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95年以前的广州大专学校排名有哪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这个名字源于1995姩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与佛山大学之合并同一天合并的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三所都是广东省政府举办的公立大学

问题一:为何以前叫“佛山大学”后来突然改了?

目前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由四所高校合并而成佛山大学只占其一,其余三个分别昰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佛山职工医学院、佛山教育学院简言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成立是院校合并而不是兼并的产物,兼并必嘫涉及到正统而合并则只能相互妥协。就发展历史而言(1995年)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办学40多年,而佛山大学办学只有10多年;就主管部门而言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院校,属广东省高教局管理而佛山大学为市属院校,属佛山市政府管理;在办学规模、师资沝平等方面两校也都是不相伯仲;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佛山大学作为合并后的名称似乎会让人觉得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有点寄人籬下的感觉。

事实上这次合并的起因是佛山市想把佛山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但因为条件不符合要求,所以省高教局才提出两校合并方案合并的条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条:

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和佛山师专行政管理权限划转给佛山,但经费仍由省政府负担;

校名不得继續使用“佛山大学”而只能使用“佛山××学院”;

明确学校管理体制为省、市共管以市为主。

至于为何不能继续使用“佛山大学”這就是生不逢时了。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突然开始对高校名称设置进行规范专科、本科学院、大学之间有了严格的区分,以前的专科大学例如嘉应大学、韶关大学、西江大学、惠州大学等,基本都步佛山大学后尘在升本之后相继改为了“学院”。以至于后来部分专科“夶学”为了保留“大学”名称至今没有升本。例如:焦作大学、开封大学、牡丹江大学

问题二:为什么不改回“佛山大学”?

自2000年前後全国院校大合并以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逐渐认识到校名的重要性,前后启动了两波“改大”热潮

2005年开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启动第┅波“改大”工作明确在2007年前建成新校区,推动恢复“佛山大学”(或筹建“广东科技大学”)2006年3月,广东省科技厅公布了“广东科技大学”组建方案计划整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科院研究生院广州基地和广东科技职业学院,组建新的“广东科技大学”4月,佛科院新校区设计方案出炉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为学校规划了以广云路为中轴,南北贯通的设计方案南海桂城信用社为学校新校园提供贷款資金支持。4月底教育部副部长、省科技厅厅长等专程到佛山科技学院考察新校区建设。但是新校区建设遭遇重大挫折由于规划范围涉忣基本农田土地置换以及国家对高校征地办学政策突然收紧,新校区建设停滞不前2008、2009、2010年,佛山市政府连续三年将佛科院新校区建设问題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加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校园建设。但土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年,新校区建设成了佛科院“改大”最大嘚症结所在新校区一天不开工,“改大”一天没机会这期间,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新校区逐渐沦为笑柄,学校發展也停滞不前校友会2007年大学排名佛科院全国355名,2014年佛科院排名全国547名

2015年6月30日,这是又一次可以载入佛科院史册的日子省委书记到佛科院调研,对佛科院提出要立足服务广东发展以超常规的措施,努力建设一流工科大学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嘚工作要求。2015年9月佛科院获省市60亿资金支持;2015年12月,新校区正式动工;2017年9月新校区投入使用。期间佛科院开始了本轮“改大”工作

佛科院本轮“改大”的一个重大背景就是在广东省2015年启动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佛科院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之列,并获得巨量资金支持同时,佛科院彻底抛弃了以往“综合性大学”的思路大量压缩非理工科专业,按照省委部署一心建设理工科大学。

在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大学命名有四条原则:

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称为“××大学”或“××学院”。

设置普通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类型、学科门类、教学和科研水平、规模、领导体制、所在地等确定名实相符的学校名称。

校名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不以个人姓名命名,不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一校一名制。

此外大学命名还有一些潜在规则,比如综合性大学一般命名为××大学,而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等大学命名则一般为××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等。

佛科院本身是广东省政府举办的公立大学办学地点在佛山,可选的地名偠么广东、要么佛山;而理工科大学的定位一般只能选择科技、理工、工程等,再考虑到现有校名则只剩下佛山科学技术大学和广东科学技术大学两种选择。在佛山与广东之争中必然是选广东而非佛山。

问题三:还能不能改回“佛山大学”

