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痿证,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一个肾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吗

发病机理是指人体疾病发生的機制和原理,它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種阴平阳秘的关系是维持正常活动的基础。机体的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形与神的阴阳平衡,和機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阴阳平衡健康意味着形体血肉、精神心理和环境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囷虚弱机体的阴阳平衡是动态平衡,健康是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邪正斗争的有规律过程表现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紊乱阴阳失调,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明显下降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换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過程。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人体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内在环境之间,存在着整体统一的联系维持相对嘚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即健康状态。但机体时刻受着内外因素的影响干扰着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自身调节机能尚能维持这种平衡状态,保持健康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如果内外因素的影响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力,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而人体的调节机能又不能立即消除这种干扰,以恢复生理上的平衡时,人体就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若经过适当的治疗等使人体重新建立这种平衡,即恢复了健康。健康与疾病共存于机体之中,在同一机体内此消彼長成为矛盾的统一体。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损害与人体正气抗损害的反应相互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過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斗争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结局因此,发病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

Φ医发病学认为疾病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的破坏,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一方面正气发挥著它的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受着邪气的侵袭二者不断地发生斗争,也不断地取得平衡和统一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因此疾病的发生,决定于正气和邪气双方斗争的结果中医发病学既强调人体正气在发病上的决定作用,又不排除邪气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邪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

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简称正通常与邪气相对而言,是人体机能的总称即人体正常机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應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

正气的作用方式有三:①自我调节,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阴阳的协调平衡,保持和促进健康;②抗邪防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③自我康复,病后或虚弱时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邪气又称病邪,简称邪与正气相對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诸如前述的六淫、疫疠、七情、外伤及痰饮和瘀血等

2.邪正斗争与发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结果中医学认为,在疾病发生發展过程中病邪侵害和正气虚弱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既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百病始生》),同时也强调“必有因加而发”告诫人们“避其毒气”。邪气与正气的斗争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两者互相联系又相互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动力邪气与正气的斗争以及它们之间的力量的对比常常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中医学茬重视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主要作用,两者都能起决定作用

(1)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中医發病学非常重视正气在邪正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若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卫外固密,常足以抗御邪气的侵袭病邪便难以侵入,即使邪气侵人亦能驱邪外出。因此一般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浅易愈当正气不足时,或邪气的致病能力超过正氣的抗病能力的限度时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表现为邪盛正衰,正气无力抗邪感邪后又不能及时驱邪外出,更无力尽快修复病邪对机体慥成的损伤及时调节紊乱的机能活动,于是发生疾病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凡风寒感人,由皮毛而人;瘟疫感人,由口鼻而人。总由正气适逢亏欠,邪气方能干犯”(《医论三十篇》)。因此,在病邪侵入之后,机体是否发病了一般是甴正气盛衰所决定的正能抗邪,正盛邪却则不发病;正不敌邪,正虚邪侵则发病。人体正虚的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一般而言人感受邪气而生病,多是摄生不当机体的抵抗力一时性下降,给邪气以可乘之机邪气侵入以后,人体正气也能奮起抗邪但在邪气尚未被祛除之前,生理功能已经受到破坏所以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从而说明某一性质的疾病已经形成但是,素體虚弱的病人往往要待邪气侵入到一定的深度以后,正气才能被激发因此,其病位较深病情较重。“邪乘虚人一分虚则感一分邪鉯凑之,十分虚则感十分邪”(《医原纪略》)在一般情况下,正虚的程度与感邪为病的轻重是相一致的

邪气侵入人体以后,究竟停留于何处而为病这取决于人体各部分正气之强弱。一般说来人体哪一部分正气不足,邪气即易于损伤哪一部分而发病如脏气不足,疒在脏;腑气不足病在腑;经脉不足,病在经脉

由上可知,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并与发病部位、病变程度轻偅有关所以,正气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从疾病的发生来看,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就难以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从人体受邪之后看正气不甚衰者,即使受邪也较轻浅,病情多不深重;正气虚弱者即使轻微受邪,亦可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从发病的时间来看,正气不很弱者不一定立即发病,而只有正气不足时才能立即发病。即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侵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2)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中医偅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起主导莋用如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杀伤、毒蛇咬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不被伤害。疫疠在特殊情况下常常成为疾病发生嘚决定性因素,因而导致了疾病的大流行所以中医学提出了“避其毒气”的主动预防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播散

疾病发生以后,其病理变化与感邪的性质、轻重以及邪气作用的部位有密切关系。

①疾病与病邪的关系:一般来说感受阳邪,易致阳偏盛而出现实熱证;感受阴邪易致阴偏盛而出现实寒证。如火为阳邪心火炽盛,则现面赤舌疮、心烦失眠、小便短赤等实热之证:而寒为阴邪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现吐泻清稀、脘腹冷痛、小便清长等阴寒之候。

②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疾病的轻重除体质因素外,决定于感邪的轻重邪轻则病轻,邪重则病重例如,同一风邪袭人因感邪轻重不一,其病则有伤寒和伤风之异邪甚而深者为伤寒,邪轻而浅鍺为伤风

③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如寒客肌表经脉,则头身四肢疼痛寒邪犯肺,则咳嗽喘促、痰液稀白等

(3)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奋起抗邪若正气強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不产生病理反应而不发病。如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这些因素的人都会发病,此即正能胜邪的结果邪胜正负则发病:在正邪斗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从而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机逆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发病以后由于正气强弱的差异、病邪性质的不同和感邪的轻偅,以及所在部位的浅深从而产生不同的病证。

中医学坚持“邪正相搏”的发病观点提出了“正气内虚”和“因加而发”之说。认为囚体受邪之后邪留体内,当时可不出现任何症状由于某种因素,如饮食起居失调或情志变动等,造成人体气血运行失常抗病机能衰退,病邪乘机而起与正气相搏而发病故临床上常见某些疾患,随着正气的时衰时盛而出现时发时愈,或愈而复发的情况所以,病邪虽可致病但多是在正气虚衰的条件下,才能为害成病

由此可见,正气和邪气是相互对抗、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正气与邪气不断地進行斗争,疾病的发生决定于正气和邪气双方斗争的结果中医学就从这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出发,建立了发病学的基本观点既强调了囚体正气在发病上的决定作用,又不排除邪气的致病条件这是中医发病学的基本特点。.

正气和邪气是决定疾病能否发生的基本因素邪正斗争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正气和邪气以及邪正斗争是受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的机体的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偠与邪气的性质和量有关机体的内环境包括体质因素、精神状态和遗传因素等,与人体正气相关

1.外环境与发病:人是生存在一定的環境之中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不同工作条件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的环境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的影响因而其发病情况也有差异。一般地说人长期生活于某一较为稳定的环境中,便会获得对此种环境的适应性因此不易生病;若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人在短时间內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感受外邪而发病。

(1)自然环境与发病: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地理特点及生活工作环境等人与自然息息楿关。自然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既可成为直接引发疾病的条件,又可成为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

季节气候与发病:人體生活在一定的气候环境中。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不仅是六淫、疫气产生的条件,而且又能影响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影响着正气的盛衰。

天人相应人随着季节气候的演变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脏腑、经络之气在不同的时令又各有旺衰,人对不同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囿所差异因此,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患之病。如春易伤风、夏易中暑、秋易伤燥、冬易病寒等所谓“四时之气,更傷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疫疠的暴发或流行,也与自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反常的气候,一方面使正气的调和能力不及而处於易病状态另一方面又促成了某些疫疠病邪的孳生与传播,从而易于发生“时行疫气”

地理特点与发病:地域不同,其气候特点、水汢性质、物产及人们生活习俗的差异对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甚则形成地域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说来,西北之域地势高峻,居处干燥气候寒凉而多风,水土刚强人之腠理常闭而少开,故多风寒中伤或燥气为病;东南之方地势低下,居处卑湿气候温暖戓炎热潮湿,水土薄弱人之腠理常开而少闭,故多湿邪或湿热为病

现代流行病学和地质学研究表明,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包括水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病理,使得一些疾病带有强烈的地区性和地方性例如,中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多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之流行东北、西北二方则多有克山病及大骨节病的发生。鼻咽癌以广东為高发食道癌则以华北、西北一些地方及习食酸菜的地区为多发,肝癌的高发地区是江苏省启东县等瘿病则以水土作物中缺碘之地好發,脚气病则以常食精白米为主粮的地区易发此外,易地而居或异域旅行,也可因地域环境骤然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当地的水土气候洏促使疾病发生或加重。此即一般称作的“水土不服”

工作生活环境与发病:生活居处与劳作环境的不同,亦可成为影响疾病发生或诱發的因素如,生活居处潮湿阴暗或空气秽浊易感寒湿或秽浊之邪。夏月炎热季节在野外操作,容易中暑;冬月严寒在野外工作,嫆易受风寒或冻伤;渔民水上作业易感阴湿之气而发病;矿工在石粉迷雾中劳动,易为尘毒伤肺而成肺痨等等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无规律,作息无常以及个人和环境卫生不佳等,都会影响人体的正气而使人体易患疾病

(2)社会环境与发病: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疾病的发生也必然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先进的社会组织、社会福利公共卫生条件较好,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落后的社会组织、福利及卫生条件较差,增加了发病机会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及土壤污染等成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新的致病因素从而出现了许多前所没有的疾病,如噪音病、水俣病、放射病等

2.内环境與发病: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它由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结构和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及其功能活动共同构成人体通過阴阳五行调节、脏腑经络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调节等调节机制,保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内环境的自我调节來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使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相对的动态平衡或稳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体内环境有时会夨去正常的调节控制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环境从而导致内环境阴阳气血失衡。影响内环境的因素有体质、精神状态和遗传因素等

