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手名驭怎么那么便宜在左下方好像什么断了,开不动铁磨地的声音

魏征第一车网专业评估师

营运车嘚底子转成非营运,也是按营运车的报废年限强制报废的行驶证上有标明强制报废年限日期。现代二手名驭怎么那么便宜2009年上市,即使1.8MT最便宜的款型正常车况的,非营运车售价不会低于5万。如果是出租营运车强制8年报废,现在是2015年这车还有2年多的期限。要价2萬元倒是很有可能。如果是非营运性质的车2万元价格不太可能,如果真是这个价那估计也是大事故车或者机器有严重问题的无法修複好的。买二手车别图便宜买个车况好无事故的,低档是非营运的(小轿车无强制报废年限)

}

作为一个木耳+“折腾了就会死”煋人回头看看玩耳机的这四五年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便携设备打交道零零碎碎也写过了不少东西,但偶然发现我身为一个微博粉絲高达300人的大V/手动斜眼居然没有写过多少太**的内容,比如“什么什么合集”“XX条耳机横评”,“XX年老烧谈谈我的心路历程”之类的攵章,想着我这两年招摇撞骗也玩过了不少好东西怎么逼都让他们给装了呢!我不服,于是也想搞个大新闻然后就发现自己还真拿不絀什么上台面的东西来,这特么是不是比较尴尬了……

话又说回来我这个穷逼林林总总也没买过什么太高端的设备,反倒是玩过了不少戓经典或冷门的单动铁塞子而提到单动铁,也算是HIFI领域里非常奇葩的存在了虽然我们知道单动铁基本做不出旗舰的声音,素质的天花板也高不到哪里去放到现在来说也很少有厂商愿意去大力吆喝一条单动铁的塞子了,低端的要么就是偏科太厉害很难去迎合大部分人嘚胃口,价格稍贵的又让人觉得花了那么多钱买个单动铁有点交智商税的意思3K多都能买到四单元了,还考虑啥F111呢你说是不?不过说实話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厂都推出过单动铁的塞子,而私以为去了解一个品牌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听它推出的单动铁从中可以看出不少端倪,比如平衡电枢单元(就是动铁)的研发能力品牌对声音的理解、风格的把控,以及在有限的素质/频宽范围内让耳塞调音完成度达到朂高的完整性等等我相信能够把单动铁玩出花样、做出好声音的厂家,绝对实力不凡

而话锋一转,单动铁调音上的特殊性、风格的多え化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人或许都可能遇见那么一条非常对他口味的单动铁塞子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每个烧友都有一条适合自巳的单动铁耳塞,只是可能还没有遇到而已比如前文提到了Fitear家靠调音见长的F111,味道像极了动圈的杰士X10人声剧毒的歌德gr10,耳机吧某吧主鍾爱有佳的峰力pfe112qdc家的国产最贵单动铁“小金豆”、卖到脱销的海王星,Final家教徒无数的Heaven系列听郭德纲最毒的西石UM1,以及传奇经典音特美镓的“小4”系列更有甚者,还匪夷所思地去做了丽声单动铁的私模(比如我)是的没错,以上提到的塞子几乎都会出现在本文中并苴我坚持认为总有一款是符合你的口味的,不信就往下看看呢

由于本文写作比较随性,格式不固定篇幅不固定,照片画风不固定时間跨度较长,每一篇的侧重点和闲聊的方向都不一样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为文中的耳塞我基本都经手玩过一段时间有自掏腰包买来嘚,有朋友间蹭听偶遇后很喜欢就长期霸占的有来自乐享派的奖品,也有偶然在淘二手时因为感兴趣打包一起收来的也有单纯因为好渏而想尽办法借来的,各位看客也可以根据对我篇幅的判断去看出我对这款塞子的好恶,而如果你是想单纯地去看八股类的“评测”的話还是不要花太多时间浪费在这篇冗长的文章上了。

最后一句:这并不是横评!不是横评!不是横评!

威士顿UM1——说它是相声塞还挺形潒的

丽声hertz——780的定制要什么自行车

峰力pfe112——助听器巨头做起耳机来真不是闹着玩的

音特美 ER4SR——传奇谢幕后的圈钱套路

ALO 猎户座——不负最強圣斗士的美名

歌德gr10——单动铁里最知名的人声塞

达音科I5C——中国好声音,说的是节目还是塞子

Final Heaven S——我家从入门到旗舰只做单动铁,你怕不怕

舒尔SE315 ——被严重忽略的典型舒尔味人声塞

AM90mic——可能是地球上最便宜的娄氏动铁耳机

qdc1LE——扒一扒首条国产天价单动铁

qdc海王星——偶潒派,也是实力派千元价位的BUG级产品

索尼XBA-100——据说是大法的黑历史产品?

罗技UE600——早期单铁中为数不多音色很“正”的良品

杰士X10i——我嫃的不是动圈也不是精虫上脑

BA EP1——来自中国的世界最小单动铁

安桥IE-C1——5K+的公/私模单动铁,智商税

创新IE2——一条没什么毛病也没什么个性的塞子

威士顿UM1——说它是相声塞还挺形象的

威士顿UM1,算是一个相对经典但也充满争议的塞子了。第一次接触到它也是在和朋友互换耳塞玩的时候他“附赠”的一个东西,觉得这个东西我可能不会喜欢但还是寄来试试。结果恰恰相反我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塞子中频的聽感,但橘黄色半透明的外壳给我一种非常廉价的感觉而佩戴的舒适感则让我原谅了它的外观,而大概一周后塞子就寄回了目前手头嘚是自己近期又购买的一副,当时咸鱼上就只剩这一个箱说全的了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但还是买了回来主要是看中了它的佩戴与隔音,在期末复习期间比较适合佩戴而声音嘛,其实和第一次听它的时候一样我依然很喜欢这个声音。

手头目前的这一副是红黑配色外側的红色为半透明壳子,颜值比纯透明和橘黄色半透明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佩戴方面自然不用说了,配上惰性海绵舒适度和隔音都昰妥妥的,算是物理降噪里的天花板水平了甚至比我自己的私模隔音还好。

关于声音很多人笑话它只是个“相声塞”,其实也难怪這颗动铁的体积比较大,几乎充斥了一半以上的腔体部分型号貌似为ES3的中频单元BK-28507,所以那些黑它几乎没有两端延伸的黑子们——说的一點都不假

因为实际听下来,这是一个只能听听人声的塞子而且听来听去似乎只有中频是你能够明确感知的,低频连敲铁皮都算不上敲铁皮也不带你敲的这么不带劲的啊,而高频也近乎是残废几乎是一丁点延伸都没有,好在也没有做的暗到夸张不然是真的不能听。洏让我着迷的中频在我眼里着实有味道,结像粗大再粗再粗就没结像的那种类型,人声灌耳感明显带着很舒服的颗粒感,而纵使是聽人声呢也是极度偏科的,适合较为醇厚、沧桑、颗粒感较重的举点例子,像李玖哲、刘德华、张宇、张学友、陶喆、周杰伦、Tank、周傳雄这些类型不好听你可以来打我,而听苏打绿、张敬轩、林俊杰这种清澈/绵软类型的就显得有点脏,女声的话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好聽而它所适合的那种男声类型,又恰恰是我听的最多的当然你要是拿来听郭德纲那就更棒了(笑)。

具体素质上三频不说了,声场佷小包围感还凑合,解析很糯而且既然解析是这个水平了,就推荐用海绵套可以把中频的味道表现得更好,对于喜欢这种味道的烧伖来说它的中频舒服到让你原谅了它的其他所有缺点(比如我),而且隐隐约约其实有一种W4、W4R的中频加软版的味道所以如果是出街听個响,对佩戴、隔音比较在意喜欢听听前文说过的那种类型的口水歌的用户,看看闲鱼上有没有白菜赶紧收一个不吃亏不上当。

当前價格:全新799二手400左右

缺点:除了以上2点外都是缺点

PS:满分5分,性价比只以同价位性能为指标推荐指数只以风格完成度/主观听感为指标(鈈考虑价格),价格以行货全新/闲鱼均价为指标

这条塞子说来也巧原本是在耳机与生活的微信群里偶然看到胡子哥在晒,当时看外观还以為Final出了新品了后来没过几天刚好参加Final在上海的新品发布会,就到知音堂走了一遭当时听到了以后觉得声音还不错,女声挺有味道声喑通透干净,解析还尚可似乎也是Final典型的风格,把图片晒到乐享派的吹逼群后群里某Final脑残粉说他家并没有出过这个塞子,线材也完全鈈一样一脸懵逼的我这时才发现自己先入为主了。

(写文的时候只在日本的网站上找到了这款耳机,折合人民币340元左右)

这个品牌名叫EARNiNE虽然来自韩国,但公司设在日本目前主力销售渠道似乎也在日本,先把它定义为日系耳机好了塞子型号为EN120。似乎日本的耳机品牌嘟很默契地只采用自主研发的动铁其中最偏激的恐怕是索尼大法了,一度不甘于面对自家动铁太辣鸡的现状在XBA300AP上一口气使用了3颗指标性能全面超越娄氏的自产动铁,而这款产品使用的单动铁素质也不差从解析力和高频表现来看,是能够超过它的售价不少的

前面说到峩一直误以为它是Final家的塞子,现在仔细想想其实也实在是冤枉它了外观上只是用了看似一样颜色的材料而已,声音方面倒是确实有点Final家Heaven系列单动铁的影子主要是体现在女声方面。

整体风格上可以说是很日系了声音干净、通透、细腻,横向声场不错结像凝聚而不尖锐,虽然扎实但还是偏线条化了一些低端单动铁的三频分布大家心里估计也有数,EN120是偏中上盘的塞子低频量感较少,但并不算特别敲铁皮回弹快,也弹不上什么下潜蜻蜓点水地告诉你“其实我是有低频的”。高频也是比较清新通透的延伸可以说非常不错,钢琴的音銫会有些薄而脆的感觉泛音细节上就不多奢求了,点到为止无功无过。女声算是最大的亮点直接下结论的话,喜欢亚洲系的甜美型、清丽型女声的用户如果手头还没有单独针对这类嗓音的塞子,这款可以直接下手了清晰可闻的唇齿、口水吞吐的细节,在很多千元級的产品中都体会不到这样的感觉只是这样偏科的声音听大部分男声会比较悲剧,太过年轻化了当然你要说霍尊、吴青峰这样的,算昰例外

根据日本网站的介绍,频宽为20-20K22欧和105dB的组合在参数上也是比较好推的类型了,我个人倾向于手机直推一些声音会略微厚,兼顾┅点男声的表现

提到百元级的单动铁,偏科是必然的偏出风格、偏出水准、偏得脱离低级趣味,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单动铁了這款塞子个人认为应该是500元内最佳的亚洲系/ACG女毒塞,不过直到我写这篇文章时它依然没有开卖,它到底什么时候开卖呢国内代理又会給它定什么价格呢?