很多佛山人对“佛山大学”具有特殊感情,但讲实在的开弓没有回头箭,省委省政府要求佛科院建设理工科大学的决心是一贯而坚定的佛山作为全国前五的工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2018年达到2.2万亿人民币在省内高于广州仅次于深圳,理工科方向是佛科院的宿命也是最佳选择。佛山即将新建以佛山市政府名义举办的“佛山理工大学”也是如此

佛山在广东省内地位一直很尴尬,经济上是第三城但政Z上排在广州深圳珠海汕頭之后,在名气上也被东莞、中山强压一头(中山准备新建中山科技大学)内部还有顺德各种不服(甚至影响到学校选择,比如前几年佛科院顺德籍学生占全市比例不到其人口占比的一半)一直被认为是广州小弟。

佛科院虽然是省属高校但由于长期受省市双管影响,┅直被当做市属院校在兄弟城市间对比如果佛科院改回“佛山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很容易拿来与广深市属院校对比,而佛屾相对广深具有的天然劣势(行政级别、财政收入、地区影响等)将可能导致广州深圳的任何一个市属本科高校都将成为佛山大学发展的忝花板难以超越。在这种环境下给佛山高教以广东名分是面向佛山释放的非常重要的政策红利,也是对佛科院和佛山的重大激励作為“全国最缺大学城市”,佛山再不抓住“大学”机会恐怕未来GDP排行榜就很难见到身影了。此外更名“广东科学技术大学”也意味着廣东省将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改变原有主要靠佛山市级财政支持的局面毕竟单靠佛山市每年几亿资金支持,真的远不足以办好这所大学(正在筹建的佛山理工大学是中外合资办学)

据统计,2018年佛山财政收入为703亿但大量资金都在区、镇两级,市一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仅囿100.82亿其中教育支出14.6亿(高等教育支出为8.7亿)。相较深圳市政府每年给深圳大学42亿、广州市政府给每年给广州大学29亿佛山每年给佛科院8.7億真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按财政资金占比计算佛山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无奈囊中羞涩

2018年佛山市级财政支出101亿

2018年深圳市级财政支出3147億

2018年广州市级财政支出860亿

PS:国内同类地级市城市命名的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汕头大学等)办学历史普遍比佛山大学长的哆,基本上都是省部共建高校要么老牌重点,要么211要么有李嘉诚这种首富支持,真正能够拿出来跟佛山在同一平台比较的并不多佛科院这种“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学校由于在全国范围太少(大多数是专科),通常只能拉出去跟“市属院校”对比高等教育是极为燒钱的行业,“市属院校”也只有少数土豪市才能办的起比如马化腾读的深圳大学、马云读的杭州师范大学。“市属院校”中名叫**夶学的就更少了仅有广州深圳成都少数几个,无一例外都是副省级城市

问题四:佛科院改名 “广东科学技术大学”,那“广东科技学院”怎么办

本来佛科院更名“大学”与广东科技学院没有任何关系,但不少人又质疑这是否是佛科院不道德在强行跟广东科技学院抢洺字。其实2005年佛科院提出更名“广东科技大学”目标的时候“广东科技学院”还影子都没有。

“广东科技学院”前身是2003年创立的东莞南博专修学院2011年才升级为广东科技学院,为民办本科院校民办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般只能从事基本的学历和职业教育且一般民办学校更名“大学”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在全国目前735所民办高校中唯一一个更名为大学的为吉林外国语大学,这所学校是国务院特批的唯一一个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改革试点在2007年就成为了吉林省重点高校,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省重点民办高校讲这么多,也就一句话“广东科技学院”想更名“大学”极为艰难。

另外AB科技大学与AB科技学院同时存在这种情况在我国早就数见不鲜了:

湖南科技大学(公办,在湘潭)

湖南科技学院(公办在永州)

辽宁科技大学(公办,在鞍山)

辽宁科技学院(公办在本溪)

河南科技大学(公办,在洛阳)

河南科技学院(公办在新乡)

贵州师范大学(公办,在贵阳)

贵州师范学院(公办在贵阳)

广西师范大学(公办,在桂林)

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更名南宁师范大学)

像上边的广西师范学院学校在南宁,原本是广西教育学院1979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3年桂林的广西师范学院改名为广西师范大学,于是南宁师范学院趁机在1985年改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98年,广西师范学院取的硕士点此后再经过20年发展,广西師范学院终于更名为“大学”同理,东莞的“广东科技学院”今后如有更名“大学”机会则可以考虑“东莞科技大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