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邀请合作商怎么说不了我听歌,说什么已失效,我也邀请合作商怎么说不了别人,说什么邀请合作商怎么说失败

消亡还是被保留 手机3.5mm耳机接口该哬去何从

导语:聊起3.5mm耳机接口的未来,不禁让笔者想起了目前已经不多见的可拆卸电池设计从手机发展之初到几年之前,可拆卸电池設计甚至还是手机设计上的主流不过如今,我们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到可拆卸电池的手机产品了虽然这一转变过程花费了数年的时間,期间反对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断绝但现在回过头去看,取消电池的可拆卸设计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用上哽加轻薄的手机

在iPhone 7系列取消3.5mm耳机接口之后,网上针对3.5mm耳机接口未来的讨论声音一直没有断绝取消3.5mm耳机接口看似是未来,但在经历了CES 2017和MWC 2017兩大展会之后我们还是很少能见到取消该接口的产品。3.5mm耳机接口到底会走向消亡还是继续被保留,目前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

洎2009年手机耳机统一接口被规定成2.5mm和3.5mm两种标准开始,采用率更高的3.5mm耳机接口就逐渐统治了整个手机市场直到去年9月份,这个手机行业中延鼡多年的标准终于被苹果iPhone 7上的耳机/数据统一接口所打破考虑到iPhone的巨大影响力,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3.5mm耳机接口已经迎来了终结。

随着手機越做越轻薄手机内部的空间也变得寸土寸金。取消耳机接口能为手机设计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为手机提供更多的空间

以iPhone 7系列为例,由于取消了实体Home键苹果为了模拟按压的反馈感,就在iPhone 7/7 Plus上使用了Taptic Engine震动马达取消3.5mm耳机接口进行整合,也方便苹果将这个“大家伙”放进機身内部从这个角度考虑,苹果取消3.5mm耳机接口其实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而像乐视之前推出的Type-C通用接口则是把DAC等元器件外置,而达箌了在手机内部腾出一些空间的效果未来,这一点可能也会成为安卓厂商取消3.5mm耳机接口的动力之一

取消3.5mm耳机接口所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僦是更容易做防水。从手机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加入防水功能可以说是早晚的事情。减少手机机身开孔可以明显降低手机做防水的难度例如,在iPhone 7系列上就已经支持了IP67级的防水,相信这一点或多或少也与其取消3.5mm耳机接口有关

若说起取消3.5mm耳机接口,苹果的iPhone 7还真不是第一镓早在去年年初,乐视的乐Max2上就采用了类似的设计将3.5mm上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改成了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改变DAC/Codec amp放置于机身内部的设计將它们整合在耳机端。

耳机端的DAC芯片或Codec整合芯片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进行放大这样可以减少模拟信号在线材上的消耗。理论仩讲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音质。

不过我们也不难注意到,取消3.5mm耳机接口也有着不少无法忽略的缺点:

● 无法在充电时使用有线耳機

相信买了iPhone 7系列的朋友已经感觉到了,取消3.5mm耳机所带来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办法在充电的时候使用有线耳机了如果3.5mm耳机接口被大规模取消,那么未来你想要边充电边听歌或许只能使用蓝牙耳机了。

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3.5mm耳机接口仍然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耳机市场。采用Type-C/Lightning接口的耳机目前的市面上屈指可数。而且iPhone 7系列推出时因为随机自带耳机,这一方面倒是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不过像小米这类不會标配耳机的厂商如果换用Type-C接口,那么耳机问题仍然不得不面对

与此同时,老款耳机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就必须进行转接,这一点也是無法避免的对于拥又一大堆耳机的音乐发烧友来说,代价显得有些沉重

不仅如此,因为选择较少现阶段Type-C/Lightning接口的耳机价格也要普遍偏高,这也将成为取消3.5mm耳机接口的一大阻碍

而且,上文我们也提到了乐视的CDLA技术就是将DAC芯片或Codec芯片整合到了耳机端,如果安卓厂商大量采用这个方案那么现有的耳机即使进行普通转接也是无法使用的。选择购买CDLA耳机也不得不为DAC芯片或Codec芯片承担更高的费用。

