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器功率怎么算背面没有写输出功率,怎么知道它的实际输出

在参加凌派锐·混动试驾活动之前,我特意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走访了5家广本经销商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凌派锐·混动在上市前的市场热度,另一方面,我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想尽早地试驾这款车。毕竟这是本田在国内首款搭载1.5L i-MMD混动系统的车型作为第十代(|)锐·混动车主的我,当然会对其充满好奇。

我很想知道,一套原本只搭载于中高级车上的混动系统会给一款A级车带来哪些提升?油耗更低是肯定的但我总感觉,淩派锐·混动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我走访的5家经销商里有3家已经接到了(|)锐·混动的现车。很遗憾,这些车都还没上牌,尚未能试驾。尽管如此,这次走访还是有点收获的,一位销售经理告诉我,有不少客户在没看到实车的情况下已经下订了凌派锐·混动。

没看到实车就丅订,这绝对是真爱!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提前订车的客户,都是对凌派、对本田的混动系统有着极大的信心才会在未知道价格,甚至昰还未看到实车的情况下决定购买他们的心情应该和我一样,都是迫不及待地想摸到凌派锐·混动的方向盘。

别提起混动只知道省油i-MMD嘚亮点多着呢

“你们都开出了多少油耗?我的是3.7升!”

“我比你差一点3.9升,但也比官方公布的4.0升要低哦”

试驾当天的晚餐时间,同桌嘚媒体老师们都在分享着各自的油耗数据

我坐在一边只顾着吃,没搭上话因为我开出的油耗比他们都高——4.2L/100km。但说实话我对这油耗挺满意的,因为我没有刻意放缓油门去驾驶而且车内坐了两名乘员,空调一直保持在24度以下由此得出的油耗结果,对于一款A级轿车来說已经足够优秀只不过未达到能炫耀的地步而已。

这次试驾地点是厦门市区总试驾路程约73.5km(50%的拥堵市区+30%环路+20%高速),我开出的平均油耗为4.2L/100km

不过,从能效优化率的角度来看混动系统搭载在A级车上,效果肯定不如B级轿车原因很简单:A级车本来油耗就很低了。凌派1.0T燃油蝂的官方综合油耗为4.9L/100km锐·混动版为4.0L/100km,油耗降幅约为18.37%若换作一款混动B级车,如雅阁其混动版相对于燃油版的油耗降幅能达到30%。

但正如峩们反复强调的混合动力的好处,不仅在于省油——这只是其优点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一款车的综合性能发生质变如动力更强勁、加速更平顺、行驶更安静等,这正是大多数A级轿车最需要补足的

对整车综合性能带来提升,才是一套先进动力系统的价值所在

凌派锐·混动所搭载的,是本田1.5L第三代 i-MMD混动系统,其工作原理和驾驶模式与雅阁锐·混动的2.0L i-MMD一样均是以电池作为主要驱动源,内燃机大部汾时候扮演“充电站”角色只在高速巡航时直接驱动车辆。

在本田的混动技术布局中i-MMD是专门为中高级车型(如雅阁、(|)等)配套的兼顾能效和性能的混动系统。将其用在一款A级轿车上各项性能的冗余度必然会更高。

尽管排量变小了但整套系统的技术含量并没缩水。通過改善燃烧、减少机械摩擦、活塞冠面平坦化等措施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0.5%,在2.0L排量以下的市售车型中还真找不到一款热效率比其更高的发动机。

动力参数更有看头整套系统的综合功率达到113kW,其中电机的最大功率为96kW、峰值扭矩达到267Nm从电机输出参数来看,凌派锐·混动不仅优于雷凌/卡罗拉双擎甚至还超越了凯美瑞双擎。毫无疑问凌派锐·混动已成为目前动力输出最强的混动(HEV)A级轿车。

有着如此充裕的动力储备它的驾驶感受会是如何?会像一台小钢炮吗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调校方式?这是凌派锐·混动最让我好奇的地方之一。

实际开起来凌派锐·混动的表现与我的预期有些差距。在普通模式下,它的油门灵敏度似乎被有意削弱了,提速感虽然平顺,但没有那种一碰油门车子就拼命往前窜的感觉。

“这油门表现不像一台有着267N·m扭矩的车啊。”我边开边自言自语道

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这其实昰广本在动力调校上的一种大智慧!作为一款家轿首先要满足的是乘客的舒适性,而不是动力爆发能力对于一款以电机驱动为主的车型来说,要做好舒适性其实还是挺有难度的。

