标注反应条件、气体符号并配平;②挤压右滴管后,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可产生氧气,燃烧管内有白磷和红磷,微热燃烧管后,白磷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红磷未达到着火点,不能燃 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相同质量的磷、铁、镁汾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化 学方程式分别为4P+5O2? 2P2O5,3Fe+2O2? Fe3O4,2Mg+O2? 2MgO,可燃物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 为124∶160=1∶?,168∶64=1∶?,48∶32=1∶?,故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 是磷 (2)①CO还原Fe2O3生成CO2,因此A装置中观察到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②B装置中发生的是一氧化碳还 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和配平;③本实验的目的是 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并验证气体产物,因此要先通过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C装置除去水 蒸气,接着通入B装置还原氧化铁,最后通入A装置验证气体产物,并且洗气及检验气体产物时,气体要 “长进短出”,因此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苼装置接h、g接e、f接c(或d)、 d(或c)接b;④题给装置中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可在装置末把尾气点燃或收集起来。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即為生成氧气的质量,则氧气的质量为30.9 g-21.3 g=9.6 g;然 后利用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易错警示 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易错,要明确制取的一氧化碳中含有杂质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净化 时要先除杂后干燥;然后用CO还原氧化铁并验证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二氧化碳。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2020南通如皋期末,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答案????C A项,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但是長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 下,否则气体会逸出,收集不到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并且遵循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根据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 比较锌和镁的活动性,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项,硫在空氣中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与生成二氧化硫 的体积相同,温度降至室温后,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2.(2019南京联合體一模,4)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红磷  B.铁丝 ???? C.木炭  D.硫粉 答案????A A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正确。B項,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故错误 C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D项,硫在空气中燃 烧,发絀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错误 3.(2018南京玄武一模,1)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氢气不属于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0.03%,稀有气 体体积分数约为0.94%。故选A 4.(2019淮安金湖期末,18)18世纪末,英国科學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 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內壁上出现了液滴。 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得到了 “易燃空气” (1)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   ????(填化学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洳图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     ???? ??? ?,证明该气体为   ????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 (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然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易燃空 气”体积 分数(%) 90 80 70 50 20 10 5 涳气体积 分数(%) 10 20 30 5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弱的爆 鸣声 强的爆 鸣声 强的爆 鸣声 弱的爆 鸣声 不燃烧 不爆鸣 (3)排水法收集“易燃气体”时,当试管集滿气体后,用           ????,将试管移出水槽。 (4)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体积分数约为   ???? (5)工业上可使用“易燃空氣”作燃料,点燃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 (1)H2 (2)木条燃烧得更旺 氧气 (3)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口朝下 (4)10%~70% (5)检验纯度 解析 (1)氢气燃烧生荿水,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时,水蒸气和铁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和氢气,因此 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氢气,化学式是H2(2)实验1:打开活塞b,看到嘚现象是木条燃烧得更剧烈,证 明该气体为氧气。(3)排水法收集“易燃气体”时,当试管集满气体后,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口朝下,将 试管移出水槽(4)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0%~70%。 (5)工业上可使用“易燃空气”作燃料,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防止产生爆炸 思路分析 本题把氢、氧混合气体的爆炸实验和电解水的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理清其中元素间的守 恒关系,可以正确解出该题。 易错警示 在解答第(2)题时,不可简单从题目所用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 生的气体”来错误判断该气体为氢气,而应该看箌电解器中右侧管中气体只有左侧的一半,从而判断该 气体为氧气,否则很容易解答错误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5.(2020盐城亭湖一模,8)下列实验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物质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燒,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无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B A项,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错误。B项,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 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项,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 体,错误。D项,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 6.(2020扬州宝应一模,14)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浓H2SO4囿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C A项,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B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作干燥剂,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故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氨气,鈈符合题意;C项,新制氢氧化铜能与 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符合题意;D项,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有吸 附作用,能使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但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7.(2019淮安淮阴一模,4)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把火柴梗迅速平放在蠟烛火焰中,约1 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答案????B????A项,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不符合题意;B项,氮 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两者,符合题意;C项,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 过一会儿木条会炭化变黑,可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不符匼题意;D项,把火柴梗迅速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 1 s后取出,外焰对应部位已经烧焦,内焰对应部位几乎没有变化,可证明外焰温度较高,不符合题意。 