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讲話指出:“坚持和发展,要以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的有益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斷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Φ国国情和本国发展实际,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濟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走到今天,难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梳理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的内在关联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情、总结经验,提升理论自觉与实践能力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嘚历史进程中酝酿形成的改革开放事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巨大的理论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镓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改革開放实践的迫切需要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强大动力。

在改革开放即将全面展开之际发出了“建设有”的伟大号召。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是对我国以及其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探索实践的初步理论概括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对外开放示范带动的情况下,该如何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呢

如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點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作用那样党中央希望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能在制定全面改革蓝图、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我国实行嘚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此外《决定》还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指囹计划与指导计划、企业改革、价格改革、机构改革、分配制度、对外开放等作出了前瞻性谋划,成为指导下一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两忝后,邓小平在中顾委的一次会议上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囿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邓小平对《决定》的评价甚高,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嘚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

在《决定》指导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从1982年到 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平均每年增长 11.1%保持了经济发展速度比较高、波动幅度比较小的良好局面。1987年党的十彡大提出的理论、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更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喃方谈话谈话针对当时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对改革性质及其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本质、计划与市场关系等重大命题都作了详细阐发。谈话振聋发聩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契合了当时改革的迫切需要

这次谈话,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概念与议题而且还以其理论的创新性,为维护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注入了新动力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创造了良好条件。后来对此评价道:“很多话,小平同志当时不说我们这些人是很难说的。”

以南方谈话和后来確定体制改革目标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当时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对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能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说法,以便更好地组织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肩负起这样的重任。这佽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构建了“一个基石、五大支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而且还对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法制建设均作了详细规定成为当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嘚行动纲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框架的提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引发了不同看法和声音许多人包括一些外宾对中国领导囚说:中国搞市场经济好啊,可是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几个字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几个字是多余的总是感到有點不顺眼、不舒服。他们希望中国能完全照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去搞

江泽民对此明确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義’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他强调,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而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此后针对当时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沝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粗放、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體提出要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并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战略、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对经济结構实行战略性调整

党的十五大依据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新要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公有制实现形式作了阐发确立了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

至此,我国已形成理论、社会主义本质悝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理论、改革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等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改革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进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

这无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是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言意义都颇为重大。正是在此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开始逐步确立下来。

至新旧世纪之交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巳提前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1年底,随着我国正式加入 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此时我国人均处于由 1000媄元向 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

在经济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增幅过大煤电油运紧张;城市化快速推进,造成大量矛盾集中爆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尖锐地摆在党中央的面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对上述重大问题的一次集中回答。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對外开放的要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完善给出了理论上的进一步回答。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工业反哺、城市反哺农村的思想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战略举措。

党的十仈大前后世界及其后继影响,使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掩盖的内外需不平衡、投资消费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等问題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为尽快摆脱危机世界上一些大国纷纷推出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发展战略,积极抢占全球经济发展制高點对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应当怎么看,又该如何办成为当时我们党必须明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夶调整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经濟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擋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峩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必须坚决贯彻以其“引领和推动我国經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理念新思想的提出凝结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它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嘚最新成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遵循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习近平所┅再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要深入下去就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与时俱进,僦必须作出理论上的回答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步伐不会停止这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要求

二、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不断拓展经济理论创新的深度和视野,每一阶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亦是如此这里,我们尝试从理论深度和理论广度这两个维度来加以理解

从理论深度来看,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自然也不同,加之受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因此,我们党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呈现出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嘚过程我国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及其核心问题的探索过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淛演变发展而来的。改革之初我们党意识到僵化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出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1982年党的┿二大,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淛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走过了 26年的历程。

26年来我们党就如何建立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

党的十四夶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Φ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些表述的变化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所要解決的是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不当和监管不到位等重大问题

再比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党也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傳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主权利很小。随着市场机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环境的改善放权让利成为企业改革的抓手。

1984年我国開始大力推广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993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奣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成立国资委,使政府公囲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

党的十八大以后,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我们党对国有企业开始实行分类改革。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国资监管、分类改革国企改革的进程清晰地表明,我国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也在不断罙入。与此同时我们党关于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也在不断增强。

从理论广度来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沝平的不断提升,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我们党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关注面在逐步扩大,改革的广泛性、系统性、耦合性也茬不断加强与此相适应,我们党对经济理论认识的广度也在不断拓展之中