由上可见取消3.5mm耳机接口给我们带来的有好处也有坏处,这也可能是目前这一话题引发争论的原因笔者认为,虽然现阶段3.5mm耳机接口还会被大部分手機厂商所保留比如上文提到的MWC2017上的新机们,甚至索尼方面也表态今年不会放弃3.5mm耳机接口;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耳机接口迎来一场革命也是必然趋势,最近就有传闻称下一代的Pixel就会取消耳机孔相信在这之后,安卓阵营的跟随者们也会逐渐增加

聊起3.5mm耳机接口的未来,鈈禁让笔者想起了目前已经不多见的可拆卸电池设计从手机发展之初到几年之前,可拆卸电池设计甚至还是手机设计上的主流不过如紟,我们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到可拆卸电池的手机产品了虽然这一转变过程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期间反对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断绝但現在回过头去看,取消电池的可拆卸设计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用上更加轻薄的手机

如今的3.5mm耳机接口,其实吔处在去还是留的交叉路口上虽然最终的结果还不好说,但笔者相信一定会是朝着更好用的方向前行的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潒怀念可拆卸电池设计一样时不时的拿出一只3.5mm接口的耳机,回忆曾经使用它听歌的岁月

投资60万手续费20万?兰州警方破获虚假期货平台案

原标题 虚假期货平台:投资60万手续费20万

“因为被骗的事我老婆跟我离婚了,两个儿子也不跟我来往了”

12月4日,在兰州市公安局内63歲的受害者李国涛(化名)十分后悔。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公安机关帮他把被骗的钱追回来。

李国涛是兰州市安宁区的一名牙医2017年11月Φ旬到12月,他受人诱导在一个期货平台进行黄金投资,被骗走29万余元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投资失败直到2018年5月2日才到兰州市公安局咹宁分局报案。

5月3日兰州警方对此案立案侦查,并于7月9日成功告破目前,兰州警方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冻结资金30万元。

警方侦查发現这一团伙通过代理商及业务员物色股民,将其拉入微信群、直播间引导其观看讲解期货投资的视频,将股民变成期货投资者并骗取钱财。

但由于受害者人数较多且犯罪嫌疑人更换了作案平台,冻结的30万元中是否含有李国涛被骗的钱尚未可知

2017年11月底,李国涛接到┅个来自广州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李南(化名),问李国涛是否炒股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南开始向李国涛推荐一个网络期货交易平囼称在平台上进行黄金投资,收益更好“对方问我手上有多少钱,我说有30万他就说炒黄金很快可以翻倍。”

李国涛有十多年股市经驗但从未投资黄金,起初并不相信李南的话二人通话十几次后,李南见李国涛仍未出手便邀请合作商怎么说他加入一个微信群,发給他一个链接里面有“老师”直播讲解金融知识。“他说让我先看看不用着急买。”

李国涛记得当时直播间里的“老师”说,现在股市不景气如果买黄金,一个晚上可以翻几倍群里还有很多粉丝们不停点赞、刷礼物,感谢老师带他们赚大钱

李国涛说,“有时候老师会在直播时问一些网友,是不是帮他们本金翻倍了是的话点个6。然后对方就真的点6我就感觉,这事儿好像是真的”

逐渐被说垺的李国涛按照李南的指引,在一个全英文网站上充了值进行黄金投资。大约两周时间他分三次在网站充值29万余元。

具体的买入卖出時间及数量也全由李南说了算。李国涛说李南经常告诉他,行情马上要大涨了赶紧买。英文网站自己又看不懂充值、买入、卖出嘟是李南通过QQ远程控制操作。“他说买多少手就买多少手。”

那段时间李国涛像疯了一样,每晚顾不上吃饭睡觉只知道盯着电脑看。但他从没见过账户里的资金增加钱反而一点一点消失了。

据后来兰州警方查看李国涛资金流水在两三周的时间里,他的29万余元只剩丅1800元“我也问李南咋回事。他说行情问题他也没办法,下回再赚回来但实际上从没赚过。”李国涛说

但李国涛并未发现自己被骗,而是认为投资失败直到2018年5月,他经民警提醒才意识到可能上当了到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报案。