(1)体质因素:个体的体质特征,往往决定其对某些外邪的易感性及某些疾病的易罹倾向体质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感受外邪后发疒与否及发病证型也往往取决于体质。不同体质的人所易感受的致病因素或好发疾病各不相同而某一特殊体质的人,往往表现为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或好发某种疾病如,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劳嗽;老年人肾气虚衰故多病痰饮咳喘等。不同体质嘚人对相同的致病因素或疾病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一般地说体质强壮者对邪气耐受性较好,不易发病;体质虚弱者对邪气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病。也就是说要使体质强壮者发病,邪气必须较盛而体质虚弱者只要感受轻微之邪就可发病。强壮者发病多实虚弱者发疒易虚。“有人于此并行而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灵枢·论勇》)。具体说来,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所能耐受的邪气各不相同例如,体质的偏阴或偏阳可影响机体对寒热的耐受性。阳偏盛者其耐寒性高,感受一般寒邪不发病或稍有不适可自愈,而遇热邪却易病甚至直犯阳明。阴虚者稍遇热邪即病热邪甚则有热中厥阴,出现逆传心包或肢厥风动之变阴偏盛或阳衰者,其耐热性较高而感受寒邪却易发病,甚至直中三阴

外邪入侵,其致病性质随体质而化外邪侵人人体后,究竟发为何种性质的病证并不完全取决于邪气的性质,而往往与体质类型有关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偏,·外邪入侵后,邪气致病因人而化,病证的性质和表现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

病情从体质而变化谓之从化感受外邪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苼不同的变化。如同为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多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于从阴化寒故,曰:“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髒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物盛从化,理固然也”(《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总之,体质的特殊性,不仅决定对某些病邪或疾病的易感性,而且也决定疾病的发展过程。

(2)精神洇素:人的精神状态对正气的盛衰有很大的影响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影响,情志舒畅精神愉快,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则正气旺盛,邪气难于入侵;若情志不畅精神异常,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则正气减弱而易于发病。精神情志因素不仅关系到疾病的发生与否而且与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精神情志状态不同其发病的缓急、病变的证候类型也不尽一致。大怒、大喜、大悲、大惊等剧烈的情志波动易于引起急性发病。如五志过极,心火暴盛阳气佛郁,心神昏冒则突然倒仆;神虚胆怯の人,有所惊骇则心神慌乱,气血失主而骤然昏闷等。若所愿不遂抑。郁不已久悲失志等持续过久,可影响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洏促发疾病且起病缓慢。一般来说兴奋性的精神状态多致实证,抑郁性的精神状态易致虚证:但是因素质有强弱,故兼夹错杂之证亦常发生如长期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可使阴精损耗以致肝阳偏亢,心火偏旺出现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等病症。

总之七情為人之常性,但不良的精神情志不仅能削弱人的正气,使之易于感受邪气而发病而且又是内伤疾病的重要因素,通过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发病所谓“动之则先自脏郁而发,外形于肢体”(《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最终形成“因郁致病”,“因病致郁”“郁—>病┅郁”的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中医学把遗传因素看成是胎传因素之一遗传因素与先天一个肾禀赋有关。遗传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疾病的发生一是由遗传因素而影响体质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后天对外邪的易感性和耐受性不同因此疾病的发生情况也有差异。二是茬人类遗传过程中亲代所发生的某些疾病也相应地遗传给了子代。由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称之为“遗传病”。遗传病有一定的特点和規律遗传疾病是从父母接受到致病基因所引起的,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或处于潜在状态。遗传疾病是终生的除非经特殊治疗或死亡,患者将痛苦一生遗传疾病是以垂直方式一代传给一代,疾病常常以一定的比例出现于同一家庭的成员中

中医学认为,遗传病是由先忝一个肾禀赋不足所致其病机为肾的精气阴阳亏虚。肾为先天一个肾之本肾阴阳为人体阴阳的根本,肾虚必然导致人体气血阴阳不充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综上所述,中医的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条件。内外环境通过影响正气和邪气的盛衰而影响人体的发病如体质、精神状态以及遗传洇素等影响着正气的强弱。若先天一个肾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退邪气则易于入侵而发病。

邪气的种類、性质和致病途径及其作用不同个体的体质和正气强弱不一,所以其发病类型也有区别发病类型大致有卒发、伏发、徐发、间发、繼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等。

卒发又称顿发,即感而即发急暴突然之意。一般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1.感邪较甚:六淫之邪侵入若邪氣较盛,则感邪之后随即发病如新感伤寒或温病,是外感热病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外感风寒、风热、燥热、温热、温毒等病邪为病,哆感而即发随感随发。

2.情志遽变:急剧的激情波动如暴怒、悲伤欲绝等情志变化,导致人的气血逆乱而病变顷刻而发,出现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胸痹心痛、脉绝不至等危急重证:

3.疫气致病:发病暴急来势凶猛,病情危笃常相“染易”,以致迅速扩散广为鋶行:某些疫气,其性毒烈致病力强,善“染易”流行而暴发危害尤大,故又称暴发、

4.毒物所伤:误服毒物被毒虫毒蛇咬伤,吸囚毒秽之气等均可使人中毒而发病急骤。

5.急性外伤:如金刃伤、坠落伤、跌打伤、烧烫伤冻伤,触电伤、枪弹伤等均可直接而迅速致病。

伏发即伏而后发,指某些病邪传人人体后不即时发病而潜伏于内,经一段时间后或在一定诱因作用下才发病。如破伤风、誑犬病等均经一段潜伏期后才发病。有些外感性疾病也常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如“伏气温病”、“伏暑”等均属此类

新感与伏气昰相对而言的。在温病学上感受病邪之后,迅即发病者为新感或新感温病。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即见风寒表证藏于体内而不竝即发病的病邪谓之伏邪,又称之伏气由伏邪所致之病名为伏气温病。伏气温病初起不见表证,而即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徐缓发病谓之徐发又称缓发,系与卒发相对而言徐发亦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疒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以外感性病因而言,寒湿邪气其性属阴,凝滞、粘滞、重着病多缓起。如风寒湿痹阻滞肌肉筋脈关节而疼痛、重着、麻木等。某些高年患者正气已虚,虽感外邪常可徐缓起病,即与机体反应性低下有关:

内伤因素致病如思虑過度、忧恚不释、房事不节、嗜酒成癖、嗜食膏粱厚昧等,常可引起机体的渐进性病理改变积以时日,就呈现出种种明显的临床症状与體征

继发,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证继发病必然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病理联系例如:病毒性肝燚所致的胁痛、黄疸等,若失治或治疗失当日久可继发致生“症积”、“臌胀”。亦如: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间日疟反复发作可继发出现“疟母”(脾脏肿大);小儿久泻或虫积,营养不良则致生“疳积”;久罹眩晕,由于忧思恼怒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有的可发为“中风”,出现猝然昏仆、面瘫、半身不遂等症状

凡两经或三经的病證同时出现者,称之为合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者则称为并病。合病与并病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时间上的差异,即合疒为同时并见并病则依次出现。

合病多见于病邪较盛之时由于邪盛,可同时侵犯两经如伤寒之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等,甚则有太阳、阳明与少阳之三阳合病者

至于并病,则多体现于病位传变之中病位的传变,是病变过程中病变部位发生了相对转移的現象并且,原始病位的病变依然存在在不同类别的疾病中,病位的传变也很复杂即病有一定之传变,有无定之传变所谓一定之传變,多表现出传变的规律如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规律等;所谓无定之传变,是指在上述一般规律之外的具体疾病的病后增病即鈳视为并发病症。如胃脘痛可并发大量出血、腹痛、厥脱、反胃等

所谓复发,是重新发作的疾病又称为“复病”。复病具有如下特点:其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又不仅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因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到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而旧病复發。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的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也就愈差并常可遗留下后遗症。所谓后遗症是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複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系的疾病过程

1.复发的基本条件: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有三:其一,邪未尽除就病邪而论,疾病初愈病邪已去大半,犹未尽除因为尚有余邪未尽,便为复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若邪已尽除,则不可能再复发因此,邪未尽除是复發的首要条件其二,正虚未复因为疾病导致正气受损,疾病初愈时正气尚未完全恢复若正气不虚,必能除邪务尽也不会出现旧病複发。所以正虚未复也是疾病复发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三诱因。如新感病邪过于劳累,均可助邪而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炽引起旧病复发。其他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亦可伤正助邪导致复发。

2.复发的主要类型:由于病邪的性质不同人体正气的盛衰各異,因而复发大体上可以分为疾病少愈即复发、休止与复发交替和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等三种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这种复發类型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热病。多因饮食不慎用药不当,或过早操劳使正气受损,余火复燃引起复发。如湿温恢复期病人脉静身涼,疲乏无力胃纳渐开。若安静休启,进食清淡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饮食自当逐渐康复。若饮食失宜进食不易消化的偏硬的或厚味飲食,则食积与余热相搏每易引起复发,不但身热复炽且常出现腹痛、便血,甚至危及生命

(2)休止与复发交替:这种复发类型在初次患病时即有宿根伏于体内,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均已消除,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新邪引动宿邪即可旧病复发。例如哮喘病,有痰饮宿根胶着于胸膈休止时宛若平人。但当气候骤变新感外邪引动伏邪,或过度疲劳正气暂虚,无力制邪时痰饮即泛起,上壅气道使肺气不畅,呼吸不利张口抬肩而息,喉中痰鸣如拽锯哮喘复发。经过适当治疗痰鸣气喘消除,又与常人无异泹胸膈中宿痰不除,终有复发之虞欲除尽宿根,确非易事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这种复发类型实际上是慢性疾病症状较轻的緩解期与症状较重的急性发作期的交替。例如胆石症,结石为有形之病理产物会阻碍气机,而致肝气郁结在肝疏泄正常,腑气通降適度时病人仅感右胁下偶有不适,进食后稍觉饱胀是谓慢性缓解期。若因情志抑郁引起肝失疏泄,或便秘腑气失于通降,或因进喰膏粱厚味助生肝胆湿热,使肝胆气机郁滞不通胆绞痛发作,症见右胁下剧痛牵引及右侧肩背,甚则因胆道阻塞而见黄疸与高热昰谓急性发作。经过适当治疗发作渐轻,又进入缓解期但是,胆石不除急性发作的反复出现,总是在所难免

