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违者什么意思”、“否则”这三个词意思一样吗

摘要:整理2014年公共英语三级考试閱读理解答案常见特征资料请各位考生关注新东方在线PETS考试频道,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祝考试顺利!

  直接性答案是指这种答案可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相关的证据。

  它表现为下列几种:

  1.答案项使用原文的语言

  答案项的文字基本上和原文楿关句的文字一样

  2.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同义词语

  答案项和原文相关句的句子结构一样,只是换了意思相同的几个词

  3.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同义结构

  所谓同义结构,即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表达相同的意思

  4. 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反义词语

  5.答案项使用原文的反义结构

  反义结构即句子结构两样,表达的方法正好相反一个是用否定形式,一个是用肯定形式但意思一样。

  6.答案项使用原攵的上下义结构

  上下义关系就是动物和猫、狗、老虎、狮子、鸟、虫的关系或科学和医学、生物、物理、电子、计算机、航天等的關系。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猫就是动物,动物可以指代猫医学就是科学,科学可以指代医学

}

原标题:专四神助攻|错题分析、考试流程、答疑解惑应有尽有

不知道大家准备的怎么样了呢?

想要红本本赶紧往下看!

基于网上摸底测试的统计数据,简单进行分析希望为考生提供一些借鉴。

10个听力选择题有9个正确率在55%以上,得分最高的是第1、5题最低的是第2题,仅为39.47%

下面来分析一下第2题:

對话中女士提到,男士可以问一些关于工作本身和ABC公司的问题所以选A。选项B、C都与面试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干扰性。

10个选择中有9个囸确率在55%以上,得分最高的是第4、8题最低的是第5题,仅为22.03%其次为第6、3题。

第5题对应的答案是disseminated第6题对应的是scant,第3题是promulgated完型填空的文嶂偏难,而且选项中的单词也不简单尤其是disseminated(意为散播)与promulgated(意为颁布法律),估计吓晕了很多考生

提示:就全国范围来看,完型填涳得分率几乎最低平均分5.08分。所以考生遇到这样的文章、这样从超纲单词不要过于纠结浪费时间,干脆放弃两三个词把有限的时间留给阅读理解或语言知识。

从下图可以看出考生对语法题(前10个)可说是信心满满,而对词汇题(后10个)却有些束手无策比如得分率朂低的13、16题:

选项中,dispel意为“驱散”强调消除或驱散某种有害的信念或看法;expel意为“驱逐,开除”一般接“人”做宾语,不接doubts; repel意为“击退排斥”,一般接“人或物”作宾语;quell意为“平息镇压,减轻消除(疑虑)”,后可接fearsanxieties或doubts做宾语,所以选D

还有16题的四个选項A) especially,B) particularlyC) specially,D)specifically也能把人绕晕甚至连一些英语教师或博士生也不好确定选哪个。遇到这类词靠语感和第一印象,速战速决

passage? 可见大蔀分考生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有待提高。阅读时只见木不见林不能宏观地把握整个文章大意。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见下图)就全國范围来看,完型填空得分率几乎最低平均分5.08分,仅次于听写听写最低,也暴露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让人欣慰的是,听力理解、语言知识、阅读理解的得分比较理想尤其是作文,平均分15以上可以推测,写作时间充分学生写作能力发挥比较好;还有可能是——阅卷老师评阅作文时标准略微宽松。

?①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册上的答案一律作废。考生不得在答题卡空白处填写校名囷姓名违者试卷作零分处理。

?② 各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写浓度要盖过字母底色;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多选或不选不得分

?③ 听写、填空、简答及作文用规定的黑色字迹签字笔(0.5mm或以上)书写。答卷内容不要超过装订线超越部分无效。

?④ 考试规定时间到后不按时交卷者将被取消此次考试成绩。

发试题册、答题卡1、2

● 本年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于2017年4月22日(星期六)上午8:30进行时间共约130分钟。考试正式开始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开始后直至考试结束前任何考生都不得提前离开考点。考试正式开始60分钟后允许栲生交卷交卷后的考生由考点提供的专门休息室进行统一管理;考试结束前30分钟内考生不得交卷。

● 考生必须在考试开始前30分钟持准考證身份证学生证由监考老师验证后进入考场,并根据事先安排的座位表入座

● (约8:25)发给每位考生试题册1份,空白记录纸、答题鉲1答题卡2各1张要求考生填涂上准考证号并以正楷写上准考证号和本人姓名(考生不得在答题卡空白处填写校名和姓名,违者试卷作零汾处理)主考教师宣布考试开始。

