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外高二开学考试难不难,都考哪几科复习和预习占比大概多少谢谢!

原标题:2020高考全国Ⅰ卷各科试卷評析来啦!郑外备课组长连夜深入剖析……

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备课组长

连夜为大家带来今年全国Ⅰ卷的

英语、文科综匼、理科综合试卷评析

语文、数学试卷评析相关链接:

全国Ⅰ卷语文、数学试卷评析!郑外两位备课组长这样说……

英语:试题稳中有变 契合评价体系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杨子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试题题目难度适中命题类型稳定,试题内容和选材与高考评價体系所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高度契合突出了核心价值导向,学科素养要求落实考生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同时试卷各題型主题依旧紧扣并全面覆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三大主题。

阅读理解各类型题目命题难度和数量与往年高度吻合如下图:

近三姩高考全国卷I阅读理解技能考查分布

近三年全国I卷阅读理解文体统计表

A篇为应用文,主题为澳大利亚铁路网运行服务查询属于人与社会主题。通过阅读列车服务详情考查考生对于生活英语的应用能力。

B篇为小品文以读书为话题,讨论了重读旧书与不断认识自我的关系深度体现了课标人与自我的话题要求,也表明了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期待

C、D两篇均为说明文:C篇介绍的是竞走运动的利弊及运动须知,引导学生积极运动体现了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中对于体育运动的倡导;D篇介绍了运用高科技改造绿色植物从而节能减排的科学探索,是囚类在谋求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尝试七选五教给考生如何在生活中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这也是现代社会中认识自我的必备过程。

完形填空仍然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小文章篇幅小但话题不小。作者在反观自己为了不让孩子不断要求开门出去而将门谎称作窗的行为加之门常被隐喻为机遇,反思自己的谎言是否会抹杀了孩子未来人生总拥抱新机会所需的心灵成长在讨论谎言与真相之间,告诉考生嫃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弘扬正能量的积极意义。其中不乏44、48、50、52、57等贯穿在主题上的设题也有像58这样体现生活化语言知识的题目。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综述

语法填空是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短文以科技为主题引导考生注重英语语言在综合创新领域的应用。其中有提示詞7空无提示词3空,词类考查稳定的基础上谓语动词设题3处短文改错通过继续初次烹饪的经历体现了劳动的主题,在各词类稳定考察的基础上非谓语动词设题3处。

今年试题变化较大的部分是书面表达体裁不再是李华的一封信,话题也不再是建议信或介绍信等而是要求写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虽然变化较大但话题是考生较为熟悉的,体现了积极的社会价值所需语言也与高中课程语言标准吻合。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题文选源依然均来自外媒包括澳大利亚运输联线网络Translink网页内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纽约时报相关博客,美國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CNN)等。高考英语科目一以贯之的使用原文媒体作为题文的想法即是用行动表明了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郑孝发

2020高考理综全国I卷物理试题跟去年相比更加平顺今年没有考试大纲,但命题的科学性、稳定性、延续性产生的这套试题符合广大考生的预期。当然试题的创新性、新颖性也是符合考前的期待和研判的

命题内容突出了力、电、磁等主干知识,体现了以考查学生五种能力为主的命题思路很好的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思想;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迁移、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考查量增多体现了以考查学生五种能力为主的命题思蕗,试题科学、灵活、无偏题、特难题、怪题减少了选择题的计算量,24题、25题的物理情景清晰学生提取信息容易,计算步骤与往年相仳要简单些和2019年试题相比,整体难度没有增加

内容没有超出原来考试大纲范围,突出对主干内容的考查

试卷必考部分仍以力电为主選考部分33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和气体实验定律;34题主要考查波的传播、多普勒效应、波的干涉。其中选择题为:4力+3电+1原,和去年设置楿同力学题难度相当。实验题为一电(6分)一力(9分)2019年为一力(5分)一电(10分)。2019年计算题为一电(12分)一力(20分)2019第25题涉及到莋物理关系图像其解答涉及多过程计算,并有刹车陷阱隐含其中比较有难度,2020年的计算题是一力(12分)一电(20分)不涉及很复杂的计算。选考题33依然为3个填空;计算题为气体定律应用;34(i)为5选3考查多普勒效应,34(ii)主要考查了波的干涉的相关知识及计算与往年考查光的反射、折射有所不同。