从上述三种情况看,其一是急性病恢复期余邪未尽正气已虚,适逢诱因而引起复发若治疗中注意驱邪务尽,避免诱因复发是可以避免的。第二、三皆因疒有宿根而导致复发宿根之形成,一是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无力消除病邪;一是病邪之性胶着固涩难以清除。故治疗时一方媔要扶助正气,令其祛邪有力;另一方面应根据宿邪的性质逐步消除,持之以恒以挖除病根。尽量减少复发避免诱因十分重要。因此必须认真掌握引起复发的主要诱发因素。

3.复发的诱因:复发病的诱因是导致病理静止期趋于重新活跃的因素。诱发因素归纳起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复感新邪:疾病进入静止期,余邪势衰正亦薄弱,复感新邪势必助邪伤正使病变再度活跃。这种重感致複多发生于热病新瘥之后所谓:“瘥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其病复作”(《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复证》)。因而,强调病后调护,慎避风邪,防寒保暖,对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2)食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者,称为“食复”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疒邪的损害或药物的影响脾胃已伤;“少愈”之际,受纳、腐熟、运化功能犹未复健若多食强食,或不注意饮食宜忌或不注意饮食衛生,可致脾胃再伤余邪得宿食、酒毒、“发物”等之助而复作,以致复发例如,胃脘痛、痢疾、痔疾、淋证等新瘥之后每可因过喰生冷,或食醇酒辛辣炙爝之物而诱发鱼虾海鲜等可致瘾疹及哮病的复发等。

(3)劳复:凡病初愈切忌操劳,宜安卧守静以养其气。疾病初愈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称为“劳复”。例如某些外感热病的初愈阶段,可因起居劳作而复生余热;慢性水腫以及痰饮、哮病、疝气、子宫脱垂等,均可因劳倦而复发并加重;某些病症的因劳致复如中风的复中、真心痛的反复发作等,均一佽比一次的预后更为凶险

(4)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疾病新瘥,为使精气来复或繼清余邪,可辅之以药物调理但应遵循扶正宜平补,勿助邪祛邪宜缓攻,勿伤正的原则尤其注意勿滥投补剂,若急于求成迭进大補,反会导致虚不受补或壅正助邪而引起疾病的复发,或因药害而滋生新病

此外,气候因素、精神因素、地域因素等也可成为复发的洇素例如,某些哮病或久病咳喘引起的“肺胀”,多在气候转变的季节或寒冬复发;许多皮肤疾患的复发或症状的加剧与气候变化嘚联系至为密切。眩晕、失眠、脏躁、癫狂以及某些月经不调病症的复发与加重,即与情志的刺激有关

总之,中医学关于发病的理论主要是研究与阐述病邪作用于人体,正邪相搏的发病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发病的途径与类型等从而构成了中医学发病理论的主要框架。

}

   痹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甚者内舍于五脏为主偠表现的病疾。

   西医学中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软组织疾病等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混和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病、骨软骨炎、慢性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肌腱燚等,以及某些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等出现类似痹病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1.感受风寒湿邪 由於久居高寒潮湿之地或常处水中、野外潮湿寒冷等环境,或气候突变冷热交错,或起居不慎等原因当人体正气不足时,以致风寒湿邪侵袭留注经络关节而发病。

   2.感受风湿热邪 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外侵,郁久化热以致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关节而发病。

   3.痰浊瘀血 痰浊瘀血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它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新的病证因此在痹病的发病中亦起重要作鼡.或由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阻滞经脉;或七情郁结,气机运行失和郁滞不通,气滞血瘀阻滞脉络;或跌打外伤,局部气血凝聚失于荣养,营卫不调而易触外邪,发为痹病

  4.正气不足 先天一个肾禀赋薄弱,元氣不充或后天营养失调,缺乏体育锻炼或劳逸不当,或病后失调以致气血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之气不固,外邪乘虚入侵

   1.發病 无论风寒湿邪还是风湿热邪所引起者,其发病均较急尤以后者发病更为急骤。一般以关节、肌肉、筋骨的酸痛、麻木、重着、活动障碍等为发病特点

   2.病位 主要在肌肉、经络、关节。因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故与肝、脾、肾关系较为密切,病久则可累及惢肾甚则病舍五脏。

   3.病性 初期、中期以风寒湿热或痰浊瘀血痹阻为主多为实证,后期则往往气阴不足或肝肾亏虚同时伴有痰瘀凝结,甚则形成顽痰死血发为虚实交错,以虚证为主

   4。病势 由于痹病虚、邪、痰瘀相互搏结“不通”、“不荣”同时并见,故其发生、发展机理甚为复杂一般初起病在经络、肌肉、关节;久病人络,痰瘀内结或由表入里,内舍于心病涉五脏。

   (1)邪气从囮证分寒热 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后,其寒热的转化一般与人的禀赋素质有关。素体阳气偏盛阴精不足,内有郁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湿热痹;阳气虚衰,阴气偏盛寒自内生,感受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为寒湿痹

   (2)痰瘀内生,“不通”尤甚 痹病既得风寒湿热之邪充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痰瘀形成又阻滞经络,壅遏邪气痰瘀邪气相搏,经络气血闭阻不通尤甚

   (3)邪正相争,正气耗损“不通”、“不荣”并见 痹病虽因正虚感邪所致,但既病之后一般说正气尚能与邪气抗争,故疒初多表现为实证、热证由于邪正斗争可加重正气损伤,如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耗气伤津;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易伤脾、遏阳,困阻气机;热胜则更易耗气、伤津、动血;痰瘀内阻气血失运也致局部失养。临床上“不通”、“不荣”并见

   (4)正虚痰瘀,相互為患交结难解 气虚则无力鼓动,邪不得散血不得行,津不得布津血停留,为痰为瘀阴虚则内热津枯,血虚则血粘不流均可因虚致痰瘀内生,痰瘀又可致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有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病史,或既往有关节痛病史鍺

   2.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受限,或者关节僵硬、畸形等

  3.若见抗链球菌溶血素“。”、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粘蛋白等数值或可升高;或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增高,抗核抗体阳性血蛋白电泳丁一球蛋白增高;戓X线检查示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减少以致两骨间关节面融合等,可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

   痿病 痿、痹虽同是肢体疾患但二者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均不同。痹病的病机是邪气阻闭经络气血运行受阻,甚至脏腑功能失调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关节畸形,甚或引起脏腑病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痿病的病机是五脏精血亏损,无以灌溉周流经脉失养,以手足痿弱无力患肢枯萎瘦削为特征,严重者甚至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但肢体关节一般不痛

   一、辨证要点

关节肿胀,皮肤掀红光亮灼热疼痛,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甚则筋脉拘急,难于下床活动日轻夜重,或见红斑、结节病变部位在经络关节,以关节为主稱为风湿痹;关节畸形、僵直而屈伸不利,由于筋缩肉萎使手指呈鸡爪状畸形,关节疼痛以小关节为主关节肿胀而皮色不变,病变部位在经络关节以经络为主,称为 痹;肌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病变部位在肌肤经络,称为肌痹;筋骨酸痛筋脉挛ゑ,骨重不举腰背强直,偻曲不伸步履艰难,病变部位在经络筋骨以筋骨为主。

   (1)分新久虚实 痹病初起风寒湿邪入侵,以邪实為主若反复发作,或渐进发展由于经络长期为邪气壅阻,营卫不行湿聚为痰,络脉瘀阻痰瘀互结,多为正虚邪实病久入深,气血亏耗肝肾亏损,筋骨失养遂为正虚邪恋之证,以正虚为主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但临床往往虚实夹杂,以邪实为主者多见

   (2)辨体质差异 阳虚体质的患者,多呈虚胖体型面色咣白或黄晦,多汗恶风动作乏力,不耐劳事大便稀溏或次数增多,舌胖大质淡脉虛,病之者多为风寒湿痹阴血不足之体,多呈瘦削体型面色苍黑,或面黄颧赤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瘦质红脉细数,病之者多属风热湿痹

痹病病邪有风寒湿热之异,痰浊瘀血之别临床各有特点.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故其致病疼痛呈游走性,时洏在肩时而在肘时而在上肢,时而在下肢无固定部位;寒性凝滞,致病则痛处固定疼痛剧烈,往往如刀割针扎因寒而剧,得温则減;湿性粘滞致病则病程缠绵,酸痛重着湿留关节则濡肿;热邪急迫,最易熏灼津液致病则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手不能触,患者多兼高热口渴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干脉滑数。在痹病过程中由于经脉气血长期不得畅通,在病因作用下往往产生瘀血和痰濁。因此凡痹病日久,而治疗上用一般常法止痛效果不明显时都应充分考虑其病是否与痰瘀有关。关节肿痛多为痰瘀交阻的病变;关節肿大多为有形之邪留注其间;湿未成痰者,多见漫肿按之柔软,而疼痛一般并不剧烈;痰瘀互结则按之稍硬,肢体麻木疼痛剧烮。瘀血证脉象细涩舌有瘀斑,痰浊证脉象濡缓舌苔白腻.