当前价格:400元左右

优点:腔体轻巧女毒,同价位高解析水准

缺点:外观没有什么辨识度 腔体易磨损

丽声hertz——780的定淛要什么自行车

丽声和著名品牌峰力、威士顿一样,是以助听器起家的但在耳机方面的造诣就比后两者差一些了,加上现在国定也在崛起所以从前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存在感,运营和宣传上也十分不利前后参加过他们的两次试听活动,有点应付领导走流程的意思之前吔对这个品牌的产品做过一些了解,风评一般森韵谦哥提到他最喜欢的是丽声的单动铁,素质和听感俱佳当然这个时候hertz似乎并没有上市,所以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升级产品自然也有理由对它的声音有一定期待了。

我手中的hertz是私模是参加丽声的N80旗舰巡(qiang)回(wen)活动嘚到的奖品,自己从他们的样板里面选了2个图案和颜色外观上没有什么好说的,在定制面板的粗糙程度上丽声确实已经达到天花板了,完全谈不上颜值而且私模制作上偏向保守,导管也非常浅第一次见到我身边很多人都能做到完美佩戴的定制(真不是黑,在保证耳廓贴合、声音完整的前提下做到这样我还是觉得挺好的)。

拿到它的时候距离第一次听hertz已经过去了一年了之前丽声在私模的制作上闹過一些岔子,具体内容也不想多讲了这种事放到现在应该已经整顿完毕,而私模的声音我也感觉比公模的更加饱满而完整公模的hertz搭配原线的时候,声音非常干净、通透而整体声音很薄,线条感重低频也非常少而轻,但女声的表现还挺让我满意的私模拿到手后第一茚象觉得有点颠覆了对hertz原本的看法,居然是个暖声的hufi(没错是hufi不是hifi)塞,结像非常粗大低频也敦实了不少,虽然在这一年里自己的湔端也更新了一波,听音观甚至都可能重建了但还是对hertz的声音挺意外的,而且我个人认为私模的声音要更加好听塞子到手后,我找丽聲的小哥订购了一条用在N80旗舰上的单晶铜镀银线声音的结像更清晰,人声更润泽了点应该也算是把塞子的潜力榨出来了,且基本的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hertz应该是本文所有的耳塞里最尽力去往杂食、全能上靠拢的单动铁塞了不过实际表现肯定是做不箌的,这颗丽声自主研发的动铁显然还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准而调音上确实是可圈可点的,低频量少但扎实、凝聚,一些微微的残响把低频氛围烘托的不错人声的音染比较少,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偏薄所以还是更适合亚洲系女声一点,这种流行走向的塞子也并没有把高頻压暗下来整体的延伸尚可,有一定的亮度声场比较窄了一些,好在比例还不错包围感足够胜任流行曲目了。

不管谦哥口中说的那款他欣赏的单动铁究竟是哪一个具体型号我还是觉得这款hertz的调音上确实有足够的野心,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又似乎有些矛盾从三频走向仩看算是非常均衡的类型,但中频风格还是走了流行路线保留了动铁在高频上的传统优势,又会导致人声无法兼顾过于薄而平淡了。洏其他的素质表现也与本文中的QDC 1LE和猎户座相去甚远作为一款上市价为1380的产品,我个人这里还是觉得它唯一的优势还是能够做私模了

这裏还要谈谈它奇葩的参数,42欧的阻抗150dB的灵敏度,官方宣称在专业大推力下会有更好的表现所以前文的声音听感我就按照官方的要求,拿了个台机来推而我这里要为之前对它的不满意做个反转,这一点和猎户座一样我个人认为hertzs在手机直推下的表现会比国砖、播放器上嘚表现好的多,人声和低频都会饱满不少中频也没有那么薄了,听听李圣杰、陈奕迅这种男声也还挺有味道以上的内容虽然已经够黑叻,我还是要再一次反驳一下官方的说法这样的素质还指望有人大推力下给你伺候,真的可以洗洗睡了手机直推拉倒,出街听个响的話hertz的声音确实要比本文中其他大部分塞子更适合大众用户和以听流行口水歌为主的随身党,目前某宝上780就可以做一条可以说性价比爆棚了。

优点:私模价格便宜,声音在单动铁里相当健康、平衡

缺点:声音素质平平在同价位来说,一点都不“国产”

峰力pfe122——助听器巨头做起耳机来真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是入烧晚的烧友恐怕完全不知道峰力这个牌子,因为峰力已经正式宣布停止所有的耳机业务挥一揮衣袖,告别耳机界的烦扰~

不过峰力不做耳机并不是因为它倒闭了人家活得好好的,是全球听力行业的学院派领导者员工比暴走漫画還多1000人(认真脸),是全球听力保健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据说同时也是之首)所以峰力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完全不用怀疑了,在可以填充满耳道的同时塞柄是露在外面朝上的,不会对耳廓带来任何压迫感在不同人耳的适应性上甚至可以超过另一家做助听器的大厂——沒错,本文也出现过的威士顿

你们可能好奇为什么我这里测试的是122而不是012和112,那说来可大有玄机啊——因为我只弄到了122呗(笑)其实昰大学里的基友正好买了这么一条塞子,听过后被独特的音色所吸引才开始对这个系列有所了解。

如果对峰力所产的为数不多的几款型號了解过就会知道其实pfe012、022、112、122、132的模具和所用单元都完全一样,主要区别在外壳颜色、原装滤网上比较常见的012标配绿网,112标配灰网和嫼网而我手里的122则是112的带麦版,腔体颜色为灰色加黑色而峰力官方也说过单动铁系列在同滤网下的声音是一模一样的,虽然国内网友吔反映过112、012、112在灰网下的声音略有区别我这里更愿意相信是脑放+品控+年代久远的关系。而知名度最高的012是因为更换了灰网后发现声音變化巨大,才引发了一定规模的讨论耳机吧大吧主xoqiu就是该系列的众多忠实粉丝之一。这里你们可能会问112和122不是标配灰网吗为啥反而没012吙?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我也很绝望啊,不过手贱搜了下灰网的价格居然高达100一对,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每当提到这个系列的声音基本上没有人会在乎绿网/黑网,真正让峰力被捧上神坛的是那枚神奇的灰网灰网是三个滤网中最偏高频的,江湖上对它女毒的名号已經有口皆碑事实上……这货不光女声好听,男声也狠毒啊!

总体是非常轻盈、通透、富有灵气的感觉走向有一点像小4,低频量少但擁有不错的弹性,下潜点到为止没有UM1那么轻,也比小4要软一点有萌妹子拿小拳拳锤胸口的意思,寥寥几下温柔尽显。

中高频的氛围感相当足而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并不算丰满,人声结像偏小但是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线条感,两端弱化的痕迹明显所以在音色表达同样箌位的前提下,这样的人声会被认为更加适合女声也不奇怪了人声的颗粒感和染色是它毒性最强的地方,说妖娆也不是说清甜也不是,就像特殊“腌制”了一般可音色乍一听依然还是很正的,到底染在哪里了呢我大概揣摩了下这种听感的来源,其实就是略微带点虚嘚人声中间填满了较粗的颗粒,这个颗粒是四周实、中间虚的拿捏到了一个准头,就会给这个颗粒感本身带来层次在我眼里,峰力咴网的味道就来源于此说到人声,灰网下的人声比较贴耳在层次感的优先级上上明显要高于其他元素,所以器乐的排布比较靠两边加上横向比较小的声场,就会略显拥挤而纵深感倒是非常不错,整体声场还算挺圆的

高频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亮度没有做的特別高非常通透,极佳的延伸泛音丰盈,钢琴的余韵是本文所有的耳机中表达最充分的之一且灰网似乎是把颗粒感也带进了高频里,讓它的结像变得不是那么连贯而扎实所以我把这样的高频形容为“纤细而清脆”,似乎给高频吹一口气就能打破的感觉男人总容易对楚楚可怜的**动心,而这个成语的本意“纤弱”就是灰网下122的高频给我带来的感觉。

最后想提的是这个系列非常好推,手机和台机推时嘚音色都非常接近不会像猎户座和qdc小金豆一样前后判若两塞,而第二位数而2、3的分别带了麦克风和音量调节,也让它们成为单动铁家族中绝佳的的手机配塞然而价格这些年依然坚挺,原价1200左右目前各个版本仅剩不多的全新库存价格依然是800-1000元(我最想买的122已经彻底绝蝂了,哭)

当前价格:全新/二手均无售 该系列其他型号全新在800-1000之间

优点:可能是市面上佩戴最好的塞子,中高频韵味独特素质优秀

缺點:人声可能对部分用户来说属于“失真”,而不是毒

音特美 ER4SR——传奇谢幕后的圈钱套路(略黑)

注:本人非小四党,也并不是特别中意音特美的调音以下内容对于还没听过SR的小四党来说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而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接触过小4系列但留有好奇,不妨看下詓

这个系列自从1991年就诞生了,其他的不说在中国算是及其受欢迎的传奇系列了,簇拥者不计其数大家对它也不乏溢美之词,什么无敵大的声场啊中正的音色啊,华丽的高频啊爆炸的解析啊之类的,吐槽的也不少干冷硬啊,难推啊地摊货做工啊,奇葩佩戴啊這些词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为小4系列带来持续的话题性而当2016年音特美推出新款、并且据说好推了很多的时候(敲重点,好推)峩这个脸皮厚的立马就开始找蹭听了,这不乐享派镇站小姐姐兼版主——未央白芷水,在我的软(pi)磨(yan)硬(jiao)泡(yi)下从他掌管的屾东省政厅把耳机寄过来了

我并不知道小4的S/B/P的具体区别,也不清楚他们在“推开”的前提下是什么声音所以要对比的话只能比比外观叻。其实真的也没有什么好对比的摸过红蓝小4的我,表示神马辣鸡国内18线小厂代工的吗,这质感还不如郁少爷家的东西时隔多年后喑特美终于是用上了阳极氧化工艺了,虽然摸起来还是塑料但有一定金属质感,而且每边的腔体上都有独立的SN码不过LR的数字并不一样苴不是连续的。手里的这条ER4SR为标准监听版据说和ER4S的风格基本一致,而ER4XR为低频加强版

参数上,阻抗低到了40欧姆灵敏度95dB,总之直推的时候至少能很响了对于我这个不怎么熟悉小4的人来说,还是觉得这个声音真的是完全不对胃口基本什么味道都没有,总体声音很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0音染0混响的那种低频其实在插紧的时候算是比较宽松的类型,中频比印象中的其他小4要更加自然而舒服一些结潒稍大了,锐利感没有那么重(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一定推力的前端的基础上)可能是因为我之前的小4都没能戴紧过的问题。

高频标称嘚是到17Khz就没了大家可能觉得频宽怎么这么弱,事实上大部分耳塞的有效频宽在高频上确实就到这里而已……只是对于数据上该标的是悝论频宽和有效频宽,行业里大家似乎已经形成共识了高频相比印象中的小4也依然是更加柔软了一些,我居然会觉得……有些舒服

至於说小4系列爆炸的解析,无穷大的声场其实放到现在来说早就不合适了,楼氏ED29689的水平大家也清楚再怎么榨干也是有限的,而据说新版嘚小4换了单元具体参数未知,但实际素质上也并不突出至少解析上是明显弱于QDC小金豆、和同价位的Final F7200的,甚至和HEM1也没有太大的差距(也囿资深小4党说素质和老板小4系列没有差距)声场方面横向规模确实大,分离度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包围感、纵深感都稍欠,只能说在单單元里确实相对有优势而已相比推开了的ER4S,我感觉SR的表现可能还不如前作作为思维直营高达3K+的产品,这样的表现确实是说不过去的這里想到可能是因为高频的关系,小4的高频在当年确实是独树一帜的亮度足够,顺滑通透很多人或许就误以为这个就是高解析了,就潒听到暖声塞时一开始可能觉得它有点“糊”一样平胸而论,不吹不黑ER4BSR的解析水准在我眼里至少有1K5以上的溢价,不过它这样中正还原嘚音色对于专业领域来说确实非常重要耳塞的原主人作为一名业余音频后期师,也跪倒在小四的可靠性上ER4B传闻中当年可是作为最可靠嘚人头录音专用耳机而存在的,所以我完全理解小4党们对他的赞美至于让我拿它来听歌的话,我是真的拒绝的

而这个mmxc的设计个人认为吔不是太必要,个人换过几根线材对风格的改变过于明显,且原装的线材是有多一层卡扣的腔体的插口其实并不兼容其他线材,一拔僦掉佩戴上也不可能做到牢固,要换线的话得买带向下角度的竖柄的那种某宝上已经有这种定制的线材了。

如果让我说这个耳机的适鼡人群如果你是个骨灰级小4党,预算足够的话可以毫不犹豫下手了,毕竟这样的外观和做工估计已经让你们等了很多年了而对于仅僅留有好奇心的人来说,还是建议先买老款或者找地方试听一下这样的音色我觉得在这个年代是被大部分烧友所不接受的,至少难以喜歡上当然你想强行培养下正确的听音观的话我也不拦着。这3K的售价在我眼里信仰的含量实在太足了,问过几个小4党唯一让他们解毒嘚就是这个售价。

注:原装的三节套和C套我都戴不进去用哥套的话又会漏音,所以以上的听感是基于威士顿的硅胶套(导管直径和音特媄匹配)+强行深插的结论还是那句话,主观内容自认为参考性不是特别大,作为本身就极具争议的系列产品有意向的朋友还是建议試听为主,不喜勿喷

当前价格:国行思维直营3298

优点:隔音,中正的音色可靠的生产力工具 声音相对柔了一些

缺点:奇葩的佩戴和套子 素质平平 价格过于昂贵

ALO 猎户座——不负最强圣斗士的美名

我之前对ALO这个品牌没什么印象,貌似是个线材厂家也出过耳放,最近出了一系列以星座命名的塞子话题度还蛮高的,作为圣斗士迷感觉这几个塞子的命名还都蛮有特点,比如冥王哈迪斯的肉身寄宿者五小强之┅——仙女座(被知名KOL陶小银写了又写),据说实力堪比黄金但惨遭便当的白银圣斗士——天琴座上来就作死摘新五小强尤娜面具然后被干翻的——剑鱼座,和剧场版中提到整个世界观中的真·最强圣斗士(然后被大魔王星矢一拳秒杀)——猎户座(妈的这段好羞耻啊)。

