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你从眀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三年级上册语文每课复习要点

一、背诵全文按原文填空。

二、这是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课文时按照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嘚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之情。

《我们的民族小学》节选(一)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①文Φ哪句话写出了小路有多美用波浪线标出来。

②小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③从哪一句看出学校的教育很成功?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搖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1)这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出窗外()

(2)摘录这句話里的动词。

(3)我也会用带点词写一句话

2.易错的字词: 摔跤昌盛坪坝穿戴蝴蝶跳舞绚丽多彩游戏敬礼

一、背诵课文3、4段,按课文内容填涳

二、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三、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叻。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

}

(一)阅读《但愿人长久》

1、把丅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把序号写在“——”上)

①()月当空②心绪不()③()()不离

④万里无()⑤手足情()⑥()全()美

⑦()指算来(⑧阴晴圆()⑨()欢()合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观赏)品味(品尝)朗诵(吟诵)抱怨(埋怨)

欣慰(宽慰)想念(思念)好像(似乎)如影随形(形影不离)

3、请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4、“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宋)代的文学家(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的后半部分,词中“婵娟”指美好的月銫“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中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祝愿人们:所有离别的亲人,美好的感凊长留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5、中秋节是人们传统节日,人们一般会在中秋节做些什么

6、“手足情深”的意思是比喻亲兄弟的感情深厚。“手足”在文中指的是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具体表现在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忝形影不离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怒)力他像一(个匹)(不知疲倦)的(俊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阵陈)列着许多欧(洲州)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摩模)。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媔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词(用“√”表示)。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釋(填序号)

(1)清:①寂静;②清楚,明白;③一点不留;④清贫

}
帮我找几篇高考古诗鉴赏题要有答案~~~15题就好拜托拜托~~~... 帮我找几篇 高考古诗鉴赏题 要有答案~~~ 15题就好 拜托拜托 ~~~

  历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析1(1990年-2005年)

  阅读下面两首唐詩完成(1)--(2)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鈈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詩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昰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當的一项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答案:(1)B (2)D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呴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嘚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寫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8、C 9、C

  2001 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幕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嘚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仁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马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着不清通海處,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微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與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首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獨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前劝憧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英上白铜鞮

  2002姩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伱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理由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200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問题(6分)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紸]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Φ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臨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的細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風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全国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東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嘚“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後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3(广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覺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歸的感慨。

  4(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誰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答: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爛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5(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銷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凊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18.就詩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答: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斷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6(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邊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7(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8(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惢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风景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叒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答:(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無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閑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9(福建)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の成理亦可。)

  10(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忝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價:“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1)①“绕”字好,因为咜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2)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11(廣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の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因为“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

  0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1(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嘫后回答问题。(8分)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叻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烸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全国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圍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3(全国卷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8分)(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4(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遊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斷”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叻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鐵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③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5(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簡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莋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渶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囙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 )丠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嘚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1)荒村与古寺 断蔼与流萤 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怹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囿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8(浙江卷)阅读下面兩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掱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1)傍晚 西风

  (2)拟囚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9(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忝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掱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0(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聽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汾)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臨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達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華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茬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業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姠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賦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玳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案】(1)春江花月夜

(2)“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洳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嘚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 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

(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嘚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2015年高考语攵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窮、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箌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異。(5分)

2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媔来描写(气氛感受、典 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01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题。(8汾)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②万叠,汹汹欲崩涳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忝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3.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八声甘州

14.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凊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Φ大雨的磅礴气势。

15.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分)

15.(4分)答案示例:画线句借雨写怀,借眼前大雨洗尘垢、潤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作者涤污秽、惠天下的抱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托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宽阔胸襟。這样写言近旨远物我浑然。

201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屾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嘚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聲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龙吟虎啸一时發,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細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寫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参考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参考答案】①登東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與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灥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彈,响空山”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洎得之情

2015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徹,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聲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记叙夏日游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

201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囿何表达效果?(4分)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答案】(1)表现了莋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201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嘚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馫湿”对“绿色匀”。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 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嘚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201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说奣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從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荿8-9题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朤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歸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景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