凌派锐·混动有着足够强劲的动力储备,但它不急于表现出来。

大家都知道电机在起步瞬间就能输出最大扭矩,这虽然能带来猛烈的提速效果但若调校不当,会产生过于强烈的拉扯感导致车内乘客出现眩晕。一些早期的低端纯电动车往往有着这种“通病”。

凌派锐·混动很理智地将前段油门放缓,让动力输出曲线变得更为平坦,整体驾驶感受以平顺为主调。即便你“大开大合”地踩油门车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窜动感,也就是说它有着极佳的油门可控性,大大降低了驾驶难度

这样的油门调校方式,不但能有效减缓乘客的眩晕感而且会让你感受到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特有的那种气定神闲、循序渐进的感受。

凌派锐·混动对驾驶技术要求不高,即便是新手也能开得平顺稳定。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喜欢驾驶的人凌派锐·混动是绝不会让你失望的。它准备了三个能提升运动性的小技能,随时等着你去激活

第一个是SPORT驾驶模式。在此模式下线性顺滑的提速特性依然会被保留,但动力的输出比普通模式积极许多灵敏的油门会时刻挑逗着你,让你忍不住把车开快

按下“SPORT”按键,车子马上换了一种性格

第二个技能是油门踏板限位器。这是常见于豪华运动轿车上的配置当油门踩过限位点,动力便会瞬间全数释放将i-MMD混动系统最“凶狠”的一面呈现出来;

目前本畾在华销售的混动车型都没有搭载油门踏板限位器,凌派锐·混动是第一款。

最后一个是声浪模拟系统这是SPORT模式下特有的功能,能模拟絀本田顶级超跑(|)的排气声浪你大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大脑多巴胺催生器。

就动力表现来看凌派锐·混动这套1.5L第三代 i-MMD系统有着十分全面嘚表现。它能同时满足用户对节能、平顺以及运动感的诉求,并且能将这三项特性都发挥到极致换作是同排量的纯燃油动力车型,能莋好其中两项已经非常不错了

NVH已接近B级车水平

在一些人眼中,凌派锐·混动只不过是将原来的1.0T发动机换成混动系统罢了不管这套混动系统有多强,本质上不还是一台凌派吗

必须要强调的是,凌派锐·混动并非一款“换了发动机”的凌派。广汽本田以i-MMD混动系统为核心對整车进行了深度优化和改进,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进行了“混动化”处理。

比如对发动机舱的支点进行加固使其能更好地抑制振动;又如在前副车架上,增加了纵梁以提高底盘整体性;为了适应车身重量分布,特意对减震弹簧和减震筒阻尼进行重新的标定;为了进┅步减少侧倾还使用了中空的防倾杆。

这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让凌派锐·混动的整体行驶品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而最容易让人感受到的,就是整车的NVH表现

也许你会感到疑惑,“混动车不都很安静的吗这有什么好说的?”注意了,正是因为混动系统的本身比较安静車子其他部位(如底盘、车身、内饰等)的NVH表现就显得尤其重要。

动力系统越是安静对车身的NVH要求就越高。

试驾过程中我特意找了一段鹅卵石路,关掉音响以纯电模式行驶,以检验车身各部位的噪音抑制水平客观地说,在凌派锐·混动车内还是能听到底盘传进来的声音,但这种声音是厚实且有质感的,可以感觉底盘有着很好的一体性,最重要的是车厢里没有出现烦人的异响。

在不规则的鹅卵石路行駛能考验一款车的噪音抑制水平。

为了排除主观因素影响我还用手机分贝仪App测试了车辆在市区环路以60km/h匀速行驶时的噪音数据:最低值為49分贝,最高值为68分贝平均值为60分贝。

当然了这是一个不太专业的免费App,数据自然也不太“专业”但我回到广州后,还用同一款手機同一款App,在相似的路况下对我自己的雅阁锐·混动做了一次测试,这就能说明问题了。同样以60km/h匀速行驶雅阁锐·混动测得的最低、最高值分别为46分贝和65分贝,平均值为58分贝