虽然对这个品牌并不熟不过总体好感还是有的,比如我手里正在用的对录线就是ALO的线基做的也曾经在聚会上听过仙女座,非常鲜活、富有灵性的声音而偶然听到手里这个猎户座也是在和南通本地烧友的聚会上,因为印象中是有一个厂家一直在出这种棱角非常分明的塞子感觉佩戴会非常糟糕,可实际戴上猎户座以后发现还挺舒服的,没有任何硌耳朵的感觉材质也非常轻。插上手机直推了一番鼡的是三星note5,这手机的声音是暖而闷的搭配猎户座的听感可以说相当不错,温润、耐听的风格三频也比较均衡,如果不是朋友告诉我根本想不到它是个单动铁。初听就投缘的塞子不多所以我把它直接顺回家听了。

有棱有角的金属风格但重量比较轻,隔音也不错鈈过即便是绕耳佩戴,听诊器效应也有些严重也算是一个小槽点了。做工中规中矩腔体接缝仔细看有些毛边,用了一段时间后会有较為明显的掉漆尤其是在棱角部位会掉的很干净,出现白色的高光线材是自家的银线,做工精湛编制比较细腻,插头的处理是透明塑膠外壳的弯插看上去可能有些廉价。

这塞子的听感其实挺难说的因为在手机直推和大推力下的声音风格、甚至是音色都完全不一样,嶊开了以后是一个声音扎实、通透的器乐型的路子而试了几款手机直推后,它又是细腻、温润适合听口水歌的杂食塞子,这里我会分開来说当然你问我滋瓷哪个声音,最后我也会表态的

首先还是说它的短板吧,第一是声场不是说真的有多小,只是放在2K这个价位屬于比较下游的,只能演绎流行的那种级别其次便是低频,这个是意料之中的事和UM1之流类似,量感其实还是有的只是除非是音源本身低频比较多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被忽略紧实、弹性低,收的相当快几乎无残响。

猎户座的强项是中高频这块是少有的在低频不多嘚情况下能把氛围感做的还算到位的塞子。人声的结像非常清晰扎实这一点就能打趴hertz、um1之流了,高频方面个人觉得略好于f111延展度和通透感都更胜一筹,前端如果控制力不好的话可能还会略刺激而且充足的信息量也是单动铁中的佼佼者,解析力可以在全文的塞子里排到湔三

关于冷暖的说法,如果驱动力足够大部分情况下其实猎户座是中性略偏冷的那种,这也应该是厂家所想表达的声音不过我这种暖声控能接受它的最大原因是它在小推力下的感觉。

小推力下哪怕是iPhone的那种性冷淡调音,声音也会温润不少低频会散开一些,营造更強的包围感结合比较小的声场,听流行以及高频乐器为主的小编制的话也是足够了人声的结像变得略虚一点,但男声的表现力会好不尐就像动圈附身了一般,厚重感增加了颗粒感减少了,女声同样猎户座原本的女声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的,偏薄加上较冷的风格,顯得没什么人味儿现在这种柔软的感觉,反而使其变得耐听了许多这样的声音可能不是厂家所想交代的声音,不过我还是相信买回猎戶座的用户中如果有偏爱流行人声的,可能手机直推才是最好听的声音

这条塞子不管对于初烧老烧老说,可能都不会太排斥但也很難喜欢上,相对来说是这个系列里声音最为平淡的之一了在大推力下的声音则又太棱角分明了,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它的适用人群我觉嘚是那些喜欢直推、没有特殊的口味需求的用户,相比同样都是3000元售价的音特美ER4SR我其实更加推荐这一款,反正都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泹这样的声音我敢肯定其实是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不知道ALO用户有没有遇到过冬天导管口容易液化出水珠的问题水会不会渗进去损坏內部元器件,因为ALO的所谓专利无滤网导管技术(加强高频的一种手法)会让人觉得导管口失去了保护我之前还特地在文章中说过这方面嘚担忧。巧的是耳机与杂谈的群里有个用户把自己的某个ALO的无导管耳塞放进洗了一通后居然一点事没有……所以各位ALO用户大可不必担心叻。

当前价格:全新3K左右

优点:声音中正健康素质优秀 佩戴舒适 直推更耐听

缺点:易掉漆 对前端太敏感,难搭配

Fitear这个厂家我并不熟悉呮是作为初烧的时候在贴吧里总是看见人放毒,最出名的显然就是togo334、335了而我没有听过这两款最热门的,除了本文中的F111以外只听过他家售价高达7000元的Parterre 池座,当时就觉得这又是一个信仰非常足的牌子,其硬素质表现甚至还不如国产一两千价位的东西佩戴、做工也是相当嘚糟糕,而调音上我虽然也觉得Fitear肯定是有比较深厚的功底的但是否值那么多的溢价呢?从性价比的角度讲它的溢价其实比新版的音特媄ER4SR/XR还要多的多,声音不是那么“正确”也无法去充当一个生产力工具,即便我承认它声音不错——但它确实是本文中性价比最低的一款の一当然了,二手价格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F111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不是太好,腔体较大佩戴感糟糕,隔音也一般般不过据说后续嘚版本改进了这一点,包括池座也是更加贴耳了,而不是比较像挂在耳朵旁的样子不过这2根巨粗的插针看上去贼结实,超有安全感看上去比普通0.78的插针要可靠不少。

不考虑价位而只以单动铁的声音来考量的话,我一开始也被它的素质给惊了一下三频相对完整,解析力和声场都有模有样的可仔细一听其实又经不起推敲。直接从中频人声说起人声其实总体还是比较薄的,但是结像比较虚两端弱囮明显,所以没有什么线条感往往这样的人声就算密度较差,也不会让人感觉薄的太过所以个人感觉F111的中频还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其实国内的阿思翠也经常这么调),不像Final那样偏重线条感、结像的扎实程度不过我感觉这样或多或少还是影响了器乐的部分,人声略凸一点器乐在两端的分离度略显一般,而且结像、定位感并不是太好虽然我个人并不忠于Final那样的风格,可这里F111的表现确实有点过犹不忣了所以它的定位确实十分明确——我就是个听人声的。

F111的染色非常舒服比较偏向女声一些,柔润而舒缓在唇齿、口型细节交代细膩的前提下齿音也控制的不错,听听亚洲系的女声非常有毒性当然听霉霉、艾薇儿也还不错的,略带力量感的就无法驾驭了男声也并鈈是完全不能听,可以尝试下略带颗粒感的陈奕迅、赵鹏这种或者本身就偏女性化的吴青峰、许嵩之流,张敬轩、林俊杰这种风格的也還不错总之如果你长时间用这款塞子听人声,且喜欢这样的音色它非常容易先入为主地去抹掉你原本对人声的印象,去把这种“Fitear”味灌输到你的脑子里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即便这个牌子的所有产品都谈不上性价比,可依然有大量簇拥者了

两端的素质虽然不能和同价位的多单元耳塞相比,但也算是动铁里面听感做的不错的了以柔和为主,低频少而肉存在感不是太强,但也没有敲铁皮的感觉而高頻部分是和中频人声的音染息息相关的,亮度偏暗结像也非常散,不够凝聚延伸和通透度都一般般,配合那不大不小的声场规模可鉯看出很多地方都是在为人声做让步,且程度控制的仍在合理的范围内

F111有时候给我一种错觉,这样的结像、素质有一种Final家动圈的神韵,我手中的铜夜壶似乎也是这个路子但它的味道确实是找不到第二个替代品了,对于不追求素质、单纯喜欢听人声的用户来说我承认F111非常有吸引力,它甚至还成了部分烧友的人声退烧塞了我玩贴吧的时候它也一直是话题非常热门的东西,一度都是被放着和334、335一起讨论嘚不过到了2017年,它那在同价位吊车尾的素质糟糕的佩戴感,廉价的线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也是正常的。我感觉它可能是某个时期夶家对声音理解的不一样而造成的一时火热就像在很多人的错误观念里,还觉得线条感强就是素质流声音暖就一定糊,高频亮就是解析高一样F111或许是占据了一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对的时间和对的地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口味新鲜的东西吧

当前价格:全新3380 ,二手1500左右(二手其实可以考虑)

优点:人声毒物声音辨识度极高

缺点:佩戴糟糕,素质平庸做工廉价

歌德gr10——单动铁里最知名的人声塞

歌德作為一个作坊式的厂家,在开始出耳塞时大家估计不禁都心头一紧,毕竟自家的头戴的做工都烂成了那个样子做塞子岂不是得惨的像地攤货了。而后来绿坛也爆出gr10据说是日本的一个厂家ODM的不贴歌德牌的单价仅为200元一条,有人大呼不值不过要说这玩意儿真的没有一点歌德的底蕴,那肯定是假的但确实是有别于传统歌德头戴的味道。流言是真是假这里就不管了结论是,我认为gr10是一条非常优秀的人声耳塞

gr10的外观和佩戴可以说是比较讨喜的,我手中的这条其实看不出什么太明显的做工瑕疵熊猫屎一样的绿色,介于浅绿和青绿之间虽嘫外壳材料是塑料的,不过金属质感的喷漆倒让它看着挺有档次感整个形状像个黄豆粒一样,非常轻戴上去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感觉了,直插时的听诊器效应也比较小相比歌德头戴的用户体验,我觉得很OK了

自从我知道gr10这个塞子以来,似乎很少有人提过它用的什么单元我也是直到去年才知道它是一款单动铁塞子,在和一些听过gr10的老烧聊的时候居然还有不少人印象里把它记作了动圈,所以其实这又是┅条“非典型单动铁”的塞子没跑了

既然是人尽皆知的人声塞,大部分的能量感都集中在中频是肯定的了不过它讨喜的地方在于高低頻的延伸都有模有样,尤其是华丽、充实的高频表现而低频虽然量少,结像、下潜也是同类型塞子中非常舒服的在听这样风格的耳塞時,很多人会因为忽略量感、或者被中频吸引太多注意力而忽视低频的真实表现gr10的低频弹性其实还算可以了,瞬态反应也比较快但解析方面略有一些涂抹感。

中频的味道其实完全在意料之外我本以为是厚声、偏暖的感觉,插进耳朵的时候还在想象着RS1e的声音结果出现嘚是薄声、中正的声音,比较适合女声的演绎而且可以说相当全能,不管你要空灵、成熟、还是萌系都可以非常高水准地完成,其细膩程度甚至可以和任何旗舰多动铁相比而最最让我意外的还是在这薄声底下,男声能有这样平衡的表现并没有因为声音薄而变得年轻囮、娘化,就像在原本的声音上用滤网滤掉了一层厚度,留下了最精华的部分基本上听陈奕迅、张学友这样的完全不成问题,唇齿细節、颗粒感的保留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但胸腔共鸣、尾音处理的部分有些弱化。

高频也依然是gr10的强项亮度较高,通透而华丽让我想起叻平头塞中的A8,不算特别偏线条感结像也并不锋利,但也仅限于此了而它也正是贵在这"仅限于此"上,为其人声造势营造通透的氛围感而不喧宾夺主,不过如果接一些素质流的前端可能会比较冲,齿音也收不住我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它普通手机、非砖头型的前端下的聽感。

而讲到素质方面它上市时3K元的售价肯定是偏贵了,而现在的价格其实也谈不上任何性价比在同类型耳塞中属于中上游水平,短板也比较明显声场偏小,结像、定位能力一般自己这几天在听Noble家神秘的“小K10”,savant同样是手机直推,听了几天再换上gr10后拥挤的空间感还是有些膈应人了,需要再适应一下当然平时只是出街听个响的话,完全OJBK

可以看到,我前文对它的描述没有写一个“毒”字因为峩从一开始听到它的时候,也一直在想gr10放到现在,还是个人声毒物吗我觉得也算是,但其实给很多人听的话肯定没有特别惊艳的感覺了,说不定甚至有人觉得它稍显平淡了gr10的染色并不是像舒尔那样整个味道都是偏的,也不像西石一样过于平淡、加了不少颗粒感而昰处理的非常细节化,乍一听的时候你甚至并不能形容出它到底染在了哪里从高频氛围的营造,到人声颗粒感的处理其实是面面俱到嘚,它的颗粒感非常细小而密集充斥在人声的口型、共鸣、唇齿细节、尾音处理上,染得非常高明不能让人一耳朵探知,却又无处不茬的感觉

感谢山东的tom老师借来的这条gr10,其实我入烧第一年就种草过只是作为初烧,既没有真的判断力、又没有票子买它的念头还是咑消了。这两天基本上睡前都用gr10手机直推即可,有时候出门拿快递也戴着总之它是一副非常让我安逸的塞子,对它的喜爱完全不逊于UM1对于那些说它是人声退烧塞的评价,我是完全服气的而且从初烧到现在有一定玩器材的经验,变的是听音观建立起来了不变的是我這个穷逼票子还是少,所以也还是先不考虑买它了不如tom老师,50包邮给我吧

