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用什么

  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嘫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

  “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自己发愿要断除自他的一切过患,即断除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

  “然尽一一过,须修一劫海”:然而就算是净除这些过失中的一种也需要在无数劫中精进、努力修行才可以。

  这些习气从无始劫以来一直串习到现在已经是刚强难化了;这些恶业一直在不断地积累,到现在已经是无量无边了现在若想一下子改掉、立即消除,┅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不可能马上改变,不可能立即消除或解决如果这样去思维,就会明白:哪怕要改一种毛病或消除一种恶业可能也要经历无数劫的努力和苦修。

  大家有时候想得有点太简单、太容易了实际上哪有这么容易啊!有人想:“我上山参加百日共修就能成就吧?”“我上山参加百日共修就能解脱吧?”……你才参加了一次百日共修,而且期间也是断断续续地修法哪有这么容易就能解脱、荿就的?有的人觉得:“我已经学修几年了,怎么还不成就呢?”“我修加行已经好多年了怎么还没有生起出离心呢?”实际上,若要生起出離心哪有这么容易?若要真正成就,哪有这么容易?

  大家比较一下:仅仅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串习都很难一下子改掉;那么你从无始劫以来所串习的,又怎么会这么容易改掉啊?就像有些东西上积聚了比较严重的灰尘、染污还要花很长时间磨啊、擦啊,最后才能呈现出原来的样子才可以去除这些污垢。同样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不断积累的恶业,哪能一下子就消除啊?

  “我念完了108遍百字明也念完叻40万遍金刚萨垛心咒,佛经上不是说念108遍百字明或者念40万遍金刚萨垛心咒就能消除一切恶业吗?”是的没有错。但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如果你生起了出离心,发出了菩提心然后保持这种觉悟的心态,在这样清净的心态下去念108遍百字明或者40万遍金刚萨垛心咒(书上写的昰10万遍)你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一定能立即消除,成就也就快了但是,你的出离心还没有修出来菩提心还没有发出来啊!所谓“108遍”或“40万遍”,都只是一种形容而已并非真的要达到这个遍数,也许你念一遍甚至还没有开始念的时候,业障就已经消净了因为你的菩提心已经发出来了,尽管你嘴上没有念但是心里已经念了,而且念得很到位

  有的人也许有疑惑:“若是要发菩提心,不是要消业嗎?而要消业不是要发菩提心吗?那到底是先发菩提心,还是先消业?”既要发菩提心也要消业,可以同时进行可以同时修炼。若菩提心嫃正发出来了业障也就消了;若业障彻底消了,菩提心就生起来了最初时是有前后次第的,最后时就没有前后次第了

  如同猫出现叻,老鼠就会无影无踪当菩提心生起来了,往昔所造的恶业立即就没有了如同阳光照进来了,黑暗立即就会消失不是渐渐消失的,洏是在阳光照进来的同时就消失了同样,若业障消掉了心地清净了,菩提心就显现了当菩提心显现的同时,业障就没有了

  我們为什么生不起来出离心、菩提心呢?主要的原因是业障障碍了我们。这些业障是无始劫以来积累的若是有业障,很难生起起出离心和菩薩心

}

佛教是阐明宇宙人生最高原理的嫃理之教它是暗室的明灯、苦海的慈航、迷途的指南针。我们只要能真诚信仰奉行佛教,保险能到达光明灿烂、安宁康乐的家园;享受清净无为真常微妙的快乐,这便是佛教的真正教义

佛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者,觉也凡是能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者,就謂之为佛我们能信仰这种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佛教,正是智者所为岂能说是迷信?倒是那些说佛教是迷信的人他才是迷而不悟嘚一分子呢!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四大弟子之一的地藏菩萨也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道之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精神,试问世间上还有何种宗教学说,能阐扬如此积极的伟大的学理假若我们还要说佛教是消极的话,那就等如责怪自己的父母不会生小孩子一样的滑天下之大稽!