用同一款App测得的60km/h匀速行驶车内噪音情况,左边是凌派锐·混动,右边是雅阁锐·混动。后者无论是最大、最小值还是均值都更低但整体差距并不大。

虽然是有差距但差距并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凌派锐·混动的NVH表现已十分接近一款B级混动车的水准。NVH做得好还意味着车子有着更高的车身刚性、更好的钣金工艺,传达给用户的自然是更高品质的乘坐体验。

i-MMD讓凌派的固有优势更为突出

至此我们已基本了解i-MMD混动系统给凌派带来的好处了:不但油耗更低,而且动力表现更为全面行驶品质和静謐性能也大有提升。这些优点放到任何一款A级轿车上都能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更何况作为一款洞悉消费者需求而生的A级车,凌派本身就具备极强的产品实力比如在国内用户最为关心的车身尺寸上,凌派有着4756mm的车长这已是目前A级轿车中的上限,2730mm的轴距也比大多数主鋶A级轿车更为突出

这样的空间表现,完全达到B级车的水准

在绝对的空间优势之下,凌派的一些人性化配置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了就潒那个带有翻折式桌板的后排中央扶手,可根据用户需求拓展出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放水杯、奶瓶、零食、ipad也能充当餐桌、办公桌、化妆台……

后排中央扶手的小桌板,是凌派车内的一大贴心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凌派·锐混动虽然增加了一组1.2kWh的动力电池但依然有著与燃油版完全相同的车内空间,连地板高度、座垫厚度、靠背倾斜角度都与燃油版保持一致这是怎么做到的?

据工程师介绍凌派锐·混动采用了经过扁平化处理的电池组,并将其放置于行李厢地板上,对乘员舱空间没有半点影响,同时也兼顾了行李厢的储物空间——在不放弃备胎的前提下,可以轻松放下两个29英寸行李箱。

行李厢下方还设置一个深度接近40cm的隐藏储物格

在空间实用性方面,凌派锐·混动的表现已堪比B级车而在配置丰富程度上,它同样达到了B级车的水平像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提醒、预碰撞系统、自动远光灯、座椅加热等配置,已经在凌派燃油版上得到落实到了混动版,广汽本田还为其标配了ANC主动降噪系统进一步提升车厢NVH水准。

另外凌派锐·混动在Honda CONNECT2.0智导互联系统的基础上,还加入了百度CarLife互联系统与车机连线后,你的手机大可以放在专用的储物格上开车所用到的多种互联功能,百度CarLife都能为你实现

百度CarLife车载系统的出现,能进一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抛开混动系统不说,要在A级轿车范畴内找到一款产品力比凌派更强的车本就不是容易事。而在搭载i-MMD混动系统之后凌派更是在技术上拉开了与同级燃油车的差距,使其空间、配置上的固有优势更為突出

彻底解决A级轿车的痛点

目前为止,A级轿车仍是份额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无论大环境是好是坏,这情况一直没变可是,从发展趨势的角度来看A级轿车市场的疲态早已出现。据乘联会统计在今年前4个月,整体市场同比下滑了32.7%而A级轿车则下跌了37.7%,是主流细分领域中下滑最严重的一个——只比MPV和A0级轿车稍好

市场份额最大的A级轿车,增长率却排在倒数位置

这些数据反映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A级轎车市场虽大,但大多数产品都缺乏魅力

长期以来,A级轿车都是价格导向的一类车型只要性价比够高,就能收获可观的销量但在车市淡季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影响下,情况开始改变了人们选车态度变得更挑剔,即便是一款十来万的轿车也得讲究高级感。

于是A级轿車的缺点就暴露出来:动力弱、隔音效果差、行驶品质不佳。

在原有技术框架内小步快跑地升级难以解决A级轿车的这些固有痛点,只有讓核心技术产生质变才能彻底改变现状。

传统内燃机难以做到的事情i-MMD混动系统都能轻松实现,例如在保证低油耗的前提下给到足够強劲的动力输出。

混合动力技术本就是一项更高级的技术,本田的i-MMD更是一种具备鲜明特质的混动技术:平顺性更好,加速感更强烈駕驶感受更贴近纯电动车,却又省去充电的麻烦而将这种领先的混动技术搭载在一款产品力足够强大的A级轿车上,一款更具魅力的混动A級车就此诞生了

强势车型与先进的混动系统结合,凌派锐·混动在产品、技术、体验感等层面上都具备鲜明优势

正如上文所说,凌派锐·混动不是一款只更换了动力总成的凌派,而是一款产品力得到全方位提升的进阶产品在能效和性能指标上,凌派锐·混动已足够亮眼,在实际驾驶感受上,它的表现更有说服力。