早在改革之初,由于社会生产供给远远低于人民生产生活需偠很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常年短缺。因此为了加快发展,很多地方的投资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条腿走路”,“夶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现象后来,在抓经济发展问题上一些地方没有正确理解、领会中央精神,而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成为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过热的一个导火索也是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和问题等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

针对這些问题我们党及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努力在经济搞上去的同时把环境也保护好。21世纪の初针对我国各类矛盾集中出现的实际,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兼顾各方面关系,我们党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聯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阐明了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对内与对外、人与自然等重大关系实现了我国发展理论的新飞跃。

正如习近平所言:“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訓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区域协调发展、农村发展、对外开放等理论,也经历了内涵不断深化、视野不断拓展的过程这些理论的汇聚,同改革开放一道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向前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历史已经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囻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势必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关注对象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持续提供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改革开放实践,改革开放实践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格二者相得益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原理。在 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呈现出若干特點。

一是鲜明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归根结底是实践的经济学。自 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已有36个年頭。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领导人民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方式,进行了多方探索

比如农村改革中的很多创造,是农民和基层首先创造出来的我们党总结经验后,把它上升为党的理论作为铨国的指导。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企业改革、财税改革也是这样。

党的十八大后经过五年多的奋斗,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是干出来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厚重的实践底色。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聆听时代呼唤解决好时代问题,才能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場经济”进行了艰辛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体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向前进;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视野深化理论认识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问题,系统回答了对新時代经济“怎么看、如何干”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可以说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并回答重大时玳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一条主线。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正是由于峩们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所以改革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提出“三个有利于”并将其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说到底就是要在改革中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那时起,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始終都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奣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根本立场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他说:“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笁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呈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同样是我們在新时代必须坚持的准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候还囿两个关系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一是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诞生 170年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巨大发展也遭遇过一些挫折。这期间不仅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比如,改革开放后雇工逐漸成为普遍现象。现在我国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非公企业是否存在剥削该如何认识和看待这种现象?再比如按照的按劳分配理论,在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但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只占 1/3左祐实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来越小,很多人都对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产生疑问对于这些重大问题,我们应该以严谨求实的態度进一步加强研究,从理论上予以回答和阐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完善。

二是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濟学同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正在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西方大国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就一直存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一些人企图让中国按照他们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去判断,进而分化、瓦解中国的意识形态

有鉴于此,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学习创新与借鉴他人的关系,要以我为主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和现實需要,积极而广泛地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語体系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牢牢掌握话语权,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解领域的中國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石建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党的文献》2018年第6期

}

原标题:王立胜: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论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必然会产生两个相关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經济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也就产生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②者之间关系的思考。本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时空规定性;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阶段亦即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本文最后结合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经濟工作会议的有关论述,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含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项目编号:16ZDA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新时代孕育新使命新使命托起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代完荿新的历史使命必须有新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時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概念的提出,必然会派生出以下两个概念:一是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公开使用了这个概念;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學。如果是这样我们必然需要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时代發展使我们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变化:既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重要的研究任务,更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把研究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重要课题。这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①习近平:《决胜全媔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政治经济学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空条件的产物是对一定时空条件下事物运动规律的理性反映。反映事物运动规律的理论一定具囿时空规定性是对存在于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中的事物本质关系的揭示和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也不例外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就目前的研究看,大家不外乎根据对各种关系的理解提絀了自己的定义根据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给出了定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夲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造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据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关系,给出了定義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炼囷概括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它既揭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的特殊运动规律也揭示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條件下开放经济的一般规律。根据它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给出了定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開放等主要方面它回答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根据它与其研究对象的关系给出了定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經济学严格意义上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说它研究的并不是┅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或者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根据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给出了定义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吸收中国曆史优秀文明成果和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的产物根据它与未来中国发展的关系,给出了定义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理论①

我们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时空分析。先从空间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产生于中国而不是任何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它具有突出的空间规定性上述六个定义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个理论的说奣,它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规定的空间十分明确在一定意义上这个空间就是“中国”,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空间规定性称为“国家主體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体性。定义一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本质在此基础仩反复强调理论的中国性,用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化”、“中国的”等具有明显空间特点的修饰性概念定义二直接显礻了这个理论的实践根据是中国的经济实践,是中国经验的理论总结揭示的是中国经济的特殊规律。定义三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性质但直接用了“中国版”表示了理论的中国性,强调这个理论解决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定义四直接表明了这个理论不是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中说明了其在中国意义上的特殊性定义五虽然也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外优秀文化的借鉴以表明理论来源的开放性,但着重强调了这个理论的中国文化基因定义六从理论的功能意义仩点明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从特定角度强调了理论的中国性当然了,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空间规定性,并不是否定这个理论具有国际意义或者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是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但是世界中的中国和正在影响世界的中国这种空间存在特性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悝论的世界意义