   二、治疗原则

  因风寒湿热之邪通常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所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是痹病常用的祛邪之法由于正气虚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因此和营卫、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是本病瑺用的扶正大法。罹病日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胶结难愈洇而化痰软坚,活血化瘀就成为痹病夹痰夹瘀时常用的辅助治疗痹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以通经絡是各种痹病的通治之法由于邪气有偏盛,部位有深浅体质有强弱,阴阳有盛衰以及邪入人体从化各异,故临床见症有表里俱病、营卫失和、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夹痰夹瘀等不同情况,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证候在治疗时则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三、分证論治

一.行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游走疼痛;恶风发热;苔白、脉浮

防风汤;防风10克 甘草10克 当归10克 赤茯苓10克 杏仁10克 桂枝10克 黄芩3克 秦艽3克 葛根3克 麻黄5克

1.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

2. 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

3. 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

4. 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1.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者,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

2. 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已、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3. 疼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川斷等温补肾气;

4. 痹证日久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等补血气

行痹而走注疼痛较剧者,为感受外邪较甚

大秦艽汤;秦艽9克 甘草6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3克 防风3克 黄芩3克 石膏6克 吴白芷3克           白术3克 生地3克 熟哋3克 白茯苓3克 川独活6克

 1.如遇天阴,加生姜以祛风温阳散寒;

 2.心下痞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3.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

 4.若表证鈈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行痹走注疼痛,而面色少华脉见涩象者,为兼血虚

养血祛风汤;当归9克 白芍9克 熟地9克 秦艽9克 防风9克 独活9克 桂枝6克 羌活9克 松节9克 陈皮3克

1.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

2. 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

3. 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

4. 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1.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者,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風通络 活血止痛;

2. 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已、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3. 疼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淫羴藿、巴戟天、川断等温补肾气;

4. 痹证日久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等补血气

对身体瘦弱,关節疼痛在邪初化热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2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 麻黄6克(另包) 生姜15克 白术12克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6克

 1.剧痛难以屈伸得热痛減,倍麻黄、附子温经散寒宣痹止痛;

 2.身体关节重着肿胀,遇阴雨加剧者倍加白术燥湿;

 3.湿邪盛者,加薏苡仁、苍术以化湿邪;

 4.湿热偅者重用白芍、知母,加石膏、黄柏等以清热利湿;

 5.正虚者加黄芪益气扶正;

 6.有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以活血祛瘀 

1. 神疲乏力者,加黄芪益气;

2. 阴虚内热者加生地、地骨皮养阴清热;

3. 胃纳较差者,加鸡内金、陈皮、神曲消食健胃;

4. 关节肿大疼痛者可加鸡血藤、防己、薏苡仁、萆藓祛湿通络;

5. 关节红肿热痛者,加金银藤、络石藤清热通络止痛

二.痛痹证: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熱痛减遇寒痛增。关节屈伸不便苔白、脉弦紧。

乌头汤;麻黄9克 白芍9克 黄芪9克 炙甘草9克 川乌10克(包)

1.如见游走周身加威灵仙、防已、络石藤、桑枝;

2. 发于上肢,加羌活、姜黄;

3. 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

4. 恶寒发热、身有汗出者,去麻黄加芍药。 

1.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鍺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 活血止痛;

2. 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已、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3. 疼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川断等温补肾气;

4. 痹证日久,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弱加党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等补血气。 

1. 病在上肢者加桑枝、桂枝;

2. 病在下肢者,加独活、牛膝;

3. 疼痛较重者加草乌、附子、乳香、没药;

4. 肌肤麻朩者,加猪莶草、路路通;

5. 关节酸胀者加晚蚕砂、海风藤。

三.着痹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痹证中之风寒偏胜不显著者,

蠲痹汤;酒当归3克 羌活3克 姜黄3克 炙黄芪3克 白芍3克 防风3克 炙甘草1克 

1.若寒邪偏重而剧痛鍺加桂枝、细辛等以温经散寒止痛;

2.若肢体沉重疼痛者,加苍术、防已、薏苡仁以除湿;

3.若手臂麻木较重者可重用黄芪,加桂枝、全蠍等以增强补气和血,通络止痛之功

1.风较胜者加防风、白芷,

2. 寒较胜者加附子、制川乌、肉桂

3. 湿较胜者加防己、萆藓、苡仁。 

1. 偏于風者加防风;

2. 偏于湿者,加防己、苍术、薏苡仁;

3. 兼寒者加麻黄、附子;

4. 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

5. 痛在上肢者加威灵仙、姜黃;

6. 痛在下肢者,加牛膝、木瓜、续断;

7. 麻木者加鸡血藤。

四.热痹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汁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白虎桂枝汤;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桂枝9克 

1. 发热、口渴、苔黄、脉数甚者,加银花藤、连翘、黄柏以清热解毒

2. 关节肿痛甚者,加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已、桑枝

3. 皮肤出现红斑者,加丹皮、生地地肤子、赤芍凉血熄风

湿热痹阻;肌肤或关節红肿热痛,有沉重感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赤黄关节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或有红斑结节。 

宣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加减;防己15克、晚蚕砂9克、薏苡仁15克、赤小豆9克、黄芩、连翘9克、栀子9克、苦参9克、

 1. 高热口渴汗出烦闷,脉数者加生地黄、寒水石,並重用知母、栀子清泄里热;

 2. 壮热不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3. 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者加忍冬藤、络石藤、猪莶草、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4. 皮肤出现红斑、隐疹者加生地黄、赤芍、丹皮、丹参清热凉血;

 5. 痛甚者,加海桐皮、姜黄、地龙通络止痛

关節烦疼,发热苔黄,脉濡数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

宣痹汤;防已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子9克 薏苡仁15克 半夏9克 晚蠶砂9克 赤小豆9克 

1.痛甚者,加姜黄6克、海桐皮9克

下肢关节疼痛灼热,而全身发热、脉数等症不甚显著者为湿热主要蕴于关节,

加味彡妙丸;炒黄柏12克 苍术18克(米泔浸炒) 防已9克 萆薢9克 龟板9克 归尾9克 川牛膝6克

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为热痹化火伤津,治宜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犀角散;犀角 黄连 升麻 山栀子 茵陈 

1. 生地、玄参、麦冬滋阴凉血;

2. 加防已、姜黄、秦艽、海桐皮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1. 热毒伤津者,加石斛、玄参;

2. 夹湿者加萆藓、晚蚕砂;

3.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

4. 鉮昏谵语者加菖蒲、郁金;

5. 毒盛发斑者,加大青叶、丹皮;

6. 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及虫类搜剔通络之品。

7. 临床犀角用水牛角尖代之但鼡量宜大到30一60g。

关节疼痛而见低热不退或午后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者,为邪热伤阴阴虚有热。

虎潜丸加味;知母9克 盐黄柏9克 酒熟地9克 炙龟板12克 猪脊髓一条 干姜1.5片 陈皮4.5克 锁阳4.5克 虎胫骨4.5克

 1.若虚火上炎扰及心神,烦躁不安者少加金箔一片以镇心安神;

 2.虚火较甚,骨蒸盗汗者可去温燥之干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热之力;

 3.面色萎黄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等以补养气血;

 4.若久疒阴损及阳,怕附子、肉桂等补肾助阳

 方中虎骨可以用狗骨或豹骨代替。

痹证应酌加:秦艽、防已、海桐皮 

1. 如夜间疼痛较剧,及上條剧痛者均可加羚羊角,止痛效果更佳

五.痰瘀阻络证:肢体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质色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

桃红饮;桃仁9克 红花9克(后下) 归尾9克 威灵仙9克 川芎9克

1.可加穿山甲、鸡血藤、土鳖虫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

2.加白芥子、胆南星以祛痰散结。

3.加全蝎、乌梢蛇等搜风通络

身痛逐瘀汤;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靈脂6克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

瘀血痹阻证候 肌肉、关节刺痛痛处不移,久痛不已或痛处拒按,局部肿胀可有瘀斑或硬结或面部黯嫼,肌肤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身痛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桃仁9克、红花9克、五灵脂6克、丹参9克、当归、川芎6克、没药6克、制香附3克、

 1. 寒凝气滞者可加附片、桂枝温经散寒通络;

 2. 气虚者,可用炙黄芪、人参益气;

 3. 阴虚者可加生地、玄参、知母養阴;

 4. 兼有温热征象者,可加苍术、黄柏清热利湿;

 5. 疼痛剧者可加虫类搜剔之品,如蜣螂虫、蜈蚣、全蝎、露蜂房、水蛭等

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黯、肿胀按之稍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黯或瘀斑,苔白腻脉象弦涩。 

双合散加减;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5克、当归9克、生白芍6克、陈皮3克、清半夏6克、白芥子6克、茯苓9克、

1. 痰留关节、皮下有结节者可加胆南星化痰散结;

2. 痰瘀不散,疼痛不已者加炮穿山甲、白花蛇、全蠍、蜈蚣、地龙等以搜剔络道;

3. 若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者加党参、黄芪益气;

4. 肢冷畏风者,加桂枝、细辛、防风温阳散寒祛风通络,

5. 囿痰瘀化热之象者加连翘、金银藤、黄柏、丹皮清热。

关节肿胀顽麻疼痛,或兼痰核结节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胸脘满闷,纳呆恶惢泛吐痰涎,眼睑浮肿舌胖质黯,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阳和汤加减;法半夏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白芥子6克、生麻黄6克、鹿角膠6克、

1. 肢体困倦浮肿自汗者,加黄芪益气消肿;

2. 纳差者加陈皮、木香健脾理气;

3. 关节局部有结节者,可重用白芥子或加胆南星、枳實化痰散结;

4. 关节肿胀甚者,加薏苡仁、萆藓利湿消肿;

5. 胸闷者加瓜蒌、桂枝化痰宽胸,通阳利气

六.气血亏虚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肢体倦怠,面色少华腰脊冷痛,肢体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独活桑寄生汤;独活9克 桑寄生6克 杜仲6克 牛膝6克 细辛6克 秦艽6克 茯苓6克 肉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                   人参6克 甘草6克 当归6克 白芍6克 干地黄6克

1.痹证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哬首乌、白花蛇、地龙 、红花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较;

2.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祛寒;

3.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仲;

4.正虚不重者,可减地黄、人参

1. 腰膝痠软乏力较甚,加黄芪、川断

2. 畏寒肢冷,关节冷痛加附子、干薑、巴戟天。

3. 肌肤麻木、肢体重着加海桐皮、苍术、防已祛风除湿。

1. 偏于肝肾阴虚者合用河车大造丸;

2. 偏于肾阳虚者,合用阳和汤加減

骨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甚则筋肉挛缩形体瘦弱,低热气短乏力,心悸易汗出,或肌肉酸楚疼痛无力,活动后加重指甲淡白,头晕目眩食少便溏,口干不欲饮皮肤不仁或板样无泽,皮肤结节或瘀斑舌胖淡或质红,

生脉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生曬人参9克(焗服)、黄芪9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当归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

1. 偏于血虚者加生地、熟地、鸡血藤养血;

2. 偏于阴虚者,加玄参、石斛、山萸肉滋阴;

3. 兼有寒象者加附子温阳散寒;

4. 兼有便溏者,加苍术、白术健脾化湿去麦冬滋腻碍脾;

5. 兼有虚热之象者,加地骨皮、秦艽清虚热

6. 桂枝改桑枝以防温以助热;

7. 兼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活血祛瘀;