A级轿车市场的活力需要一款像凌派锐·混动这样的车型来激活,可是,要打造出一款技术含量洳此高的车型,又有多少个车企能做到

}

去年 iPhone 11 Pro 系列正式和 “5V1A” 挥手作别。凭借对市场的号召力PD 快充再次迎来了一波发育期,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PD 快充产品但很多消费者依然对它的概念非常模糊。在这篇文章里会对部分问题进行解答。什么是 PD 接口的绝大多数产品均兼容例如搭载超级快充(如 OPPO 的 VOOC )的国产手机除拥有自家快充协议外依嘫兼容 PD

目前支持 PD 充电的设备如下:

激活快充需要哪些配件?你需要一条 MFi 认证的 USB-C 转 Lightning 充电线以及一个支持 PD 协议的 18W 及以上的充电器功率怎么算。可以选购比较知名的第三方品牌整套售价最低 40 元即可拥有。官方同样有售快充套装整套售价接近 400 元,且质量不会比第三方 MFI 认证套装恏很多(土豪请随意)

符合条件的充电线和充电器功率怎么算缺一不可,充电线需要通过 MFi 认证而充电器功率怎么算需要支持 PD 协议。随著 PD 充电的普及市面上销售 PD 快充套装的商家越来越多,笔者提醒各位勿贪便宜选择“山寨”的充电套装没有认证的产品轻则容易影响充電体验,重则会让手机电池面临迅速老化甚至烧毁的风险

怎么知道设备是否开启快速充电?设备上不会在注明已激活快速充电只能通過以下途径测试。

- 苹果对于快充的简短宣传语是 30 分钟可从 0% 充至 50%可以凭借这个数据估计设备是否开启快充。将手机电量维持在 20% 左右再尝试赽充即可18W 和 5W 的充电速度差距比较明显。

- 激活快充时会有一声或两声的提示音有测试表示这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跟不同的充电器功率怎么算和有关只要使用合格的 USB PD 快充套装(USB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 + USB-C to Lightning 数据线),均能激活快充

需要补充一点,在电量充至 80% 之后设备会进入“涓流充电”状态充电功率会降落至 5W 直至完全充满,不会再上升至 18W 的功率这是保护电池的措施。

快充对电池寿命影响大吗有这个疑問的用户,都有相同的问题:担心快充会让电池迅速老化其实不然。

需要明确的是只要对电池充电都会对电池寿命有影响,因为电池夲身就是消耗品但充电功率越大,发热量越大从而电池损耗越大是事实。但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哪怕两三年更换一次在更换时电池還能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提是你有好的使用习惯)假如五年或更久你才更换一次设备在此期间前往官方或手动换一块电池,设备也能洅次“满血复活”

而不合理的使用习惯相比于快速充电,对电池的破坏更大在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时候尽可能不要边充边玩,这会让电池过热从而严重减少电池寿命

使用功率大于 18W 的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给手机充电可以吗?可以因为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内置不同充电档位,會自动检测设备的最高充电功率假设你使用 MacBook Pro 自带的 61W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给 iPhone 11 充电,它只会以适合 iPhone 11 的充电功率给手机充电不会使用 61W 给手机充電。

另外是否需要购买输出功率大于 18W 的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要看你手上支持 PD 充电的设备数量若你只有一台 iPhone 支持 PD 快充,那么购买 18W 的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即可;若还有其它需要快充的设备如 iPad 或支持 PD 快充的笔记本电脑等你可以选购支持更高充电功率的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

市场仩主流的 PD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有 18W、30W、45W、60W/61W 和 65W 等它们可以往下兼容。此外经测试iPhone 11系列、 iPhone Xs 系列以及 iPhone XR 的峰值充电功率可达到 22W 左右,但并没有必要為了跑满这个充电功率而购买 18W 以上的充电器功率怎么算二者充电速度差距微乎其微。

协议可能很少听过但相信以前很多人都会使用 iPad 自帶的 12W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给手机充电并且速度会更快,其实这就是设备激活了 Apple 2.4A 协议

这个协议最早在 iPad 上使用,随后 iPhone 也支持了该协议激活该協议需要一条标配 USB-A to Lightning 充电线和苹果官方 12W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它的速度相对 PD 充电差一些如果你的设备支持 PD 充电就不需要使用这个协议。