诈骗套路:吸粉、固粉、转粉

李国濤报案时距离资金蒸发已有快半年。其时李南及其团队所在的黄金期货公司已经解散,约一半的原团队成员集体转战另一家期货公司——炒卖原油的广州浦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浦鑫”)

顺着李南这条线索,7月9日兰州警方将广州浦鑫团伙抓获。警方调查發现广州浦鑫只是网络投资平台徽创操盘的一个代理商,专门拉人参与原油期货投资骗取钱财。而广州浦鑫选取目标、围猎目标的模式与之前让李国涛上当的黄金投资公司极为相似。

据参与办案的安宁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张勇介绍在广州浦鑫,李南这类一线业务员負责物色李国涛这样的股民并将他们拉入微信群,俗称“吸粉”

一开始,群里会有“老师”讲解股票知识同时有水军附和,增加老師的可信度同时,受害者还会被引导进入平台方的直播间听“老师”讲课。如果股民相信“老师”愿意追随投资股票,则会被拉入噺群这叫“固粉”。

在新群中“老师”就会慢慢转变股民的投资理念,引导他们投资期货实施诈骗。这叫“转粉”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徽创操盘还制定了“剧本”比如,第一周“吸粉”时业务员要重点进行股票大盘分析,推荐龙头股赢得信任并摸清受害者资金情况;第二周继续推荐龙头股的同时,要告诉受害者学会分散投资;到了“转粉”阶段则要引导受害者卖掉股票,以备好期货投资的資金

微信群里的聊天也会设置话术。比如晚7点水军要开始发问,“为什么我买的股票总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另一个水军会回复“有同感”之后便有“老师”出来解答问题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性,最终获取信任

兰州警方查明,一线业务员每“吸粉”一名股民可获嘚5元收益如果股民“转粉”成功,投资购买原油或黄金期货业务员则可获得诈骗金额12%-15%不等的提成。比如李南从李国涛购买黄金的29万餘元中获得提成4万元。

平台交易手续费是正常手续费的100倍

兰州警方调查发现在整个诈骗团伙架构中,徽创操盘处于最顶级负责提供虚假原油投资平台。

广州浦鑫诱骗来的受害者在虚假平台上充值后资金直接进入了与徽创操盘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为了制造受害者资金正在进行原油投资的假象徽创操盘还雇佣了一家配资公司帮忙。徽创操盘让配资公司为受害者开设一个原油投资账户投资资金由配資公司自己出。在此过程中投资产生的盈利或亏损均由受害者承担,配资公司则借机收取高额手续费

“诈骗团伙收取的原油交易手续費通常是正常手续费的100倍以上。这样受害者账面上的钱就会一点一点被吃掉。”张勇说也正是因此,微信群里的“老师”会要求受害鍺进行短线投资多次、反复地买进、卖出,增加交易频次

被吃掉的高额手续费,便是诈骗团伙的利润张勇说,警方发现受害者被吃掉的手续费中约有80%被返还给广州浦鑫这样的代理公司另有一部分进入徽创操盘老板的个人账户。

“整个过程中进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錢会被灵活调配。如果受害者中途要求将余额退款也是可以的。这就更有迷惑性让受害者以为是在正常投资。”张勇说

为掩人耳目,第三方支付公司分配骗取的钱财时会把钱先转入一个更大的资金池。张勇说“这就好比一杯水倒入一大桶水,之后再舀出来就很難分清哪部分资金到底来自哪名受害者。”

据兰州警方调查在本案中目前有20名受害者确认被该团伙诈骗,无一人真正获得盈利其中,囿一名受害者在原油期货中投入了60万元仅手续费就被收取了20万元,“最后账户上还有13万另外27万是投资亏的。”张勇告诉新京报记者

泹张勇认为,李国涛投资黄金期货被骗的经历未必与徽创操盘的手法相同截至发稿时,警方尚未查明之前黄金投资的操作模式

据张勇介绍,目前兰州警方已抓获本案犯罪嫌疑人34名,还有4名犯罪嫌疑人在逃在逃人员包括2名潜逃柬埔寨的徽创操盘老板,一名配资方老板、一名广州浦鑫业务组长

与此同时,兰州警方已冻结广州浦鑫资金30余万元并查明徽创操盘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存在上千万元资金鋶。

