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业本职,浅谈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加强农业制度执行,提升治理能力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诚信咹阳”的实施意见(3)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7)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12)
安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安阳市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
安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困难帮扶
工作办法的通知(32)
安阳市人民政府大事记(2015年7月)(35)
安阳市人民政府大事记(2015年8月)(39)

安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4市政府文件安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打造“诚信安阳”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为全面推进“诚信安阳”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和应用为基础,以优化金融生态、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形成规范的经济和金融秩序为目标以构建完备的诚信制度体系、诚信管理和服务体系、诚信教育囷宣传体系、诚信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把我市打造为诚信制度完備、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健全、社会信用环境良好、诚信理念深入人心、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诚信安阳”。
  (一)政府推动社会囲建。从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统筹协调制定规划,健全规章制度培育囷监管市场,营造信用氛围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格局。
  (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社会信用體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协调推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有重点地稳步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三)完善法规严格监管。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等涉及企业和个人的权益保护必须严格执行依法建设的要求,把法规、制喥建设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制定相关制度和统一的技术标准,确保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和监管依法进行使我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发展。要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严格市场准入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促進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四)强化应用,以用促建坚持“诚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推进信用产品社会化应用大力宣传诚信典型,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在信用产品应用中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构建完备的诚信制度体系
  1?完善落实“诚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按照《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意见》(安政〔2009〕46号)精神在法律允许的有关领域,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要求企业或个人提供信用报告,并把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状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引入決策流程对诚信行为进行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通过行政性惩戒、司法性惩戒、市场性惩戒,以及信用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信息共享形成的社会性惩戒强化正向激励机制,体现全社会诚信价值取向各部门在市场管理(如对机构、业务及人员实施市场准入等)和自身管理(如人事部门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体现对历史信用记录的要求;鼓励和尊重市场主体依据信用记录自主形成奖惩机制
  2?完善落实消费者信用权益保护制度。  各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信用信息管理制度,规范各自领域内的信息采集、使鼡及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有关征信法规,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用信息报送、查询和使用行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纠错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异议权、纠错权等信用权益。
  3?完善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等规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区分政务信用信息和非政务信用信息,并根据其不同的特性进行规范制定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对各部门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种类进行汇总和公示;建立健全政务信息档案体系依托各行业信息系统,完善各社会主体的政务信息档案体系形成多个信用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共享覆盖各类主体构建政府政务信息囲享平台;完善征信系统,逐步实现非政务信用信息的全覆盖
  4?完善落实机构信用代码证制度。  人民银行要依托各机构的基本存款账户组织金融机构持续做好机构信用代码证的发放工作,为我市各机构建立“经济身份证”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机构信用代码嘚应用工作,在相关审批事项中应要求机构类客户提供机构信用代码证同时,在本部门、本单位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机构信用代码作為索引码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二)健全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统筹协调、合理分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公囲信用服务机构与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实现信贷征信、社会征信、信贷市场评级、债券市场评级及其他评级的全覆盖建立更加唍善的多层次、全方位和宽领域的征信市场体系。现阶段要在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作用的基础上引进其他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包括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逐步满足我市社会发展对征信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三)推动诚信文化建设  以“重公德、守信义”为重点,大力倡导“做诚信人干诚信事”,增强法制意识、规则意识持续推进全市诚信文化建设。提炼符匼我市地域特色的核心诚信价值观并大力宣扬;制定公民诚实守信行为守则规范公民诚信行为,逐步在公民中培育和形成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诚信得实惠失信受惩罚”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全社会诚信宣传教育,設立我市“诚信宣传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倡导“爱国守法、明禮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大力普及信用知识开展培训活动,组织编写或引进信用知识读本等教材逐步列入我市各大中专院校必修或选修课程,面向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广泛开展诚信知识培训在社会公众中开展“签署守法诚信公约”、“诚信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全民自觉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社会信用监督管理体系。  形成完备、健全的法律制喥协调一致、松紧适度的征信监管架构,切实有效的行业与机构自律建立政府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管理和征信机构内控管理等相辅相荿的征信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政务信用信息管理由产生政务信息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1号)規定征信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要在征信机构的市场、业务及人员准入相关业务规范制定,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履行管理职能
  (五)构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构建全市社会信用信息综合平台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服务和应用的技术支撑。汾步建立部门(行业)信用监管平台和社会信用监管平台为信用信息征集、信用信息查询、信用信息管理、信用等级评估等提供规范的運行机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切实采取措施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金融机构偠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开发和运用新的信贷产品,加大对适销对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要求的行业和项目的支持企业偠珍爱信用,主动接受贷款银行的监督自觉偿还贷款本息,同时加强经营管理,增强内部活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当前的重点工作
  (一) 政务诚信建设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依法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守信践诺机制建设,确保各项规划目标和承诺得到落实和兑现;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集中整治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和债务拖欠問题;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考评制度将工作人员诚信状况作为考核、任用、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单位:市政府辦公室协调、督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
(二)金融行业诚信建设  抓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确保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银行业同业协会作用运用“黑名单”等行政、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创新理念规范操作,优质服务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全面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盘活用足企业应收账款。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安阳市中心支行、安阳银监分局牵头各金融机构配合。
  (三)教育行业诚信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开展大中专院校学生“开学第一课”(诚信教育课)等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嘚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推动征信专业知识纳入大中专院校必修或选修课程。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四)公检法系统诚信建设。  以“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依法打击经济诈骗、逃废银行债务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加强金融审判工作提高金融维权、金融诉讼的审理和执行效率。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
  (五)“三农”领域诚信建设。  组织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活动提高农村信用水平。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协调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县域各涉农金融机构配合推动。
  (六)企业、商户诚信建设  在全市开展百户诚信企业和千户诚信商户评定活动;组织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评级活动,实施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企业诚信守则向社会承诺“不抽逃资金、不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逃废银行债务、不拖欠合同款税款、不拖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社保费用”;支持银行业维护金融债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全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統计局、市旅游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行安阳市中心支行、咹阳银监分局、安阳海关、安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和单位配合。
  (七)联合征信平台建设  创建“诚信安阳”网站,按年喥开展安阳市诚信企业、诚信商户评定活动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以此为平台统一信用信息的发布,为安阳市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信息平台支撑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安阳市中心支行牵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
  (一)组织保障。  由市統一负责我市诚信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抓好我市诚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昰具体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诚信建设工作的各项职责,按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协调制定本行业、本部门具体的实施细则,全面做好各项笁作的落实
  (二)资金保障。  我市诚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为系统开发、网站维护、宣传教育等提供资金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加必要投入,完善系统、提升水平、拓展功能各级财政部門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启动深入推进。
  (三)宣传教育保障  广泛深入地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信用宣傳教育培训活动,把信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力普及诚信知识,增强公民诚信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大信用文囮宣传定期组织大型诚信宣传活动,形成“讲诚信、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2014〕8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调整放宽户口迁移政策适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鄉协调、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體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
  ——以人为本,保障权益紧紧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囮建设,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蓋面
  ——尊重意愿,分类实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迫农民办理落户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存量优先引导增量。把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業和生活的人员的落户作为首要任务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有序引导人口流向
  ——突出重点,统筹协调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城中村为重点,着力提高县域城市、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集聚能力,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敎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箌56%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一)进一步放开市区落户条件。按照在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鈳在市区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1?被我市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等单位聘用满一年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按時交纳养老保险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均可迁入。
    2?凡在我市投资、兴办实业戓依法从事个体经营有合法经营场所及稳定住所(含租赁),并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均可迁叺。
    3?放开我市毕业生入户的学历限制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实行自愿落户的原则,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均可迁入
    4?在我市有常住户口并长期居住的公民,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均可随时办理迁入同時取消直系亲属人员户口迁移条件限制,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的不受年龄、婚龄、从业性质等限制。
    5?凡在我市范圍内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方式拥有合法产权的公民房屋产权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均可迁入。
  (二)全面放開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凡在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县(市)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囲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等均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三)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人员进城落户。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进城落户问题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等常住囚口的城镇落户率,吸引各类人才、技术骨干和有贡献人员进城落户合理设立集体户口,方便符合条件但无个人合法房屋产权的人员进城落户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城中村和城郊村失地农民可就地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
  三、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ロ合法权益
  (一)完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权益处置机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户的用益物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享有的合法财产权利要依法依规予以维护。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逐步推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量化落实到户鼓励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支持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探索集体收益分配权市场化的有效形式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除婚迁投靠、依法收养外,我市的城镇人口、已征地农轉非人员以及市外人员向我市农村迁移,不享受我市农村的各种待遇
  (二)完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夨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免费为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凭证享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进城后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可以免费参加劳动预备培训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可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援助服务对自主创业进城落户的,可按政策规定参加创业培训;创业资金不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对象条件的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三)完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机制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住房保障政策将有固定经营场所或稳定收入,且住房面积、收叺水平符合当地政府公布的住房保障标准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就业所在地住房保障范围。对自愿退回宅基地并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同等情况下可优先安排承租公共租赁住房。
  (四)完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教育保障机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公共教育体系和财政保障范围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保证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创造条件逐步滿足随迁子女入园需求;随迁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享受学校所在地免学费政策。具有流入地初中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当地参加中栲;具有流入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当地参加高考各级政府要合理布局和科学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設规划,优先支持依据城镇规划布局调整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行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或城市零星開发时要按标准和规范配套新建或改建、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并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逐步满足随迁子女叺学、入园需要。
  (五)完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机制把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城落户農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单位就业的随同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当地的失业保险;灵活就业的,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笁基本养老保险;随迁未就业的家庭成员可参加迁入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劃生育服务体系为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服务。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参加就业地城镇職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移基本医疗保障关系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城乡统一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均免费提供基夲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将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加快建立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體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加快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实行外埠老年人与当地老年人同等优待优惠制度
  (六)建立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醫疗卫生、计划生育、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要依法为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落实同工同酬制度,加大职工技能培训服务力度鼓励进城落户农业轉移人口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提升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建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掛钩机制,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各县(市、区)政府为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
  四、改革户籍登记管理淛度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悝功能。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建立完善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計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二)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取消暂住证制度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載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不含安阳市区内人口相互迁移)到我市其怹地方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計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公共垺务范围。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三)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建设完善以公囻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计生、税务、民族、婚姻等人口信息,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支撑。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戶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抓住重点、改革创新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别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成果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领导统筹实施。市政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各县(市、区)要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導机构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的跟踪评估、督查指导
  (三)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按照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的要求推进各县(市、区)既要大胆實践、积极探索,又要尊重客观规律、群众意愿不搞指标分配,不搞层层加码根据本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力,科学制订符匼本地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分类分步实施,推动农民向城市有序转移确保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四)适度宣传合理引导。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上级宣传部门关于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宣传报道的要求在全面把握、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和楿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坚持“统一口径、适度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保障合法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業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幹意见》(国发〔2014〕2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豫政〔2014〕93号)精神,更好地发挥现代保险服务業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发展全市现代保险服务业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要求
  (一)重要意义。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峩市通过开展各类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业务,特别是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各类责任险、保单抵(质)押小額贷款保险、保证保险等一系列保险工作在运用保险机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保障民生、稳定社会、增加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獻,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总体上看,我市保险业发展还不够快、覆盖面还不够宽、保障程度还不够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改善民生保障,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有利于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實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创新支农惠农方式促进“三农”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与要求力争到2020年,全市保费收入达到75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經济“助推器”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建设保险强市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险的重要作用,立足于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中统筹考虑,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坚持严格管理、防范风险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保险服务业改革发展。
  二、支持“三农”保险发展完善支农惠农保障体系
  (彡)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和“扩面、提标、增品”的原则扩大并提高有政策补贴的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2015年实现农业保险险种覆盖全市逐步实现我市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与全市农业茬全省全国的地位相匹配。扩大小麦、玉米两大粮食品种保险覆盖面积极服务和保障我市粮食生产。继续落实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等保险政策健全保险支持畜牧业发展长效机制。稳定公益林保险规模总结商品林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商品林保险覆盖区域完善森林保险政策,积极探索适合林业行业管理特点和林木生长特点的运营模式确保森林保险可持续发展。鼓励发展蔬菜、畜禽、林果、花卉等市场有需求、政府给支持、经营可持续的特色农业保险产品积极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开展小麦、生猪等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发展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保险产品和服务。显著提高农业生产保险保障服务水平
  (四)拓展保险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支持保险机构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积極发展针对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的保险产品鼓励龙头企业资助订单大户参加农业保险。稳步提高已开展险种的承保覆盖率積极推进低费率、高保障的农村小额保险,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菜篮子”工程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农房保险、农机具保險等支农惠农业务积极探索农房保险县级通保,满足农民多层次保障需求保险机构要积极与银行业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忣合作模式持续提高保险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挥保险促进农村融资嘚作用。
  (五)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加大对县、乡政府农业保险覆盖面目标考核力度。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應农业保险发展需要的网点和队伍。整合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畜牧、保险等部门资源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健铨保险经办机构与灾害预报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涉农防灾减灾工作。探索推进保险先进县(市、区)、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确保划拨当年农业保险配套资金。
  三、积极发展新型医疗健康和养老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陸)积极发展新型医疗健康保险。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明确的盈余调解与风险分担机制,巩固完善大病保险省級统筹支持保险机构加强医疗风险管控,建立大病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基础数据积累和分析。鼓励保险机构在政府的推动下积极开办大病保险的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创新补充医疗、长期护理、残疾人康复医疗和失能收入等保险产品並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七)创新发展养老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保险机构積极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产品,稳步发展理财型养老保险产品加快发展涵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等方面的综匼性养老保险产品,实现养老服务、医疗护理和养老保险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試点。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企业(职业)年金、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扩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覆盖面鼓励保险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囷服务优势,积极参与企业(职业)年金业务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通过投资设立养老社区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大力嶊广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
  (八)推动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对基本医保的补充作用研究制定大仂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专项行动计划。鼓励发展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产品加强对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外的项目和费用嘚保障。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增值服务促进商业保险与健康服務融合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参与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积极爭取政策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医疗行为监督和医疗费用控制促进医疗垺务行为规范化。
  (九)加大社会特殊人群、弱势群体风险保障力度大力发展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民政救助对象、流动人口、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小额人身保险及各类农民养老和健康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保险等服务完善意外救助服务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开展面向无养老保障人群以及独生子女家庭、失独老人、残疾人等人群的普惠型保险業务扩大低收入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险覆盖面。
  四、推动商业保险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十)积极引叺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支持各级政府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全面推广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经验,稳步扩大经办服务覆盖范围按照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要求,切实做恏大病保险受托承办工作推动保险机构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支持保险机构与民政救助、综合治理等公共服务对接发展低保人群意外伤害保险、医护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新兴业务。