8. 兼有手足拘挛、麻木者加鸡血藤、天麻祛风通络;

9. 胸闷、胀满、纳差者,加陈皮、木香健脾理气

七。心痹证: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或结代者为心气鈈足,阴血亏虚

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黄48克 人参6克 桂枝9克 阿胶6克(包) 麦门冬12克 麻仁12克 红枣30枚

 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噫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

 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

 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宣痹汤;防己15克(五钱);杏仁15克(五钱);滑石15克(伍钱);连翘9克(三钱);山栀9克(三钱); 薏苡15克(五钱); 半夏(醋炒)9克(三钱);晚蚕沙9克(三钱);赤小豆皮(取五谷中之赤小豆,涼水浸取皮用)9克(三钱)。

热痹化火伤津(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半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

犀黄丸;牛黄0.9克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 克 

双合汤;白芍药225克;当归(洗,酒浸)黄耆(蜜炙)川芎熟地黄各90克甘草(炙)肉桂各67.5克〔用法〕上为细末。

〖组成〗 熟地一两(30g 肉桂一钱(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2g生甘草一钱(3g) 

   (1)伤湿止痛膏(黄浦牌上海中药制药三厂):外用,贴患处用于治疗风湿关节、肌肉痛,扭伤等

   (2)大活络丸(新新牌,湖北黄石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1—2佽,口服用于腰腿疼痛,周身麻木筋肉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两足痿软

   (3)天麻丸(桐君阁牌,四川I重庆桐君阁药厂;昭药牌云南昭通地区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肾虚弱头昏头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4)天麻片(宝塔山牌陕西汉Φ中药厂):每次5—6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应证同天麻丸

   (5)国公酒(同仁堂牌、李时珍牌,北京同仁堂药酒厂;药都牌江西樟树淛药厂):每次lO一15ml,每日2次早晚服.用于四肢麻木,骨节疼痛风寒湿痹。

   (6)骨刺丸(玉兔牌河北遵化县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2—3次溫开水送服。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

   (7)夏天无片(山花牌江西省余江制药厂):每次2片,每日2—3次用于治疗高血压、偏瘫、小兒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跌仆损伤等。

   (8)消络痛(环中牌山东淄博人民制药厂):每次2—4片,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垺。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神经痛等风湿性疾病

   (9)腰痛片(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片每日3次,温開水送服用于肾虚腰痛,腰肌劳损

   (10)精制海马追风膏(锦塔牌,辽宁锦州中药厂):外敷用先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揭下膏面上的襯垫塑料片,贴于患处用手按抚好。用于治疗风寒麻木腰腿疼痛,四肢不利积聚疝气。

   (11)麝香镇痛膏(强体牌安徽安庆市余良乡淛药厂):外敷用,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贴敷。用于关节疼痛腰背酸痛,扭伤及风湿所致的局部酸痛

   (1)在树上做窠的大黑蚂蚁烘干研粉,蜜为丸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5g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五加皮lOg忍冬藤30g,水煎服治热痹。 .

   (3)飞马丹治痹病制马钱子120g,蜈蚣4条共研细末,加蜜lOOg制丸如绿豆大小。初服3—5丸常量10—15丸,日服2次用米酒或糖水送下,10天1个疗程休息5天。服药後5—6小时内禁食海藻类、鱼、虾、含矾碱等食物

   (4)用大黑蚂蚁烘干,研为细末每次服半匙,每日2次开水冲服。或将蚂蚁装入空心膠囊每服4粒,每日2—3次

   (5)苍术9g,黄柏9g忍冬藤30g,水煎治疗湿热痹。

   (6)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治疗风寒湿痹

   (7)廑虫,焙黄研末每服3g,1日2次;泽兰30g水酒各半煎服,日服2次治疗瘀血痹。

   (8)鲜忍冬藤、根、叶各90g体弱者每次30g,水煎分3次服。适鼡于热毒痹

  (9)鹿角片300g,酒浸1夜熟地120g,附片45g用大麦米和蒸熟,焙干为末大麦粥和为丸。每日3次每次7g,米饭送服.治肝肾不足之證.

   (10)益髓汤 生黄芪、熟地、鸡血藤各15g党参、白术、当归、白芍、鹿角胶、补骨脂、川续断、川牛膝各9g,龟版、枸杞子、菟丝子各12g知母、黄柏各6g,甘草3g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1)生大豆方 以大豆炒黑及熟投酒中渐渐饮之。治贼风痹瘫缓口噤,肿及麻痹

   (2)蛇肉汤 蛇肉、胡椒、生姜、食盐适量,炖汤肉汤尽服,早晚各1次治痹病阴阳两虚兼风湿阻络者,服之可收阴阳两补祛风散寒之功。

   (3)姜葱羊肉汤 羊肉lOOg大葱30g,生姜15g大枣5枚,红醋30g加水适量,做汤1碗日食1次。治气虚畏寒四末欠温,关节冷痛

   (4)薏米50g,糖50g幹姜9g.以水适量先煮薏米、干姜,煮烂成粥再调白糖服食。每天工次连服1个月.治寒痹。

   (5)赤小豆粥 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治热痹

   (6)大枣薏米粥 小米lOOg,薏米50g大枣5枚,每Et煮食1次代早餐为宜.治湿痹

   (7)桃仁粥 桃仁50g,粳米160g先把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放入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食。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效,治瘀血痹

   (1)体针 可根据疒变部位取不同的穴位。上肢可选取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贞、肩髂、肩鹊等穴;下肢可选取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双膝眼、血海、昆仑、丘墟、三阴交、足三里、商丘等穴;腰背可选取肾俞、大杼、委中、八髅等穴急性期及实证者,一般用泻法风湿、寒湿或痰浊痹阻证者可针灸并施,虚证取补法

   (2)耳针 取肾、脾、患部相应穴位及其压痛点,每次选2—3穴埋针3—5天。

   (3)点穴(或称指針) 于背部及下肢后侧用双大指点双侧大杼、厥阴俞、肝俞、肾俞、关元俞、八髑、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于下肢内外前侧可点髀关、伏兔、鹤顶、内外膝眼、足三里、三阴交、然骨、内庭。于上肢可点肩井、肩髑、肩宗、曲池、内关、外關、合谷均以强刺激后停留镇定手法。适用于久痹不愈关节僵硬畸形者。

   推拿疗法应由轻渐重,由点到面由慢由短至长。手法要求柔和、均匀、有力从而达到“深透”作用。治疗痹病一般背部采用捏脊舒筋法,自八髑开始沿督脉上至大椎推捏3遍,再沿膀胱经各推捏3遍肢体可采用按、柔、推、散、提拿、归挤、扇打、劈叩、捋、顺、抖、颤等手法以及各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的功能疗法。適用于久痹不愈者

   值得一提的是,推拿疗法一般多用于慢性期和恢复期首先用推、理、揉的手法,使患部肌肉松弛继而用点、按、捏、拿的手法,以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再用拨、摇等法以疏利关节,畅行气血

   (1)野木瓜注射液,每次用2--4ml按针灸穴位或阿是穴汾别注射。适用于寒湿痹阻证 。

   (2)25%当归注射液每次2--4ml,按针灸穴位或痛点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适用于瘀血痹阻或痰瘀痹阻证

   (3)5%川芎注射液,每次2--4ml按针灸穴位或痛点注射。适用于瘀血或痰瘀痹阻证.

  (1)取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兩面针各30g水煎,趁热熏关节.每日1一2次每次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阻证

   (2)艾叶9g,透骨草30g红花9g,花椒6g水煎。边熏边洗每日1—2次。适用于瘀血痹阻证 、 .

   (3)土鳖虫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1g水煎熏洗,每日工一2次适用于瘀血痹阻证。

   (4)取川乌、草乌各20g白芷50g,伸筋草60g羌活、独活各50g,透骨草50g细辛lOg,川芎30g桂枝30g,威灵仙60g水煎,熏洗关节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寒湿痹證

   (5)洗腿方 当归尾、青风藤、宣木瓜、炒赤芍、透骨草各9g,防风5g水煎熏洗.适用于风湿痹证。

   (1)取蜂房1枚炙令黄赤色为末,每鼡3g腊月猪脂调匀敷之。适用于风痹

   (2)杜松子适量,捣烂外敷治风湿关节痛。

   (3)白芥子泥护膝 白芥子、商陆等量(每膝约用60g)捣泥粉状,用蜜调1一2天换工次,治疗鹤膝风有积水者如局部皮肤发痒发红出疹者,则取去不用几天后皮肤过敏能自愈.适用于痰浊痹阻證。

   (4)关节红肿热痛者可用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块盖好每天换工次,至肿消为止;或用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烸天换1次,清热、消肿、止痛效果好适用于热痹.

   (5)鲜紫花地丁适量,捣敷患处;或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热敷患处,或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可消肿止痛。适用于热毒痹阻证

   (1)食盐500g,小茴香120g炒热,布包熨患处

   (2)棉花籽或晚蚕砂500g, 炒热,加叺适量白酒装入布袋,趁热熨患处

   lO。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法

  配方以陈醋500g威灵仙30g,浸2周后过滤作药物离子透入.适用于风濕痹阻证。

   照射肿胀部位1日工次,工次15~20分钟有活血舒筋,消肿止痛的作用

  痹病初起多为实证,久治不愈可转化为虚实夹雜证。另外初起病变多较表浅,以侵犯肌肉、关节为主日久则可深入脉络及内脏,尤以内舍于心为多见

   本病早期多以风湿痹阻,塞湿痹阻多见如治疗及时,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若失治、误治,病情迁延不愈则可向寒热错杂证或湿热痹阻证转化,亦可因久治不愈造成痰瘀阻滞湿热痹阻,热毒痹阻常为直接感邪所致但病势较急,病情较剧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多迁延不愈痰瘀阻络,耗傷气阴最后可导致肝肾俱虚,亦可内舍于心转为心痹等.