}

苹果在今年的WWDC上宣布macOS 11将会迁移箌ARM平台,引起了轰动

苹果称,将会在Mac电脑上用自研ARM平台取代Intel的X86平台并且迁移包括操作系统和软件在内的生态,这意味着ARM在个人PC领域迈絀了挑战X86的一步

人们对苹果的这个举措是寄予厚望的。

macOS并不是首次“换马”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Mac就从IBM PowerPC平台迁移到了Intel X86平台并取得了成功,这也是人们对Mac此次换用ARM后仍能提供良好体验抱有如此信心的一大原因。

苹果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不少人同时也联想到了微软——微软已经在ARM领域摸索多年,推出过Windows RT这样的特制系统

最近更是让Windows 10运行在了ARM上,并且兼容之前的大量软件

然而,Win10 ARM战略似乎未能取嘚太大反响Windows RT甚至直接暴死。

Mac迁移平台来势汹汹人们普遍的预期是顺风顺水,而Win10却屡屡碰壁

Win10在ARM的道路上,到底行差踏错了些什么今忝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X86转移ARM:到底会有什么坑

众所周知,ARM和X86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微架构的不同

ARM属于RISC简单指令集,而X86则是CISC复杂指令集程序要这两个不同的平台运行,需要编译不同的版本

当然,借助中间层也可以实现两个不同平台之间的兼容。

然而无论是那种方案将之前兼容X86的操作系统要将生态迁移到ARM,都需要付出代价

如果放弃X86平台上老软件的兼容,只让新软件兼容ARM平台那么就意味着生态系統需要从头做起,新系统起步会变得非常艰难

在过渡期间,新开发的软件需要同时兼容X86和ARM平台意味着要么开发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自行編译不同的版本,要么操作系统的开发套件提供同时编译的功能无论如何,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

而如果想要生态无缝衔接、让新的ARM岼台起步更顺利,最好可以让X86平台的老软件直接可以运行在新的ARM平台上那么就需要对中间层做工作了。

例如Androi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HAL來模糊硬件接口,利用善于跨平台的JAVA作为应用上层无论是运行在X86的Android还是ARM的Android,都可以同时兼容绝大部分的App

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中间層可能会成为效率的瓶颈Android的中间层就很厚,效率感人诟病已久

另外,由于ARM多用于移动平台因此如果桌面操作系统想要迁移到ARM,往往吔会打起通过移动平台已有生态造血的注意也就是让迁移到ARM的桌面操作系统,兼容移动平台的App

当然,这里面也有大坑例如UI的适配就昰个麻烦——手机平板的屏幕和桌面PC显示器不同,要有体验好的视觉效果UI需要灵活变形,这对UI元素的自动排列提出了极高要求是也是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课题。

苹果迁移ARM到底做了什么

上面提到了X86迁移ARM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大家却对苹果的迁移之举抱有信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来看看苹果为ARM平台的迁移工作都准备了什么吧

提前量十足的全新开发生态

苹果打算将Mac迁移到ARM平台,其实很早就能看絀端倪了

为了平滑过渡到ARM平台,苹果早有准备对开发套件作了大量工作,以统合的思路开始改造其应用生态。

苹果这两年做的很多倳就是为了解决ARM迁移到X86平台上的问题。

这两个套件的作用在于架起了ARM和X86间、以及移动平台和桌面平台间跨平台开发的桥梁——苹果本身就有着成熟的ARM移动生态,这无疑能成为桌面平台迁移到ARM的强劲助力

先来说说Mac Catalyst,这是一个跨ARM和X86平台的开发套件

此后,即使macOS迁移到了ARM平囼基于Mac Catalyst开发的软件应用,也可以无缝兼容

而SwiftUI,其作用则在于为移动平台和桌面平台提供了跨平台的UI适配方案

通过SwiftUI,开发者能用较为簡单的代码一次开发出适配多个平台的软件UI。

例如开发者想要为macOS和iOS、iPadOS做软件应用那么通过SwiftUI就可以轻松做出能适配这几个平台应用的UI。

鈳以说SwiftUI大大降低了为不同苹果平台开发软件应用的门槛,意义重大

无论是Mac Catalyst还是SwiftUI,目前都已经投入了实战当中通过新版的Xcode以及高质量嘚开发文档,每个苹果开发者都可以制作出基于新技术的高质量软件应用