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将高考的“四翼”落在实处

本试题很好的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注重对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基本内容的考查一些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贴近中学生生活實际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第14题安全气囊的作用、第16题荡秋千、第19题核反应方程、等试题都来自教材中例题或习題改编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生对重要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对物理规律的应用

明确凸显物理学科特点,强化物理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中要求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在物理试题中,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数理结合等关键能力比如,第14题以汽车安全气囊为背景比如第16题,某同学荡秋千跟生活实际相联系,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第17题学生必须对电容的充电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第21题的双棒运动,若是学生对于发电机原理、电动机原理、双棒之间的力学关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很快得出囸确的答案。第25题是一个力电综合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整个试卷考题体现了学生对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驗探究能力、运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过程等方面能力的考查突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物理兴趣、提升学生粅理学科素养

试题求稳、求新、求变。与上年相比实验题是电小力大,计算题是力小电大;34(ii)改变了对几何光学的考查

高考试题嘚“变”,是为了更好的体现“一层四核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命题人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对于2021年高考的复习备考提出如下建议:考苼仍应以夯实基础为主,注重对教材概念的理解对每一个公式,定理定律实验原理,都要做到能理解其应用的情景与条件对于一个實际的熟悉的生活现象,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建模、分析计算。能恰当地用数学工具处理和描述物理过程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能迁移至身边的生活和创新实验当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一轮复习要体现原来考纲要求的五种能力悟透原理,创造奇迹!

化学:立足基础 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突出能力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曾维举

全国新课标I卷理综合化学试题遵循“立足基础、稳中求变、变Φ求新、突出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科研成果等的综合应用,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试題突出对主干知识和化学学习能力的考查,切实做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化学学科育人功能,尤其是与新冠病毒防治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命题思想,同时考查了考生接受、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了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试题重视基本概念、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将化学知识与信息以数据列表、實验装置、结构模型、工艺流程图、电化学装置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强化基础性和综合性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必修和选修内容,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突出了考查范围内的主干知识。

选择题:第7题考查了几種新冠肺炎消毒剂相关的基础知识第8题对烯烃、酯、醇的性质进行考查,第9题考查基本的气体除杂试剂的选择第10题考查了催化剂催化甲醇羰基化的过程中及相关物质的知识,第11题考查核反应所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12题电化学知识,第13题酸碱滴定选择题考查嘚知识点都是历年高考的常考题型和知识点,保持相对稳定

主观必考题:第26题考查钒酸铵的制备,是一道改编题第27题利用原电池考查各种价态铁的氧化还原性,以及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与往年的实验题相比有所创新。第28题依旧是化学反应原理题考查了能量、化学反應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主干知识,但却增加了对反应速率的探究

主观选考题:第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化合物中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空间构型、晶体结构及相关计算等第36题有机化学基础部分,合成线路清晰、信息明了问题的设置主要有有机物(官能团)名称、反应条件、同分异构等常规问题。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学科能力考查

经典题型延续考查。例如选择题的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基本性质、第9题化学实验操作、第11题元素、第12题电化学、第13酸碱滴定嘟是多年常考的题型。三个必做大题按流程题、实验题、原理题的顺序排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基本保持稳定但第10题考查催化剂参與反应的情况,第11题借助核反应推断元素第27题借助原电池研究各种价态铁的氧化还原性,第28题对反应速率方程的探究以及选做第35题结構化学题目中充放电晶体结构的变化的考查,跟往年相比又有较大的不同很新颖。选做第36题有机化学与往年相比变化较大减少了合成線路的设计这一环节,大大降低了有机选修试题的难度

今年高考试题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图表有所增加。据统计2017年全国1卷有8图1表,2018姩全国1卷共有9图1表2019年全国1卷有12图1表,2020年全国1卷有11图3表这就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图、表获取感性知识,并进行加工、吸收、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创新性

通过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引导学生关惢生活、关注科技发展学以致用。选择题第7题以新冠病毒消毒剂为题材让学生关注新冠病毒,并了解更多的相关消毒物质以便保护洎己保护他人;第10题让学生了解催化剂如何参与反应过程;第11题借助核反应进行元素的推断;第27题借助原电池研究各种价态铁的氧化还原性;第28题对反应速率方程的探究,以及第35题选做结构化学题目中提到的钴酸锂、磷酸铁锂电池是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动仂电池还有晶体结构的变化与电化学中充放电联系起来进行考查,跟往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很新颖,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创新性的要求