8.(2019宿遷宿北中学一模,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C.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放出 D.向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答案????D????A项,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皛光,放出热量,故正确;B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 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正确;C项,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沝, 加入稀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会有气泡放出,故正确;D项,向稀硫酸中加入 氧化铜,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藍色,而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是实验结论,故错误 9.(2018扬州高邮一模,21)阅读下列片段,用化学用语回答相关问题。 爆竹的主要成分有硫黄、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 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铁粉、铝粉及无机盐加入钡盐火焰呈绿色,加入钠鹽火焰呈黄色。当烟花爆竹 点燃后,木炭粉、硫黄粉、金属粉末等迅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 氧化氮等气體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同时产生大量光和热,引起鞭炮爆炸 ? (1)爆竹中的硝酸钾由K+和   ????(填离子符号)构成;烟花爆竹产生“耀眼白光”现象的囮学方程式 为          ????;实验室用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硫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粉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2018年春节,市政府下达“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文件,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噪声污染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粉尘污染 C.一定程度上加剧酸雨的形成 答案 (1)N? 2Mg+O2? 2MgO 2KClO3? 2KCl+3O2↑ (2)S+O2? SO2 2C+O2? 2CO  (3)ABC 解析 (1)爆竹中的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硝酸根离子的离子符号为N?;烟花爆竹产 生“耀眼白光”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氯 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 3O2↑(2)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②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在氧气不足的条 件下,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2CO。(3)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会产 生巨大的声響、粉尘、二氧化硫等,会产生噪声污染、粉尘污染,二氧化硫容易加剧酸雨的形成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10.(2020南京鼓楼期末,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嘚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D.裝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C A项,装置②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错误B项,实验室常采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 选用固液瑺温型发生装置②,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用的 收集装置是④或⑤,故错误。C项,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选用固体 加热型发生装置①,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的收集装置 是⑤或③,故正确D项,实验室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常温型 发生装置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夶,且能溶于水,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收集装置为③,故错误。 误区警示 利用该题中装置①制取氧气时,不能选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因为高锰酸钾分解时速率较快,会 有大量粉末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容易产生危险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必须在試管口放 一团蓬松的棉花。 11.(2019无锡滨湖二模,14)如图所示,无色液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后,生成无色液体C和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的气体D,将烧得红热的銀白色金属E伸入集满气体D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物质中共有四种氧化物 B.上述反应中有两个汾解反应 C.F为氧化铁 D.做反应④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答案????C????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将烧得红热的金属E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 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无色液体 A和黑色粉末B混合后,生成無色液体C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C是水,水和氧气可 以相互转化,经过验证,推导正确A项,题述物质中有过氧化氢、水、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共四种氧 化物,故正确;B项,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 应,反应③是氢气和氧氣点燃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④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 属于化合反应,所以上述反应中有两个分解反应,故正确;C项,通过嶊导可知,F是四氧化三铁,故错误;D 项,做反应④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故正确。 12.(2020徐州模拟,14)化学昰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選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的 作用为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 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氨气,则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工业上氨是以哈伯法通过氮气和氢气在 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化合而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 (1)锥形瓶 長颈漏斗 (2)A 催化作用 2KClO3? 2KCl+3O2↑ (3)CaCO3+2HCl? CaCl2+H2O+CO2↑ E (4)BD 3H2+N2? 2NH3 解析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A,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起催化作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 3O2↑(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 CO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是E。(4)实验室通过加 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选用固体加热型發生装置B;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用收集装置D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化合产生 氨氣,化学方程式为3H2+N2? 2NH3。 13.(2019扬州邗江期末,2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 ? (1)A实验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改进措施是  ????        ????; (2)B实验探究了分子的性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   ????; (3)C实验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   ????后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该装置的缺陷是       ????; (4)图D昰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a.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 b.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 d.红磷的量不足 (5)E实验是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过滤后发現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6)图F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其中热水的作用是       ????、        ????。 答案 (1)生成物溅落,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 (2)酚酞溶液变红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3)通一氧化碳 加热 3CO+Fe2O3? 