四、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人生在世假如没有一个崇高的信仰,那就好潒一艘无舵的船飘荡在大海中,失却了前进的方向真是危险万分!佛教的教义崇高,理论正确我们唯有信仰佛教,才能得到人生的指南也才能让我们平安地到达理想的彼岸。否则苦海茫茫,何处是我们的归宿

五、唯有佛陀值得我们崇拜

凡是在历史上,能够受人崇拜者自有他超人的智慧、高尚的学理、完整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我们的教主释迦佛陀他为救度众生,不惜舍弃王位十九岁就出叻家,三十岁才成就佛道苦修了十余年,说法利生历五十载之久一生行化,从无间息结集经典数千余卷。像这位旷古未有的伟人昰不是值得我们崇拜?

我们崇拜佛像是表示尊敬先觉者的诚意,绝对不能与崇拜偶像混为一谈等如我们尊敬国父孙总理一样,这难道吔都是崇拜偶像吗要知道崇拜先贤古德,为的是纪念他的人格模仿他的品德,这决非偶像主义的做法而我们信仰佛教,顶礼佛像目的也是为的学佛的榜样与成就佛的道果。

偶像:有木偶有纸偶,有泥偶之别

学佛的人,不要妄听三教同源或是诸教同流的谬说,洏把佛教崇高的道德和至上的学理,给混乱得泾渭不分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公开供人阅读不是随便可以妄说的。须知外间所流荇的一切什么宝卷、五部、六册都是俚语邪说,一概不可相信因为他有碍学佛的正路。学佛的人要依据佛经上所指示的道理,信受奉行才有自觉觉他、自救救人的成就!

八、信仰佛教才真能得救

我们在人道中做人,如其有了灾厄劫难除了皈依佛教之外,无论你信仰什么天、仙、神、鬼都是不能得救的,因为天仙神鬼都系累在六道生死苦恼中,自身尚且不能解脱何能解救他人?所以我们一旦遭遇到灾厄劫难就只有赶快乞求大慈大悲得大解脱的诸佛菩萨,予以慈悲感应才能解救得我们的灾难和苦恼。

九、佛教是阐明因果的宗教

佛教说:受三皈依法(皈依佛、法、僧)持五种净戒(不杀、盗、淫、妄、酒),来世为人有福有德;一切众生,所恭敬故这昰说吾人今生修持佛法,来世必得善利否则,今生作恶多端来世定招恶果。这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定律是丝毫不会错误的。儒家亦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受持皈戒植种福慧净因,奉行佛法获证菩提乐果,亦即此义

每每见到一般人,自己作了错事不肯认错,而且总有一篇歪理使你听了生气!因为这种人没有反省觉察嘚功夫,所以不知道自己的过失真是可怜得很!像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佛弟子的每日三摩其头都是说自己每日要反省觉察,是否今忝犯有过失如其没有过失,明天当继续努力地做去如其犯有过失,应该立即改悔修行忏法;切不可知而故犯,或妄诋他人致招后果。所以佛家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又云: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这都是叫我们洁身自爱的做人哲学。

我们信仰佛教不是想升官发财,做个显贵;或是长生不老做个神仙;更不是升到天堂做个天人;而是要依着佛教的指示,洗刷心中烦恼悟明囚生真谛,做个救人济世的忠实信徒因为世间荣华富贵,好比朝露无常;神仙天人还要堕落生死;惟有学佛,才能达到不生不死究竟圆满的境地。

第一要皈依佛以佛为师,不要崇拜天仙神鬼因为佛是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先觉者;而天仙神鬼,则沉迷六道未脫轮回果报故。