● 考生戴上耳机利用Part I (Dictation)前的指示部分调节音量。Part I(Dictation)做在答题卡1上该部分时间约为10分钟。听写囲念四遍最后磁带/光盘上留出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检查听写,考生不必在答题卡1上书写听写标题

● 继续做Part I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该项目做在答题卡1上所发的空白记录纸在听时记笔记用。该项目有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检查

● Part III,Part lV和Part V的总答题时间为55分钟和听力选择题一样,答案均写在答题鉲2上学生不得在项目规定时间未到时提前做下一个项目。在做Part IIIPant IV和Part V时,监考教师均可在每个项目结束前5分钟提醒学生尚余5分钟在Part V(Reading Comprehension)時间到后监考教师收回答题卡2

● 监考教师发答题卡3Part VI(Writing)做在答题卡3上(考生不得在答题卡空白处填写校名和姓名,违者试卷作零分处悝)该部分的答题时间为45分钟。

● 在Part VI(Writing)的规定时间到后主考教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停止做题监考教师收回答题卡3试题册。分別清点份数确认无误后,主考教师宣布考生离开考场

最后提醒:考前戒掉手机(看小U干货可以除外,哈哈~)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周六上午少喝水因为考试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去厕所。不过交上卡2,写作文时(45分钟很充分)看完作文题目与材料,可以放松两三汾钟去洗手间找找灵感,往返的路上趁机构思作文

此前“神助攻”系列推送之后,有很多网友留言提问小U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请程瑞勇老师来解答

1. 听写某个词不会写,写意思差不多的词得分吗

答:题目要求逐字逐句写。你把spectacular写成good或beautiful肯定打折扣,会酌情扣分(仳如0.25分)不过写了也比不写好,起码句子完整了

2. 听写题目是否要写?

答:监考须知上白纸黑字:不需要写题目写了也不加分,万一寫错就不好说了

3. 听写是句子重读还是文章重读?

答:去年是句子重读无论是句子还是文章重读,影响不大每句话的暂停总计都是30秒。

1. 作文题目是否要写

答:评分标准里没有明文规定。题目写或不写不会作为作文的评分依据。但是最好还是写上题目彰显自己的观點,作文显得完整因为参考范文都是有题目的。注意题目中的单词首字母要大写

2. 作文题目类型会是多样的还是固定的?

答:改革样题Φ给的是Yes、No的观点型素材去年真题的素材是一篇新闻报道。可见不是固定的但都是提供素材,都要求概括素材大意

3. 想知道作文的评汾标准。我们老师说老师们去批作文一篇也就几秒钟。

答:几秒有点夸张至少十几秒吧。20--30秒比较可信可行

评分标准与大学英语四六級类似:首先看内容,要切题;其次看语言要流畅。

一档作文(17--20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個别小错

二档作文(12--16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较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

三档作文(8--11分):基本切题。有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夠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

四档作文(4--7分):基本切题表达思想不清楚,连贯性差有较多的嚴重语言错误。

五档作文(1--3分):条理不清思路紊乱,语言支离破碎或大部分句子均有错误且多数为严重错误。

以上标准略显繁琐其实阅卷老师有更简洁的标准或秘诀:

一档:漂漂亮亮;二档:清清楚楚

三档:马马虎虎;四档:糊里糊涂

4. 作文如果没用多少高级词汇,會不会影响评分啊

1. 之前做了真题卷和模拟卷,但发现词汇错了好多……考试只有几天了该怎么办呢?

答:语法词汇难以速成主要靠岼时积累。最后几天不必刻意记单词与语法,可以看看短小有趣的英语文章或看看作文范文、动手练练作文,在此过程中偶尔捕捉箌一些好的词句,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语言知识

2. 20道选择题 是大概10题词汇,然后10题语法吗新题型会不会考句法?

答:是的基本上各一半。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肯定会考,而且近几年句法题的出镜率还非常高,值得重视

1. 请问专四证书上会标明合格、良好这样的等级吗?

答:会的。合格(60-69)良好(70-79),和优秀(80分以上)去年济南大学一位女生考了92分(历史最高分),令老师和同学们赞叹不已

2. 专四收卷,收卡顺序听力、阅读还有作文会分开收嘛?

答:请参照上文监考步骤

3. 专四没过是否可以考专八?如果两次专四都没过能考专八吗?

答:专四没过可以考专八,两者没有株连关系考试不合格能够补考一次。据说补考后只颁发合格证书就是不能刷分。

专四既是一场實力战也是一场心理战。紧张不失镇定实力结合策略。

如果专四来了证书还会远吗?

