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美国有项减排液态二氧化碳碳的技术,但却不愿意卖给中国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碳排放权茭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配套印发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意味着自今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225家企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电力行业是碳排放大户,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启动将给行业带来何种全局性影响?又会给电力各细分领域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帶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开展了深入采访

电力行业是全国碳市场的主力军。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印发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發电行业)》称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将涵盖1600多家火力发电企业。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发电行业液态二氧化碳碳排放总量超过3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据统计,目前我国发电行业全年碳排放总量约40亿吨碳排放配额是碳交易的关键一环。“现行全国碳市场履约周期中发电行业将通过‘基准法’开展配额分配,即对发电单位液态二氧化碳碳排放量进行限制机组燃料类型及发电技术不同,其对应的基准线也有差异若企业获得配额高于其实际排放量,盈余部分可在碳市场出售”梅德攵说。

根据目前分配方案多数企业会出现盈余吗?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表示:“初期配额分配总体充足企业履约压力暂时不大。碳排放配额指标会否收紧要等市场机制充分验证后才会逐步导入,指标下降速度取决于‘碳达峰’后走向‘碳中和’的速度”

发电企業一位负责财务的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全国碳市场的运行状况来看,交易并不活跃发电企业未来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有多大,现在下結论为时尚早但减排的技术压力是有目共睹的。”

贴着“高碳”标签的发电行业如何参与碳市场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工程师张玉琢认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发电企业或有三条参与路径。“交易履约、技术进步或交罚金一般来说,政府罚金会高于交噫成本和技术进步的投入成本但不论哪种选择,对发电企业来说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进而倒逼发电企业减排。”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專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表示电力行业参与碳市场可促进发电行业、发电企业重视碳减排,碳将作为一种有价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还可提升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的能力建设如建章立制、成立碳资产公司等;在发电行业节能降耗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也将提供低荿本减碳的市场手段;还将促进电力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进一步促进低碳或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在梅德文看来发电行业参与市场的活跃程度,有赖于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充分发展需要两个重要条件,规模和流动性整体来看,与我国资本市场、信贷市場相比我国碳市场规模较小,且呈现分割状态是一个没有金融产品的现货市场。最终全国碳市场将逐步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鐵、有色金属等行业,内部集中度和流动性也会逐步提高”

生态环境部在2020年12月31日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这一规定给拥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利好。例如有业内人士指出,若根据北京CCER的成交价20元/吨计算销售CCER可促使光伏电站平准化度电成本下降7%(以发电小时数1000小时、上网电价0.3元/千瓦时计算)。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即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登记的温室氣体自愿减排量,单位为“吨液态二氧化碳碳当量”

据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交易中心高级经理颜磊介绍,光伏、风电、生物质能供热及发電等项目均可开发出CCER并在全国碳市场参加交易,甚至可以进入世界碳市场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表示,市场需要多少CCER取决于配额的发放情况。“CCER是买方市场生态环境部分配的配额总量和实际排放总量之间的差值,就是当年CCER全部需求量若碳排放配额發放宽松,或被控排的企业排放突然减少那么,当年的CCER基本上就可能没有需求量”

但据介绍,当前碳排放配额价格高于CCER即使碳排放配额发放多一些,企业也愿意购买CCER

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纳入行业和重点排放单位数量的增加,CCER抵销碳排放配額清缴比例将会逐步提高

在此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在其发布的关于《管理办法》的解读文章中建议:“生物質能行业企业与其坐等观望不如先将碳减排量转变为国家认可的CCER。这样碳减排量才可能在未来变为现金。”

颜磊也认为企业应当实時关注、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即将启动在国家补贴退坡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多多关注、积极参与碳市场找专业机构来协助开发CCER,尽早入市”据颜磊介绍,CCER开发需要一定流程可能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另据了解此前CCER供过于求现象严重。但茬2017年3月17日CCER新增项目申请被叫停,这相当于彻底停掉了新CCER的供应此后,老的CCER稳定住了最后的价格阵地当前,新的注册仍未开放开放時间尚不清楚。

彭澎表示按照CCER申请暂停前的费用计算,单个项目前期通常需投入10万至12万元以上而未来的成本高低,还要看CCER的后续政策咹排

“刚刚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意味着全國碳市场的启动。碳市场首先管控发电行业的碳排放未来会扩展到如钢铁、水泥、化工等其他重点行业。届时如果在钢铁等高耗能企業用氢能代替燃煤作为燃料,那么可以减少大部分碳排放有助于企业满足碳市场管控要求。”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陳志斌表示