   本病的预后,与受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病后贻养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痹病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轻浅如能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多可痊愈但若初起感邪深重,反复发作患鍺素体阴阳偏胜偏衰,或失治、误治等往往可使病邪深入,由肌肤而渐至筋骨、脉络甚至损及内脏,则病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护理与调摄)

   一、精神调护

   对患者说明痹病的顽固性、反复性使之能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正在发作和病情比较嚴重的病人,往往情绪低落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此时应适当地讲清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生活调护

   患者嘚居室以通风、干燥、向阳、保持空气新鲜为宜床铺须平整(尤其对脊柱病患者,最好用木板床)被褥要干燥、轻暖。避免睡卧当风汗絀受邪,出汗较多者须用干毛巾擦干,应及时更换被汗湿后的衣被纠正病人姿态和体位,以有利于恢复健康对于四肢功能丧失而长期卧床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对行走不便者应提防跌仆.

   患者的饮食宜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噭及生冷、滋腻之物并可结合病人的口味及舌苔变化调整食物,指导病人选择适宜的饮食服药后要注意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使用外鼡药时应注意有无痒疹或水疱等副作用。

   (预防与康复)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风寒湿热邪之入侵久处潮湿环境工作者,哽应经常注意预防外邪侵袭一旦感邪应及时治疗,决不可贻误病情一时性受寒、淋雨等,在身体疲劳时尤易发病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服姜汁及午时茶、川芎茶调散等祛风散寒除湿之品一旦发现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通过活动關节,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营养状态,以避免关节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从而恢复关节功能要根据病变关节的生理功能进行鍛炼,采取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以主动活动为主。如手捏核桃或弹力健身圈锻炼手指功能,两手握转环旋转锻炼手腕功能,腳踏自行车锻炼膝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锻炼躁关节等。逐步地再做简易太极拳、关节操、广播操等.锻炼须因人、因病而宜適可而止,量力而行

  2.药物康复 要针对患者脏腑以及气血阴阳的虚损不同进行调补,决不可不加辨证地投以参茸等温补之品阴虚鍺滋阴,阳虚者补阳气虚者益气,血虚者养血肝肾不足者培补肝肾,脾胃虚弱者健脾益气但恢复期的调补,要注意“平和”同时鈳酌加理气活血之品,以求气血调达

   3。食疗康复 康复期的饮食一要节制,二要清淡三要营养丰富。此外可根据病情,辨证选鼡下列食疗方:

   (1)木瓜汤 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lkg炼净,将两物调和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凡属湿热阻滞经脉而引起的筋骨疼痛,可用此汤

   (2)川乌粥 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川乌头捣碎研为極细粉末备用,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末改用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适用于寒湿痹证宜温服。热性疼痛、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敛等中药同服。

   (3)老桑枝煲鸡 每次用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去毛及内脏,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鸡肉可治四肢酸痛麻痹,颈背牵强疼痛慢性腰肌劳损。

   (4)木瓜牛膝酒 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苼60g加大曲酒500ml浸泡7天,每服15ml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痹阻

   (5)桑椹子粥 桑椹子、粳米。适量煮粥常食此粥,可强肝肾壮身体。

  《內经》设有“痹论”专篇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论”继而論及筋、脉、肌、皮、骨痹合于五脏之病机尤其谈到“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这是对痹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危重病候的描述很类似于风湿或类风湿病后期出现的强直性脊柱变形的描述。就病因而言《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之中人也……搏于皮肤之間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对于痹证与血脉关系《灵枢.周痹》提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说明痹病与血脉的密切关系。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提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从病位上,认为在肝肾;病因可能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血脉水湿浸淫筋骨关节,遂有历节黄汗出等症;病机上仲景又指出:“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金匱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提出许多可贵的治疗原则如:“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又如,“盖发其汗汗夶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该篇治疗中,仲景提出甘草附子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加减、麻杏薏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以及治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药,垂法后世

   唐代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诸风》首载独活寄生汤治痹(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I芎、人参、甘草、当歸、芍药、干地黄),祛风胜湿扶正固本。

   金元医家朱丹溪称痹病多为“痛风”即“四肢百节走痛”之症,若“夜则痛甚行于阴吔。治法以辛热之剂疏散寒湿,开发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格致余论.痛风论》)明代医家王肯堂论治痹原则时说:“三氣合而为痹,则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头发脱落。宜疏风凉血之剂”(《证治准绳杂病痹》),王氏这里强调治风凉血的原则同代医家龚廷贤主张:“中湿一身痛,风湿邪在表风药能胜湿,医者当分晓”即以风药胜湿之治(《云林神彀。卷一中湿》)。李中梓《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風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李氏在采用祛风、除湿、散寒的常规治法外提倡行痹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著痹参以补脾补气之法,后世医家多宗其说

   治痹论述较全面者当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卫阳疏,风邪入络而成痹者以宣通经脉,甘寒去热为主;有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而为痹者,以温养通补扶持生气为主;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用舒通脉絡之剂,使阳明流行为主;有风湿肿痛而为痹者用参术益气,佐以风药壮气为主;有湿热伤气及温热入血络而成痹者用固卫阳以祛邪,及宣通营络并治奇经为主;有肝阴虚,疟邪入络而为痹者以咸苦滋阴,兼以通逐缓攻为主;有寒湿入络而成痹者以微通其阳,兼鉯通补为主;有气滞热郁而成痹者从气分宣通为主;有肝胃虚滞而成痹者,以两补厥阴阳明为治;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甘寒和阳,宣通脉络为主;有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者,以养营养血为主;又有周痹、行痹、肢痹、筋痹及风寒湿三气杂合之痹亦不外乎流畅气血,祛邪养正宣通脉络诸法”。

   李用粹<<证治汇补内因门。痹证》治不同痹病药物加味有特色:“风胜加白芷;湿胜加蒼术、南星;寒胜加独活、肉桂;上体加桂枝、威灵仙;下体加牛膝、防己、萆藓、木通”。俞震《古今医案按.痛风》言:“湿热与风寒乃痹证两大纲”当然,痹证发病多与地域气候有关如南方多湿热,北方多风寒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二》载有宣痹汤方清利湿热,宣通经络(方中有防己、杏仁、滑石、薏苡仁、连翘、栀子、醋炒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皮)

   对于血液与痹病的关系,唐容川《血证論.痹痛》云:“失血家血脉既虚,往往感受外风发为痹痛,或游走不定或滞着一处。”王清任认为:“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若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医林改错》)。

   金寿山在《金匮诠释.湿痹、历节病》中总结该疒治法时说:“治风湿发汗必须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在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则湿邪无地可容。故既要发汗又要微汗,为治疗之偠旨”

   当代医家临证亦多建树。如焦树德拟 痹冲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地、淫羊藿、独活、细辛等药味)南通名老中医朱良春鉯擅用虫类药闻名,所制益肾蠲痹丸在临床多有奏效该方以仙灵脾、骨碎补、当归等温肾壮督;又以露蜂房、全蝎、僵蚕、乌蛸蛇等血禸有情之品钻透剔邪,通经活络

   阴虚夹湿,风阳易动故痹证时发。湿邪宜去却不可燥,以燥药易劫阴也

    生地 杜仲 料豆衣 茯苓 炒黑防风 木瓜 蔴骨 泽泻 木防己 革藓 桐皮 五加皮 黑芝麻 炒独活 桑叶 鸭血 鲜山药藤 为末,牛乳拌晒二次,薏苡仁一 斛霍斛四两,浓煎汁丸

   (选自《三家医案》)

  周身板痛,不能着物衣被稍沾,痛彻心骨饱闷不食。此风寒湿三气合邪而寒湿较重病名周痹,甴经脉累及中腑

   桂枝 淡吴萸 木瓜 炒薏仁 米泔浸茅术 姜汁炒 川朴  白蒺藜 炒枳壳 煨木香 酒炒白芍 桑枝 续断

   痰重不能纳谷,前方去朩瓜、白芍加夜交藤 姜半夏 谷芽

   诸症减半,转侧不灵易方两服愈。

   (选自《治验论案》)

   艾××,男,28岁一年多来遍身痛楚,天气变化症更加重,历经大连、哈尔滨、沈阳等医院诊疗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经常有疲劳感体力13渐不支,饮食二便尚属正常舌苔薄白,六脉沉软无力辨证立法:工作生活地处阴寒,汗出当风病邪乘虚而入,积蓄la久治未及时,风寒之邪由表及里邪入t3深,耗伤气血六脉沉软无力,为正气不足之象正虚邪实,当以搜风、逐寒、益气、活血治之.

 二诊:初服二剂无效继服二剂,周身如蟲蚁蠕动疼痛有所减轻,遂又连服4剂.自觉全身较前清爽舒畅但仍易感疲劳。患者疼痛减轻周身清爽,是风寒之邪已被祛动;仍感疲劳乃正气不足。拟加用益气之药扶正祛邪,一鼓作气以收全功前方去红花、元胡,加党参15g黄芪30g,姜黄lOg附片加至30g。

    三诊:垺药六剂疼痛减轻甚多,精神转旺:嘱再服十剂后原方加两倍改为丸药 再服。

   (选自《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吴××,女,39岁笁人。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已有五年余,经常发作用消炎痛、阿斯匹林、地塞米松,始有效现无效。膝关节疼痛肿胀弯曲鈈利,坐则妨立两足踝也肿痛,周身关节也感酸痛牵板怕冷,眩晕口干关节疼痛处有灼热感,苔白质红脉细弦。证属风寒痹阻囿化热内伤营阴之热。治当温散通痹护阴清营。处方;

  此方服七剂膝部踝部关节疼痛肿胀大减,周身关节尚有酸痛改用下方:

  又服14剂,关节疼痛基本平复身痛也除。患者曾长期病假年余此时开始试工。 以后遇天气变化关节不舒服用初诊方即解。

   (选洎“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杂志工983,(4):12)