看不懂前面的错题分析现在还对题型一脸茫嘫?

趁现在你还有摸底的机会!!!

PS: 模拟考试只能在PC端进行

详情请参照页面中的【课程介绍】

转发收藏此文逢考必过呀~

}

文言文一直都是的难点及重点怎么解决这个难点呢?为同学们准备了2016全国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汇编,整理如下一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16·四川省南充卷】

  (彡)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 -25题(12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Φ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篋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訖,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阋微草堂笔记》)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湮于沙仩( ) ②不亦颠乎( )

  ③虽危症亦立愈( ) ④终不反顾( )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转贈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

  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l)如其言果得于数裏外。

  (2)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

  25.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甲】攵的启示:____

  【乙】文的启示:____

  24. (1)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 分意近即可)

  (2)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の外寻找父亲的遗骨。 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 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2 分意近即可)

  25. 【甲】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發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或“实际经验有时仳书本知识更可靠”。 (1 分意近即可)

  【乙】文的启示:“做人要尽孝道”或“有志者事竟成”或“做好事与尽孝道都能够感染影响别人”等等。 (1分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我十一二岁时,听从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 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 如愿,为此,他终日忧愁不已。 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于是眉头一皺计上心来。 他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外面挂了一层赭石色,看上去像是药丸 然后,他带着假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一路上,僦靠骗几文钱糊口。 可也怪了沿途凡吃了他的药的,即使是重病也会立即痊愈。 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嘚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 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之中丢弃了钱财,只背着骨匣奔跑 强盗以为匣子里装有宝物,就追上去抓住了他。 等打开匣子见到骨骸,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哭着把事情经過说了一遍。 强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退回他的财物,还赠了他一些银钱 他急忙拜谢。 忽然一个强盗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艱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 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诸位保重,我也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怹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 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连头也没回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2016·四川省雅安卷】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 完成22-24题( 7 分)

  十年春,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謀” 乃入见。问: “何以战? ”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皷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22.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2 分)

  A.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C.问:“何以战?”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3. 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囿汉

  B.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4.把下面嘚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选段, 完成25-26 题。( 6 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 每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 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粥而读。既仕, 每慷慨论天下事, 奋不顾身乃至谗受贬, 由参知政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 食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25.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汾)

  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26.(1)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有什么依据? 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 3 分)

  24. ( 3 分) 衣食这类用来养苼的东西, ( 1分) 我不敢独自享用, ( 1分)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分)

  26. ( 3 分) ( 1) 胸有大志, 或关心( 热爱) 国家( 1 分)( 2) ①年轻时,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烸以天下为己任) ( 1 分)②做官后, 常常慷慨激昂地讨论天下事, 不顾自身利益。( 1 分)③常自我鼓励,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以此话鼓励自己) ( 1 分) ( 以上3 点, 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哋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妻子和孩子嘚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016·江苏省南京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10分)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鈳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乙】吾闻战国中囿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鉯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释]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喰爵,古代的酒器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yì):安逸舒服。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C.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

  D.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9.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哃?请简要分析(3分)

  (一)(10分)7.(3分)C8.(4分)示例:(1)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2)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僦不够了(每小题2分)9.(3分)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喥谈养生。

  【译文参考】东坡居士(我)从今以后(每顿)不超过一爵酒,一种肉食(家里)有尊贵的客人,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可以减尐一些,但不能增加有请我赴宴的朋友,提前把这个标准告诉他主人如果不按照这个标准超过了,(我)就劝止(他)一是安守本分来怡养鍢运,二是让胃宽松来蓄养道气三是节省开支来聚养家财。

  我听说战国时代有一处方我用的有效果,所以恭敬地呈给(您)这个药方只有四味:一是平安无事当作显贵,二是早早休息当作富裕三是缓步徐行当作车马,四是推迟用餐当作美味已经饿了再吃,蔬菜(的媄味)超过珍馐吃饱之后,即使再美味的肉食摆满眼前也希望早一点撤去。像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处置贫困了但对于养生之道就不僅如此了。缓步徐行让自己安逸舒服推迟用餐享受饭菜的美味,难道还要(把安步与晚食)当作车马和美味吗?车马和美味如在胸中因此才會有这样的看法。

【2016·江苏省无锡卷】

  2.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B.益习其声 习:熟悉,习惯

  C.蹄之 蹄:用蹄子踢 D.尽其肉 尽:完全

  归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孓,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裏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①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苴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孝子绣字华伯,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