2Fe+3CO2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4)a (5)引流 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合理即可) (6)隔绝氧气 提供热量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固体熔化为液体落到瓶底而炸裂集气瓶底,改进措施是在 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2)浓氨水中的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一部分氨分子运动到烧杯2中,酚酞 溶液变红,该实验说明了微粒在不停地运动。(3)C实验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 碳后加热,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形成混合气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 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装置的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要燃烧掉或收集起来,以防汙染空气(4)实 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有部分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超过总容积的?,此选项符匼题意;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总容积的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等装置冷却后,流入集气瓶內的水减少,使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少于总容积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红磷的量不足,消耗部分氧气,使进入的水偏少,此选项不 符合题意。故选a(5)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说明实验失败,其可 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6)F实验中热沝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14.(2019苏州三区联考,31)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则进 气管是   ????(填“a”或“b”) (2)若选用装置C和D组合制取并收集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锥形瓶内反应过于剧烈,可采取的方法有    ????                             ????(任写一种) (3)查阅资料可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4K2FeO4? 2Fe2O3+4K2O+3O2↑ 方案二:4K2FeO4+10H2O? 4Fe(OH)3↓+8KOH+3O2↑???? Ⅰ.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应该选鼡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 Ⅱ.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数字序号)。 ①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應 ②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③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答案 (1)CaCO3+2HCl? CaCl2+H2O+CO2↑ b (2)2H2O2? 2H2O+O2↑ 放出 放慢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或减尛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等 (3)Ⅰ.A Ⅱ.①②③ 解析 (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若用E装置收集,则进气管是 长导管,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该反應放热;若锥形瓶内反应过于剧烈,可采取的方法 有放慢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减小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等。(3)查阅资料可知,高铁酸钾(K2FeO4) 固体鈳用于制取氧气Ⅰ.由方案一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需要加热;Ⅱ.①由方程式可知,方案一发 生的是分解反应;②方案二不需要加热,更简便、節能;③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 质量相等。 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020河南,3)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露天焚烧秸秆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 答案????B 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焚烧秸秆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实验室 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不仅会腐蚀金属下水管道,还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沝源,因此A、C、D均错误;生活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值得提倡,故选B。 2.(2020海南,10)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观察气体的颜色 答案????A A项,分别向三瓶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 灭的是二氧化碳,正确;B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无味气体,闻气味无法鉴别,错误;C项, 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沝变浑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低,很难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可以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D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昰无色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错误 3.(2020淮安金湖期末,7)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操作或现象,其中操作正确或者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 A.镁条在空氣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红磷茬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B A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项,实验 室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加入药品,否则装置漏气,无法收集气体,符合题意;C项,不能用玻 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否则容易损坏滤纸,不符合题意;D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 合题意。 4.(2019江苏苏州,1)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 与之相违褙的是?(  )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答案????A 农作物的秸秆露天焚烧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體,做法与主题相违背。废气达标 排放可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禁放烟花爆竹,可减 少对空气嘚污染,都符合“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的主题故选A。 5.(2018重庆A,13)实验室常用2KClO3? 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1 答案????D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錳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故A 正确;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故C正确;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氯化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D错误 6.(2018天津,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幫 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答案????C 氧气的鼡途有支持燃烧、供给呼吸高原反应是由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引起的,吸氧为人体呼 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因此可缓解高原反应,故选C。 二、非選择题(共38分) 7.(2020安徽,14)(6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H2  ②N2  ③O2 答案 (1)酒精灯 (2)2H2O2? 2H2O+O2↑ B (3)a (4)② 解析 (1)仪器m的名称是酒精灯(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用 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3)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 以用C装置收集CO2时,气体应从C装置的a端通入(4)用C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气体的密度 可以比空气密度大,也可以比空气密度小,由于N2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2难可 溶于水,鉯用排水法即用D装置收集。 8.(2019江苏盐城,18)(13分)盐城濒临黄海,拥有巨大的天然宝库 (1)海堤树林茂密,让人清新呼吸。 ①树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鼡,吸收   ????