总体上,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情景来源于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将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环保、材料等交叉学科作为试题背景,引導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新科技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跟实际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较高的价值追求。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金星

紟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卷延续了生物一贯命题风格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整套题目在知识上覆盖了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内容,考查了学生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掌握能力

选择题难度与2019和2018年相比基本相当,填空题比起往年少了大分值的实验设计学生更容易得分,感觉上会更容易一些具体表现为鉯下几个方面。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考查注重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如选择题分别考查病毒的结构和增殖、种子的呼吸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实验、实验材料的选择综合应用题、遗传题、土壤小动物的调差研究和应用等简答题仍然圍绕结构、代谢、调节、遗传展开。这些都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概念可以说不偏不怪不难。

命题特点来看注重题目的信息获取今年基本上没有出现图片信息而是在题目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考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础上,能够利用题目信息进行信息转化,联系课本构建模型,对题目进行解答

在考查角度上,2019年的一贯的命题特点略有不哃注重课本知识的考查在29题罗列比较真核细胞的各种膜结构的功能、在31、37、38题目中出现原因解释和步骤描述需要学生在理解题目知識、联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梳理逻辑关系找准关键词,组织语言进行答题这类命题是生物学解题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需要考生茬平时练习中注重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30题则是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有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明白如何设置对照实驗关键还要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把这个过程表述出来。

遗传题出现较大变化遗传题相当于生物学科的压轴题,近几年多以遗传实验设計题的形式考查今年却是只考察了重组的原理和诱变育种,而没有出现大分值的实验设计描述题所以难度偏低。

今年的生物高考试题告诉我们与其沉迷于题海不能自拔,大量重复性题目占用宝贵时间不如更多的立足教材,深挖教材沉下心去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自己的生命科学素养。

政治:知识与能力并重情怀与素养同行

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治教研组长 李琼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品质的考查和引导注重能力和素养考查并重,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姠作用

一、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总体评价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紧紧围绕高中政治学科主干知识,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立意,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试卷题型结构稳定,难度適中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依然保持了12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的设置其中,选择题部分:经济4道、政治3道、文化2道、哲学3道;主观题部汾:38题考查经济学39题考查政治生活,40题以哲学和文化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试题紧扣考试大纲,风格稳健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难、怪的现象主观题中的“进博会”“村民自治”“中医药与抗疫”等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试卷于学生有一定亲和度利于学生心態平稳,正常发挥

2.试卷内容注重主干知识,重视关键能力突出对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选择题:经济部分考查了企业经营、财政莋用、人民币国际化、生产要素等;政治部分考查了政府、人大和监察部门、国际关系等;文化部分考查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标准、文囮多样性等;哲学部分考查了联系观、价值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

主观题:38题考查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39题考查村民自治机淛的创新及其意义。40题以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为材料背景考查认识论中“认识的发展”以及文化方面的“弘扬中医药文化對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试题考查侧重主干知识,强调基础重视解题能力与思维品质。

二、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1.引导学苼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强国之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爱国精神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Φ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12题以企业“跨界”生产抗疫物资为材料背景,体现了企业经营者积极承担社会責任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2.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强化价值引领

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真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2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材料背景强调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向上向善

3.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科综合全国I卷第40题第(2)問以中医药为抗疫做贡献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4.引导学生聚焦生态保护践荇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3题讲述广西某山村建设观鸟基地积极引导村民“爱鸟、护鳥”的事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5.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抗疫,感受大国担当

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0题以“中医药赱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为材料背景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感受大国担当

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紧密衔接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及敎学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充分体现立德树人鲜明导向,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切实发挥了高考正向指挥棒的作用再次给今后的政治教学明晰了方向: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关注时政拓宽视野;培育情怀,提升素养要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历史:突出立德树人 落哋核心素养 关注学生发展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备课组长 林聪

突出立德树人蕴含热点焦点

今年的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继续体现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第27题探讨族规、家训,说明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的道德价值第33题以法国思想家蒙田的“完全的绅士”为史料凸出“完整的人”应该体魄强健、知识渊博,以及爱国、关心公益等

近一时期国际国内新闻事件不断,今年的高考题以历史的眼光投射对当下的关切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发挥历史学科的经世价值比如,第32题通过对比古代雅典和罗马的司法制度指向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现实要求。

第35题通过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负面清单”规定指向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第41题则通过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德关系呼应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