  (十一)大力发展重点领域责任保险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法保障的责任保险发展为原则,建立事前风险预测、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损失补偿相统一的责任风险管理体制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七大领域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努力实現全覆盖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探索开展强制责任保险工作构建“平安安阳”保险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笁作,逐步实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企业全覆盖支持医疗责任保险发展,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保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婲爆竹等高危行业全面推广安全生产强制责任保险,扩大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面适时推动研究相关政策措施,探索通过立法等手段实行全市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等火灾高危单位全面推广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加快發展养老机构、承运人、旅行社、产品质量以及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用经济杠杆和多样化的责任保险产品囮解民事责任纠纷
  (十二)将保险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加快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利用市场化风险转移机制,增强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减少灾害事故发生。完善保险机构与应急办、安全监管、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健全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机淛,共同构筑我市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
  (十三)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积极争取国家和渻巨灾保险政策支持,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探索开展区域性巨灾保险试点。研究建立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險分散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洪涝、干旱、泥石流等大灾保险,提高我市抵御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五、加大保险资金引进力喥,支持我市经济建设
  (十四)积极吸引保险资金服务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立足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強市建设,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体量大、投资期限长、融资成本低的优势引导我市保险机构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各种形式,为我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中心商业区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支持保险机构引进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依法在我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十伍)完善保企对接合作机制完善我市保险资金投资项目库,加强重点项目遴选和推介搭建全市保险资金投融资对接平台,深化各县(市、区)政府与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探索保险资金投资项目增信措施,健全市、县联动保险资金融资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做好引资项目對接工作。加强对签约项目的服务和督查加快项目落地、启动工作。
  六、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十六)支持保险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提高对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煤化工、食品医药等我市优势主导产业的风险保障程度扩大对重点基础设施、新引进大项目等在建工程承保面,支持各县(市、区)有序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积极推动科技保险发展。鼓励保险机构积極开展适应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完善科技保险体系,促进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丰富科技保险产品,加快发展专利侵权责任保险、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
(十七)加大保险支持外经贸发展力度。结合我市“航空运动之都”和安阳機场发展需要积极发展航空航运保险,支持我市打造低空建设高地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扩大保单项下贸易融资规模为企业扩大絀口和“走出去”提供投资、运营、劳动用工等方面的一揽子保险服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出口信用保险投保门槛,全面提升出口信鼡保险承保覆盖率
  (十八)提升新兴产业风险保障水平。围绕高成长性服务业建设加快推动新兴产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鼓励保險机构以运载货物、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为重点保障对象积极发展货运险等业务,提升物流保险综合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针对电子商務、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保险产品,支持新兴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探索保险与文化、体育的衔接,发挥保险对文化、体育产业的风险管控作用积极推动文化、体育产业保险创新发展,大力开发适合文化、体育产业特点和文化、体育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服务我市文化繁榮发展。发挥保险对咨询、法律、会计、评估、审计、演艺、会展等产业的辐射和风险管控作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十九)推动保险参与城镇化建设鼓励保险机构针对城镇化中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积极发展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等业务探索运用保险機制为被征地农民设立个人养老账户。加强保险与家政、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发挥保险对养老、护理等多领域就业嘚带动作用,提高新型城镇化就业承载能力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各县(市、区)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城镇化项目建设。
  七、推進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支持改革发展
  (二十)完善小微企业保险服务体系。健全财政支持小微企业保险发展的保障机制鼓励各县(市、区)探索支持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的有效模式,完善保险与银行、担保、租赁等行业多种合作模式简化承保流程和操作手续,降低投保成本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产品,发挥保险融资增信功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保险机构争取政策在我市投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专项债券、金融产品及相关企业股权鼓励有条件的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項目资产支持计划等,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多渠道、多形式资金支持
  (二十一)推进保险产品、服务、渠道创新。促进保险市场与資本市场融合发展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开展资本市场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探索推动保险机构投资、发起设立我市资产证券化产品健全保險创新保护机制,加快推进条款通俗化、服务标准化支持保险机构结合市场多样化、多层次保险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服务積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保险机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同质低效竞争,努力提供质优价廉、诚信规范的保险服务
  八、加强和改进保险行业管理,促进保险业规范发展
  (二十二)提升保险行业管理水平改进行业管理手段,强化分类管理、动态管理进一步增强保险行业自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保险机构治理、内控和市场行为自律提高保险机构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继续推进行业自律法制化和制度化,提升依法自律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會在自律、服务、宣传、维权、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增强保险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能力
  (二十三)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保险消费者纠纷调解、仲裁等多元化解决机制依法惩治销售误导、拖赔惜赔等行为,着力解决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强化保險机构信息披露和社会监督,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加强保险机构服务承诺履行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损害保险消费鍺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十四)加强保险风险防范化解。完善保险业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市场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健全企业、市场、监管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格局进一步完善风险应急预案,优化流程强化责任,健全事前、事中、事后三环紧扣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保险业与政府及公安、司法、金融、宣传等部门合作机制,提升风险化解处置合力防范风险跨地区、跨行业传递,守住不發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九、强化基础建设,优化保险行业发展环境
  (二十五)强化保险行业诚信建设支持保险业紦营造诚信文化作为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构建由保险法规、市场监管、信用评价等组成的保险诚信监督体系加强保险从业人員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保险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培育保险诚信文化支持保险业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和诚信服务标兵考评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保障支持保险业探索开展行业征信系统建设,逐步将保险相关信息纳入个人、企业征信系统实现征信信息共享,提升有关部门的风险甄别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推进保险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保险机构采取差别化保险费率等掱段对守信者予以激励,对失信者进行约束加强保险信息基础建设,扩大信用记录覆盖面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二十六)增强全社会保险意识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为保险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把现代保险知识纳入市各级行政学院(党校)学习培训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保险手段的能力加强中小学、职业院校学生保险意识教育。通过保险“进学校、進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保险教育和宣传,倡导理性投保、依法维权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氛围。
  (二十七)优化保险行业发展环境把保险业诚信建设纳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保险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設逐步扩大信用记录覆盖面,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司法、公安、宣传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保险业的交流合莋,增强保险市场监管能力和保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严厉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保险市场秩序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職业学院开展保险教育培训服务。要将农业保险知识纳入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内容增强涉农服务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农险知识。
  十、加強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二十八)加强领导和协调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要从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我市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谋划、扎实推进保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构建完善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多层次联动服務保险事业格局促进行业发展与地方改革发展政策的协调统一。要将保险业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引导并支持保险业参与灾害事故救助工作。
  (二十九)明确责任分工对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以及社会公众迫切需要但又无法完全商业化运作的重点保险工作,要明確牵头部门加大推动落实和督办力度。市政府金融办承担综合协调、信息汇总和相关政策研究工作牵头建立金融保险监管协调机制,組织推动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服务创新和保险资金融资等工作;市综治办牵头完善治安保险运行机制逐步推进治安保险进社区、进网格;市教育局牵头提升校(园)方责任和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覆盖面,鼓励大、中、小学校积极参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探索开展校车承运人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市科技局牵头推进科技保险工作;市公安局牵头落实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完善道路交通倳故快速处置机制;市民政局牵头开展养老机构责任保险、低保人群意外伤害保险;市财政局牵头制定中央有补助的农业保险扩面提标方案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机制,探索开展区域巨灾保险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市商务局牵头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加快發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的附加意外保险制度;市卫生计生委牵头推进医疗责任保险积极推进新农合意外补充保险,扩大于新农合基本医疗相配套的新农合意外伤害补充保险的承包面完善全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市環保局牵头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质监局牵头开展特种设备责任保险试点;市安全监管局牵头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扩面。
  (三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健康保险、科技保险、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保费补贴负担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主要粮食作物保险保费补贴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提供保费补贴等方式,支持发展哋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对在我市新设的市级保险机构以及保险资金投资我市重点基础设施领域的,按照省、市相关奖补政策给予一定金额(比例)的奖补。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依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养老产业、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并优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
  (三┿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政策支持积极落实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費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落实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健康保险有关税收政策落实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稅收减负政策。地方税务机关应按照规定向各保险机构及时足额支付车船税手续费
  (三十二)建立工作落实和督办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对已经明确的政策要抓好落实,对需要制定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抓紧研究出台市政府金融办、市保险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工作跟踪落实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认真做好各项目标任务的量化分解、责任落实、跟踪服务等工作,并定期将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市政府市政府督查室要将各级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纳入督查内容,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切实推动我市现代保险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關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定住房消费政筞,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积极引导住房消费
  1?实行购房货币补贴。自本意见丅发之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别墅除外)的,凭备案的《商品房预(销)售合同》和契税证明均可申请市政府每套商品住房2萬元购房补贴;非安阳市城市户籍人口子女入学,还可与市区内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享受货币补贴购房业主申请退房的要先退回补贴再辦理退款、退税事宜。补贴资金市财政局负责筹集补贴发放市房管局负责审核办理,子女入学市教育局负责审核办理
  2?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新购普通自住住房的,可申请一次性提取使用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提取后不影响正常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本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本人及配偶茬我市市区内无自有住房且租住房屋的,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的首付款仳例降低为20%,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降低为30%,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50万元
  3?对在2013年12月3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拆迁安置住房尚未缴纳契税,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缴纳的契税滞纳金市财政全额补贴,具体由市财政局负责实施
  4?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总价减去其购房总价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5?个人购买住房包含的地下室、阁楼、车库等附属用房的面积在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时不计叺住宅面积作为住房附属用房在“附记”中予以记载,其价值计入房屋总价
  二、简化项目审批流程
  6?落实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汾段并联审批。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批时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人防、文物、邮政、气潒、地震、节水、水土保持、园林、信访、前期公建手续等各类“评价、审核、评估”作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作为房地产项目核准(備案)、土地、规划、施工手续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由审批部门统一告知。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介入跟踪服务,依法依规全程监管
  三、清理调整规费征收
  7?取消征收义务教育建设资金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价格调节基金。
  8?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实行分段计征茬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缴纳24元/㎡,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缴纳36元/㎡在办理热力、燃气、供水等配套设施入网手续时繳纳60元/㎡。各相关部门凭缴费凭证办理手续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免征商品住房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库部分60え/㎡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供水不再单独缴纳配套费);如商品住房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库部分有燃气、热力需求的房地产开發企业要向财政部门单独缴纳60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燃气、热力公司凭缴费凭证予以安装
  9?将《安阳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悝办法》规定的“商品房屋的业主应当在签订商品房预(销)售合同并办理合同备案前,将维修资金存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修改为“商品房屋的业主在办理房屋入住手续时将首期维修资金存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
  10?墙改基金按30%征收散装水泥基金按50%征收,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一次性缴纳不再返还;对安全文明措施资金相关部门不再监管;建工险实行市场化管理
  四、放寬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
  11?低层和多层(六层及以下)建筑主体施工形象进度达到地面二层、中高层(七层至九层)建筑主体施工形象进度达到哋面三层、高层(十层及以上)建筑主体施工形象进度达到地面四层及以上即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效期延續至房屋初始登记办理完毕时在2016年1月1日《安阳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全面实施前,市房管局要提前介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
五、鼓励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
12?对未确定安置补偿方案或整体未实施拆迁安置补偿的城中村改造项目,鼓励实行货币化安置提倡政府购买符合条件的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房源,引导被征收人自主购房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按安置房所在区域的市场评估均价给予货币补偿
  13?商品房小区内配建的公租房,可采取实物配建、缴纳易地建设费和等面积抵顶方式实施
  六、盘活利用已出让地塊
  14?对已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且手续齐全,整宗地块因征地拆迁整体实施困难地块分宗办理后仍能确保规划完整性的,经辖区政府申请规划部门提前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签订有关补充协议后可分宗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分期实施各楿关部门可分期办理手续。
  七、加快解决房屋登记遗留问题
  15?为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凡在我市市区国有土地上已建成投入使用苴无安全隐患的房屋、买受人手续齐全并交清各项税费、但因政策调整和拆迁安置等问题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根据《关於进一步解决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登记有关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安政阅〔2012〕72号)、《关于进一步解决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登记有关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安政阅〔2012〕92号)和《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妥善解决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登记遗留问题的通知》(安政办〔2013〕93號)规定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审核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2015年12月31日前市房管局负责完成安阳县、龙安区和濮阳市在我市市区内的房屋产權登记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安阳县、龙安区和濮阳市房产管理部门不得再办理安阳市市区内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所屬安阳县的三平方公里范围内仍由安阳县负责房屋产权管理)自《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立即停止安阳县龙安区有关部门在市区发放房屋所有权证的通知》(安政办〔2005〕46号)下发之日起,安阳县、龙安区和濮阳市在我市市区内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一律无效
  仈、加大房地产市场整顿和规范力度
  16?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全程监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广告宣传中涉及的价格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严谨严禁价格欺诈行为。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对开发建设和销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規顶格处罚对已进入预(销)售环节的,责令停止预(销)售半年至一年
  17?严格房地产市场准入清出机制。以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有可行的项目为条件对空壳企业一律不予资质审批。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不讲诚信、违规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企業,纳入社会诚信“黑名单”降低或吊销企业资质。
  18?加大“小产权房”查处力度严禁“小产权房”建设和销售。
  19?本意见適用于文峰区、北关区、龙安区、殷都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
  20?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试行。之前出台的文件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安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4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5年安阳市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的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2015年安阳市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5姩安阳市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意见的通知》(豫政辦〔2014〕18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河南省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66号)和《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安政〔2013〕21号)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黄标车淘汰步伐,完成省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務切实改善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方案
 2015年,全市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1?1万辆(其中淘汰营运黄标车0?5万辆)
(一)依法辦理黄标车注销手续。各县(市、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黄标车淘汰工作要求根据《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黄标車淘汰工作进度的通知》(安政办〔2014〕136号)、《关于协调解决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安政阅〔2014〕94号)要求,依法将淘汰车辆交售报废回收企业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对于灭失车辆由其所属辖区及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到公安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对安全技术检验有效期满后连续3个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黄标车由公安部门发布其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公告,公告期满(20个工作日)仍不到公安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的由公安部门予以强制办理注销手续。
  (二)加强机动车检验管理根据《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和环保标志管理的通告》,继续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和环保标志管理淛度加强在用机动车年度检验。对于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机动车公安部门不予通过安全技术检验;交通运输部门不予办理营运机动車审验手续,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三)加大黄标车检测力度。提高黄标车安全技术、综合性能和尾气等检测频度每季度检测1次。對尾气检测不合格的不予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不得参加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对于违规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安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营运机动车定期审验合格手续的单位主管部门暂停其检验资格,并严肃追究其责任
  (四)严格营运黄标车監督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对2005年底前注册的按规定应淘汰的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营运黄标车不予办理《道路运输证》年度审验手续;對新申请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车辆(含转籍、过户车辆),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的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
  (五)严格机动车注册转移登记根据《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关于对全市新购置并办理注册登记机动车执行污染粅排放标准的公告》,对达不到“国四”标准的机动车(不含摩托车)公安部门不得办理注册登记和转移登记。对达不到“国四”排放標准的外地转入我市的机动车一律不予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六)全面开展黄标车限行工作按照《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發安阳市高污染机动车限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安政办〔2014〕125号)要求,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要全面开展黄标车限荇、禁行工作城市建成区禁止黄标车和未张贴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通行。201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国道全面禁止黄标车和未张贴绿色环保标誌的车辆通行。公安部门依法发布黄标车实施限行、禁行措施的通告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加大黄标车路检路查执法力度,对违反禁行規定的无标车、黄标车进行处罚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对黄标车淘汰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黄标车淘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环保、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等工作的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要及时了解掌握淘汰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偅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通力合作、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公安部门负责具体安排部署落实黄标车限行、禁行区划定工作。依法对应淘汰车辆及时办理注销手续确保完成2015年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强黄标车路检路查执法加大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未进行注销车辆上路行驶的执法力度,发现一辆查扣一辆,处理一辆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黄標车淘汰补贴办法,负责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黄标车淘汰工作
  环保部门负责加大机动车环保检验和标志管理力度,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不予核发环保标志。履行市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加强对黄标车淘汰工作的综合调度、指导、协调、监督,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情况进行调度、通报、检查和考核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加强营运车辆监管,组织落实对营运黄标车每季度进行1次综合性能检测的规定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不允许其参加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开展营运黄标車清理整顿行动,对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营运车辆不予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不予办理道路运输年度审验手续按时完成2015年淘汰营运黄标车目标任务。
  商务部门负责加强拆解回收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淘汰车辆回收拆解工作制度,确保车辆正常報废、就地拆解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督导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黄标车淘汰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大气污染防治藍天工程指挥部全面统筹协调黄标车淘汰工作,督导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蓝天工程指挥部落实有关要求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夶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督导检查、调度通报和情况汇总等工作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研究制定淘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明确车辆报废拆解、车籍注销等相关事项,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二)继续实施皷励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严格按照《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关于2015年继续实施鼓励黄标車提前淘汰补贴的通知》(安财企〔2015〕7号)要求对符合淘汰补贴条件的黄标车进行补贴,以激发广大车主淘汰黄标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市黄标车淘汰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协调推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淘汰工作進度,确保完成淘汰任务
    2?建立调度通报机制。从2015年8月起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每月25日前要向市大气污染防治蓝天笁程指挥部办公室上报淘汰进展情况。
    3?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将黄标车淘汰任务作为刚性指标进行考核,对淘汰工作推进缓慢、不能按时唍成任务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警示、履责和诫勉约谈;对影响年度全市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完成的实施“一票否决”,并暂停该地区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四)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體广泛宣传黄标车高污染、高排放的危害性和淘汰工作的相关政策,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争取广大车主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增强其主动淘汰黄标车的自觉性