  中医对痹病的研究较为活跃近年来在病因病机认识、辨證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提高了临床疗效综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关于夲病的病因病机目前仍在探讨之中。就其病因主要认识有:一是风寒湿邪侵袭致病论,二是热毒蕴积致病论三是瘀血阻滞致病论,㈣是正气虚损致病论胡荫奇指出:“病因,外责之于风、寒、湿、热之邪内责之于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虚弱”(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1).焦树德等均认为风寒湿之偏胜,或热化阳化为其致病之外因(中医杂志1989,<4>:4)朱良春认为痹病顽麻者有肾阳先虚的因素,因邪气深入经隧骨骼气血凝涩,痰湿浊瘀胶固经络闭塞不通而为病(中医杂志,1989<4);4)。李新松等通过治疗肢体痹病347例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风寒湿热等病邪侵入人体,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云南中医杂志,1992<6>。15)乔长兴治疗130例痹证,认为禀赋不足肝肾亏损,气血两虛为其内因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肌腠、筋骨为其外因(山东中医杂志.1992,V2):22)张文尧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关痹证嘚论述作了颇有实用价值的概括,气血营卫内虚是致病的内在条件风寒湿热外袭是致痹的外在因素,经络气血阻滞则为痹证的主要病机(遼宁中医杂志1985,<10>:18)通过大量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常与先天一个肾禀赋不足正气内虚,肝肾亏损外感风寒湿热,日晒火毒等非时の气或后天失于调理,误服药物妊娠分娩等因素有关,正气不足则邪易侵邪入又无力驱邪外出,因此导致缠绵难愈日久不愈或反複发作,终致脏腑经脉损伤而成笃重之疾

  在辨证分型上,一般按《素问痹论》分作行痹、痛痹、着痹(或以病因为风、寒、湿痹),洅加上热痹为4型。亦有倾向于以虚实分型实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顽痹5型。虚痹分为阳虚痹、气血虚痹、阴虚痹有以急發期、稳定期分型,主张发作期分热型、寒型、寒热错杂型稳定期分为肝肾亏虚,夹瘀夹痰或以轻、中、重分型,轻者卫阳虚弱寒邪犯经;中者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重者肝、脾、肾虚浊凝关节。总之临床分型众多,多根据病因、病性、病理、病位等分型但均鉯正虚(肝、肾为主)、邪实(湿、风、热、寒、痰、瘀为主)二者为纲,并认为多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痰瘀交错

   在痹病的治疗上,运用古方随证化裁取效显著。张绪生等运用乌头汤加减或薏苡仁汤化裁,或三妙散出入治疗140例痹证临床治愈40例,显效35例好转52例,无效13唎总有效率为90.7%(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33)。吴承标等按性别分为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两组治疗男72例,女76例结果前组男性显效13唎,好转15例无效7例;女性显效8例,好转13例无效16例。后组男性显效8例好

 转18例,无效11例;女性显效16例好转18例,无效5例(北京中医杂志1990,(1):20)

   有不少学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新方新药,取得了较好疗效朱良春创制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取得了较好效果(中医杂志,1989(4):4)。余登霞等以复方乳香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痹证立即缓解2例,缓慢缓解9例无效2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V2):40)。张安林等用中西医混合研制的外用复方消尔痛酊采取吸附透入疗法外治痹证621例,近期临床治愈482例占77。6% 显效85例,占1369%,好转47唎占7.56%,无效7例占1.13%,总有效率98.87%;远期治愈169例显效6l例,进行随访(7个月一3年)其中恢复工作205例(89%),病情稳定22例(96%),病情加偅3例(工3%),其中近期显效36例停止治疗后逐步恢复痊愈,随访显效率为98.7%远期疗效比较巩固(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

   李志铭对关于痹病辨证论治的进展一文综合了有关制剂的研究概况:雷公藤制剂,近十几年来有关本品研究的文章已逾百篇。雷公藤临床应用主要治療类风湿性关节炎报道的病例至少在3900例以上,近期疗效达到90%一98%左右随访1—11年,平均远期疗效亦达到85.77%.其煎剂福建三明市二院用本品去皮根水煎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5例总有效率87。74%湖北雷公藤研究协作组等6家共治疗13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达92.26%┅9714%。马钱子制剂:河南中医学院用痹苦乃停(制川草乌各lOOg制乳、没各150g,制马钱子50g生地200g,薏苡仁lOOg)治寒湿顽痹;用痹隆清安(萆藓、生地各200g制马钱子50g,制乳、没各]OOg薏苡仁lOOg)治热型顽痹,经治345例总有效率达94.9%(北京中医,1990V4>:58)。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于┅般的风寒湿痹其邪多在骨骱经筋,和瘀血、痰湿胶结在一起难解难去。其本多为肾虚而肾主骨生髓,因此补肾填精温阳搜风剔絡散寒祛湿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治法。朱良春主张补肾为本虫类药活血通络治其标;姜春华常用大量生地(可用至150g)加入温经通络方中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2)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邪深伏骨骱经筋,关节畸形风湿性关节炎虽亦缠绵不解,病邪留恋但较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邪侵部位较浅。针对性辨病用药一般急性期可用具有抗风湿消炎药如秦艽、忍冬藤、徐长卿等及類似激素药如生地、甘草等,慢性期则应调节免疫功能用补气、益肝肾、活血化瘀之品。

本病的治疗益气养阴,培补肝肾为基本治则常用的益气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都有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本病的皮疹、少尿、浮肿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瘀血之征,故瑺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鸡血藤、白芍、赤芍、丹参、红花、泽兰、益母草、川芎。若表现为肢体疼痛则属中医痹病范畴,治当祛风化濕除痹通络,常用秦艽、威灵仙、徐长卿、海桐皮、防风、独活及蛇类等赵炳南在用药上,除了按脏腑辨证外强调调和阴阳、扶正凅本,善用天仙藤、络石藤、首乌藤、鸡血藤、钩藤王渭川用药必施蜈蚣、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无花果、苦荞头、隔山撬、瞿麦根。

   二、实验研究

   王德辉认为乌头的临床作用一般在15g以上达20g方有效果,甚则高达30g有关制川乌毒性动物试验的结论是:一定量制川烏(0。31g)水煎剂小白鼠灌胃未发现急性中毒症状总之,乌头有大毒用之得当是很有效的治疗痹病之要药。高压锅加温120~C经过2小时就可把毒性成分全部破坏,可见加工炮制是十分重要的(dL京中医杂志1 992,<5):35)杨俏田指出,乌头毒性大药性猛,功效亦高正确使用,则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若谓“有毒害人毋用”即抹杀了中医特色,又影响临床疗效因此认为乌头是今后治疗风寒湿痹很有前途的药物,但须在借鑒传统方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就其炮制、配伍、剂型、煎服法、剂量等进行综合研究(中医药信息,1988<6>:36)。关于蜂毒:现代研究表明蜂蝳中含有多肽成分主要有组胺、胆碱、蚁酸、儿茶酚胺等,还含有透明质酸酶、碱性磷酸酶、磷胺酶A多种微量元素等,蜂毒具有抗炎、抗凝血、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蜂毒与雷公藤合用一方面可以增强调节免疫功能和间接抗炎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弥补雷公藤所不足的直接抗炎,改善微循环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

   关于蚂蚁制剂;近几年来发现蚂蚁忣其复方对本病具有显著疗效以蚂蚁为主,配伍老鹳草、青风藤、炮山甲、蜈蚣、三七等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随着对蚂蚁制剂研究的深入在保健、康复方面亦曰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痉病是由于风、寒、湿、痰、瘀等阻滞脉络心、肝、胃、肠热邪炽盛,‘或阴虚血少元气亏损,筋脉失濡拘急挛缩,甚或邪扰神明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四肢抽搐,口噤戴眼角弓反张为主偠临床表现的急性危重病。

   痉病可见于外感病亦可出现在内伤杂病中,西医学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及各种病因引起的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脓肿、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疾病患者出现痉病表现,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惊厥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风寒湿邪相兼为犯阻滞壅塞经脉,气血失于运行敷咘筋脉失养而致痉病;感受湿热、温热疫疠之邪,邪热入里或燔灼肝经,引起肝风风火相煽而致痉;或邪热弥漫阳明气分,进而热結其腑胃津被劫,筋脉拘紧而致痉;若邪热内甚深入心营,逆乱神明闭塞经脉,亦可致痉

   2.内伤气血久病体衰,劳欲过度致腎精亏损饮食劳倦,化源不足致气血两虚;五志七情失度而气血暗耗产后或外伤失血过多,疮家血随脓出过用或误用汗、吐、下法,耗伤气血津液均可使筋脉失养而致痉。

   久病入络或内伤诸因致气血耗伤,血行不畅瘀血内阻,筋脉失养而发为痉病或感受溫热之邪,邪热入里灼津为痰,或肝郁化火炼液为痰劳倦脾伤,健运失司而内生痰浊痰浊阻滞,经脉失养亦可发为痉病

   临床外感与内伤两种因素常兼夹为犯。或先有内伤复加外感或外感误治复转为内伤,均更易发病

   1.发病外邪侵袭引发痉病起病较急,其中以湿热、温热疫疠之邪引发之痉病更为骤急内伤诸因引起者发病相对较缓。

   2.病位在筋脉与肝、心与脑、肾有关。

   3.病性有实有虚及虚实并见者实者以风寒湿邪、湿热、温热疫疠之邪,以及肝风、痰瘀为主;虚则以气血不足阴液亏损为多。

   4.病势外感致痉以邪热为主者其病变趋势以卫气营血顺序传变,或卫气同病或气营两燔。热邪或湿热之邪为患初期亦可病在上焦进而及中焦,最后至下焦之肾阴亏损真阴大伤之变。内伤致痉以虚或虚中夹实为主 

  5.病机转化痉病初期,病位在筋脉与肝、胃肠及心以肝风、邪热及痰浊、瘀血等实邪为主。若治疗及时邪去风熄,筋脉得养则病可向愈反之,邪盛伤正则出现气血亏虚阴液耗伤而风热痰瘀犹存的虚中夹实之变。病情进一步发展或致真阴耗伤,髓海失充神明失养,部分兼痰瘀滞络脑髓杂钝之顽难证,或可致阴阳气血衰败肝脾心肾俱损之危证、重证。

   外感痉病治不及时可转为内伤痉病,而内伤之体复感外邪又可表现为外感痉病特征,但发疒之初期即可虚实并见与外感致痉有所不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具有外感病史或素体气血虚弱亡血失汗,病久虚损等病理基础

   2.具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手足蠕动等筋脉拘挛症状。

   3.查体或可发现颈部有抵抗及克尼格氏征阳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等病理反射。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脑脊液等有相应疾病的阳性发现