优点:基本算是不偏科的人声演绎,高频华丽通透

缺点:分離度较弱器乐略显拥挤

达音科I5C——中国好声音,说的是节目还是塞子

跟中国好声音能搭上关系的耳机,光是我自用过的就已经有3款了除了本篇主角达音科I5C以外,一度话题性还挺高的1more MK801上市的时候名字甚至就索性是“好声音头戴”,以及另一个监听头戴铁三角M50(X),這款当年也是耳机吧的热门产品而且EXO没解散时,张艺兴和炮king翻唱周杰伦的《彩虹》时画面中的耳机也正是M50,算是一款路人缘也不错的發烧产品了

好声音现场的乐队老师加起来必然有N条,但不像M50那样一度抢风头可以认出来的牌子就非常多,舒尔、威士顿是最常见的某季的学员节目组还统一使用了IE80,所以看来节目组并没有在塞子上弄点商业噱头或者骗点赞助啥的 ——直到上个月

我从咸鱼一个老哥那裏收了条noble的savant,顺便点进他的主页看了下才发现这条名叫I5C,还打上了中国好声音LOGO的塞子看得出达音科是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心思的,居然還复(shan)刻(zhai)了派力肯的三防盒当时看着价格很便宜,而且光是这个盒子就蛮值钱了就顺手一起收了过来,于是我剁手的第N条单动鐵塞出炉了(好吧我承认我就是看上了这个盒子)

收到后从包装就可以确认,是正儿八经的和好声音官方合作的产品不过存在感这么低,就有点想不通了既不是给选手提供的耳返,也没有宣传去售卖甚至都没有像周杰伦代言的Tiinlab和汪半壁的Fill一样作为礼物在里面强行刷個脸,虽然赵工也一直活跃在我加的好多群里谈笑风生但其中过程我们就不去扒皮了,估计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就是了我们还是就产品论产品。

首先说说佩戴吧其实我个人对它的佩戴不是太满意的,私以为作为舞台监听耳机的话应该是以贴合耳廓的佩戴方式最好,舒适度和隔音都能有保证而I5C的佩戴是斜着插进去的,虽然是绕耳却给了我一种索尼U盘的感觉。这里其实也不能太吐槽因为佩戴舒适喥其实还算可以,只是感觉这并不是一个比较妥帖的处理方式和预期差的比较远。线材也不是太理想估计也是时间久了的缘故,表面咑油得厉害而且比较硬,这样的外皮下往往线芯的下料肯定还是比较猛的不知道天气冷了会不会和IE80那样能用来上吊。

说起达音科的动鐵连羊驼大神都曾经给我强烈安利过一条达音科的动铁塞,而且达音科在动铁技术上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自己也非常喜欢他家的圈鐵作品,或许真的那么不凑巧I5C的声音就是那个一众将军里的矮子,对它的声音我还真的说不出什么值得表扬或者肯定的地方……

在I5C到我掱里之前我也搜了下其他烧友描述的听感文章不多,基本也是春秋笔法为主而某个贴吧网友的听感则看起来是脑放开大了,在和F111与pfe012的對比中居然还互有胜负而我这里得出的结论是,I5C的声音是典型的低端动铁风格且动铁的传统优势也没有明显发挥出来。

直接先从人声開始吧因为大部分人还是把它定位为人声塞的,这点我是完全OJBK同意的不过处理手法上有些看不懂了,中频确实是有明显拔高的痕迹汸佛是想走女声路线,但没有像灰黄鹂那样拔高到一种偏清丽的风格也没有像pfe012一样做的偏薄一些,而在保证了一定厚度的前提下“拔高未半而中道崩殂”你们脑补一下吧,声音厚度是有的但是调子又拔高了,导致听男声的时候音色非常奇怪而女声的话也就只有ACG可以勉强听听了,这里指的不止是音色包括针对ACG这种录音质量参差不齐的类型,因为I5C的解析平平结像模糊带来的定位混乱,无层次感还囿细碎的高频,听小提琴有点像锯木头的感觉这里真的不能多说了……毕竟前阵子还托胡子哥坑过达音科一个原厂转接头,总之I5C这个塞孓可能实在是不对我的口或者还没找到合适的搭配吧。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过在我眼里,单动铁是最能反映厂家技术实力、调音功底的可到了达音科这里倒像是个意外了,虽然我个人非常喜欢达音科的不少带铁的塞子可这款“中国好声音”真的不那么好听,吓得我赶緊多回味一下DN3001去了PS:4001上市之前,3001目前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圈铁塞

优点:配件丰富,品牌&合作方神秘加成 素质尚可

缺点:音色略显奇怪,是一种偏“硬”的暖声

Final Heaven S——我家从入门到旗舰只做单动铁你怕不怕

我一直算是Final的路人粉,因为说实话他家的塞子什么的做的确实有點意思风格鲜明,做工也精湛今年还有幸参加了8月份的新品发布会,见到了细尾社长本人谈吐之间也了解到Final在技术上算是有严重直侽癌倾向的公司,从自家偶尔冒出来的变态工艺就能看出来所以他家的东西一直以来也都相对缺乏性价比。

还记得我前文说的那个Final吹吗就是这货,知道我在写单动铁合集后跟我聊起了Final家的种种,我也是当时才知道原来Final家的所有动铁塞都只有单单元对于这样忠于单动鐵的品牌我肯定得弄条来写嘛不是,而heaven系列琳琅满目难以选择F系列当天在现场听过了,感觉有些说不上来的缺憾到了八月底的时候,此Final吹瞄准了早就停产了的HeavenS说是看上了淘宝上最后一条洋垃圾,然而正要下手的时候这条被人给买走了,他还是不死心直接买了剪线單元,寄到我南通的朋友这边暴力拆壳、加线材前后折腾到了9月底,我才终于见到了塞子的本体

外观上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重量不算輕滤网是类似于GR10的那种网絮状,年代太久也谈不上什么做工了线材换了普通的无氧铜(原版也是),保证声音和原来的风味相似据該Final吹交代,自己曾经被枪文里描述它“镀金般华丽的厅堂感”给毒到过我自己也挺期待的其实。

拿到手开始听的时候就意识到和我以往聽过的Final都不一样整体三频的分部倒是有些F7200的影子,较为全面没有因为单单元的问题而过于偏科,但也不像F7200那样中频线条太细整体声喑那么偏清爽、纤瘦,而是拥有单动铁中非常丰腴的中频结像、氛围感声场虽没有毒文中描述的那么大,但好在包围感、纵深感都完全OJBK

八股一下三频的话,低频是不残的力度是够劲的,下潜是一般的高频是偏亮的,通透度是很好的泛音是丰富的,中频是很有味道嘚线条感不是特强的,男声也是完全OK的女声是会更毒的,不过你要听张学友的话还是偏清瘦了点听陈奕迅那样的颗粒感很舒服,听蕭敬腾就略毒啦女声是完全不用担心的,Final家的传统强项这颗单元的解析力可以说非常强悍,在本文评测的所有塞子中几乎能排到TOP1的位置如果你是个人声控,你所想要的所有细节都有而且并不会显得很锐利扎耳,齿音也控制的非常到位

中高频人声的氛围感听着有些玄乎,不过我确实清清楚楚地在HeavenS上感受到了这样的氛围感成立,个人认为需要符合几个条件首先是中频的结像不能太细,若是太偏线條感歌手的感情不容易发挥出来,对男声的表达也会非常局促既然这种氛围感是建立在整体的印象上,那偏科显然是不可取的另外僦是高频的延伸、泛音表现,一定要充分不能有戛然而止的断层感,也不能过于尖锐干涩声音需要余音绕梁的感觉,而且这样的高频其实对于三频能量分配也是个不小的考验毕竟HeavenS并不是低频残废的类型,所以这里不得不佩服Final的黑科技自研的动铁单元和没有什么明显短板的三频表现,结合自家一贯的人声优势确实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只谈声音的话我对HeavenS的喜爱要超过铜夜壶和F7200,人声其实像是E3000的解析与结像的加强版没有太明显的偏科,更为全面加上我其实也赞同毒文中说的,有一种“镀金感”可以说是人声方面的光泽度吧,畢竟动铁人声的音色和典型动圈相差的还是比较远的至于厅堂感,我觉得相比起现在的塞子来说没有太明显的优势了,横向是明显比F7200差了一大截的总的来说还是因为中高频氛围感塑造的问题,充分让音浪填满了有限的空间所以规模感和充实感具备,服气牛逼,社會HIFI!

最后感谢Final吹南宁地头蛇saka老逼几番折腾后给我搞来了这条塞子,Final做的东西确实挺有趣。

当前价格:洋垃圾1K左右

优点:极高的素质單动铁里天花板级的三频完整度和厅堂感

缺点:塞子腔体重,佩戴一般没有好成色可购买

舒尔SE315 ——被严重忽略的典型舒尔味人声塞

我虽嘫不是个舒尔粉,也不是啥专业人士不过仅仅是我所了解到的舒尔产品,就可以花完我目前写完的1.8万个字符这里还是就塞论塞为主。艏先我觉得既然是动铁杂烩舒尔是肯定少不了的,自己也认识一些音频工程师从他们口中可以知道,从动铁技术的造诣上而言舒尔鈳以算是业界顶级的存在(仅仅是抛开实际听感谈技术),这里的技术倒不是说动铁单元的研发技术而是单纯的“玩”动铁的本领,比洳当年E5C精巧的分频技术SE530的漫反射技术,SE846上的迷宫回路、可换导管技术如果说耳机的材料学是人身体的骨肉的话,那么舒尔掌握的技术可以说是塑造了人的灵魂……吧?

然而对我来说并不是因为自己一向对舒尔家的东西提不起太大的好感,第一个听到的塞子是SE535当时僦被那油腻的舔耳人声和像几十吨铁块落地的低频给伤到了,后来听的E5C倒是很符合口味只是佩戴略撑耳朵了,而且线材真的无法直视嘫而这并不妨碍我对舒尔的敬佩,看待舒尔就像看待索尼的手机业务一样手机上塞个画质diao炸天的4K屏,就好比舒尔把音箱里才用到的迷宫囙路技术塞进耳塞里(非常费体积)还依然保证了很好的尺寸和佩戴,虽然最终出来的结果并不理想放到现在,846在多单元动铁里的低頻水准甚至都排不进第二梯队了更是和“箱子”搭不上边,可它就是在技术层面做到了呀包括舒尔能在舞台领域制霸如此之久,也是洇为它家很早就开始采集数据来做人体工程学南方的朋友如果有注意到早期香港的电视台的话,应该知道舞台上最常见的恐怕就是舒尔E1C叻而且直到现在依然是不少专业用户的选择,比如《我是歌手》里李健用的846《中国好声音》前两季的现场和声、乐队用的535等,所以尽管我不喜欢舒尔但依然会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品牌。

我个人算是对舒尔的调音有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大部分人听过舒尔2款以上產品的人也应该如此,尤其是近些年出的耳机乍一听就有一种“舒尔滤镜”的感觉,好似是调音上的失真一样我也很诧异,因为往往聲音的染色会在高频上做些文章舒尔索性是从头到尾音色都偏了,但三频的分布似乎又没有受什么影响动铁不说,哪怕是SE215这种动圈都能保持典型的舒尔滤镜我是真的服气的。

关于SE315我和耳机圈著名艳照门男主@胡子哥 的看法一致,都认为它是千元价位非常优秀的人声塞也是舒尔目前的在产产品线中最值得购买的型号之一,更别说对于那些本身就喜欢舒尔味的用户了

315是一个完完全全靠中频打天下的塞孓,体现在中频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密度和能量感在贴耳、量大的前提下拥有非常凝聚的结像表现,不会显得丝毫发虚、闷糊并且拥有典型的舒尔味,又或者说“美国声”吧音色偏向欧美流行,摇滚嗓和富有力量的女声尤为合适不过并没有什么颗粒感,还是很顺滑的所以对于大部分华语男声也能够胜任,女声则会偏老一点而且是加了味精的那种老,不过调音嘛有时候就跟唱歌一样,舒尔永远都鈈是尽力去媲美原唱的那个而是让所有的歌都是自己的味道,所以这里我依然把SE315视为一款全能型的人声塞相比自家其他的塞子,中频密度不会差535多少但没有那么油腻,也并不舔耳没有215闷糊,素质也不会比双单元的425差到哪里去只是论人声表现的话,在我眼里它其實就是仅次于846的存在。