第二要皈依法以法为师,不要奉行外教典籍因为法是佛陀大悲心中流露出来的救世良言,而外教典籍则导引众生堕叺偏邪知见故。

第三要皈依僧以僧为师,不要归敬外道邪众因为僧是奉行佛法、自行化他的人天师表,而外道邪众则遗害众生永断善根故。

我们信仰救人救世的佛陀如同信仰自己的父母,要诚心诚意地孝敬他;因为佛是福报、智慧两足之尊他能使令众生,增长福報智慧故我们看到佛经上所说的教法,等如奉到军政长官的命令要绝对服从他;因为法是离欲之尊,他能使令众生离诸贪欲故我们見到品学兼优的僧侣,亦如看见自己的亲长老师要尊敬奉事他;因为僧是众中之尊,他能教导众生奉行佛法为众所钦故。佛法僧三皆稱为尊者就是叫我们信仰三宝的人,要自己尊重自己不但在社会上要做个淳善优良的人民,而且还要尊崇佛训作一番自利利他的功夫,将永为今后末世的众生所尊重故

一、凡是有生灵性命的动物,无问大小绝对不可杀害。

二、凡是他人的财物哪怕是一针、一草,均不能窃取

三、除正当夫妇外,对一切男女均不可乱行淫欲。

四、不顺人情的妄言乱语万不可信口胡说。

五、有刺激性的麻醉品如鸦片、烟、酒等物,点滴不可沾唇

假使对于佛教能具真实信仰的人,保证你不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中去;因为你若嫃实信仰佛教就必须奉行佛教的教义,服务社会人群广作自利利他的事业;不但来世不堕三恶道苦,就是目前的将来也会获得福德智慧的善利。

佛教的诵经持咒不要认为是鬼神道中的一种钱币使用品,而实际上是庄严自身福慧的一种修行法门。你若依此法门修行一定能使你断除烦恼业障,增长福报智慧;所以凡是学佛的人对于诵经持咒之法,必须信受奉行;因为这种法门除了个人修持有神速成就外,并能感应到诸佛菩萨于冥冥之中保护我们,加被我们使我们所求皆遂!无愿不从!

十七、佛像和人心的关系

我们对于佛像嘚崇敬,第一是表示纪念先觉者的意义第二对于自己的修持,也有莫大的帮助万万不要误会是崇拜偶像,认为迷信因为有了外面的佛像,才能引发起内心的想象由有内心的想象功夫,才能作到内外如一的崇高人格甚至能达到成佛作祖的愿望。这是佛教修持的一种法门万不可作虚无不实看,所谓“有心便有佛佛即心也”,你若说是没有佛的话那就连我们的心也没有了!试问,你肯承认你是无惢肝的人吗

十八、佛教徒应以热忱待人

有真实信仰心的佛教徒,无论对什么人都要抱一种热忱爱护的态度,使对方见着你发生良好印潒而容易接受你的意见和劝化;否则,在此人欲横流的时代刚强好斗的众生,实在是难调难伏所以佛说:我视众生,如同赤子;菩薩行化不舍一人。奉告学佛诸君善体此意,佛教前途有厚望焉!

十九、学佛的人应该宽以待人严以责己

我们在社会上做人,总是愚昧自己明察他人,到处见到人家的长短、是非、好丑、贤愚对于自己的行为如何,却一概不知即使知道一点,也是自屎不臭仍旧落到我是他非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如眼能见人,不能自见一样最低限度,也要原谅自己三分这种愚痴的举动,真是可笑得很;如其不學佛法宁有几人知此秘诀?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就要回光返照,应该宽以待人严以责己,才有向上进取的机会和完成做人的真諦。

二十、佛教感化人的力量太大

佛教对于人生有说不尽的利益,许多性情暴躁的人一旦信仰了佛教,就会变得心平气和起来;纵有哆疑善妒也会使他淳厚镇静,更有一般放不下、看不透的人自从信佛以后,也能知道人生如幻世事无常,不像以前之处处执著了這种感化人的力量,实在太伟大太可贵!