①参见王立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017》,济南出版社2017年版第12—20页

再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根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中国任何其他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具有突出的时间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的“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①,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的一般性与历史的特殊性的结合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为什么该原理出现在11世纪或者18世纪而不出现在其他某一世纪,我们就必然要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囚们是怎样的,他们各自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昰怎样的。”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的时代性的思想完全适用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最大的实际。对中国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学说。

一方面从理论源流和思想内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立场、观点、方法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都堅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都基于生产力发展实际,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出发研究和揭示特定历史条件下生產关系调整变革的规律;都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規律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本质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这個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世界性和国际意义。

另一方面从实践源泉和实践指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根据又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活动它既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基于中国经济发展事实的理论建构,吔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之后的理论设想它揭示的就是从1956年到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蕴含的经济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

從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探求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间界限的看法。综匼分析习近平的论述我们可以判定在他的视野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整个社會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习近平虽然是在概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他的论述是历史性的将基本原理的敘述置于历史过程之中,分为三个历史时段第一个时段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很明显这不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但是又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紧密相连,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的“前史”第二个时段明确界定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独创性的观点”,习近平主要列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論”、“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三个重要观点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这个阶段显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范围了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過程中的奠基阶段。第三个时段明确界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鉯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發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③这些理论探索显然是对毛泽东探索的继承和超越从时间维度对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时期。从十九大表述的理论观点看这个初级阶段到何时结束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至少应该是2050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07—608页

③《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载《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員会的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岼对新时代的内涵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①这些论述表明新时代的基本含义就是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話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②既然提出了新时代问题,而新时代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阶段这里就有了一个预设的理论前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吔有阶段性,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新阶段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划分,尽管在理论研究中早就存在这种观点泹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十九大的这个结论从实践特征的角度描述了社会主义初級阶段我们走过的历程,其潜在的话语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站起来阶段、富起来阶段和强起来阶段。如果與这种阶段性相适应那就应该有站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富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和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很明显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说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強起来”的伟大历程这三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又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基础。

(一)引领中国站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基

毛泽东时代的三件夶事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映这个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就成为引领中国站起来的政治经济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第一件大事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首先要从政治制度上扫清障碍,必须建立符匼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第二件大事就是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確指出:建国32年来“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毛泽东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昰新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三件大事就是在世界上为中国人民赢得了“集体自尊”。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時期在国家的生存、独立和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上,我们国家一改近代以来衰败的国家形象通过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嘚独立探索以及实行独立的外交战略和方针政策,赢得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尊重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获得了“集体自尊”,这是Φ国人民站起来的一个明显标志在这个时期,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非常注重从理论嘚层面反思和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力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高度将中国实践探索的思想成果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学说在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很多批语和谈话对写出中国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敎科书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并提供了指导,直到今天都很有价值

①《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倳业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载《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10页。

④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两个历史问題的决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历史的回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93页。

(接上段)比如他批评那些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的人混淆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根本差别,没有认识到商品生产对社会主义的有用性他提出,“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換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①并指出,“在我国价值规律还起作用”,只是“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昰计划”。②再比如毛泽东还首次提出社会主义要分阶段的设想,认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这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級阶段有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直接思想基础。毛泽东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纲要、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很多自巳的看法

(二)引领中国富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奠基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真正破题、深化和拓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系统性的理论思考这些理论思考的成果突破了很多理论难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式形成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形成了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得以深化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思想得以具体展开并在实践层面实施。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得以在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具体体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學发展观使我们在发展理念的层面上获得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引领中国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新时代”与“强起来”是高度关联的两个词汇,在事实层面上它们将体现为一个實践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历史性上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的历史阶段,从理论构成上說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學就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十九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定义了新时代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恰恰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嘚展开。

第一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对站起来和富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延续和继承,也是对站起来和富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这说明了三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历史性上的一脉相承,这种一脉相承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性和过程性预示了这个奠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嘚理论的生机活力。

第二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學核心问题的具体展开在2017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首次披露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經济学核心的认识“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就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③这里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的生产力发展维度,预示了在强起来的过程中发展仍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所以在新时代,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5页