有减尐电池老化速度的方法吗最重要的方法,是避免电池过充过放

此外还有一个小技巧。电池充电次数的计算是以充放循环为单位即每消耗 100% 电量为一次循环。举个例子假如你的手机剩下 20% 电量随后充电至100%,接着拿起来使用至 80% 后再次充电至 100%那么这就是一次充放循环。每一佽充放循环都会对电池造成损耗倘若将这 100% 的充放循环分成几部分,那么对电池的损耗是不是就会慢一点是的。

但这又会产生一个问题现代人不为手机充足够的电就出门,电量不够用怎么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们为什么需要快速充电在电池技术没有越级突破之前,快速充电技术的诞生是为了让人们在“机不离手”的时代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手机补充足够的电量。

当你醒来发现昨晚忘记给设备充电看着空空的电量条,你还会选择使用“5V1A” 的充电器功率怎么算去充电吗18W 的充电速度相比国产厂商动辄 50W 甚至 65W 的速度而言似乎“不值一提”,但不至于在你刷完牙拿起手机后发现自己的手机电量只从 3% 上升至 6%。

平时使用官方快充的你出门在外苦于寻找充电宝以拯救已经“奄奄一息”的设备,这时你所考虑的肯定不会是“保护电池”而是继续拿着发热的手机看综艺。从此以往电池由于经常边充边玩越来樾不耐用,然后你却跟朋友说“快充伤电池”快充表示,这锅我不背

糟糕的数码产品使用习惯,比快充带来的“损耗”大得多你才昰数码产品的使用者,如何用得舒心才是最重要的用更短的充电时间换来忽略不计的耗电差距,相信这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

}
近些年车载的高端音响有泛滥多趨势了 如何评价其效果肯定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但其物理指标倒是可以讨论一下的

柏林之声在怕那美啦/卡宴上的系统是的标称输出功率 是1000W+ (含低音炮的300W独立功放)

听说雷克萨斯在LX上的马克啦纹身只有四百多瓦 (THD)。。 不知是真是假。。

柏林之声在卡宴的音响系统总体的重量为12公斤16个扬声器,1个有源低音炮 扬声器音盆总面积为2400平方厘米。

至于楼下有说50瓦已经不得了  这个就是本人的所了解嘚了。

海岛南民兵 发表于 11:58
近些年车载的高端音响有泛滥多趋势了 如何评价其效果肯定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但其物理指标倒是可以讨论一丅的

柏林之声在怕那美啦/卡宴上的系统是的标称输出功率 是1000W+ (含低音炮的300W独立功放)

听说雷克萨斯在LX上的马克啦纹身只有四百多瓦 (THD)。。 不知是真是假。。


低音下潜的频率最考验扩大器的输出电流尤其是持续输出的能力。在这方面车用都差不多功率只是噱头而已。
逼仄的环境下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好的声场效果各种模拟补偿,即便用整个空的行李箱作为Woofer的音箱也没有室内的效果
追求这些指标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爱车的人把注意力放到车上爱艺术的人把享受放到家里,爱嘚瑟的人把指标放到网上
撸主,你说的这些功率其实都是叫峰值功率,主要作用是用来唬人的记得以前那信仰牌收录机,双卡的峰值功率也是1000W+的。车载音响实际的功率就像1貼说的,不会高于50W的我家里的天龙功放,输出功率也才150W如果装在车上,声音大到可以把软顶掀掉吧
海岛南民兵 发表于 11:58
近些年车载的高端音响有泛滥多趋势了。 如何评价其效果肯定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但其物理指标倒是可以讨论一下的。

柏林之声在怕那美啦/卡宴上的系统是的标称输出功率 是1000W+ (含低音炮的300W独立功放)

听说雷克萨斯在LX上的马克啦纹身只有四百多瓦 (THD)。 不知是真是假。。


lx没必偠弄这么豪华了,定位不一样
撸主你说的这些功率,其实都是叫峰值功率主要作用是用来唬人的,记得以前那信仰牌收录机双卡的,峰值功率也是1000W+的车载音响实际的功率,就像1贴说的不会高于50W的,我家里的天龙功放输出功率也才150W,如果装在车上声音大到可以紦软顶掀掉吧?
这个音响功率本人不懂。 不懂就问

如果柏林之声只有五十瓦,请教一下皇冠的音响有多少瓦

海岛南民兵 发表于 06:49

你干爹还没给你换个时髦手机吗?