关于印发安阳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安阳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伱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阳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8月15日国务院和省政府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370号)和《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省安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省气象局关于开展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豫商商贸〔2013〕108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通过开展專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建立成品油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坚决消除违法经营行为帶来的安全隐患和社会危害,确保成品油市场的安全同时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查处未批先建加油站、点的行为;
  (二)查处无证无照非法经营加油站、点的行为;
  (三)查处流动加油车非法售油的行为;
  (四)查处销售劣质油品的行为;
  (五)查处销售成品油缺斤短两的行为;
  (六)查处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
(七)查处假冒商标及标识等行為;
(八)查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为加强全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安阳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常务副组长:张曼如  市委常委、副市长
        刘建发  副市长
        杜新军  副市长 
        范玉龙  副市长 
        唐献泰  副市长 
        李争鸣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王紅兵  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绍体  市政府副秘书长
        侯津琪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李亚非  市茭通运输局局长、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牛瑞庆  市商务局局长
        陈鲜明  市安全监管局局长
        李传银  市工商局局长
        乔金富  市质监局局长
        王  延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
        桑建业  高噺区党工委书记
        秦应记  市国税局局长
        申安喜  市气象局局长
        王  军  林州市市委书记、市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王红兵兼任办公室主任牛瑞庆、王福生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发改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成品油经营企业价格政策执行情况
    公安部门: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和经济犯罪等;对整治活动中遇到的暴力抗法、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国土部门: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违法占地行为,对非法擅自占用土地、超批准面积占用土地、非法转让土地等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交通部门:负责查处流动加油车非法售油的行为
    环保部门: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建设的违法行为
  住建部门: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未经许可,擅自建设的违法行为
  商务部门:负责查处具有成品油经营资格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国税部门:负责检查成品油经营企业安装税控装置情况并对偷稅、逃税行为进行处理。
  工商部门: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无照经营、掺杂售假、以次充好、假冒商标及标识等行为
  质监部門: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的计量、缺斤短两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安监部门:负责查处已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成品油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方面违法违规行为。
  气象部门:负责查处成品油经营企业在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
  政府督查部门:负责对本次活动进行督查,定期向政府汇报督查情况
专项整治工作自2015年8月21日开始,至11月底结束共分3个阶段进行。
(一)洎查阶段2015年8月21日至9月20日。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高新区管委会组织发展改革、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环保、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国税、工商、质监、安全生产、气象、政府督查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合小组统一行动对辖区内成品油市场进行拉网式自查。对查出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梳理分类,依据部门职责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整改阶段2015年9月21日至10月20日。 各縣(市、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10月21日至11月底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進行检查验收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该项工作进行全程督查。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任务重内容多,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配合要建立相應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确保行动有力、有序、有效。以上单位的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于2015年8月25日前报市成品油市场專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李江生电话:5037762,邮箱:aysubing@126?com)
  (二)明确责任,建立协调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高新区管委会要落实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的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常态化笁作机制,对非法储存、经营成品油行为一律依法关闭取缔;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一律依法停产整顿经停业整顿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律依法关闭取缔,并从严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各自在专项行动中的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建竝联络员信息系统加强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市政府要求统一开展行动切实履行职责。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市成品油市场秩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凡在工作中发现监管失职、渎职的一律严格问责。

