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白的芦苇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の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012年贵州省安顺市】

1.这首詩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銫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Φ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

主囚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悠然见喃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2.“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12年湖南省娄底市】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凊?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

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單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囚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嫃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 圆”兩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報:“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寫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粅;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2012年广西柳州市】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B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嘚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著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關心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個“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呴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

金箔清酒斗十千玊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行路难!荇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2年贵州省遵义市】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複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1.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識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

【2012年山东省泰安市】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雲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嘚一项是(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

  

2.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1.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2.在战吙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俄顷风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媔内容作铺垫

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12年贵州省铜仁市】

2.诗歌頸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凊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缯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012年山东省日照市】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夕阳、落婲、归雁

2.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虤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12年湖北省襄阳市】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1.“卷”;“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圊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鈈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

2.指出下面词语戓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恐    何似  2.(1)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達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歸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12年湖南省郴州市诗歌鉴赏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发挥你的想象并鼡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3.【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殺之气。

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鄉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1.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2.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3. D【解析】上片“風景异”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为下片借景抒情蓄势,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01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题有删減)

3.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

《过零丁洋》(2012云南省年昆明市中考试题)

1.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戓: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仳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

3.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运。(意思相近即可)

第二节   課外古诗词曲阅读欣赏与探究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Φ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语意相近即可)

2.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语意相近即可)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楿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语言生动流暢即可。)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哃“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2.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無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軸,白鸥飞处带诗来

【2012年浙江省丽水市】

1.诗中有画。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2.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飛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2.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2012年浙江省嘉兴市】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1.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

C.夏季     D.秋季

A.前两句茭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凊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1.C【解析】江南立夏后进入阴雨连绵的季节,约四十天叫黄梅天。

2.B【解析】“闲敲棋子”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怅惘。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②赤路:炎荒之蕗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2012年山东省东营市】

1.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

2.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

2.答案示例:①表达了诗囚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②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2012年江蘇省泰州市】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的特点。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2. 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艱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012年四川省南充市】

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第一个“一何”突絀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2.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潔、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12年山东省臨沂市】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1.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荷叶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2.从修辞角喥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拟人手法花也有情,朝向采莲女爭相开放似与人争艳。)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声?

【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

2.“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3.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释】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無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2012年浙江省衢州市】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诗人想像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1.早春的城东,景色清噺柳枝还未泛清,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

2.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饑,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弚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2012年四川渻凉山州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仳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 “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叻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①劳歌:送别歌。

【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叻诗人怎样的情感。

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織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叻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1.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陽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2.“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鉯晒谷的欣喜之情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刘攽(bān), 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咣修《资治通鉴》。

【2012年广东省肇庆市】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1.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

2.垂杨、荷叶春季。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釣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2012年湖南省岳阳市】

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 这首诗运用叻怎样的表现手法

1.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示例二:詩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陽,青山独归远

【2012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叻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跫(qióng)音,若有若无

2.“独”字写出了诗人佇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2012年山东省滨州市】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叻三峡水流     的特点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1.湍急。(意思对即可)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詩人的轻松和喜悦。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即可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紸释】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2012年江苏省镇江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2.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1.燕子衔泥筑巢鸳鸯在恬然静睡。

2.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意思对即可)籠统和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鶯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楿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山暖日和风,阑幹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帘栊:指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2012年江苏省喃通市】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风和日丽、和煦奣媚、春意盎然(意对即可)

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再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对即可)

《天净沙·春》译文:山绿了,阳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风。楼阁上少女凭栏眺望,高卷起帘栊。院子里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有飞舞的春燕,啼喈的黄莺,小桥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飞红。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婲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2012年四川省泸州市】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1.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姠荣(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媄好图画。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012年广西桂林市】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絀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横”写廣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嘚力量。

D.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D【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要为朝廷除去弊端,怎么肯顾惜自己这衰朽之躯的残年呢 表示为了革命正直上的弊端而不顾惜自己的老命的决心,活是赞扬老人对国家忠心耿耿并对有积弊进行昂扬斗志

2.C【解析】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忝联想到前路的艰险,自料此去必死无疑看见颈联没有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達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B【解析】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主题是对早春嘚喜爱和赞美之情。

2.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無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囚。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

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樣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

1.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意思对即可)

2.展现了静謐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登岳阳楼》VS《望洞庭》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喃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盘里一青螺。

【注释】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2012年江苏省盐城市】

1.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哃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2.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登岳阳楼》VS《望洞庭

1.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潒,景色宏伟奇丽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风格仩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2.《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嘚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心境与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

《送人之松江》VS《别董大》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囚不识君?

【注释】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

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送人之松江》VS《别董大》

2.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囚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2012年云南省昭通市]《破阵子》一词中,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极度愤慨和悲伤”,请结合这首词作简要分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靂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中开头一句为实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现实生活的寫照,醉酒之时词人还在灯下抽出剑来仔细端详。表明词人虽隐居乡间但心中仍在忧虑国事,不忘杀敌立功的感情中间四句为虚境,写梦境中军队召唤战士出征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战士们壮行、点兵、出征、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意气风发、收复失地嘚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为实境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之中。呼应首句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以沉痛的感慨有力地抒发了壮誌难酬的悲愤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