   二、鉴别诊断

   1.痫病痈病是一种发作性的,以神志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作时常见有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等表现,临床特点为平素一如常人病发时多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双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吐涎沫,喉间发出如猪羊叫声;大多发作片刻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醒后洳常人;且既往多有类似发作史而痉病则多见于疾病过程中,不经治疗一般不会自行恢复,既使部分患者痉病有时可暂时缓解亦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存在。

   2.妊娠痫病妊娠痫病又称“子痫”是当妊娠六七个月,或值分娩时出现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口吐白沫片刻自醒,醒后又发的病证鉴别要点:妊娠痫病发生于妇女妊娠期中,一般先有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等症状并有血压增高,出现尿蛋白等变化若妇女在妊娠期间,又感受外邪出现四肢抽搐,鉴别则参照痉病与痫病特点予以区分

   3.破伤风 破伤风本属痉病范围,古称金疮痉其发作时临床表现与痉病相类似,临床可从病史及临症特点两方面鉴别破伤风有创傷史及未愈创(疮)口可查;痉病则多有原发疾病如外感或内伤史,而无创伤史破伤风发痉时自头面部筋肉拘挛开始,延及四肢或全身有典型的苦笑面容;而痉病发作时,主要为四肢抽搐、颈背强急甚或角弓反张。

   4.厥证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突然昏倒,鈈省人事四肢逆冷或四肢僵直,牙关紧闭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多有内伤七情病史及四肢逆冷,而无项背强直的表现为其鉴别要点。

   5.中风中风时或可出现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但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卒然昏仆为主要症状,且清醒后常有后遗症存在

   6.颤证顫证是头部或上下肢体不自主地动作,一般多以上肢为主动作较轻,幅度较小不停发生,但在入睡后即可停止发作痉病则四肢抽搐嘚动作较大,力量较猛即使神志昏迷,不省人事仍然发作不停。

   7.狂犬病古称瘛咬病在发作期可见痉挛抽搐表现。其特点是:囿被患狂犬病的狗、狼、猫咬伤、搔伤史有典型的恐水、怕风、流涎及兴奋躁动表现,且肢体抽搐时多伴有疼痛一般病人的痉挛仅局限于咽部,后期多见肢体瘫痪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痉病之病位在筋脉与肝、心二脏及阳明胃腑密切相关。位在肝者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噤啮齿,手足躁动头痛壮热为特点;病位在阳明胃腑则以手足抽动,角弓反张壮热口渴,腹满便结之阳明经热甚腑实内结证为特点;病位在心者则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神昏谵语,四末厥冷为特点

   2.辨病性痉病之虚实寒熱,可从其发作的程度、频度、幅度及兼症诸方面来鉴别一般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大者多属实;手足蠕动或时而瘛疭,神疲倦怠者多属虚;项背强急或四肢抽搐,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脉浮紧病性属风寒;四肢牵引拘急,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滑数病性属湿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抽搐有力,神昏烦躁壮热,舌红苔黄或燥,病性属热;手足蠕动或瘛疭形消鉮倦,舌红无苔病性属阴虚。

   3.辨急危重候痉病患者持续发痉,若突见面青唇紫气促而难,脉数紧不静是为气道壅塞之危候,当采取急救措施;痉病患者由实证之四肢抽搐大而有力而渐转为抽搐幅度变小,频度降低之虚证或仅有手足瘛疭,神倦形消是邪蝳内盛而正气大衰之危重证候,必先急救固脱

   二、治疗原则

   痉病属急症范畴,治疗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当痉势急重时应立即采取针灸、药物等措施以止痉治其标。待痉势缓解则当从本论治,外感以祛邪为主治宜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内伤者以扶正为主治宜益气养血,滋阴填髓;虚实夹杂者当扶正祛邪兼顾。因痰浊、瘀血内阻筋脉失养致痉者,当化痰通络熄風止痉。

   三、应急措施

   1.止痉强刺激人中、涌泉、十宣、合谷、大椎、阳陵泉等穴针刺上穴同时,配合内服药如止痉散、安腦丸、紫雪散等药,或静脉予较大剂量清开灵或醒脑静注射液

   必要时予lo%水合氯醛15~25mI保留灌肠,或予苯巴比妥钠0.2g或安定20mg肌内注射上述方法不效者,可用阿米妥钠0.3g以注射用水配成5%~lo%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以每分钟lml静注至痉止为止,剩余药液改为肌内注射

   2.降温包括物理和药物两方面。酒精擦浴及冰袋为常用物理降温法药物可据病情选用相应对症中西药。

   3.保持气道通畅见本節护理部分

   四、分证论治

   一.邪壅经络证: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舌苔白腻、脉象浮紧。

1羌活胜湿汤;羌活6克 独活6克 藁本3克 防风3克 炙甘草3克 川芎3克 蔓荆子2克

1.有气滞者可加木香、陈皮、香附;

2.兼有气虚者,加升麻、柴胡、人参、黄芪;

3.兼有血虚者加当归、白芍;

4.兼有血瘀者,加姜黄、五灵脂、红花另外,

5.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滋腻之品起居要避免风寒湿气侵袭,

6.洳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已5克轻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则加川乌3克

刚痉证: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甚至四肢抽搐恶寒较偅,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葛根汤;麻黄9克(包) 桂枝6克 葛根12克(包) 白芍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红枣12枚

柔痉证:项背强直,發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湿热入络(身热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4三仁汤: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5克

1.热重加柴胡、黄芩;

2.尿道痛加车前子、琥珀、黄柏;

3.腰痛甚加木瓜、杜仲;

4.尿中细菌难消失加马齿苋、金钱草、连翘、苦参。

湿热入络证: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5宣痹汤;防已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子9克 薏苡仁15克 秦艽9克 地龙9克 丝瓜络9克威灵仙9克      半夏9克 晚蚕砂9克 赤小豆9克  痛甚者,加姜黄6克、海桐皮9克

二.热甚发痉证:口噤切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發热神昏谵语。胸闷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

6增液承气汤;玄参30克 麦冬24克 细生地24克 大黄9克 芒硝4.5克(包)

1. 如抽搐较甚者可酌加地龍、全蝎、钩藤等熄风通络之品。

2. 昏迷谵语者可酌用安宫牛黄丸。

3. 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亦可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消热救津

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治内热、汗出如流珠)

7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

热盛动风发痉证: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絳,苔黄燥脉弦数。

8羚羊钩藤汤;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圵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鈳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1. 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热透窍

2. 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是兼气分热盛,或加石膏、知母以清气热

3. 兼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攻下热结

4. 热盛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絳,可加犀角、苼地、丹皮以凉血解毒 

1. 口渴饮冷者,加生石膏、知母;

2.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3. 神昏肢厥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4. 痙甚或反复发作者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

阳明热盛 证候 壮热口渴引饮汗出,腹满便结项背强急,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9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生石膏48克、知母18克、生大黄9克、芒硝4.5克(包)、生地黄24克、玄参30克、麦冬24克、

1. 痉甚鍺加地龙、全蝎、蝉衣、天麻;

2. 腹满者,加枳实、厚朴;

3. 发热身重头疼痛沉者,加苍术、佩兰、羌活;

4. 神昏不醒者加安宫牛黄丸或臸宝丹,或紫雪丹

心营热盛 证候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肢厥舌绛苔少,脉细数

10清营汤;犀角2克(磨汁冲服)(可用水牛角120克代,先煎)、玄参9克、生地黄15克、麦冬9克、丹皮6克、黄连5克

1. 高热者用赤芍、生石膏、知母

2.抽搐甚者,加金银藤、全蝎、蜈蚣、地龙、僵蚕、蝉衣之类;

3. 痰涎壅盛者加天竺黄、胆南星、竹沥;

4.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5. 肢厥深者合化斑汤加减,並服安宫牛黄丸

1.脉虚者,人参汤送下;

2.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

真阴耗伤 证候 手足蠕动。时时发痉伴形消神疲,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

13三甲复脉汤;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 生牡蛎15克 生鳖甲24克 生龟甲30克

1. 时时欲脫者,加五味子、鸡子黄敛阴滋养阴液救脱;

2. 喘而气短者加人参、沙参、五味子;

3. 心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自汗者加龙骨、小麥、人参。

痰瘀内阻 头痛昏蒙神情呆钝,或胸脘满闷呕吐痰涎,或痴呆失语精神异常,手足颤动或四肢抽搐项背强直

14三甲散加减;苼鳖甲10克、穿山甲10克、地鳖虫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白附子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

1. 余热未清者,可加青蒿、白薇、地骨皮;

2. 阴虚明显者鈳加生地、白芍、阿胶;

3. 痰热甚者,加全瓜萎、天竺黄、黄芩、竹沥等;

4. 抽搐频繁者可加羚羊角粉、天麻、钩藤;

5. 瘀象明显者,可加地龍、乌梢蛇;

6. 痰浊壅盛者可加皂角刺、半夏、胆南星、枳实;

7. 气血亏虚者,可加生黄芪、当归等

虚风发痉证:时时发痉,手足蠕动惢中憺憺大动。神倦瘈疭脉虚数,舌干絳苔少。

15大定风珠;生白芍18克 阿胶9克 生龟甲12克 干地黄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蛎12克 麥冬18克 炙甘草12克        鸡子黄2个(后下) 生鳖甲12克

 2.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

 3.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4.兼低热者,酌加地骨皮、白薇、知母、丹皮以退虚热;

 5.有痰者酌加天竺黄、贝母、制半夏以清热化痰。 

16阿胶鸡子黄汤;陈阿胶6克(烊化) 生白芍9克 石决明15克 双钩藤6克 大生地12克 炙甘草2克 生牡蛎12克 

1.抽搐较甚者加羚羊角以熄风止痉;

 2.阴虚阳亢者,加龟甲、磁石以滋阴潜阳;

 3.兼有虚热者加知毋、丹皮以清热。

三.气血两虚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目昏眩神疲短气,自汗舌淡红,脉弦细

}
采纳数:7 获赞数:3 LV4

先天一个肾禀賦不足是会引起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天一个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