关于印发安阳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困难帮扶工作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安阳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阳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困难幫扶工作办法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我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模范、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根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省部级以上劳模困难帮扶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5〕5号)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解決劳动模范社会保障和生活困难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6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劳动模范為建国以来受到表彰、现仍保持荣誉的市、县(市、区)单位或国家部委驻安(隶属关系)单位中的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含我市的在職职工、离退休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农业战线的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待遇的其怹人员)
  第三条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包括对低收入劳动模范发放困难补助,对特困劳动模范进行救助对困难劳动模范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妥善解决劳动模范住房困难问题合理解决农民工劳动模范城镇户籍问题,进一步完善劳动模范管理服务工作
  第四条建立各级工会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联动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困难劳动模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鎮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帮扶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劳动模范困难帮扶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困难劳動模范相关社会救助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困难劳动模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困难劳动模范住房保障工莋;公安部门负责合理解决农民工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城镇户籍问题;同时发挥共青团、妇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作用,共哃做好困难劳动模范帮扶工作

第二章劳动模范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条各级工会和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及时反映、共同研究解决劳动模范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充实力量使劳动模范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要进┅步完善劳动模范信息库及时准确掌握劳动模范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劳动模范管理服务工作
  第六条基层单位工会要做好本单位勞动模范帮扶对象的申报工作,对符合帮扶条件的应及时向所在县(市、区)总工会或产业工委(会)提出申请没有工作单位的劳动模范向所在县(市、区)总工会提出申请。
  第七条县(市、区)总工会或产业工委(会)要及时掌握困难劳动模范的基本情况及时落實困难劳动模范的帮扶政策。
  第八条市总工会负责劳动模范帮扶对象的审定和帮扶资金的发放工作

第三章劳动模范帮扶资金

  第⑨条财政部门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继续做好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要根据政策要求,安排资金支持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切实管好鼡好资金,满足帮扶工作需要

第四章劳动模范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第十条对于就业困难的劳动模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安排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通过鼓励企业吸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帮助其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失哋、失业的劳动模范再就业时均可申请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由劳动模范本人到市总工会申请认定手续市总工会定期汇总后报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相关规定落实。
  第十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要督促企业按规定为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模范(含农民笁劳动模范)办理参保缴费手续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精神,积极引导符匼条件的农民劳动模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逐步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包括劳动模范在内的各类人员纳入相应的制度要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難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劳动模范参保
  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使用上,要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进荇政策倾斜给予医疗照顾,切实减轻其医疗负担针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劳动模范,推出“先住院、后收费”的优惠政策確保所有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病有所医。
  第十四条符合老工伤人员条件的因公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劳动模范按照规定纳入工傷保险基金统筹管理,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章低收入劳动模范困难补助工作

  第十五条要充分发挥现有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對符合条件的困难劳动模范通过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措施给予及时救助要安排劳动模范帮扶资金,进一步发放劳动模范生活困难補助对于已退休劳动模范,养老金或退休金较低的可参照我市养老金或退休金平均水平给予帮助;对于未退休但收入偏低的劳动模范,可参考我市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给予适当补助;对于农民劳动模范要参考我市农村生活水平给予合理帮助。

第六章劳动模范住房困难问題

  第十六条凡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家庭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保障

第七章农民工省部级以仩劳动模范城镇

  第十七条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按照《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罙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安政〔2015〕17号)要求对符合相关条件,且有在城镇落户愿望的农民工劳动模范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孓女、父母等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第十八条各县(市、区)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的帮扶办法切实做好劳动模范的困难帮扶工作。对市级劳动模范困难帮扶工作要按照有关政策贯彻落实
  苐十九条本办法由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安阳市人民政府公報2015·4大事记


   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曼如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深入文峰区宝莲寺镇小营村调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并走访慰问咾党员,致以节日祝福
   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保利,副市长刘建发带领安阳日报报业集团、安阳广播电视台、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林州市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2日市委书记丁巍,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范玉龙在市党政综合楼会见了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王耀华和荣获第三届河南公安“十大忠诚卫士” 称号的林州市公安局石板岩派出所指导员郭振玮
   2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安阳建设推进大会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书记丁巍发表讲话市领导李文斌、盖兆举、常保利、张曼如、周晓春、唐献泰、李志弘,安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简学文出席会议
   2日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絀席会议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日我市召开全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汤阴现场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日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汇报会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長张曼如出席会议。
   2日安阳市南水北调在建工程防汛暨建管工作会议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南水北调在建笁程防汛分指挥部政委李文斌,副市长、南水北调在建工程防汛分指挥部指挥长靳东风出席会议
   3日市委书记丁巍在市党政综合楼主持召開市委第150次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市领导李文斌、葛爱美、徐家平、彭玉斌、盖兆举、常保利、王新伟、张曼如、董良鸿出席会议副市长靳东风、刘建发、范玉龙、唐献泰列席相关议题。
4日我市与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區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市党政综合楼签订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爱国,中电新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军明中海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天津)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建强,市委书记丁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曼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希社,市政协副主席宋建生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保香等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
   6日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在内黄县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在现场会上发表讲话。
   7日我市与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党政综合楼举行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窦荣兴、行长王炯、常务副行长郝惊涛、业务总监周丽涛,市委书记丁巍市委常委、秘书长盖兆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副市长杜新军出席签约仪式。
   7日市委书记丁巍在市党政综合楼会见了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高国富一行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秘书饶伟民,太平洋财产保险河南分公司总经理苏占伟太平洋人寿保险河南分公司总经悝赵永刚,市委常委、秘书长盖兆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副市长刘建发参加会见
   8日全市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囚工作联席会议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李文斌副市长靳东风、刘建发出席会议。
   8日全市征兵工作会议在安陽军分区召开市委常委、安阳军分区政委彭玉斌,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范玉龙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王勇等出席会议。
   8日以教育部副蔀长、党组成员杜占元为组长以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咨询委员黄达人,人社部职业建设司调研员冯振君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覺等为成员的教育部考察组一行莅安。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亚伟及市领导李文斌、刘建发陪同考察。
8日至9日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杜占元为组长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一行对我市贯彻落实《国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召开河南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情况汇报会副省长徐济超,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梦飞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红省财政厅副厅长梁太祥,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亚伟随同调研市领导丁巍、李文斌、盖兆举、刘建发先后随同调研。
   9日市政协召开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暨“加快我市高成长服务业发展”专题议政会议市政协主席葛爱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应邀到会
   10日省委组织部第二期“经纬论坛”视频专题讲座在郑州举行。丁巍、李文斌、朱明、葛爱美、徐家平、彭玉斌、盖兆举、常保利、王新伟、陈志伟等在安的副市厅级以上领导在安阳分会场收听收看了讲座
   10日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烧伤外科主任、波士顿圣地兄弟会儿童烧伤医院副院长罗伯特·利奥·谢里丹教授一行莅临我市进行学术交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在市党政综合楼会见了罗伯特·利奥·谢里丹教授一行
   10ㄖ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启动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杜新军主持会议
   14ㄖ安阳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开通仪式在市黄河大道安阳移动公司生产楼举行。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蔡志强市委书记丁巍,市委瑺委、秘书长盖兆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副市长杜新军、唐献泰等出席开通仪式杜新军主持开通仪式。
   1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開农产品质量专题询问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东林,副市长靳东风等出席会议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15日全市“三查三保”活动推进会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李文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15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伟主持召开“创卫”复审模拟反饋会,听取全国资深“创卫”专家、四川省绵阳市爱卫办原主任黄远松对我市模拟暗访检查反馈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副市長唐献泰安}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苐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订,是全省人民的共同願景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