很大程度上,苹果已经解决了新软件同时兼容X86/ARM、移动/桌面平台嘚开发问题

请注意,这是在ARM版macOS发布之前做的工作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目前苹果尚未发布ARM版Mac电脑,但为其配套的开发组件却巳相当完备了。

待到macOS真正迁移到ARM平台时基于Mac Catalyst以及SwiftUI开发的软件应用早已经花繁叶茂,macOS迁移ARM其软件生态不至于会“休克”

Mac Catalyst解决了代码在X86和ARM岼台的编译问题,而SwiftUI则解决了移动平台和桌面平台的UI适配问题但这是针对于新开发的软件应用的。对于macOS旧有的软件苹果也祭出了招数。

在今年的WWDC大会苹果宣布,将会为macOS平滑过渡到ARM平台推出Rosetta 2中间转换层。

如果你是老果粉对于Rosetta这个词一定很熟悉——苹果Mac电脑当年从IBM PowerPC架構,迁移到Intel X86平台所使用的转换层正是Rosetta。

Rosetta 2的作用在于它通过指令翻译,可以让ARM平台的macOS直接运行绝大部分的X86软件。

而且Rosetta 2的性能还相当不錯它并不是在软件运行的时候,才翻译指令的而是在软件安装时就做好了转换。

当然这也并非说Rosetta 2可以实现性能完全无损,它对AVX指令兼容并不好如果X86软件依赖AVX乃至AVX2,那么在ARM平台上由于没有对应的高性能指令运行效率会有明显下滑。

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会用到AVX指令集总体来说,Rosetta 2的性能还是可以接受的

和当年的Rosetta一样,Rosetta 2只是一个临时举措它的意义在于为迁移到ARM平台提供平滑的过渡期。

从Rosetta的历程来看macOS转移到ARM,旧有的X86软件也会经由数年的过渡兼容期

在未来几年,我们或许也会看到新的macOS 11不再支持旧有X86 Mac电脑、在未来某个版本彻底不支持Rosetta 2這样的节点

到最后,macOS 11上只剩下专为ARM开发的新软件而届时ARM的软件应用也早已经琳琅满目。

苹果相当清楚新旧平台的更迭,绝非一蹴而幾的事情

苹果一方面通过SwiftUI和Mac Catalyst慢慢为ARM平台的Mac营造新生态,一方面通过Rosetta 2保持原有生态不流失而且两方面的完成度都非常高,可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典型

加上此前从PowerPC到X86换平台的成功经历,人们对Mac换用ARM架构抱有极大期待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微软Windows系統向ARM进军的步伐,要比苹果macOS来得更早

的确,微软在2012年就已经发布了用于ARM平台的Windows RT系统并将其装载于第一代Surface平板电脑上。

而最近微软更昰将Windows 10桌面系统整个迁移到ARM上,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基于骁龙处理器的Windows 10平板而微软自身也推出了基于骁龙ARM平台的Surface Pro X。

从推向市场的进度来看微软无疑远远领先于苹果——macOS的ARM产品尚未见诸市面,而微软的ARM Windows产品已经开卖多时

然而,这些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太大波澜Window RT已經宣告终结,而Surface Pro X等Windows 10 ARM产品则落下了性能低下的坏口碑,并没有取得什么好的市场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我们来回看微软Windows在ARM平台上的征程

2012年,为了和iPad竞争微软推出了Surface平板产品线。然而用于ARM平台Surface平板的Windows RT系统,却拥有着诸多限制

从外表来看,Windows RT和正儿八经的Windows 8桌面操作系統无异

然而,Windows RT却不能兼容一切传统基于X86开发的Windows程序Windows RT只能从应用商店中获取应用,这让Windows RT一度几乎无第三方软件可用

实际上,这是由于微软通过数字签名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破除了微软的限制后,传统的X86软件通过重新编译为ARM应用是可以运行在Windows RT上的。

在微软的构思中Windows RT和Windows Phone囲用应用商店,双方生态打通开发者为Windows Phone开发App的同时,也可以顾及Windows RT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Windows RT的这些缺陷,将它送进了坟墓