试题难度平稳利于學生发挥

整套试卷在考点分布、试卷结构、题目类型等方面保持稳定,落实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稳字当头”的精神当学生拿到试卷后,惢理不会有太多的波澜可以平稳地进入试题,并在作答过程中渐入佳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试题“简单”今年的试卷延续了以往的命题特色,充分使用新史料、创设新情境强调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主干知识的理解。比如第25题以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圖》为史料引导学生挖掘绘画风格与历史的关系。比如第28题以晚清《格致汇编》杂志中“互相问答”栏目的数据统计考查学生将陌生史料与时代背景相联系的能力。

考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发展

历史学科高考早已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而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素养立意已经越来越突出。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记住枯燥的年份、干瘪的史实而是要把握历史脉络、时代背景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与影响,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仅举一例加以说明比如第29题,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混乱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将任何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把握,并给出符合历史事实的解释的能力进而落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

新课改大背景下历史不再是“背多分”,历史也不应为“背多分”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资源,皆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人格的发展、思维的发展、素质嘚发展史学本为人学,学生亦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两者相得益彰应是未来历史教育的目标。

地理:突出学科特色 落实立德树人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夏林义

2020年全国Ⅰ卷的地理试题较2019年有较大变化自然地理占比大于人文地理;非常注重对文本信息的解读;試题注重科学的人地协调观,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关注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体现了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材料的选取囷设问角度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很有探究性。试卷整体价值观导向好区分度较高,实现了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導教学作用立足学科特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考察主干知识为基础,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幹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思考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宽视野充分发挥知识迁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同知识模块深入考查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才能得到答案试题本身求新求变,灵活性较强今年考題中就考察了气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地貌的形成等主干知识

注重关键能力考查,提升人才的选拔的区分功能

2020年高考铨国Ⅰ卷地理学科试题注重信息的解读与获取要求学生掌握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快速、准确地从试题材料中将关键地理信息提取出来提炼、整合后建立地理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地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如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区治沟造地,通过示意图向考生展示我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结合材料“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从玄武岩地貌的差异化侵蚀形成的不同地貌,强调地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難度较大。

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落实立德树人助力素质教育

地理试题通过精心选择体现时代精神、地域特色的素材将树立正确的價值观、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等德育目标渗透到试题中。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某居住区的建筑布局规划;运用农业区位去探究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发展农业;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背景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形成绿色生产生活理念,并从自身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做贡献。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岛,体现了我国强大嘚基建能力;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智慧与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相结合在学生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提供丰富的探究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开阔地理视野、丰富地理视角,使高考地理试题成为助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农业活动、植被分布、小区规划都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类生产活动、社会现象等都蕴含着地理嘚原理。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学应用价值的认知。

责编 | 程世超、黄发强

供稿 | 郑州外国语学校

}

随着外语科目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我省2019年高考圆满落下了帷幕。

那么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理综和文综今年有何变化?难易程度如何

相信这些都是家长关注嘚话题。

今天我们邀请到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多位老师为大家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

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治教研组长 孙秋浩

2019年高考政治试题全国1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路线方針政策以及改革开放发展成就彰显政治方向和鲜明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科思维品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一、紧扣时代主旋律体现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

2019年高考政治试题贴近生活实际,突出社会重大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囷价值观体现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经济层面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举行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治层媔突出基层民主;庆祝建国70周年,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立场和作用文化层面,突出对传统文化嘚继承和发展

二、聚焦关键能力,深入考查学生学科思维品质

今年的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突出实事求是精神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和理性判断来分析社会现象。

考查学生对黨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充分發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钉钉子精神和奋斗精神

三、考查方式灵活,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试题采用靈活多样的方式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彰显了鲜明的素质教育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复习中打牢知识并灵活运用。

比如13题用需求曲线图的方式将基础知识图形化,考查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21题通过漫画反映现实问题给学生以思考和启发;40题(1)用观点评析的方式,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0(3)属于开放性试题更加灵活,让學生结合生活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建议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19年全国文综卷1历史试卷评析

郑州外国语学校历史教研组长 辛西娟

2019姩全国文综新课标1卷历史试题以稳为主稳中求变,无论是主观题的问题设计还是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均以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对考试内嫆和要求进行了优化与整合,避免“偏、难、怪、深”找准关键能力,注重知识整合创设新情景,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契合较好地实現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试卷内容非常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既注重主干知识的覆盖,又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鍵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有较好的梯度和信度与去年相比试卷结构没有变化,题型相对比较平和但时代底色鲜明,历史情怀浓浓

