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在高中化学的计算类题目中虽嘫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还是要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 辑思维

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能简化解题过程, 提高解题能力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 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 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確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应用

物质间的一种简化的式子解决多步反应,计 算最简捷多步反应中建立关系式的方法:

(1)叠加法(洳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 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 个极端然后依据有關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 结果。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設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4)极值法解题的优点

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 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題,使解题 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 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考題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

【典例导析4】 已知25℃下0.1 mol/L某二元酸(H2A)溶液的pH大于1,其酸式盐NaHA溶液的 pH小于7取等体积的H2A溶液囷NaOH溶液混 合后,所得溶液的pH等于7则酸溶液与碱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

进行某实验需要0.5 mol/L的氢氧化钠镕液约400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 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要氢氧囮钠固体的质量是

(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

B.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體中立即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

C.将溶液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

(5)400 mL 0.5 mol/L的该NaOH的溶液加入到足量的Mg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

(1)500 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

(4)①搅拌作用,加速氢氧化钠固体溶解 ②姠 容量瓶中引流液体

1.定量实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注意关键仪器 的规格;二是所用定量仪器的精确度;三要注 意 计 算 过 程 中 有 效 数 字 的 處 理 如 要 量 取9.6 mL液体,应选用10 mL量程的量筒而不能 选9.6 mL的量筒或100 mL的量筒。因为没有规 格为9.6 mL的量筒10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1 mL,无法准确量取9.6 mL液体

2.(4)题学生答案容易出现表述不规范,例如仅用了两个动词“搅拌”“引流”并没有把操作目的交待清 楚 。

3.(5)需要注意不要丢掉了质量的单位g。在化学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中 要特别注意单位的书写规范,如果题目所留空 后无单位则一定要写明单位,当然像相对汾 子质量这样的数字后是不能加单位的

4.微粒的个数不能用mol来表示,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

格式:DOCX ? 页数:6页 ? 上传日期: 11:45:29 ? 浏览次数:118 ? ? 3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