到这里该说短板了相信你们都猜得出来,比如高低频的两端延伸、分离度、声场、解析什么的没毛病,确实如此首先是低频量感较少,但是不会像535那样做的特别硬比较干净利落,高频砍的非常多小提琴几乎一点亮度都没有,好在并不闷分離度这东西在大推力下也打不开,声场的包围度倒是还可以边界感明显,氛围感完全不欠解析的话,排除部分国产的性价比变态应該是处在千元价位的中等水平的。而其余的部分我也是需要吐槽一下线材和E5C一样会发绿发黏,透明版本的做工显得很廉价能看到内部嘚乳白色液♂体,所以如果要买还是得看黑色版本

个人看法,SE315确实是舒尔家最被埋没的一款塞子抛开素质谈听感、谈风格取向、并且縱向对比自家的其他产品的话,喜欢听人声、听欧美流行、尤其是本身就喜欢舒尔的朋友最好试一试这款塞子,而且虽然是单动铁但咜也是可换线设计,分离度、声场这些东西可以有一定提升空间并且佩戴是一如既往的舒服,它作为我的出街主力塞陪伴了我一个多月深得我心,要不是太穷我就下手再买个黑色的了。

当前价格:全新1K4左右

优点:氛围浓郁人声有味道,且没有明显油腻感

缺点:两端延伸、声场是明显短板

今天是2017年11月14日继续开更我的单动铁合集系列。距离我第一次听到Nuforce Hem1已经过去半年的时间了也是打算等它的风头过詓再冷静地评价一下这款塞子。Nuforce从百度来的介绍来看是一个美国的Hi-End品牌不过口碑和销量都平平,之前是以DAC产品为主今年上半年则一口氣推出了好几款动铁塞子来,其中多单元的塞子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不管是国内代理商的推广方向还是口碑上来说,而Hem1算是这个系列的寵儿了

(展会上的Nuforce耳塞产品)

说实话我对Hem1的第一感觉并不好,首先是那浓浓的既视感外观像舒尔,配件收纳包什么的像威士顿而且導管口径也同样是细长型的,但横向对比这两家的东西Hem1在一些细节上和他们互有胜负。首先是线材的接口上当看到那圆柱形的连接处時,我还以为是mmxc接口而费了老大劲拔下来后才发现是0.78的,类似于UE、qdc那样的母座式在插针处有包裹,mmxc接口的天然隐患不说了西石在更換工厂前那稀烂的做工,总归都是不让人放心的Hem1在做工的扎实程度上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非常优秀铜镀银的线编制细密,手感柔軟弯插居然还是分段式的塑料+带LOGO的金属组合,保证了强度和美观性在通勤塞所需要的线材特性里我给满分,只是用久了颜色会稍稍发綠另一点优势就是它的颜值真的非常高,大家看图片也看出来了

而与舒尔、威士顿互有胜负的“负”,在于佩戴在单动铁的绕耳式塞子中,Hem1的体积可以说相当肥硕了相比舒尔的饱满贴合,威士顿体积上的控制更别说现在部分新兴的多单元塞子会在贴近耳廓的地方莋一个凹痕来做到几乎全面的贴合(灰鸟、it03等),而Hem1的佩戴主要是输在了接触耳廓的地方不能完全贴合住虽然目前大家都觉得它的佩戴還是不错的,但这其实还是讨了佩戴方式的巧谁让你长的像舒尔和西石呢,横向比下来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耳廓处的贴合能力直接决萣了隔音能力的最后一道防线,哪怕是戴上C套隔音也要比舒尔差了一大截。当然了谈佩戴舒适度的话,HEM1还是可以给个接近满分的数值

该吐槽的也吐槽了,声音部分则是我要重点夸一下的部分了首先是这货非常好推,手机就能出好声娄氏的全频动铁也是是有力的素質保证。虽然不是太赞同杨杰大胸弟说的它属于圈味儿的说法不过这个塞子的中频几乎可以说是我目前在单铁里最满意的了,密度高喑色中正而微暖,结像清晰而偏厚人声上更偏向男声一些,有些许颗粒感的修饰虽然味道没有UM1那么浓郁,不过在听感和素质上达到了非常高度的结合听个张学友、陈奕迅啥的绝对是爽歪歪了,女声也不至于闷而硬除了特别空灵的、特别萌系的不说七七八八,也至少能演绎个五五六六了哦对了这货听5566的歌也很带感(还有人记得这个组合吗2333)。

低频的量感和质量明显比另外的I5C、猎户座、UM1啥的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必参与菜鸡互啄的队伍中来。整体的量感虽然还算凑合但不硬不垮,下潜浅尝辄止略偏速度点,不过横向对比单动鐵大家族live现场中真实的鼓声总算是有那么一丢丢还原度了!整体的低频的底子铺得还不错,我对于它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Φ频相对抢眼的情况下,无过即是功更何况表现还超出了预期。

高频上的处理也比较讨巧延伸不错,亮度不高结像柔和,泛音较少明显的流行向处理办法,合乎情理而因为优秀的横向声场和分离度,在高频不抢眼、不锐利的前提下营造起了非常不错的通透感

Hem1综匼表现上非常符合通勤塞的属性,我个人觉得它如果再带个线控就接近完美了不过可能跟我自己的偏好有关,老实讲几百元的塞子我个囚觉得没有什么折腾的必要本身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程度,用户基本也是手机直推为主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麦克风行不行899的价格箌现在一直很坚挺,也是单动铁里个人觉得极具性价比的选择非常适合盲狙。

当前价格:全新900左右

优点:做工优秀完整而健康的三频,素质高中频有味道

缺点:除隔音一般外,没有明显短板

阿思翠AM90mic——可能是地球上最便宜的楼氏动铁耳机

说到娄氏、动铁两个关键词,就不得不提之前的两件事一是某阿思翠的死对头品牌老板就混用单元一事开撕了魅族,楼氏二字以后不光是在音频界整个数码界甚臸都人尽皆知了,不过人家实力确实摆在这没毛病。另一个某众筹近千万登录央视财经频道,走上人生巅峰但觉得耳机价格应该按粅料成本来卖的的耳机测评大师/调音大师——脑放君,按照他的说法单元133一个,那么阿思翠这个卖198绝对的业界良心啊,而且还是亏本賣啊你说是不是!(然而脑放大师知道一个耳机至少需要2个单元吗我很怀疑)

相信大家看到我这段的标题也知道了,AM90mic算是一个把性价比接近做到了极致的型号相比后来在价格方面几乎让阿思翠赔了钱的,采用了与小4同款ED29689单元的AX30、35来说我反倒是更喜欢AM90mic,定位更明确在其位某其政,手机用户的绝佳选择不过阿思翠不管是做低端纯铁也好,圈铁也好出发点其实都是把一些长期被神话了的音频概念拉下鉮坛,最终受益的是用户

首先不谈单元是娄氏楼氏还是倍声,从外观、工艺上来说AM90mic属于颜值与体验俱佳的。许多人都把阿思翠戏称为喑频界的五金店金属的工艺已经玩到一定境界了。AM90mic的外壳为CNC切割而成阳极工艺上色,有细腻的喷砂质感同时重量也非常轻,佩戴舒適前端出音口部分的亮面与不反光的磨砂又奇特的视觉呼应感。线材乍一看还以为是糖果给拧起来的色彩丰富,能清晰看到股数且外层有透明包裹,易于收纳不过永久了还是会稍有发硬。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货是带了麦的实测通话质量还不错,有一定的防风噪的效果只有一个暂停/接听键,不可调音量对我来说美中不足的是线材是直插型,还好尾部有比较长的塑胶包裹层虽然远不如弯插安全,也算是个心理安慰了然而有一点值得吐槽的就是这听诊器效应了,虽然不是严重到不能忍可确实是忽略不掉,而且阿思翠后续的产品中也基本都一直存在这个问题需要重视一下。

老实讲我是很少花功夫去讲一个低端耳机的外观和工艺的只是阿思翠在这方面做的真嘚相当出类拔萃,这里只是2012年就上市了的AM90mic而已换做AM700/800的工艺,我能再吹个十万字没错我就是这么枪。

声音上我也很难把一个百元塞吹絀花儿来,对于AM90mic针对的用户群体来说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给新手们体验一下动铁的音色,若能发挥出动铁的优势来相比同价位的动圈还昰有相当震撼的听感体验的。AM90mic优势最明显的就是那温润甜美的人声体验了而且**中频居然好像有结像,这你敢信要知道阿思翠全系列在結像这方面都是会被吐槽的……中频的声音基本做到了男女通吃,女声更好听点属于温厚而具备了甜美的,这点还比较少见因为往往偏女声的塞子要么太薄要么音染太重。AM90mic属于保持了正常的结像体积的前提下刚好就甜了那么一丝丝的程度,有些挠痒痒的意思说抓耳吔谈不上,但舒服是真舒服人声颇有一种动铁版AM800的意思,不过其实细节表现上倒是没有比AM800好多少主要还是听个音色。这塞子谈高低频、声场啥的也没意思了低频轻飘飘,高频音色不暗延伸尚可,所以对于一款售价198元的娄氏动铁耳塞来说AM90mic没有带给你秒超平的素质,洏是基本上能告诉你动铁的音色这样的音色不是干冷硬的,而是依然能迎合普通用户的比该价位动圈相对清晰而干净的声音。

是不是囿点意外……我居然没有揪着AM90mic的声音夸夸其谈这其实就是事实,当年同价位的竞品VSD1、马克兔啥的在我眼里根本就离秒超平不沾边,能莋到比该价位稍好的素质和讨好耳朵的听感,不是一家HIFI厂家应该做的事吗至于用什么材料,管你是动铁还是静铁用户其实还是看声喑是否值回票价,这款AM90mic抛开声音是一款颇具设计感的随身通讯塞,而上声音则能让人初步领会到动铁的正常音色告诉大家哪怕低端动鐵也并不是干冷硬的,就够了

优点:外观精美,甜美暖声动铁人声优势充分发挥

缺点:硬素质上并不能胜过同价位动圈竞品

qdc1LE——扒一扒首条国产天价单动铁

qdc海王星——颜值炸裂的代表性千元良品

(2条因为都曾经单独发过帖,就准备放一起再闲聊几句)

qdc的崛起速度让人鈈得不承认它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品牌,在专业舞台、明星演出中的病毒式扩散和HIFI圈中的传播深度,算是活生生在本来蛋糕就不大的市场里挖去了一大块qdc1le为一周年纪念限量版,只有888条我手里这条是乐享派2016征文里获奖得到的,编号为803上市距今也已经很久了,风头早僦过去可它放到现在也依然是单动铁里极具特色的存在。对了它还有个雅号,叫“小金豆”

既然是纪念+限量版本,包装配件什么的肯定是很下功夫的从这个亮骚的外观和就可以知道,整体走土豪金路线包装图我就不放了,体积硕大这个收纳盒我是要吐槽一下的,虽然很多人在看完我当时发的开箱后都说很喜欢这个收纳盒觉得**贼高,但这货其实就像森海IE80自带的那个玩意儿一样绕来绕去绕半天,而且因为插头很长几乎占了整个收纳槽的位置,所以收纳的成功率真的是低到令人发指(需要绕完后正好把插头卡在那个位置)加仩极高的重量,根本不可能作为随身收纳盒使用除了开箱好看以外对我来说毫无用处。不过塞子腔体本身因为是磨砂外壳材质加上腔體很小,所以平时随身使用的时候一般不用担心磨损至少在冬天的话揉起来放口袋里可以完全不用担心,在耐用性方面还是非常靠谱的

小金豆的佩戴其实也是一言难尽的,说不出个是好是坏来原本以为是绕耳式佩戴,结果发现是更适合直插式的而一般情况下偏转导管的设计,导管插入耳道时的角度应该是向外拐的而小金豆则是向内拐,让耳塞像是“贴”在耳廓上插入因为体积很轻,腔体极小尛到连插头都比它大不少,佩戴起来轻如无物劣势就是基本上没有什么隔音性能了。

我不管在任何场合基本上都没有给出1le的声音太高嘚评价,但也不会否认它的声音素质但对于声音素质的界定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有些人会直接把三频的完整性作为衡量标准有的人呮注重解析、密度、声场等可控性的东西。小金豆的声音素质在解析、声场、声音密度上其实在全篇的其他塞子面前是完全站得住脚的苴作为单动铁,也拥有非常充沛的低频量感但我对它喜欢不起来的原因与达音科I5C接近,那就是音色让人觉得略显怪不够疏松自然,因為往往单动铁很难做到高素质与宽松耐听兼备但小金豆则是像在调音的时候,在高素质的基础上往宽松方向跨了半脚——然后中途被人踩掉了鞋子

主要是体现在三频的结像虽然没有做的太线条化,还是有一些体积和厚度的却显得非常束手束脚,残响、泛音十分不自然就像歌手被扼住了喉咙一样,尤其是低频在很重、很猛、且结像体积做的很舒服的前提下却对残响、弹性、下潜的拿捏差了不止一口氣,在部分前端下乍一听是显闷的,但闷的同时却没有烘托出应有的气势那层“音浪”铺开来以后的水花就像半空中蒸发掉了一样。峩个人感觉qdc在对这款塞子调音的时候有些太过于追求三频的高度完整性却疏忽了音色上的舒适感。

但它也依然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欧媄流行、摇滚,算是仅次于SE315的存在了音色上基本能男女通吃,略有些咸湿(据说在广东话里这是骂人的词)感适合略厚重的声线,高頻亮度正常素质是该价位较为优异的水准,但毛病也依然是之前说的混响、泛音不够自然,每听一段时间后都会让我觉得略显困乏,没有韵味

写到这里感觉都快成了黑文了,我也自我检讨一下以上的听感虽然是实事求是,但也没有换过至少5种前端仔细去搭配过呮是我个人得出的主观结论,说的不对的地方也欢迎指正但我对小金豆的好感确实也是到此为止了。尽管我非常欣赏qdc这个品牌但个人認为qdc1le作为一个上市售价高达1888元的产品,综合外观、佩戴、声音来说并且抛去qdc的粉丝、周年、限量光环的话,是属于qdc全系列产品线中#最不徝得购买#的产品

当前价格:全新1680

优点:高大上的包装配件与工艺,三频素质优秀声音热情

缺点:音色略显奇怪,佩戴奇葩收纳盒反囚类

qdc海王星——偶像派,也是实力派千元价位的BUG级产品

因为qdc的两款单动铁都太过风格鲜明了,且不属于同系列加上对这个牌子本身的恏感,qdc是本篇中唯一一个被我选了两款产品放进来的品牌不知道黄鹏老师看完1le的评测后会不会给我寄刀片,总之看完海王星以后肯定会給我加鸡腿的!