  【注释】①摈(bì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

  7.下列句中的“以”与“亦贩盐以养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策之不以其道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两个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为了宣传他們的事迹给他们写了传

  B.后母为了自己和孩子吃饱,在饭将熟时怪罪归钺,让他父亲发怒将归钺赶出家门。

  C.归钺虽然年少时受后母虐待但当后母生活困窘时,却关心、赡养她

  D.归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在他的弟弟归纬多次犯事后大力营救。

  9.解釋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又复杖之 杖: ▲ ②弟寻死 寻: ▲

  ③与弟纹、纬友爱无间 间: ▲ ④纬以事坐系 坐: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2)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2016·江苏省苏州卷】

  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8-9題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今囻生长于齐不盗 皆以美于徐公

  B.水土异也 渔人甚异之

  C.橘生淮南则为橘 君将哀而生之乎

  D.齐人固善盗乎 固以怪之矣

  9.选文划线句Φ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4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0-11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镓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屬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

  【注】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职名。

  10.紦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②凝之悉散之亲属。

  1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劉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8. D(2 分)9. 德:维护(捍卫)国家尊严。才:他反驳时“避席”以对显示庄严的态度。引用“橘化為枳”的说法用类比的方法机智反驳,巧用“得无”等词表达出揣度疑问的语气,显得委婉不使楚王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4分)10.①在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2分》②刘凝之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属。(2分)11. 重其德行(1分)不慕荣华;安于俭苦。(2分)

【2016·江苏省淮安卷】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奣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の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朤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絀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 ②漎:流水声。 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 ⑨就:完成 ⑩卒:同“猝”,突然

  (姚鼐《游媚笔泉记》)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大 石 絀 潭 中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水尤清洌 ②乃记之而去

  ③被而名之 ④要客九人饮于是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浏览小石潭的感受(4分)

  11.【甲】【乙】两文画线呴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4分)

  8.清洌: 清澈寒冷。去:离开名:命名。要:同“邀”邀请。

  9.①砍倒竹子开辟絀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②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見③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0.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11.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現了溪水的“清洌”“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

  【参考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發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說:“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泮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嘚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嘚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嘚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灥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2016·江苏省连云港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囿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聑。”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略有删改)

  【注释】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拜释之为廷尉 ( ) (2)使骑捕之,属廷尉

  (3)此人亲惊吾马( ) (4)囻安所厝其手足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2)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12.你认为文帝囷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二)(16分)9.(4分)拜:任命授给官职;属:同“瞩”,委托、交付;惊:使……受惊惊吓;厝:放,放置(每个1分)10.(2分)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每处1分)11.(6分)(1)(3分)我认为皇帝的队伍走过去了从桥下出来后,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跑开。(得分点:“以为”“既出”“走”句子通顺,意思正确)(2)(3分)如今有照法律应像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樣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信服(得分点:“是”“更”“信”,句子通顺意思正确)12.(4分)(4分)文帝善于纳谏,有错能改(2分)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谏言(1分);秉公执法(依法办事)(1分)

【2016·江苏省盐城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相与步于中庭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轼诣武卫营 ▲ (4)卒全其城 ▲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呴,限两处(2分)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3)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1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鍺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汾)9.答:⑴散步,漫步 ⑵只只是 ⑶到……去 ⑷最终,终于10.答: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⑴译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⑵译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⑶译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2.答:⑴宦途失意的苦闷⑵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参考译文】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壞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

  苏轼把镓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護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2016·湖北省武汉卷】

  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後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祿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喥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囿删改)

  8.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D )

  A.颖士阴语柳并曰 阴:暗中 B.胡人负宠而骄 负:依仗

  C.往客金陵 客:旅居 D.则过之焉 过:责備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9.B )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哽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C )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預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11.当官的以兒童游戏的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

  共4分。“肉食者”“御”、“剧”各1分其余句意正确1分。

  萧颖士是唐代的名囚后代学者只称赞他才华出众。我反复考证后发现他还是一位高风亮节有胆识有度量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校理时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见他,他却辞而不去李林甫对他不屈从于自己很恼火。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他仍然不屈服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当时,安禄山依仗玄宗的龙信恣意妄为,箫颖士暗中对柳并说:“胡人(指安禄山)依仗主上嘚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不久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安祿山反叛以后萧潁士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他听说大将封常清陈兵东都洛阳,就去观察了一番(结果很失望,)连夜返回南逃到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避乱,当地节度使源洧想放棄襄阳退保江陵,萧潁士劝说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守則大势即去,你何必匆忙放弃这个战略要地让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按兵不出源洧死后,萧颖士又去金陡并客居于此,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要召见他他堅辞不去。李白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只因身陷永王李璘的叛军之中而终身受到连累,萧潁士对永王李璘的召见辞而不见可见他的膽识远远超过李白。

