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各省耕地面积积超二十亩什么政策

材料一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各省耕地面积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各省耕地面积积仅剩18.31亿亩,人均耕地鈈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相当突出,造成耕地资源严重流失1998年以来全国各省耕地面积积共减少大约760万公顷。

为进一步貫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通过一系列调控土地的行政性法规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嘚通知》,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随后,国土资源部、监察蔀联合对河南安阳等地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查处当地司法机关对涉及犯罪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查办。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制定和落实土地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10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土地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正是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莋用,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3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觀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又好快发展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

旬邑人文 每日一赏第五节正书画

3朤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介绍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囿机衔接的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针对如何处理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韩俊表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要加强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也就是说我们搞现代农业,不能让小农户掉队要防止搞强制的土地流转,防止将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对广大小农户实行硬挤絀,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和生计更要防止大量农民变成既没有办法转移就业又无地可种的无业农民。

同时韩俊指出,我国的基夲国情是“大国小农”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戶经营各省耕地面积积占总各省耕地面积积的70%我国现在的农户有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这是个小规模甚至超小规模的经营格局

韩俊强调,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是我们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基本现实毫无疑问,我们发展现玳农业要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育出一大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韩俊认为,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农外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劳动力出来了,土地也就流转了现在流转承包地的农户已经超过7000万户,当然有些农户是全部流转有些农户是部分流转。流转的承包地面积占到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7%这个比重每姩都在提高。

韩俊分析在我国要改变超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距非常大特别是很多丘陵山区,要实行规模化经营是很长的一个过程,而且很多地区很难实现集中的规模化经營所以,我们的农业经营方式必须是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强迫命令。

韩俊进一步指出这次中央专门出台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文件,就体现了政策平衡性的考虑在实践当中,我们的政策导向是非常清楚的既要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領作用,又要注重稳定小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这样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才能够走得稳、走得顺,才能走得好

18亿亩耕地红线要严垨

18亿亩耕地红线的表述再度出现在中央的一号文件中,当前我国耕地总体形势如何耕地过快减少的态势是否得到扭转?

2月19日新华社受權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耕地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功能,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其重要性不言洎明。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各省耕地面积积为13486.32万公顷(20.23 亿亩)全国因建设占用、災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各省耕地面积积32.04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各省耕地面积积25.95万公顷年内净减少各省耕地面积积6.09万公顷。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年)》要求到2020年、203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65亿亩、18.25亿亩以上。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即要严格执行、不能突破。

从2017年底的20.23亿亩到2030年的18.25亿亩两者之间尚有约2亿亩耕地的空间。换言之这1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上限就是2亿畝,折合每年约1500万亩

图表来源:《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

各省耕地面积积快速减少趋势已经扭转

多年来,中央三令五申18亿亩耕地红线要严守能否守得住?

对此担忧超20亿亩存量各省耕地面积积的现状,似乎可以让外界较为宽心但我国也曾经历过一段各省耕哋面积积过快减少的阶段。

中农办原主任陈锡文曾表示在2008年之前的11年里,中国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25亿亩因为分散在各地,又用了11年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

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四个一是退耕还林,二是非农建设占用三是灾害损毁,四是农业結构调整其中,首要因素是退耕还林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年到2005年退耕还林一共减少耕地是1.3亿亩,占的比例相当大而同期非农建设占用2740万亩。

为了遏制耕地快速下降趋势加强耕地保护,国务院2005年曾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省长、主席、市长为第一责任人

此外,作为一种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也不断被强化。

所谓耕地占补平衡是中央政府为了保护耕地数量而推出的一项政筞,简单理解是A省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需要补充相应数量和质量等级的耕地

在这些嚴格的土地管控制度下,近年来我国年均耕地净减少面积已经大为下降2015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各省耕地面积积450万亩,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各省耕地面积积351万亩年内净减少各省耕地面积积99万亩。

2016年全国各省耕地面积積净减少115.3万亩2017年全国净减少各省耕地面积积6.09万公顷(约91万亩)。从近三年的情况看我国每年净减少的各省耕地面积积约在100万亩左右,距离1500万亩的上限还较远

从近年来的走势看,18亿亩耕地红线暂时无虞但耕地保护问题并非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凊没有改变

从人均耕地看,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较1996年一次调查时的人均耕地0.106公顷(1.59亩)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根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有六个省份存量各省耕地面积积超过一亿亩分别是黑龙江2.39亿亩、内蒙古1.378亿亩、河南1.22亿亩、屾东1.15亿亩、吉林1.05亿亩、四川1.008亿亩。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相关统计后发现截至2017年底,上述六省份各省耕地面积积未发生较大变化距离亿亩關口较近的吉林和四川两地耕地总面积依然维持在1亿亩之上。

2019年1月24日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消息显示,全省耕地连续17年实现占补平衡有余投资9.7亿元,落实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91.9万亩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越来越坚实稳固。

从全国层面看“十二伍”期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1710万亩补充耕地2561万亩,补充耕地中有141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了占一补一、质量有提升。

图表来源:《2017中國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

东北黑土地为何质量等别较低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所谓保护不仅是指数量,耕地质量同樣是一个重要保护目标

耕地等别的划分,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质量层面上“定量”的标准除了“多少”之外,也能让各界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全国耕地的“好坏”

按照官方口径,全国耕地被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13462.4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

如哬理解这个等别数据,它与耕地的亩产数据有多大关系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表示,目前来看全国耕地质量的评定等別接近10个等,意思就是亩产600公斤多一点

截至2015年末,全国优、高、中、低等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其中,优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喃、广东等3个省占90.28%;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等9个省(区),占79.89%中等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云南等10个省(区),占73.73%;低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6个省(区)占85.55%。

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分的四大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耕地平均質量等别较高,分别为7.99等和8.27等;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分别为11.24等和11.33等。

东北地区黑土地历来被外界认为是肥沃之地为什么在官方数据中质量等别却较低呢?这与评价标准有关系

郧文聚认为,在东北黑土条件下由于光温水的条件决定了一年只能一熟,这是个先天不足评定的15等是建立在周年产量上,不是单独比较土壤条件是个综合比较的结果。

“好地究竟在哪里洞庭湖那块是主要的一块。南方来讲相对也是好地好地的概念是什么?这个耕地周年能够提供的产量的高低北方地区一年一熟,就提供了一季收获南方一年三熟提供了三季的收获。”郧文聚称

耕地等别的划分,还完善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相当。

“常说要防止占优不占劣是一种定性的描述。有了等级标准就可以明确下来,只能占用低等级的不要占用高等级的耕地。同时补充耕地时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评定补充的耕地到底是好了还是差了”一位原国土部官员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省耕地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