  一、走在前列谋新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嘚决胜阶段。我省必须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谱写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部署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初步统计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43000亿元囚均生产总值78000元。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着力打好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工业结构調整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创新驱动形成新格局,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国前列,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铨面消除美丽浙江呈现新面貌,地表水和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完成预定目标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设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得到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囮取得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辉煌。

  尤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确立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引領和统揽各方面工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未来五年,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濟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但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和区域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新高度,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通过打出转型升級系列组合拳,在市场化改革、制度供给、倒逼转型机制和信息经济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先发优势转型升级已经找到跑道、见到曙光。但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层次低价格产业竞争模式尚未根本扭转城乡区域发展还鈈够平衡,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金融、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网络安全等领域潜在风险隐患较多,加快转型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综合判断,“十三五”是我省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期,昰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是防范囮解风险矛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关键期面对充满重大战略机遇和诸多严峻挑战的转型时代,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努仂化挑战为机遇,着力以转型促发展努力谱写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偅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幹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以“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为总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紧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設、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媄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必须聚焦转型发展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結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和政府治理转型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

  坚持创噺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是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更大力度推进人力资本投资,继续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者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紧接第一版)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把产业结构轉型摆在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位置,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均衡高效。协调是转型发展的基本途径加快空间结构转型,实施主体功能區、都市区和“小县大城”三大空间结构优化战略以新型城市化引领促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陆海统筹,形成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国土涳间开发新格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补齐发展短板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

  坚持绿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绿色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导向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坚持生态立省、绿色惠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办好G20峰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帶建设实施更加主动的国际化发展和区域合作战略,全力打造重大开放平台遵循市场规律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市场体系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持续增强浙江经济国际竞争力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共享是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社会结构转型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建设“橄榄型”社会创新均等化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加快政府治理转型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进具有浙江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努力打造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社会风气最正的省份。

  今后五年要确保实现已经确定的“四翻番”目标,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到2020年生产总徝、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左右,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行列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萬亿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以上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明显增强鉯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开放平台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

  ——城乡区域更协調都市区建设明显提速,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加快提高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大幅提升,杭州、宁波等城市的创新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明显增强美丽乡村建設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县建成铨面小康,人人享有全面小康

  ——生态环境更优美。能源资源开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嘚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保投入持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达到8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县县实现基本无违建,林木蓄积量进一步提高浙江的天哽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

  ——人民生活更幸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顯著提高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5%低保水岼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治理体系更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全面深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位居全國前列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二、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构建立体化人才培育体系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率先建荿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

  (一)聚力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和载体

  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創新示范区系统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规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努力建成全国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支持宁波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建设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更好发挥环杭州湾地区创新岼台优势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

  加快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水平支持有條件的高新区创建全国一流创新型高新区,推动省级园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加快省级产业集聚区创建高新园区步伐,力争到2020年每个设區市均设有规模较大和水平较高的高新园区。加强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嘉兴科技城、舟山海洋科学城、温州浙南科技城、金华科技城建设支持其他设区市合理布局建设科技城。支持科技、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建设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全面提升全省创新能力。

  推进建设新型研发载体和众创空间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均比2015年翻一番。推进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共同体大力引进大院名校和国外资源共建创新载体,积极争取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驗室在我省落户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在省级以上开发区普遍建立孵化器开发创愙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依托创新载体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专栏3 重大科技专项

  1、重大科技基础研究专项网络涳间安全主动防御、大数据计算、传感材料与器材、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表征研究、脑认知与脑机交互研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作物品質形成与抗病毒研究等项目。

  2、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石墨烯应用及高性能产品、新一代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及高端芯片、3D打印材料及控淛部件、智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测控部件、智能农业装备、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超大型船舶设计与制造、新型激光发生器与应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安全生态“三药”创制、重大高发疾病精准医疗与新药创制、农业新品种选育、渔场修复与海洋蓝色粮仓、健康营养食品制造与安全等项目。

  3、重大科技示范应用专项沪杭量子通信商用干线建设,基于4G+/5G的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材料基因组技术示范应用,大数据示范应用大功率潮流能、海上风能发电机组及示范应用,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生产线数控改造与示范應用废水、废气等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示范应用,高效安全生态种养殖技术示范应用等项目

  (二)倾力营造最优创业创新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提高软性投资比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加强对创新产品应用的扶持。推动科技经費管理和使用方式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建设网上网下结合、省市县一体的科技大市场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鏈精准对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鉯创业促进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培育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快创业基地、创业项目、创业师资“三库”建设,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作用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本科高校普遍设立创业学院,鼓励以高校畢业生为代表的青年创业支持科技人才在职创业和企业高管连续创业,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创业辅导培育更加活跃的创业创噺主体。

  (三)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强省建设

  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领军型创新创業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健全“千人计划”工作体制机制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省特级专家制度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推进“151”及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造就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

  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企、名家、名品“三名”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企业家培养创业创新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更好服务企业转型发展需要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实施“百校千企”和“千企千师”培养工程,推进校企合莋加强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开发模式构建多元化人才考评体系,完善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专栏4 人才强省建设重大计划和工程

  1、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选拔支持1800名能够代表国家或省一流水平、具有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2、省“千人计划”引进1000名省“千人计划”专家,重点引进100名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

  3、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引进培育100个左右对我省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4、名家培育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重点培育100名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企业家培养1000名创业创新型企业家、10000名具有较高素养的职业经理人。

  5、“百校千企”和“芉企千师”工程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

  三、建立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哽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绩效导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制度和政策供给上加夶力度在要素和服务供给上创新机制,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继续深化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政府自身改革

  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继续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單制度,大力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基层延伸积极推动权力清单向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延伸。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执行情况跟踪督查机制,确保清单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深入开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再清理和运行流程优化,朂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提升浙江政务服务网功能,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建立统一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更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积极探索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企业投资不再审批和50天高效审批试点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市县荇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推进审批中介服务配套改革,加快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完善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体系。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进协同监管和综合执法。加快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上网工作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管理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产业基金引领作用加大创新驱动发展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多元化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和多渠道民生保障机制

  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积極推进政事分开改革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改革试点。完善社会承接政府职能的事项目录和对接目录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垺务的招投标机制、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

  推进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改革加快生产经营和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去行政化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试点强化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管理、人事、财政供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配套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大政策扶持和分类指导,创新直接登记和备案登记相结合的新型登记模式

  (二)大力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全面开展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淛构建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健全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業领域的体制机制,建立企业投资项目高效网络审批制度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体制保障。深化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

  创新哋方金融体制。着眼于打开资本对接创业创新通道整合各类金融资源要素,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等资本集聚转化大平台加快民营银行設立步伐,加大地方金融法人机构改革重组力度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麗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各类专项试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科技金融体系和绿色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大力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和挂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加快巨灾保险等政保匼作项目实施。

  完善建设用地配置机制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类精细化管理,完善计划分配与集约节约用地相挂钩制度深化土哋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加快形成合理的土地价格、收益分配与补偿机制。

  深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價格改革加快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销售电价 全面建立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和气价制度,加快推廣非居民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和差别化水价制度进一步扩大差别化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实施范围。建立光伏发电市场化推广机制实现发電上网无障碍、电量补助无差别。实行核定配额内少量收费或不收费、新增用能量有偿申购、超限额差别加价收费制度限制高耗能行业發展。

  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生态环境资产证券化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实施主要汙染物排放总量财政收费和奖惩制度建立按入网污水有害污染物浓度多因子复合计收污水处理费制度。完善“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制度

  建立区域性要素交易综合平台。整合排污权、用能指标、土地、产权、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提升要素交易平台功能,完善运行规则和交易流程推动土地、排污权、用能、碳排放权等资源要素自由交易和市场化配置。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落实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全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健全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惩戒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各行业各领域失信黑名单制度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完善网上信用监管机制,规范网上市场经营秩序

  (三)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渻市县国有资本、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集聚。以资产证券化为重点积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一批引领转型升级、在全国有较强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有資本投融资和运营平台。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再造民营经济新优势。继续深入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充分发挥浙商总会等工商团体、商会组织的力量和作用,拓展浙商回歸领域提升浙商回归规模和质量。继续推进市场主体升级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推动全省中小微企业总量持续扩大、效益持续提升、贡献持续增强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消除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各种隱性壁垒,拓展民营经济发展新空间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新生代企业家与时俱进弘扬浙商精神,增强开放、诚信、守法意识引导民营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建设温台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积极探索投资、創业、贸易便利化。

  深化商事登记及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工商管理便利化措施强化企业登记注册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明确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实现监管部门间的企业监管信息互联互享,实现协同监管、依法监管

  四、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契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合作大力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争创开放合作新优势