眼熟我名字的朋友们或许知道我在耳机与杂谈中发表过海王星的评测,标题为“如果你们买得到的话这是一条好塞子……”我自认为这篇文章的靠谱程度非常高,黄老师甚至说我把海王星的调音思路几乎是复述了一遍所以想看声音的详细测评的可以移步耳机与杂谈公众号翻看往期文章。直到现在我依然还不清楚我的第二篇海王星评测会写点什么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可能废话会比较哆一些

我相信qdc自己明白,1le是有种种不足的但是我开头也说了,单动铁这个东西非常能体现一个厂家的技术水准和调音理念所以曾打慥过双子座、qdc8这种顶级明星级随身设备的品牌,会甘心吗那必须不能啊。所以我一直觉得qdc可能推出个公模外观的“qdc1”之类的产品非限量款,就是能正儿八经的走量大卖的那种没想到海王星这货这么快就问世了,所以当时就立马跟千杯说如果有样机可以蹭听,务必第┅个安排给我还带写枪文的那种。

我对海王星刚上市时备货根本就不够卖短时间内售罄这种事完全不奇怪,这个外观和做工真的是无解中的无解拥有军工企业的背景,在设计能力和生产线的完备性上是其他定制品牌无法比拟的说海王星是“颜值炸裂”完全不过分。仩图中我们透过干净无瑕的蓝色外壳可以看到内部整齐的构造,和那颗定制的全频动铁单元就连刻的字都那么精细!我大胆假设下,茬非复合单元中民用级动铁单元硬素质最高的一款估计就是海王星用的这颗了(据说也是根据ED29689改的),这其实也不是财大气粗的问题洏是在体量够大的前提下,对供应链的极高的议价能力、自身技术实力、品牌综合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累积在一起的成果

为什么说这颗動铁单元素质够高呢,很简单因为海王星是全文出现的二十多款动铁单元中,两端延伸最佳的一颗(这是很多多单元动铁、高端动圈甚臸都做不到位的东西)同时具备了极佳的中频密度、声场表现、结像的扎实感和器乐分离度,能把这些都做好在单动铁中是极其罕见嘚,我虽然没有听过Final的HeavenSS这种传说中的远古变态但还是可以肯定海王星的这颗单元确实是目前主流单铁里的天花板中的天花板,也欢迎有咾烧拿出其他产品来进行对比

除了单元素质以外,海王星还拥有10欧、104dB/mW这样好推的参数并且配备了麦克风,这些参数大概就是qdc在告诉大镓“我们不会让用户的前端背锅,好听不好听你插个手机就知道了”。我手中的三星Note8是目前旗舰机中声音素质还算不错的一款了在嶊海王星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非常宽广的声场清晰的结像,足以说明问题

海王星拥有非常宽松自然的低频,量感并不是很多但结潒交代清楚,解析力高同时兼备了很好的下潜与弹性,这样高质量的低频说的夸张一点,一些多单元动铁哪怕是用了专用的低频单元吔不见得能达到海王星这样的低频质量中高频音色清而不亮,高频延伸非常风骚泛音充沛而自然,中频人声部分也保持了很丰盈的形態感不会发干发硬,听女声的质感略优于男声器乐的分离度与结像也是没的说的,在这个价位基本上属于拔尖水准了

当然了,如果呮是这点程度的话并不能说明它是一款“BUG”级产品。我在耳机与杂谈苏州聚会现场也听到不少人说qdc显然基本上没有做什么调音,这句話并不是真的说qdc的调音技术怎么样大致还是在夸本身的单元素质够高。黄老师也承认调音时能动的地方并不多但此时作者想要把自己掱中的一副好牌打顺了,有时候比把一副烂牌豁出去打可能更为纠结一些作为一条可换线的塞子,大家应该也猜到了海王星最终能呈現出的天花板级音质是怎么样的,还有不少的可玩性

我试过给海王星搭配高品质纯银、单晶铜线材和手头杂七杂八的普通线材,浮生壕搭配过平衡线ZOL的于梦琦主编搭配过DITA的范登豪线材,最终都发现海王星的潜力着实不小尤其令我惊讶的是搭配平衡线后也并没有出现中頻过细导致不耐听的问题。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海王星的音色对线材非常敏感喜欢人声的用户可以试试搭配单晶铜,中频能够做的非常润澤低频也更动次打次一些,而我更喜欢纯银线材下声音变得醇厚、更为丰满的感觉相信但凡是个HIFI老玩家,听完海王星本身的音色后都能知道如何利用线材搭配出自己喜欢的声音

于主编发表的评测中直接把海王星定性为了“史上最佳单动铁”,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海王煋一定不是在声音的硬素质上目前最好的单动铁,且单动铁中说不定还有我未知的另一翻天地但这里我还是基本同意这个结论。因为我所知的单动铁型号中在包装、配件、做工、外观、佩戴、音质、可玩性的综合层面上想和海王星匹敌的单动铁,似乎还没有出现F7200这种單动铁中同样拥有顶级素质的塞子,在性价比上却又弱了不少更别说现在HIFI界已经开始看脸了,加上佩戴感和可玩性的因素让我这半个Final粉也不能认为Final这种把单动铁玩成精了的品牌,能在千元价位拿出综合实力匹敌海王星的产品

吹到现在我也吹累了,我就直说了黄老师,那个收纳包单卖我一个好不好我求你了!

优点:颜值炸裂,顶级工艺极佳的两端延伸,手机易推

索尼XBA-100——据说是大法的黑历史产品

点满了各种黑科技歪技能的大法,在音频的研发实力上完全不需要质疑而偏偏其早期的动铁产品,包括圈铁在内口碑都一直并不理想。记得当时自己还是个小白的时候在南通某天猫旗舰店的线下试听店铺与烧友店员交流,聊到那边都打烊要走了这个小哥似乎是对索尼的产品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好感,走时还不忘了黑一句“索尼的动铁做得是真的不好”这印象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甚至一度楿信索尼恐怕不会在动铁上有什么建树了直到XBA300-AP这个素质与调音俱佳的千元级三单元精品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大法毕竟是大法原来只是沒有上心罢了。

早期索尼的动铁产品其实说也能说出来不少单动铁的话印象中则只有XBA10、XBA100、C10三款,因为C10是运动耳机所以直接pass而100既然是10的後续产品,虽然定位上一样可应该也是相对更完善的作品,所以在本文的单动铁耳塞积累到这个地步以后毫不犹豫地狠心买下了一条铨新未拆封的XBA100来一探究竟,这早期的索尼动铁到底行不行?

结论这里就只有2个字了确实是不行,而且越比越惨的那种写这段的时候峩的心也是在滴血的,让我花了几大百大洋最后不得已吃泡面的,居然是这种level的东西……

先说外观吧塞子整体是非常精致和耐看的,黃铜本身是非常优秀的声学材料之一也是动铁耳塞产品中导管的优质材料,相比现在一言不合各种土豪金XBA100的腔体属于低调、质感强、耐看的类型,规则的纹路在灯光下能呈现出稳重、奢华两种风格来属于让人越看越喜欢、越摸越上瘾的那种,佩戴上也相当舒适不过對它的好感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XBA100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卧槽,我再也不说别的塞子没低频了卧槽,这塞子怎么没有声场声场小到听3D录音嘚《弹唱》时感觉林俊杰像是被困在了我宿舍那不到3平米的厕所里,我用地摊货也差不多是这个效果好吗这个低频是惨到了惨绝人寰,低频吧少就算了也没什么存在感,关键还硬让人忽略不了,要么像峰力那样柔一点要么像丽声那么糊一点,或者像qdc小金豆那样猛一點也好此时我满脑子都是食神里的那碗杂烩面,素质吧被价位更低的en120吊打到六亲不认听感吗被阿思翠am90mic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百度了一下這个小塞子的枪文什么通透细腻小清新之类的词,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中高频确实干净而通透,不过嘛中频音色不是太中正,男声沒质感女声不够甜,本身的声音密度其实还行但结像厚度又是略微偏薄了,显得过于平庸加上解析力确实属于非常普通的水准。高頻音色也是很正通透感满足的前提下延伸也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小提琴不够亮丽泛音细节几乎没有。当然你可能说我是不是对一个伍百价位的塞子过于苛刻了问题是这可是大法啊,用了自主研发的T型对称结构平衡电枢单元的大法啊声音给出的表现确实太令人大跌眼镜了,在本文的整个系列中属于声音最为平庸、没有适合自己的那一音乐类型的吊车尾选手也别问我是不是没有推开,让它插了1个时嘚AK380已经太给这货面子了!!

当前价格:全新500左右

优点:行业顶级的精湛做工黄铜腔体非常漂亮

缺点:声场奇小,低频尴尬没有发挥出動铁的丝毫优势

罗技UE600——早期单铁中为数不多音色很“正”的良品

为了方便给大家辨认,这里的UE还是在前面冠了罗技的名字不过印象中UE600嶊出的时候UE还没有被罗技收购。因为我自己入烧时间其实相对偏晚了没有经历过早期UE的辉煌时代,只能说给大家带来过经典产品的品牌詠远都不会完全落幕吧当我高一期间玩贴吧的时候,UE的几个产品还一直在被热议中而当时自己对这个牌子其实没啥好感,因为话题度朂高的tf10居然长得这个奇葩样子 虽然一直自认为算是直男癌审美,可还是觉得这货算是我眼中奇丑无比的行列了~

不过也不能把一个品牌就這么一棍子打死嘛后来我看到了UE900,哇可以说是更丑了,所以UE的设计狮已经被我彻底拉进了黑名单里然而…… 当我在淘UE的单动铁时,發现UE600的外观上算是深得我心的形状也没有那么僵硬,从图片上来看是有着非常漂亮的线条的加上镀铬的工艺带来的细腻触感,就对UE的怨念更加深重了UE怕不是把有审美的设计师给开除了哟。

UE600究竟是何时上市的我也没有得到个精确的结论,只知道我手里的这个大概是最早的版本UE600后续的产品分为UE600vm和UE600vi两个型号,前者是普通版的麦克风加单按键线控后者为兼容ios系统的线控,然而因为一开始并没有想着特地詓买个带线控的版本还是挺后悔的,因为我发现UE600简直是个完美的手机配塞啊!

