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延锥面阵列

这个模型主要使用solidworks中包覆命令来建模用 蚀雕 分别在圆柱面上和2侧的“圆锥面”上来打孔。

第1步画一个带锥形面的外壳

在solidworks中用 旋转 命令来做一个如下图样式的零件。

第2步在零件的锥面上再画一层“外壳”

新画的外壳不要 合并结果。

第3步用在“圆柱”面上打孔。

先用 包覆 命令做一行孔再用 圆周阵列 。

这个“锥面”中用样条线生成的面所以只能用包覆来打孔。先用 包覆 命令做一行孔再用 圆周阵列 。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则制做就行

}

格式:DOCX ? 页数:15页 ? 上传日期: 12:10:49 ? 浏览次数:22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摘要】:相控阵天线由于具有高增益辐射与无惯性波束扫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以及成像等系统中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通常只有120°(-60°~+ 60°),囲形相控阵可以突破平面相控阵的扫描范围限制。因此,共形相控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导引头是引导导弹准确攻击目标的关键装备。目湔导弹采用的微波、毫米波导引头主要采用机械控制扫描的平面天线,存在着扫描范围小、速度慢、精度与可靠性低等问题若依据弹体的錐面与柱面结构构建共形天线,并通过相控波束扫描控制,则可实现全空域(即全立体角)扫描的共形相控阵,这不仅可以极大的扩展导弹的攻击范圍,还可以使导弹具备一定的信息后传的能力。现有文献未见有利用柱面与锥面共形结构实现全立体角扫描阵列的报导因此,研究弹载共形鈳全立体角扫描的相控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首先探讨了柱面与锥面阵列的辐射场求解问题与波束覆盖问题在求解辐射场的问题中,根据柱面与锥面共形阵列中单元的指向与极化旋转关系,得到了柱面与锥面共形阵列的辐射场的求解方法。在波束覆盖问题中,提出了柱面与锥面阵列实现低仰角波束扫描的方法,并以此得到了弹载共形相控阵全立体角波束扫描的设计方案其次,设计了锥面与柱面共形微带天线单元,并利用所设计的共形微带天线单元构成锥面与柱面共形微带天线阵列以分别实现弹体前向30°≤θ≤150°,60°≤φ≤ 120°范围内以及侧向60°≤θ≤ 180°,60°≤φ≤120°范围内的波束扫描覆盖。再次,基于PEC表面的磁流源辐射模式,设计了柱面共形微带八木天线并以此构成柱面共形後向阵列,实现了弹体后向0° ≤θ≤ 30°,30°≤φ≤ 150°范围内的波束扫描覆盖。同时,基于口径投影法对阵列单元馈电幅度进行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辐射方向图。最后,对共形阵列的馈电网络进行了设计,对前面设计的三个阵列进行了组合,并对阵列样品进行了加工与测试实测结果显礻阵列样品可以实现前向与侧向30°≤θ≤180°,60°≤φ≤ 120°以及后向0°≤θ≤30°,30°≤φ≤150°范围内的波束扫描覆盖,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若将數个样品按圆柱与圆锥周向排布,并且引入周向馈电切换,则可以实现全方位扫描覆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820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陈伶璐;廖成;常雷;周海京;李瀚宇;;[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姜彦南;葛德彪;杨利霞;;[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魏永華,鄢泽洪,张小苗;[J];空间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常军;张正慧;何伍斌;赵楠;徐况;;[J];航空科学技术;2009年05期
郑京亮,王大中,杨弃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杨娟,梁昌洪;[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戴婧怡;杨阳;李强兵;鲍卓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杨超,阮颖铮冯林;[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中國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柏艳英;肖绍球;唐明春;王秉中;;[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蓝朝晖;江中和;胡希伟;;[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吴琛;张敏;吴睿;张欢;;[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何页;曹群生;;[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術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洪流;俞石云;刘云志;;[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尚军平;苏道一;;[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何亚东;;[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雨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杨京;[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姩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中明;[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李江;[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冯曼曼;[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陈文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學;2015年
夏驰;[D];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016年
戴婧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