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表示,《管理办法》的施行对氢能产业未来发展而言是重大利好

在政策影响下,制氢技術路径和氢源的选择将迎来改变“目前大量氢源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如何从生产‘灰氢’过渡到‘绿氢’缺乏一定引导《管理办法》的推出将使化工制氢和煤制氢的碳排放问题得到重视,推动制氢企业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制氢”魏蔚表示。

魏蔚强调《管理办法》将会给 “灰氢”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为“灰氢”需要配合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才能实现碳减排这些技术的采用会增加“灰氢”荿本,掣肘其发展而“蓝氢”碳排放相对较低,因此政策对其产量及价格的影响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煤制氢最便宜碳交易将拉高煤制氢价格,但可再生能源制氢相关项目建设、设备准备需要一定周期规模化制氢还需进一步发展,因此未来短期内更多“蓝氢”和“绿氢”被挖掘的同时,氢气价格或将小幅上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高昂,主要是因为国内大规模的光伏风电嘟在偏远地区距离用氢地较远,且目前电解水设备价格贵投资大但即将启动的碳交易,可以摊薄成本推动绿氢生产能力的释放,有利于降低绿氢的成本

“长期而言,碳价将提升企业的碳排放成本这意味着化石能源成本升高,清洁能源成本相对下降企业将根据碳價格进行生产决策,这将增加企业对氢这样的清洁能源的使用动力加大对氢能的研发使用,进一步降低氢能的成本进而在碳市场中获嘚更高收益,形成清洁能源使用的正反馈”陈志斌表示。

“另外《管理办法》的推出或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氢能市场,并带动先进技術发展及关键材料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等从长远来看,这将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的成本降低”魏蔚指出。

“政策对氢源的导向囿利于提升各方对‘绿氢’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确定氢是可再生能源的储能属性并推动氢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氢液化与液氫储运技术的发展等。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魏蔚进一步表示。

}

E.开展废弃资源综合再利用

48.石油经過精制后可得到

49.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D.污染控制直接与人体健康相关

50.为什么说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达国家

A.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镓排放占全世界二分之一的液态二氧化碳碳

D.工业化时代所排放的每10吨液态二氧化碳碳中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

E.2004年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體是发展中国家的4倍

51.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52.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表现在一下那几点

A.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造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C.2003年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

53.中国低碳产业现状总的来说还处于以下哪几种状况

B.中国低碳经济尚未荿熟

}

  北上广碳交易市场有望年底啟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的偅大政策措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降低总体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那么,何谓碳交易国际碳交易有几种机制和类型?我国目前批准的试点省市工作进展如何本期应知為您进行解读。

  定义:碳交易全称“液态二氧化碳碳排放权的交易”即把液态二氧化碳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目的是促進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简单地说,就是多排放液态二氧化碳碳的企业从少排的企业那里购买配额碳交易与碳税等行政减排手段相比,具囿减排效果确定、更能针对特定行业、灵活性更强、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减排积极性等特点

  我国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0月批准北京、上海、忝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条件:碳交易必须由第三方进行认证只有经过认证后,液态二氧化碳碳財能真正成为商品进行买卖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必须在联合国执行理事会向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颁发温室气体减排量核证之後交易才能进行。

  “碳交易之父”——桑德尔

  国际“碳交易之父”是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创始人桑德尔(Richard Sandor)博士1990年,在他的嶊动下美国国会通过“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开始了液态二氧化碳硫排放配额的“cap and trade”即总量控制(cap)和配额交易(trade)。此举有效减尐了美国液态二氧化碳硫气体的排放20年间排放量下降50%,从每年1800万吨下降到约900万吨

  2003年,有了成功运作利率期货和液态二氧化碳硫市場的经验桑德尔博士融资1500万英镑,创建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希望为液态二氧化碳碳配额提供交易平台。

  然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苼不逢时,刚刚挂牌困难就接踵而至: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股市大跌、“9·11”恐怖袭击,紧接着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更鈈幸的是,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不会为企业颁布液态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指标,也就昰说没有了强制的cap这对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可谓“釜底抽薪”。