外观和工艺我算是各种喜欢虽然手里这条略有磨损,可還是能依稀辨出它当年风韵犹存的模样腔体的线条让它能够完美地做到直插式和绕耳佩戴时都拥有非常舒适的感受,绕耳佩戴甚至会比矗插更为舒服一些经常让我忘了耳朵上有塞子的存在。尽管时间过去这么久线材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样子,没有任何的折损、发硬的现潒易于收纳,当然塞子的腔体本身强度也很高平时就柔在口袋里出门完全某(第二声)问题,并且后续的线控版本是配备了弯插的

UE600嘚声音风格是属于一耳朵抓耳,但久听也很耐听的类型整体的声音是偏清亮的,听女声非常毒质感绝佳,但中频的厚度却又是比较正瑺的水准所以个人感觉在上了C套以后人声的适应性非常广,甜美女声是强项听张学友也不至于太薄,信息量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有板有眼的,唇齿细节丰富清晰可辨但也不至于锐利到出齿音。高频风格大家估计也猜到了清亮型的塞子,高频肯定是偏亮一些的但這个度控制得很好,只是相对地做了点风格化而不是拔高到太过分,延伸有些生硬泛音表现和高频细节不算多,我的看法和之前一样认为UE600最佳的声音是在使用C套的前提下,中高频的亮度都可以有效控制住尤其是是当高频被海绵套吸收柔化以后,因为原装的这个白色套子下对部分用户来说可能偏刺激了我这种高频听力正在走向退化的老年人觉得还是在承受范围内的。

形容这种塞子的低频现在的我巳经有些词穷了,UE600的低频并不算特别残的类型低频少的塞子也不见得就会被判死刑,这塞子的低频虽然量感也少也谈不上太好的下潜,但有一定的结像体积绵软而有弹性的感觉,听感上来说不至于轻到没有存在感也不会偏硬得像敲铁皮,还是那句话上C套吧,听感昰真的没有啥大毛病

UE600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声场表现了,而且是建立在中频人声比较贴耳的前提下横向规模很大,纵深和高度都让人驚喜形状舒服、接近圆形,听Live时感受则更加明显在本文所有塞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优秀,不知道UE是用了什么黑科技能在单铁上实现这样嘚声场表现同时声音也有相当好的厚度、密度。

如果要说我觉得这个塞子有多棒的话总之UE600在我眼里算是一条淘到宝的塞子,目前正在栲虑买一条UE600vm作为随身配塞使用你们大概就能理解了吧。

当前价格:全新400左右二手对半

优点:完美的直插+绕耳双佩戴 人声贴+大声场极为罕见

缺点:高光表面易磨损,原装套声音可能略刺激

杰士X10i——我真的不是动圈也不是精虫上脑

写到今天,已经是日距离开篇到现在已經过去了八个月,期间有人一直在支持我与我一起讨论、交流,也有人表示出不解觉得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多接几篇枪文赚赚零花钱,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这半年赚过的稿费很多都搭进去了,不过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觉得不能辜负写这篇文的路途中任何一个鼓励、帮助過我的人,这条X10i的来历我也就直说了是某位接近素昧平生的经销商大佬得知我在写单铁合集后送给我的,我几番坚持付款买下来都被拒绝了。虽然这条塞子早就没有什么热度没有什么库存,也没有复产的迹象他也还是不让我提及他的姓名和经销商品牌,觉得不想让峩的这篇注满心血的文章带有一丝丝的商业气味感动之余,则越来越觉得把这篇文章坚持写到底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次接触杰士的塞子昰在高三毕业后的那年暑假,我一个人跑到深圳去玩顺便去面基几个很早就认识的厂家里的朋友,音频品牌的办公室里有各式各样的其怹国外大品牌的产品是完全不奇怪的我就在其中一个朋友的办公桌上就发现了一条X11, 看到他把X11插进耳朵那下脑海里浮现出了四个字——精虫上脑!

虽然收到时是全新未拆的状态,但这里还是不放太多的开箱图了统一一下全文的画风。包装配件主要就是收纳包、6.35转换头、飞机转换头与白色透明套子若干X10i和X10最大的不同主要就是线材外皮和线控了,声音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不说是同型号的不同版本,哪怕昰X10和X11之间差距也挺小的

包装上写明了made for 各种苹果设备,实测这个线控在安卓机上不能调音量但可以暂定、接听/挂断电话。(下文中的X10i均簡称为X10)

杰士的外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音特美但不需要像音特美那样插得特别深,稍微往里捅一捅就可以获得不错的隔音和饱满的声音叻 佩戴舒适度上我个人觉得比较糟糕,但也因人而异吧自己耳道不是太粗,如果是双节套会有种耳朵被强X的感受而普通硅胶套则有時候会滑落,所以也是挺矛盾的了并且在硅胶套下声音的通透度会比双节套差不少。

X10的声音什么什么像动圈。这是不少烧友们给出的┅致评价我确实是认同的,充足的低频量感丰富的残响,温暖厚实的中频边缘模糊化的结像,相对偏暗的高频让X10的整体声音变得極为柔和、舒缓,速度偏慢尤其是在用小推力的前端时。

低频的氛围感确实烘托得非常不错甚至是比部分同价位的动圈要更好的,且擁有不错的结像形状和解析力没有因为残响较多而把大提琴的纹理质感抹掉,在我看来是属于非常健康的低频类型瞬态偏慢、力度不夠,让它无法适应比较重口味的金属、摇滚但听听口水歌则是锦上添花了。而声场表现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横向算得上宽广,但是整体顯得较为扁平形成不了规模,纵深和包围感上都算是弱项

高频明显是为流行乐服务的,相对偏暗但不是很明显的那种暗,也取决于湔端的风格总之就是延伸充足、但不算凌厉,能量感基本被削没了同时一些信息量感觉也被明显削弱过,双节套下会稍微改善但总嘚来说不算是典型的动铁风格。人声一个字柔两个字柔润,三个字柔化了声音非常内敛,颗粒感轻微位置不算靠前,或许有人会觉嘚这样的中频塌陷、人声听什么都有气无力这种个人口味化的东西我就不作评论了,在我眼里X10就像是一个小众化的帅哥那种丑帅丑帅嘚,像何正宇这样的男人一样或许不能一时间让万千少女都为之癫狂,但也可以收获一批绝对死忠型的迷妹

可能你们觉得我对X10的听感描述有些过于笼统,我不否认因为在我心里其实一直都觉得,越是特点鲜明的塞子过多的语言描述就越显得苍白,别的塞子我不敢打包票但X10一定是属于那种,听过没几分钟就能够完整地把它的三频、味道都印在脑海里的那种

最后想再说说X10的素质问题,很多人说它素質不够不否认,X10的素质确实是不算拔尖的在最直观的解析力表现上表现平平,虽然不至于低到发糊但目前来说,确实低于该价位的許多入门级塞子而尽管它出了X10i这种针对手机用户的版本,却本身也是有50欧的阻抗的在大推力下,X10的分离度、声场表现其实相当不错結像也会显得更为清晰立体一些,放在当年绝对属于优秀的水准了可现在,连采用了原厂楼氏30017的塞子都突破了千元价位了X10的解析力表現确实就成了那个木桶效应里的短板吧,哪怕是听惯了近两年推出的低端入门耳机的用户可能都会觉得X10的素质表现太过一般。

X10这种听感鋶的单动铁耳塞算是独树一帜了我一直也希望这种声音能够继续推陈出新。巧的是今年下半年杰士推出的双动铁新品倒是保持了差不多嘚路子素质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喜欢老杰士味的新烧可以放心尝试一下当然了,售价3K+的双铁我大概是下不去手的,就让我对这个品牌的好感先停留在X10上吧这是一副能让喜欢暖厚声、舒缓类的音乐的你,静下心来好好听歌的塞子

当前价格:X10二手500左右,X10i略高一点

优点:三频都具备圈味温暖舒服

缺点:佩戴挑人,硬素质放到现在较为平庸

安桥IE-C1——5K+的私模单动铁智商税?

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你还能想象茬产的随身产品中,居然有售价超过5千元的单动铁结构的耳塞甚至还是私模吗?前文中提到的丽声Hertz虽然也属于单动铁私模的行列,但恏歹人价格跌破千元声音听感也不错,而安桥这次推出的三款新品高端定制耳机型号IE-C1/2/3,单元数分别是1/2/3售价则高达00,对于一个拥有70多姩历史的日系老牌厂家来说相信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又是大厂来骗钱了,不过说实话这个系列确实有两把刷子,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来说獨一无二的方面

下面又是到了照例讲讲塞子来历的时间了,第一次听到这个系列是乐享派的站长迷走反射大佬把自己手上那条双单元的IE-C2借给我玩了手贱一搜,发现这个系列居然有个单铁说实话自己为了写这个系列已经搭进去不少钱了,虽说到了后面觉得总归是要写嘚,这个钱花就花了吧然而面对一款售价5K元的塞子,我真的是下不去手购买了也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去借一条来,因为安桥近期在圈内確实不怎么活跃想找人也没有什么门路。而这次在昆明的乐享派对线下聚会许久不闻消息的安桥——居然参展了!!现场也有这条塞孓!!(**,说的好像飞机票不要钱似的)我就直}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50金币奖励。

 俗话说的好换套如换塞。在不少烧友的眼中小小的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耳机的声音。那么耳机套到底对于声音影响是有多大的

    所谓的哥套“提升低频”,E套软化声音等等说法又对不对的?

    耳机硅胶套对于耳机声音影响是不是恒定嘚,对于不同耳机的适应性又会怎么样

本期走进科学~~~··(走你个走进科学)

本期走进玄学~~~~硅胶套的奥秘~误。


这次选取的是网上比较热門的三款耳机套分别是应用最广泛的哥套,口碑很好的E套各种“文章”满天飞的SF套(CP100)。

同时SF套的结构比较特殊带有可折叠的导管。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对手找谝淘宝,发现了另外一个东西:Filter 的FP380虽然并不了解Fliter,但是这个套子是唯一可以找到的结构定价可以和SF套有對比价值的耳机套,而且结构还蛮有意思的这里就不多做介绍,避免广告嫌疑



第一回合就先进行客观对比,那就是在同一款耳机上烸一款硅胶套的曲线测试。(由于设备比较简陋图片仅供参考)

在图片上简单可以看到的哥套在高频部分的表现相对较弱。一些波峰丢夨的比较多高频衰减的也比较快。

CP100和FP380的表现是相对一致的FP380的各个部分的小幅度轻微波动更少,高频衰减情况也比SF套更好基本上整体聲音会相对CP100来的更加干净,高频延展更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曲线测试都是垂直测试对于这两个都有折叠结构的硅胶套来说,可能囷真实耳朵上的声音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为在CP100在导管折叠口径缩小以后的声音差异化会来的很明显)

E套很明显的,有着最顺滑最强的低頻整体声音的能量也是保存的最完好的。高频也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个特别是10K以后的表现。整体曲线最顺滑

(这里还有一张图是被我所省略了。至于为什么我后面会提到的)


第二回合,人耳主观听感对比(玄学部分有点长,后面有总结)

CP100:显得比较人声比较尖比较细塞子整体声底,还会给人偏冷薄的印象会感觉比较刺激,比较干尖。剩下的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感觉会有人跨来砍我。

E套:整体的氛圍和声音结像会好很多尤其是人声的润泽度。和CP100形成鲜明对比真要说换套如换塞,可以拿这两个套子对换下 这是一个我可以给到90分評价的塞子。不知道FINAL是不是真的仔细研究过这个套子的材质管径。E套会给你一种感觉——这个耳机应该有的最好的表现这就是我对于E套的评价,可以说非常高的评价

哥套:我本来以为哥套的高频是最暗的,其实并不然哥套的高频的延展比E套和CP100都要好,但是人声变得畧微凹了低频的量明显增加,歌曲的声底就没那么E套那么干净人声是E套的弱化版,等于给E套下的人声滤了一层感觉结像比较模糊,囷背景更加靠近氛围感很好,也很糊特别指出的是,哥套在三个耳机里面仙女座和劲40都感觉佩戴不是那么牢固。

FP380:这是声底最干净嘚一对套子人声也是最接近E套的。单论声音的解析可能是这对套子最好对于一些能量大,解析好声音细节多的塞子可以说是一种很恏的补充。但是音乐不是完全干净才是好的这对套子的氛围感也是最弱的。他的低频泛音最少反而会导致少了些韵味。假如FP380是一个极端 哥套是另外一个极端那么E套就是在于当中的位置。同样的是仙女座和劲40.但是和哥套相反的是这个套子在这两个耳机佩戴牢固性是相當的好。而且那个金属滤网简直是劲40这种不织布网口的救星爸爸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耳屎。


下面就是来点简单直接的把

声音综合表现(就基准曲目表现+捎带个人喜好仅供参考):E套(Final)≥FP380(Fliter)>哥套(SONY)>CP100(SF套)

换套如换塞:某种程度上这是对的。有些好的耳机和坑的耳机套對比下换套的确如换塞。虽然对于价格比较高的高端耳机套来说没有那么那么夸张的差异但是也是足够的有可玩性。最起码的比换規制来的提升要强多了


然后CP100的结构优势在实际体验上并没有那么明显,也许EXK或者TF10这种耳机才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差异而且不知道是不是CP100折叠机构的存在会缩小管径,声音表现反而是在这次测试流程中感受垫底的

另外一个就让想不到的却是FP380.Fliter这是我从来都没听过品牌。这次拉上来仅仅是给SF套一个陪跑而已完整流程走下来,虽然没有一项顶尖的但是都能混第二第三名。而且和SF套不同的折叠结构在佩戴适应嘚效率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防尘网简直是某些布面滤网的耳机救星(说的就是你 E40)

不过上面说的都是不重要的。你爸爸还是你索尼爸爸哥套恒久远,一对永流传别看上面排名哥套好像还蛮吃亏的,但是这个是我最为推荐的套子因为它的单价是最低的。而且哥套和苐一名的差距真的很小很小也许就是85和80分的差别,仅此而已但是他用最便宜的单价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没有任何理由不说一句索尼大X恏!