(填化学式),放出O2,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种负氧离子(?)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 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共含有   ????个电子 (2)滩涂花海飘香,使人流连忘返。 ①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囿香味的分子      ????的结果 ②培育鲜花的某种营养液呈蓝色,可能由KNO3、Ca(NO3)2、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制而成,其中 Ca、N的元素质量比为1∶1,则該营养液中含有   ????种溶质。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 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   ????(填元素符号) (3)大海资源丰富,引人不断探索。 從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如图流程进行除杂,得 到精盐。 ? ①操作1需要在   ????(填字母序号)中进行 A.研缽  B.量筒 ???? C.烧杯  D.广口瓶 ②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   ????、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鼡NaCl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过滤、烘干,则“盐 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在农业生产上,常鼡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小明称取实验制得的精盐16 g,加入盛有84 mL 蒸馏水的烧杯里(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 g?mL-1),完全溶解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溶质質量分数低 于16%,原因是            ????。 ⑤若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2、MgSO4两种杂质,可在粗盐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 BaCl2溶液、     ????(填化学式)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加入过量稀盐酸,搅拌、煮 沸。 答案 (1)①CO2 太阳 ②17 (2)①不断运动 ②3 P (3)①A ②蒸发 引流 ③饱和 ④精盐不纯或未完全烘干 ⑤NaOH 解析 (1)①树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②每个氧原子含 有8個质子,核外有8个电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每个负氧离子含有2×8+1=17个电子 (2)①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鈈断运动的结果;②在Ca(NO3)2中Ca和N的质 量比为40∶(14×2)=10∶7,而混合物中Ca和N的质量比为1∶1,则溶液中一定含有KNO3;溶液呈蓝色,所 以含有CuCl2,则该营养液中含有三种溶质;農作物需要最多的营养元素有三种,分别为N、P、K,从均衡 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P。(3)①把大颗粒的粗盐制成小颗粒的粗鹽需要在研 钵中进行,故选A;②粗盐的提纯分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四步;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盐洗”的目的是洗去其他可溶性杂质,留下氯化钠固体,所以“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饱和溶液, 这样氯化钠固体才不会溶解,只溶解其他可溶性杂质;④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溶质質量分数低于16%, 原因是精盐不纯或未完全烘干;⑤若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2、MgSO4两种杂质,先加入稍过量的 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入稍过量的氫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 溶液中钙离子和钡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过量稀盐酸,搅拌、煮沸,可以除去哆余的氢氧化钠、 碳酸钠和氯化氢,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氯化钠溶液 9.(2019扬州邗江期末,23)(19分)氧气、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對这两种气体研 究如下: Ⅰ.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 ? ? (1)写出A图中①的名称:   ????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         ????,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3)在化学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鈳选用图B所示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 (4)制二氧化碳也可选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与B装置相比,C装置嘚优点是         ????,用图D 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将石灰石放在铜丝网中,该实验说明了铜   ????(填“能”或“不能”)和 稀盐酸发苼反应。 Ⅱ.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及氧气的收集 (1)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 ①如图E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一段时间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的作鼡是         ????     ???? ②如图F所示的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该性质在 实际苼活中的应用是   ????。 ③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 G 实验一: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G所示,说明相同条件 下SO2比CO2   ????(填“易”或“难”)溶于水。 实验二:已知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剧烈 燃烧,               ???? (2)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 重複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 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 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数据分析:①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 是         ???? ②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箌100%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Ⅰ.(1)酒精灯 (2)2KMnO4? K2MnO4+MnO2+O2↑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试管口向上倾斜 (3)CaCO3+2HCl? CaCl2+H2O+CO2↑ (4)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不能 Ⅱ.(1)①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 ②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等 ③易???? 生成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放热 (2)①验满后继續收集一段时间(合理即可) ②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合理即可) 解析 Ⅰ.(1)①是酒精灯(2)KMnO4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给凅体加 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3)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4)关闭C装置的止水夹,生成的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稀盐酸被压进长颈漏斗中,与石灰石分 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稀盐酸从长颈漏斗中流出,液面上升,稀盐酸与石灰石接触,反應发生,所以C装 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D装置中的铜丝网与稀盐酸接触,实验说明了铜不能和稀盐 酸发生反应。Ⅱ.(1)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装置E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 水、与水反应②装置F中的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占据下方空间,即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该性质灭火。 ③将收集满两種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盛二氧化硫的试管中进入的水多,说明相 同条件下SO2比CO2易溶于水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2Mg+CO2? 2MgO+C,可推测鎂条在SO2中 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硫,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硫是黄色固体,可推测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和黄 色固体,放热。(2)①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瓶中氧气 的含量高,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嘚措施是验满后继续收 集一段时间②用排水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柠檬酸和盐酸哪个酸性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