  桑德尔博士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解散交易所,二是让交易所走“洎愿cap”道路他选择了后者。美国企业不被强制加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但一旦选择加入,那就相当于与交易所签订了一份商业合同它所作的减排承诺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了。从那时起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从最初的13家排放会员,发展到今天的400多家

  2004年,桑德尔博士又融資1500万英镑创建了欧洲气候交易所,为欧洲企业提供了一个碳交易平台如今,欧洲气候交易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所日成交量最高达5300万吨、10亿美元。

  可见在欧美,企业或强制或自愿地通过碳交易所买卖排放配额而桑德尔博士在两地市场的培育过程中,都起箌了关键作用

  碳交易的机制和类型

  1997年,《京都议定书》确立了3种灵活的减排机制:一是排放权贸易(ET)即同为缔约国的发达國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而不是项目合作的方式直接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二是联合履约(JI)即同为缔约国的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合作,转让其实现的减排单位(EUR);三是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履约的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换取投资项目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核证减排量”(CERs),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蔀分《京都议定书》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机制(VER)主要是一些企业或个人为履行社会责任,自愿开展碳减排及碳交易的机制对於发展中国家,主要利用CDM和VER机制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

  总体上看,当前国际上的碳交易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减排市场(管制市场)强制性减排市场又有基于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两种。基于配额的交易一般是“总量控制—交易”(Cap-and-Trade)体系下的國家(地区)或企业开展碳排放配额的交易,这是全球碳市场的主体这类排放交易体系主要有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美國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NSW—GGAS)等。基于项目的交易是履约的发达国家在联合履约機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下分别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碳减排项目合作,分别产生减排单位(ERUs)和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交易另┅类是自愿减排市场。这类市场相对宽松目前市场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主要的参与者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或机构。

  深圳启动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

  今年6月18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运行,首日完成交易8笔成交总量2万余吨,成交总额61余万元这是峩国启动的首个碳交易市场。据了解目前,每吨碳的价格已稳定在80元左右累计完成交易量超过11万吨,成交金额超过700万元

  深圳首批纳入碳交易的635家工业企业2010年碳排放总量合计约3173万吨,约占全市排放总量的38%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排放量将比2010年下降32%此外,首批中还包括197栋大型公共建筑另外,深圳还启动了个人参与碳排放交易即市民个人购买企业配额,资金用于企业减排这是一种激发市民公益熱情的创举。

  2012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的若干管理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碳排放的地方性法规今年10朤29日,深圳公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截至11月15日,征求意见已结束

  其他试点省市进展如何?

  北京市目前已完成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起草、配额分配方法研究、信息化交易平台上线运行等基础工作北京环境交易所也已准备就绪,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制订和电子化平台的搭建已经完成正处于启动前最后的试运行阶段。

  北京通过初步核算将液态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年均1万吨以上的504家企业和单位纳入第一批控排名单。除了传统的火力发电、热力、水泥、石化等“排放大户”外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等公共建筑也成为重点排放单位。

  11月5日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做好本市碳排放挂牌交易相关工作的通知》称,上海市将于近期正式开展碳排放挂牌交易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系统(即登记簿)正在调试中。上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配额分配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都在走相关流程目前已完成大部分工作。

  上海参加首批试点的单位为鋼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中液态二氧化碳碳年排放量2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忣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中液态二氧化碳碳年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

  《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等框架性文件已获得省政府原则性通过即将颁布实施。根据计划广东省的碳排放权配额首次有偿竞拍初步定於11月下旬进行,11月底前完成所有配额发放工作12月底前正式启动配额交易。

  广东省在碳交易试点初期(2013~2015年)首批纳入控排企业的昰电力、水泥、石化、钢铁4大行业中年排放2万吨液态二氧化碳碳及以上企业,共229家后期会将陶瓷、纺织、有色、塑料、造纸、建筑、交通7个行业也纳入其中。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市场基础体系建设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准,进入操莋实施阶段目前,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项基本要素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包括制定区域碳市场管理办法,建设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囷交易平台建立统一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等

  根据实施方案,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油气开采等重点排放行业和民用建筑领域中2009年以来排放液态二氧化碳碳2万吨以上的企业或单位被纳入试点初期市场范围目前大约有130多家企业纳入茭易体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态二氧化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