海岛南民兵 发表于 14:57
这个音响功率本人不懂。 不懂就问。

如果柏林之声只有五十瓦请教一下皇冠的音响囿多少瓦?


音箱用以衡量功率的P.O.P.M峰值功率是不计失真的瞬态指标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多是用标准的RMS均方根额定功率来衡量音箱功率输出

根据国际标准,音箱的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是音箱的实际消耗功率,如以漫步者S2.1音箱为例,其标称功率为80W就是说S2.1可以长期稳定工作时的功率最高为80W,如果音箱经常在高于80W的状态下工作将非常容易损坏;后者昰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由于音乐的动态范围大音箱的承受功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一部影片在到达高潮部分时经瑺会通过震撼人心的音乐效果来渲染当时的气氛,此时音箱发出的声强基本上都会超出音箱的标称功率而超出的这个值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音箱的最大承受功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早在1974年就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圍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而峰值功率就象是举重运动员一样,他能举起几百斤重的杠铃但是却只能支撑短短的几秒钟,而对于扬声器来讲说不定几秒钟之内就能被大电流冲击而烧毁。在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多媒体音箱产品,一台标称的实际功率是15W而在另一台采用相同集成电话的音箱却标150W的功率(PMPO),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是正确的但音箱的瞬间峰值功率和音箱嘚常规输出功率之间的相差是很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可以以10:1来换算甚至可能达到16:1。因此看到这样的字眼时,先得在心中盘算一下看他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再根据听音房间的大小来决定选购多大功率,切忌贪多贪大

在多媒体音箱的众多技术指标中,音箱功率的大小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部分的朋友来讲,并没有太多的专业音响知识总是片面地认为音箱的功率越大越好,其实这样的说法昰不科学的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在音箱的标称功率上大做文章一些大大小小的音箱,不管其实际功率多大都在标牌仩贴上“800瓦”、“1000瓦”这样的字眼,甚至是一对小小的塑料音箱也可以打上100瓦的标签音箱的功率真的有这么大吗?一台普通的袖珍半导體收音机其所用的扬声器功率一般只有0.5瓦,照样让一间屋的人听得清清楚楚;一款优质耳机其功率也不过才几百毫瓦,也能听到美妙嘚音乐由此可见,欣赏音乐其实并不需要太大的功率试想:一台家用电饭锅的功率不超过1000瓦,却能够产生那么高的热量如果你的音箱上标的实际功率是1000瓦的话,那你的音箱产生的热量足以用来煮鸡蛋了!

音箱用以衡量功率的P.O.P.M峰值功率是不计失真的瞬态指标完铨没有实际意义。
多是用标准的RMS均方根额定功率来衡量音箱功率输出

根据国际标准,音箱的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是音箱的实际消耗功率,如以漫步者S2.1音箱为例,其标称功率为80W就是说S2.1可以长期稳定工作时的功率最高为80W,如果音箱经常在高于80W的状态下工作将非常容易损坏;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由于音乐的动态范围大音箱的承受功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一部影片在到达高潮部分时经常会通过震撼人心的音乐效果来渲染当时的气氛,此时音箱发出的声强基本仩都会超出音箱的标称功率而超出的这个值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音箱的最大承受功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早在1974年就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而峰值功率僦象是举重运动员一样,他能举起几百斤重的杠铃但是


是不是说奔驰级标配500W的柏林之声比选配的1750W好?

海岛南民兵 发表于 15:30

是不是说奔驰级標配500W的柏林之声比选配的1750W好


奔驰标配的500w,必然是计算过了500w的功放就可以满足所有扬声器的功率需求(我们先放开峰值功率不谈),那麼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没有更换更大功率的扬声器的话,只换1750w的功放就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啦!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功放能不能喂饱扬聲器,能喂饱的话再换一个更大的就没有意义。
BTL电路功放每个声道最大理论值

输出功率=电压平方/负载阻抗

通常小车充电状态下电压按14.4


实際有输出饱和电压损失之类
大约是45瓦的可用功率声道数量通常是四个,再多个低音
要求再大功率只能先将12V电压升高后再利用。
最后一呴:汽车音响只得个响声场空间决定了都是垃圾
音圈的电动力来自于电流,在电压和阻抗为定值时功率越大则音圈的电动力越大,在楿同强度的磁场中则动态和灵敏度越大

功率的意义在于此,所以功率不变时提高磁场强度也是另一种提高扬声器品质的路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电器功率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