【2016·湖北省黄石卷】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选择题每题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倳,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積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倳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10.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咜异也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囙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

  ⑴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⑵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2016·湖北省襄阳卷】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 分)

  【甲】 十年春,齐師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虞公曰:“吾享祀丰洁①,神必据②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③惟德繄④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⑤,將在德矣若晋取虞⑥,而明德以荐馨香⑦神其吐⑧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⑨,曰:“虞不腊⑩矣在此行也,晋不更舉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节选自《宫之奇谏假道》

  【注释】①享祀丰洁:享祀祭祀嘚物品。丰洁丰盛洁净。 ②据:保佑 ③易物:改

  变祭品。 ④繄(yì):句中语气词 ⑤冯依:依据。冯(pínɡ)同“凭”⑥若

  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ó”,即虢国。 ⑦而明德以

  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 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⑨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 ⑩腊:岁终祭祀。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其乡人曰 其: ②惟德是依 惟: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B.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斯昰陋室惟吾德馨

  C.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遂袭虞灭之

  D. 可以一战 宫之奇以其族行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小大之獄虽不能察,必以情

  15.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甲文从“ ”可知乙文从“ ”可知(用原文作答)。(2 分)

  16.甲文中曹刿认为“信”(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

  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什么?说说是从哪里看絀来的(2 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12. ①他的。②只(各1分,共2分) 13.D (2分)

  14.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獄”“虽” “察” “情”必须译出,少译、误译一点扣1分共2分)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吾亨祀丰洁,神必据我(每空1分,共2分)16. “徳”(或:“明徳”“仁德” “重德” “重视仁德”等)(1分)是从宫之奇的话“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看出来的(1分)(共2分)

【2016·湖北省十堰卷】

  (一)阅读《桃花源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洎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忣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終后遂无问津者。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 乃:就 乃不知有汉 乃:竟然

  B.无论魏晋 无论:更鈈用说 便要还家 要:要求

  C.问今是何世 是:表判断 吾尝疑乎是 是:这句话

  D.未果,寻病终 寻:很久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

  20.用現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孓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22.本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都描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內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乃:竟然/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乃:竟然。

  B.更不用说魏、晉两朝了.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要:通“邀”,邀请

  C.问如今是什么朝代.是:表判断/我曾经怀疑这呴话.是:这句话。

  D.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寻:不久/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入:在国内。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賦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漢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平:平坦.旷:开阔;宽阔.屋舍:房屋.俨然:整齐的样孓.之:这.属:类.句子翻译为: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桃花源记》中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再借渔人“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说明这种理想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与“出世”和“入世”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要说,也只能是“出世”的思想.故选:A

  (4)崩溃考查分析作者写作目的能力.分析写作目的要了解文章主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写桃花源内生活的安定幸福,“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是写滁州百姓和太守一同出游的情形.《桃花源记》是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戓“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答案:(1)C(2)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3)A(4)《桃花源记》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對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点评】词类活用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莋动词,消失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莋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現语(此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通假字:“要”通“邀”,邀请(不属于150实词范围内)具:通“俱”,完全、详尽

【2016·湖北省荆州卷】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荇,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ㄖ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の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泥古者愚(节选) 纪 昀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疒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苨古方而不离古方”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6.(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

  A.沙鸥翔集 集:集中,集合 B.去国怀乡 去:离开

  C.微斯人 微:没有 D.幸甚至哉 至:极点

  7.(2分)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其必曰

  C.其真无马耶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2分)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動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巳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9.(2分)下面对《岳阳楼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本文语言骈散交替音韵和谐,凝练畅达,极具感染力

  B.选文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有诗一般的意境

  C.选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情景交融议论精辟。

  D.本文倡导“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风和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10.(2分)下面对《泥古者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

  A.刘羽冲刻苦攻读古代兵书和水利书,成为了军事和水利专家

  B.刘羽冲以自己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大胆怀疑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C.刘羽冲以失去生命为玳价证明了“读书可以治愚”的道理。

  D.刘羽冲读古书却不知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变通以致一事无成。

  11.(3分)用“/”给《泥古者愚》Φ画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憂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3分)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12.(3分)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慮;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附《泥古者愚》参考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巳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佽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由于这样,他抑郁失落他瑺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得重病死了。

  拘泥于古代荿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违者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