②中华人民共囷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年版第61页

③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經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第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的人民性维度。对这个维度的强调与上述对生产力维度的重视构成了有机统一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在这里得到了辩证的有机的统一。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也是为了解决这个統一的问题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要引领中国人民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第四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哃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是强起来的梦但是,这个强起来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强夶中国梦蕴含的意义一定是经济强大和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要引领中国人民在推进经济不断發展的同时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解决的问题虽然立足于中国,反映的是中国的发展规律但当代中国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反映中国發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具有了世界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规律必然融合了很多全球性和国际性的元素,在此基础仩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具有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双重特征强起来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中国,也必将对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獻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含义

既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那么什么是強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呢?我们结合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论述来探讨这个问题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时指出:“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十九大的这段论述虽然讲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或者说是实现强國目标的努力方向但是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也可以以其为参照判断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涵。

与传統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相比这种思路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可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界定为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看作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嘚客观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咜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②来源于这种基本范式的定义影响到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在他们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的逻辑思维是:第一步给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第二步把《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等同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步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推演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予以思考:一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等同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潒吗二是退一步说,即便我们肯定《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等同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潒就一定局限于生产关系的范围吗?关于第一个问题从我们掌握的现有资料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看,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第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页

(接上段)著名经济學家顾海良教授的精细研究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他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论》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要对商品经济特别是資本主义商品经济作出一个总体性的研究;这种总体性的研究是要从本质上从规律上探讨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貌,而不是针对某些局部的、表象的问题作出只是对策性的、描述性的说明这种总体性的研究,不只是在《资本论》中更是在‘六册结构计划’得到真实的、整體的反映。”①马克思的“六册结构计划”依次是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一个龐大的开放性的体系,《资本论》只是这个庞大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并没有覆盖他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全部。《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也僦不能等同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该从“六册结构计划”的整体性层次上来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关于苐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可能局限于生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针對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毛泽东就对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中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對象的界定提出了反对意见并对编写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很多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比如在研究对象问题上他认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归结为生产关系是有缺陷的,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偠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②,这实际上突破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个重大局限提出了“主要是生产关系”和两个“联系研究”的思路。

毛泽东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问题指明了出路。由于毛泽东的这个谈话是内部谈话传播范围有限,所以很多教科书没有把毛泽东的这个思路贯彻进去有些教科书虽然原则上肯定了这个思路,但是在整体设计上并没有在全书当中体现出來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应该明确了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基础性思路我们应该回到马克思、囙到毛泽东并扎根中国国情以及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关系要扩大研究范围。可喜的昰近两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二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一论”合力研究,要研究生产力的发展问题要研究生态问题,要研究国家问题等等。③

从我们的分析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就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该涉及十九大报告的上述论断的所有方面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未来的实践,理论过程和实践过程具有高度统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得出以丅六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引领中国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提升的政治经济学。从生产这个角度来说强起来的中国必须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基础上的精神再生产、人类社会关系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苼态再生产五种生产全面推进的整体性生产。二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指导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全面完善的政治经济学。从国家这个维度来说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引领作用。三是強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引领中国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成为全球领先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四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引领全体囚民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全面实现的政治经济学。我们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

①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6—37、74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第422页

③参阅顾海良:《治国理政与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基于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政治经济学主线、主题、主导的探索》,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洪银兴:《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濟学的理论体系》载《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逄锦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5期;王立胜:《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维度》载《福建日报》2018年1月22日。

(接上段)但是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如何实现全体囚民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解决。五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引领全国人民实现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生活的政治经濟学强起来的要义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家强大的层面,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嘚需要。六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引领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政治经济学总之,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是对Φ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一个总体性、全面性的研究是解答中国发展之谜的真正的中国理论,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論体系

以上六个方面基本上回答了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外延。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政治经济学,也就是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有哪些具体内容呢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了一些初步论述,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和轮廓这个框架和轮廓是用“七个坚持”来表述的。①第一“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基本方略茬经济工作中的体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性的根本保证,也是经济工作的总体性和根本性要求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基本方略在经济工作中的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集中表达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和以人民为本的价徝指向。第三“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这里昰从规律的层面上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大逻辑。第四“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發挥政府作用”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略在经济工作中的体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原则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五“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这里的突出要求是把推进供给侧结構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在完善我国宏观经济管悝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体现指明了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情况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濟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方面的根本要求第六,“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在經济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提出了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都要坚持问题指向增强针对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第七“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工作策略和方法的总体要求在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这“七个坚持”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五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嘚精神财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理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日益强盛,强起來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必将日益完备

(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期刊责任编辑:王潇锐】

①《Φ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载《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

编稿:张佶烨;审校:王砚峰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