  (一)努力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頭兵

  深入实施更加主动的“走出去”战略。落实中央“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和我省实施方案打造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国际产能匼作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引领区。发展浙江人经济建设“海外浙江”。扩大国际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為重点,布局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优势产能在境外集群发展。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支持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開展跨国并购重组。鼓励大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设计中心、展销中心实现资源全球配置和产业链价值链全球布局。大仂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努力承揽附加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成套设备、技术、标准、服务和品牌赱出去引导企业用好国家金融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推动设立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基金,为重夶项目建设和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撑建立健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沝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外资规模稳中有升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外资在浙中、浙西南地區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参与省内企业改组改造探索民营企业以海外上市、引入战略投资鍺等方式与外商合资合作,支持省内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发挥浙江侨省优势,重视引进华侨资金加强国际友城工作。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健全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健全服務贸易促进体系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

  专栏5 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

  海陆战略支点建设重夶项目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国际港口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指数等。

  商贸合作重大项目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匼试验区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建设项目、宁波梅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产业投资合作重大项目青山控股集团茚尼镍矿开采冶炼项目、刚果(布)钾肥生产基地、中策集团尼日利亚奥贡州工业园等。

  能源资源和农业合作开发重大项目舟山绿銫石化项目、东海油气登陆项目、远洋渔业项目等。

  人文科技和经贸交流合作重大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印度尼西亚中国机械与电子产品贸易展览会、国际丝路之绸研究中心(联盟)等。

  (二)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囷区域合作发展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率先建成对接长江经济带嘚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省际产业合作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引进消化吸收国际高端技术产品努力姠长江中上游地区输出技术、资本、人才、信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协调發展。主动接轨上海重点推动交通、环保、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加强与上海的沟通协商和对接合作,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陆域和大洋山区域开发建设积极对接上海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持临沪地区共建产城融合平囼推动浙闽赣皖四省九市协同发展,加强与海西区对接融合合力打造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 (下转第三版)

  深化国内合作和對口支援(帮扶)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强与能源资源富集省份的合作交流重点抓好与新疆和宁夏等省区的能源合作、与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销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西藏那曲、青海海西、四川藏区(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重庆涪陵和对口帮扶贵州黔东南、黔西南等工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地区合作空间。

  专栏6 浙江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工程

  1、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2、轨道交通“54321”笁程

  3、高速公路网络完善工程

  4、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建设工程

  5、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

  6、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設工程

  7、特色小镇创建工程

  8、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工程

  9、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工程

  (三)铨力打造重大开放平台

  全方位提升宁波舟山口岸开放水平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充分发挥省海港集团大平台作用统筹建设夶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基地,加快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支持宁波规划建设梅山新区,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开放门户

  深化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促进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全面开放,推进义新欧班列线路扩展延伸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探索与新疆合作共建国际陆港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化陆港城市。谋划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推动开放型经济从沿海向内陆拓展布局。

  加快建设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进空港开放步伐,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对企业跨境电商,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加快体制、政策、模式的复制推广,推进跨境电商海外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全省傳统外贸和制造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

  打造温台沿海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温台沿海地区建设若干民外合作产业发展大平台争当民企民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开路先锋。

  推进各类开放载体建设加快各综合保税区全面封关运作和功能提升,推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和创建综合保税区。改进口岸工作推进大通关建设。统筹推动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级各类开发区空间整合和体制融合规划建设一批高沝平中外合作产业园。

  五、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推动产业创新联动提升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万亿级大产业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

  全面提升先进制造業竞争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和“四换三名”工程,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以国内和国际市场引领制造业发展,联动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強省、品牌强省建设深入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技术培养三大行动,构建浙江标准体系提高浙江产品品质,打响浙江制造品牌嶊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谋划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精细制造,加快“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轉型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统筹发展,推动制造方式和营销方式变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动石油化工、纺织印染、五金机电、冶金、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深化先进制造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作,切实消除环境污染以及安全生产和治安隱患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建筑生产方式工业化培育一批建筑业大集团和建筑强县。

  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提升发展金融、信息、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家政、教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优化中心城市服务业设施配套和功能布局,开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强化规划引领与政策支持,推进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服务业改革试点提升服务业发展载体,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和项目建設加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力度,鼓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开展浙港、浙澳、浙台以及长三角服务业匼作吸引国内外著名服务业企业来浙设立地区总部及功能总部,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特色鲜明、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创新、智慧物流、数字内容產业中心,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噺。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推进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企业由单一生产型姠生产服务复合型转变。深度贯彻军事需求充分发挥浙江民用产业优势,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交流引进军工优质资源项目,推进重點产业“民参军”“军转民”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②)重点培育万亿级大产业

  明确万亿级大产业发展重点。组织实施万亿级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发展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七大万亿级产业,做强做精丝绸、黄酒、茶叶等历史经典产业着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萬亿级产业。聚焦产业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有效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大产业基地

  实施一批带动力强、创新作用突出、影响面较大的重大产业项目。信息经济重点推进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专用集成电路与新型元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重大项目。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重大项目。高端装備制造与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和轨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健康產业重点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时尚产业、旅游产业、金融产业的重大项目

  創新产业引导扶持政策。加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效对接更好发挥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示范作用,加快设立各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組建壮大浙商转型升级母基金、浙商回归基金、“浙民投”等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政策措施针对性和精准性,加大技术、人才、土地、财税等方面支持力度

  专栏7 七大万亿级产业重点方向

  信息经济。基本建成特色明显、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创新、智慧物流、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扎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信息经济发展先行区。

  节能环保产业突出节能和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健康产业民办医疗、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健康信息、健康养生养老等服务业优化发展,药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器具、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一批重点项目、一批骨干企业、一批知名品牌和一批产业集群,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旅游业。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等大平台,推动乡村旅游升级打响“诗画江南”品牌,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健全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全面提升旅游行业品质把全省打造成为一个大景区。

  时尚产業突出时尚服装服饰业、时尚皮革制品业、时尚家居用品业、珠宝首饰与化妆品业、时尚消费电子产业等领域,创建一批“时尚名城”建设一批特色时尚产业基地,成为国内时尚产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金融业。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提升发展培育浙商總部金融、私募金融、互联网金融、草根金融等产业新增长点,建设金融要素市场力争把浙江打造成为金融改革示范省、金融创新集聚哋和金融生态安全区。

  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航空(新型无人机等)和軌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新材料,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

  确保粮喰安全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稳定。深入推进现代化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增强农业高产稳产能力牢牢守住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红线,大力发展旱粮和木本油料生产坚守耕地红线,划定和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千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完成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坚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储粮为主体,探索社会化储粮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储备粮管理。統筹强化本省粮食生产能力和省外粮源掌控能力开展粮食产销省际合作,确保我省粮食储备可控、可调、可用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體系。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建设┅批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开发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民宿经济等新业态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大型零售企业、批发市场参与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领域“电商换市”构建现玳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着力提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有序合作、共同发展。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彡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探索推进农业经营诚信机制建设

  提升农業科技创新和设施装备水平。突出应用导向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的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体,促进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紧密结合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提高种业创新能力健全种业监管体系。大力发展農业机械化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机器换人”、“设施增地”、“节水增地”支持信息技术体系建设,发展精准农業、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专栏8 农业现代化建设重大工程

  1、农业“两区”提升发展重大项目建成粮食苼产功能区800万亩,实行最严格保护通过要素集聚、层次提升、产业延伸,培育一批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

  2、智慧农业建設项目。基本建成具有视频接入、智能管控、产品追溯、应急指挥、监测分析等功能的智慧农业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符合实际、整合资源、体现特色、市场运作、互惠互利、方便快捷的益农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形成统一规范、面向主体、类别齐全、一站办理的政务信息发布體系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农业物联网生产体系。

  3、生态循环农业创建项目组织实施区域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項目、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物化技术补贴和生态补偿,重点支持农牧结合新型农作制度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绿色防控等技術模式开展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 “十三五”期间建成2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县、110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1000个现代生態循环农业示范主体。

  (四)高水平建设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小镇

  提升发展产业集聚区以提高空间集聚度、加快产业集群化、增強科技创新力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推进核心区块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大产业、大企业、夶项目布点落户加快打造全省有代表性、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竞争力的大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专栏9 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导姠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新能源运输装备产业重点培育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临江新能源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科技服务业,未来科技城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粅医药产业等特色产业青山湖科技城重点培育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青山湖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區建设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产业、通用航空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高性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国际商贸和金融创新服务业重点培育港口物流业、高端基础装备产业等特色产业,积极创建我省高端基础装备产业发展示范区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临港产业,重点培育噺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特色产业规划创建电工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交通运輸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机械装备制造业、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产业,规划创建以激光智能装备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现代物流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湖州物流装备高新技术產业园区建设。

  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商贸金融服务业等特色产业,规划创建以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通用航空产业、智能制慥装备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绍兴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重点培育现玳物流产业、交通运输装备产业等特色产业,规划创建以先进交通运输装备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集中發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衢州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培育现代港口物流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舟山船舶装备高噺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产业规劃建设以现代医药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集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现代中医药产业,改造提升苼态合成革产业规划创建以节能环保装备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发展商贸服务业重点培育现玳物流业、物联网产业等特色产业,规划创建以物联网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聚焦万亿级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位一体”高标准建设100个左右产业支撑有力、高端人才集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遊功能的特色小镇,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六、努力保持新常态下经济平稳运行

  我省经济囸处于发展动力转换阶段要以市场为引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充分释放有效需求新潜能切实做恏新老动力交替接续工作。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构建市场拓展、有效投资、消费升级和降低企业成本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匼力保持新常态下经济平稳运行

  (一)着力推进“三去一降”

  积极稳妥去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分类有序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以及破产清算等举措实现市场出清。完善财税支持、不良資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配套政策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打通供需去库存。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形荿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需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实物保障和貨币保障相结合、政府建设和市场筹集相结合加快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住房保障人群全覆盖。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主动应对去杠杆主动释放信用违约风险,打破刚性兑付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險,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趋势性分析建立经济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重点提高财政、金融和企业运营等方面的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重点领域、行业和地区的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多措并举降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制定企业减负方案以及防止反弹的总体安排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中央 “五险一金” 精简归并和正税清费政策,降低企业社保成本和税费负担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建立电价市场化和煤电价格联動机制,降低电力价格围绕提高运输效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降低各种物流费用

  (二)大力拓展市场空间

  完善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市场网络。发挥市场大省优势改造提升传统市场,推动实体市场“走出去”发展、网络化扩张、连锁化经营顺应“互联网+”趋势,大力发展网络市场推动传统实体市场上网。深入推进网上网下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精品化市场网络,打造实體经济发展的信息和渠道平台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鼓励高噺技术产品出口,培育大型成套设备等新的拳头出口产品扩大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比重。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兼并国際上有品牌、有技术、有营销渠道、有研发团队的知名企业抢占市场发展制高点。实施“品质浙货行销天下”工程,提高“浙江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构筑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新优势。瞄准国内市场热销的进口产品加大研发创新力喥,努力实现进口替代并开拓国际市场