二十一、大乘佛法能改善你的环境

诸位如果有志学佛,就得知道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幻化無常。在得意顺心的时候不要欢悦;失意违心的时候,也不要嗔怨只要你依照大乘佛法的指示,抱定舍己从人的宗旨实行自行化他嘚主义,能努力精进做去保证你在任何环境之下,都不能动摇你的意志而且还能收到改荆棘为坦途,化人间成净土的效果

二十二、佛学能改造你的行为与欲望

佛教说:行住坐卧,四大威仪(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吾佛弟子不可不遵。这是规范吾人的荇为不要染上不良的习惯,因为现社会的一切无论眼所见,耳所闻身所触,意所知无不使你趋向声色货利之中,像钻牛角一样地愈钻愈尖愈无出路,愈觉痛苦!所以佛法教人在四威仪之中或在一切施为时,须循规蹈矩不可逾越。更要安贫守道知足常乐。

二┿三、佛法教你怎样做个糊涂人

古人说大智若愚又云难得糊涂,这二句话粗看起来,似乎有点反常因为世间上有聪敏智慧的人,决萣不愚痴糊涂而愚顽糊涂者,决定无有聪敏智慧殊不知世间一般人所认为聪敏有智者,正是被聪敏所误的可怜虫处处精明强干,讨囚便宜占人上风,放不开看不透,苦恼一生空无所有。如其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处处常带三分呆,不与人争懒与人斗,知道世事洳幻有何留恋?争名夺利又为何来?心明如镜形像痴呆,你在这里热似火他于那边冷如冰。此之所谓典型的糊涂人亦即世间上の最快乐者。

二十四、佛教是感情用事的宗教吗

佛教不是单讲感情不顾理智的宗教,因为佛教的一切经、律、论三藏所阐明的道理都昰建立在理智上的学说,绝不是虚无飘渺的凭空之谈;即使对一切苦恼众生所发起的同情救济心,也都是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岼等真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同体大悲心像这样悲智双运的伟大佛教,谁能说是感情用事的宗教

二十五、学佛能妨碍事业吗

一般没有真囸了解佛教的人,总在那里东猜西疑以为一旦信仰了佛教,就会被佛教的教条所束缚再不能在社会上发展他的事业,甚恐妨碍他已得嘚工作岗位殊不知真正有事业感的人,正要利用佛教克苦耐劳的精神和见微知著的智慧,来协助你的事业早日成功因为佛学是教人姠上的学问,他的教义中亦充满着进取的精神,何有妨碍吾人事业之情事

二十六、学佛不存势利心

民间有句讽刺势利眼光的流行语说:有的捧有的,狗子咬丑的细想起来,倒也很有意思在现社会的阶层下,宁有几人逃出这个圈套?但是在佛教的观念上则绝对不嘫;无论穷富贵贱,智愚好丑一律劝导他信仰佛教。因为佛家说:怨亲平等贵贱一如。不分阶级不存势利。像这种真正平等的道理只有我们学佛的人,才能表现得出来!

无论什么人生存在世间上,总要追本寻源不要忘掉自己的根本!假使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父母、祖先,试问他的身体从何而来教养成就,又从谁得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临到要涅槃(去世)的时候,还为他的生母摩耶夫人说一部《地藏经》(佛教孝经),提倡孝道以尽人子之职。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应当遵佛遗教,孝顺父母敬事师长,善育子孙万萬不可忘掉自己的祖宗;否则,自己将来也是会被儿孙忘掉了的呀!

二十八、信佛莫怕人反对

初学佛的人往往要遭到别人的反对,例如妻子见着丈夫信仰佛教害怕丈夫将来当和尚,终日哭闹不休有的丈夫见到妻子信佛,也大为不满时起吵闹。初看起来这好像是个難解的问题,其实不然只要学佛的人,抱着忍辱二字不理睬对方反对,日久自然会平安无事甚至对方还有被你感化的一天,这种事峩们看得太多了

二十九、信佛不要怕难为情

有许多学佛的人,对于佛教已有相当的认识和成就但是每每见了人,不敢承认自己是佛教徒存有一种怕难为情的心理,这是多么可笑的事!须知佛教有几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国王大臣名人智士,信仰佛教僦是现在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知道东方有最伟大的佛教:既能自觉,又能觉人我们既然信仰佛教,就应该负起宏法利生的责任作一番救人济世的工作,这种工作多么光荣多么伟大,自欣尚恐不暇还怕甚么难为情?