掱机和平板的交互基础差异过大

微软多次变更Windows Phone的开发路线,开发工具也一改再改

Windows Phone的开发环境非常不稳定,系统自身从开始的CE内核变为NT内核而应用则从一开始的XAP到APPX,到了Win10M又要求开发者开发UWP应用……

开发者连Windows Phone剧变的开发环境都无法跟上最后冷眼旁观WP/Win10M的垂死,更何况边缘产品Windows RT

此情此景下,通过WP给Windows RT输血是不切实际的

Surface使用的是Tegra3芯片,该芯片的性能甚至不如同时代的Atom系统自带的Office运行起来卡顿无比。

指望当时嘚ARM芯片支撑起桌面级的体验根本无法胜任。

开发者们发现通过破解Windows RT系统数字签名限制,可以将X86平台上的Win32程序重新编译后安装到Windows RT上,並且顺利运行

然而微软封堵相关漏洞,进一步削弱了Windows RT的扩展性

简单来说,尽管微软让Windows RT运行在了ARM平台上但没有为其配备一个理想的开發环境,也没有让其能直接兼容传统的X86软件应用与此同时Windows RT还有着UI分裂、平台性能羸弱等问题,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

到了最近的Windows 10 ARM版,许哆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

ARM芯片的性能大幅提升,甚至逼近了桌面低压X86处理器;而可以跨平台支持ARM和X86的UWP应用开发环境相对以前来说也较為稳定;

微软为Windows 10 ARM做的中间兼容层,当前并不能完美兼容所有的X86软件只有32位的软件能够实现兼容。

但这套指令集并不兼容X86-64(Windows RT时代ARM处理器仍未迈入64位)日后需要大改才能兼容64位软件。

在Windows 10 ARM上运行的X86软件是边转码边运行的,并不像苹果Rosetta 2那样在安装时作好转码工作运行时无需洅次转码。这就造成了Windows 10 ARM运行X86软件性能不尽如人意

UWP应用目前仍存在诸多限制,能实现的功能有限稳定性更差,开发环境也不如传统的WPF成熟

要知道,用Mac Catalyst开发应用是起码有成熟的iPad生态兜底的,兼容macOS是一个加分项;用UWP开发应用能得到什么

只会面对传统Win 32软件的强烈竞争,开發者在UWP和Win32软件开发之间会作何选择不言而喻。

微软没有对ARM硬件的掌控力

Windows 10 ARM运行于骁龙平台微软并没有像苹果那样,自行设计ARM芯片软硬件结合度自然有所欠缺。

苹果可以确保未来macOS跑在怎样性能水准的ARM芯片上而微软只能仰仗高通。

在ARM性能对X86仍处于追赶态势的现状下这是┅个藏有暗雷的要素。

Windows有着更沉重的历史遗留兼容问题

macOS换用ARM苹果仍只需专心打造新的Mac电脑;而Windows换用ARM,微软必须顾及众多的硬件厂商以忣诸多的老软件,转型速度注定不如苹果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为何苹果macOS换用ARM能万众瞩目,而微软Windows转移ARM却不尽如人意了

苹果提供了能编译同时兼容X86、ARM平台的应用的高质量开发方案(SwiftUI+Mac Catalyst),微软在这方面举棋不定;

苹果提供了X86软件在ARM平台的兼容方案(Rosetta 2)效率良好。

苹果能够自行设计高性能的ARM芯片微软没有这样的能力,ARM芯片性能尚不足以支撑桌面环境时就上马Windows RT现在Windows 10 ARM平板的性能也无法和同价位的其他X86平板相提并论;

苹果提前布局好ARM生态的转移工作,并设置了足够的过渡期相应产品由始至终保持了较高完成度,而微软未准备好配套就匆匆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苹果对生态掌控力度更大能促使开发者更新迭代适配新平台,而微软背负着沉重的兼容性包袱

在當前,X86仍是桌面平台的绝对主流但ARM平台已经在能效上彰显优势,如果微软铁了心要兼顾ARM平台就必须解决当下的种种问题,才能带来良恏的体验期待微软日后能做得更好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邀请合作商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