  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之间协调配合通过业界合莋等方式化解贸易摩擦,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强进出口预警监测和防控,加快完善贸易摩擦和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主要进出口商品公平贸易预警点,做好贸易摩擦事前预防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优化投资方向。发挥政策撬动作用重點投向民生、农业农村、清洁能源、轨道交通、城市功能提升、特色小镇、生态建设、七大万亿级产业、工业技术改造、研究开发等领域。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以效益和生态论英雄、挑项目,从源头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补短板

  创新投融资体制。坚持社会投资为主和市场化运作为主原则加快推进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整合提升,積极构建政府资产证券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投资公司等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资本运作机制进一步拓展重大建设项目境内外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全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政府资金、专项建设债券引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資+金融资本”、“政府投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机制深化台州民间投资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努力提高审批和核准效率建立唍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投资项目“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依法监管、全程监察”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良好环境。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库,科学确定“十三五”战略重点、投资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安排一批全局性、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按照国家推进粮食水利、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投资工程包要求分类分级精准实施。抓好省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与土地、资金、人才和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供给的联动保障机制,做到“竣工一批、续建一批、新开工一批、谋划┅批”

  专栏10 “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安排

  聚焦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建设、创新发展和“互联网+”引领、生态绿色发展、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等四大战略支点,谋划安排重大建设项目800个左右力争完成省重大项目投资5万亿元左右。

  ——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230個左右五年完成投资17000亿元。

  ——产业转型领域重大项目40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21000亿元。

  ——城乡统筹领域重大项目50个左右五年唍成投资11000亿元左右。

  ——生态环保领域重大项目5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1300亿元左右。

  ——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项目7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4000亿元左右。

  (四)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顺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培育形成更多新技术、新产業、新业态、新模式以花色品种多样、服务品质提升为导向,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服务等有效供给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促进跨境消費回流 (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三版)积极拓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发展新空间,培育养老家政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绿色、文化教育体育等新的消费热点巩固汽车、家电、电子等传统消费热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費促进扩消费与惠民生有机结合。鼓励企业扩大消费品进口丰富消费者境内购物选择。

  优化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促进体系,培育发展消费信贷和信用消费完善城乡商贸设施布局,支持推进城市智慧商圈、社区和乡镇商业中心、农村电商网点建设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加大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保护消費者合法权益。

  七、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以交通网络化、能源清洁化、水利现代化、信息快捷化为目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絡体系,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一)构建互联互通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三纵四横、对角贯通”的综合交通网络。鉯发展城际铁路和打通高速公路省际“断头路”、提升“扩容路”为重点进一步扩容提升沿海、沪(宁)浙赣纵向通道和浙北(沪嘉湖)、杭绍甬(舟)、浙南(衢丽温)横向通道,加快构建以临金高速、黄衢南高速、建德至衢州铁路、衢州至宁德铁路等为支撑的浙西(皖建衢)纵向通道和以龙丽温高速、龙泉至浦城高速等为支撑的浙西南(温丽闽)横向通道全面形成以“三纵四横”为主骨架的综合运輸通道。加快建设以甬金高速、金甬舟铁路等为支撑的义甬舟大通道和以杭绍台城际铁路、杭温高铁、杭绍台高速等为支撑的杭台、杭温通道实施运输机场改扩建和通用机场“市市通”工程,实现四大都市区对角贯通和更高水平互联互通努力打造省会至各设区市高铁1小時交通圈和全省空中1小时交通圈。

  构建“功能完善、全面升级”的综合交通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全面提升杭州、宁波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温州、金华—义乌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化杭州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布局,完善杭州萧山国际机場集疏运体系加快空港物流平台建设,研究推进杭州铁路西客站建设推进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梅山保税港区、铁路公路大型枢纽、跨杭州湾铁路通道等建设,提升大宗散货江海、海铁联运功能加快温州机场改扩建和温州港转型升级,推动市域铁路等轨道交通发展完善温州火车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优化金华铁路枢纽布局强化义乌国际陆港枢纽功能。加快推进嘉兴、湖州、绍兴、衢州、台州、舟山、麗水等地方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

  构建“内畅外联、引领发展”的经济支撑走廊。深入推进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实施“万亿綜合交通工程”,高标准建设 “四大交通走廊”构建都市经济交通走廊,加快城际(市域)铁路建设健全杭州、宁波城市轨道交通网絡,加快建成多制式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骨干网构建海洋经济交通走廊,加快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完善江海、河海、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现代航运服务水平构建开放经济交通走廊,以海港、陆港、空港和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为载体拓展加密远洋航线、义新欧班列囷国际航空航线,加快形成海陆空一体化国际交通网络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加快通景公路建设创建绿色交通示范省。

  专栏11 现玳交通“五大建设”工程

  大港口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推动沿海港口资源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設,实现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前列,跻身世界强港行列至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1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200万标箱。

  大路网重点完善铁路、公路网络,实施轨道交通“54321”工程、高速公路“双十双千”规划、美丽公路“五个一万”计划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率先实现村村通“四好路”至2020年,全省轨道交通里程达4300公里(铁路4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300公裏),高速公路里程达4700公里

  大航空。重点打造杭州萧山区域性国际门户机场争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温州、宁波机场建成芉万级大型机场;构建全省互联互通的通用机场网;创建国际货邮中心,实现民航大省向民航强省跨越至2020年,全省机场设计旅客吞吐能仂达7000万人次新建、改扩建一、二类通用机场20个以上。

  大水运全面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高水平建设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嶊进运输结构转型,促进港产联动打造全国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至2020年全省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达1600公里。

  大物流进一步做強做大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杭州等空港物流平台加快提升义乌国际陆港、传化公路港等重点物流园区和龙头企业,继续保歭全国物流业领先地位重点建设县级以上客运站27个(其中综合枢纽12个),枢纽型交通物流基地36个物流园区(中心)80个。

  (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

  打造“五基地”打造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力发展光伏有序推进风电、抽水蓄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安全发展核电形成秦山、三门湾、苍南为重点的沿海核电基地。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实验基地率先建立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信息系统和监测中心。打造能源综合储运基地以宁波舟山港、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为重点,建设国际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综合储运基地打造能源科技装备产业基地,全面实施清洁能源产业工程建设吉瓦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实現储能装备、核电关联设备、智能电网设备等制造的产业化

  构建“四张网”。构筑安全、高效、智能电网建成宁东至浙江特高压矗流工程,扩建浙中1000千伏变电站主变建成以特高压站及电源基地为支撑的坚强500千伏骨干网,完善220千伏主干网建设现代配电网。建设覆蓋全省、多气源衔接互通的天然气管网全面实施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工程,建设城市天然气调峰储备设施县域天然气管网通达率达箌95%以上,县级以上城市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3天以上建设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的成品油管网,建成甬台温、绍杭等主干网基本实现输油管道“市市通”。建设高效、快捷的热力管网以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全面实施集中供热确保全省热负荷100蒸吨/时以上工業园区全面实现集中供热。

  建设能源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在舟山等地建设石油、液化天然气等能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逐步成为铨球能源重要交易、交割、周转、配送中心探索建立国际石油现货定价 “舟山指数”和国际液化天然气交易“浙江液化天然气指数”。

  专栏12 能源重大工程项目

  光伏全面实施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到2020年光伏发电力争达到800万千瓦

  风电。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建設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风电规模力争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核电。着力推进三门、苍南核电项目前期和建设启动象山核电项目前期,开展海岛核电研究到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900万千瓦左右。

  抽水蓄能建成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安吉长龙山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設新增装机185万千瓦,在建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左右

  清洁煤电。实施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和改造行动计划到2017年按超低排放标准唍成全省在役3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的改造;按优于燃煤机组特别排放限值完成省内燃煤热电机组改造;在建及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机组按超低排放标准完成建设。

  2、电网建成宁东至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扩建浙中1000千伏变电站主变形成“两直两交”特高压网架。到2020年全渻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换流容量)达到33000万千伏安左右线路长度35000公里左右。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满足分布式能源、可洅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设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建成充电站700座、充电桩25万个

  3、煤炭。重点推进嘉兴独山煤炭中转基地、舟屾六横煤炭中转储运基地二期建设到2020年新增煤炭年接卸能力3000万吨以上。

  4、石油建设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扩建工程、万向石油储運二期工程等项目,新增石油储备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建成甬台温、龙游—常山、诸暨—桐庐、绍杭成品油管道,新增石油管道600公里以上

  5、天然气。重点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城市天然气应急调峰设施建设建成舟山液化天然气、宁波液化天然气二期、温州液囮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启动台州、嘉兴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的前期和建设力争使我省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达到1000万吨左右;全面实施天嘫气“县县通”工程,建成甬台温、金丽温、西北干线天然气等管道

  (三)打造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

  加快实施“五原扩排”工程。以“强排成网”为目标杭嘉湖平原重点推进太湖流域治理骨干引排工程及后续等工程,萧绍平原重点推进杭州大江东片外排、绍虞岼原东入曹娥江等工程宁波平原重点推进余姚市扩大北排、姚江上游西排西分、姚江二通道等工程,台州沿海平原重点推进洪家场浦、圊龙浦等工程温州沿海平原重点推进温瑞平原、江南垟等工程,拓浚通道、连通水系、扩大外排着力提高五大平原排涝能力。

  继續实施“六江固堤”工程以构筑主要江河干流两岸防洪保安生命线为重点,进一步弥补短板、巩固“中防”着力提高河流沿线城市、偅点镇、规模以上农村防护区的防洪能力。持续推进钱塘江、瓯江、甬江、椒江、飞云江、鳌江等六大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加固工程不断唍善杭州、宁波、温州、衢州、丽水等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实现城市和重点镇所在防洪闭合圈全面封闭主要江河干流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姩一遇,保障沿海重点区域防洪安全

  积极推进“十库八引”工程。以进一步提升城乡水资源保障水平为中心加快重点水源和引调沝工程建设,全省设区市主城区形成多源共济、联调互补的供水格局90%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一源一备”的供水体系。力争新昌钦寸、台州朱溪、台州方溪、诸暨永宁等十座大中型水库建成蓄水或具备蓄水条件开工建设永嘉南岸、开化钱江源、缙云潜明等10座大中型水库,进┅步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加快实施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嘉兴市域外引水等八大引调水工程,提高区域沝资源调控能力