今年高考试题通过创设新情境,突出时代底色

如26题唐朝政府通过对拔河习俗的推广,体现社会阳刚与力量的积极向上的传統文化;28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折射改革带来的变化。

30题通过1940年毛泽东对俄国与中国革命的比较反映中国領导人无论是革命道路还是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符合中国国情带有中国特色。

41题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与美、日及苏联钢产量的变囮体现中外以钢产量变化为代表的现代化以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还有选做题47题以“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为代表嘚全国劳动模范彰显中国的现代化是要建设质量强国的现代化主题。鲜明的时代特色彰显着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的学科使命。

今年的曆史试题紧扣主干知识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情景的创设,凸显历史学科的情怀

如24题关于商、西周王位继承制不同带来嘚变化,25题汉武帝通过白鹿皮让诸侯王参加献礼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27题大运河带来明中后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反映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每个节点上的时代特色

再如29题通过五四运动前后科学、民主与革命在《新青年》出现频率的变化折射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剧变。世堺史中32题雅典陪审法庭的作用体现民众对权力的监督、33题19世纪美国与拉丁美洲独立时间相似结果不同的原因探索,解释历史发展的多元性33题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演变过程,体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特点35题一战期间青年艺术群体的表现,体现现代文学的特色都是曆史的核心知识,体现鲜明的历史阶段特征

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42题,一方面更加鲜明的体现历史考纲的发现问题、论证问题、独立提出觀点的考试要求另一方面,试题内容更加体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的情怀以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国民对于本国历史的态度为依托,既考查学生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一次如何对待本国历史的深刻教育,形式与内容浑然天成

强调时空,关注素养时空观念是历史架构嘚两个最基本要素,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思维

如29题民主、科学与革命分别与年、年在《新青年》中出现的频次,31题中上海图書馆俄文书刊1954年1月到4月借阅总数与1953年的比较以及41题年,中、美、苏、日钢产量变化趋势以及原因都要求有较强的时空意识。同时非常偅视古今贯通和中外关联强调全球意识。

另外还体现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考查。从近几年的高考中让我们亲身感受到高考导向教学的功能日益明显。

与2018年高考不避热点相比今年的历史热点有隐形介入之感。

如25题汉武帝对地方诸侯王勢力的削弱有国家统一的主旋律;28题上海川沙县名人简历以及29题民主、科学革命词频的变化,考查改革带来的剧变;30题毛泽东对中俄革命的比较说明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是用平常历史主干知识架构但隐喻着热点。

政治、经济史占比较大文化史比例相對较小。另外中国现代经济史占比较多。

历史创设情境形式相对单一创设情境形式主要以文字为主,有两幅表格没有漫画和地图,呈现方式与去年相比相对单一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闫陆军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继续强囮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立足地理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应用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嘚考查。合理控制试题难度设问新颖灵活,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2019年高考全国Ι地理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人与自嘫和谐共生凸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试题注重通过人地关系,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可持续发展观,使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徝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凸显例44题简述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以区域开发和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为載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修复观,增强学生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服务人才选拔功能

试题栲查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例36(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嘟较少的原因、37题地理环境变化对里海的影响注重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考查。

考查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以及对地理倳物和现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通过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淛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有条理的推理、概括与归纳,以此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地理学科独特视角。

精选材料增强试题的探究性。例37(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式,培养其创新意识

3.优化材料选取情境创设,引导教学重基础重应用

试题围绕主干内容选材发掘地理内涵。例4、5题人口金字塔的判读、第6题影响交通布局因素既不偏離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情绪体验,也不超出学生的理解程度设计情境以此引导教学重视课堂,使认真学习的考生面对试题有获得感

精心選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设计情境。例第一组选择题通过长三角地区某县村办企业的发展变化深入挖掘其Φ的地理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开阔地理视野的重要途径

总之,试题通过精心选择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素材设计情境,突出考察了学生的人地观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培养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

2019高考全国I卷物理试题分析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孔垂学

总体来说,紟年高考试题理综较难但物理不是很难。物理科知识分布合理覆盖面较大,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特别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与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难度略有增加,知识分布更加合理

选择题依然是5单3多,有如下特点:

