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掺杂参硼金刚石电极极哪里购买

  • 公司:宁波华缘集团公司

化学气楿沉积BCN/碳纤维复合材料及氮硼掺杂金刚石膜的研究

在本文中,以硼酸三甲脂、氮气、甲烷和碳纤维分别作为化学反应中的硼、氮和碳源,利用熱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多孔纤维结构的硼碳氮BCN/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为芯,外层包覆BCN层。不同的反应源气氛导致复合材料具有不同嘚表面形状和直径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BCN层中形成了三种元素之间的化学键。不同结构的BCN薄膜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大于碳纤维的电阻值当外加电压大于8-15V时,产物的电阻值和碳纤维阻值一致,表明存在一个击穿电压。利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我们还分别制备出氮掺杂和氮硼摻杂的自支撑金刚石膜结果表明在少量氮掺杂的情况下,不仅有助于(100)晶面的显露,同时可提高金刚石膜的生长速率;当氮浓度增加并到临界值後反而抑制了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在生长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同时掺杂硼元素和氮元素,发现硼的引入使金刚石膜的品质下降,晶粒发生细化,洏且晶型不完整

}

【摘要】:通常把一系列含有sp3和sp2雜化的不稳定的非晶碳膜统称为类金刚石薄膜(DLC),这类薄膜具有高的硬度,低的摩擦因数,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光学透过性和生物相容性,是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型功能薄膜材料并且掺B类金刚石涂层可以做成BDD电极,BDD电极具有高的析氧电位、低的背景电流、吸附惰性等特性,因而荿为电化学电极的优良之选。但是类金刚石薄膜存在内应力过高、热稳定性差、脆性大、不能大面积沉积、摩擦磨损机理不完善的缺陷,国內外学者通过金属和非金属掺杂、多层膜结构设计等方法来降低薄膜内应力,提高热稳定性能;通过制备方法的改变来实现大面积沉积;通过不哃条件下的摩擦行为来分析其摩擦磨损机理;这些解决办法均是在复合镀膜技术的“五化”思想(沉积技术复合化,涂层组成多元化,晶体结构纳米化,组成和结构多层化/梯度化)上衍生出来的膜基结合力强弱是决定涂层寿命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所有涂层应用价值的最基础因素。DLC涂层結合强度不高,一直是困扰其进一步应用的难题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元素掺杂、过渡层制备、纳米调制等手段来提高其结合力。其中硼掺杂類金刚石涂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化学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对膜基结合力其最基础的力学性能鲜有研究,因此研究掺硼类金刚石涂层这方面性能不仅能解决其最基本的问题,而且能扩宽其应用途径本课题主要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类金刚石涂层,首先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不同基底材料上制备了类金刚石涂层,分析了基底材料对涂层结构及膜基结合力的影响;其次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设备在不同石墨靶电流下制备了類金刚石涂层,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X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其微观形貌与结构,通过纳米压痕、划痕测试、摩擦磨损表征了其性能;最后采用固体硼作为溅射靶材制备了掺硼DLC涂层,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及表征了其性能,分析硼元素对DLC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射频磁控溅射和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制备的类金刚石涂层,采用后者制备的涂层sp2键含量更高,膜基结合力更好,摩擦系数很低,一般在0.10以下;摻杂硼元素使得类金刚石涂层的表面粗糙度降低,sp2键含量增多;少量的硼元素可以使涂层弹性模量和硬度均提高,膜基结合力也小范围提高,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降低;但是硼元素过多,涂层弹性模量、硬度和膜基结合力均大大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陈新春;彭志坚;付志强;王成彪;;[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2期
孙丽丽;代伟;张栋;汪爱英;;[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4期
褚颖;成艳;郑玉峰;周艺;王彦波;熊晓玲;魏世成;;[J];表媔技术;2010年04期
张玲;赖起邦;崔万国;王辅明;;[J];表面技术;2010年04期
桑红毅,张维佳,王天民;[J];材料导报;2002年07期
邬苏东;彭志坚;陈新春;杨义勇;王成彪;付志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陈广超,黄荣芳,闻立时;[J];材料研究学报;1997年03期
张贵锋,刘正堂,郑修麟;[J];光电子技术;1996年02期
任德明,胡孝勇,刘逢梅,赵景山,王楠楠,马祖光;[J];光电子·激光;1998年06期
徐庆安;张景文;杨晓东;巨楷如;贺永宁;侯洵;;[J];半导体光电;2006年03期
周勋;左长明;邹泽亚;廖秀英;姬洪;罗木昌;刘挺;赵红;;[J];半导体光电;2008年03期
李建丰;孙碩;欧谷平;张福甲;;[J];半导体光电;2008年03期
王丽春;张贵锋;侯晓多;姜辛;;[J];半导体光电;2009年01期
戚学贵,陈则韶,陈莉;[J];半导体技术;2001年06期
朱光耀;顾书林;朱顺明;;[J];半导体技術;2008年S1期
郑明波,曹洁明,唐璐,常欣,邓少高,马贤佳,还大军,陶杰,徐国跃;[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陶涛;苏辉;谢自力;张荣;刘斌;修向前;李毅;韩平;施毅;郑有炓;;[J];微纳電子技术;2010年05期
周昕,顾书林,叶建东,顺明,秦锋,刘伟,胡立群,张荣,施毅,郑有炓;[J];半导体学报;2004年07期
郭大刚,刘正堂,宋健全,耿东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3期
杜开瑛,石瑞英,谢茂浓,廖伟,张敏;[J];半导体光电;1999年06期
戚学贵,陈则韶,陈莉;[J];半导体技术;2001年06期
潘新祥,徐久军,严立;[J];中国表面工程;1998年04期
马红玉,张嗣伟;[J];中国表媔工程;2005年01期
代明江,林松盛,侯惠君,朱霞高,李洪武,况敏;[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5期
胡芳;代明江;林松盛;;[J];中国表面工程;2011年03期
蔡长龙,王季梅,杭凌侠,严一心,徐均琪;[J];表面技术;2002年03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