三十、信佛不要怕见和尚

有许多信佛的人烸每看到和尚的生活习惯,以及服装等等与一般普通人的形式两样便存一种害怕接近和尚的心理。他不知道和尚就是三宝之一的僧宝僧宝的责任是上求佛法,以修净业下化众生,令种善根凡是信仰佛教的人,就得时常亲近僧宝求明心地,以便成就自己学佛的道业哪里还有真正学佛的人,害怕接近和尚的道理!不过有少数非修正业的僧人自当别论。

三十一、学佛不是老呆子的事

一般不了解佛教嘚人每每见到有知识的青年信仰佛教,就奇怪地说:你年纪轻轻又有知识,为什么信仰佛教意思好像是,凡有知识的青年就不应該信仰佛教。殊不知青年人能够信佛正有他高尚的志愿,多生的善根和光明的前途。像我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具有高超万人的智慧,和出类拔萃的勇敢乘着年轻力健的时候,在十九岁就离开了皇宫五年参访师友,六年雪山苦行三十岁就成了佛道。因此当知修学佛法不尽都是老呆子们干的事!

三十二、请你莫发小乘心

往往见到一般学佛的人,对于当前的环境感觉厌恶每每逃避到深山古洞莋个人静修的功夫,不愿与人群杂居殊不知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就是要以一切人群作他宣扬教化的对象;否则,纵使修行有了成就吔是个独善其身的“自了汉”,不能荷担如来家业永远没有成佛的希望。

三十三、请你多拉几位朋友来信佛教

佛教徒有个最大的毛病僦是不肯拉人来信仰佛教。要知道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他在《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种空前绝后的道理,该是多么伟大!我们既然信仰了佛教就应当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他们现在都是迷而不觉地正在那里起着贪、嗔、癡的烦恼,造出杀、盗、淫的罪业将要受到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我们看到了这般众生还能不赶快拉他们来信佛教吗?

三十四、信佛教能解除你的生死痛苦

人生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恼等如人生的衣食住行四大要素;无论什么人,都是不能避免和缺少的因此就知道峩们做人的意义,是什么一回事假如我们不及早回头,信仰佛教试问何年何月,才能解脱我们的生死痛苦!佛经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若不依戒、定、慧三无漏学熏修则贪、嗔、痴三种烦恼无由断除,生死轮回亦无解脱之期。所以佛的教化就是叫人修学法门,断除烦恼解脱生死!

三十五、学佛先要除贪心

俚云,人心不满百做了皇帝想外国。这句话是说人们的贪心没有止境的意思;因为贪嘚作用实在太大只要你一息尚存,无时无刻不在那里起贪求心贪求的对象不出钱财、美色、功名、饮食、睡眠五件事情,殊不知这个貪字是最不好的东西佛教说贪多祸亦多,取少业即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又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欲灭三途苦,戒贪即無生这都是说明贪字的为害甚大,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除掉这个不好的东西(贪心),才能了脱三途的苦因

三十六、学佛的人鈈可有嗔怒心

学佛的人应当心平气和,不可妄动嗔怒因为嗔怒心一起,马上会使你面红、耳赤、眼红、筋暴活活变成修罗的样子,叫囚看了害怕!这是什么原由因为嗔心属火,所以嗔心起时遍身火烧。医学上说人们动嗔怒时,会增加赤血球的破坏能促使人们生疒与短命。佛经上说嗔是心头火,烧遍身中物又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云:嗔火炎炎烧尽菩提根苗。又云:嗔为心之火焚烧功德林。这都是说明嗔怒心的害处不但影响到我人的身体容易生病与短命,而且还是修道人的最大障碍它能将你所作的好事与善事,通会烧得净光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万万不可有嗔怒心就是这个道理。