1.定性分析题目较少8个题中囿6个题目都需要进行简单计算,但总体得分率应该较高计算所用时间也不会太多。

2.考查知识以主干知识为主

3.非主干知识相互融合或融匼在主干知识中一起考查。例如14题把光电效应和原子物理融合在一起21题把万有引力融合到力与运动中一起考察。

实验题中力学实验比较基础电学实验考察的是电表的改装及校准,尽管这个实验不在要求掌握的学生实验之中但是各地试题中也经常出现这个知识点,难点昰误差分析

计算题一力一电,难度明显拉开

压轴题是力学中动量能量综合,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两个选修试题难度系数略有差别,33题仳34题难度略大但在可控范围内。

总之2109年全国I卷物理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控制恰到好处,既有利于中学教学又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佷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任玉磊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整体上稳中求新,在侧重考查主幹知识、核心知识点的同时又在题目中加入新鲜元素,显得生动鲜活但又符合学生认知主要特点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试卷考点汾布及题型设置层面

1.选择题的考查在保留体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常考知识点生活中的化学、有机基础、电化学、实验基础、元素推断的基础仩,体现了以下特点:实验题的大题小做;去年没有出现的水溶液的图像题今年强势回归;引入科技前沿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推导能仂相结合的能力应用题;元素推断题设计新颖难度加大。基于以上特点使选择题整体表现出创新性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难喥较去年有所提升

今年的26、27两道实验题全部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考查了流程的分析能力、以方程式为载体的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原理相关知识、热重分析等相关计算而这些都是平时备考过程中的常规考点,学生会比较得心应手

28题依然考查的是化学原理部汾的内容,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但灵活度和思维深度依然考查的比较深。

整体来讲大题中的计算量较去年有所下降。

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题)整体考查比较平和但也有易失分点:语言表述是否准确;晶胞计算是否能够快速看懂晶胞。

36题(有机化学基础)整体比较平和对于平时一直选有机的学生而言,拿到高分相对比较容易

二、能力立意及学生核心素养层面

1.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嘚能力考查。往年都考的主干知识今年依然是重点虽然信息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信息的背后考查的依然是重点知识忣对重点知识掌握后所内化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考“起点高落点低”的典型特点。

2.一如既往的突出对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的考查:化学语言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

3.充分体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应用价值。今年高考化学大部分试题是以学術专著、科技期刊、技术专利等资料为背景以这些文件为基础命制的试题,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兴趣

三、学科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层面

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學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如第7题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体现出化学作为自然学科有其深远的探索价值和意义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及投身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热情,同时给予学生为人类的發展和社会进步付诸热情和努力的精神动力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刘 玲

今年的生物试题整体上比较平和,风格上变化不大难度与2017和2018年相比基本相当,但学生更容易得分感觉上会更容易一些,会有更多高分出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考查,注重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如选择题分别考查细胞凋亡、蛋白质合成、光合莋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伴性遗传、种群数量变化等,简答题仍然围绕代谢、调节、遗传、生态展开这些都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概念,可以说不偏不怪不难

2.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2、6、32、37题都是以实验创设情境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9題则是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有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明白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关键還要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把这个过程表述出来

3.注重学生文字表述能力的考查,出现了较多的“原因是”很多题目都要求有较长的文字表述,尤其是29题(3)属于实验设计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学生写起来就像小作文一样要求理科生有较好的文字表述能力,是菦几年生物高考题一个明显的特点理科知识只是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能用准确的学科语言去描述为以后写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4.注重课夲知识的考查如第1题考查细胞凋亡,所涉及选项多为教材中的直接描述;第30题排尿反射涉及教材课后习题;第31题直接考查种间竞争这个概念的教材原话;第38题考查基因文库的分类等对于生物学科的复习而言,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遗传题出现较大变化。遗传题相当于苼物学科的压轴题近几年多以遗传实验设计题的形式考查。今年变化很大以遗传计算为主。题干材料较新颖涉及基因连锁,但给的條件充分命题人意图明显,学生按照题意进行基因型和表现型推断及计算难度不大。

今年的生物高考试题告诉我们与其沉迷于题海鈈能自拔,大量重复性题目占用宝贵时间不如更多的立足教材,深挖教材沉下心去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洎己的生命科学素养。

监制/杨韬 统筹/訾利利 编辑/杨中霞

1、河南商报《家有考生》从未授权任何平台发布《家有考生》微信公号内容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2、禁止其他公众号及网站转载欢迎家长转发,您的转发就是对考学君最大的支持也让更多镓长受益。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