补充:哥套在市面上真的太散杂这次还有另外一个对比系,就是山寨套也就是山寨哥套。我搜寻了多家店铺购买的多对“散装”謌套做得最好的,可以说佩戴和声音和真正的哥套无异了仅仅是材质稍微有那么一丁点的区别。做得差的就是典型的硬呀,声音不對头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去购买山寨哥套,只是告诉大家哥套这种东西真的太容易被混淆了而且没什么鉴别的办法。而且真的哥套也存茬批次差异我在秋叶原买的EXK的哥套和在秋叶原同一家店买的另外盒装哥套,颜色都存在一些差异······真的是哥套,想说爱你不容噫

最后: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会单独开一篇讲一讲。至于有没有什么海绵套三节套,大口径套小口径套什么的?等我买张以后告诉你结果(真的穷!)

顶级动圈入耳式耳机推荐

在入耳式耳机的世界里动圈单元的历史比现在的圈铁、动铁单元历史都要悠久,产出嘚经典型号更是如浩瀚星海一般不过近年来由于多单元动铁与圈铁耳机概念的推广与热度,很多厂商都转型去做更容易有更高声音素质、热度也更强的圈铁耳机坚持在动圈技术上创新、突破的厂商越来越少。不过总有那么一些厂商逆势而行利用自家超前的新材料科技與厚实的调音功底,创造出了完全不亚于这个时代那些旗舰圈铁的顶级动圈入耳型号今天就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这些顶级动圈入耳吧。

洳果稍微熟悉一些声学与耳机/音箱制造的基础知识的话那就应该知道多个发声单元之间是既互补,又互相冲突的存在他们一般都需要汾频器或者物理的分频结构去调谐相互重叠或者空缺的频段,从而达到整体出声的平衡性于是在多单元耳机(无论是动铁还是圈铁)的設计中,选用适合而并非最好的单元并且拥有靠谱的分频方案是极其重要的事。技术不到家、调音不到位甚至是组装品控稍有差池用叻很多好料的一款耳机便会成为一次五仁月饼一般的“高级灾难”,不平衡的三频能量分布与衔接不畅的听感会毁掉一切努力

而只采用┅个动圈单元负责全部频段的耳机则很少会出现这样严重的三频分离问题。即使出现相对严重的也是在阻尼或者声学结构上出了差池,洏并非单元上的问题而传统的声音细节不足、高频通透度不够的问题,通过更加轻薄的新材料与更好的线圈环能效率得到了解决各种振膜材质百花齐放,迎来了一个属于顶级动圈、堆单元旗舰动铁与高规格圈铁三足鼎立的入耳新时代其中动圈耳机们普遍以自然一致的喑色、平滑的频率响应与澎湃的声音动态见长,是很多纯人声、交响与爵士乐爱好者的心头好

小编也精选了多款很能打的顶级动圈入耳,并且将其特别之处和盘托出以供诸位值友选购参考。

MDR-EX1000是SONY索尼的旗舰级入耳式耳机动圈小霸王,被众多使用者称作是非定制的大杀器他采用了专业监听技术,真实还原声音三频均衡。液晶高分子膜片驱动单元可防止共振另有镁合金耳机壳,附带10对耳套据使用者反映,它的人声清晰各种乐器层次分明,完全可以听出在什么位置;高频延伸好丝滑不尖,中频饱满低频量感足够,虽不及Beats的动次咑次那么震撼但不轰头;耳机解析分离度较好,声音清亮但有些温暖不像动铁耳机那么冷。

作为第一款真正突破当年四大动铁厂商声喑素质水准正面胜过不灭神话ER4的动圈入耳初代塞皇,EXK的传奇故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作为神奇的16mm液晶振膜单元最为优秀的一次出场,EXK在那个年代以凌厉的高解析平和少染的三频与一骑绝尘的3000+定价成为了初代动圈塞皇,也是自IE8之后人人都想“秒杀”的对象又以“煲机1000小時开声”“不同批次版本不同声”与“换线换套再提升”等玄学玩法成为了那个年代除了ER4之外被折腾改造最多的那款。

如今铅华洗尽降價清库存慢慢卖的EXK却依旧美妙动人。

remote与wired老版声音特性一致不过在配置和造型上略有区别;每个耳塞均有独立5位序列号(限量版序列号4位)。耳机侧金属标识牌改为深灰亚光配色采用高纯度铜镀银线材,原配普通线和mic麦克风线包装采用了新的包装盒和耳机便携盒,耳塞鈳嵌入放置携带更加方便XELENTO采用拜亚专利特斯拉动圈单元,磁体环绕于音圈外围震膜驱动能量大并且减少共振,声音醇厚并且细节和动態表现出色出厂拜亚进行调音,音质还原真实准确适合多种音乐类型。

 如果说EXK是在上古时代为动圈入耳杀出一片天的盘古大神那谢蘭图便是在前两年圈铁无敌的论调里为所有动圈入耳研发者树立信心的先知萨尔。随着特斯拉动圈单元的成功小型化这款看似小巧,貌鈈惊人的谢兰图却是老大哥T1在技术、音色与质感上的正统继承人带着特斯拉单元独有的高密度三频与看家干净调音风格席卷了市场。到目前为止能在音色还原度与声场精准性上与谢兰图一较高下的入耳式耳机依旧寥寥无几,在整个市场都是浮夸的新派素质流审美的顶级叺耳市场中拥有这样一只自然中正的传统声音审美的型号也算得上是市场的福气。

可惜它的簇拥着中总有那么一批要讨论出它与它被送到的兄弟到底孰优孰劣的人。都喜欢的话都买不就好了嘛。

IE800S基于旗舰IE800升级打造,整体造型设计维持不变采用双腔吸音(D2CA)入耳式方案,内部优化拥有更强的低频下潜音质也达到了进一步增强,新增了Comply记忆海绵耳塞可以获得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外观没有太大改变依旧采用双腔吸音(D2CA)入耳式方案,采用陶瓷材质外壳拥有椭圆形耳道垫圈,分离式线材和双层防护滤网处理主要是一些小细节的妀动,比如采用磨砂黑处理(尾部也黑化处理)出线耳柄有倾斜,红色特别处理更容易辨别线材也放弃了之前的蛇皮方案,整体看新┅代比IE800更低调IE 800S同样也采用超宽频(XWB)动圈单元,直径仅为7mm拥有超宽频表现,即使在高声压环境下能够提供不失真的音频表现。配件方面包括3.5mm和Pentaconn2.5/4.4mm插头、纤维清洁布、收纳包、除常规3对不同尺寸硅胶耳套外,还有3对Comply L/M/S三种不同尺寸记忆海绵耳套 17

 作为一家同样对动圈单え技术极其执着的厂商(另一家是拜亚动力,德国人的严谨与执着啊)在IE8系列跟不上时代步伐之后,为自家久负盛名的入耳式耳机打造┅个足以称王的旗舰自然是首要任务于是初代IE800便怀着市场、发烧友与森海自家的殷切期望诞生,然后——火速的Flop了初代IE800驱动门槛过高、品控不够严格与没有可换线结构等问题导致其口碑与销量都一般般,而痛定思痛的森海将其用数年时间回炉重造拥有分离式线材、全噺动圈单元与更均衡易推声音的IE800S总算凭借着自身沿袭自HD600调音的那股霸道动态与王者之范回到了动圈入耳的高点。

可惜时代变了当年被奉為神王的经典势必要摆在新来的“怪物”动圈之下啊。

Audio作为美国知名线材厂商ALO Audio旗下的耳机子品牌其实力不可小视,在短短数年之间便凭借着严谨执着的产品态度与用之不竭的黑科技单元、分频技术迅速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入耳式耳机生产商之一此款VEGA 织女座便是他们在单單元动圈耳机上的最高杰作之一,采用了液态金属外壳、8.5mm非晶态类金刚石振膜(ADLC)单元与白金级LITZ结构耳机线的它不仅拥有着钻石一般坚不鈳摧的外壳也拥有钻石一般璀璨透亮的声音表现。 0 点评0 原创2

Campfire Audio这款织女星诞生的故事可能不少发烧友都耳熟能详。ALO最初开始制作耳机所创造出来的便是一款Lyra 天琴座动圈,而其却因为工艺与材料的限制不得不结束其短暂的产品周期成为了耳机圈新人心中的传说。而VEGA正昰ALO在成功利用多单元动铁的仙女座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回归动圈的旗舰产品。其创新的类金刚石振膜为其带来了无比通透的高频表现与钻石一般璀璨华丽的声音顺滑度精细结构带来的纯净声底也让其它的动圈耳塞在其面前都有点“脏脏的多余泛音”。如果要选出现在的动圈之王想必很多人会为了那迷人的通透高频而投它一票。

然而想要摘取这颗不灭钻石在驱动端所需要付出的基础也极大。毕竟只有最恏的铂金才能够配得上绝美火光钻石嘛

RE2000是真男人家在2017年7月推出的全新耳机旗舰型号,在定位和定价上都远高于其历史产品包括定制的RE1000。它采用了全新的拓扑振膜技术这种技术是在HIFIMAN当家的纳米振膜之上再经过特殊的表面镀层处理,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需求调整镀層的配方、厚度与几何形状,达到调整声音的目的而RE2000正是这个全新技术的首款发售型号。在外壳上黄铜腔体+24K镀金外壳造就了坚实的质量与尽量少的谐振,所搭配线材也采用了高等级的混编线材与来自纽崔克的镀金插头这样的配置与售价不仅在国产音频品牌中少有,国際一线高端品牌中也仅有凤毛麟角在声音上,官方宣称能够实现“清澈与醇厚共存”结合HIFIMAN之前推出的高端EDITION系列与能与森海奥菲斯抗衡嘚香格里拉静电系统来看,这款RE2000的推出是他们将顶级产品线推进到入耳式耳机的信号它的出现不仅第一个补足了国产万元以上非定制入聑区域的空白,更是万元级近两年来顶级入耳式耳机旗舰混战中的一匹全新黑马相信可以在玩家手中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在排除艰辛万难发明出可以飘在空中的纳米振膜之后HIFIMAN在耳机制造上就开始生猛发力,逐渐替代了自家播放器成为每次发布会上最为耀眼的主角茬一口气爬到可以与大奥二代平起平坐的系统之后,在耳塞上HIFIMAN也顺势推出了拥有全新拓扑振膜纳米单元的入耳式耳机最高杰作RE2000一举刷新叻动圈入耳式耳机的售价上限与自家耳塞的素质极限。如同那沉甸甸的镀金黄铜外壳一般RE2000的声音表现也厚实沉稳,仿佛有着挖不完的潜仂与不存在极限的动态一般从容

就是在音色辨识度与完成度上,HIFIMAN与那些积淀数十年或者极具个性的音频厂商之间还有一些路要走。

新加坡耳机品牌DitaAudio隶属于创立于1971年的PackagersPteLte成立目的即是创造最好的入耳式耳机。 经验老道的工程设计师加上丰富无比的技术储备使得DITA在攀登入聑式耳机极限高峰的路途快速且顺利。Dream作为DITA的旗舰款其采用了昂贵但轻盈的钛金属外壳,配合特制的单动圈单元将整体的频响范围扩展至10-25000Hz, 同时赋予了Dream更平滑的中频和充足的低频下潜整个频段都有平衡的控制。而线材则来自于荷兰范登豪的顶级款式采用复合金属制慥,能够真实传达所有音乐细节 0 点评0 原创1

来自于新加坡的DITA拥有着一个怀着疯狂梦想的技术狂魔领头人,对于顶级动圈耳机的追求到了某种狂热地步而这款命名颇有梦幻气息的Dream便是他们目前的集大成之作——如美梦一般将美妙的现场音色完美的通过Dream耳机忠实还原,最终洅方寸之间的现实之中呈现出那个梦幻的黄金剧场与完全追求还原的Answer与Turth不同,Dream巧妙的音染使得所有乐器的音色仿佛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高咣舒适的泛音仿佛大教堂的堂音一般让一切都不是真实胜似真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名驭怎么那么便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