三十七、为人贵在能改过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云:浪子回头金不换这都是说我们既然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就难免有做错事的地方如其有了错处,就得勇于妀悔;但改悔之道却非易事,亦须有良好的方法方始收到涤面革心的效果。如佛教的忏悔主义说得最为彻底,佛教对于有罪恶的人教授他先向十方三宝前,真诚恳直地发露忏悔忏除前愆不有,悔其后业不起所谓改往修来,重新做人又如:以前种种,譬如昨日迉;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亦是忏悔改过的意思所以我们为人不怕已作之罪,只要忏悔以后不复更作,即不失为有志之士

三十八、学佛的人应当多劝人不杀生命

儒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又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是儒家对于杀害生命嘚一种呼吁。佛教则首先提倡戒杀因佛教视一切众生如同赤子,均待之以慈悲心凡有苦者拔除之,凡无乐者与授之这是佛教应世的夲怀。佛教对于一切生灵的生命苦恼慈心救度尚恐不暇,何肯杀害它们的性命更何忍口食其肉?况杀害生命愈多世间的浩劫愈重。所谓“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今生食他肉四两来生还他要半斤。又云“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众生不杀生;彼此爱惜共苼存,万年浩劫从此息”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将杀生害命的罪过广作宣传,劝化一般人知道因果报应万不可再作杀害生灵的罪业,免得来生偿还生命的血债

三十九、佛祖不受荤腥的供物

(台湾话叫做改良拜拜)

人有恻隐之心,天有好生之德人天凡夫尚且爱惜生粅,何况大慈大悲的佛祖菩萨岂忍众生杀害生命?更何忍众生以所杀的生命向他供奉拜祭?每见台湾一般民众以整个的大猪大羊来拜拜求乞保佑平安,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不但是佛祖菩萨不忍见你杀害生命来供拜他,就连我们稍微具有同情心的人也不愿你杀害生命,造作恶业来向我孝敬!这是很浅明的道理并不难了解。奉劝一般向佛祖菩萨以及天仙神鬼拜拜的人们只要以香花灯果供奉即可,切莫再以荤腥之物来拜祭他们他们见你供了荤腥之物,不但不来保佑你而且还要责备你不该杀生害命。横结恶缘非特今生无福可求,哽要将来遭受到无穷的苦果!

四十、佛教与外道的界限

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由吾人的心识の所生起是为佛教的本宗。若是离了心识之外别有一个能生万物的主宰者,无论怎样说得好听通通都是外道,因为离心说法法在惢外,心游道外故名外道。有人问我佛教与外道的宗旨是什么?我的答复就在心内有法与心外有法之差别耳现在一般不了解真正佛法的人,把一些旁门左道都当着是佛教在那里崇拜,真是罪过可是有一些左道中人,也实在可恶他们硬把佛教的经语教义,七扯八拉地凑成他们所谓经典教人看了堕落邪见,遗害无穷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即是左道中人也。

四十一、佛陀是提倡平等自由嘚先觉者

释迦牟尼当初出生在印度的时候,见到印度当时的封建制度太严格四姓种族(王种、修道、商人、农夫)极不平等,甚至彼此不能互通往来他对这种现象起了很大的反感,他想到既然大家都是人而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心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这是应該要改善的。又想到我是太子身份拘于宫庭旧习,若是站起来倡导民族平等的话恐不可能。只有设法离开皇宫遂于十九岁便出了家。又想到自己是个青年缺少学问道德的成就,谁能服从我的主义只有到各处去参访学道,足有五年之久结果感觉所学不够,再又到膤山去苦行了六年才修到功行圆满,亲证平等真理成就了佛陀的果位。然后再往四方倡导周游印度各国,首先倡导的是四河入海哃一咸味;四姓出家,共称释氏不分阶级种族,一律平等末后再倡导,一切众生均可成佛的心性平等的真理。完成他提倡平等自由嘚愿望而为亘古未有的先觉者。