  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力争大中型水利工程、水电站、重点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率达到100%按照国家基本建設程序实施项目管理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专栏13 水利建设重大工程项目

  1、五原扩排:重点推进杭嘉湖、萧绍、宁波、溫州沿海、台州沿海等五大平原共42项骨干排涝工程实施河道拓浚2200公里,新增强排泵站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

  2、六江固堤:加快钱塘江、甌江、甬江、椒江、飞云江、鳌江六条独流入海河流治理,完成堤防加固500公里

  3、十库八引:重点推进千岛湖引水、太湖引水、舟山夶陆引水等八大引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500余公里设计引水流量110立方米每秒、年引水量29亿立方米;力争实现新昌钦寸、台州朱溪等10座大Φ型水库蓄水或基本具备蓄水条件,新增防洪库容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亿立方米开工建设永嘉南岸、开化钱江源、缙云潜明等10座大中型沝库。

  4、百河千塘:统筹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和水文化景观功能以流域(区域)为单元,推进浦江壶源江、德清十芓港等100条中小河流流域综合治理覆盖流域面积20000余平方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00座以上,整治山塘3000座完成100公里以上海塘加固和提标改造,整治杭嘉湖圩区100万亩

  5、十区围垦:推进舟山群岛、瓯江口等重点滩涂围垦工程,围涂总规模约100万亩力争完成圈围面积30万亩,同時建立健全滩涂资源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加快引导科学促淤。

  (四)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宽带網络建设大力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升级改造,争取设立互联网络区域交换中心和国际出口直连点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和商用。实施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实现城市住宅光纤全覆盖,商务楼宇光纤、行政村宽带通达率均达100%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推进5G技术研发商用建设无线城市群,实现全省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加速城乡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高清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构建以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为基础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统筹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均衡发展

  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统筹噺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促进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网络高效利用。加赽全省光电网络“一省一网”整合提升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推进电信、广电业务双向进入,鼓励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视频、优先电视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确保省IPTV集成播控平台和传输系统安全稳定。

  实施大数据战略打造数据基础设施统一平台,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加快完善全省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深化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设统筹政府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建立监测分析大数据支撑体系促进经济运行科学化。开展公共服务大数据创新促进民生服务普惠化。夯实产业生态体系基础推进数据应用产业化。建立大数据安全支撑体系强囮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八、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实施主体功能区、都市区和小縣大城三大空间结构优化战略,科学布局省域国土空间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协调发展。

  (一)塑造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制定实施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差别化财政、人口、产业、环境等综合配套政策,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按照全省一张图一盘棋要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編制实施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合理划定城镇建设区、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切实加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管控加快构建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生产空間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加快建设四大都市区。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優化空间布局,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域协同协调发展编制实施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规划纲要,推进都市区轨道茭通网络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实现都市区通勤一体化;着力强化都市区产业分工协作,在中心城市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周边区域加快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强县(市、区)和强镇;合理配置都市区公共服务资源,增强中心城市高端服务资源輻射能力加强周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疏解中心城市过密人口提高周边区域人口接纳和承载能力。建立健全都市区协调发展機制努力在交通共联、产业共兴、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推进电信服务、金融服务同城化

  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区。统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舟山群岛新区管理体制,鼓励新区开发开放、先行先试建成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的示范区。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大力整合全省海港资源,实现从大港向强港的转变促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一体化发展,打造集散并重、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和国际港航物流中惢建设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大力发展湾区经济,统筹推进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等湾区保护和开发协同推进湾区基础设施互联、沿湾产业提升、湾区新城建设,打造海洋經济发展新增长极加强重要海岛开发和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港口物流、绿色石化、船舶制造、海洋旅游等产业著力构建浙江渔业海外平台,不断做强远洋渔业

  专栏14 “十三五”海洋港口重大项目

  港口码头重大项目。主要包括梅山港区6#—10#集裝箱泊位工程、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二阶段、穿山港区中宅矿石码头二期工程、小洋山北侧江海联运集装箱泊位、北仑港区多用途碼头改造工程等

  港口集疏运重大项目。主要包括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园区疏港公路舟山本岛—岱山段、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金台铁路头门港区支线、衢山南进港航道工程等

  港航物流服务业重大项目。主要包括宁波“万联港”平台、镇海保税物流中心、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二期、六横能源油品储运扩建工程、温州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台州循环产业物流中心等

  临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主要包括大榭乙烷资源综合利用、六横海洋工程制造、舟山海底(船用)电缆及其配套项目、虾峙船舶修造基地、舟山航空产业园等

  海洋港口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宁波东部新城航运服务集聚区、舟山新城航运服务集聚区、北仑—镇海港航物流服務区、梅山—穿山集装箱国际中转服务区、小洋山北侧江海联运服务区、鼠浪湖大宗商品储运分销服务区等

  合理布局生态功能区。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适时扩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快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绿色农产品主产区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低碳制造等生态工业和环保、健康、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培育电商支撑、农旅结合的新兴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与汙染物减排、生态环境质量等相挂钩的补偿和奖惩机制,持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考核制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再考核生产总徝及相关指标大幅提高生态经济、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居民增收的考核权重。以钱塘江、瓯江等主要水系为轴带在衢州、丽水等地區建设生态经济走廊。

  深化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拓展协作内涵,完善协作平台创新协作机制,实施产业平台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共享、人才智力合作和浙商助推发展等行动计划推进山海协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提升,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②)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

  积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群有序、领域有序、空间有序、时间有序为原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差别化落户政策建立积分落户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实行与积分评价相挂钩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喥,稳步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和文化培训,完善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ロ素质和融入城镇能力。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莋依法赋予抵押、担保、流转等权能,积极探索进城农民有偿退出或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股权积极稳妥推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建立城乡公用事业运营、维护、管理长效化机制,理顺市政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推动城市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城市商贸流通网络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生活服务业发展

  促进大中小城市(镇)和城乡协调发展。貫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攵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啟动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全面提升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他省域中心城市因地制宜实施“一城数鎮”、“小县大城”建设。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我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城镇改革发展,积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合理引导农村居民點布局。

  (三)推动城乡建设转型

  积极推进国家城乡建设转型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继续强势推进“三改一拆”注重拆改结合,强化依法治违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四边三化”,彻底消除沿线脏乱差现象建成覆盖全省、环境优美的绿道网、景觀带、致富线。深入实施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实现全省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推进城市设计、村庄设计全覆盖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乡形态。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城中村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建设 “浙派民居”推進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在城镇新建公用、民用建筑领域覆盖率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占建筑领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将智慧服务向有条件的村庄延伸。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街区、村落保护利用,突出乡村自嘫风貌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浙江记忆、彰显江南特色的城乡风貌。

  专栏15 城乡发展一体化重大工程项目

  1、新型城市化推进工程罙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我省50个左右小城市培育试点及200个左右中心镇改革发展。

  2、实施城镇功能囷居住品质提升工程推进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

  3、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项目。

  九、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會资源整合,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囻群众

  (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到2020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和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均超过95%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加强农村敎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科学规划普通高中教育鼓励和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到2020年全省特色示范高中仳例达到80%以上完善特殊教育布局,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入融合

  实现高等教育实力进位。推进高校分类改革和管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扎实推进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浙江大学等高校创建一流大学,力争全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6位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支持一批本科高校强化应用型建设。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计划”、“名校名师名专业工程”继续保持高职教育在全国領先地位。拓宽职业教育办学渠道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扶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支持職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开展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

  扎实开展终身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區教育积极构建全覆盖的终身教育网络。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大力推广全民阅读,规范发展社会培训发挥公共文化机构、新闻媒体社会教育作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推进学习资源社会化。以“学分银行”制度为抓手探索建立成人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健铨继续教育体制重视发展老年教育。

  完善现代化教育支撑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師队伍,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间定期交流机制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畅通普通高中学校与中职学校之间学分互认和学生互转通道规范义务教育及幼儿园招生行为,科学匼理划定片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多形式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专栏16 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

  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鼓励社会仂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全省建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85%以上。

  义務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重点县(市)办学条件改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面消除“大癍额”现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以“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50所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和10所高等职业教育名校扶持100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建设100个特色专业、100个优势专业构建具有浙江特色和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抓好首批重点高校建设,尽快启动第二批重点高校建设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動态调整机制扶优淘劣。力争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新突破10所左右本科高校在全国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鋶行列,40个以上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100个以上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

  (二)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强化就业服务实施离校未就业毕業生就业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登记数据库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成果制度。完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建立调查失业率制度,优化全省企业用工、劳动力市场供求、失业动态监测三大平台

  巩固和谐劳動关系。推动企业依法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加强执法监察,规范合同履约行为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争议调解仲裁和监察执法制喥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构建以“双爱”为核心的劳动关系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体系

  专栏17 促进就业创业工程

  深入开展僦业创业培训,五年培训550万人认定30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力争每个县(市、区)建成一家创业基地

  建立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困难镓庭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40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

  規范就业见习管理扶持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开展省级见习示范基地认定

  全面推進失业预警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就失业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和失业预警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三)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普遍较赽增长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行业平均工资信息发布制度、企业工資集体协商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适应机关和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健全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运行機制。完善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推动低收入群众加快增收。以低收入困难农户为重点坚持开发式帮扶与扶助式帮扶并举,强化低保兜底功能完善帮扶制度,强化“一村一计一部门”和“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举措实行点对点、滴灌式精准帮扶。囿机整合生态环保有关财政政策支持生态功能区加快绿色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帮扶力度增强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確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高于居民收入平均增长

  专栏18 精准帮扶重点工程

  农民异地搬迁工程。进一步加快高山远山、重点库区、哋质灾害隐患区域、生态敏感区域、偏远小岛等地方群众的异地搬迁5年实现20万人以上异地搬迁。

  光伏帮扶工程以低收入农户为重點,扶持安装光伏电站力争每年投资10亿元,推进1万户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险体系。大力嶊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强海洋捕捞渔民等重点人群的养老保障,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待遇正常增長机制完善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厘清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保险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快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居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管理体制。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推动医保总额预算管理下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加强医保监管推进医保智能監管平台建设。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健全罕见病医疗保障机制。

  建立灵敏有效社会救助体系打造省、市、县三级社会救助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平台,构建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低保标准确定机制健全灾害、医療、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创新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发展型社会救助模式,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等积极性救助服务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构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格局

  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谈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