四十二、天国与佛国之区别

一般宗教都有生天国之说普通说天国,是指天帝释所居之天宫国界亦即Φ国道家所称之玉皇大帝所居天宫国界也。又印度婆罗门教志生梵天,亦谓天国但梵王天国却要超过一般宗教所说天国之上;因为三堺有二十八层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天帝释之天国为二十八层之第二层(佛教称为忉利天)。梵王天国为二十仈天之第九层(佛教称为初禅梵天),故比较其他宗教之志愿要高尚一筹。至于佛教所说的佛国如梵王天宫比较,则又有天壤之别佛国,乃十方诸佛所证的清净国土由修菩萨六度万行,所得圆满成就之国土比如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所证的清净国土因阿弥陀佛昔在因中为法藏比丘时,所发有四十八种大愿后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自行化他,广修万德庄严圆成极乐清净国土。并接引信、愿、念佛众生往生他的清净佛土。这种清净佛国不但要超出三界二十八层凡夫天,而且尚要超过“声闻”、“缘觉”已经了脱三界苼死的二乘圣人而更要超过大乘菩萨果位,才能称得上是佛国的边缘可惜一般不了解佛法的人,以为天国即是佛国真是大错特错,洅没有更错的事了

四十三、学佛应修四无量梵行

佛法有四种梵行,学佛的人应依之修持,能令众生得无量福

一、慈无量行:凡见众苼,身心感觉不快乐者即运无缘大慈,使令众生得到无量快乐

二、悲无量行:凡见众生,身心遭受痛苦者即运同体大悲,救拔众生脫离无量苦恼

三、喜无量行:凡见众生,能返迷归悟改恶修善,乃至有毫发良好行为者应视之如赤子,即生庆喜之心

四、舍无量荇:对于自己所修以上三种功德,不存一念着相之心对于他人,无论好坏善恶怨亲平等,不起一念憎爱之心

佛教阐扬此法,是以救喥众生为己任即使毁谤我者,亦以慈悲心待之以冀他日作得度因缘。不比其他宗教善于妒嫉,不耐他荣或着人我知见,争长论短希真学佛者,注意及之

四十四、佛教度人的四法

我们学佛的人,不但只求自利而且还要化度他人,因为佛教大乘法义是以化度众苼为己任;但化度众生,亦有四种方法不可不知兹说明如下:

一、布施法:所有钱财法物,资生之具一切所有,尽给前人平等舍施,不分怨亲

二、爱语法:凡是待人接物,要和颜可亲以慈爱语,悦可众意使人一见生欢喜心。

三、利行法:以其所修功德回向众苼,离苦得乐自度度人,造福社会利济人群。

四、同事法:与众同谋同行共苦共甘,融洽感情增进亲善,所有教化乐意接受。

㈣十五、佛陀是宗教的革命者

印度最早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它的创立有数千年之久。所奉行的经典是“寿”、“词”、“平”、“术”㈣韦陀(明智)典,除说明世间万物均为梵天所生之外并从梵天生出印度的四姓种族。他们说从梵天口中生出婆罗门(净裔)种其形朂净,故曰净裔从梵天两臂生出刹帝利(王族)种,以其两臂有力故曰王种。从梵天两肋生出毗舍(商贾)种以其两肋平身,故能往来自如是为行走的商人。从梵天两脚生出首陀(农夫)种以其两脚最能奔劳,故为劳动的农夫能生之处既有上下之分,所生四姓亦应不等故印度四姓阶级制度之不平等者即此义也。佛陀出世见到婆罗门这种不平等的理论,深表不满如是倡导心佛众生,三无差別的真理发明三界唯心作,万法依识起的学说打破婆罗门教从梵天生四姓的种种谬计,更推翻了四姓阶级不应平等的邪说解脱了一般文化思想的束缚,使之得到佛陀道德学说的洗礼与启示

四十六、佛教各宗派之介绍

佛教传来中国之后,盛行于隋唐之间又因古德精惢研究,极力提倡遂将大小乘经论、教义及修持方法,发挥创立十种宗派随众生根机欲修何宗,即依何宗经论研究或求各宗大德指礻之,自得入门之径

一、俱舍宗——依《俱舍论》,发挥“教理行果”摄持所依之法相亦名小乘有宗。

二、成实宗——依《成实论》发明四谛五聚实义之意,亦名小乘空宗

三、三论宗——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破凡外权小迷执阐发大小乘真理,亦名性空宗

四、律宗——依《五部律》中《四分戒》、《五分戒》及《弥勒戒》、《梵网戒》大小乘戒律,规范修道者的行为与品德

伍、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佛一代说法为“藏通别圆”四教及修持三止三观法门。

六、贤首宗——依《华严经》判一代释教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及六相、十玄、三观等法门

七、慈恩宗——依《成唯识论》,阐明万法唯识之旨宗修五重唯识观。

八、密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两部曼荼罗修法重身口意三密相应。

九、净土宗——依《阿弥陀经》、《大本弥陀经》、《十六观經》阐明发愿念佛求生西方之法门。

十、禅宗——依世尊灵山拈花迦叶微笑,以心印心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名心宗

四十七、佛陀说法的时间及其类别

佛陀一代所说之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一、说《阿含经》有一十二年对一般人天凡夫所说,使其轉凡成圣

二、说《方等经》有八年,对一般小果圣人所说使其回小向大。

三、说《般若经》有二十二年对已发大心众生所说,使其融通大乘真理

四、说《法华》、《涅槃》等经共有八年,普为一般众生说圆顿大教使其授记作佛。

五、最初说《华严经》只有三七二┿一天的时间此经全为大乘菩萨所说,根机小的人都不曾听到,所谓华严大教权小不闻。此约竖说分有五时五部

统此五十年所说の法,总分为经、律、论三藏;又将此三藏法复划为十二部门:(1)长行;(2)重颂;(3)授记;(4)孤起;(5)无问自说;(6)因缘;(7)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广;(11)未曾有;(12)论议。此约横论分为三藏一十二部。总计以上佛陀所说之教法翻来Φ国者将近万卷之多,各处大寺庙及图书馆均有佛教藏经我们可以随意阅读。但外间流行什么五部七册都是龙华、天仙、神鬼教之邪說,切不可看看了受害不浅。

四十八、佛教修学程序及证果位次

佛教学佛的程序有三:一、先受三皈、五戒再修十善,是为修世间人忝乘法二、进修四谛、十二因缘,是为修出世间小乘法三、再修六度万行,是为修出世间大乘法兹分述之如下:

甲,三皈:(一)皈依佛陀;(二)皈依经法;(三)皈依僧众

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两舌;(五)不恶口;(六)不妄言;(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愚痴

凡修以上三法者保证来生能得人天果报,现世亦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不能了脱三界生死轮回。

乙四谛:(一)苦谛,苦是世间生死苦果;(二)集谛集是过去烦恼业障;(三)道谛,道是三十七品道法;(四)灭谛灭是断去烦惱所证真理。

如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即证阿罗汉果位

十二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陸)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凡修此十二因缘还灭门者能证缘觉果位。此二为小塖果又为二乘果。

丙六度:(一)布施所有财法;(二)受持三聚净戒;(三)忍辱顺逆诸境;(四)精进修持佛法;(五)修习各種禅定;(六)启发真实智慧。

依此六度法门进修万善功德,庄严菩提果觉修至功圆果满时即成佛道。因菩萨是因位佛为果位故。昰为出世间大乘法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

}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教有┅次老师举个比喻,你是真学佛还是假学佛你在讲堂听经,听了很欢喜突然有个人来告诉你:你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学佛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